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部分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 SRAM, D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解:1主存:主存又称为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2辅存:辅存可作为主存的后备存储器,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容量比主存大,速度比主存慢。

3 Cache: Cache缓存是为了解决主存和CPU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

它设在主存和CPU之间,速度比主存快,容量比主存小,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

4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5 SRAM: 是静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不掉电,信息就不会丢失。

6 DRAM 是动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就会丢失,故需再生。

7 ROM: 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 PROM: 是可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 EPROM 是可擦洗的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0 EEPROM: 即电可改写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1 CDROM 即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12 Flash Memory 即可擦写、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CPU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解:初始化:(1,0,119), (0,1,67)1:Q=119/67=1,(0,1,67) , (1,-1,52)2:Q=67/52=1,(1,-1,52), (-1,2,15)3:Q=52/15=3,(-1,2,15), (4,-7,7)4:Q=15/7=2,(4,-7,7), (-9,16,1)所以67-1 mod 119=16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ϕ(n)=ϕ(35)=24,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ϕ(n),即5d≡1 mod 24,所以d=5∴M=C d mod n=105 mod 35=5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

如果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

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120-16)(120+16)=0 (mod 221)104×136=0 (mod 221)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2) 求解密密钥dd=e-1mod ϕ(221)=77-1 mod 12×16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第4章 拉氏变换作业参考答案

第4章 拉氏变换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 习题解4-1 根据拉氏变换定义,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1)ate --1(2)()()t t 5cos 73sin 2+ (3)tet 3-(4)()t et5cos 4-(5)()[]tb e at --cos 1(6)()tett 22531-++(7)5232++t t (8)()te t 732--δ(9)()t Ω2cos (10)t t e e βα--- (11)()t et5cos 22-(12)()ϕω+t cos解:(1))(111]1[a s s a s s e L at +=+-=-- (2)()()2579657323]5cos 73sin 2[222222+++=+++⨯=+s s s s s s t t L (3)23)3(1][+=-s et L t(4)())](21[)](21[]5cos [)54()54(45544t j t j t t j t j t te e e jL e e e j L t eL --+-----+=+= 25)4(5)541541(212++=+++-+=s j s j s j (5)()[]()]cos []cos 1[at e e L e at L t b t b tb ----=-22)(1ab s a b s ++++=(6)由于1!][+=n ns n t L ,由s 域频移特性得()]53[]531[222222t t t t e t te e L e t t L ----++=++ 3232)2(207)2(10)2(3)2(1+++=+++++=s s s s s s (7)32232526526]523[ss s s s s t t L ++=++=++ (8)()732]32[7+-=--s et L tδ(9)()()22242121]2cos 2121[]cos [Ω+⋅+=Ω+=Ωs ss t L t L (10)))((11][βααββαβα++-=+-+=---s s s s e eL t t(11)在(9)的计算结果基础上由s 域频移特性得()25)2(221)2(21]5cos [222+++⋅++=-s s s t e L t (12)()]sin sin cos cos []cos [ϕωϕωϕωt t L t L -=+222222s i n c o s s i n c o s ωϕωϕωϕωωϕ+-=+-+=s s s s s4-7 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理论力学(胡运康)第四章作业答案

理论力学(胡运康)第四章作业答案

2、AB:
3 M = 0 , F N ∑ D BC × 4 + FB × 2 − FAy × 2 = 0, ⇒ F BC = −1500 5
1
3-39 已知q,M=qa2 。求铰链D受的力;铰链B受的力。
D FDx FDy
qa
C FCy FCx
FDx FDy
FB3
a 3 解: 1、整体 : ∑ M A = 0, FB 3 ⋅ a − qa ⋅ − M = 0, ⇒ FB 3 = qa 2 2 1 M = 0 , F ⋅ a + qa ⋅ a = 0 , ⇒ F = qa 2、DC: ∑ C Dy Dy 2 1 ⇒ FCy = qa ∑ Fy = 0, FDy + FCy − qa = 0, 2
∑ Fy = 0, FAy − 30 + FBC ⋅
3-73 已知M2 、M3 ,AB=d1 、BC=d2 、CD=d3 ,求M1及 A、D处约束力。
FAz FAy
【解】整体:
M3 ⇒ FAy = ∑ M z = 0, M 3 − FAy ⋅ d1 = 0, d1 M2 ⇒ FAz = ∑ M y = 0, M 2 − FAz ⋅ d1 = 0, d1
6
3-53 求桁架中杆BH、CD和GD的内力。
1
FIH 0 FBH
FE
FB 1
FBC
FE
解: FGD = 0 1、整体:
2、1-1面左边:∑ Fy = 0, FE − 60 − FBH
∑M
B
= 0, FE ×15+ 60×10 = 0, ⇒ FE = 26.67kN
1 = 0, ⇒ FBH = −47.1kN 2
∑M
G

