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原理

效应原理
效应原理

效应原理

1 二八定律——抓住主要矛盾:用20%的付出赢得80%的收益

2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次翅膀,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刮起一场龙卷风)

3 幸福递减定律——不要让感官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4 马蝇法则——感谢对手,正是他们催化了你的成功

5 帕金森定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Make full use of your time 做高效率人士!)

6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7 鲦鱼效应——做出色的领导者,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8 犬獒效应——困难是造就强者的学校,竞争是铸造辉煌的通道

9 大拇指定律——你是大拇哥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88 权威暗示效应——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就要有主见(迷信则必轻信,盲目则必盲从)

11 牢*效应——给别人开口机会,给自己改进机会(善

疏则通,能导必安)

12 莫非定律——做好万全准备:感觉会出错的事,往往就会出错(对感觉不对的事情要特别小心;别畏惧失败,你的态度很重要)

13 蓝斯登原则——员工也是上帝(营造快乐的工作环境,是解决员工工作倦怠的有效方式)

14 倒U形假说——半兴奋状态奠定成功之路(过犹不及,只有适度才是最佳)

15 避雷针效应——能疏善导,化解隐患(善疏善导,是管理的精髓;善于沟通,是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必备能力;通过沟通,让组织里的成员上下一心)

16 巴纳姆效应——自信,才不迷信: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和坐标(赞美别人,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17 蔡戈尼效应——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毅力造就成功(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18 光环效应——全面、客观、透彻地认识事情,才能避免爱屋及乌(提升自身形象,扩大自己的“光环”;名人造就名牌,借名人增加产品的光环)

19 吉格勒定律——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大鹏展翅,志在千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只有目标远大,才能卓越非凡)

20 印刻效应——只做第一,不做第二(宁做鸡头,不做

凤尾;别被广告的“强行印刻”左右了消费行为)

21 异性效应——异性相吸,事半功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人的力量是带一点温柔的刚毅,女人的力量是带一点坚韧的温柔) 22 霍布森选择效应——培养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唯一的标准等于没有标准;给别人留下可以真正作出选择的余地)

23 旁观者效应——别让其他人的表现**了自己的脚步(别怕枪打出头鸟,要敢作敢为;经营企业应打破常规,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24 刺猬法则——距离不一定产生美,但没有距离一定不美(就像一杯子,太凉了寒心,太热了烫口,只有适度才最合意)

25 投射效应——推己及人,但勿“一厢情愿”(正确投射,让你推己及人猜测对方心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万事不要想当然)

26 定势效应——别让自己的思维只会“直来直往”(让你的思维多转一个弯,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天空)

27 留面子效应——讲究说话策略,做事百发百中(巧妙“兜圈子”,彼此都有“面子”;“留面子”是人际交往中的潜规则) 28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奠定成功之路(成功就像一个个门槛,别着急,一步一步迈过,你就能到

达终点)

29 杠杆原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以小见大,在乎你的一言一行,利用杠杆效应;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就是在吸引十个客户)

30 第一印象效应——金玉其外,时刻展示你最佳的一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1 竞争优势效应——合作才能共赢,别为眼前利益而致两败俱伤(沟通是达成合作、避免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合作,往往才是最开心、最经济的获利方式)

32 从众效应——有主见、有决断,勿做盲目跟风者(宁做独树一臶的雄鹰,勿做人云亦云的鹦鹉)

33 马斯洛理论——渴望被尊重,就先尊重别人(以人为本,才能造就常青基业;人在本质上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

34 德尼摩定律——找到你最合适的位臵(领导要知人善任;用人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要最大化别人的优点,最小化其缺点)

35 苛希纳定律——不要“多多益善”,只要“最佳数量”(找到最佳人选,维持最佳数量,才能保证最高效率)36 彼得原理——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成就不能代表未来的发展(量体裁衣,量“材”而用,用人必要37 木桶定律——一个都不能少:齐头并进才能大获全胜(团队的

战斗力取决于团队中最差的那个人的水平;扬长才能避短,补短才能扬长)

38 250定律——征服一个人,连带征服他背后的250个人(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样待别人)

39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理解与支持:让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谁都不想做“笼中鸟”,不要限制自己和别人的自由;请将不如激将,牵着“逆反心理”的鼻子走)

40 多米诺效应~~一倒百倒,防止一次行为的破坏无限放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1 零和游戏原理——激烈竞争: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双赢”和“多赢”才能皆大欢喜;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应追求“正和”)

42 达维多定律——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只有通过主动和创新,只有敢于否定和淘汰,才有能力遥遥领先)

43 蜕皮效应——超越自己,才能不断成长(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是落后的先兆;不断提高期望,打破自我设限)44 布利斯定理——三思而后行:事前想得清,事中不折腾(做好计划,是事业发展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切实执行计划)

45 卡贝定理——适时放弃会得到更多(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旧的不

去,新的不来,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46 “路径依赖”原理——选择正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万事开头虽难,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47 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钱要用在刀刃上;勤俭是持家和经营的真谛;赚钱是能力的体现,而花钱则是一种智慧)

