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
寄生虫检验技术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寄生虫的分类和特点:寄生虫分为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其中内部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外部寄生虫包括节肢动物、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

2.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机械性、化学性、营养性和免疫损伤等。

3.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集卵法、培养法、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等。

4. 常见人体寄生虫的检查方法:对于常见的寄生虫,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如饱和盐水浮聚法、粪便直接涂片法、透明胶纸法等。

5. 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积极治疗患者和带虫者等。

以上是寄生虫检验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疾病的影响,其中寄生虫疾病就是其 高峰期、寄生虫疾病易感对象特征、寄 类疾病的传染源进行控制,切断牛羊寄
中对牛羊饲养影响比较大的疾病,不仅 生虫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情 生虫类疾病的传播途径,避免疾病的影
会影响到牛羊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 况。第三,寄生虫的种类较多,外寄生类 响进一步扩大。其次,在进行牛羊寄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和焦虫病属于牛羊体内寄生虫病,而疥 醇溶液之中,之后就可以在实验室之中 果,需要饲养人员能在日常的饲养中保
癣、牛皮蝇和羊鼻蝇则属于牛羊体外寄 使解剖镜来详细的观察寄生虫各个部 持牛羊圈整洁,尤其要注意牛羊粪便的
生虫病
分特点,以完成牛羊寄生虫类疾病的诊 处理。最后,对于牛羊饲养场所的管理
一、牛羊寄生虫类疾病分析
断以及鉴定。第四,对已经病死的牛羊 是多方面,不仅要对牛羊圈舍进行必要
寄生虫类疾病通常情况下使得是 进行尸体解剖、通过剖解牛羊的尸体对 的消毒处理、杀菌处理,同时还要能保

证牛羊圈舍内部的温度数值、湿度数值
和光照情况都能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
升,并且牛羊饲养业对于地区经济发 寄生虫类疾病的诊断质量,需要饲养人 寄生虫类疾病防治中,首先要根据牛羊
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有积极意 员能掌握牛羊寄生虫类疾病的传染途 寄生虫类疾病的诊断结果,发现疾病的
义,但目前的牛羊饲养业仍受到一些牛 径,尤其要掌握牛羊寄生虫类疾病发病 感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牛羊寄生虫


养殖技术
Yangzhijishu
牛羊饲养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在 发生消化性的障碍,最终造成牛羊出现 羊寄生虫类疾病的概率,进一步保证牛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 . 3 线 虫病 ( 1 )线虫 中的食 道 口线虫在羊体 的寄生部
位 { 要 是 大 肠 ,羊 体 感 染 后 巾 r肠 消 化 I 败收 等 功 能 严 霞
2 . 3 加 强养羊 业管理 加强对养 羊业的管理 工作能有效
降低羊 常 见寄牛虫病 发病 率。( 1 )饮水 管理 :羊 发牛寄 牛虫病 感染的 要 原凶是饮 用 了被污 染的水源( 污染的水 常常存在 大最寄牛 虫的 中间宿主) ,囚此给羊的饮水尽量 取 自具有流动 性 的河水或 者经常 使用 的井水 。( 2 )疫
受损 , 有 明显 的精 神不振 和牛 长发 育迟缓现 象 ,严 重的
可导致 羊后肢瘫痪 。而毛 尾线 虫丰 要寄牛 部位 是大 肠与
盲肠 ,羊体感染 后无 明显症状 ,但 病情加 重会 出现 严重 的腹泻现象 。( 2 )使用 丙硫咪唑( 剂蛾 为彬 据羊体重给 予 1 5 m g / k g 的剂景) ,也可 选择左旋 咪唑( 剂最 为根 据羊体重 给] r , 8 mg / k g 的剂量) ,具有 良好 的服用 效果。 1 . 4 原 虫病 附红细胞体 是常见 的羊原虫之 一 ,寄生部 位 主要是红细 胞 。( 1 )诊 断方法 :羊在 发病初 期主要表
晕逐渐 减轻 ,墒情 发腱后 可 出现黄疗 ,最后体温 下降 , 羊呻吟 死 。( 2 )治疗方 法:选择 药物 为m虫净( 现用
现配) ( 剂量 为根据羊 体霞 给予 5 mg , k g 的剂 量 ) , 岜可 以 选 用 敌西虫 ,每次给 药1 支( 剂 量为 5 ml 左 右) ,1 次, d ,连 续 治疗3 d 。
2 羊常见寄生 虫病 的防控
2 . 1 掌握 羊常见寄 生 虫病 的流行病 学特 点 羊常 见寄牛

