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 新兽药证书

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 新兽药证书

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新兽药证书一、概述布氏菌病是一种由布氏菌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传染病,也可传染给人类。

布氏菌病的传播对动物养殖业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布氏菌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防控至关重要。

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布氏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1. 抗原来源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主要来源于已知含有布氏菌的动物血清,如牛、羊、猪等。

这些血清样本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和处理,以确保抗原的纯度和稳定性。

2. 制备方法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的制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首先需要从携带布氏菌的动物中提取血清样本,然后通过离心、超滤等手段去除杂质和细菌。

经过适当的稀释和加工处理,最终得到用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抗原制剂。

3. 抗原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抗原的稳定性和活性,需要对抗原制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抗原的存储条件、保存期限、抗原效价等指标进行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新兽药证书1. 申请流程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作为兽药的一种,需要获得新兽药证书才能在市场上合法销售和使用。

申请新兽药证书需要遵循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交包括临床试验报告、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方案等材料,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认证。

2. 证书标注一旦获得新兽药证书,抗原制剂需要在包装、说明书等相关资料上标注证书编号、有效期限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药品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保障。

3. 证书更新新兽药证书的有效期通常较短,一旦过期就需要重新申请并通过审批,获得更新证书。

抗原生产企业需要及时关注证书的有效期限,提前做好证书更新工作,以保障产品的合法生产和销售。

四、结论布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的制备和管理对于布氏菌病的检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控制抗原的质量和规范生产流程、及时申请和更新新兽药证书,是保障抗原生产质量和市场合法的关键步骤。

布氏杆菌虎红平板鉴定标准

布氏杆菌虎红平板鉴定标准

布氏杆菌虎红平板鉴定标准
1.组织学反应:在布氏杆菌虎红平板上,布氏杆菌形成脆性小、雪花状的针状晶体,对于凝集性和卷曲性的布氏杆菌则呈现丝状晶体。

2.生理生化特性:布氏杆菌可以产生氧化酶,而其他非布氏杆
菌不能产生氧化酶。

此外,布氏杆菌不会发酵葡萄糖。

3.形态特征: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细长的杆状或弯曲
形状,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现为微小的长条状或弯曲状。

4.生长繁殖条件:布氏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缺氧条件下可以
进行繁殖和生长,生长适温为35-37℃。

5.其它特性:布氏杆菌产生黑素,能够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并能抵抗常规消毒剂的影响。

布病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布病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布病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

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

结果: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

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

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质量控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253-01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易感染牛、羊、猪等家畜。

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乳及乳制品后,也可引起感染,得布鲁氏菌病。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人、动物机体内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常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进行分析。

检测主要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来实施。

室内质控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来控制;室间质控主要通过上级部门质控考核来实现。

室内质量控制:(1)人员的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须通过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

(2)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室的检测的设施以及环境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设备和标准物质: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档案,专人管理,并定期对其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标准物质须在有资质(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地方购买。

(4)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再使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确保使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的版本。

(5)实验耗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为满足检测的要求,应从购买、使用、储存等环节都要按规定加以严格控制。

在满足以上这些条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样品的分析了,样品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环节来实施,三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家畜和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

对于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检测,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利用免疫沉淀现象来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方法,通过观察试管中的凝集程度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对于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检测,通常使用的是血清样品,该样品中含有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

试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试验操作的规范性、试剂的质量和稀释度、样品的质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试验操作的规范性是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试验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中出现任何偏差。

在加样品和试剂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步的操作都准确无误,避免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操作中的卫生条件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避免外界微生物的干扰,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剂的质量和稀释度也对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选择高质量的试剂进行试验。

试剂的稀释度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试验结果在合适的范围内。

试验中使用的试剂需要经常检验其稳定性,避免因为试剂变质而影响试验结果。

样品的质量也是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样品中抗体或抗原的含量直接关系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评估。

在收集样品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污染和破损,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存储样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由于保存不当而导致样品质量下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

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因此需要对试验环境中的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试验室会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抗凝剂对动物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

