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8大对策
合理用药 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1 H.y r的感 染 现 状 pl i o
Mas a 和 Warn于 1 8 rh l l r e 9 4年在 澳 大利 亚慢 性 胃炎 患者 的 胃黏 膜 组织 中分 离培 养 Hp成 功 , 后 然 Mas a 自己服下 含 Hp的培养液 , r l hl 胃镜 追踪 胃黏膜 病理 结果 , 实 Hp引起 胃炎 。P 证 UD 的 自然病 程 在 根 除 Hp后彻底 改变 , 成为 可 治愈 的疾 病 。Hp是 胃 癌和 MAI 淋 巴瘤 的重 要致 病 因子 , T 控制 Hp感 染 对 胃癌的 防治有 积极作 用。
Hp诊 治等的研 究。鉴于 Hp 治 的重 要性及 Hp耐 根 药性 的逐 年增 加,本文就 如何提 高幽 门螺杆菌根 除
流行病 学 调 查 发 现 , 界 有 近 半 数 人 口感 染 世
Hp 发达 国 家 Hp感 染率 成 人 为 3 %~5 %, 童 , o 0 儿 为5 %~1 %, 5 年龄 每增长 1周 岁, 染率 平均 增 加 感 1 %~2 %。多项 流行 病学 研究 资料表 明, Hp感染 可
E本 山 梨大学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留学。 现任 中华医 学会 消化 内镜 学会 委 员, l 中华 医 学会 消化 病学分 会委 员, 中国 医师协 会 消化 内科 专 业委 员会 常务 委 员, 蒙古 医 内 学会 消化 病暨 消化 内镜 专业委 员会主 任委 员, 世界 胃肠 学会 ( MGE 会 员, C ) 中华 消 化 病学分会 胃肠 动 力 学组 委 员, 国幽 门螺 杆 菌协作 组 成 员。< 华医 学杂 志> 全 中 、 < 中华消化 内镜 杂志> < 代 消化 及 介入 诊 疗> < 国消化 内镜 杂 志> < 、现 、中 、 继续 医学 教育> 消化 内镜动 态> 和《 编委 , 内 蒙古 医 学杂 志> < 常务委 员。五 年制 < 实验 诊 断 学> 编委 , 现 代 临床 诊 疗技 《 术> 副主编 。 从事 消化 病及 消化 内镜 工作近 2 0年 , 消化 病和 消化 内镜 学科 的临床 、 在 教学 和科研 方 面造诣较 深, 其 尤 擅 长消化 内镜的治疗 。主持 开展 的< 二指肠乳 头括 约肌 切开 术的 临床应 用> 胃底 曲张静 脉栓塞 术> 别 十 和< 分 获 1 9 ~2 0 9 9 0 0年度 内蒙古 医学院附 属 医院 新技 术 、 业务 一 等奖 和三 等 奖。 1 9 新 9 7年 获 内蒙 古 医学院 科研 先进 个人三 等奖, 主持 的科研 项 目内镜 和组织 学观 察对 胃 溃疡 癌变 的认 识 ( 9 7 和 幽 门螺杆 菌、 19 ) 胃酸和 胃 上 皮化 生 的关 系( 9 9 均获得 内蒙古 医药卫生科 学技 术进 步二 等 奖, 0 3年 荣获 第七届 内蒙古 青年科 技 创 19 ) 20 新 一等奖。2 0 0 4年主持 的科研项 目食 管 胃底静 脉 曲张 内镜 下 治疗 的近 期 和远 期疗 效 观察 获 内 蒙古 自治 区 医学会 科学技 术进 步三 等奖 ,0 5年 获 内蒙 古医学 院科 研 先进 个 人优 秀 奖, 20 同年被 评 为 内 蒙古 自治 区医 学 会 先进 个人 。在< 中华消化 杂 志> < 、 中华 消化 内镜 杂志> 中华 物理 医 学杂 志> 和< 等核 心期 刊 以 第一作 者 发表 论文 2 0余篇。2 0 ~2 0 0 2 0 6年 间共主 持举 办 了三届 自治 区消化 病及 i化 内镜 学术研讨会 和 治疗 内镜演示会 . 肖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被认为与多种疾病有关,故要求根除治疗Hp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但根除率不高且有难治性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的趋向。
因此,在根除治疗Hp感染时除须在治疗上严格遵守杀菌指征外,还应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依据相关指南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本文就Hp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作一综述。
1、Hp根治治疗1.1 共识方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2007年在庐山召开“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会议”,提出并发表了《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以下简称为《庐山共识》),对Hp感染的诊断、治疗指征和治疗方案作出了具体说明。
该共识中涉及的主要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甲硝唑(M)、铋剂(B)、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呋喃唑酮(F)、左氧氟沙星(L)和四环素(T)等,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为PPI/RBC(标准剂量)+A(1.0g)+C(0.5g),一日2次、共7d ;PPI/RBC(标准剂量)+M(0.4g)+C(0.5g),一日2次、共7d;PPI (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A(1.0g)+C(0.5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C(0.5g),一日2次、共7d。
《庐山共识》推荐的补救方案有: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T (0.75/1.0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T(0.75/1.0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A(1.0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C(0.5g),一日2次、共7d;PPI (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L(0.4g)+A(1.0g),一日2次、共7d。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一、三联疗法简介三联疗法是经典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之一,通常由两种抗生素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组成。
