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合集下载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步骤1.石蜡切片放置在60℃恒温箱中烘烤120分钟。

2.脱蜡和水化:二甲苯(20min)→二甲苯(20min)→无水乙醇(10min)→95%乙醇(10min)→90乙醇(10min)→80%(10min)4.抗原修复:柠檬酸钠缓冲液95度,10分钟. (枸橼酸三钠3g枸橼酸0.4g然后加水到950毫升左右,然后用NaOH或HCI调pH值6.0,最后定容在1000ml)5. PBS浸洗2次各5min6.加3%H2O2孵育5min(室温或37度,避光)。

肝组织过氧化物酶含量高。

需增加浓度或增长时间。

蒸馏水洗2minx3次8.pbs-曲拉通通透(pv法不需要)9.与二抗种属一致的血清封闭非特异位点。

(pv法不需要)9.滴加一抗4℃过夜10.PBS浸洗3次各5min11.滴加二抗室温或37℃孵育30min12.PBS洗3次各5min15.DAB显色5~20min,自来水充分涮洗16.苏木素复染2~3min,自来水充分涮洗17.氨水反蓝,过蓝可用盐酸酒精分化2s,自来水充分涮洗.用稀氨水返蓝,自来水里加几滴稀氨水,就行了,返蓝时间5分钟左右,就很好看了;淡氨水有人用50ml自来水+三四滴的氢氧化铵;18.脱水、透明80%(5min)→90%(5min)→95%(5min)→100%(5min)→ 100%(5min)→二甲苯(10min)→二甲苯(10min)19.封片:中性树脂,加盖玻片(组织部位切勿残留小气泡),自然晾干二、操作流程1、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放在60℃恒温箱中烘烤2h以上,然后按以下流程进行:二甲苯Ⅰ(1h)、二甲苯Ⅱ(30min)、100%酒精(30min)、95%酒精(15min)、70%酒精(15min)、50%酒精(15min)、蒸馏水(15min)2、3%H2O2,室温封闭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3、甩去H2O2,蒸馏水洗2min×3次。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完整版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完整版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对于石蜡切片:1、烤片:60℃ 60分钟2、脱蜡:二甲苯中Ⅰ脱蜡15分钟→二甲苯Ⅱ脱蜡15分钟→无水乙醇Ⅰ5分钟→无水乙醇Ⅱ5分钟→90%乙醇Ⅰ5分钟→90%乙醇Ⅱ5分钟→70%乙醇5分钟→蒸馏水5分钟→蒸馏水5分钟。

3、抗原修复:高压修复,事先烧开锅中的水,修复盒中加入l柠檬酸钠,(柠檬酸三钠 3g,柠檬酸 0.4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上汽后加热10分钟,关火。

修复盒取出,放入装有自来水的瓷缸中缓慢冷却至室温。

2. 去除内源性酶:玻片取出放入湿盒,加3%H2O22(2ml H2O22加入18ml蒸馏水中,现配现用,避光),室温孵育10分钟,PBS洗3次,每次5分钟。

(也可不用去除内源性酶)。

3. 封闭(Blocking)加10%正常驴血清(原液100ul+900ulPBS,1ml够用30张片子),室温孵育封闭30分钟。

如果背景较高,可以4℃封闭过夜。

不用洗,用滤纸吸干周边水分。

从封闭开始所有的步骤,一定要注意样品的保湿,避免样品的干燥,否则极易产生较高的背景。

4. 一抗孵育(Primary antibody incubation)参考一抗的说明书,按照适当比例用(10%山羊血清PBS或1%BSA-PBS)稀释一抗。

立即加入稀释好的一抗, 4℃过夜,第二天取出复温45分钟。

PBS洗3次,每次5分钟。

5. 二抗孵育(Secondary antibody inucubation)按照适当比例用稀释荧光标记的二抗,立即加入稀释好的二抗,室温或4℃在侧摆摇床上缓慢摇动孵育一小时。

PBS洗涤3次。

每次5分钟。

如果结果背景较高,可以适当延长洗涤时间并增加洗涤次数。

6. 蛋白检测(Detection of proteins)7. 复染用DAPI对细胞核进行染色,室温10分钟,PBS冲洗5分钟×3次,封片(封片剂或分析纯的甘油与碳酸缓冲液1:1混合)显微镜观察,染色后为蓝色荧光。

