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生产成本和收益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做水稻实验报告结论(3篇)

做水稻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水稻生长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施肥量和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当地优质水稻品种,实验地位于我国南方某水稻主产区。

2. 实验方法:(1)种植方式:将实验地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宽窄行种植区、穴播种植区和套作种植区。

(2)施肥量: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施肥量梯度,每个梯度重复3次。

(3)灌溉制度:根据水稻生长需水量,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分别为节水灌溉、常规灌溉和过量灌溉。

(4)观察指标:株高、叶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常规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2)宽窄行种植区:水稻生长较为旺盛,植株较直立,倒伏现象明显减少,产量有所提高。

(3)穴播种植区:水稻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较高大,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严重。

(4)套作种植区:水稻生长良好,产量较高,但倒伏现象较为严重。

结论:宽窄行种植和套作种植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产量。

2. 施肥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低施肥量: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中施肥量: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高施肥量: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中施肥量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3. 灌溉制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节水灌溉:水稻生长缓慢,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色较淡。

(2)常规灌溉:水稻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植株高大,叶色正常。

(3)过量灌溉:水稻生长过快,植株高大,产量较高,但存在部分植株倒伏现象。

结论:常规灌溉对水稻生长最为适宜,既能保证产量,又能降低倒伏风险。

四川省稻谷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四川省稻谷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得 动 、 得上 。 用
发展 。一个 地 区 、 个单 位是 否全 面依 法履 行 了对 一 粮食流 通市 场监 管 的职责 , 粮食 流 通市 场秩 序是 否 正 常是 标 准 , 而粮 食 流 通 市场 秩 序 的正 常 , 有 正 只 确、 全面 的依 法作 为才 能予 以保证 。从维 护粮 食 流 通秩 序 实际效 果看 , 只有 推进 执法 实践 才 能更 好 的
规 模类 型 , 人 均 2亩 及 以下 为类 型 一 , 1 按 共 8户 ;
人 均 2亩~ 5亩 为类 型 二 , 6户 ; 均 5亩 1 共 人 O亩 为类型三 , 4 ; 均 l 共 户 人 O亩 以 上 为类 型 四 , 2 共 户 。调 查对 象种 田面积 共有 2 6 1 . ,其 中 自营地 4亩 128亩 , 转地 136亩 。 0. 流 1. 有土 地人 口 1 6人 , 种 0 有
国现有 涉粮 法规 方 面看 . 只有 大量 执法 实 践才 能总
结 经验 , 出完 善 的意见 。 提
( )强化粮 食库 存检 查 ,促 进储 备粮 规 范管 四 理, 确保储 备 粮 安全。 国家粮食 局聂 振 邦局 长最 近
要 求 :要 切 实保证 粮食 库存 充 实可靠 . 得起 实践 “ 经 和历史 的检验 , 认真 履行 好粮 食 部 门的职 责” 近 年 。
调 种农 生 积性鹜 我 省 稻 谷 产 动粮 民产 极食 力 提 高 着


一调 的 本 况 、查 …基 情一 、 一 … …
渠 县 、 寿县 和 富顺 县分 别 位 于 四川 省东 、 、 仁 I 西
达 到 锻 练 队伍 、 高 能力 的 目的 ; 提 从进 一 步 完 善我
量 ,本 次 调 查 通 过选 取 我 省 具 有 一 定 代 表 性 的渠

2024年杂交水稻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杂交水稻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杂交水稻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为杂交水稻市场调查的结果总结,旨在了解当前杂交水稻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希望为杂交水稻种植者、生产商和相关利益方提供有关市场需求、供应链和竞争态势的重要信息,以帮助他们制定决策和战略。

2. 调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 - 问卷调查:我们针对杂交水稻种植者、经销商和消费者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需求、购买行为和态度。

- 市场观察:我们定期开展市场观察活动,分析杂交水稻产品的价格、销售量和流通渠道。

- 行业分析:我们搜集了行业报告、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对杂交水稻市场进行了整体分析和评估。

3. 市场概况3.1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杂交水稻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杂交水稻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3.2 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杂交水稻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消费者对其高产、抗病虫害和品质优越性的需求日益增长。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益于杂交水稻的高产能和稳定供应,其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3.3 市场竞争杂交水稻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供应商包括国内外种业公司、农药生产企业和大型农产品经销商。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品种优化和市场营销来争夺市场份额。

4. 主要发现4.1 杂交水稻种植者视角•多数种植者认为杂交水稻的高产性是其主要优势。

•种植者普遍认为杂交水稻的种子价格较高,但通过高产量可以弥补成本。

•种植者对杂交水稻品种选择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希望有更丰富的选择。

4.2 经销商视角•经销商普遍认为杂交水稻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潜力。

•经销商关注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希望供应商能提供高质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和及时的技术支持。

•部分经销商呼吁更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监管机制。

4.3 消费者视角•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杂交水稻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生产技术和安全性的了解相对较少。

