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能与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2、 表面能
从功能关系来考察表面张力系数与液 体表面能的关系。见图5-6。
12
外力所作的功为
E A S S
(J· m-2)
即增加单位液面所增加的势能。 由上式可知, α 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液 面时外力所作的功,从能量的角度看,其大小 等于增加单位液面时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 那么液体表面能的减小可以通过下面任 一种自动过程来实现:
2
一、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1、 表面张力
液体具有收缩其表面,使表面积 达到最小的趋势。这说明液体表面存 在着张力,这种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可以用分 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力来加以解释。
3
分子间的平衡距离r0的数量级约 为10-10m。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 r = r0 时,分 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而在10-10~ 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而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 10-9m时, 引力很快趋于零。
4
如果以10-9m为半径作一球面, 显然则只有在这个球面内的分子才 对位于球心上的分子有作用力。
分子作用球 ——分子引力作用范围是 半径为 10-9m 的球形,球的半径称为 分子作用半径。
3、肺泡的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物质在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1、稳定肺泡;2、减少呼吸功。
36
37
人的肺泡总数约为3亿个,各个肺泡的 大小不一,而且有些肺泡是相连的。 在充满空气的肺中,既有肺组织的弹 性力,又有衬在肺泡表面液层组成的 气、液界面上的表面张力。 而对于肺充气来说,大部分压力是来 克服表面张力的。 肺泡的表面液层中分布着有一定量的、 由饱和卵磷脂和脂蛋白组成的表面活性 物质,起降低表面张力系数的作用。
液体表面张力的表面能计算

液体表面张力的表面能计算液体表面张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液体表面的性质和行为。
它是指液体表面上的一种力,使液体表面呈现出收缩的趋势,同时也使液体表面变得有弹性。
表面能则是描述一个物体表面所具有的能量,液体表面的能量即为其表面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计算液体表面的张力和表面能。
1. 引言液体表面张力是由于表面上的分子之间发生作用力而产生的。
液体中的分子互相吸引,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层面,这使得表面上的分子拥有较高的能量。
因此,液体表面能对外界的影响是收缩的,这也是所谓的液体表面张力。
2. 垂直拉伸法计算液体表面张力垂直拉伸法是一种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个平板,将其一端浸入液体中,然后以一定的速度慢慢拉伸平板。
当拉伸到一定程度时,液体表面将会发生断裂,并在液体表面形成一个弯曲的凹陷。
通过测量这个凹陷的长度和平板的宽度,可以计算出液体表面的张力。
3. 悬滴法计算液体表面张力悬滴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滴落形成一个悬垂状态,在悬滴状态下,液滴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
通过测量悬垂液滴的重量、体积以及形状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液体表面的张力。
4. 间接测量方法计算液体表面能除了直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之外,还可以通过间接方法计算液体表面的能量。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液滴的形状来计算其表面能。
当液滴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时,其形状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变形后的液滴的体积、曲率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液体表面的能量。
5. 应用与实际意义液体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意义。
例如,在涂料和油漆工业中,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助于控制其涂布性能。
此外,在纺织工业中,液体表面张力的计算可以帮助提高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
结论:液体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的计算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垂直拉伸法、悬滴法以及间接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液体表面的张力和表面能。
比表面能和表面张力

比表面能和表面张力
比表面能指的是单位面积上的表面自由能,是增加单位面积所需要做的功,而表面张力则描述了液体表面每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力。
从数值上看,比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相等的,但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
表面张力是作用于液体表面每单位长度上的力,其单位是N/m,也可以被理解为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表面上的力。
而比表面能则是单位面积上的表面自由能,其单位是J/m。
简单来说,表面张力是从力的角度去理解比表面能,使得处理一些问题更加直观。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课件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表面张力用于颗粒 物的沉降和去除,从而降低大气中的颗 粒物浓度。例如,在湿法脱硫中,表面 张力用于控制液滴的粒径和分布,从而
提高脱硫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所具有的 一种特性,它反映了液体表面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表面张力决定了液体表面的形 状、大小以及液滴的形状和稳 定性。
表面张力在许多物理现象中起 着关键作用,如毛细现象、润 湿现象、气泡形成和破裂等。
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温 度降低,表面张力增大。