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实验操作流程

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实验操作流程
MBP兔抗体
4℃过夜
加Ⅰ抗
0.3%PBST浸洗
2*5min
在加Ⅰ抗的时候,要用吸水纸吸干周围的水,用pad笔画圈,防止Ⅰ抗流失,影响效果。
驴抗兔488
1h
加Ⅱ抗
1×PBS浸洗
3*5min
室温下1h,注意要避光。如果需要进行双标,在从封闭开始进行,
含DAPI的封片液封片
封片
因封片液中含有DAPI染细胞核(蓝色),所以不用做核的染色。
自然冷却
封闭
蒸馏水洗
2*3min
Ⅰ抗为兔抗鼠,Ⅱ抗就应该为**抗兔,所以我们封闭时选用被抗最少的物种,一般选用牛血清或者驴血清。再封闭时,为了防止封闭液流失,可以用pad笔在标本周围画圈,提高液体的利用度。
0.3%PBST浸洗
2*5min
5%驴血清封闭
室温1h
(PBS配)
加Ⅰ抗
0.3%PBST浸洗
2*5min
100%乙醇Ⅰ
5min
100%乙醇Ⅱ
5min
95%乙醇
2min
90%乙醇
2min
80%乙醇
2min
70%乙醇
2min
蒸馏水(浸洗)
3*2min
抗原
修复
高压锅柠檬酸盐缓冲液
3min
先将柠檬酸盐缓冲液加到洗盒里,加热高压锅,待柠檬酸盐缓冲液升温至60℃左右时放入水化后的标本,盖好高压锅,不加压力阀。加热高压锅,待压力阀处冒水蒸汽时,盖上压力阀,加热三分钟。压力降到正常大气压后打开锅盖,待玻片自然冷却。
含DAPI的封片液封片
冰冻切片(贴片)
操作步骤(贴片)
时间
备注
操作步骤(漂片)
时间
备注

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精髓版)

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精髓版)

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一、原理及应用免疫组化,简单说是用标记的抗体对组织中相应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和部分定量的分析。

二、操作步骤:(1)将石蜡组织切片置于65°C恒温箱,烤片1h左右。

(2)脱蜡:二甲苯I 10min→二甲苯II 10min →梯度酒精(由高到低)各5min。

(3)1×PBS 洗涤3次,每次 5min。

(4)0.5% Triton X-100通透(PBS配制),目的是使抗体能够充分地进入胞内进行结合反应。

Triton X-100 可以溶解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上的脂质而使抗体及大分子结构的物质进入胞浆和胞核内,这样抗体就能顺利进入胞内与相应抗原结合。

当然了,如果检测的是膜抗原无需通透,忽略该步骤。

(4)抗原修复: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微波炉微波高火 3min,之后转成低火 15-30min。

注:福尔马林或多聚甲醛固定,会导致蛋白交联,而解交联的过程称为抗原修复。

所以冰冻切片不需要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方法有多种,一般包括两大类:酶抗原修复(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 热抗原修复(高压蒸汽法、微波法、水浴加热法)。

微波法最为常用。

(5)1×PBS 洗涤3次,每次5min。

(6)3% H2O2,室温孵育30min,目的是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7)1×PBS 洗涤3次,每次5min。

(8)使用1% BSA 进行室温封闭30min,用于封闭非特异性抗原表位。

(9)根据抗体说明书使用合适浓度的特异性一抗,4°C 湿盒中静置过夜孵育。

(10)次日取出切片,室温下复温30min。

(11)1×PBS 洗涤3次,每次5min。

(12)按照免疫组化二抗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DAB 显色:DAB 显色液按说明书配制,使用时滴加到血管组织上,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时,待目的蛋白显色呈棕黄色时结束显色。

(14)苏木素染细胞核:苏木素染液5-10min(根据苏木素染液使用时间的长短,来调整染色时间)→ 流水清洗1min→ 1%盐酸酒精分化瞬时→ 流水清洗1 min→1%氨水反蓝瞬时→流水清洗1min。

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具体步骤

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具体步骤

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具体步骤1 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操作步骤标本的处理:石蜡切片经脱蜡、梯度酒精脱水后,进行抗原修复,然后用0。

01M PBST漂洗5min × 3/次;• 2%BSA或10%BSA 37 C湿盒内封闭30min•抗体染色:C孵育30min;︒–在标本片上滴加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抗体(1:8或1:16稀释),放在湿盒中,37• 0.0lmol/L PBS(pH 7.4) 漂洗5min × 3/次,不时震荡(洗去多余游离的荧光素标记的抗体)。

•缓冲甘油封片–分析纯无荧光的甘油9份+ pH 9。

2,0.2M碳酸盐缓冲液1份配制.•镜检: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优点: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

