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原理
所有的心理学的效应和原理

一、蝴蝶效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 o r e n 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
又称“蝴蝶效应”,即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二、木桶效应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三、羊群效应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四、鲶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五、晕轮效应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六、第一印象效应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几种著名的效应原理

几种著名的效应原理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使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和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
“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近因效应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常用的20个原理效应

常用的20个原理效应
1.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2. 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动态压强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解释了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
3. 极化效应:光通过各向异性介质时,会分裂成两束互相垂直的偏振光波。
4. 量子隧穿效应:量子穿越势垒的能量不连续跃迁现象,说明了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
5. 相对论效应:当速度接近光速时,会出现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等反常现象。
6. 光电效应:金属吸收光子时会发射电子,说明了光的量子性质。
7. 泊松效应:材料在循环加载下会逐步发生疲劳损伤并破坏。
8. 渗透压效应:溶液与纯溶剂隔膜达到动平衡的压强差。
9. 吸附效应:气体或液体分子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物理化学现象。
10. 毒螨效应:复杂网络中的个体间相互依存,一个失效会逐步扩大。
等等。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科学原理或效应,需要充分学习了解,才能深入掌握各自的内涵及应用。
物理学中各种效应

物理学中各种效应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而各种效应则是指在不同的物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物理学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的效应,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效应,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
一、光学效应光学效应是研究光在物质中传播和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
其中一种重要的光学效应是折射效应。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光线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
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折射现象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光学透镜、光纤通信等都利用了折射效应。
另一个重要的光学效应是干涉效应。
干涉效应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产生的明暗交替的现象。
干涉现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造性干涉和破坏性干涉。
构造性干涉发生在两束相干光叠加时,光强增强;破坏性干涉则是当两束相干光相位差为半波长时,光强相消。
这一效应在干涉仪、光栅等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电磁效应电磁效应是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电磁效应是电磁感应效应。
电磁感应效应是指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电场的产生,或者电场的变化会引起磁场的产生。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和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发电机、电磁铁等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另一个重要的电磁效应是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一块携带电荷的导体时,在导体两侧会产生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从而在导体内部形成电场梯度。
利用霍尔效应,可以测量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并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仪表等领域。
三、热学效应热学效应研究的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和性质。
其中一个重要的热学效应是热膨胀效应。
热膨胀效应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体积膨胀的现象。
根据热膨胀原理,物体的体积变化与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
热膨胀效应在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桥梁、水管、热敏电阻等都需要考虑到热膨胀的影响。
汤姆逊效应的原理

汤姆逊效应的原理
汤姆逊效应是指当高速带电粒子穿过低密度气体或薄膜时,由于碰撞与散射,电子会丧失能量并发射出X射线。
这种现象
由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
在1897年首次观察到。
汤姆逊效应的原理基于以下几点:
1. 高速带电粒子:通过加速器或放射性衰变等方式,产生高速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或重离子。
2. 碰撞与散射:带电粒子在穿过低密度气体或薄膜的过程中,与气体分子或薄膜原子发生碰撞与散射。
这些碰撞会导致带电粒子丧失能量,并改变运动方向。
3. 电子的能量丧失:带电粒子与气体分子或薄膜原子碰撞后,电子将丧失能量,其能量损失的大小取决于碰撞的能量和角度。
4. X射线辐射:当电子丧失足够的能量后,它可能会重新排列自身的电子结构,并发射出X射线。
总之,汤姆逊效应的原理是通过高速带电粒子与低密度气体或薄膜的碰撞与散射,导致带电粒子丧失能量并发射出X射线。
这一现象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贾凡尼效应原理

贾凡尼效应原理
贾凡尼效应原理是指当光线穿过一个凸透镜时,会聚到其焦点上,而当光线穿过一个凹透镜时,会分散开来。
这个原理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贾凡尼在16世纪发现的。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一种透镜,它的两侧曲面都是凸的。
当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入凸透镜时,其光线会在透镜内部折射,聚焦在透镜的另一侧焦点上。
这个焦点被称为凸透镜的正焦点。
凹透镜则是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一种透镜,其两侧曲面都是凹的。
当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入凹透镜时,其光线会在透镜内部折射,分散开来。
这时光线的延伸线会交于一个虚焦点,这个焦点被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
贾凡尼效应原理对于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制造有很大的帮助,使用这个原理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透镜,从而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
同时,这个原理也是理解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工作原理的基础。
- 1 -。
温差效应的原理

