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综合征(一:1-824)

合集下载

阿-斯综合征

阿-斯综合征

精品文档使用文档阿•斯综合征|||| 大头医生编辑整理精品文档英文名称Adams-Stokes syndrome使用文档精品文档使用文档 别名cardiogenic syncope ;阿-斯综合症; 亚-斯二氏综合征心源性昏厥;心源性晕厥;精品文档类别心血管内科/心源性晕厥使用文档精品文档ICD号R55使用文档精品文档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即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排出量急剧减少,致急性脑缺血所引起的晕厥及(或)抽搐。

最初描述的阿■斯综合征是指心动过缓病人发生的晕厥和抽搐。

广义上说,阿・斯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的心排出量突然锐减而引起的急性脑缺血综合征。

晕厥(syncope)为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引起躯体肌张力消失,但不需要电和化学的心脏转复而可自发性恢复。

使用文档精品文档流行病学晕厥中最常见的是血管神经性晕厥,约占全部晕厥患者的58%;心源性晕厥约占8%〜39%,预后最不良的是心源性晕厥。

使用文档精品文档使用文档1 .快速型心律失常因快速型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晕厥发作,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少数也见于正常人。

(1)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①室性心动过速:并非所有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均引起晕厥发作。

室速引起晕厥发作者主要见于心室率快且有器质性心脏病致心排岀量急剧下降者。

A.单形性室速:a.持续单形性室速;b.非持续单形性室速;c.特殊类型的单形性室速,如右室发育不良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

■精品文档使用文档通常良性特发性室速、并行心律性室速和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不会引起晕厥发作。

B.多形性室速:a.Q-T 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前者见于Jervell-Lange-Nielsen 综合征和Ward-Romano 综合征;后者 见于低血钾、低血镁或延长心肌复极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镣剂及有机磷等灭虫剂等,也见于缓慢性心 律失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各种心脏病 引起的心肌病变。

心梗后综合征是什么

心梗后综合征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心梗后综合征是什么
导语:心梗后综合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数日至数周出现以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而且有反复发生的倾向,是继发症
心梗后综合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数日至数周出现以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而且有反复发生的倾向,是继发症。

如上,这种病一般发生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身上,所以对于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防止。

概念
1895年Dressler曾注意到本病。

1983年Welinl等制订了本病诊断标准。

1976年我国开始有报道。

也有将Dressler综合征和Welin L综合征,简称为PMIS。

PMIS发病率一般占AMI1%~4%。

多数发生在AMI后2~8周,少数患者可以在1周发生。

该症的发生似乎与心肌梗死面积大小无线性关系,有反复发生的倾向,1~7次不等。

临床表现
AMI1周以后出现的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或心包及胸膜腔积液.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或以心包炎,胸膜炎,肺炎三联为主征,或以发热,胸闷痛,血沉加速等重点突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尚无统一标准,下列可供参考.
5.1.1Welin L:1983年心肌梗死后1周以上发生下列症状:①胸膜心包疼痛;②发热37.5℃以上;③ESR>40mm/h.若有上述2条可诊断为PMIS.。

永州市临床助理医师《心血管系统》第一章重要复习笔记

永州市临床助理医师《心血管系统》第一章重要复习笔记

2017年永州市临床助理医师《心血管系统》第一章重要复习笔记第一章心脏骤停【临床表现】(一)基本表现1.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

2.意识突然丧失。

3.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4.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1)将面部贴近患者的鼻部,感觉呼吸时气流。

(2)听病人是否有呼吸声。

(3)看胸廓有无起伏。

5.瞳孔散大固定。

(1)常于停搏后45秒才出现瞳孔散大。

(2)1~2分钟后才出现瞳孔固定。

(3)部分在心脏骤停后无瞳孔散大。

(4)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6.全身发绀7.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二)问诊要点1.不适宜花时间详细询问病史。

2.扼要询问目击者:(1)发作到就诊时间。

(2)患者发作前症状,当时所处环境。

(3)有无外伤史。

(4)心脏病史。

(5)药物、化学品中毒史。

【院前处理】1.就地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2.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