•缺点: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若检测多种抗原需制备多种相应的荧光标记抗体。

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注意事项μ•对荧光标记的抗体的稀释:要保证抗体的蛋白有一定的浓度;•一般稀释度不应超过1:20,抗体浓度过低,会导致产生的荧光过弱,影响结果的观察。

•染色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标本及抗原而变化;–染色时间:从10 min到数小时,一般30 min;C的低温,延长染色时间。

︒C可加强染色效果,但对不耐热的抗原(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可采用0—2︒C),高于37︒–染色温度:多采用室温(25C 30 min效果好的多。

︒–低温染色过夜较37•试验时需设置下列对照:–自发荧光对照(空白对照):标本加0。

01mol/L,pH7.4的PBS代替一抗。

–阳性对照:用已知的阳性标本加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对照(抑制试验):标本加未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再加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若标本自发荧光对照和特异性对照呈无荧光或弱荧光,阳性对照和待检标本呈强荧光,则为特异性阳性染色.•一般标本在高压汞灯下照射超过3min,就有荧光减弱现象;•经荧光染色的标本最好在当天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会逐渐下降。

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技术石蜡切片脱蜡至水的步骤

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技术石蜡切片脱蜡至水的步骤

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蛋白质的方法,能够在细胞或组织中定位这些分子。

这种技术常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中。

在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之前,需要进行石蜡切片脱蜡至水的步骤,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一步:脱蜡1.1 在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前,首先需要将样品中的蜡质去除。

通常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如二甲基苯)来溶解蜡质,以达到脱蜡的目的。

1.2 脱蜡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避免对样品中的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影响。

1.3 脱蜡后,样品需要经过多次洗涤,以保证蜡质完全被去除。

第二步:水洗2.1 脱蜡后的样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水洗步骤,以移除残留的有机溶剂,并保证细胞或组织的完整性。

2.2 水洗过程需要使用高纯度的蒸馏水,并频繁更换,以避免污染和离子残留。

2.3 水洗后,样品需要进行去离子处理,以避免水中离子对免疫荧光染色的干扰。

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技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细胞或组织中准确地检测和定位特定抗原或蛋白质。

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控制的脱蜡和水洗步骤对于提高染色的敏感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个人观点和理解: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工具,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定位和表达水平。

而其中的石蜡切片脱蜡至水的步骤,是确保染色质量的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严格的处理和洗涤,才能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免疫荧光染色的准确性。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深入探讨了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技术中石蜡切片脱蜡至水的关键步骤。

这些步骤不仅仅是简单的预处理,更是整个染色过程中样品质量的保证。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细节步骤的执行,以确保最终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中文文章的写作中,要求对于指定的主题或概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深度和广度,并根据主题文字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其中包含了详细的步骤和个人观点以及总结回顾性的内容。

文章的格式需要符合知识文章的要求,使用普通文本撰写,使用序号标注,总字数大于3000字。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1.组织固定将待染的组织标本取出,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以去除血液和其他污染物。

然后用组织固定剂(如4%的多聚甲醛)进行固定,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固定后,将组织转移到30%蔗糖缓冲液中,保持在4°C下过夜。

2.组织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

首先用70%乙醇进行脱水,然后使用95%和100%的乙醇进行脱水,每个浓度的乙醇浸泡时间为30分钟。

接下来,用细胞脱水剂(如xylene)进行透明化处理,每次浸泡30分钟。

最后,将组织置于石蜡中,使其逐渐浸透,浸泡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3.组织切片将石蜡浸透的组织取出,固定在切片架上。

使用旋转切片机将组织切成5-10微米厚的切片。

切好的切片用除去石蜡的溶剂(如xylene)处理,然后通过悬浮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移至玻璃切片上。

4.抗原修复在切片上涂抹抗原修复液,将其加热至适当温度进行修复,以恢复组织中的抗原活性。

不同的修复条件适用于不同的抗原修复液,一般修复温度为95°C,时间为20-30分钟。

修复后,将切片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数次。

5.抗体染色在切片上涂抹首要抗体(抗体与所要检测的抗原有特异性结合)。

将切片置于湿润箱中,室温孵育1小时,或在4°C下孵育过夜。

然后,用PBS缓冲液冲洗切片,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接下来,涂抹荧光标记的二抗(与首要抗体结合的二抗),并孵育30分钟。