温差效应的原理
温差效应是指在两个物体或空间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由于热量的传导和对流作用,使得温度高的一侧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下降,而温度低的一侧物体或空间的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一效应的原理可以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
1.热传导:热量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
根据热传导定律,物质内的分子以热运动的方式传递能量,当两个物体或空间接触时,热量将沿着温度梯度从高温一侧传导到低温一侧。
因此,高温一侧的物体或空间温度会下降。
2.对流传热:热空气往往上升,冷空气下沉。
当两个物体或空
间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热空气因轻而上升,形成对流流动,而冷空气因重而下沉。
这个对流运动会导致高温一侧的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下降,而低温一侧的物体或空间的温度升高。
3.辐射传热:物体会辐射出热量。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的辐射热量与其表面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高温一侧的物体或空间会以辐射的方式失去热量,而低温一侧的物体或空间会以辐射方式吸收热量,导致温度变化。
综上所述,温差效应是由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热量从高温一侧传递到低温一侧,导致温度差异逐渐减小,直到达到热平衡。
十大著名效应理论

1.蝴蝶效应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2.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
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4.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5.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6.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应原理1 二八定律——抓住主要矛盾:用20%的付出赢得80%的收益2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次翅膀,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刮起一场龙卷风)3 幸福递减定律——不要让感官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4 马蝇法则——感谢对手,正是他们催化了你的成功5 帕金森定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Make full use of your time 做高效率人士!)6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7 鲦鱼效应——做出色的领导者,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8 犬獒效应——困难是造就强者的学校,竞争是铸造辉煌的通道9 大拇指定律——你是大拇哥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88 权威暗示效应——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就要有主见(迷信则必轻信,盲目则必盲从)11 牢*效应——给别人开口机会,给自己改进机会(善疏则通,能导必安)12 莫非定律——做好万全准备:感觉会出错的事,往往就会出错(对感觉不对的事情要特别小心;别畏惧失败,你的态度很重要)13 蓝斯登原则——员工也是上帝(营造快乐的工作环境,是解决员工工作倦怠的有效方式)14 倒U形假说——半兴奋状态奠定成功之路(过犹不及,只有适度才是最佳)15 避雷针效应——能疏善导,化解隐患(善疏善导,是管理的精髓;善于沟通,是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必备能力;通过沟通,让组织里的成员上下一心)16 巴纳姆效应——自信,才不迷信: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和坐标(赞美别人,让人际关系更和谐)17 蔡戈尼效应——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毅力造就成功(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18 光环效应——全面、客观、透彻地认识事情,才能避免爱屋及乌(提升自身形象,扩大自己的“光环”;名人造就名牌,借名人增加产品的光环)19 吉格勒定律——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大鹏展翅,志在千里。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只有目标远大,才能卓越非凡)20 印刻效应——只做第一,不做第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别被广告的“强行印刻”左右了消费行为)21 异性效应——异性相吸,事半功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人的力量是带一点温柔的刚毅,女人的力量是带一点坚韧的温柔)22 霍布森选择效应——培养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唯一的标准等于没有标准;给别人留下可以真正作出选择的余地)23 旁观者效应——别让其他人的表现**了自己的脚步(别怕枪打出头鸟,要敢作敢为;经营企业应打破常规,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24 刺猬法则——距离不一定产生美,但没有距离一定不美(就像一杯子,太凉了寒心,太热了烫口,只有适度才最合意)25 