3.B(breath):建立人工呼吸。

4.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5.有条件场地使用体外自动除颤器。

6.及时呼救,转运至最近医院。

7.建立静脉通路。

8.心电图,心电监护。

【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颈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3.心电图。

(1)心室颤动或扑动、持续性心动过速。

(2)电机械分离。

(3)心室停搏。

4.根据前两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二)鉴别诊断急性意识障碍(有脉搏):(1)晕厥。

(2)虚脱。

(3)急性脑血管病。

(4)低血糖。

(5)急性气道阻塞。

(6)头部创伤。

【急诊治疗】(一)基本处理1.基础生命支持直至恢复自主呼吸循环(1)基础生命支持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心脏事件、卒中、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和体外自动除颤器使用。

(2)A:保持气道通畅:①人工或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异物(如义齿、呕吐物);②怀疑为气道异物可采用l~emilich手法排除;③患者取仰卧位,前额用力加压,头后仰,提高颏部,使下颌尖、耳垂与平地成垂直;④气管内插管,或食管气管联合式导气管、喉罩;⑤必要时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6、心血管综合征

6、心血管综合征

第六节心血管疾病常见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造成的一系列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以及ST 段抬高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ostinfarction syndrome):也称Dressler综合症,是心肌梗死患者机体对坏死组织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其特点是在心肌梗死后2~4周,突然发热、胸痛、胸闷、心悸、气急、咳嗽等症状,以及持久的心包摩擦音和心电图异常等临床表现。

X综合征:又称为微血管心绞痛,是指有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同时需除外合并冠状动脉痉挛者。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心肾功能在病理生理紊乱状态下,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能引起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

胆心综合征(Gallbladder cardiac syndrome):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炎等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或ECG 改变称为胆-心综合征。

发生机制:心脏和胆总管二者在T4,5脊神经处存在交叉。

所以当胆道有炎症及胆管内压力增高时,通过T4,5神经反射,引起冠脉收缩,血流减少诱发心脏活动失调。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S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为: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

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

2021年公卫助理医师考点:心血管系统

2021年公卫助理医师考点:心血管系统

第二章心血管系统第1讲高血压概述、临床表现【考频指数】★★★★【考点精讲】1.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临床表现(1)症状: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悸、颈项板紧、疲劳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2)体征: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在家中的自测血压值往往低于诊所血压值。

(3)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舒张压持续≥130mmHg,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

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进阶攻略】高血压的定义标准和分类要牢记。

【知识点随手练】一、A1型选择题1.我国高血压引起的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A.心力衰竭B.脑血管意外C.尿毒症D.高血压危象E.伴发冠心病2.高血压危象与高血压脑病的主要鉴别点是A.舒张压升高程度不同B.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程度不同C.有无脑水肿表现D.肾损害程度不同E.血压骤升的持续时间不同3.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管病变是A.小动脉病变B.动脉中层硬化C.细小动脉硬化D.大动脉炎症E.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粥样硬化【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一、A1型选择题1.【答案及解析】B。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是我国高血压最常见的合并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4~6倍。

2.【答案及解析】C。

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多引起脑水肿。

3.【答案及解析】C。

细小动脉硬化:是原发高血压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细动脉的玻璃样变,最具诊断意义的是肾的入球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的玻璃样变。

第2讲高血压诊断及治疗【考频指数】★★★【考点精讲】1.诊断标准:安静休息时测量的血压值,非药物状态下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心血管培训-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策略与选择

心血管培训-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策略与选择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 -策略与选择
医生自助学习平台:医汇心脏健康
近年来临床医生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 病死率出发,提出2种综合征的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慢性缺血综合征(CIS):
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稳定型心绞痛 缺血性心肌病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依诺肝素
相对风险: 0.83 (0.77–0.90) p<0.0001
3 0 0
2
5
8
10
15
随访时间(天)
20
25
30
Eur Heart J, 2007. 28(13): p. 1566-73
ACS 患者抗凝治疗常规药物 (指南推荐)
UFH(普通肝素)
Fondaparinux(磺达肝癸钠)
LMWH (低分子肝素) Bivalirudin(比伐卢定)
Adapted from Michael Davies
CK- MB or Troponin
Troponin elevated or not
UA and NSTEMI: Pathophysiology
Ruptured plaque with non occlusive thrombus
血栓在斑块内
CHD的病理生理(本质)
稳定斑块 (机械堵塞)
冠脉慢性狭窄或闭塞 (70%-100%)
劳力性AP、心衰
冠脉粥样硬化
(冠脉斑块)
不稳定斑块
斑块破裂
冠脉“急性”
ACS
(易损斑块) ( 血栓形成) 狭窄或闭塞
ACS的病理生理(本质)
冠脉易损斑块 斑块破裂 (脂核大内衬薄)(高血压、冠脉痉挛、剧裂运动)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心血管系统复习要点:循环系统常考的重要体征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心血管系统复习要点:循环系统常考的重要体征