猪外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外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外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作者:刘长河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8期刘长河(黑龙江省北安市二龙山农场畜牧科 164131)摘要:虱和跳蚤是寄生于猪体表的常见外寄生虫。

典型临床症状是猪瘙痒、不安、抓挠,导致不能很好睡眠,食欲下降,进而消瘦,此两类寄生虫对仔猪表现尤为明显。

现主要从猪虱和跳蚤的种类、危害、诊断、治疗和控制进行阐述,为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虱;跳蚤;诊断;治疗;防控1 虱(虱病)猪虱几乎呈世界性分布,寄生于猪的虱只有猪虱。

猪虱属于吸虱亚目,虫体呈灰褐色,体表有黑色花纹。

雌虫长约6mm,雄虫稍小。

头长且窄,含有吸食血液的刺吸式口器。

猪虱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感染猪群的过程牛中不需要中间宿主(野生鸟、啮齿类动物或其他昆虫),宿主只有猪。

猪虱在猪体内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雌虫每天可产卵3~4个,一个产卵期(约25天)可产卵90个左右。

卵长1~2mm,常通过一种黏性物质牢固地黏附在毛发上。

卵在12~13天孵化成若虫,再经5~6天蜕皮一次,经过两次蜕皮变为成虫。

整个若虫期以吸食猪体的血液为食,若虫通过猪体皮肤较薄处来吸食血液。

猪虱为永久性寄生虫,终生寄生于宿主,离开宿主后只能存活2~3天。

猪血虱寄生于猪体的所有部位,但主要寄生在腋部、股内侧、下颌、颈下部和体躯下侧面皮肤有皱褶处,耳廓后方也较多。

猪虱病应与瘙痒症进行鉴别诊断,可通过检测成虫或幼虫来诊断此病。

幼虫常黏附在毛干较低区域,这有助于与更易传播的绿头蝇的虫卵区分开。

猪虱的所有发育阶段均在猪体完成,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对猪虱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喷洒剂、浇泼剂和粉剂均可用于猪虱的治疗。

通过在垫料中放人杀虫颗粒进行有效控制。

浇泼剂和粉剂的优势是在寒冷的季节仍可使用,而喷洒剂却不适用。

如果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有能有效杀死虫卵,可在用药后10天重复给药。

2 跳蚤蚤类宿主特异性较低,可在任何哺乳类或鸟类动物上寄生。

跳蚤可在多宿主间转移,所以其对疾病的传播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兽医寄生虫病学考试大纲

兽医寄生虫病学考试大纲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6.牛、羊消化道绦虫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7.多头蚴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8.牛囊尾蚴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3.猪姜片吸虫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4.猪消化道线虫病(猪蛔虫
病、食道口线虫病、胃圆线虫病和胃线虫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5.猪肺线虫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5)防治
十、兔的寄生虫病
1.兔球虫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单元
细目
要点
(4)诊断
(5)防治
十一、家蚕的寄生虫病
1.蝇蛆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2.蒲螨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十二、蜂的寄生虫病
8.类圆线虫病
(1)病原
(2)流行特点
(3)症状与病理变化
(4)诊断
(5)防治

猪外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外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外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刘长河(黑龙江省北安市二龙山农场畜牧科 164131)摘要:虱和跳蚤是寄生于猪体表的常见外寄生虫。

典型临床症状是猪瘙痒、不安、抓挠,导致不能很好睡眠,食欲下降,进而消瘦,此两类寄生虫对仔猪表现尤为明显。

现主要从猪虱和跳蚤的种类、危害、诊断、治疗和控制进行阐述,为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虱;跳蚤;诊断;治疗;防控1 虱(虱病)猪虱几乎呈世界性分布,寄生于猪的虱只有猪虱。

