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技术第三节上肢假肢

合集下载

上肢假肢 PPT课件

上肢假肢 PPT课件

為了提高患者上肢的肌肉耐力,可以用滑 車、重錘,練習殘肢抗阻力的運動(等張 運動),重錘的重量定為患者連續運動10 次所能對抗的最大阻力,牽引力的方向應 與肢體呈垂直,運動速度不宜過快,肌肉 收縮到極限後維持2-3秒鐘。每日做3次, 每次間隔休息2-3分鐘,每週測量記錄肌 力增長的情況,調節重錘的重量後進行第 二階段訓練。
(二) 殘端訓練
1、促進殘端角質化訓練
為促進殘端皮膚角質化,取治療用泥,於 截肢的殘端進行擠壓,每日10-20次。或將殘 端在泥上作按壓或支撐動作,訓練殘端皮膚。 取細沙土在殘端處揉搓,每日5次,每次2分鐘, 每次間隔5分鐘。再令患者將殘端置於沙土內 擠壓、旋轉1分鐘左右,檢查如無皮膚破損可 反復進行4-5次。當殘端已形成角質層,可用 米粒代替治療泥或細砂,進行相同方法的訓練, 提高殘端皮膚的耐磨性。
一、假肢裝配前的訓練
1、假肢裝配前訓練的目的:
①使殘肢肌肉發達,增加肌力,以獲得足夠 的力量來操縱、控制假肢。肌肉發達後,還 可增加殘肢在接受腔內的壓力,增加假肢的 穩定;
②擴大上肢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取得操縱索 控式假肢的需要的牽引位移;
③防止或矯正截肢後肢體不平衡和肌力分佈 不均所引起的不良姿態,如脊柱側彎等;
④增大肌電信號源強度,康復截肢者的殘肢 肌電發放。
2、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的訓練
⑴肩關節離斷:肩關節離斷和上臂 高位截肢的患者,必須練習肩部的 上提、下沉和前屈後伸。兩側肩部 都需要進行,這是因為安裝肩關節 離斷假肢後,其力源不僅來自殘側 肩,更主要的是來自健側肩。
⑵上臂截肢:除練習肩部運動 外,還需增加上臂的前屈、後 伸;內旋、外旋和外展、內收。
• 3,混合力源上肢假肢
• 混合力源上肢假肢是指同時採用自身力源 和體外力源控制的上肢假肢,適用於肘關節 離斷以及以上部位的高位截肢者.

康复工程学-13上肢假肢

康复工程学-13上肢假肢


体外力 手
价值高同样价格也高。
假 肢
源上肢 假肢
气动假
以压缩气体为动力源,结构相对简单, 作用力大,性能不如电动假手,携带补

充动力源麻烦,目前应用很少了。
混合力 源上肢 假肢
同时采用自身和体外力源控制,主要用于上肢高位 截肢患者。
(三)上肢假肢的基本构成
上肢假肢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由专业 假肢工厂生产的上肢假肢功能部件,而上肢的先 进性主要有假肢功能部件决定,只有不断研究制 造出先进的功能部件,才能满足上肢截肢患者对 上肢假肢功能上的康复要求,目前常用的上肢假 肢功能部件由手部装置、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 节;另部分为专业假肢技师制作的接受腔、悬吊 装置和控制系统,这一部分制作的优劣对上肢截 肢患者穿戴假肢的舒适程度和上肢假肢的功能发 挥起着关键作用。
(二)上肢假肢的分类
按照性能、结构、 和动力将上肢假肢分为 被动型假肢和主动型









假 肢
动 型




又称美容手,弥补缺陷、恢复 外观、平衡身体。穿戴简便、 结构简单、质量轻、价格低, 适用于所有上肢截肢部位的患 者。
不一定有正常人手的外形,只 是代偿功能,结构简单、坚固、 实用,没有牵引装置、价格低。 完成动作时需另一只手的帮助, 适合单侧上肢截肢者。
索控式 又称功能性假手或机械手,有手的外形
自身力
上肢假 和基本功能,动力多来自截肢者双侧肩

关节与肩胛带运动中对肩带的牵拉。
主 动
源上肢 假肢
主动型 工具假 手
又称钩状手,无手的外形,实用性能高, 结构简单、耐用、价格低,利于截肢患 者的独立生活、劳动和就业能力的恢复。