江西省2017年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江西省2017年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江西省2017年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8.22•【字号】•【施行日期】2017.08.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江西省2017年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报告近期,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为掌握我省2017年早籼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对省内29个县(市、区)的258户调查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今年我省早籼稻量减价增,受成本升幅较大影响,利润下滑严重。

一、单产及价格调查户早籼稻亩均产量431.52公斤,同比减0.99%,单产连续两年小幅缩减,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从上半年我省气象条件看,5月份之前风调雨顺,气候温和,适宜作物生长,进入6月后,赣中、赣北等粮食主产地遭受持续暴雨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398.37千公顷,对早籼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早稻维持高产,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设施改善。

我省近年来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统筹整合资金推进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铺开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深入实施了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二是创新驱动。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统筹安排早稻配方施肥,抓好穗期病虫防控,保证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三是政策激励。

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价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往年市场交易价格,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调查户已出售的早籼稻平均价格为2.47元/公斤(大部分为粮贩上门收购价),同比涨2.14%。

早籼稻收割时期,粮贩上门收购积极,价格在2.30-2.40元/公斤之间。

7月28日起,我省启动了2017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全省确定了第一批委托收储库点276个并向社会公布,有效仓容161万吨。

各委托收储库点执行2.60元/公斤价格挂牌收购,虽然收储库点数量与仓容量均低于上年,但仍发挥了托市作用,粮贩上门收购价出现一定幅度上涨。

一亩水稻的种植成本和利润分析

一亩水稻的种植成本和利润分析

稻米产业是山东省鱼台县的特色农业产业。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稻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鱼台县物价局工作人员近期对稻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一)地理位置优越。

鱼台县位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东濒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

地形平坦,平均海拔35米,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3.7℃,最高年平均气温14.1℃,最低年平均气温13℃,空气年绝对湿度为16.3%。

境内土壤肥沃,光热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誉有“江北鱼米之乡”的美称。

县内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河道纵横,有大小河流17条,全长267公里,其中东西流向9条,南北流向8条,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从东部穿流而过。

(二)种植历史悠久。

新中国成立后,鱼台县在治水的同时就开始种植水稻,1964年12月,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变水患为水利。

从1965年开始,县内大力推广临沂水稻栽培技术,当年实际栽种水稻35.35万亩。

1966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水稻亩产由1963年的69斤提高到357斤。

如今,鱼台县水稻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鱼台大米”已作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成了全国优质大米的代名词,鱼台县也成为“北国江南·鱼米之乡”。

(三)水稻种植成本与收益分析1、优质水稻。

2015年鱼台县优质水稻生产总体上产量增加、产值减少,成本上升、利润降低。

2015年鱼台县水稻产量为平均每亩631.6公斤,比2014年的615.6公斤,增加16公斤,增幅为2.6%。

水稻每50公斤的平均销售价为135.50元,比2014年的148.20元减少12.70元,下降8.57%。

每亩平均产值为1711.64元,比2014的年1824.64元减少113元,下降6.19%。

2015年亩平均净收益为766.64元,比2014年的899.64元减少133元。

基本种植成本需用945.00元/亩,主要包括:种子40.00元/亩;化肥230.00元/亩;农药90.00元/亩;机械作业费200.00元/亩(耕地和收割);水费60.00元/亩;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及雇工费用含插秧、打肥料、打药、拖谷、晒谷、卖谷等工序)325.00元/亩。

水稻调查报告[五篇]

水稻调查报告[五篇]

水稻调查报告[五篇]第一篇:水稻调查报告关于市水稻生产调查报告范文××是全国商品粮重点县市。

当前粮食生产情况到底怎样?粮食安全会不会出现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关心。

最近,我结合“五同”活动下乡就此进行了调研。

农田没有抛荒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有的农田被抛荒,各界对此非常关注。

通过田间现场调查并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户发现,××市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担心的抛荒现象。

××市有农田104万亩,其中一季农田1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0万亩。

近年来全市稻谷年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6—16.5亿斤之间,单季平均亩产820斤左右。

从目前情况看,××市的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在调研过程中,据山区乡镇的村组干部介绍,极少数灌溉条件差的零星田块两季被改种一季的情况偶有存在,但数量极少,还不到百分之一。

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两种人在种田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妇女在种田,这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力。

××市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田少人多,土地远远容纳不了现有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妇女。

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务工经商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种粮收入只是农家经济的补充。

张巷镇何家村乌桕组共有32户农户,劳力58 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有51人,占劳力总数的88%,其中有3户全家在外,春节都未回家。

该组共有水田118.5亩,其中101亩由留守老人、妇女自耕自种,占农田总面积的85.2%。

乌桕村的情况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劳力已经离开农田,近90%以上的农田仍为各家各户散耕散种。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

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

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

2023农副产品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范文_2

2023农副产品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范文_2

2023农副产品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主要农副产品种植意向、生产成本及收益状况,我带领调研组对本市农产品成本调查户20xx年小麦、早、中、晚籼稻及棉花等五个品种的种植意向、生产成本和收益状况进行了猜测调查。