48 韦尔奇原则——领导者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领导要清楚:什么时候什么人最适合什么工作)

49 隧道视野效应——拓宽心路: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坐井观天”是事业拓展的大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商机)

50 表率效应——身教胜于言传:正人先正己,管事先做人(要想发挥“近朱者赤”的效应,就要身先士卒做表率)51 南风法则——柔能克刚:温暖是谁都不能拒绝的力量(循循善诱地说服胜过激烈粗暴的批评;温暖胜于严寒;与人为善,柔能克刚)

52 特里原则——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任何改正都是进步)

53“标杆管理”法则——把对手当作标杆:对手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瞄准优秀者: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对手是最好的老师,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

54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要吝啬激励(人有70%的潜能是

沉睡的,给人以激励和赞美是开发潜能最有效的途径)

55 蘑菇定律——努力为自己增值:当你有价值时,才会得到承认(适当运用“蘑菇管理”,锤炼人才;把简单的工作做到完美,才有机会跃过龙门)

56 华盛顿合作定律——明确任务:避免三个和尚的尴尬(制度创新,让“三个和尚水多得喝不完”)

57 狗鱼效应——人生需要紧迫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生机在于竞争;善待你的竞争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

58 冷热水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不同的秤砣来衡量事物(先冷后热,温水暖人心)

59 亲和效应——成功人士不仅要可敬、可畏,更要可亲(微笑是最吸引人靠拢的语言;“自己人”好办事,巧妙借力于熟人,可以事半功倍)

60 雷尼尔效应——知道员工的真正需求,才能留住人才(人的需求有很多层次,不能只以金钱来满足)

61 杜拉克原则——任人唯贤:起用经验丰富、善于管理的“外人”(仅靠一己之力独自打拼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一个好汉三个帮)

62 啤酒效应——客户端10%的市场需求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供应链中各环节沟通不畅会导致市场泡沫)63 手表定律——找到一只准确的“手表”,然后只相信

它(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找准目标,要坚定你的目标,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64 托利得定理——一心二用,全面分析,正确决策(一心二用可以防止目光狭窄;充分考虑不同意见,深思熟虑)65 马太效应——世界是不公平的:强大,才更有优势(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成功则更是成功之母。一步步小的成功,最终奠定大成功。做大做强,实现“赢家通吃”)

66 不值得定律——别把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小事上(对值得做的事要全力以赴)

67 鸟笼逻辑——当心陷入惯性思维的怪圈(不要活在别人的限制里,只有冲出传统、习俗乃至于价值观的**,才能够自由翱翔;要有敢挂出“空鸟笼”的勇气)

68 破窗效应——“亡羊补牢”总比不补要好(赏罚分明,消除组织中的“破坏窗户的人”)

69 临界点效应——从不气馁,跨越生命中的“临界点”(除非你自己选择放弃,否则谁也不可能将你打垮;行百里者半九十,再坚持一步)

70 酒与污水定律——防患于未然:别让一匙污水污染了一桶酒(净化“污水”,让“破坏分子”变**才)

71 卢维斯定律——“谦虚”,需要把握好度(真正的谦虚就是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做一只空杯子,才能吸取别人的精华;唯有时时不满,才能时时进步)

72 最大笨蛋理论——及时扔出“烫手山芋”,别当“最大笨蛋”(别让盲目预期促成疯狂举动)

73 跷跷板互惠原则——互惠互利,才能皆大欢喜(助人为乐,才能有人乐于助你;帮助、给予、关心等都是相互的过程,主动一点,就可以压动你人际交往的“跷跷板”)74 热炉规则——纪律与规章就是“热炉”,绝对不可触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75 毛毛虫效应——不走寻常路:不要固守本能、经验和习惯(总是沿着别人的路,永远也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走寻常路,才能不淹没于芸芸众生)

76 跳蚤效应——志在高远: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广(尽量提高目标,释放你与生俱来的潜能)

77 横山法则——触发被管理者的自发管理:自发的才是最有效的(善于做感情投资,让员工爱岗敬业;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觉权便无主动权)

78 青蛙法则——不为明天做准备,明天就会让你为今天后悔(居安思危,是避免灾难发生的最有效策略)

79 跨栏定律——在困境中崛起,做勇敢的“跨栏者”(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同时打开另外一扇门;如果这件事毁不了你,那它就会令你更加强大)

80 奥格尔维定律——敢用能人,善用能人,才能成长为巨人公司(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81 卡瑞尔公式——绝处逢生,保持头脑清醒,终有解决途径(放松,冷静的大脑有助于你思考;臵之死地而后生;接受最坏的可能,然后冷静地分析出路)

82 杜根定律——信心决定成败:胜利只属于有信心的人(如果别人都不相信你,你更要相信自己)

83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评价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考验和多方面的观察,不要因一时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妄下结论)

84 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创造良好“近因”,改善自身形象;怒责之后莫忘安慰)

85 沃尔森法则——你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随机应变,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就是:知道得更早,知道得更多,知道得更具体)