上肢假肢制作方案

上肢假肢制作方案

上肢假肢制作方案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假肢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上肢假肢,已经能够达到十分接近真肢体的效果。

但是,假肢的制作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专业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上肢假肢制作方案,以供参考。

假肢材料选择假肢主要由支架和假体两个部分组成,支架需要接触到人体皮肉,而假体的形状和重量需要与真实上肢相似。

因此,在制作上肢假肢时应优先考虑下列几种材料:•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轻质、易加工的材料,许多上肢假肢设计和制造都采用碳纤维材料。

碳纤维材料不仅具有很高的韧性,而且还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这种材料是必须用于制作高档次的上肢假肢的材料。

•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的密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也是常用于假肢制作的材料之一。

在制作上肢假肢时,铝合金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假体,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握力。

•硅胶在假肢支架的设计中,硅胶是比较优秀的材料之一。

硅胶不仅柔软、弹性好,而且对人体皮肤的适应性也好,不会磨伤皮肤,还能避免摩擦所引起的伤害。

假肢制作流程制作上肢假肢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对机械、工业设计和人体工程学进行深入学习。

制作时需要注意下列各个步骤:步骤一:患者评估在假肢制作的开始阶段应对患者进行评价,以确定需要定制的假肢部分。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在确定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患者情况。

步骤二:假肢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假肢的设计,这里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假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也要考虑到假肢的美观和实用性,最后形成假肢制作的蓝图。

步骤三:假肢制造设计完成后,需要开始制造假肢,这时需要用到各种材料和工具。

按照设计的计划,先制造支架,然后将假体与支架组合起来,完成假肢制作。

步骤四:假肢测试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假肢进行测试,检查上肢假肢是否符合制定的规格和标准。

在测试中,需要评估假肢的舒适度、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保证假肢符合患者的需求。

上肢假肢—上肢假肢穿脱训练

上肢假肢—上肢假肢穿脱训练
肢穿脱训练
• 装饰性前臂假肢和肌电式前臂假肢 可行穿脱,或用短袜牵引穿戴
• 背带和控制索的索控式前臂假肢和索控式上臂假肢 先穿背肩带,在穿接受腔;先脱背肩带,在脱接受腔
前臂索控假肢穿脱训练
(1)单侧前臂截肢患者穿脱训练:单侧前臂截肢患者可通常 自行穿脱假肢。穿戴假肢时,先用健手将肩背带按照试穿后的 松紧度,把肩背带的一端与肘部吊带连接一起,另一端连接在 牵引索上;然后再将残肢穿入接受腔中。而后健肢伸入肩背带 的套环内。耸肩,使肩背带套在健肢的腋下,使交叉点重叠于 背部正中。系好上臂围箍的皮带。脱下假肢时,先将肩背带脱 下,然后将残肢从接受腔内抽出。 。
上臂索控假肢的穿戴训练
(1)单侧上臂截肢者穿戴假肢的训练:单侧上臂截肢在借助健 侧手可以自行穿戴。穿戴时,要先用健侧手将假肢固定牵引装置, 按照试样时已经试好的松紧度,将其连接好。而后将残肢伸入上 臂假肢接受腔中,将肩带装置于残肢侧的肩部,胸围带套在对侧 腋下。脱下假肢时的程序与穿戴假肢相反。
(2)双侧上臂截肢或一侧上臂一侧前臂截肢的截肢患者穿脱假 肢的训练:双侧上臂截肢或一侧上臂一侧前侧前臂截肢的患者, 其穿脱假肢的方法与双侧前臂截肢穿戴方法相同。训练初期需 要由训练指导人员帮助。
(2)双侧前臂假肢穿脱训练:双侧前臂截肢,训练时应该在康 复训练指导人员的帮助下穿脱假肢。由训练人员把假肢固定牵 引装置按照试穿假肢松紧度连接好,放在一个便于截肢者穿戴 地方,让截肢者背向假肢站立。然后让截肢者双上臂向后伸将 两侧残肢分别伸入左右两个接受腔内,像穿衣服一样,抬起双 上臂。而后将两个假肢悬吊在双肩上,系好上臂围箍的皮带