抗凝剂对动物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

抗凝剂对动物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张智鹏【摘要】为探讨含抗凝剂样品对动物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采集猪、牛、羊等不同动物的血液各10份,经柠檬酸钠、EDTA、肝素钠等抗凝剂处理后与对应的自然凝固、立即离心获得的样品分别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比较两种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显示,经抗凝剂处理后的血浆样品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而自然凝固的血清样品两个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不同处理方式造成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差异现象不受动物种类的影响.抗凝剂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影响非常显著,对试管凝集试验无影响.因此,临床上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动物布鲁菌病筛查时,不能使用含有抗凝剂的血液样品,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11【总页数】5页(P132-136)【关键词】布鲁菌病;抗凝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作者】张智鹏【作者单位】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4;S854.43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2],不仅可造成易感动物流产、不孕、关节炎、睾丸炎等,降低种畜利用价值,并长期带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向人际间传播,引起人关节和肌肉疼痛、肝脾肿大、睾丸炎、附睾炎、孕妇流产、不孕等症状,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3-5]。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鲁菌病列为必须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是布病监测及诊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检验方法[6],被列入我国《动物布鲁菌病诊断技术》[7],成为法定的检验方法。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常作为动物布病的田间筛查,结果阳性的样品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定性确诊[8-9]。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初筛试验)—人畜检测法一样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初筛试验)—人畜检测法一样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初筛试验)—人畜检测法相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介绍: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是用来诊断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

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

潜伏期1~3周,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急性期症状多在3~6月内消退。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正常值:阴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临床意义:异常结果:阳性(50%)凝集:诊断布氏杆菌病符合率为95.92%。

需检测人群:感染,常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注意事项:不适合人群:没有检查前: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样本,出现污染或有摇不散的凝块时不得使用检查时:抗原和血清应在室温中放置30~60分钟后,再进行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查过程:1 材料准备1.1 试剂:抗原、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1.2 受检血清应新鲜,无明显蛋白凝块,无溶血和无腐败气味。

1.3 洁净的玻璃板,其上划上4cm 2 的方格。

1.4 吸管或分装器,适于滴加0.03ml。

1.5 牙签或火柴杆,供搅拌用。

2 操作方法2.1 将玻璃板上各格标记受检血清号,然后加相应的血清0.03ml。

2.2 再受检血清旁滴加抗原0.03ml。

2.3 用牙签类小棒搅动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

2.4 每次试验应设阴、阳性对照。

3 结果判定在阴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条件下,方可对被检血清进行判定。

受检血清在4 分钟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

注:对出现阳性反应的动物须进一步作补体结合试验,或其他辅助诊断试验(试管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系用抗原性良好的布鲁氏菌菌株,接种于适宜培养基培养,收获菌体,经加热灭活,离心后用虎红染液染色,悬浮于乳酸缓冲液中制成。

反应强度的判定标准“-”无凝集,呈均匀粉红色。

“+”稍能查到凝集,稍有卷边形成,凝集物间液体呈红色。

“++”形成明显卷边,凝集块间液体稍清亮。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动物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的因素分析动物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菌可以通过血液、精液、胎盘等途径传播到健康动物体内,导致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动物布氏杆菌病,兽医师通常会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等方法进行病原菌的检测。

然而,在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时,存在许多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试管凝集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抗原和血清。

抗原的选择应该与病菌的来源和生物学特性相符。

血清则应该是来自病原菌携带者或疫苗接种过的动物。

其次,需要对所使用的试剂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试管、移液器、离心机等设备应该经过洗涤和消毒处理,并且要确保试剂的过期日期没有过期。

最后,还需要准备好明确的试验方案,包括试管的安排、相应的荧光素等试剂的加入量以及温度等条件的控制。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 血清和抗原的质量:血清和抗原的质量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血清或抗原的质量不好,就会导致试验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选择试验用品时,应该选择品质稳定的商品。

2. 操作不当:实验员的实验操作能力对试验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实验员没有严格遵守试验流程,或者粗心大意,那么可能会出现实验中断或错误操作,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3. 试管、移液器的清洁度:试管和移液器等设备的清洁度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

如果设备不干净或清洁度不够,那么会引入外来的污染物,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失准。

4. 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选择:在进行试管凝集试验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抗体。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选择也会影响试验结果。

为了控制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降低因素的影响。

1. 严格控制实验员操作规范:试验操作应该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实验员在进行实验前应该通过工作手册等书本资料详细的跟踪和操作专家的示范操作,以便避免实验操作的错误。

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动物生产 382020.10摘要:本文对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为本病的进一步确诊和疫情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影响因素;注意事项目前,布鲁氏菌抗体检测仍是我国布病诊断最常用、最主要的检测方法。

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具有试验试剂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布病的大规模筛查,同时由于本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试验设备,更适于基层实验室和现场试验。