循环系统常考的重要体征
体征
临床意义
见于
周围血管征
点头征、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
脉压增大的疾病
水冲脉
主闭、甲亢、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
毛细血管搏动征
主闭、甲亢、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
Duroziez征(双期杂音)
轻压听诊器与股动脉上可闻及连续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Traube征
(枪击音)
主闭、甲亢、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e Musset征(点头征)
随心脏搏动出现点头样体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ustin-flint杂音
主动脉瓣反流引起功能性二尖瓣狭窄,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GrahamSteell杂音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
严重二尖瓣狭窄
Janeways结节
手掌和足底出现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Osler结节
指(趾)垫出现豌豆样大的红色或紫色痛性结节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Roth斑
视网膜出现卵圆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Rotch征
在胸骨右缘第3~6肋间叩诊实音
急性心包炎
Beck三联征
心包压塞三联征:
颈静脉怒张、动脉压下降、心音遥远
急性心包压塞
Ewart征
(心包积液征)
在背部左肩胛角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大量心包积液
Kussmaul征
吸气时颈静脉怒张
缩窄性心包炎。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及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及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

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膏都石膏枕,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心悸心悸(Palpitation)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心血管疾病。

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

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

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

胸部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脑梗塞,肺炎,急性气胸,气道堵塞,胸壁肌肉炎症,肋骨骨折等,甚至皮肤带状疱疹的疾病疼痛也可以导致呼吸困难。

心脏病心脏病的呼吸困难多为渐进性,逐步加重。

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 dyspnea):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

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2.端坐呼吸(orthopnea):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

不能平卧的机制是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心血管疾病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

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又称为“心源性哮喘”,以区别于肺脏疾病引起的哮喘。

发生机制除上述的两点外,入睡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显的缺氧,使患者从睡梦中惊醒已感到呼吸极度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系统--综合征(一:1-824)
1.De winter 综合征
de winter 综合征
临床上有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既不表现为典型的STEMI 也不表现为N-STEMI,表现为①胸前V1-6导联J点压低1-3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随后T波对称高尖;②QRS波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③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上升不良;④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上抬。

多提示前降支近段病变。

由于 de winter 综合征的患者是前降支近段的急性闭塞,是极其致命的,所以对于此综合征的再灌注治疗选择急诊PCI 是最佳方案。

该发现最初由荷兰鹿特丹心内科医生 de Winter等人报道。

2.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是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综合征。

临床上,这个综合征以V1-3导联ST段抬高、V1-3导联ST段多变、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

3.早期复极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
为一种正常心电图的变异,一般多见于年轻男性,易误认为急性心包炎,心外膜心肌损伤。

心电图表现:胸导联有快速过渡区与逆钟向转位,R波降肢粗钝模糊(J波);ST段J点上移0.1-04mv;ST段抬高呈凹面向上,T波呈对称性增高;部分运动后ST段可降至等电位线。

4.阿-斯综合征( Adams-stokes syndrome):
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致严重脑缺血、意识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侵蚀、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

6.病态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病态房结综合征
简称病窦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指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功(或)窦房传导障碍,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7.胆心综合征( chole-heart syndrome):
胆心综合征
指由于胆道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冠状动供血不足、心脏活动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

其表现类似心绞痛症状,而在胆道系统疾病治疗后,其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8. 心碎综合症:
由悲痛或震惊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

相关检查提示不存在冠脉病变,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疗,并经过卧床休息后,病情可以好转。

简单介绍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综合征,请大家补充,收集整理后再补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