上肢假肢的种类和应用

上肢假肢的种类和应用

其装配的假手分为随意开手和随意闭手二 种。
随意开手:常态时处于拇指、食指,中指 捏取物体的功能位。通过牵引牵使手指张 开,依靠弹簧的扭力使手指闭合,结构简 单,持物省力,但截肢者不能随意控制力 大小,软的,不结实的物品会被变形、捏 碎。
随意闭手:常态时处于较自然的张开位, 通过牵引索使手指闭合呈捏取的功能位。 取物时的握力可以由患者通过牵引索控制, 持物时残肢要持续用力。
肌电假肢可用于半掌截肢以上的 所有截肢平面,前提是患者应能单 独控制相关的肌群并使之产生足够 的收缩力。
混合型上肢假肢:将索控、电动、 肌电等控制方式集于一起运用于假肢, 体内外动力源共同发挥作用。
多用于肘关节以上的截肢平面。
二、装配上肢假肢的意义:
对患者心理康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起到人体平衡的作用 儿童尽早装假肢有利于平衡,可以预防 因不平衡而引起的脊柱侧弯;有利于儿 童对假肢的适应,可以尽快学会如何使 用假肢,装配肌电手时尤为重要。
上肢假肢的种类和应用
郭鹏飞 西安中医那病医院
辅具室
哲学家康德讲过:“人的双 手是表现在体外的大脑。”
手是拿取物品的工具,它可以作为纤细的 感觉器言,有时又是表示感情,情绪和表 达意志的象征,而在战斗时,手又用来作 为武器。
平时,我们所不注意的双手,其五指所蕴 藏的复杂和多彩的能力是用语言难以表达 的。
短残肢:残长35%-55%,残肢旋转功能已很少, 无实用价值。
中等残肢:残长55-80%,保留了部分前臂旋转 功能,可以利用旋转功能控制前臂旋转机构或电 动假肢的微动开关。
长残肢:残长〉80%,保留了70%前臂旋转功能, 通常选用插入式接受腔,若残肢过长,采取同腕 离断同样的装配方法。
上肢任何部位的丧失都会给患者造 成生活、工作困难和精神负担。但由 于人类手的动作灵巧、感觉敏锐、功 能复杂,致使任何精巧、灵活的机械 结构都不能与正常手相比。

【康复职称考试·知识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四章??康复工程

【康复职称考试·知识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四章??康复工程

【康复职称考试·知识点】专业实践能力——第十四章康复工程第十四章康复工程第一节假肢一、假肢处方1.处方开立者由康复医生对截肢者的整体状况以及残肢情况行评定后,开出假肢处方。

2.处方内容1)上肢处方:名称和型式、接受腔、支承部件和手部装置。

(2)下肢处方:名称和型式、接受腔、支承部件、膝关节和假足。

下肢假肢安装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下肢缺失,代替人体支撑和行走。

二、假肢的评定1.上肢假肢(1)接受腔:如上臂假肢,接受腔的深度要适合,接受腔上缘开口不能妨碍肩关节的运动。

(2)悬吊能力:悬吊带是否采用8字形悬带,腋窝环、前方支撑带、侧悬带和操控索装接带四个组成部分是否正确。

(3)对线:主要是肘关节旋转盘的连接位置及角度。

2.下肢假肢(1)接受腔:评定内容有接受腔的松紧度、残肢与接受腔是否能全面接触、重点负重的部分是否合适、压力敏感部位是否受压、是否有局部压迫和疼痛等。

(2)悬吊能力:悬吊情况评定主要取决于残肢长度及接受腔的适配程度。

如果悬吊情况差,行走时假肢会出现上下窜动,影响其代偿功能,可以考虑不同的悬吊方式(3)对线:工作台对线是指在三维空间里将假肢接受腔、关节、假肢脚等按照一定的规则组装,这是截肢者能够平衡站立以及行走的基础。

(4)假肢长度:一般小腿假肢要求两侧肢体等长,而大腿假肢可比健侧短1cm。

(5)大腿假肢步态评定:①侧倾步态:假肢于站立期时,身体向假肢侧倾斜,其原因主要有假肢接受腔内收不够、假肢长度过短、对线时足部相对于接受腔过于靠外、接受腔外侧壁或内侧壁不合适,引起股内侧部疼痛等;②外展步态:假足着地时,假肢侧的足在行进时明显外移和身体侧倾。

