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08狂泉
作品分析《宋书.袁粲传》〈狂泉〉

作品分析《宋書.袁粲傳》 〈狂泉〉
中碩一 79711020 林佳臻
原典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 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 恙。 國人既並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 。 於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 莫不畢具。 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 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眾乃歡然。
寓意
(2)倖存者的感受,獨活真的是最好的嗎?雖 然存於這個世界,但要面對孤單與寂寞恐 怕才是最大的敵人。 (3)君主無法忤逆百姓與臣下之意,否則政權 將遭受奪取。
喻示手法
筆調:諷諭-諷刺、諷諫 諷點:國君未狂,眾人反稱其狂,而後為 其治病,致使國君受不了而飲狂泉,飲畢 舉國皆狂,眾人歡騰。 諷刺對象的負面特徵:一般於社會上,占 有媒體版面,並散播負面思想者。 其特徵代表何種典型人物:公眾人物
結構
時間: 0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 1 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 恙。 2 國人既並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 。 3 於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 莫不畢具。 4 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 5 飲畢便狂。君臣大,其狂若一,眾乃歡然。
事件
寓意
1.表層寓意:「我既不狂,難以獨立,比亦欲試飲 此水。」袁粲自比不狂之人,也想飲此狂泉,免 得身心受苦。 2.中層寓意:反映了宋代時,文人高雅的節操。 3.深層寓意: (1)一個人在世間的際遇,不在其主張對與不對, 或識見是否卓越。而是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 不從流俗,就會被打上「瘋狂」的烙印,放逐 到世界的邊緣,受盡種種折磨。
跨文化視角之寓言研究
3.對外國學生應如何介紹該作品之思想意涵? 中國人的合群,以及強烈的家國思想。 4.外國學生可能覺得好奇的問題? 為何君王不能堅持做自己,反倒是君王去配 合眾人,智者為何配合昏昧之人
狂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狂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最新版)目录1.狂泉的背景介绍2.狂泉的文言文翻译3.狂泉的注释分析4.总结与展望正文1.狂泉的背景介绍狂泉,又名《狂泉赋》,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
这篇文章以“泉”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展现了韩愈卓越的文学才华。
全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特点,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狂泉的文言文翻译原文:A.斯泉也,出于山腹,贯乎岩腹,涌乎沙碛,奔乎平原。
翻译:这个泉水啊,从山腹中涌出,贯穿岩石的腹地,涌动在沙碛之间,奔腾在平原之上。
原文:B.激石喷玉,洒然而去。
翻译:激荡着石头,喷涌如玉,潇洒地离去。
原文:C.旋湍而赴迴,跃浪而踊跃。
翻译:旋转湍急,奔赴回旋;跳跃激荡,欢腾踊跃。
3.狂泉的注释分析注释:A.斯泉也,出于山腹,贯乎岩腹,涌乎沙碛,奔乎平原。
译文:这个泉水啊,从山腹中涌出,贯穿岩石的腹地,涌动在沙碛之间,奔腾在平原之上。
注释:B.激石喷玉,洒然而去。
译文:激荡着石头,喷涌如玉,潇洒地离去。
注释:C.旋湍而赴迴,跃浪而踊跃。
译文:旋转湍急,奔赴回旋;跳跃激荡,欢腾踊跃。
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泉水的描绘,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神奇与美丽。
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形象生动和押韵,同时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注释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进一步领略狂泉的魅力。
4.总结与展望《狂泉赋》是韩愈的一篇骈文佳作,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作者的文学才华。
这篇文章在文言文的学习和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

《文徵明习字》翻译文徵明监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狂泉》翻译从前有一个国家(今天所谓城市),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
全国的人都饮这水,没有不疯的;唯有国家的君主打井取水,唯一可以没有疾病。
全国的人既然都疯了,于是聚集在一起想办法,一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不全部用上的。
国王受不了那苦,于是来到泉边,舀水喝了,喝完就疯了。
(全国)君臣、大人小孩,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
《智犬破案》翻译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已座古老是寺庙,香火很旺盛。
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
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
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
