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自然数。
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还有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最小的整数。
也()最大的整数。
当测量时往往会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如: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或等于分母。
如: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偶数是( ), 最小的奇数是( ).在自然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1)读出表中的数,并说一说读多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2)说一说,表中的分数、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
1258表示把世界陆地面积平均分成125份,中国陆地面积占其中的8份。
%22,把2000年世界总人口数看成100份,中国人口占其中的22份(3)你会用“万”作单位的数表示表中的面积吗?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小数有限小数。
如:3.45,0.6, 5.0707无限小数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
如:3.72混循环小数.如:4.3405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960 0000=960万1707 5400=1707.54万(4)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万位或亿位,并把表中的人口精确到万位或亿位。
西师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 预习单及答案

× 8 0 × 8 0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 个 因 数 个 位 上 的 数 去 乘 第 一 个 因 数,再 用 第 二 个 因 数
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 位 对
4 乘 2 得 8,表示 8 个( ),
8 写在( )位上,
3 乘 2 得 6,表
示 6 个( ),
6 写在( )位上.
最后再把( )和( )相加,得( ).
问题 2:怎样用竖式计算 79×80?
探究:试着完成下面的竖式.
7 9
7 9
( ),列式为 .
2.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先算( ),算式为 .
再算( ),算式为 .
答: .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认 真 审 题,根 据 条 件 和 问 题,分 析 其 中 的 数 量 关 系,如 果 每
第 4 课时 积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
用竖式计算.
温
故
知
新
12×42= 23×31= 54×38=
知识点 积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对应教材第 8 页例 6)
问题 1:这只青蛙 25 天要吃多少只害虫?
探究:已知一只青蛙每天吃( )只 害 虫,求 这 只 青 蛙 25 天 要 吃 多 少 只 害 虫,就 是 求 ( )
问题:买 20 个足球需要多少元?
探究:已知每个足球( )元,求买 20 个足球需要多少元,列式为
计算 20×90= ( )(元)时,你的计算方法是
.
.
1
预习单 数学 XS
1.口算.
预
习
检
测
80×40= 10×20= 90×50= 60×70=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知识点 西师大版(共24张PPT)

• 2.建立统计技巧。 • (1)统计全班的题的操作。
小组分类举手统计
全班分类举手Biblioteka 计题型变化(2017年秋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P63原题
2017年秋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解决问题4题
• 5.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 用1cm2满铺的方法,
• 6.面积单位的换算 • 相邻单位的换算,不跨单位换算面积单位 • m,dm,cm,即m2与dm2,dm2与cm2之间换算,相邻面积单
位之间的进率时100, 1m2=100dm2,1dm2=100m2
• 7.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P37课堂练习2题,注意 课堂练习中的教学点)
• 4.探索规律(课标要求: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 • (1)发现“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
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一规律。
• (2)每行中间的各数都是前一行左右两个数之和。
P64练习1题
• (3)和相等的格子规律
• (4)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二分之一或2倍关系。 • (5)第三位数时某两个数的乘积
• 5.解决问题(两步运算)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建立
• 6.例题、练习题、综合实践题目的训练及变式训练。 P16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索并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 的面。
P65
P65
第三位数是前两位和
第三位数是前两位积
P64
每一位减去15
P67
有一位与前一位差1、3、5、7、9
四、旋转、平移和轴对称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期末复习题

三下数学复习题之问题解决一1、同学们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
船上四等舱有18个房间,每间有13个床位。
住了12个四等舱房间后,还剩8人。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2、有两种水彩笔共15盒,大盒每盒28支,小盒每盒24支。
算一算最多有多少支最少有多少支3、一正方形花园的边长是15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至少要多长的栅栏才能把它围起来4、3箱矿泉水有72瓶,25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5、洪大妈种大白菜,每行种11棵,种了25行。
如果每颗大白菜重2千克,这些白菜一共重多少千克6、学校买回18箱苹果,每箱重15千克。
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9元,买这些苹果一共用了多少元7、3只鸡卖了195元。
照这样计算,45只鸡能卖多少元8、学校的跑道长50米,王老师跑了10个来回,他跑了多少米9、大熊猫苗苗3天能吃108千克食物,照这样计算,它8月份这一个月能吃多少千克食物10、五(2)班有48人,每4人种树32棵。
五(2)班共种树多少棵11、一种动物卡片,每套15张,售价12元。
商店上午卖了58套,下午卖了480元。
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元12、在1张长12cm,宽7cm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13、向阳小学组织同学去宝贝梦想城体验,已经坐满11辆车,每辆车坐了38人。
余下的还能坐满1辆车,一共有多少同学去宝贝梦想城14、华山景区索道观光车每车限坐5人,零售票价85元/人,团体票价80元/人。
(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青年旅行团一行有26人。
(1)全团人上山要坐几辆观光车(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15、超市购进果冻28袋,购进奶粉的袋数是果冻的6倍,购进瓜子的袋数是奶粉的11倍,购进瓜子多少袋三下数学复习题之问题解决二16、三年级的同学每人领1本书,已经领了14包,每包25本,还差20本。
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17、果园里苹果装箱,每箱装15千克,已经装满48箱,剩下的还有268千克。
这些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18、百合花15元一束,康乃馨12元一束,玫瑰花18元一束。
认识小数2[思维导图知识点知识树复习资料]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认识小数2[思维导图知识点知识树复习资料]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949a7b3968011ca30091ea.png)
3
以元作单位,用小数表示下面商 品的价格
5角7分 0.57 元
8分 0.08 元
3元4角 3.40 元
1元5角6分 1.56 元
24 元8角 Biblioteka 4.8 元谢谢欣赏T H A N K YO U FO R L IST EN IN G
总有一款 PPT 适合您