86 塞里格曼效应——抓住梦想:永远都不要放弃(不屈不挠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87 冰淇淋哲学——如果能在逆境中胜出,就不会害怕任何挑战(河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学会在冬天卖冰淇淋,夏天就会干得更棒)

88 奥卡姆剃刀定律——高效做事:学会把复杂的事做简单(用简单的方法做事情,是要找出做事的捷径)

89 培哥效应——掌握高效学习、高效记忆的秘诀(理解培哥效应,别对“记忆魔术”惊叹不可能;学会联想,对于

有效记忆至关重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记忆编码)

90 三分之一效应——在中间的不一定是好的(一步差三市,经商选址至关重要)

91 参与定律——想得到别人的支持,先吸引他参与(参与是关心和支持的前提,参与更是有效沟通、群策群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彼此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才能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92 杜利奥定理——失去热情,事业注定失败(热情是促进事业蒸蒸日上的动力源)

93 罗伯特定理——放弃什么,都不能放弃希望(希望是克服千难万险的动力;自己不**自己,就没有人能**你;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94 沟通的位差效应——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交流(平等产生交流,交流产生忠诚,忠诚产生效率,效率产生竞争力)

95 “灯塔”效应——设定远景目标,给企业树立“灯塔”(对员工来说,有共同目标才能齐心协力;企业目标必须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96 贝尔效应——甘当人梯,将人才送上高峰(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善当伯乐,你才会拥有千里马)97 拜伦法则——用人不疑,充分授权,给下属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任何人,都不能一百个放心,不管多么得力的

下属,记得在授权时永远给自己留一颗心。小事可以糊涂,大事千万要经心)

98 大荣原则——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99 达维多夫定律——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头脑打开一厘米,人生揭开新篇章;先走一步也许会遇到危险,但是不先走这一步,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

100 史密斯原则——围绕利益,决定合作还是竞争(竞争使人进步最快,合作让人得到最多)

知人;有雄心不代表能胜任)

论文 浅析员工工作积极性

浅析员工工作积极性 摘要: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已发生变化,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于企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心理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已被快速纳入世界经济的洪流中,许多优秀跨国企业凭借其雄厚实力,对国内企业攻势频频。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人”成为最关键的竞争性资源。如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需要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当前,许多企业虽已意识到并开始重视员工积极性的调动,但受传统思维影响,仍有很多企业继续沿用过去的管理办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这种管理方式明显与时代脱节。当然,有的企业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大搞物质刺激,注重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等物质因素,却忽视员工心理因素,仍收效甚微。由此看来,企业要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不是一件易事。 所谓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指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动力表现。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在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动力,这是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根本,也是每一位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管理学无数案例表明,一个企业的成功经营不仅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源,很大程度上还与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密不可分的。既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升工作积极性呢?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学科至少包括两种研究取向:心理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近年的研究热点。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提出如何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一、从心理学人性观角度进行分析。 人性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西方管理心理学者认为,从传统管理到管理心理学,实际上存在四种对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当前,虽然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职业还是人们谋生的唯一手段,薪水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尤其是人们在收入水平不高且对丰富的物质产品世界充满欲望时,人的行为背后确实有经济动机在起作用。此时,把人看作“经济人”也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能否用“经济人”的人性观来看待员工?物质的激励是否能够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管理原则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制定规章、程序和职务说明书 所有这些都隐含的假定是“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并不能只从“经济人”这一角度来看待人性,把人与物质看成具有同一性,单纯用物质奖励来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员工价值观多元化,事实证明,高水平的收入不是万能的,高额的薪酬成本支出不一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西湖公司的控制系统 西湖公司是由李先生靠3000元创建起来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开始只是经营指甲油,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化妆品公司,资产已达6000万元。李先生于1994年发现自己患上癌症后,对公司的发展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1)制定公司要向科学医疗卫生方面发展的目标;(2)高薪聘请雷先生接替自己的职位,担任董事长。 雷先生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李先生为公司制定的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计划:在特殊医疗卫生业方面开辟一个新行业,同时开设一个凭处方配药的药店,并开辟上述两个新部门所需产品的货源、运输渠道。与此同时,他在全公司内建立了一条严格的控制措施:要求各部门制定出每月的预算报告,要求每个部门在每月初都要对本部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由各部门经理和顾客代表参加的管理会议,要求各部门经理在会上提出自己本部门在当月的主要工作目标和经济往来数目。同时他特别注意资产回收率、销售边际及生产成本等经济动向,他也注意人事、财务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方面的工作。 由于实行了上述措施,改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20世纪年代末期,年销售量提高24%,到2000年达到20亿元。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该公司逐渐出现了问题:2 002年出现了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收入下降、产品滞销、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有:(1)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量已达到饱和状态;(2)该公司制造的高级香水一直未打开市场,销售情况没有预测的那样乐观;(3)国外公司挤占了本国市场;(4)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推销员的冒进得罪经销商,公司形象没有很好地树立等等。 雷先生也意识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准备采取有力措施以改变公司目前的处境。他计划要对国际市场方面进行总结和调整,公司开始研制新产品。他相信用了大量资金研制的医疗卫生工业品不久可以进入市场。 问题: 1、雷先生在西湖公司里采取了哪些控制方法? 2、假设西湖公司原来没有严格的控制系统,雷先生在短期内推行这么多控制措施,其他管理人员会有什么反应? ?3、就西湖公司的目前状况而言,怎样健全控制系统? 答案提示: (1)雷先生在西湖公司里采取了哪些控制方法? 雷先生采取了预算控制方法和成本控制方法。 (2)假设西湖公司原来没有严格的控制系统,雷先生在短期内推行这么多控制措施,其他管理人员会有什么反应? 措施实施初期,有些管理人员会有不同意见;随着措施的成功,大家会拥护新措施,并不断创新。

衡量口碑营销的效果.