此方案主要目的是通过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同时利用PPI抑制胃酸分泌,从而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三联疗法通常疗程为7-14天,具体疗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决定。
二、四联疗法介绍四联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它结合了三种抗生素和一种PPI。
通过增加抗生素种类,四联疗法能够更好地覆盖不同耐药性的幽门螺杆菌,提高根除率。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四联疗法的疗效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抗生素选择要点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菌的耐药性。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在四联疗法中,通常选择两种或三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为避免耐药性产生,应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更换或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四、铋剂与酸抑制剂铋剂如胶体果胶铋可与幽门螺杆菌的细胞膜结合,破坏其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酸抑制剂如PPI能够降低胃酸浓度,为抗生素提供更好的杀菌环境。
在使用铋剂和酸抑制剂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五、益生菌辅助疗法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的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力等方式,辅助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减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破坏,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六、手术治疗选择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胃溃疡穿孔、出血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七、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传播细菌。
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

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体,它的感染会导致胃炎、十二指肠炎及胃溃疡等疾病。
为了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四联方案,即联合使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三种抗菌药物。
这种治疗方案已被广泛采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治疗药物的选择在四联方案中,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它们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其他抗生素的疗效。
而抗菌药物则包括两种广谱抗生素和一种抗菌素,常用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这三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能够协同作用,增强抗菌效果。
二、治疗方案的用药方法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四联方案的治疗疗程通常为10-14天。
具体用药方法如下:1. 每日口服一次质子泵抑制剂,常规剂量为奥美拉唑20mg,或兰索拉唑30mg。
2. 每日口服两次抗菌药物。
常规剂量为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
3. 每日口服三次甲硝唑。
常规剂量为400mg。
4. 每隔12小时口服一次抗胃酸药,以减轻胃部不适感。
三、幽门螺杆菌根除的评估在完成四联方案治疗后,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的评估。
常见的评估方法有碳14-尿素呼气试验、尿素酶法、组织活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成功,根除率通常可以达到80%以上。
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在使用四联方案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
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药物性肝损伤等较为罕见。
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不适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四联方案中的抗生素应按规定的剂量和频次进行使用,避免出现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同时,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饮酒等,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总结: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止其引发的胃肠道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
幽门螺杆菌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方法

幽门螺杆菌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方法幽门螺杆菌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尤其是一些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因为很多胃病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系,所以要结合自己的病情来解决幽门螺杆菌的问题,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很多,但具体的用药方面都是因人而异的。