现将RBPT中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RBPT的影响因素1.1 RBPT抗原RBPT抗原的质量是影响布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不同厂家的抗原对同一批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RBPT的假阳性率过高,不仅造成工作量加大,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血清血清质量也是影响布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采集的时间与分离方式直接影响血清的质量。

用于RBPT 的血清最好是新鲜、清亮透明、无溶血、防止细菌污染,并且避免反复冻融。

纤维蛋白原能与虎红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而且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凝集反应发生的越快、越强。

因此,如果待检血清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也会出现RBPT假阳性结果,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温度试验时,RBPT抗原与被检样品的温度、环境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大影响。

RBPT用的抗原需要恢复至室温(22±4℃),并且使用前要充分混合均匀。

血清与温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放置血清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假阳性率越高。

由此可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血清学反应进行的越快。

本试验要求在室温下进行,因此,在试验前要注意观察环境温度是否适合进行本试验。

1.4 药物血清中的药物浓度也会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经过治疗后或治疗期间血清凝集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坤洋
来源:《新农业》2020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对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为本病的进一步确诊和疫情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目前,布鲁氏菌抗体检测仍是我国布病诊断最常用、最主要的检测方法。

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具有试验试剂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布病的大规模筛查,同时由于本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试验设备,更适于基层实验室和现场试验。

现将RBPT中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RBPT的影响因素
1.1 RBPT抗原
RBPT抗原的质量是影响布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不同厂家的抗原对同一批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RBPT的假阳性率过高,不仅造成工作量加大,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血清
血清质量也是影响布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采集的时间与分离方式直接影响血清的质量。

用于RBPT的血清最好是新鲜、清亮透明、无溶血、防止细菌污染,并且避免反复冻融。

纤维蛋白原能与虎红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而且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凝集反应发生的越快、越强。

因此,如果待检血清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也会出现RBPT假阳性结果,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温度
试验时,RBPT抗原与被检样品的温度、环境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大影响。

RBPT用的抗原需要恢复至室温(22±4℃),并且使用前要充分混合均匀。

血清与温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放置血清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假阳性率越高。

由此可见,在一定温度范围
内,温度越高,血清学反应进行的越快。

本试验要求在室温下进行,因此,在试验前要注意觀察环境温度是否适合进行本试验。

1.4 药物
血清中的药物浓度也会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经过治疗后或治疗期间血清凝集不明显。

因此,在血液样品采集前除了要查明动物的免疫背景,还要查清动物的患病及治疗情况,以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

1.5 试验操作
RBPT虽然操作简便,但在试验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抗原及血清加入的量是否准确并混匀、结果判定的时间是否准确等因素也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注意事项
2.1 对照的设立
每次试验时必须设立标准阴性、阳性血清对照,用以判断试验是否成立。

同时在试验前应使用弱阳性对照血清确定试验条件的敏感性。

2.2 试剂的保存及使用
RBPT抗原应用OIE标准血清校准过的血清进行最后标化,于4℃暗处保存,避免冻结和污染。

试验时使用的抗原应与用0.5%石碳酸生理盐水1/45稀释的OIE标准阳性血清出现清晰的阳性反应,而不与1/55稀释的血清反应。

为了避免RBPT抗原被污染,降低温度变化对抗原灵敏度的影响,可以每次试验前只取出足够本次试验用的抗原量。

2.3 血清
采集的血液样本在分离血清之前,避免长时间晃动以及与冰袋接触,以免发生溶血。

为了分离到合格的血清样本,最好在早晨喂料前或停食后6小时进行采血,将装有血液的注射器或采血管摆成斜面,以促进血清更好的析出。

除特殊要求外,用于血清学试验时采集血液样本时不要加抗凝剂,以免影响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判定。

血清样品在使用前一定要上下颠倒混匀,对于冰冻保存的血清样品应充分融化后再进行试验。

2.4 试验操作
虽然RBPT操作易于掌握,结果判定直观,但在试验过程中所用抗原和血清量都很少,试验时加入的量一定要准确。

抗原与血清混合均匀后室温轻微摇晃4分钟后立即判定结果,若抗原抗体反应超过4分钟后也会产生假阳性结果。

3 讨论
RBPT作为快速、准确筛查布鲁氏菌病特异性抗体的简便方法,不仅反应敏感稳定,同时由于抗原的pH为3.65±0.05,可抑制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的IgM、增强特异性IgG的活性,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但在试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影响试验的各种因素,降低各种因素对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