如何衡量口碑营销效果 时间:2010-05-23 14:49来源:麦肯锡季刊作者:Jacques Bughin 点击:302次 有意识的口碑推广的核心在于确定具有品牌和产品倡导者影响力的人。当然, 企业不能准确地控制消费者向他人讲述的内容;但是,志存高远的营销商可运用有关口碑价 值的深入见解,从继发性口碑推广转向有意识口碑的推广活动。 TAG: ?营销方法 ?口碑营销 ?口碑推广 消费者一直都很重视直接向他们表达的意见。营销者可能会将数百万美元花费在精心设计的广告活动上,但是,真正让消费者下定决心的往往是简单而且免费的东西:来自所信任来源的口碑推荐。随着面对太多产品选择的消费者不再理会传统营销方式的狂轰滥炸,口碑宣传悄然而有效地脱颖而出。 事实上,在所有购买决策中,有20%~50%的决策背后的首要因素是口碑1。当消费者首次购买某种产品或者当产品相对较为昂贵时,口碑的影响力最大——因为与其他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进行更多的调查,寻求更多的意见,并且考虑的时间更长。口碑影响力或许还会不断上升:数字革命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并加快了其传播速度,使得口碑不再是一种关系密切的行为,也不再是一对一的沟通。如今,口碑是以一对多的形式传播:人们会在网上发表产品评论,并通过社交网络传播其意见。有些顾客甚至会建立网站或开博客,来表扬或惩罚某些品牌。 随着在线社区的规模、数量和特色都有所提高和加强,营销者逐渐认识到口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衡量和管理口碑绝非易事。我们认为,可以对口碑加以剖析,以便确切地了解它为什么能够发挥作用;它的影响可以用我们称之为“口碑价值”指数法来衡量,这是衡量品牌产生有效地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信息能力的指标。了解这些信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为何会发挥作用,可以让营销者设计出相互协调而且一致的回应方式,以便在恰当的环境下将恰当的内容传达给恰当的人群。这一做法会对消费者所推荐、购买并保持忠诚的产品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由消费者主导的世界 目前可获得的信息数量巨大,显著地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力量平衡。随着消费者获得过多的信息,他们越来越怀疑由企业主导的传统广告和营销活动,越来越喜欢基本独立地做出购买决定,而不受企业产品信息的左右。 这种力量在结构上朝着消费者倾斜,反映了人们时下做购买决策的方式2。一旦消费者决定购买一项产品,他们会首先确定经过产品体验、推荐或打知名度的营销活动而筛选出的一组初选品牌。在消费者收集来自各种渠道的产品信息并决定购买何种产品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这些以及其他品牌进行积极评估。然后,他们的售后体验会为他们的

鲶鱼效应的应用

由来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鲶鱼是以小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除少数沙丁鱼被鲶鱼吃掉外,大部分沙丁鱼活着被带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日本的本田公司在利用“鲶鱼效应”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 本田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二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占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多些。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使第三种人减少呢?其实,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如果全部淘汰,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后来,本田先生受到鲶鱼故事的启发,决定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他首先从销售部入手,因为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本田先生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们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的、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业绩蒸蒸日上。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首先,如果鲶鱼本体代表领导者。 领导者即影响他人完成任务的个体或者集体,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机构是一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逐渐组织的经营有了起色,成本减下来了,臃肿的机构简化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占领市场、保有市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如果鲶鱼代表团队中一员。

“口碑”营销的力量

“口碑”营销的力量 早在营销成为一门学科之前,口碑的力量已经影响千年了。在农业文明时期,所谓的品牌,就是口碑,口碑往往则是口口相传的评价,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朋友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看法,往往会成为影响他对这件事和这个人的看法的重要依据。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解读,所谓口碑,就是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社会资本”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口碑”的力量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强大。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品牌斥资千万,在各大媒体上做广告,结果却因为口口相传的负面言论,这些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互联网更加强了“口碑”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一个陌生消费者的言论,而不是官方说法,这就是口碑营销的新趋势。 《哈佛商业评论》推出过多篇有关“口碑”的文章,在《口碑值多少钱》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给你带来最多业务的客户,即那些终身价值最大的客户,通常并不是你最好的营销者,换句话说,对你最忠诚的客户并不是最有价值的客户。而在《口碑营销的五大误区》一文中,作者则指出,我们印象中的那些口碑营销的观点,其实大都是错误的。 苹果的CEO乔布斯可能是最会利用“口碑”营销的企业家了,无论是IPod,IPhone 还是Ipad,苹果每推出一款产品,总是会营造一些话题,并培养出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些消费者是如此忠诚,以至于他们会在各种场合去宣扬苹果的产品,以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可以说,正是乔布斯对“口碑”营销的应用,造就了苹果持久不衰的成功。 希望你能喜欢这个专题,并有所启发。