猪虱属于吸虱亚目,虫体呈灰褐色,体表有黑色花纹。

雌虫长约6mm,雄虫稍小。

头长且窄,含有吸食血液的刺吸式口器。

猪虱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感染猪群的过程牛中不需要中间宿主(野生鸟、啮齿类动物或其他昆虫),宿主只有猪。

猪虱在猪体内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雌虫每天可产卵34个,一个产卵期(约25天)可产卵90个左右。

卵长1⁃2mm,常通过一种黏性物质牢固地黏附在毛发上。

卵在1213天孵化成若虫,再经56天蜕皮一次,经过两次蜕皮变为成虫[1]。

整个若虫期以吸食猪体的血液为食,若虫通过猪体皮肤较薄处来吸食血液。

猪虱为永久性寄生虫,终生寄生于宿主,离开宿主后只能存活23天。

猪血虱寄生于猪体的所有部位,但主要寄生在腋部、股内侧、下颌、颈下部和体躯下侧面皮肤有皱褶处,耳廓后方也较多[2]。

猪虱病应与瘙痒症进行鉴别诊断,可通过检测成虫或幼虫来诊断此病。

幼虫常黏附在毛干较低区域,这有助于与更易传播的绿头蝇的虫卵区分开。

猪虱的所有发育阶段均在猪体完成,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对猪虱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喷洒剂、浇泼剂和粉剂均可用于猪虱的治疗。

通过在垫料中放入杀虫颗粒进行有效控制。

浇泼剂和粉剂的优势是在寒冷的季节仍可使用,而喷洒剂却不适用。

如果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有能有效杀死虫卵,可在用药后10天重复给药。

2 跳蚤蚤类宿主特异性较低,可在任何哺乳类或鸟类动物上寄生。

跳蚤可在多宿主间转移,所以其对疾病的传播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跳蚤可能寄生于系统发育学上与之相关的物种或寄生于与之有共同生存环境的物种。

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和手术风险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并发症。
其他治疗手段
营养支持
寄生虫病患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 ,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 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
部分患者因长期患病导致心理问 题,如焦虑、抑郁等,可给予心 理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临床表现
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因寄生虫种类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 差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 。
并发症
寄生虫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肠梗阻、胆道感染、肺部感 染等。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CHAPTER 02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
询问患者是否有与寄生虫相关的接触史,如饮食、水源、居住环境等。 检查患者身体各部位是否有寄生虫感染的迹象,如皮疹、肝脾肿大、肺部病变等。
针对现有治疗药物的局限性,未来将加大新药研 发力度,同时探索联合用药、个性化治疗等策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防治
未来寄生虫病的防治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结 合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实 施综合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 。
THANKS
[ 感谢观看 ]
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诊断技术的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加灵 敏、特异的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如基因诊断、生 物传感器等。
防控体系的完善
未来将通过加强寄生虫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 知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逐步完善寄生虫病 的防控体系,降低疾病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新药研发与治疗策略的优化
中医中药治疗