6.荧光显微镜观察将切片加装到玻璃片上,并用适当的荧光封装剂封盖。

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和记录荧光信号和组织结构。

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避免组织检测和悬浮液受到光照。

2.切片机和刀片必须保持清洁和尖锐,以确保切片的质量。

3.在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保证染色效果。

4.切片和显微镜观察时,要确保显微镜的光源和滤光片与所使用的荧光标记相匹配。

5.进行染色之前,要检查抗体的适用性和浓度,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方法预处理:1.收集组织样品:选择实验需要的组织样品,如病变组织或动物组织,固定在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中,通常时间为24小时。

2.脱水:将固定的组织样品进行脱水处理,使用升级的乙醇浓度,如70%乙醇、85%乙醇和95%乙醇各浸泡5-10分钟,然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2-3次,每次浸泡时间为10分钟。

3.渗透剂处理:将组织样品置于染料渗透剂(如苯酚甲醛、苯酚)中进行渗透处理。

渗透剂的选择根据实验需要的类型来确定。

4.包埋:将已经渗透处理的组织样品放入合适大小的模具中,加入石蜡进行包埋,通常使用两次石蜡浸渍15-20分钟,然后定位标本,放入包埋模具中。

切片:1.切片机调节:根据具体的切片机和刀片的不同,调节适当的角度和切片速度。

2.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的切片盘中,以适当的角度切出厚度约为4-6um的石蜡切片,切片时需要保持刀片的清洁,避免刮伤组织。

3.切片回收:使用刀片回收装置将切下的切片轻轻回收至水中,再将切片转移到预处理盒中。

染色:1. 去蜡:将石蜡切片放入脱蜡溶液(如xylene)中进行脱蜡处理,每个浸泡站点持续3-5分钟。

2.脱水:将石蜡切片从脱蜡溶液中取出,放入浓度递减的乙醇溶液中,分别浸泡5分钟,如95%乙醇、70%乙醇和纯水。

3.抗原修复:为恢复组织切片的抗原表位,可以选择酶消化、高压加热或微波处理等方法来进行抗原修复,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包括热处理和酶切法。

4.屏障消除:为了阻止非特异性结合,需要进行屏障消除,使用5%非脂干奶粉或血清进行预阻断,通常需要在37°C孵育1小时。

5.一抗处理:将相应的一抗加入切片上,覆盖玻璃片,通常需要在4°C下孵育过夜。

6.洗涤:用洗涤缓冲液对切片进行洗涤,通常重复3次,每次5分钟。

7.二抗处理:将荧光标记的二抗加入切片上,覆盖玻璃片,通常需要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

8.洗涤:用洗涤缓冲液对切片进行洗涤,通常重复3次,每次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1、脱蜡至水:将组织切片室温放置10min后,依次将石蜡切片放
入二甲苯3min→无水乙醇5min—85%酒精5min—75%酒精5min—ddH2O洗5min。

2、抗原修复:组织切片置于盛满柠檬酸抗原修复液(50X稀释至
1X使用)的修复盒中于微波炉内进行抗原修复(中火8min—停火8min—中低火7min)。

此过程中应防止缓冲液过度蒸发,切勿干片。

自然冷却后将玻片置于PBS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具体修复液和修复条件根据组织来确定)。

3、画阻水圈:切片稍甩干后用组化笔在组织周围画圈,防止液体
流失。

4、BSA封闭:在圈内滴加3%-5%浓度BSA孵育30min(或二抗
同源血清封闭)。

5、一抗孵育:轻轻甩干封闭液,在切片上滴加按一定比例配好的
一抗(溶于血清:PBS=1:19的抗体稀释液体系中),切片平放于湿盒(内加少量水防止抗体蒸发),4°C过夜。

6、二抗孵育:玻片置于PBS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
次5min。

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内滴加相应的荧光二抗,覆盖组织,避光RT孵育50min。

7、DAPI染核:玻片置于PBS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
次5min。

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内滴加DAPI染液,避光RT孵育3-5min。

8、树脂封片:玻片置于PBS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
次5min。

切片稍甩干后用树脂封片剂封片(其间可滴加少量抗荧光淬灭剂)。

9、镜检拍照:切片于荧光显微镜/confocal/活细胞工作站中观察并
采集图像(DAPI紫外激发波长330-380nm,发射波长420nm,发蓝光;FITC激发波长465-495nm,发射波长515-555 nm,发绿光;
CY3激发波长510-560,发射波长590nm,发橙光;CY5发红光)。

10、结果判读:DAPI染出来的细胞核在紫外的激发下为蓝色,阳
性表达为相应荧光素标记的红光或者绿光,图片处理需使用Image J 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