闲话“口碑” 作者:勒妮·戴伊(Renée Dye) 口碑促销已经成为越来越强大的营销力量,它能让默默无闻的商品一举获得惊人的商业成功。但要充分运用口碑的巨大功效,企业必须首先抛弃5种常见的误解。哈里·波特,折叠式单脚滑板,克莱斯勒的PT巡洋舰,以及电影《女巫布莱尔》——这些都是近来口碑造就的成功案例。但许多高层管理者和市场经理却未能正确认识口碑现象,他们往往抱有一些常见的误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勒妮·戴伊探讨了误解背后的事实。 误解一:只有奇异新锐的产品才值得利用口碑。这是错误的。某些看似最不可能利用口碑的产品,比如处方药,也能制造响亮的口碑。 误解二:口碑是自然产生的。戴伊认为其实不然。口碑越来越成为精明营销策略的产物,公司为此培养先锋,限量供应产品,利用名人效应,借助排行榜的力量,并发起面向铁杆消费群体的营销活动。 误解三:口碑最好始自你最好的客户。事实上,反主流文化通常有更强的口碑制造能力。 误解四:要从口碑中得利,你必须先下手,快下手。其实,效仿型公司也能从口啤中获得巨大利益,只要他们知道何时应该进入、何时应该观望。 误解五:需要媒体和广告来创造口碑。但实际上过多或者过早的媒体和广告介入会使口碑在尚未点燃之际就被掐灭。 戴伊还指出,随着全球化和品牌扩散的发展,口碑也许将主导市场格局。事实上,那些无力控制口碑的公司也许很快就会发现,口碑正在逐渐控制着他们。 网络时代的口碑营销术

公务员聘任制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公务员聘任制的优势与风险分析 2013年06月7日 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5期) 作者:赵凤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关于聘任制公务员,社会上众说纷纭,炒得沸沸扬扬,例如,聘任制公务员是二等公民、实行聘任制就打破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官帽被摘、鲶鱼效应等等,说法很多、概念很乱、相差很远。因此,有必要对聘任制公务员的含义加以重申,使人们正确理解聘任制公务员在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正确认识聘任制公务员实施的优势与风险。 聘任制公务员的含义和特点 聘任制的含义。聘任制公务员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中的专属概念,《公务员法》第九十五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我国准备对公务员中部分岗位实施聘任制,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实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今天的行政管理对岗位的专业性要求很高,特别是一些高精尖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是过去管理实践中没有遇到的情况,是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 职位聘任的特点。一是合同管理①。对聘任制公务员,机关要与其签订聘任合同。在合同中要对聘用期限、聘用岗位、该岗位要履行的职责,以及所享受的工资待遇、保险待遇、福利待遇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对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除了依据《公务员法》以外,还要依据聘用合同。 二是平等协商。在签订聘任合同的过程中,机关和应聘人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签订合同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隶属关系,但所聘公务员和机关之间仍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工作上的从属性并不否定合同双方法律上的平等性。 三是协议工资。协议工资只有在聘任制公务员中才可以实行,这一制度正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所在岗位的胜任特征和岗位的重要性,经双方协商,确定聘任制公务员的工资等待遇。协商的依据主要是职位的特点,同时参照相近行业、类似岗位人员的市场薪酬水平,提出职位参考薪酬水平,最终薪酬由双方协商确定。 聘任制公务员实施的优势 实行聘任制可以满足政府机关对特殊岗位的用人需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我国公共管理事务日益复杂,专业性不断增强,传统的公务员大多是通用型人才,知识面较宽,但缺乏适应政府工作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政府机关需要高级信息技

各种常见理论、效应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 转载自da转载于2009年11月09日 08:59 阅读(4) 评论(0) 分类:经典引用 举报 1、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3、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