寄生虫病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

寄生虫病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
4.2.3 保护易感动物
⑴全价饲养,加强管理 ,抗病力强; ⑵预防驱虫或驱避剂防止吸血昆虫叮咬; ⑶免疫预防。
§4.3 寄生虫病治疗
4.3.1 原则─“标本兼治,扶正驱邪”
4.3.2 驱虫药物选择原则
高效:e.g.依维菌素 低毒:鸡不用有机磷 广谱:e.g.丙硫咪唑(抗蠕敏) →蠕虫
依维菌素→ 蠕虫、昆虫 价廉: 使用方便:
⑴ 地点、隔离检疫 ⑵ 排病原 ⑶ 消灭传染源
4.2.2 切断传播途径
⑴ 环卫, 重多因素影响,关键还在人。有人说“消化 道寄生虫病的蔓延是卫生低下的表现。”不仅如此环卫 差皮肤寄生虫↑蚊蝇↑→原虫↑。
⑵ 粪便处理(堆肥):生物热55-70℃可杀死多数虫卵 ,幼虫、蚊蝇、甲虫。
⑶ 控制或消灭中间宿主:(化学、物理、生物方法) 蚊→疟疾 钉螺→血吸虫 蚯蚓→异刺线虫。
所在地区、生活环境、季节、中间宿主等
⑴ 血涤片:原虫、微丝蚴、弓形虫; ⑵ 骨髓、脑脊液:丝虫 ⑶ 饱和盐水浮集法:(38%Nacl,Zn2SO4 , MgSO4 ,庶糖)适于线虫卵、绦虫卵、球虫卵囊 (d≤H2Od) ⑷ 水洗沉淀法:吸虫卵、棘头虫卵(d≥H2Od) ⑸ 螨病
4.1.4 动物接种:e.g.弓形虫
4.1.5 尸体剖检 ⑴ 病理变化:特异性e.g.肝片吸虫、结节虫; ⑵ 找到虫体.
4.1. 6 诊断性驱虫 e.g.台盼兰治驽巴贝西虫、锥黄素治马巴西虫有
效,而对马传贫或其它疾病无效。 适于: ①寄生量少;
②虫体末成熟排卵; ③原虫的低潮期; ④马胃蝇蛆,在粪中检不到。 4.1. 7 免疫学诊断(辅助诊断)
注意机体状况
肝片、血吸虫严重 →A恶病质 →驱虫→ 产生毒素
§4.2 预防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性流行,尤以牧区最多见。我国有20个省市报道,其中以新疆、西藏 、青海、四川西部牧区发病率最高。在牧区,牧羊犬和野犬是人和动物棘球 蚴的主要传染源。
诊断:免疫学方法或尸体剖检。;
治疗:吡喹酮或丙硫咪唑。 预防:犬进行定期驱虫;防止犬粪污染饲料、饮水及草场。
六、旋毛虫病
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中称肌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肠旋毛虫,终 末宿主与中间宿主为同一动物。虫体传代时需要更换宿主。
其原理是锥虫和感染有梨形虫的红细胞较正常红细胞的比重 为轻,所以在第一次沉淀时,正常红细胞下降,而锥虫和感染有 梨形虫的红细胞尚悬浮在血浆中。第二次离心沉淀时,则将其浓 集于管底。
三、组织或组织液内寄生虫病诊断
淋巴结穿刺、染色检查(泰勒虫柯赫氏蓝体) 取腹水抹片、染色检查(适用于弓形虫病) 生殖道原体检查法:
毛蚴孵化法:日本血吸虫
(3) 粪便内原虫检查方法
球虫卵囊检查法,同前1粪便检查。 隐孢子虫检查:特殊染色沙黄-美蓝染色。 结肠小袋纤毛虫:苏木素或碘特殊染色。
二、血液寄生虫病诊断
(1) 蠕虫幼虫的检查(如丝虫目线虫的幼虫) 直接镜检法(幼虫多时) 溶血染色法(幼虫少时) 方法是采血于离心管中。加入5%醋酸
(2) 检查方法
肉眼检查: 适用于痒螨
显微镜检查:适用于疥螨,将刮下的皮屑,放于载玻片上,滴加50%
甘油溶液,覆以另一张载玻片。搓压玻片使病料散开,分开载玻片,置显 微镜下检查。
虫体浓集法
先取较多的病料,置于试管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夜(如急 待检查可在酒精上煮数分钟),使皮屑溶解,虫体自皮屑中分离出来。而后待 其自然沉淀(或以每分钟2,000转的速度离心沉淀5分钟),虫体即沉于管底, 弃去上层液,吸取沉渣检查。
一、 弓形虫病
中间宿主:为哺乳动物、人、鸟类;终末宿主:猫科动物; 感染性阶段:包囊、孢子化卵囊、滋养体。对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均具
感染性。 感染方式:经口、经黏膜、经胎盘感染。 动物感染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 症状:高温稽留、呼吸困难、下痢或便秘、体表发绀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出现全身性病变,淋巴结、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许多出血 点和坏死灶。 诊断:脏器触片、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磺胺类治疗。 防止饲料、饮水被猫粪污染,不用生的泔脚水喂猪,定期检查淘汰。