总体状况看:种植意向方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长,棉花的播种面积有所削减。

生产成本方面,小麦、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种植成本稳中有升。

生产收益方面,小麦单产有所下降,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单产稳中有增;小麦、中籼稻价格有所上升,早籼稻、晚籼稻、棉花价格小幅下降;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种植收益有所增加,小麦种植收益略有下降。

一、主要农副产品种植意向受调查的62个农产品成本调查户,户均20xx年耕地面积为16.29亩,比20xx年增加0.28亩,增幅1.75%。

20xx年户均总播种面积为26.22亩,比20xx年实际播种面积25.25亩增加0.97亩,增幅3.84%。

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长。

受调查的农户20xx年户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0.85亩,比20xx年播种面积18.95亩增加1.9亩,增幅10.03%。

其中,谷物类作物中,中籼稻户均播种面积10.25亩,与上年播种面积相比,增加0.17亩,增幅1.69%;小麦户均播种面积6.52亩,与上年播种面积相比,增加0.85亩,增幅为14.99%。

二是棉花的播种面积有所削减。

受调查的农户20xx年户均播种面积为1.29亩,比20xx 年的实际播种面积1.97亩削减0.68亩,减幅34.52%。

二、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成本小麦、稻谷、棉花种植成本稳中有升。

依据调查和猜测数据,早、中、晚籼稻、小麦、棉花亩平总成本分别为971.16元、1007.09元、1005.87元、695.10元、1965.0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分别为6.6%、3.54%、6.92%、5.39%、18.99%。

影响成本变化主要因素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质与服务费用略有下降。

2023年农本调查晚稻成本收益报告

2023年农本调查晚稻成本收益报告

2023年农本调查晚稻成本收益报告根据对2023年晚稻的农本调查,下面是关于晚稻的成本和收益的报告。

一、晚稻的生产成本1.土地成本:晚稻的土地成本包括租金、购买土地的成本以及土地改良费用。

根据调查,晚稻的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平均为15%。

2.种子和种苗成本: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晚稻种子和种苗,田间种植密度的合理安排可以提高产量。

晚稻的种子和种苗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平均为5%。

3.肥料成本:晚稻生长期间需要施肥以提供营养素。

农民需要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类型和用量。

晚稻的肥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平均为20%。

4.农药成本:晚稻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为了保护作物,农民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晚稻的农药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平均为10%。

5.人工成本:晚稻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插秧、浇水、除草、施肥、农药喷洒等一系列农事操作,这些都需要农民进行人工劳动。

晚稻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平均为25%。

6.机械使用成本: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晚稻的机械使用成本包括机械购买或租赁费用、机械维修和燃料费用等。

晚稻的机械使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平均为10%。

7.其他成本:包括水费、电费、运输费用等。

这些成本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

二、晚稻的收益情况1.产量:晚稻的产量受到种植管理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调查,2023年晚稻的平均亩产为600公斤。

2.销售价格:晚稻的销售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调查,2023年晚稻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公斤1.5元。

3.总收益:晚稻的总收益等于产量乘以销售价格。

根据调查,2023年晚稻的平均总收益为每亩4500元。

三、晚稻的成本收益比成本收益比可以帮助评估晚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成本收益比等于总收益除以总成本。

根据调查结果,2023年晚稻的平均成本收益比为1.5,即经济效益较好。

四、经营建议1.合理管理土地,控制土地成本: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土地,减少租金或购买土地的成本,并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天投资
1
1
关于水稻生产成本和收益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08-07-31 信息来源:公安县物价局
2 七月上旬,我们来到主产水稻的章田寺乡和闸口镇,就水稻生产成本和农资
价格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通过走访种粮农民,找村组干部座谈,到农资经销
门市部实地了解,我们看到:由于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水稻生产成本急剧上升,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已成为农村各级干部重新谈起的话题。

加强农资价格监
管,降低农民种粮成本,也成为农村干部和种粮农民的普遍要求。

一、水稻种植成本急剧上升
我们调查早稻生产的对象为章田寺乡杉木桥村9组农民刘清文和任大云,劳
作模式为半机械化,即机械耕整机械收割;中稻生产的调查对象为闸口镇关爱村
8组农民张美、2组农民邓文辉,劳作模式为全程机械化作业。

调查水稻生产的
总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劳务、共同生产费等六项。

亩制为666
平方米/亩。

具体成本如表一:


单位:元/亩
在表一中,早稻生产的机械和劳务成本为270元,占总成本的60%;中稻生
产的机械和劳务成本为271元,占总成本的44.5%。

早稻生产的种子、农药、
化肥等生产资料成本为150元,占总成本的33%;中稻生产的种子、农药、化
肥等生产资料成本为297元,占总成本的48.8%。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今年早、中稻生产的各项成本与上年相比,均呈上升趋势,且成本增长的幅度较大,表二可以说明成本上升的具体情况:


单位:元/亩
耕天投资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