“鲶鱼效应”的启示

“鲶鱼效应”的启示 挪威的一家远洋捕捞公司一直无法解决冷冻沙丁鱼鱼肉的味感问题,消费者抱怨公司出品的鱼罐头毫无鲜味。公司知道这是冷冻鱼的通病,于是添置水槽存放捕捉的鱼,保持它们活着上岸直到制罐为止,可使市场反应仍然不佳。公司研究后发现这是因为存放到水槽里的鱼不喜欢游泳,而半死不活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鲜味。专家们想尽各种方法,搅动槽水,注入氧气,多添饵料,强光刺激等,都没法使鱼欢游起来,一个管理学教授几年后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办法很简单:他建议在每个水槽里放进一条小鲶鱼。原本懒洋洋的鱼一见鲶鱼的威胁立即迅速地游动起来,避免被鲶鱼掳掠。处理效果出奇地好,这个鱼槽被搞“活”了。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一些聪明的企业经营者从中受到启示,把“鲶鱼效应”引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鲶鱼效应”是一种竞争效应,它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竞争对发展的促进作用。泰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马志联就深深地懂得这一点。他从生产泰式香肠起家,不到十年时间,使两千家同类小企业挤得只剩下500家,形成了横跨7个行业的梭坤敬企业集团公司。这时,马志联开始调整策略了:他要叫这500家活下去,既不能让他们大得吃掉自己,也不能让他们垮掉是自己成为一匹孤马。在他看来,企业始终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不竞争就是“死亡”。所以,他要留下500个竞争对手,强迫自己继续和他们保持竞争的态势,使他的企业从竞争中增强活力。 “鲶鱼效应”是一种压力效应。水槽中的鱼因为有了鲶鱼的压力而产生活力。一个高明的厂长经理就要学会把自己变成“鲶鱼”,从而对自己的员工产生压力。世界汽车巨子、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艾克卡就是“鲶鱼效应”的成功应用者。1979年,由于世界汽油市场价格上涨一倍,整个汽车行业面临严重危机。当年,公司亏损1.6亿美元,到1980年,亏损竟达17亿美元。面临困境,艾克卡采取了裁员及减薪等一系列措施。艾克卡从自己做起,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年薪降到1美元,以此表明他在企业困难时与职工共度难关的决心。领导的表现在员工中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压力,1700名高级职员全部降薪,工人工资从原来的每小时20美元减至17美元。这样做,不仅没有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反而激起了员工为扭转公司亏损局面而拼搏的责任感。1982年克莱斯勒的经营有了转机,1983年一月而盈利9.25亿美元,原先由7.5美元降到3.5美元的股票陡升至35

罗森塔尔效应的经典案例

罗森塔尔效应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一个美丽的传说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弗洛蒂代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 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上帝!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 案例二:三毛的故事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是她的父亲。有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这篇文章,给她留条:“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做女儿的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三毛写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案例三:卡耐基的故事 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卡耐基本来就打算不接受这个继母,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这个名词会给他带来霉运。但继母的举动却出乎卡耐基的意料,他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卡耐基的头,然后笑着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啊,即使母亲在世时也没有。就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可是在她来之前没有人称赞过他聪明。 案例四:一个父亲的故事 有一位父亲用存了很久的钱买了一部新车,他非常爱惜这部车,每天都精心地清洗它。他5岁的儿子总是跟着父亲一起清洗,父亲也为有这么一个体贴的儿子而备感欣慰。 有一天,父亲忘了清洗这部新车,尽管上面很脏。儿子知道父亲很累了,便想背着父亲一个人把车洗完。但他怎么也找不到抹布,他想到了母亲平时刷锅的钢丝刷子,于是走进了厨房。但当他刷完以后,发现车子上面出现了很多花纹,他忙去找来父亲,边哭着边向父亲道歉,父亲看见自己的新车被儿子刷成这样,心痛得不得了,但他也很爱他的儿子。于是他气得走进了房间,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啊,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我该怎么惩罚我的儿子呢?” 一会儿,父亲走出房间,把正坐在地上哭泣的儿子拥到怀里:“傻孩子,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爱车,但更爱你。”案例五:怀特·露丝的故事 怀特·露丝有两个姐姐,他们仨和父母相亲相爱。 那年夏天,三姐妹驾车起郊外旅游。两个姐姐已经有驾照,而且有比较丰富的驾驶经验。但刚满16岁的露丝则是新近刚获得的驾照。 大姐和二姐商量,在繁华的市区由他们两人驾车,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就让她练练手艺。到了郊外,露丝开着车,兴奋得有说有笑,可能由于缺乏经验而心慌,她本想在红灯亮起来之前闯过路口,但却没有如愿,反而和一辆从侧面驶过来的一辆大拖车相撞,大姐当场死亡,二姐头部重伤,露丝也腿骨骨折。她的父母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了医院。露丝本以为父母会责怪她,但父母只是紧紧的抱着她和姐姐,热泪纵横。父母搽干两个女儿脸上的泪,开始谈笑,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对于两个幸存的女儿,尤其是露丝,父母始终温言慈语。 当时父母的行为真的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好几年过去了,露丝问父母,当时为什么没有教训她,而事实上,姐姐

效应,理论

羊群效应: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己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霍桑一词源于用于实验的工厂,它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社会惰化效应: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

鲶鱼效应

1. 鲶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原来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燥”,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后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鲶鱼效应”。 2. 羊群效应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笑过之后,聪明的你应该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效应是一种减少研发和市场调研的一种策略,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上,也叫做“Copy Strategy(复制原则)”。当一个公司通过调研和开发而投放市场的产品,会被对手轻易的复制而免去前期的研发成本,是加剧竞争的一个来源之一。