二、 利什曼原虫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Kala-azar). 由节肢动物白蛉传播. 无鞭毛体 (利杜体)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脾、骨髓、淋巴结
的巨噬细胞内。 前鞭毛体(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犬感染有皮肤型与内脏型。 淋巴或骨髓穿刺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三、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终末宿主:动物、人。寄生部位:人与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 中间宿主:湖北钉螺。 尾蚴皮肤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 分布与东南亚及我国的长江沿岸及长江以南的13个省、市、自治区。分布:山丘
家畜:小鼠隐孢子虫,寄生于胃粘膜上皮细胞上。小隐孢子虫,寄生于小肠粘膜 上皮细胞上。
家禽:贝氏隐孢子虫,寄生于禽类的法氏囊、泄殖 腔和呼吸道。 火鸡隐孢子虫, 寄生于禽类的肠道。(结构特点)
发育过程三阶段: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流行情况:世界性分布,易感动物170多种动物,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经水传
猪吃了含幼虫包囊的肉类(猪肉 、鼠肉、狗肉等)感染。人的感染与生 吃猪肉或吃未煮熟的肉有关。
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腹泻,疝痛,发痒,运动僵硬,肌肉疼痛类似风 湿。
人生前检查时酸性白细胞有否增多,用腓肠肌活检。猪用舌肌活检。 死后诊断:从猪的左右膈肌取样,切小块,撕去肌膜与脂肪,先肉眼观
察,细看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针尖大小、露滴状、半透明。然后从 肉样不同部位切取24小块(麦粒大小)放在旋毛虫检验器内压片检查, 24小块中有一个旋毛虫不能食用。 预防:严格执行肉品卫生检验制度、灭鼠。
第四章 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一、伊氏锥虫病
伊氏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以及牛和骆驼等家畜的血浆和 造血器官 内。传播媒介:虻、螯蝇、虱蝇,繁殖方式:纵二分裂法。
易感动物:马、骡、驴最强;骆驼、牛、水牛较弱。感染途径叮咬传 播、胎盘、注射。季节性 4~11月份。
症状:消瘦贫血、四肢水肿;皮肤龟裂,结痂、脱毛、耳、尾干枯 ;跗关节有同心圆坏死灶,蹄壳脱落;眼睛充血潮红流泪,严重时 结膜外翻,内眼角有黄白色分泌物;
离心集虫法
其操作过程是,采病畜抗凝血6~7毫升,以每分钟500转的 速度,离心5分钟,使其中大部分红细胞沉降;而后将含有少量 红细胞,白细胞和虫体的上层血浆移入另一离心管中,补加一些 生理盐水,以每分钟2500转的速度离心10分钟。取沉淀物制成 抹片,按上述染色法染色检查。此法适用于伊氏锥虫病和梨形虫 病。
滋养体和包囊。 犬是食入包囊感染,牛等是食入孢子化卵囊感染,牛等动物可
以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流产和神经症状。 难以诊断,分离困难,PCR或血清学诊断。 治疗:无特效药物。 预防:控制好犬。
三、隐孢子虫病
寄生于家畜、家禽及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等器官的上皮细胞绒毛上。引起哺乳动 物的严重腹泻和禽类(的呼吸道疾病,也能引起人(婴儿与免役功能低下者)的 致死性肠炎。
困难,可听见呼噜声; 肌肉:运动障碍 猪宰后检验:检查部位:咬肌、腰肌、臀肌等。检验方法:肉眼视检。 查、驱、检、管、改。
五、棘球蚴病
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野生犬科动物和猫小肠。(终末宿主) 幼虫:棘球蚴,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肺、腹腔和其他部位。(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吃到犬科动物排出的虫卵感染,终末宿主吃到含幼虫的内脏组织而 感染。
播、食物传播、飞沫传播。 诊断:粪便漂浮法检查,改良抗酸染色法,粘膜涂片,组织切片,血清学方法,
沉淀法 :用水处理粪便,经离心或自然沉淀,使虫卵沉淀集中,更易于
检查。 适用于比重大的虫卵。
锦纶筛兜淘洗法:适用于宽度大于一定孔径的虫卵 虫卵计数:麦氏计数法,EPG(每克粪便中的虫
卵数)
(2) 幼虫检查法
幼虫分离法:有些寄生虫(如网尾科线虫),其虫卵在新排出的