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在燃料电池的液态水管理中,表 面张力用于控制水分的分布和迁 移,从而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
寿命。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 重要的应用,如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
、土壤修复等。
在水处理中,表面张力用于控制水的表 面张力,从而提高水处理的效率。例如 ,在超滤膜过滤中,表面张力用于控制
在石油工业中,表面张力用于油水分离、油泥清洁等,以提高采收率和 生产效率。
在化学工业中,表面张力用于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化学物质的分离和 提纯等。
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表面张力在能源开发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板的清 洗、燃料电池的液态水管理、核
反应堆的冷却剂管理等。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清洗中,表面 张力起着重要作用,清洗剂的选 择和清洗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太
物质种类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 下也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压力
压力对表面张力影响较小,但 在高压下也会引起表面张力的 变化。
第一章__液体的界面性质(备)

界面层的分子所处环境与体相内部不
同。体相分子受力对称,合力约等于零, 表面分子受到液体内部分子向下的引力和 气体分子向上的引力,周围分子对它各相 的引力是不同的。液相分子对它的引力较 大,气相分子引力较小,结果使表面分子 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有自动向液体
体表面的收缩力,所以又称为表面张力,单位为N·M-1 (mN·m-1)。 定义表面张力(σ ):单位长度液体表面的收缩力, 单位N·m-1(或mN·m-1) 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单位不同,数值一样,其原因 是由表面分子受力不均所引起的。 表面张力或表面能的大小决定于相界面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也就是决定于两个体相的性质。它随体相的组成 温度不同而变化。 注意
第一章 液体的界面性质
§1-1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
一、表面能与表面张力的含义
物质通常以气、l、s三种聚集状态(也称相态)存在, 当两种聚集状态共存时,就会出现g-l、g-s、l-l、l-s和s-s 等五种相界面。由于人们的眼睛看不到气相,因而将l-g 和g-s两种界面称为表面, l-l、l-s常称为界面。
五、悬滴法
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通过照相确定悬滴直径
gde2 H
de可以测得,H可以查表。
六、滴重法或滴体积法
是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将液滴在磨平的毛细管口 慢慢形成液滴并滴下,收集并称重或直截读出体积。 mg Vg 2R 2R
m、v —一滴液体的重量或体积; ρ —液体密度; —校正因子,可查表。 R—管口半径;
二、yourg-laplace方程 (作用是给出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的关系)
胶体化学领域中的表面能研究

胶体化学领域中的表面能研究胶体化学指的是研究介于溶液和固体之间的物质——胶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胶体及其表面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表面能作为胶体体系的基本性质之一,成为了胶体化学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
1、表面能简述表面能通俗的理解是液体分子与气体分子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的总和,它也可以用来描述固体表面湿润性、胶体颗粒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等一系列表面现象。
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两个概念,表面能是物体表面保持平衡所需的能量,表面张力则是固体与气体、两种液体之间表面的紧张程度。
2、表面能测定方法为了研究胶体体系的表面性质,科研人员发展了一系列测定表面能的方法。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有水滴法、浸润法、接触角法等等。
水滴法是最简单的测定表面能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的形成,测定不同固体表面对水的接触角,根据接触角计算不同物质的表面能。
浸润法是利用自愿浸润的现象,将固体材料浸入液体中,观察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界面现象,从而测定表面能。
接触角法也是获得表面能信息的重要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液滴在固体表面上产生的接触角,通过运用杨-卢依森公式计算表面能。
3、表面能在胶体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在胶体化学领域中,表面能的研究是探究胶体稳定性的一个重点。
对于固体表面能的研究,是为了探究颗粒的黏着力以及与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于对胶体颗粒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力进行研究。
在常见的胶体溶液中,溶剂和胶体颗粒表面都存在一定能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影响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众所周知,颗粒相互作用的弱化是实现胶体稳定的关键之一,表面能是影响颗粒间作用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了解颗粒表面能的性质,研究人员可以深入地掌握颗粒在溶液中的分散过程,从而实现胶体体系的稳定。
与表面能有关的还有胶体液滴沉降行为。
随着液滴的增大,液滴表面积也不断增大,这时,表面能对液滴体积产生的影响就更加显著,会导致液滴的沉降速度变慢,从而影响液滴的稳定性。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物理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它融合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对于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作为物理化学的两个分支,一直是物理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表面科学表面科学是研究物质表面性质和表面现象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实际表面和界面上的物理状态和化学反应。