如何制造口碑效应

如何制造口碑效应 你知道口碑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吗?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它。从努力提高业绩的世界500强公司,到希望招揽顾客的街头餐馆,从招募志愿者的非营利组织,以及希望成功晋升的新人,口碑都很有价值。它可以掀起一股流行的浪潮。与此同时,口碑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做广告,它只需要让人们说话。 然而,问题是如何让人们传递口碑。 从企业家到后起之秀,每个人都将社交媒体视为未来趋势。他们使用微信、微博、脸书、推特和其他渠道来创建一个粉丝群、来吸引顾客。大品牌在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有抱负的音乐家上传视频,小企业发布他们自己的个性产品。公司和其他组织正在拼命追赶口碑营销的趋势。这里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人们可以谈论他们的想法或分享他们的内容,这些想法或内容将像病毒一样在社交网络上传播,他们的产品或想法将在瞬间变得流行。 然而,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焦点和执行。 如果让你请快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网络口碑的比例是多少?换句话说,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电子邮件和聊天室交换的聊天占所有人聊天的百分比是多少? 大多数人可能猜测大约50%或60%,一些人可能猜测70%,其他人猜测更低。然而,在询问了数百人后,我发现平均答案约为50%。 这个数字有道理。毕竟,社交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每天,无数的人使用这些社交媒体网站,每个月,无数的信息被分享。这些技术使人们与更多的人分享信息变得更快更容易。 然而,50%的猜测是错误的。即便如此,这也远非正确答案。 实际比例仅为7%。根据美国口碑营销研究咨询公司凯勒费伊集团的研究,只有7%的口碑传播发生在网上。大多数人听到这个数字都会大吃一惊。他们反驳道:“这太低了,人们在网上花了很多时间!”事实上,人们上网时间很长,估计每天大约两个小时。但是不要忘记,人们在线下花的时间更多,实际上是在线时间的八倍多。这为线下交流创造了更多时间。 我们高估了网上的口碑,另一个原因是它们更容易被记录与发现。社交媒体网站记录了我们在网上分享的所有视频片段、评论和其他内容,因此查看这些记录非常方便。因此,当我们看这些记录时,我们会认为似乎有很多交流。然而,在同一时期,虽然有许多线下交流,我们不这样认为,因为没有记录。没有午饭后和同事聊天的记录,也没有孩子们做完练习后和家庭聊天的记录。然而,尽管这些对话不那么明显,但它们对我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由此,对社交媒体大肆炒作,首先就是人们会忽视线下交流的重要性,即使线下交流更为常见,甚至可能比线上更具有影响力。 其次是社交媒体只是技术,不是策略。口碑营销只有在人们真正交谈之后才会有效。机构可以每天发布一条关于安全的微博,但是如果没有人转发,活动将会以失败告终。仅仅建立社交主页或发送微博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或传播信息。50%的在线视频点击率低于500,只有1/300的视频点击率超过100万。 如果你想利用口碑的力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你需要知道为什么人们谈论它,为什么一些事情会被更多的人讨论和分享。这包括分享心理学知识和社会传播科学。 下次,当你在聚会上与人聊天或与同事共进晚餐时,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躺在墙上偷听双方谈话的苍蝇。你会发现你可能会谈论一部新电影或关于同事的流言蜚语;你可以讲述你旅行的故事,提到有人生了孩子,或者抱怨天气异常炎热。 为什么?你可以谈论任何事情。你可以讨论话题、想法、产品和故事。为什么只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为什么是、电影或同事的故事,而不是其他的? 有些故事更有感染力,有些谣言更有感染力。一些在线内容已经被广泛传播,而另一些却没有被注意到。有些产品受到每个人的称赞,而有些却鲜为人知。为什么?是什么让人们

浅谈人才意识

浅谈人才意识 日期:2004-8-10 8:06:45 新闻来源:本站作者:江兴青阅读次数:398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更好地招募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谁就能在激烈地竞争中取得获胜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我们企业改制后,以前在国有体制下还可以依靠国家扶持、银行贷款过日子,而现在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能依靠企业自己的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如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毫无疑问是否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是根本。而现在的情况是在中国入世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外资和跨国公司抢滩登陆中国将强化对国内优秀人才的争夺,可以预见,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都将会挥舞着金棒以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组合报酬等各种优惠条件,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同中国国内企业争夺人才,这就将使中国国内企业的人才流失,结果将是强者逾强,弱者逾弱。而对我们企业的来说切肤之痛更是江浙一带和沿海地区的企业,他们企业经营良好,机制灵活,敢于对人才投资、高薪聘用、委以重任等,对于我们内陆的企业的人才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我们企业就在这两种威胁当中,人才的流失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最大威胁,优秀管理人才的匮乏将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我谈一下企业人才为什么会不断流失? 在我们周围的许多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个迷惑:企业人才不断流失的同时又大喊大叫没有人才。到底是稀缺还是不用? 我越来越相信,一个公司里尤其是开放式运作的公司,用一个不良之人就会赶走或伤害一批好人。可以说:“重用庸才等于蔑视人才。”工作情绪对于员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见满天飞的公司迟早要面临崩溃的结局。这其中很典型的一点就是员工们对公司的用人方式和用人制度不满,在消极的情绪中做事,是谈不上创造和效率。而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公司在内部管理中不可否认的面临着思想游离、意见不一、价值观念发散的现状。 我们不能只把人才的取舍寄托在人力资源部门或公司领导上。实际上,中层领导就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对于一个最底层人才来说,公司领导不重视他甚至根

