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操作流程
布病血清学诊断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简便、快速易行, 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有一定的敏感性, 检查牛的阳性率稍 高于绵山羊。 高于绵山羊。 该法可用于大面积 检疫。
弃掉0.5 弃掉0.5 0.5
菌液 1 2 3 4 5 6 7
0.5 0.5 0.5 0.5
结 果
试管凝集试验原理
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设计
单位:ml
比浊管的制备
管号 1 2 3 4 5 1:40稀释抗原 0.00 0.25 0.50 0.75 1.00 石炭酸 盐水 1.00 0.75 0.50 0.25 0.00 清亮度 100% 75% 50% 25% 0% 标记
布鲁氏菌的诊断
1:50—1:100++以上 50 1 100++以上 目前国内定1 100++,但国际定1 目前国内定1:100++,但国际定1:160++ 对半年内有菌苗接触史者,虽达1 100—1 对半年内有菌苗接触史者,虽达1:100 1: 160++, 160++,过2—4周应再次检查,效价升高1倍 4周应再次检查,效价升高1 以上方能确定,最好用补体结和试验检查。 以上方能确定,最好用补体结和试验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1 10++ ++以上 补体结合试验1:10++以上
评价:试管凝集试验是Wright Sample于1898年首 Wright和 评价:试管凝集试验是Wright和Sample于1898年首 先建立的, 先建立的,是布病诊断在国际上唯一的全标化 方法,使用广泛,经久不衰。特异性好, 方法,使用广泛,经久不衰。特异性好,也较 敏感,实用性强,诊断、流调、监测均适用。 敏感,实用性强,诊断、流调、监测均适用。 缺点: 缺点: — 有前带现象。 有前带现象。 — 不能区别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 不能区别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 — 产生一定的交叉反应。 产生一定的交叉反应。 — 慢,需要两天。 需要两天。
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布病简介
牛种
绵羊附睾种 Brucella
沙林鼠种
犬种
羊种 猪种
布病血清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1) 血清学诊断需要的标本类型为人及疑似动物 血清。
2) 使用负压采血管或注射器进行采集。 3) 分离到的血清存放到灭菌后的血清管内。 4) 两周内进行实验的血清可4℃冷藏保存。
• 检测试剂需使用R型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抗原。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虎红平板凝集抗原 (检测S型布鲁氏菌抗体的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和 R型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同时进行检测。
• 器材
试管凝集实验
小试管 试管架 诊断试剂
• 器材
试管凝集实验
加样枪
吸头吸头
操作方法
• 每份血清取6-8支小试管,放于试管架上。 • 血清稀释:第一管加入960ul生理盐水,其余各管
内,放到37℃温箱内培养。
运送
• 采集到的双相血培养瓶尽快送至贵州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布病实验室,进行培养检测,检测结果 会在一个半月内反馈至县疾控中心。
• 血培养瓶的运输,不需要冷藏,常温运输。
谢 谢!
• 每个方格内加入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30ul,备 检血清30ul。 注意:虎红平板凝集抗原使用前需充分摇匀。
• 使用牙签将两者混匀。 • 旋转摆动玻璃平板,室温5分钟之内观察结果。 • 每个平板需做阴、阳性血清对照,方法同备检血
清。
结果判断
阳性 阴阳性血清对照同时成立,本次实验成立。
阴性
• 因犬种布鲁氏菌为天然粗糙型,所以产生的血清 抗体为粗糙型布鲁氏菌血清抗体。
血清的反复冻融会引起布病抗体效价的降低 5) 检测后的血清-25℃冷冻保存。 6) 使用冷藏箱进行长距离运输。 注意:采集血清需使用红色或者黄色盖子的负压采
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检疫作法及体会

山东畜牧兽医36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检疫作法及体会朱宗涛刘树军赵燕张广庆李培松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局271000随着我市奶业富民工程稳步推进近几年来我区奶牛饲养数量大幅度增长到2005年底全区奶牛存栏量已达18446头如何进一步做好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检疫确保奶牛健康保证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奶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重要职责几年来我们在奶牛两病检疫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总结了一套操作快应激反应小的有效做法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材料准备游标卡尺剪毛剪1ml 注射器5m l 一次性注射器4号针头0.2ml 吸管2支斜面血液放置架75%酒精棉球生理盐水红色油漆气雾剂和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阴阳性血清2操作步骤2.1奶牛保定在运动场中临时搭建隔离护栏和保定架在运动场中用钢管横扎围墙把运动场分成待检栏和检疫栏在栏杆的内侧用建筑钢管搭建井字型临时保定架接头用卡子固定2.2采血与结核菌素注射尾静脉抽取35ml 血液把抽取的血液放置到斜面血液放置架上同时由另一名检疫员在牛的颈中部上1/3处剪毛直径约10cm 的术部用游标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要详细记录原皮厚度检疫顺序号和牛的耳号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用1ml 注射器抽取0.1ml 