那么幽门螺杆菌如何根治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幽门螺杆菌如何根治一、四联疗法1.抗酸药物即我们常说的各种拉唑类药物,拉唑类药物的抑制胃酸效果越好,就能使抗生素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抗菌清除效果,因此,对于因个人体质差异(基因多态性),药效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不是首选,而艾斯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制酸效果强,个体差异小的新型拉唑类药物,更有助于提高根除率。
2.铋剂比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铋剂通常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根治率,减少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中,一般都列出增加铋剂,以提高根治率。
3.两种抗生素通常的选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如果青霉素过敏的朋友,可以考虑选择克拉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幽门螺杆菌对于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耐药率正在逐步上升,因此,用药选择时,应当考虑地区的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如果能行胃镜,对个体的幽门螺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则更好,能够大大提高根治率。
这也是我们列出选择四联疗法最好遵医嘱的原因,个人选择用药,根治效果不一定好。
二、饮食调理为了更好的避免再次感染,尽量进行饮食调理,实行分餐制度,以免发生二次感染。
三、良好的卫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力,比如通过不干净的食物餐具、不卫生的手、还有粪便、污染的水等传染,所以平时应该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在这些方面尽量的做好避免和预防。
在生活中大家最好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饮食,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造成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失败的应对措施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失败的应对措施作者:陶可胜李改芹袁海鹏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32期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对于治疗失败的患者,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并根据当地幽门螺杆菌(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调整治疗方案是根除Hp感染的关键。
在实施补救疗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掌握根除适应证全球Hp感染率>50%,我国属于高感染国家,感染率达40%~90%(平均59%),但并非所有感染Hp的人都要进行Hp根除治疗,而应根据2007年全国Hp学组庐山共识意见的建议,严格掌握Hp根除适应证。
治疗规范化普及和推广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所有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
规范化治疗是提高Hp根除率、预防抗生素耐药的关键。
近年来,新的Hp根治方案不断涌现,如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和含利福布汀的三联疗法。
遵从联合用药(三联或四联)、剂量充分、疗程足够(≥1周)的原则,避免一线治疗失败。
胃肠病专家与基层医生应密切合作,加强基层医生对Hp治疗知识的普及与更新,防止不规范治疗导致的耐药株增加。
初次治疗失败后,多数Hp菌株可对甲硝唑或克拉霉素产生继发性耐药,因此初次治疗时尽可能地选择疗效高的Hp根除方案。
而再次治疗前,应认真、全面分析前一次治疗Hp失败的原因。
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的药敏试验也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
联合用药使用任何单一抗生素都很难达到根除效果,并且容易使Hp产生继发性耐药。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在胃内受胃酸影响较大,在选用时应尽量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
抗生素与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不仅可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而且还能增加抗生素的活性以及抗生素在胃内的药物浓度,促进抗生素向黏液层的转移。
定期药敏试验监测针对原发性耐药的主要策略是对当地Hp分离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定期监测,发现Hp对某种抗生素耐药率已超过一定水平时,该地区宜尽可能避免使用含该抗生素的治疗方案。
当Hp对某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时,再次治疗方案中应避免使用这类抗生素,否则将严重影响Hp的根除治疗效果。
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当代观点

Ab t a t h n r a i g r ss n e o lr h o cn a d mer n z l n e mi e h f cie e s o e sa d r sr c T e i c e sn e it c fca i r my i n t ia o e u d r n st e e f t n s ft tn a d a t o e v h