【最新出品 精心整理 倾情奉献 敬请珍惜】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初步认识小数, 会读小数。
2. 初步感受到小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联系,体验到小数存在和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 公路两用桥。铁路长 6.772 千米,公路长 4.588 千米。
读出下面的小数 .
0.8 0.56 0.04 7.06 26.4 120.78 9.90 200.33
12.68 元 18.98 元 0.85 元
18元9角8分 8角5分
9.25 元 8.05 元
9元2角5分 8元5分
36.50 元
36 元 5角
请你调查书的价格
语文
数学
品德与 科学 生活
英语
西师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和结论〔一〕整数1、整数: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整数分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例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相等,都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所有倍数都是它的所有因数的倍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都是它的所有倍数的因数。
6、能被2、3、5、8、9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204、48.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例如:234、630.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 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3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第七单元的知识点。
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统计表的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统计表的制作。
难点: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例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答,强调解答过程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如: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4. 统计表的制作: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根据数据制作统计表。
5. 角的度量:教师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自己用量角器量一量几个角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24平方厘米2. 制作统计表:数据:小明、小红、小刚、小丽分别测量了5个角的大小,结果如下:小明:30°、45°、60°小红:45°、60°、75°小刚:30°、45°、90°小丽:45°、60°、120°答案:姓名角的大小个数小明30° 145° 260° 1小红45° 260° 175° 1小刚30° 145° 190° 1小丽45° 160° 1120°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七单元的知识点,使学生巩固了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角的度量等知识。
【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三)》练习题 (2)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三)》练习题 (2)第1课时1、口算。
75÷5= 640÷4= 210×3= 40×60= 38×2= 91÷7= 420÷7= 840÷6= 515÷5= 360÷9=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请改正。
3、竖式计算。
484÷4= 768÷6= 812÷4= 420÷3=583÷5= 721÷6= 750÷7= 465÷8=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5、在下面○里填上“>”、“<”或“=”。
420÷7 420÷6 408÷8 400÷8 360÷9 120÷3 238÷7 340÷5 540÷6 480÷8 720÷9 630÷76、根据544÷8=68,直接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被除数增加8,除数不变时,商是()。
(2)当被除数增6个8(即48),除数不变时,商是()。
第2课时1、()里最大能填几?50×()<317 6×()<48 ()×70<403()×80<325 40×()<270 30×()<176 2、找规律,填一填。
(1)8,16,48,(),()。
(2)50,100,200,(),()。
(3)960,840,720,(),()。
3、竖式计算。
84÷7 = 412÷4= 326÷3=568÷5= 117÷3= 721÷8=4、有28箱灯光,每箱24个,平均分给7个学校,每个学校分到灯泡多少个?5、李军6分钟跳绳246下,吴丽8分钟跳绳416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西师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知识要点1、整十整百数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用0前面的数字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记住:必须方便口算。
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最后一把两次乘得积相加。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积的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A倍。
(2)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
(3)积不变的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A倍,加一个因数缩小1/A倍,积不变。
4、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
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5、解决问题:(1)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先算出每一份的数量,再乘以总份数;也可以先算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
(2)“归一”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的路程等,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
6、0乘任何数都得0。
二、典型例题1、口算:50×12积的末尾有()个0;26×40积的末尾有()个0;30×80积的末尾有()个0;50×80积的末尾有()个0。
2、口算43×10时,可以这样算:43个()是();也可以这样算:在43的后面添()个0。
3、 4 6× 3 52 3 0 ……()×()的积1 3 8 ……()×()的积1 6 1 0 ……()+()的和4、21个14连续相加的和是();35个20的和是();24的32倍是()。
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相等。
5、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验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或者是用()÷()=()来进行检验。
6、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它们的差是()。
7、小花今年10岁,奶奶的年龄比她的7倍多3岁,奶奶今年(8、2 42,当)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9、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克水,1时要浪费水()克。
10、根据规律填数。
(1)2,3,5,8,12,17,(),()。
(2)1,20,3,15,5,10,(),(),(),()。
(3)1,4,9,16,25,(),(),()。
(4)1,1,2,3,5,8,13,21,(),(),89。
1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和()位数。
12、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所得积的末尾()。
13、同学们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这艘船四等舱有15个房间,每间有12个床位。
同学们住满了11个四等舱房间后,还剩9人。
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注意:这道题中“四等舱有15个房间”是无用的条件。