结核菌素呈45向下刺入皮内缓慢地推进药液形成豆大小包拔出针头后用酒精棉球轻轻拭去少量漏液完成操作后用红色油漆气雾剂在牛的头部喷上检疫记号放行2.3平板凝集实验待血液析出血清后吸取0.03ml 的待检血清滴于玻璃板的方格内用另一根吸管吸取0.03ml 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每份血清各用一根牙签混合均匀在室温20静置410min 后记录反应结果同时以阴阳性血清作对照2.4布病检测结果判定在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对照下被检血清出现任何程度的凝集现象均判定为阳性完全不凝集的判断为阴性其余判定为可疑2.5结核病检测观察反应皮内注射后分别在72120h 进行2次观察观察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并以游标卡尺测量肿胀面积及皮皱厚度72h 后观察对呈阴性及可疑反应的牛须在原注射部位以同一剂量进行第2次注射第2次注射后于48h 再观察一次2.6结核病检测结果判定2.6.1阳性反应局部发热有痛感并呈界限不明显的弥漫性水肿质地如面团肿胀面积在3545mm 或皮厚在原测量基础上增加8mm 以上者为阳性2.6.2疑似反应局部炎性水肿不明显肿胀面积在3545mm 以下者皮厚增加58mm 为疑似反应2.6.3阴性反应局部无炎性水肿或仅有坚实及界限明显硬块皮厚增加不超过5m m 为阴性3体会奶牛尾静脉采血所用的针头小一次性注射器带的针头皮薄易刺入比颈静脉采血用的16号针头小减轻了奶牛的应激反应尾静脉采血无血液外流减少了奶牛血液对环境的污染而颈静脉采血一般先将针头刺入颈静脉往往刺入后待血液流出再把小瓶放到针头上接取血液往往存在血液流到地面增加了污染程度尾静脉采血方便易行省时省力采血和结核菌素注射同时进行比先在颈静脉采血再进行结核菌素注射时间长并因牛应激反应而呈现骚动不安时间延长效率较低收稿日期2006―04―02。
实验八凝集试验

实验八凝集试验目的要求1. 熟悉平板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的操作技术,通过对凝集结果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凝集的判定和对被检牲畜试验结果的判定。
2.了解间接血凝反应试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一、平板凝集反应(以布氏杆菌为例)(一)取洁净玻片一块,用玻璃铅笔划成五行小格,并标明待检血清的号码。
(三)按表8-1滴加待检血清、抗原(将牛、羊、猪三型布氏杆菌悬浮于甘油浓盐水中,加入煌绿及结晶紫制成)和生理盐水(检查绵羊、山羊血清时,用12%浓盐水)。
血清用前需放室温,使其温度达20℃左右。
(三)用火柴棒自血清量最少格起,依次往前搅拌,使血清与抗原混匀,每份血清用一根火柴棒。
(四)混合完毕后,将玻片置于凝集反应箱上均匀加温,或放于离火焰稍高处,微微加温至30℃左右,3~5分钟内记录反应结果。
(五)按下列标准记录反应强度++++:出现大的凝集块、液体完全透明。
+++:有明显凝集块、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凝集。
++:有可见凝集片,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液体混浊,有小的颗粒状物,即25%凝集。
-:液体均匀混浊,无凝集物。
牛、马和骆驼的血清在0.02ml处或以上凝集,而绵羊、山羊和猪的血清在0.04ml处或以上凝集,判为阳性反应;牛、马和骆驼的血清在0.04ml处凝集,绵羊、山羊和猪的血清在0.08ml处凝集时判为可疑反应。
大规模检疫时,允许只用两个血清量作试验,牛、马、骆驼用0.04和0.02ml,猪、山羊和绵羊、狗用0.08和0.04ml。
如用两个血清量作试验,任何一个血清量出现凝集时,均需用四个血清量重检。
(六)每次试验须用标准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作对照。
二、试管凝集反应(一)每份血清用4支试管(1×8cm),另取对照管3支。
如待检血清多时,只设一份对照组。
(二)按表8-2,用0.5%石炭酸生理盐水,将被检血清稀释成四个稀释度。
第五管中不加血清,设抗原对照。
第六管中加1:25稀释的布氏杆菌阳性血清0.5毫升作阳性对照。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原理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原理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的凝血功能。
该试验通过观察血浆在平板上的凝集情况来判断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诊断血液病变和评估凝血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平板、虎红试剂和患者血浆。
接着,将平板放置在水平面上,滴加适量的虎红试剂在平板上形成一层薄膜。
然后,将患者血浆滴加到虎红试剂上,轻轻摇晃平板使血浆均匀分布。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血浆的凝集情况,可以根据凝集程度来判断凝血功能的好坏。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原理是基于凝血蛋白在凝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当血浆中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时,凝血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受到影响,导致凝集的速度和程度发生改变。
通过观察血浆在平板上的凝集情况,可以判断血浆中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和评估。
通过该试验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特点,成为临床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之一。
总的来说,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通过观察血浆在平板上的凝集情况可以判断凝血功能的正常与
否。
该试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凝血功能异常具有重要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原理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检验方法:依据GB/T18646-2002
1、材料准备
1.1 抗原、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由制标单位提供,按说明书使用。