粪便中已变为幼虫;类圆属线虫的卵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温度较高时,经 5~12小时后,即孵出幼虫。为了提高检出率,常将幼虫从粪便中分离出来 进行检查。常用的方法为漏斗幼虫分离法 亦称贝尔曼法(Baermann's technique)。取粪便15~20克,放在漏斗内的金属筛上,漏斗下接一短 橡皮管,管下再接一小试管。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控制措施
一、寄生虫病的常规控制措施 二、驱虫药的选择与应用
一、常规防治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驱虫、环境卫生
二、切断传播途径 环境卫生、饲养卫生、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三、保护易感动物 化学治疗、免疫接种
传染源
X
X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X
二、驱虫药的选择与应用
选择:安全、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药 源丰富。
蜱寄生于动物体表,个体较大,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发现。 螨和虱有些个体较小,常需刮取皮屑,于显微镜下寻找虫体或卵。 刮取皮屑的方法甚为重要,应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这里的 螨较多。刮取时先剪毛,取凸刃小刀,在酒精灯上消毒,使刀刃与皮肤表面垂 直,刮取皮屑,直到皮肤轻微出血(此点对检查寄生于皮内的疥螨尤为重要) 。 在野外进行工作时,为了避免风将刮下的皮屑吹去,可根据所采用的检 查方法的不同,在刀上先蘸一些水或5%的甘油溶液,这样,可使皮屑粘附在 刀上。将刮下的皮屑集中于培养皿或试管内,带回供检查。 蠕形螨病,可用力挤压病变部,挤出脓液,将脓液摊于载玻片上供检查 。
粪便培养法: 圆线虫目所属线虫种类很多,其虫卵在形态上非
常相似,很难区别。有时为了区别这些线虫的种类,常将含有虫卵的粪便加 以培养,待其中虫卵发育成为幼虫时,再检查幼虫,根据幼虫形态上的差异 ,加以鉴别。
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培养皿底部加草纸或滤纸一张,而后将欲培养的粪便 加水调成硬糊状,塑成半球形,放于皿内的纸上,并使半球形粪球的顶部略 高出平皿边沿,使加盖时与皿盖相接触。将此皿置25℃温箱中,注意保持皿 内湿度(应使底部的垫纸保持潮湿状态)。经7天后,多数虫卵即可发育成第 三期幼虫,并集中于皿盖上的水滴中。将幼虫吸出置载玻片上,放显微镜下 检查。
病变:皮下水肿和胶样浸润;体表淋巴结肿大充血;血液稀薄凝固 不全,胸、腹腔有大量浆液性液体;脾、肝、肾肿大。
诊断:血液采血病原检查、动物接种法。 治疗: 贝尼尔(血虫净)、 纳加诺尔(拜耳205)、安锥赛 、 沙
莫林。 预防: 消灭传播媒介 ;药物预防注射。
二、新孢子虫病
犬新孢子虫引起,导致动物特别是牛流产。 犬是终末宿主,在肠道形成卵囊排出。牛等中间宿主体内形成
型(条状分布)、水网型(片状分布)、湖沼型。 牛呈慢性经过:下痢;粪便带血或黏液;贫血、消瘦;耕地无力等。
病原学诊断:粪便毛蚴孵化法;血清学诊断:环卵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 散试验、尾蚴膜反应、ELISA。
吡喹酮治疗。 查治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粪便管理、用水管理、安全放牧、消灭钉螺。
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控 技术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一节 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
一、消化道与呼吸道寄生虫病的诊断 二、外寄生虫病的诊断 三、血液寄生虫病的诊断 四、组织内寄生虫病的诊断
一、消化道与呼吸道寄生虫病的诊断
许多寄生虫,特别是蠕虫,多数寄生在宿主消化道 及其附属腺体中,而这些寄生虫的虫卵、幼虫、体节甚 至成虫都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因此,设法检查粪便可发 现病原以确诊。
溶液以溶血。待溶血完成后,离心并吸取沉淀检查。
(2) 血液原虫检查 直接镜检法:自动物耳静脉或颈静脉采血,将采出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
玻片上,加等量的生理盐水与之混合,覆以盖玻片,立即放显微镜下用低 倍镜检查,发现有运动的可疑虫体时,可再换高倍镜检查。由于虫体未染 色,检查时应使视野中的光线弱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