物理光学第4章习题答案

物理光学第4章习题答案

• 因此,这个衍射屏具有类似透镜的性质。
• (2)对于因子exp(iar2 ):a= - k/2f1,
• 得f1 = - k/2a= -π/aλ< 0,发散;
• 对于因子 exp(-iar2): a= k/2f2,
• 得f2 = k/2a=π/aλ> 0,汇聚;
• 对于因子1/2,1/2=1/2*e0, • 可得 f3 = ∞。

=∫±L (A/2i)*( ei2πu0x – e -i2πu0x )

*exp(-i2πux)dx

=∫±L (A/2i)*[ ei2π(u0-u)x – e -i2π(u0+u)x ] dx

=(A/4 π) *[(1/u-u0) *ei2π(u0-u)x - (1/u+u0)
*ei2π(u0+u)x ] |±L
S
D
2
sin
cos
2

cos l'v
D

S
D
2
c
os1
l ' v
v
2
2
D D D
光瞳的面积为:
SD
2
D 2
2
因此得到沿v轴的光学传递函数为:
可见沿v轴的截止频率为:
vm a x
D
l'
(2)再来计算沿u轴的光学传递函数。 在ξ轴上分开λl’u的两个光瞳的重叠面积,如下图所示:
最后得到强度分布
I (x) (x) 2
=cos2
2
u0
x
1 2
(1
cos
4
u0 x)
可见,像面上的强度分布仍是一正弦式分布,但空间频率为物分布的2倍。

《理论力学》第四章-力系平衡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第四章-力系平衡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4章作业题解4-1三铰拱受铅直力F 作用。

如拱的重量不计,求A 、B 处支座反力。

解答 左半拱为二力构件,A 处约束力作用线通过两铰。

整体为三力平衡力系,三力组成闭合的三角形如附图(a ),根据几何关系确定约束力的大小。

45sin sin sin B A F F F ==j a其中31tan =j ,043.18=j ,056.116=a 。

解得F F F F B A 79.0 ,35.0==。

4-3 已知F =10 kN ,杆AC ,BC 及滑轮重均不计,试用作图法求杆AC ,BC 对轮的约束力。

解:取脱离体轮C ,示力图如图所示,力F 1=F 2=F ,其合力通过轮心C ,故仍是汇交力系的平衡。

:0=åiyF 045sin 20=-F F BCKN FF BC 1.1445cos =°=045cos :010=-+=åF F F FAC BC ix0=AC F4-7 长2l 的杆AB ,重W ,搁置在宽a 的槽内,A 、D 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试求平衡时杆AB 与水平线所成的角a 。

设a >l 。

解答 取杆为研究对象,为三力汇交力系的平衡。

示力图如附图(a)所示。

在ΔADE 中,a cos AD AE =。

在ΔAEC 中,l AE ´=a cos 。

所以有l AD ´=a 2cos 。

在ΔA GD 中,a cos a AD =。

得a =a 3cos ,31cosl a -=a 。

F BCAC题3-4 附图F BF AF BF AFa45j(a)A (a)题4-7 附图G4-9 AB ,AC ,AD 三连杆支撑一重物,如图所示。

已知W=10kN ,AB =4m ,AC =3 m ,且ABEC 在同一水平面内,试求三连杆所受的力。

解:取铰A 研究,示力图如图示,为汇交力系的平衡。

0=åix F : 05430sin =´°+AD AB F F 0=åiy F : 05330sin =´°+AD AC F F 0=åiZF: 030cos =-°W F AD联立求解KNF KNF KN F AD AC AB 5.115.36.4=-=-=4-8 图示结构上作用一水平力F 。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4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4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LSB 和 USB 信号的幅度谱示意图如图答4-3 所示。
|SLSB( f )|
|SUSB( f )|
-9.8 -9.7
0
9.7 9.8
f / KHz 图 答4-3
-1.03-1.02
0 1.02 1.03
f / KHz
4-4 试画出如图题 4-4 所示的频谱搬移过程图,标明关键频率。已知 fc1 = 60 KHz, fc2 = 4 MHz, fc3 = 100 MHz, 调制信号为频谱在 300 ~ 3000 Hz 的话音信号。
H
(
f
)

K

0
f [100 kHz, 105 kHz] Others
其中心频率为 102.5 kHz,通带宽度为 5 KHz。 (2) 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功率为:
Ni Pn ( f ) fH 103 5103 5 (W) 。
输入信噪比为为
Si 10103 2000
要调幅度不超过1,理论上,其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信号能无失真地恢复出原调制信号。 4-3 如果调制信号 m(t) = 2cos(400πt) + 4sin(600πt),载波信号 c(t) = cos(20000πt),采用单边带调
制。试分别下边带和上边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式,画出它们的频谱示意图。 解 m(t)的 Hilbert 变换为
^
m(t
)

