中班教案:找朋友(水果)
小班科学教案水果找朋友

小班科学教案水果找朋友课程目标:1.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掌握水果的名称及其特征。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
教学内容:水果找朋友游戏。
学生通过观察水果的特征和名称,找到与其特征相匹配的水果图片或卡片。
教学流程:Step 1: Warm-up (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果的英文歌曲,唤起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Step 2: Introduction (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水果找朋友的游戏规则。
每位学生将获得一张水果卡片,并不让其他学生看到。
学生需要找到与自己卡片上水果的特征相匹配的其他学生,并一起站在一起。
Step 3: Game Play (20分钟)1.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开始游戏。
所有学生展示自己的水果卡片,并找到与自己水果特征相同的其他学生。
2.找到搭档的学生们一起讨论,以确保他们真的找到了正确的搭档。
3.每队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水果,并说出其特征。
4.学生们交流他们是如何通过观察水果的外观和特征来找到正确的搭档的。
Step 4: Discussion (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对于学习水果的名称和特征有帮助吗?2.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3.在游戏中,你们是如何通过观察水果的外观和特征来找到正确的搭档的?4.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其他方式能够帮助你们学习水果的名称和特征?Step 5: Vocabulary Review (1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和发音,复习本课学习过的水果名称和特征。
Step 6: Closing Activity (5分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创造一个关于水果的小故事,每个学生轮流讲述一部分。
鼓励学生使用本课学习到的水果词汇和句型。
Step 7: Homework (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冰箱或水果篮,列出里面有哪些水果,并画出水果的外观和写下水果的特征。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名称:找朋友教学对象:中班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朋友”的含义,并且能够辨别朋友;2.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观察力和集体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1. 打印并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朋友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小动物的图片(可以使用各种动物);2. 准备好足够数量的袋子,每个袋子上贴上一个小动物的图片,其中一半袋子上贴有相同的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找朋友”。
请学生们思考,朋友是什么?有怎样的朋友?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游戏说明(5分钟)将所有的“朋友卡片”打乱放在桌子上。
然后,将袋子递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不看袋子内的小动物图片。
告诉学生们,袋子里有一半袋子上贴有相同的小动物图片,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合作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朋友。
解释游戏规则:学生们要找到自己的朋友后,将两个袋子放在一起,并站到一旁。
3. 游戏实施(15分钟)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来观察袋子上的小动物图片,并找到自己的朋友。
教师可以在游戏进行中给予一些建议和引导。
鼓励学生们在找朋友的过程中进行沟通和合作。
4. 游戏结束(5分钟)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检查答案,确保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然后,集体庆祝学生们的成功,并向每个学生颁发一个“朋友勋章”。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学生们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并询问他们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合作找到朋友的。
鼓励学生们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体会,以及游戏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的卡片制作成一个小相册,并在相册中写上朋友的名字和一些关于朋友的描述。
2. 学生们可以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进行“找朋友”游戏,以锻炼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朋友,并在游戏中培养了观察力、集体合作能力、思维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水果》含反思《中班语言教案《水果》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背景秋天到了,新疆的瓜果都熟了,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每天都带来好多水果,爱着孩子们的求知欲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认识本土的水果,会用汉语说说过的名称。
2、知道水果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
3、让幼儿学会洗水果。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汉语说出本土水果的名称难点:能够准确的发音活动准备1、本土水果如:苹果、西瓜、哈密瓜、葡萄、香梨、杏子2、水果卡片3、教学磁带、黑布袋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唱着《洗手歌》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唱完洗手歌知道今天要干什么吗?展开部分:1、大家闻一闻。
现在有一个神秘袋请小朋友们摸一摸,闻一闻。
请小朋友举手来试一试。
2、当小朋友拿出某种水果时教他们汉语名称,然后让他们问一问,看一看。
3、当孩子们基本上认识水果时,玩游戏《找朋友》。
要求找几个小朋友拿实物水果,找几个小朋友拿图片,放《找朋友》歌曲幼儿开始找相同的水果,音乐停后小朋友说一说,我们是××水果宝宝。
4、游戏二《谁不见了》教师把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读两篇,说水果颜色,然后让幼儿蒙上眼睛,教师拿走一张水果图片,然后问孩子什么水果不见?结束部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把水果洗干净,大家来分享,洗水果时要把他洗干净,吃起来才会健康,不要把衣服打湿。
活动延伸:指导幼儿玩水果超市。
教学反思1、我认为我此节课设计的比较合理,也是和我们孩子的房展特点,孩子接受的也很快,在课堂的反应也不错。
2、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理解接受的相当不错,整个活动中有游戏活动,孩子极感兴趣,能再快乐中吸取新的养分,(.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他们愿意参与游戏,愿意主动学习。
幼儿就是要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所以我们要把需要教给他们的东西穿插在游戏中,幼儿也愿和教师和同伴之间交往。
水果宝宝找朋友教案设计意图