(1)同学们住满11个四等舱房间有多少人?12×11=132(人)(2)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132+9=141(人)答:共有141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14、有22所学校参加体育训练,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方法一:(1)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同学有多少人?18×4=72(人)(2)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72×22=1584(人)答: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1584人。
方法二:(1)22所学校共站了多少列?4×22=88(列)(2)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18×88=1584(人)答:参加训练的同学共有1584人。
15、3箱矿泉水共有36瓶,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方法一:(1)每箱有多少瓶矿泉水?36÷3=12(瓶)(2)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12×24=288(瓶)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
“归一”法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
方法二:(1)24箱是3箱的多少倍?24÷3=8(2)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36×8=288(瓶)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
16、全团有23人到西山景区旅游,索道观光车限坐4人,零售票价15元/人,团体票价12元/人。
(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1)全团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1)全团上山至少要坐几辆观光车?23÷4=5(辆)……3(人)5+1=6(辆)答:全团上山至少要坐6辆观光车。
(2)全团人购票至少要多少元?23÷10=2(倍)……3(人)10×2=20(人)20×12=240(元)240+15×3=285(元)答:全团人购票至少要285元。
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知识要点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2、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3、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常用的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表示物体表面、地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高矮长短或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
5、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厘米²,还可以写成1cm²。
(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分米²,还可以写成1dm²。
(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成1米²,还可以写成1m²。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操场等。
)6、1m²=100dm²1dm²=100cm²1m²=10000cm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 厘米 1厘米=10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高级单位前面的数×进率7、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低级单位前面的数÷进率8、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三、典型例题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边长是(),它的面积是()。
2、把两个长是10分米,宽是5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为()。
3、正方形的面积256平方分米,它的边长一定是()。
4、至少要()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
5、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6、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
7、从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中,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0厘米。
要配上一张和桌面同样大小的玻璃,玻璃1平方分米需要6角钱。
这块玻璃要多少钱?80×80=6400(cm²) 6400cm²=64dm²64×6=384(角)384角=38.4元答:这块玻璃要38.4元。
9、张大爷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8米。
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4千克,每千克可卖3元。
这块菜地的白菜一共可卖多少钱?16×8=128(m²)128×4=512(kg)16×8=128(m²)128×=512(kg)512×3=1536(元)答:这块菜地的白菜一共可卖1536元。
10、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75千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驶8分钟后,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方法一:(1)洒水车每分钟洒水多少平方米?75×10=750(m²)(2)洒水车行驶8分钟后,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750×8=6000(m²)答: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6000平方米。
方法二:(1)洒水车8分钟行驶多少米?75×8=600(m)(2)洒水车行驶8分钟后,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600×10=6000(m²)答:被洒水的地面面积约是6000平方米。
11、有一根绳子可以围成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
用这根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6+4)×2=20(m)20÷4=5(m)5×5=25(m²)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米。
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一、知识要点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作除数和分母。
2、商的变化规律:(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3、积的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A倍。
(2)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
(3)积不变的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缩小1/A倍,积不变。
4、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时,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一定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是两位数。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按照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出结果。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A. 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二、典型例题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或百位)。
430÷5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2÷5里最小填();里最大填()。
÷7中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中可以填写()。
4、25的8倍是(),630是9的()倍。
5、估算的结果可能比计算结果(),也可能比计算结果()。
6、357÷9的商大约是(),18×21的积大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