几天后,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
于是到官府告状,他的狗也去了。
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5、6个酒鬼在喝酒。
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责怪那只狗。
突然狗跳近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
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
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
原来狗也很聪明。
10.雏燕我弟弟喜欢鸟,一心想养一只小鸟。
今天春天,有燕子从南方来,每天衔泥,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它们工作的)非常辛苦。
不久,就可以听到啾啾的声音了,因为小燕子已经破壳而出了。
一天,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屋子里,被弟弟捡到了,他非常高兴,就把小燕子放到笼子里饲养起来。
母亲知道了,说:“燕子是益鸟,吃的是害虫,它们不久就要飞到南方去度过冬天,你怎么能养的久呢?”要弟弟马上把小燕子放掉。
弟弟对小燕子恋恋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态非常悲哀,于是弟弟就把小燕子放出笼子放飞了。
小燕子飞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11.愚人食盐古时有个很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去。
主人请他吃饭,他嫌饭菜淡而无味。
狂泉原文及翻译

狂泉原文及翻译摘要:一、引言二、狂泉的原文三、狂泉的翻译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给人以启示的同时,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幽默。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狂泉》。
二、狂泉的原文《狂泉》是一篇古文,原文如下:人有饮水者,因谓之狂泉。
饮之,水甘而清,病愈。
居人饮此水,年寿皆百岁。
人或生疑,饮之,果然。
人益多,病愈。
然泉源不可竭,饮者不可胜。
泉竭而病作,饮者散。
昔者,狂泉之始作也,其地平而泉出,人民咸饮之。
泉始出,病者饮之,病愈;强者饮之,力壮;老者饮之,年寿皆百岁。
人咸悦之,不知其所以然。
泉竭而病作,饮者散。
有司命追寻其故,不得其所。
人或告之曰:“泉有狂病,饮之者皆狂。
”有司命信之,使人守泉。
病者求饮,守泉者不与。
强者求饮,守泉者不与。
老者求饮,守泉者不与。
病者、强者、老者相谓曰:“吾等饮泉,病愈、力壮、年寿百岁。
今守泉者不与吾等饮泉,将何为?”病者、强者、老者相率而攻守泉者。
守泉者不能胜,走。
病者、强者、老者遂饮泉,病愈、力壮、年寿百岁。
有司命闻之,大怒。
使人拘病者、强者、老者,皆执而问之。
病者、强者、老者对曰:“吾等饮泉,病愈、力壮、年寿百岁。
今不与吾等饮泉,将死。
”有司命曰:“泉有狂病,饮之者皆狂。
今病者、强者、老者饮泉,病愈、力壮、年寿百岁,非狂也。
”病者、强者、老者相谓曰:“泉竭而病作,饮者散。
今病者、强者、老者相率而攻守泉者,泉复涌出。
泉涌出,病者饮之,病愈;强者饮之,力壮;老者饮之,年寿百岁。
”有司命信之,使人守泉。
病者、强者、老者相率而攻守泉者,泉复涌出。
病者饮之,病愈;强者饮之,力壮;老者饮之,年寿百岁。
有司命大悦,曰:“泉有狂病,饮之者皆狂。
今病者、强者、老者饮泉,病愈、力壮、年寿百岁,非狂也。
”二、狂泉的翻译《狂泉》讲述了一个名叫狂泉的水源,人们喝了这里的泉水,无论是病人、强者还是老人,都能变得健康、强壮和长寿。
《文言文启读本》译文及重点实词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及重点词汇(一)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十条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重点词汇】1.业:经营。
2.为···所:表被动。
3.比:等到。
4.遂:于是。
5.及:等到。
6.悉:全、都。
(二)鹦鹉灭火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
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
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一片好心),但这几滴水又哪里值得说出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区区几滴水不能够救火,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飞禽走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他们被烧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重点词汇】1.此:这,代词。
2.然:可是。
3.遂:于是。
4.去:离开。
5.汝:你,第二人称。
6.吾:我,第一人称。
7.尝:曾经。
8.皆:都。
(三)黄香温习汉朝时候,有个孝子黄香,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九岁时,家里很穷,于是黄香自己做着勤劳艰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亲,尽他的子职。
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黄香就把扇子去扇凉父亲所睡的枕席。
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黄香就用自己身子去温暖父亲所睡被子。
后来名满京城,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重点词汇】1.方:才,刚刚。
2.衾:被子。
3.暖:使···温暖。