其原因主要有假肢过长、假肢接受腔内壁过高或外侧壁内压力不足等;③画弧步态:假肢在迈步期时,出现向外侧画圆弧的动作。

其原因有假肢过长、假肢的膝关节屈曲不良等;④腰椎前凸:假肢处于站立期时,出现明显生理性腰椎前凸。

其原因有接受腔后侧壁形状不良、接受腔的前侧壁支撑不良,坐骨承重不充分,接受腔的前后径过大等;⑤扭动:假足离地时,足尖向内侧或外侧扭动,可能原因有膝轴过度内旋或外旋、接受腔过紧。

《假肢概述与截肢》PPT课件

《假肢概述与截肢》PPT课件

编辑ppt
3
一、假肢和假肢学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 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全者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 制造和安装的人工假体,用于替代整体或部分 缺失或缺陷的体外装置 ,使他们恢复或重建 一定的生活自理、工作和社交能力。假肢分为 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两大类。
编辑ppt
4
假肢学是研究假肢制作和装配的一门医学学 科。它是用人工方法替换因外科手术、创伤、疾 病或发育异常而失去或欠缺身体部分构造的科学 和艺术。
外包泡沫塑料海绵,再套上肤色织物,外观 较好。女性可以穿裙子,由于假肢外包一层海绵, 碰到硬物时不会硌破裤子。
编辑ppt
32
第三节假肢分类
编辑ppt
33
一、按截肢部位分类
在以截肢部位命名的时候,一般来说每个截 肢部位都对应一个相应的假肢名称。但是对于在 关节附近 的截肢,也有可能出现不同部位截肢安 装同一类假肢的情况。
编辑ppt
56
一、假肢处方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假肢处方 2假肢处方讨论中所需要的基本资料 3心理情况 4全身情况 5截肢原因
编辑ppt
57
6活动水平 7费用 8假肢装配的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 9假肢处方的主要内容和格式 10开具假肢处方时的注意事项
编辑ppt
58
二、影响假肢处方的主要因素
有关截肢者医学情况、社会情况、假肢制造 水平等多方面资料都是影响假肢处方重要因素。
编辑ppt
54
1假肢配置前的准备 2配置临时假肢 3配置正式假肢处方 4假肢制作 5试样初检 6假肢配置后的功能训练 7假肢终检 8跟踪服务
编辑ppt
55
第五节假肢处方
假肢必须让截肢者满意。假肢配置必须满足 功能、形态与美观、舒适、快速制造、耐用和维 修服务、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些要求常常 是互相制约的。此外假肢重量应尽量控制在最轻。 除了保险、伤害赔偿等特定情况之外,大都数截 肢者安装假肢的费用主要由截肢者个人及家庭承 担。假肢费用往往成为截肢者安装假肢首先考虑 的问题。安装假肢时,应在患者的承担能力基础 上考虑适合患者的假肢。