b s d t e a y w ih h v h p tn il o r vd n c e tb e u e r t s a e d s u s d a e h rp , h c a e t e oe t f p o ii g a c p a l c r a e r ic se . a t e a isf rii a r ame t alr r l i u s d a d s mma i d h r pe o t lt t n i ea e as d s s e n u ni e f u o c rz . e Ke r s Heio a tr yo i D u e i a c ; T e a y y wo d l b c e lr; r g R ss n e c p t h rp T e r cp e f r s u h p i il s o e c e n
p l i 甲硝 唑耐药 率< 0 yo 对 r 4 %时 , P+ P I 克拉 霉素+ 甲硝 唑 方 案 的疗 效 优 于 P I 克拉 霉 素 + P+ 阿莫 西 林
在 寻求 高效 、 全 、 安 价廉 、 服用 方便 的根 除方 案 , 但 迄今 为止 尚无 一 种 方案 能 同 时满 足上 述 要 求 。2 0 世纪 9 0年代 中期 提 出的质子泵 抑 制剂 ( P ) 克 拉 P I+ 霉 素+ 莫西 林或 甲硝 唑 的 以“ P 为基 础 、 阿 PI 含克 拉 霉 素 的三联疗 法 ” 标准 三联疗 法 ) ( ,由于其根 除率 高 、 良反应少 而被 推荐 为一线 方 案 。当时包 括我 不 国在 内 的 多 数 临床 研 究 报 道 该 疗 法 按 意 向治 疗 ( T) 析根 除率> 0 , Ir分 1 8 % 可达 9 %或 以上 。随后 的 0 研究 发 现 , 应用 标 准三 联疗 法 , 克拉 霉 素耐 药 可使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Hu ig,J N u k n,e a .De a t n f Ga to ne oo y,Hah s ia ,Tin i 3 0 5 ) hia i n l I Y —u t1 p rme t sre tr lg o ieHo p t l a j n( 0 3 0 ,C n
A b t a t The f iur at H p r dia i s n r asng fe he pr v l n e r a m en o p nf ci n. T he e a e s m e sr c : al e r eof e a c ton i ic e i at r t e a e c te t t f H i e to r r o c us soft s f iur a e hi al e,s h a uc s:t r a o bl om po nt , d ag n r ton o he ap l heun e s na e c ne s os e a d du a i ft r y pan,t e a i ir bilr ss a e h ntm e o a e it nc a bi ogia ha a t rofH p,t ha a t ro he p te t . T h m ph i fpr ve to r gr m s o nt H p t r py e it d nd ol c lc r c e hec r c e ft a i n s ee asso e n i n p o a fa i he a x s e
HP 根 除 率 。
因进 行分 析并 探讨 其 防治 对策 。
1 Hp根 除 失 败 的 原 因
1 1 根 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 案 的 药 物 组 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8大对策
前段时间分享过一篇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4大原因分析,发现即使按照国内指南——正规Hp四联疗法、治疗14天、使用指南推荐抗生素,Hp根除率也还在50%~90% ,相差悬殊!怎么办?也许我们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着手。
1. 强调联合治疗,推荐“四联疗法”
任何一种抗菌药物的单独使用都很难达到幽门螺杆菌(Hp)根除效果,且易使Hp产生继发性耐药,因此对Hp感染的治疗必须采取联合治疗的方案。
过去,根除Hp常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 两种抗生素。
目前,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已远低于80% 。
国内一项meta分析:2004年以前我国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为88.5%,2005年~2009年77.7%,2010年~2013年71.1%,已远远低于80% 。
标准三联疗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再适合作为一线Hp的根除方案。
2017年国内第五次Hp共识推荐根除Hp“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 两种抗生素+ 铋剂,疗程10天~14天。
铋剂本身可以抑制、吸附、杀灭Hp,尤其对Hp负荷量大的患者,加用铋剂尤为重要!质子泵、铋剂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不仅能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还能增加抗菌药物的活性和抗菌药物在胃内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对Hp的根除疗效。
2. 抗菌药物的选择
国内几次Hp共识均推荐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甲硝唑,一直没有改变。
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时至今日,耐药形势十分严峻!
2014年一项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抗生素耐药率调查,目前我国用于根除Hp的主要抗生素耐药率:克拉霉素37.5%、甲硝唑67.2%、左氧氟沙星33.5%,耐药率较过去升高极为显著。
目前,国内四联疗法Hp根除率约为50%~90%,各地区差异很大。
主要是各地区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同,对Hp的耐药率差异悬殊之故。
(1)常用抗Hp药物的耐药情况
甲硝唑——耐药率普遍较高,各地在70%左右,甚至达90%以上,已不适合作为抗Hp的药物;其同类药物,替硝唑、奥硝唑,可与甲硝唑交叉耐药,据我们检测Hp耐药率也达85%以上,也不适合作为抗Hp的药物。
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普遍在30%以上,尤其是女性患者耐药率更高,已不适合常规作为一线抗Hp药物,尤其不适合作为Hp初次治疗失败后的复治患者。