表面科学的研究成果得以应用于生产、环保、新材料的开发等领域。
在表面科学中,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经常被谈及的概念。
表面能的概念最早由Thomas Young提出,指物质表面与内部相互作用的能量差,它与表面的张力相关。
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的分子间引力造成的表面的拉力。
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对于解释各种物质的表面现象,如润湿性、胶凝性、分散性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表面科学可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生物学等。
比如,在生物学领域中,表面科学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生物体表面的结构和生命活动;在光电子学领域中,表面科学可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应用。
二、催化化学催化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如何影响反应速率、选择性、产率等的学科。
催化化学及催化剂的研究对于生产化工原料以及环保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催化作用是指一种物质促进另一种物质发生反应,催化剂是能够引起、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在反应后仍能被回收并在下一轮反应中使用。
比如,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环保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催化化学的基础在于表面化学,因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通常都在催化剂表面。
表面化学可研究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中心,了解催化作用的基本机理。
利用表面科学的知识,可以在制备催化剂时,通过控制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提高催化作用效率。
催化化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环保、新材料等领域。
例如,在环保领域中,催化剂可以使用于各种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在生产领域中,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基础化学品、石油精制、化学反应催化剂等方面。
表面物理化学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1)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存在着自动 缩小的趋势,或者说表面恒有一种抵 抗扩张的力,即表面张力,用符号σ 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垂直作用于单位 长度相表面上的力。单位为:N ·m-1。
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水表 面张力的物质 它所引起液体表面的吸附是正吸附。 表面惰性物质:能使水的表面张 力升高的物质 它所引起液体表面的吸附是负吸附。
2. 表面活性物质 结构特征:具有两亲性集团是表 面活性物质在分子结构上的共同特 征。一类是极性基团(亲水基或疏油 基),如―OH、―COOH 、―NH2、 ―SH、―COONa 、― SO3Na等; 另一类是非极性基团(亲油基或 疏水基)如直链或带支链的有机羟 基
(二) 液体表面的吸附和表面活性物质 1. 液体表面上的吸附 液体表面也会因某种溶质的加入 而产生吸附。在一定温度下,纯 液体的表面张力为一定值,若在 纯液体(如水)中加入某种溶质, 有两种情况。
(1) NaCl、KNO3等无机盐类以及 蔗糖、甘露醇等多羟基有机物 溶于水,可使水表面张力稍微 升高; (2) 肥皂、烷基苯磺酸盐(合成洗 涤剂)进入水中,在一定范围 内,使水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
(3) 吸附原因:若加入的溶质能降低 溶剂表面张力,从而降低体系表面能, 则溶液表面层中将保留更多的溶质分子 (或离子),其表面层的浓度大于溶液 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简 称吸附);反之,若加入的溶质将增高 溶剂的表面张力,则溶液表面层将排斥 溶质分子(或离子),使其尽可能进入溶 液内部,此时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小于其 内部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 面 图
附加压力示意图
杨-拉普拉斯公式
1805年Young-Laplace导出了附加压力与曲率半 径之间的关系式: 一般式:
Ps = γ ( 1' + 1' )s = ' R
根据数学上规定,凸面的曲率半径取正值, 凹面的曲率半径取负值。所以,凸面的附加压力指 向液体,凹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气体,即附加压力总 是指向球面的球心。
δ W = γ dA
'
式中 γ 为比例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T,P及组 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体 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
2014-5-5
表面自由能
d U = T d S − P d V + γ d A + ∑ μ B dn B 考虑了表面 B 功,热力学 d H = T d S + V d P + γ d A + ∑ μ B dn B 基本公式中 B 应相应增加 d F = − S d T − P d V + γ d A + ∑ μ B dn B γ dA一项,即: B d G = − S d T + V d P + γ d A + ∑ μ B dn B
2014-5-5
如果在活动边框上挂一重物, 使重物质量W2与边框质量W1所产生 的重力F(F=(W1+W2)g)与总的表 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金属 丝不再滑动。 这时
F = 2γ l
l是滑动边的长度,因膜有两个 γ 就是 面,所以边界总长度为2l,
作用于单位边界上的表面张力。
2014-5-5
∂G γ = ( ) p ,T ,nB ∂A
保持温度、压力和组成不变,每增加单位表 面积时,Gibbs自由能的增加值称为表面Gibbs自 由能,或简称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用符号 σ 或 γ 表示,单位为J·m-2。
2014-5-5
表面张力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 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与表面的 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 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 力称为表面张力,用g 表示,单位 是N·m-1。 将一含有一个活动边框的金属 线框架放在肥皂液中,然后取出悬 挂,活动边在下面。由于金属框上 的肥皂膜的表面张力作用,可滑动 的边会被向上拉,直至顶部。