投射效应——推己及人,但勿“一厢情愿”(正确投射,让你推己及人猜测对方心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万事不要想当然)26 定势效应——别让自己的思维只会“直来直往”(让你的思维多转一个弯,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天空)27 留面子效应——讲究说话策略,做事百发百中(巧妙“兜圈子”,彼此都有“面子”;“留面子”是人际交往中的潜规则)28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奠定成功之路(成功就像一个个门槛,别着急,一步一步迈过,你就能到达终点)29 杠杆原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以小见大,在乎你的一言一行,利用杠杆效应;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就是在吸引十个客户)30 第一印象效应——金玉其外,时刻展示你最佳的一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1 竞争优势效应——合作才能共赢,别为眼前利益而致两败俱伤(沟通是达成合作、避免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合作,往往才是最开心、最经济的获利方式)32 从众效应——有主见、有决断,勿做盲目跟风者(宁做独树一帜的雄鹰,勿做人云亦云的鹦鹉)33 马斯洛理论——渴望被尊重,就先尊重别人(以人为本,才能造就常青基业;人在本质上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34 德尼摩定律——找到你最合适的位置(领导要知人善任;用人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要最大化别人的优点,最小化其缺点)35 苛希纳定律——不要“多多益善”,只要“最佳数量”(找到最佳人选,维持最佳数量,才能保证最高效率)36 彼得原理——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成就不能代表未来的发展(量体裁衣,量“材”而用,用人必要37 木桶定律——一个都不能少:齐头并进才能大获全胜(团队的战斗力取决于团队中最差的那个人的水平;扬长才能避短,补短才能扬长)38 250定律——征服一个人,连带征服他背后的250个人(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样待别人)39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理解与支持:让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谁都不想做“笼中鸟”,不要限制自己和别人的自由;请将不如激将,牵着“逆反心理”的鼻子走)40 多米诺效应~~一倒百倒,防止一次行为的破坏无限放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1 零和游戏原理——激烈竞争: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双赢”和“多赢”才能皆大欢喜;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应追求“正和”)42 达维多定律——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只有通过主动和创新,只有敢于否定和淘汰,才有能力遥遥领先)43 蜕皮效应——超越自己,才能不断成长(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是落后的先兆;不断提高期望,打破自我设限)44 布利斯定理——三思而后行: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做好计划,是事业发展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切实执行计划)45 卡贝定理——适时放弃会得到更多(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放弃是创新的钥匙)46 “路径依赖”原理——选择正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万事开头虽难,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47 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钱要用在刀刃上;勤俭是持家和经营的真谛;赚钱是能力的体现,而花钱则是一种智慧)48 韦尔奇原则——领导者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领导要清楚:什么时候什么人最适合什么工作)49 隧道视野效应——拓宽心路: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坐井观天”是事业拓展的大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商机)50 表率效应——身教胜于言传:正人先正己,管事先做人(要想发挥“近朱者赤”的效应,就要身先士卒做表率)51 南风法则——柔能克刚:温暖是谁都不能拒绝的力量(循循善诱地说服胜过激烈粗暴的批评;温暖胜于严寒;与人为善,柔能克刚)52 特里原则——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任何改正都是进步)53“标杆管理”法则——把对手当作标杆:对手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瞄准优秀者: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对手是最好的老师,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54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要吝啬激励(人有70%的潜能是沉睡的,给人以激励和赞美是开发潜能最有效的途径)55 蘑菇定律——努力为自己增值:当你有价值时,才会得到承认(适当运用“蘑菇管理”,锤炼人才;把简单的工作做到完美,才有机会跃过龙门)56 