水果宝宝找朋友教案设计意图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水果宝宝找朋友》的教案,旨在帮助儿童培养社交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激发对水果的兴趣,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轻松地学习和认识各种水果。
设计思路知识与技能1.认知水果的名称和外观特征。
2.锻炼观察能力,区分水果的颜色、形状等。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游戏中与其他孩子的交流和描述水果的外貌特征。
4.培养社交能力,通过与其他孩子互动合作找到水果的伙伴。
教学步骤1.游戏介绍(5分钟)–向孩子们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和目标。
–引导孩子们讨论水果的种类和外观特征。
2.水果认知(10分钟)–准备几种常见的水果图片或模型,展示给孩子们观看。
–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步认识水果的名称和外貌特征。
3.游戏规则说明(5分钟)–告诉孩子们游戏的规则:每个孩子会得到一张水果卡片,需要找到自己的伙伴。
–解释水果卡片上的信息,如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等。
4.游戏过程(20分钟)–每个孩子发一张水果卡片,并告诉他们不展示给别人看。
–孩子们互相交流和描述自己的水果卡片,通过语言表达来找到自己的伙伴。
–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伙伴后,可以一起完成一些相关的小任务,如合唱水果歌曲、分享关于水果的小故事等。
5.游戏总结(10分钟)–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让孩子们分享找到伙伴的经验和感受。
–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总结,发现水果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教学资源准备1.水果卡片:将不同水果的图片或图标放在卡片上,每个卡片上标有水果的名称。
2.游戏指导手册:详细介绍游戏规则和过程,提供教师引导和学生交流的建议。
3.水果模型或图片:用来引发孩子们对水果的兴趣和认知。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可以对其水果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初步评估。
同时,还可以询问孩子们对游戏的喜爱程度、游戏中的困惑和收获等,以了解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总结通过《水果宝宝找朋友》的教案设计,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水果的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含PPT课件

I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按实物找相应数量的数。
2、复习7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和推断7以内的数量。
3、培养幼儿学数的爱好,进展思维力。
活动预备:教具:果园背景图一幅,水果七盆,1-7数字卡七张,1-7的大数字棒七个,小狗、小羊、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各一只。
学具:1-7不同的实物卡片人手一张;1-7数字小卡片、实物卡、数字杯人手一份;雪花片若干。
配套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听觉引导、激发爱好请小耳朵帮忙一起玩嬉戏:老师敲铃铛,幼儿说出铃声响了几下。
二、参观果园1、教师上次去动物园玩的时候,看到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无数果树,教师看到小猴的果园很美丽,于是就把它画了下来,小伴侣想不想看一看小猴的果园呀?(想) 三、感知数量7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七盆水果。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其次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第七盆是什么水果?(幼:第一盆是桃子,其次盆是石榴,第三盆是桔子,第四盆是葡萄,第五盆是梨,第六盆是苹果,第七盆是樱桃。
)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一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盆有1个桃子,一个桃子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师:第七盆有几颗樱桃?七颗樱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幼:第七盆有七颗樱桃,七颗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四、分水果小猴十分兴奋,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伴侣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1、看!小猴先来到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
小伴侣看看有几只小狗?(幼:有1只小狗。
)师:小猴请小伴侣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巧给小狗,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桃子分给小狗吃。
)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狗呢?幼:由于正巧桃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1小伴侣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很兴奋。
2、看!小猴来到小羊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羊吃。
小伴侣看看有几只小羊?(幼:有2只小羊。
《找朋友》中班教案:让幼儿感受友谊的真谛

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培养幼儿感受友谊的真谛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引导幼儿学习和理解友谊。
《找朋友》这篇班级教案,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的。
我们需要注意到,幼儿并不是群居动物。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孤立、自闭等问题。
在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稳定、融洽的社交关系。
而这也正是《找朋友》这篇班级教案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幼儿提供交流、游戏和合作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习并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1. 组织幼儿一起玩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有机会与其他幼儿互动、交流,从而培养沟通技巧和建立友谊关系。
2. 通过分享故事、画画等方式鼓励幼儿相互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有机会借着谈论自己的故事或画画,了解其他幼儿的喜好、兴趣和个性,从而建立更深入的友谊关系。
3.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和合作。
当一个幼儿在困难时,另一个幼儿能够主动提供帮助,这将为幼儿之间建立友谊提供很好的机会。
4. 建立社区和集体意识。
参与集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的影响,可以让幼儿更加理解友谊、尊重和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友谊意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
例如:1. 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
在组织社交活动时,尽可能让幼儿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伙伴,避免强制性组合。
2. 对孤立自闭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这些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陪伴才能建立稳定的友谊关系。
3. 鼓励幼儿体验多样化的活动和社交场合。
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的游戏和人群,可以增强他们开放、包容的态度,从而更容易建立友谊。
《找朋友》这篇班级教案需要我们认识到,培养幼儿的友谊意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和方法来引导他们。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并注意到每个幼儿的个性和需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建立稳定、健康而美好的友谊关系。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水果找朋友》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水果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并能分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水果种类的认识。
2.颜色和形状的分辨。
3.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游戏所需的水果缩小版图片,约12个,可以在水果商店、市场等地收集。
2.游戏所需的游戏卡片,从1到12编号,每个编号是两张卡片,一张是水果图片,一张是对应的数字和文字。
3.游戏所需的布置场地和障碍物以及比较安全和宽敞的戏水区。
四、教学方法1.学生课前准备: 在家或学校收集12种不同的水果缩小版图片。
2.教师讲解: 讲解每个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并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水果缩小版图片。
3.游戏规则介绍: 将12张游戏卡片分成6个组,并按照编号随机排列。
4.游戏分组: 将学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
5.游戏目标介绍: 每组选一张卡片,并根据卡片中的提示寻找相应的水果缩小版图片,并将其带回到起点处交给教师。
6.游戏难度加大: 同一时间只能有一组学生在寻找缩小版图片,并且在场地布置较多的障碍物以提高游戏难度和挑战性。
7.游戏结束: 当所有组的卡片任务都完成后,学生集中回到教室,教师询问学生,他们是如何找到并归还相应的水果缩小版图片的。
五、教学过程1.教师首先介绍每个水果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并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水果缩小版图片。
2.接着,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将12张游戏卡片分成6个组,并按照编号随机排列。
3.学生根据卡片中的提示寻找相应的水果缩小版图片,并将其带回到起点处交给教师。
4.教师会评估每个小组是否完成了任务,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在游戏中学习、记忆和理解新知识,此次游戏中所有幼儿都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收获了学习和友情。
游戏的难度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中班健康教案找朋友