阿莫西林——在大多数地区耐药率还比较低,在6%左右,只个别地区耐药率达20%,甚至还要高。
在大部分地区仍可作为一线抗Hp药物,并在初次Hp根除失败的患者中仍可使用。
呋喃唑酮——在大多数地区耐药率还比较低,6%左右,但个别地区耐药率比较高。
在宁波地区,依我们的检测呋喃唑酮耐药率达46%。
我们分析认为与下面2点有关:在本地区七十年代初就开始用呋喃唑酮治疗胃病;本地区水产、禽畜养殖业发达。
由于呋喃唑酮长期广泛使用,使其耐药率提高。
呋喃唑酮的剂量与杀菌疗效成正比,但加大剂量又会增加其不良反应。
国内共识推荐0.1 g/次,每日2次;我的经验0.2 g/次,每日2次,可提高其疗效,而副作用又不是很大。
但需要注意,呋喃唑酮每日剂量超过0.4 g,可引起:恶心、胃纳差、精神障碍及多发性神经炎;服药期间忌酒(包括红酒、白酒、啤酒等),以防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四环素——耐药率比较低,但国内大多数地区不能获得该药,又副作用相对较大,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因此,每个地区应检测本地区Hp的耐药情况,建立本地区的Hp抗生素敏感谱,以便临床医生的选用。
(2)个体选择抗Hp药物时需注意的事项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注意询问患者既往抗菌药物的应用史,避免重复选择易导致继发耐药的抗菌药物。
如能在患者初次治疗之前即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不但能提高首次治疗的疗效,还可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蔓延。
测定抗Hp抗生素的MIC值(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尽量选择MIC与该抗生素的截断值(超过该值,认为该抗生素耐药)相差大的抗生素,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
据我们研究,依Hp药敏选择二个抗生素组成的四联疗法,Hp根除率可达90% ,较常规方案的Hp根除率明显提高。
(3)积极探索抗Hp的新抗生素
在Hp耐药的严峻形势下,积极探索抗Hp的新抗生素显得相当重要和迫切。
据我们研究:多西环素、头孢呋辛、利福平的Hp耐药率比较低,阿莫西林克拉绵酸钾对Hp的疗效要好于阿莫西林。
尤其含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在初治、复治、多重耐药的患者中都显示较高Hp根除率,达85%以上。
3. 质子泵抑制剂的选择
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谢主要通过肝内CYP2C19途径,根据其代谢的强弱分:强代谢型者、弱代谢型者。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潘托拉唑、兰索拉唑,更依赖CYP2C19代谢途径,强代谢型者使用这些质子泵抑制剂效果就比较差。
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较少依赖CYP2C19代谢途径,对强代谢型者、弱代谢型者的疗效差别不大。
对Hp初治失败者,宜选择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以提高疗效。
常规使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如Hp初治失败,可增加质子泵抑制剂的剂量,可加强抑酸效果,以提高Hp根除率。
4. 延长疗程
在选择标准Hp根除治疗方案时,疗程不足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疗程足够或适当延长疗程,不但可提高Hp根除率,且能减少Hp对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
国内外新的共识中均建议在细菌耐药严重地区可延长疗程至10天~14天以提高根除治疗的疗效。
疗程14天的Hp根除率高于疗程10天者。
对反复多次根除失败者,必要时可再延长疗程,至21天,但要注意疗程越长副作用越大。
5. 提高患者依从性
注意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根除Hp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按时服药、足量、足疗程服药对根除Hp、防止Hp耐药的重要性,以获得患者配合,提高其依从性。
详细询问疾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告知其详细的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选择合理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治疗失败的风险。
要注意:患者对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而被迫停药,不能完成治疗,也是导致Hp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6. 伴同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3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疗法——由于国外铋剂难以获得,推荐此法,用于Hp 多次根除失败者。
有研究表明其根除率可达90%,优于标准三联方案,副作用不大。
国内铋剂容易获得,没有推荐此法用于根除Hp。
对多次根除失败者,最好进行Hp培养和药敏,根据药敏用药。
但国内很多地区没有开展Hp培养,对难治性患者可以一试。
据我们研究,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这四种常用抗生素的双重耐药率达32%、三重耐药率达18.5%,其中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重耐药者最低,只4.0%,在使用伴同疗法时可优先考虑。
7. 益生菌辅助治疗
益生菌可提高初治患者Hp的根除率,含乳酸菌、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的益生菌在Hp 根除率上差异不大。
大多主张含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复方制剂,其2周疗程效果显著,延长治疗时间并不增加疗效,可在四联疗法前或后使用。
此外,益生菌还可降低根除Hp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腹泻发生率。
8. 再次根除治疗宜选择合适时机
根除治疗失败后,细菌处于球形变,呈不活跃状态,再次治疗会降低根除效果,因此,对于治疗失败者,可考虑停药一段时间,2个月左右,使细菌恢复原来的活跃状态,可提高再次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