上肢假肢—上肢假肢的结构特点

上肢假肢—上肢假肢的结构特点
• 功能:由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的肌电信号控制肘关节的屈伸、 假手开闭、腕关节可选被动腕 关节或电动腕关节
• 分类:双自由度控制肌电假肢 和三自由度控制肌电假肢
混合型上臂假肢
• 结构:接受腔、上臂筒、前臂 筒、索控肘关节、腕关节、肌 电信号采集控制系统、肌电假 手、电池、背带及控制索系统
• 功能:肘关节屈肘和锁肘通过 控制索系统控制,腕关节可选 被动腕关节或电动式腕关节, 假手的闭合由肌电信号控制 适用于上臂不同截肢平面的截肢 者
采用全接触式接受腔,一般包括肩峰,残肢越短,接 受腔上缘越高
• (2)背带及控制索系统 悬吊假肢,控制肘关节和假手的活动
背带为“8”字带,控制索为三重控制索
上臂假肢的应用
适用于上臂残肢保留30%-85%的患者 • (1)装饰性上臂假肢
结构:接受腔、上臂筒、肘关节、装饰性假手和美容手 套、腕关节
功能:美观、重量轻、假手可被张开、肘关节可被动屈 曲和锁定 适用于不愿意佩戴功能性假肢的患者
易获取前臂的肌电信号
2、前臂假肢设计
• (1)插入式接受腔 适用于中长残肢,不包肘,通过残肢与接受腔的大 面积接触达 到稳定控制和悬吊,部妨碍前臂旋转机能
• (2)明斯特接受腔 包容肱骨髁上悬吊,腔的前臂口型接近肱二头肌腱口形成腱槽, 适用于前臂不同平面截肢的患者 • (3)西北大学式接受腔 与明斯特接受腔相比,腔壁前开口处的大小根据残肢的长比例 开割出一定长度的口型,适用于中长残肢
手部假肢
• 1、手的功能和动作 动作:推、提、旋转、捏、握持、挟
或屈、伸、外展、内收、旋转等
功能:握持功能、按压功能、捏挟功能
2、手部截肢平面的选择
• (1)截指 尽可能保留长度,尽量保留拇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7
前臂手假肢
• 腕手机构——手头 • 接受腔 • 控制部分 • 连接件
h
8
前臂假肢的腕关节
装饰性假肢的腕关节 索控式假肢的腕关节 体外力源假肢的腕关节
h
9
肘离断假肢
装饰性
索控式
h
混合式
10
肘离断假肢的结构
结构上类似上臂假肢,比前臂假肢多了一个肘关节
h
11
上臂假肢的结构
装饰性假肢的肘关节 索控式假肢的肘关节 肌电控制假肢的肘关节
工具手头
h
肌电手头
24
肌电手假肢工作原理
h
25
假肢关节
主要有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h
26
悬吊和控制系统
悬吊装置功能
➢悬吊假肢
➢操纵手部装置的开合
➢肘关节的屈曲
➢肘关节的锁定
➢控制系统(control cable system)
➢功能取决于肩胛带活动度、残肢条
件以及肌力状况 h
27
上肢假肢装配后的康复训练
h
12
肩离断假肢 从结构上, 肩离断假肢比 上臂假肢多了 一个肩关节
装饰性
h
索控式
13
上肢假肢的处方
1.手部假肢的选配 2.腕离断假肢的选配 3.前臂假肢的选配 4.肘离断假肢的选配 5.上臂假肢的选配 6.肩离断假肢的选配 7.双上肢截肢的假肢选配
h
14
部分手假肢的选配
拇指、示指、中指功能存在,不必装假手指 拇指、示指或中指全部切除,应装配假手指 其他掌部截肢无明显畸形,可装配硅橡胶美 容手指 第一腕掌合并掌骨远侧截肢而腕关节功能良 好,可选掌骨截肢假肢
建议至少装配一条肌电假手
h
21
上肢假肢的主要零部件 大体结构
大体结构:上肢假肢接受腔、手部装置、假 肢关节、固定牵引装置和操作系统。
h
22
接受腔
臂筒中包容残肢的部分, 它是人体上肢残肢部分与假肢 连接的界面部件,是人-机系统 的接口,对悬吊和支配假肢起 重要作用。
h
23
手部装置
装饰性手头 机械手头
h
38
1.残肢肌电信号检测
动态肌电图仪
h
肌电测试仪
39
2.皮肤肌电信号要求和电极位置的选择
(1)肌电信号要求 足够的肌电信号强度 拮抗肌电信号≤20μV 主动肌电信号稳定性高
(2)电极位置选择:寻找肌电信号最好部位 (3)常用部位和方法 双通道前臂假肢,前臂伸、屈肌群,控制开、闭手 上臂假肢,多用混合控制,肱二、肱三头肌控制闭 、开手,肘关节动作依靠索控
索控假肢的训练 肌电假肢的训练 日常生活项目的训练
h
28
索控假肢的训练
残肢和肩部的五种基本动作训练 前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上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h
29
残肢和肩部的五种基本动作训练
1.肩胛骨外移控制动作 2.升肩控制动作 3.肩关节前屈控制动作 4.肩关节后伸控制动作 5.前臂旋前、旋后控制动作
h
30
肩胛骨外移控制动作
(2)前臂假肢的屈肘训练 (3)开手训练 (4)腕关节的屈伸和旋转