2014-5-5
2014-5-5
比表面的概念
比表面通常用来表示物质分散的程 度,有两种常用的表示方法:一种是单位 质量的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另一种是单 位体积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即:
Am = A / m
或
AV = A / V
式中,m和V分别为固体的质量和体积,A 为其表面积。目前常用的测定表面积的方 法有BET法和色谱法。
γ
2014-5-5
如果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 圈,一起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 出,上面形成一液膜。 由于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面 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线圈 成任意形状可在液膜上移动,见(a) 图。 如果刺破线圈中央的液膜,线 圈内侧张力消失,外侧表面张力立 即将线圈绷成一个圆形,见(b)图, 清楚的显示出表面张力的存在。
弯曲表面上的蒸汽压——开尔文公式
液体(T,pl) U 饱和蒸汽(T,pg) 对小液滴与蒸汽的平衡,应有相同形式,设 气体为理想气体。
Gm (l) = Gm (g)
⎡ ∂Gm (g) ⎤ ⎡ ∂Gm (l) ⎤ ⎥ dpg ⎢ ⎥ dpl = ⎢ ⎢ ⎣ ∂pl ⎦T ⎣ ∂pg ⎥ ⎦T
Vm (l)dpl = Vm (g)dpg = RTd ln pg
2014-5-5
2014-5-5
(a)
(b)
(a)
2014-5-5
(b)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1.在平面上 研究以AB为直径的一个环作 为边界,由于环上每点的两边都 存在表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所以没有附加压力。 设向下的大气压力为Po, 向上的反作用力也为Po ,附加 压力Ps等于零。 Ps = Po - Po =0
2014-5-5
附加压力与毛细管中液面高度的关系
1.曲率半径R'与毛细管半径R的 关系: R'=R/cosq 如果曲面为球面,则R'=R。 2. ps=2γ/R'=(ρl-ρg)gh
因ρl>>ρg所以:ps=2γ/R'=ρlgh 一般式:2γ cosθ/R=Δρgh
2014-5-5
2014-5-5
2014-5-5
立方体数 1 103 109 1015 1021
比表面Av/(m2/m3) 6 ×102 6 ×103 6 ×105 6 ×107 6 ×109
表面功
由于表面层分子的受力情况与本体中不同,因此 如果要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可逆的增加表面 积,就必须克服体系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体系 做功。 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 所需要对体系作的功,称为表面功。用公式表示为:
Vm (l) ∫ dpl = RT ∫
pl,0
2014-5-5
pl
pg pg,0
d ln pg
Vm (l)( pl − p ) = RT ln
0 l
pg pg,0
2 γ pl − p = ps = R'
0 l
p 2γ Vm (l) 2γ M = RT ln( ) g = p0 R' ρR'
这就是Kelvin公式,式中r为密度,M 为摩尔质量。
物质的表面
物质的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相比,它们所处的 环境不同。 体相内部分子所受四周邻近相同分子的作用力是 对称的,各个方向的力彼此抵销; 但是处在界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体相内相同 物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性质不同的另一相中 物质分子的作用,其作用力未必能相互抵销,因此, 界面层会显示出一些独特的性质。 对于单组分体系,这种特性主要来自于同一物质 在不同相中的密度不同;对于多组分体系,则特性来 自于界面层的组成与任一相的组成均不相同。
立方体数 1 103 109 1015 1021
比表面Av/(m2/m3) 6 ×102 6 ×103 6 ×105 6 ×107 6 ×109
从表上可以看出,当将边长为10-2m的立方体分 割成10-9m的小立方体时,比表面增长了一千万倍。 可见达到nm级的超细微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 积,因而具有许多独特的表面效应,成为新材料和 多相催化方面的研究热点。 边长l/m 1×10-2 1×10-3 1×10-5 1×10-7 1×10-9
2014-5-5
最简单的例子是液体及其蒸气组成的表面。 液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力可以 彼此抵销,但表面分子受到体相 分子的拉力大,受到气相分子的 拉力小(因为气相密度低),所 以表面分子受到被拉入体相的作 用力。 这种作用力使表面有自动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并 使表面层显示出一些独特性质,如表面张力、表面吸 附、毛细现象、过饱和状态等。
2014-5-5
剖面图
液面正面图
(2)在凸面上 研究以AB为弦长的一个球面 上的环作为边界。由于环上每点 两边的表面张力都与液面相切, 大小相等,但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以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合力。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压力为 Ps ,称为附加压力。凸面上受 的总压力为: Po+ Ps 剖 面 图
Po为大气压力, Ps为附加压力。
2014-5-5
附加压力示意图
(3)在凹面上 研究以AB为弦长的一个球形 凹面上的环作为边界。由于环上 每点两边的表面张力都与凹形的 液面相切,大小相等,但不在同 一平面上,所以会产生一个向上 的合力。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压力为 Ps ,称为附加压力。凹面上向下 的总压力为:Po-Ps ,所以凹面上 所受的压力比平面上小。
B
由此可得:
∂F ∂ G ∂ H ∂ U γ = ( ) S ,V ,nB = ( ) S , P ,n = ( )T ,V ,nB = ( )T , P ,nB ∂A ∂A ∂A ∂A
B
2014-5-5
广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 保持相应的特征变量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 积时,相应热力学函数的增值。 狭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
2014-5-5
分散度与比表面
把物质分散成细小微粒的程度称为分散度。 把一定大小的物质分割得越小,则分散度越高, 比表面也越大。 例如,把边长为1cm的立方体1cm3逐渐分割成 小立方体时,比表面增长情况列于下表: 边长l/m 1×10-2 1×10-3 1×10-5 1×10-7 1×10-9
2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