中班教案:找朋友(水果)中班教案:找朋友(水果)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找朋友这首儿歌,同时也更多的认识了水果名称,让幼儿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更多水果的名称,并且学会儿歌——找朋友;2.让幼儿养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好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帮助;3.幼儿可以用流利的汉语,唱出找朋友这首儿歌,使幼儿的汉语水平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并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难点:能用流利的话语唱出儿歌——找朋友活动准备1.若干水果图片;2.有关这首歌的磁带3.电子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图片,询问幼儿都是哪些的水果,他们都认识吗?2.把图片发给幼儿,让他们看看什么颜色的水果是好朋友?(教师可以给予引导,梨子和香蕉都是黄色的,它们就是好朋友)(二)展开部分1.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一块学习一首新的儿歌——找朋友;2.播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安静的听一遍;3.带领小朋友读两遍歌词,讲解意思,让他们更一步的理解歌词的意思;4.边唱歌边弹琴,带领全班幼儿唱两遍儿歌,让幼儿做自己想做的舞蹈动作;5.把幼儿分成两组来共同来唱这首歌,看那组幼儿表现得最好;6.请个别表现好的幼儿,上台来跟着琴声唱一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的喜爱;7.跟幼儿讲述,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好朋友之间是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老师现在请你们大声的喊出他的名字,要知道好朋友之间是要相互帮忙的。
你们回家也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有好朋友吗?顺便把这首儿歌唱给自己的父母听一听,你们今天进步了多少?教学反思通过水果图片的导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并学会了唱这首儿歌。
同时让幼儿养成了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忙,相互照顾。
不足之处,在组织幼儿排成两队一同演唱时,秩序比较混乱,幼儿说话的声音较大,影响了个别幼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教案:找朋友(水果)
中班教案:找朋友(水果)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找朋友这首儿歌,同时也更多的认识了水果名称,让幼儿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更多水果的名称,并且学会儿歌——找朋友;
2.让幼儿养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好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3.幼儿可以用流利的汉语,唱出找朋友这首儿歌,使幼儿的汉语水平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并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
难点:能用流利的话语唱出儿歌——找朋友
活动准备
1.若干水果图片;
2.有关这首歌的磁带
3.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图片,询问幼儿都是哪些的水果,他们都认识吗?
2.把图片发给幼儿,让他们看看什么颜色的水果是好朋友?(教师可以给予引导,梨子和香蕉都是黄色的,它们就是好朋友)
(二)展开部分
1.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一块学习一首新的儿歌——找朋友;
2.播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安静的听一遍;
3.带领小朋友读两遍歌词,讲解意思,让他们更一步的理解歌词的意思;
4.边唱歌边弹琴,带领全班幼儿唱两遍儿歌,让幼儿做自己想做的舞蹈动作;
5.把幼儿分成两组来共同来唱这首歌,看那组幼儿表现得最好;
6.请个别表现好的幼儿,上台来跟着琴声唱一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的喜爱;
7.跟幼儿讲述,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好朋友之间是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老师现在请你们大声的喊出他的名字,要知道好朋友之间是要相互帮忙的。
你们回家也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有好朋友吗?顺便把这首儿歌唱给自己的父母听一听,你们今天进步了多少?
教学反思
通过水果图片的导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并学会了唱这首儿歌。
同时让幼儿养成了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忙,相互照顾。
不足之处,在组织幼儿排成两队一同演唱时,秩序比较混乱,幼儿说话的声音较大,影响了个别幼儿。
相信通过这次的上课,发现了不足之处,下次一定会吸收教训,会把课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