狂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狂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实用版】目录1.狂泉的背景介绍2.狂泉的文言文翻译3.狂泉的注释解析4.总结与展望正文【狂泉的背景介绍】狂泉,原名《狂泉赋》,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骈文赋。
这篇文章以泉为题材,通过对泉水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全文采用文言文写成,行文优美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狂泉的文言文翻译】原文:太行之阳,有泉焉,其名曰狂。
吾观其波澜,汹汹然,如风雨之将至也。
翻译:在太行山的南麓,有一处泉水,名叫狂泉。
我看着它的水波翻滚,汹涌澎湃,仿佛风雨即将来临一般。
原文: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翻译:在傍晚时分,渔船唱响,响彻彭蠡湖畔;雁群惊飞,鸣声划破衡阳滩头。
原文:人迹之所罕至,烟霞之所宅心。
翻译:人迹罕至的地方,正是烟霞盘踞之地,令人心旷神怡。
原文: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龙。
翻译:我于是提起衣襟向上攀登,踩着险峻的岩石,披荆斩棘,跨过虎豹,攀登虯龙。
【狂泉的注释解析】1.太行之阳:太行山南麓。
2.狂:泉水的名字。
3.汹汹然:形容水波翻滚的样子。
4.渔舟唱晚:傍晚时分渔船唱响。
5.彭蠡:古代湖泊名,今江西鄱阳湖。
6.雁阵惊寒:雁群因寒冷而惊飞。
7.衡阳之浦:衡阳滩头。
8.人迹之所罕至:人迹罕至的地方。
9.烟霞之所宅心: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10.予:作者自称。
11.摄衣而上:提起衣襟向上攀登。
12.巉岩:险峻的岩石。
13.蒙茸: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14.虎豹:形容地势险峻,有虎豹出没。
15.虯龙:传说中的龙。
【总结与展望】《狂泉赋》是韩愈的一篇骈文佳作,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
全文采用文言文写成,行文优美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340全)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340全)《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全)1、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2、鹦鹉灭火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
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
天神见此,说道:“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3、黄香温习汉朝时候,有个孝子黄香,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九岁时,他的家里又很穷,于是黄香自己做着勤劳艰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亲,尽他的子职。
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黄香就把扇子去搧凉父亲所睡的枕席。
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黄香就用自己身子去温暖父亲所睡被头。
后来名满京城,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犬救幼女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狂泉

龙源期刊网
狂泉
作者:沈约
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 )》2004年第08期
《狂泉》和《疯人井》的作者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语文世界》的编辑大朋友把它们放在一起,如果亲爱的读者小朋友能在比较中来欣赏和品味这两篇佳作,那么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主持人:开心果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
国人饮此水,无不狂。
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
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
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
饮毕便狂。
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
[译文]
过去有一个国家,国内有一眼泉水叫“狂泉”。
国内的人喝了这水没有不发狂的。
只有国君是打井取水喝,所以只有他没有发狂。
国内的人已经都发狂了,反而认为国君没有狂是发了狂。
于是共同商量,一起捉住国君,为他诊病,用艾火烧、银针刺,强迫他吃药,没有一种办法没用上。
国君受不了这种痛苦,只好到狂泉那里舀水喝下去,喝完便发狂了。
那一国的君臣大小,都颠狂得一样了,大家才高高兴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物主代词,
狂泉
• 1、昔(从前)有一国, 国有一水。
• 2、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 无不狂; 惟(唯, 只)国君穿井〔凿záo井〕而(连词,连接 两个连续的动作)汲〔jí取水〕,独得无恙 〔yàng没有受害〕。 • 3、国人既(已经)狂,反谓国君之(结构组
词,的)不狂为狂。
• 4、于是聚谋,(聚集在一起谋划) 共执(捉)
疗(治疗)其(物主代词,他的)狂疾, 针药〔针刺灌药〕莫(没有)不毕(全部) 具(准备,置办)。
国君, 些)苦,
• 5、国君不胜〔忍受不了〕其(指示代词,这 而饮之(ó,舀取〕
• 6、于是(在这时)君臣大小,
他们的)狂若一(像一个人一样), 国人乃 (才)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