华盛顿合作定律——明确任务:避免三个和尚的尴尬(制度创新,让“三个和尚水多得喝不完”)57 狗鱼效应——人生需要紧迫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生机在于竞争;善待你的竞争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58 冷热水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不同的秤砣来衡量事物(先冷后热,温水暖人心)59 亲和效应——成功人士不仅要可敬、可畏,更要可亲(微笑是最吸引人靠拢的语言;“自己人”好办事,巧妙借力于熟人,可以事半功倍)60 雷尼尔效应——知道员工的真正需求,才能留住人才(人的需求有很多层次,不能只以金钱来满足)61 杜拉克原则——任人唯贤:起用经验丰富、善于管理的“外人”(仅靠一己之力独自打拼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一个好汉三个帮)62 啤酒效应——客户端10%的市场需求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供应链中各环节沟通不畅会导致市场泡沫)63 手表定律——找到一只准确的“手表”,然后只相信它(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找准目标,要坚定你的目标,踏踏实实地走下去)64 托利得定理——一心二用,全面分析,正确决策(一心二用可以防止目光狭窄;充分考虑不同意见,深思熟虑)65 马太效应——世界是不公平的:强大,才更有优势(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成功则更是成功之母。
一步步小的成功,最终奠定大成功。
做大做强,实现“赢家通吃”)66 不值得定律——别把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小事上(对值得做的事要全力以赴)67 鸟笼逻辑——当心陷入惯性思维的怪圈(不要活在别人的限制里,只有冲出传统、习俗乃至于价值观的**,才能够自由翱翔;要有敢挂出“空鸟笼”的勇气)68 破窗效应——“亡羊补牢”总比不补要好(赏罚分明,消除组织中的“破坏窗户的人”)69 临界点效应——从不气馁,跨越生命中的“临界点”(除非你自己选择放弃,否则谁也不可能将你打垮;行百里者半九十,再坚持一步)70 酒与污水定律——防患于未然:别让一匙污水污染了一桶酒(净化“污水”,让“破坏分子”变**才)71 卢维斯定律——“谦虚”,需要把握好度(真正的谦虚就是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做一只空杯子,才能吸取别人的精华;唯有时时不满,才能时时进步)72 最大笨蛋理论——及时扔出“烫手山芋”,别当“最大笨蛋”(别让盲目预期促成疯狂举动)73 跷跷板互惠原则——互惠互利,才能皆大欢喜(助人为乐,才能有人乐于助你;帮助、给予、关心等都是相互的过程,主动一点,就可以压动你人际交往的“跷跷板”)74 热炉规则——纪律与规章就是“热炉”,绝对不可触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75 毛毛虫效应——不走寻常路:不要固守本能、经验和习惯(总是沿着别人的路,永远也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走寻常路,才能不淹没于芸芸众生)76 跳蚤效应——志在高远: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广(尽量提高目标,释放你与生俱来的潜能)77 横山法则——触发被管理者的自发管理:自发的才是最有效的(善于做感情投资,让员工爱岗敬业;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觉权便无主动权)78 青蛙法则——不为明天做准备,明天就会让你为今天后悔(居安思危,是避免灾难发生的最有效策略)79 跨栏定律——在困境中崛起,做勇敢的“跨栏者”(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同时打开另外一扇门;如果这件事毁不了你,那它就会令你更加强大)80 奥格尔维定律——敢用能人,善用能人,才能成长为巨人公司(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81 卡瑞尔公式——绝处逢生,保持头脑清醒,终有解决途径(放松,冷静的大脑有助于你思考;置之死地而后生;接受最坏的可能,然后冷静地分析出路)82 杜根定律——信心决定成败:胜利只属于有信心的人(如果别人都不相信你,你更要相信自己)83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评价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考验和多方面的观察,不要因一时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妄下结论)84 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创造良好“近因”,改善自身形象;怒责之后莫忘安慰)85 沃尔森法则——你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随机应变,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就是:知道得更早,知道得更多,知道得更具体)86 塞里格曼效应——抓住梦想:永远都不要放弃(不屈不挠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87 冰淇淋哲学——如果能在逆境中胜出,就不会害怕任何挑战(河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学会在冬天卖冰淇淋,夏天就会干得更棒)88 奥卡姆剃刀定律——高效做事:学会把复杂的事做简单(用简单的方法做事情,是要找出做事的捷径)89 培哥效应——掌握高效学习、高效记忆的秘诀(理解培哥效应,别对“记忆魔术”惊叹不可能;学会联想,对于有效记忆至关重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记忆编码)90 三分之一效应——在中间的不一定是好的(一步差三市,经商选址至关重要)91 参与定律——想得到别人的支持,先吸引他参与(参与是关心和支持的前提,参与更是有效沟通、群策群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