效应原理

效应原理 1 二八定律——抓住主要矛盾:用20%的付出赢得80%的收益 2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次翅膀,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刮起一场龙卷风) 3 幸福递减定律——不要让感官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4 马蝇法则——感谢对手,正是他们催化了你的成功 5 帕金森定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Make full use of your time 做高效率人士!) 6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7 鲦鱼效应——做出色的领导者,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8 犬獒效应——困难是造就强者的学校,竞争是铸造辉煌的通道 9 大拇指定律——你是大拇哥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88 权威暗示效应——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就要有主见(迷信则必轻信,盲目则必盲从) 11 牢*效应——给别人开口机会,给自己改进机会(善

疏则通,能导必安) 12 莫非定律——做好万全准备:感觉会出错的事,往往就会出错(对感觉不对的事情要特别小心;别畏惧失败,你的态度很重要) 13 蓝斯登原则——员工也是上帝(营造快乐的工作环境,是解决员工工作倦怠的有效方式) 14 倒U形假说——半兴奋状态奠定成功之路(过犹不及,只有适度才是最佳) 15 避雷针效应——能疏善导,化解隐患(善疏善导,是管理的精髓;善于沟通,是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必备能力;通过沟通,让组织里的成员上下一心) 16 巴纳姆效应——自信,才不迷信: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和坐标(赞美别人,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17 蔡戈尼效应——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毅力造就成功(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18 光环效应——全面、客观、透彻地认识事情,才能避免爱屋及乌(提升自身形象,扩大自己的“光环”;名人造就名牌,借名人增加产品的光环) 19 吉格勒定律——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大鹏展翅,志在千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只有目标远大,才能卓越非凡) 20 印刻效应——只做第一,不做第二(宁做鸡头,不做

近因效应案例

近因效应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近因效应:相貌平平却自信 案例:毕业生小林是个相貌平平的小男孩,到一个单位参加面试,进考场后,考官只轻描淡写地问了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是哪个地方的人等几个问题后,就说面试结束了。正当他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小林立刻回答:“你们并没有提出可以反映我的水平的问题,所以,你们也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我!”考官点点头说:“好,面试结束了,你出去等通知吧。”结果是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 点评: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其实,考官第一次说面试结束,只是做出的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查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首因效应”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鲇鱼效应:组织应聘显活力 案例:小陈是班长,他希望班上同学都能尽快地有个好工作,所以每次参加应聘活动,他都会成为热情的组织者,在应聘场上,帮助同学出谋划策,并让男同学为女同学在热门单位拥挤的招聘台前开路,一起递上简历等。他的简历还没递出,就有几个单位主动来询问他的情况,有一

个单位发现他和自己单位的用人需求对口,立刻就问他有没有意向到他们单位应聘。 点评:小陈无意间展示了“鲇鱼效应”。鲇鱼效应源于一个典故。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可上市的沙丁鱼只有一位老渔民捕的鱼是活的。其奥秘在于:他在捕来的沙丁鱼中掺了少量的鲇鱼,使得捕来的沙丁鱼一直保持兴奋状态,活蹦乱跳的,所以能卖出高价。“鲇鱼效应”在人才学中泛指与众不同的人、能给群体和企业带来活力的人。这样的人最受欢迎。招聘时,特别是在人才市场上有众多毕业生时,招聘人员会非常注意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应聘者中,谁最有活力,谁最有创意,谁最受青睐。集体面试时,也一定要注意“鲇鱼效应”。如果轮到你发表意见时,要力求主旨明确,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方能脱颖而出。 晕轮效应:“班门弄斧”读画报 案例:小刘是个专科生,和一群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到外贸单位应聘,他知道如果就那样简单地递交简历,肯定没有一点希望。他想了个点子,在中午招聘人员吃午饭时,他拿了一张全英文版的画报在招聘台前,有滋有味地在那儿阅读。当招聘人员被彩色画报吸引过来之后,他就用流利的英语给他们讲画报上有趣的故事,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招聘人员收下了他那只有“专科”学历的简历,他也成功地被招进了这家单位。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鲶鱼效应”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近年来“鲶鱼效应”这个原理常常被引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去,并逐步演变为一种竞争机制。在管理上,“鲶鱼效应”是指在组织内部人浮於事、缺乏效率等情况下,在组织内部挖掘或从组织外部引入一些“鲶鱼”,通过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整个组织的其他人员,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 不少成功的企业通过合理运用“鲶鱼效应”,有效激发了员工的活力,从而激活了整个团队,实现了企业效益的大幅提升。在这一方面,日本的本田公司就做得非常出色,值得我们借鉴。 有一次,本田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二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占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多些。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使第三种人减少呢?如果对第三种类型的人员实行完全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其实,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如果全部淘汰,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后来,本田先生受到鲶鱼故事的启发,决定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他首先从销售部入手,因为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

第三章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 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