2
cos

400πt

π 2


4
sin

600πt

π 2


2
sin

400πt


4
cos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如下图所示。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

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

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

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部分作业答案
4.2.4某实验中,在双踪示波器的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同频率正弦电压1u 和2u 的波形,如图4.04所示。

(1)求电压1u 和2u 的周期和频率;
(2)若时间起点(0=t )选在图示位置,试写出1u 和2u 的三角函数式,并用相量式表示。

解:(1)s T 01.081025.13=⨯⨯=-
Hz T f 10001
.011=== (2)三角函数式:
V t u o )451256sin(41+=
V t u )1256sin(22=
相量式:
V
e j j U o j o o o
452222)45cos 45(cos 222222451∠==+=+=• V
e j U o j o o o 022)0cos 0(cos 2202∠==+==•
4.2.5已知正弦量V e
U j 30220=•和A j I 34--=•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正弦波形及相量图表示它们。

如A j I 34-=•,则又如何?
解:三角函数式:V t u )( 30sin
2220+=ω,A t i ) 1.143sin(25-=ω 如A j I 34-=•
,则A t i ) 9.36sin(25-=ω 正弦波形: 相量图:
4.5.6在图4.13中,A I 101=,A I 2102=,V U 200=,Ω=5R ,L X R =2,试求I ,C X ,L X 及2R 。

解:设V U U
022∠=•电路的相量图如下所示:
A I I 1045cos 2==
V IR U 5051011=⨯==
V U U U 1502520012=-=-=
Ω===1510
15012I U X C Ω=⨯==
=5.72210150
222
2I U X R L 4.5.7在图4.14中,A I I 1021==,V U 100=,u 与i 同相,试求I ,R ,C X 及L X 。

解:设V U U
022∠=•电路的相量图如下所示: A I I 21021==
V U U 1001==
V U U 210022==
Ω===252
101001I U X L Ω====21010
210022I U X R C 4.5.9在图4.16中,已知V U 220=,Ω=101R ,Ω=3101X ,Ω=202R ,试求各个电流和平均功率。

解:设V U 0220∠=•
A j jX R U I
601131**********-∠=+∠=+=•
• A R U I
01120022022∠=∠==•
• A I I I 3031121-∠=+=•••
W R I R I P 36302011101122222121=⨯+⨯=+=
4.5.15在图示电路中,已知bc ab U U =,Ω=10R ,Ω==
101C X C ω,L ab jX R Z +=。

试求•U 和•I 同相时ab Z 等于多少?
解:5510
10)10(10)(j j j jX R jX R Z C C bc -=--=--= 整个电路的总阻抗:
Ω-++=+=)5()5(L bc ab X j R Z Z Z
由•U 和•
I 同相得:Ω=5L X
由bc ab U U =得:bc ab Z Z =,则Ω=5R
即:Ω+=55j Z ab
4.8.1今有W 40的日光灯一个,使用时灯管与镇流器(可近似地把镇流器看作纯电感)串联在电压为V 220,频率为Hz 50的电源上。

已知灯管工作时属于纯电阻负载,灯管两端的电压等于V 110,求镇流器的感抗与电感。

这时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多少?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8,问应并联多大电容。

解:A U P I R 11411040===,Ω===5.30211
4110I
U R R Ω=⨯==5245.30233R X L ,H X L L 7.1314524===ω
5.0cos 1=φ,3tan 1=φ,8.0cos 2=φ,4
3tan 2=φ F U P C μωφφ58.2314
220)433(40)tan (tan 2221=⨯-=-= 4.8.3在图4.26中,V U 220=,Hz f 50=,Ω=101R ,Ω=3101X ,Ω=52R ,Ω=352X 。

(1)求电流表的读数I 和电路功率因数1cos φ
(2)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866,则需要并联多大电容?
(3)并联电容后电流表的读数为多少?
解:(1)V U 0220∠=•
A j jX R U I
601131**********-∠=+∠=+=•
• A j jX R U I
60223550220222-∠=+∠=+=•
• A
I I I 60336022601121-∠=-∠+-∠=+=•••W R I R I P 3630522101122222121=⨯+⨯=+=
电流表的读数A I 33=,电路功率因数5.0cos 1=φ
(2)5.0cos 1=φ,3tan 1=φ,866.0cos 2=φ,33tan 2=φ F U P C μωφφ7.275314
220)333(3630)tan (tan 2221=⨯-=-= (3)并联电容后电流表的读数
A U P I 1.19866
.02203630cos 2=⨯==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