h
35
上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1)上臂假肢的穿、脱训练:同前臂 (2)三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 (3)双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
h
36
三重控制索系统的使用
h
37
肌电假肢的训练
1.残肢肌电信号检测 2.皮肤肌电信号要求和电极位置的选择 3.残肢增强肌电信号的训练 4.肌电假手的使用训练
h
50
h
45
抗下垂、下拉力稳定性检查
末端装置加20kg向下的垂直牵引力:接 受腔位移量<2cm,残肢皮肤无变色,肩 吊带无损伤
h
46
抗扭转力的稳定性
1kg的力向内或外拉前臂,假肢无明 显角度变化
h
47
前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侧面,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连 接盘与水平面保持5°~10°屈曲位 前面,肩峰下垂线通过连接盘中心,连接 盘与水平面成5°~10°内收角
与处方对照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假肢尺寸与重量 抗下垂、下拉力稳定性检查 抗扭转力的稳定性 前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上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肩离断假肢的对线检查
h
44
假肢尺寸与重量
尺寸:前臂假肢可比健侧短1cm;上臂假肢 可比健侧短1~2cm 重量:腕手假肢≤0.3㎏,前臂假肢≤0.5㎏, 上臂假肢≤0.8㎏,肩关节离断假肢≤1.4㎏
h
18
上臂假肢的选配
从事劳动的上臂截肢者 ➢经济条件好,可选用肌 电/混合力源假肢(前臂 肌电,肘部机械关节) ➢经济条件差,可选索控 假手 部分人选择美容假手
h
19
肩离断假肢的选配
肩关节离断和肩胛带 离断截肢,绝大多数 选择装饰假手 上臂极短残肢的假肢 选配参照肩关节离断
h
20
双上肢截肢的假肢选配
h
15
腕离断假肢的选配
腕离断保留了良好的旋前、旋后功能, 建议选用肌电假肢 选择软性内接受腔,利用腕部悬吊,不 需要肱骨髁上悬吊 前臂长残肢的假肢选配参照腕关节离断
h
16
前臂假肢的选配
肌电假手是很好的选择
h
17
肘离断假肢的选配
与上臂假肢类似,但接受腔采用肱骨 髁部悬吊肘关节使用双侧铰链结构
前臂极短残肢的假肢选配参照肘离断
h
40
3.残肢增强肌电信号的训练
增大残肢肌力和ROM的训练:主要是增大肩、 肘及前臂旋转的ROM和肌力训练 肌电信号源的训练:最好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法训 练
h
41
4.肌电假手的使用训练
目的 ➢减少误动作 ➢增强随意控制能力 ➢提高力度控制水平
h
42
日常生活项目的训练
h
43
上肢假肢的临床适配性检查
控制动作原理
牵引索装配形式
h
31
升肩控制动作
控制动作原理
h
牵引索装配形式
32
肩关节前屈控制动作
控制动作原理
牵引索装配形式
h
33
肩关节后伸控制动作
控制动作原理
h
牵引索装配形式
34
前臂假肢的控制训练
(1)前臂假肢的穿、脱训练
单侧截肢者:先穿残肢,再将健肢伸入 “8”字带中,脱则相反
双侧截肢者:背对假肢,双残肢放入臂筒 内,类似穿衣服
h
48
上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侧面,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连 接盘与水平面成5°~10°前倾角 前面,肩峰下垂线通过连接盘中心,连接 盘面内收5°~10°
h
49
肩离断假肢的对线检查
侧面,肩中轴线与肩峰下垂线成5°~10°屈曲位 前面,肩关节相对于肩峰下垂线内收5°~10° 顶部,肩关节相对于通过肩峰的人体中心线内旋5° ~10°
第二章 假肢技术
第一节 截肢者的康复
h
1
第三节 上肢假肢
上肢假肢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h
2
按截肢部位分类
h
3
按功能性分类
•装饰性上肢假肢 •工具性上肢假肢 •功能性上肢假肢
装饰手
h
工具手 4
上肢假肢的种类和特点
手部假肢
假手掌
假手指
h
5
腕离断假肢
装饰性
索控式
h
肌Hale Waihona Puke 式6前臂假肢由前臂接受腔、腕关节、手部装置和连接件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