1.2受检血清应新鲜,无明显蛋白凝块,无溶血和无腐败气味。
1.3洁净的玻璃板,其上划分成4cm2的方格。
1.4吸管或分装器,适于滴加0.03 ml。
1.5牙签或火柴杆,供搅拌用。
1.6观察结果照明用光源
2、操作方法
2.1 将玻璃板上各格标记受检血清号,然后加相应血清0.03ml。
2.2 在受检血清旁滴加抗原0.03ml。
2.3 用牙签类小棒搅动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
2.4 每次试验应设阴、阳性血清对照。
3、判定
3.1 在阴、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条件下,方可对被检血清进行判定。
3.2 受检血清在4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
附: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品控中心
2013-4-22
操作流程图
为了便于观
察结果,辅
以光源照明。
牛羊布病的检测技术

牛羊布病平板凝集试验一、试验原理:该试验又称为板式孟加拉红平板凝集试验,由于所用的抗原是酸性(PH3.6--3.9)带色的抗原,该抗原与被检血清作用时能抑制血清中的IgMl类抗体的凝集活性,检查出的抗体是IgG类,因此提高了该项反应的特异性。
血清的制备一、血清制备将血液采集与无抗凝的离心管中,温室静置30分钟,3000r/min l离心5--10min,吸出血清(切勿吸出红细胞成分),分装备用。
要保存的血清则分离后装入离心管与-- 2 0 ℃的冰箱内保存。
二、虎平平板凝集试验(RBPT)将玻璃板清洗干净,划成50个方格(横10x纵5),每格4cm X 4 c m.每一格下再划1cm宽的小格,各格标上被检血清号,每一横行做两份待检血清。
在各方格中加入相应的被检血清 3 0 ul,,然后再其旁加入30ul虎红平板凝集抗原,用牙签搅动被检血清和抗原使之均匀混合,形成直径约2cm的液区。
轻微摇动,置室温条件下(2 0 ℃),4min内观察结果,同时设阳性血清和阳性血清对照。
方法二、在载玻片上加抗原30UL,加入30UL被检测血清,混匀。
在5min内观察结果,轻摇载玻片,出现凝集颗粒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三、结果观察当阴性血清对照不出现凝集(—),阳性血清对照出现凝集(+),方可对代检血清进行判定。
待检血清在4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四、注意RBPT 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且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但特异性不高,易受试验温度和凝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易准确判定结果。
应用此法所得的阳性检出率为70%,较SAT(试管凝集试验)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低。
该方法主要用于初筛,对其阳性者,还必须经SAT检测为阳性后才能最终判定为阳性。
布病试管凝集操作规程

布病试管凝集操作规程1. 引言布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并对健康和兽产业产生严重威胁。
试管凝集法是一种常用的布病诊断方法,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布病试管凝集操作规程。
2. 实验材料准备•布氏培养基•布鲁氏菌抗原悬浮液•10% NaCl溶液•洗涤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 7.2)•定标浓度方案3. 实验步骤步骤1:预处理1.1 用洗涤缓冲液稀释布鲁氏菌抗原悬浮液,制备所需浓度的抗原工作悬液。
步骤2:试验操作2.1 取一片琼脂糖布氏培养基,用标准线将试管的高度标定为15mm。
2.2 取试管架,中央孔位套橡胶塞。
2.3 用稀释后的布鲁氏菌抗原悬液和10% NaCl溶液分别配制试验管液和对照液,并调整pH至7.2。
2.4 取一支滴管,带好吸液头涂布鲁氏菌抗原试验管液,并加于试管的15mm标注线上,使试管内液面高于标线,形成一个凸起的液面。
2.5 滴加对照液至试管液面下降至标注线,使液面变平。
2.6 反复称数量出20μL待测血清于对控液上。
直立试管,于10分钟内,转匀试管中液并观察结果。
2.7 观察测得的凝集度,根据凝集度判定试品结果。
4. 计算和结果判定4.1 凝集度计算按照定标浓度方案中所规定的浓度和凝集度的对照表,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凝集度。
4.2 结果判定根据凝集度和定标浓度方案中的凝集度判定表,确定血清样品中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抗体。
5. 结论布病试管凝集操作规程提供了一种用于布病诊断的常用方法。
通过本规程的实施,可准确判断血清样品中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抗体,对于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此处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上为布病试管凝集操作规程的详细描述,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为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布病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将能够为人类解决布病带来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操作流程
材料与试剂
以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反应为例。
1.玻璃板、刻度吸管等。
2.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
操作方法
1.取洁净玻板一块,用玻璃铅笔划成方格,并注明待检血清号码。
2.取0.2ml吸管分别吸取0.08ml、0.04ml、0.02ml和0.01ml各放入一方格内。
大规模检验时,可只做2个血清量,大动物用0.04ml和0.02ml,中小动物用0.08ml和0.04ml。
每检一个样品需换一只吸管。
3.每格内加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0.03ml,滴在血清附近,而不要与血清接触。
用牙签(或火柴杆)自血清量最小的一格起,将血清与抗原混匀,每份血清用一根牙签。
4.混合完毕,将玻板置凝集反应箱上均匀加温或采用别的办法适当加温,使温度达到30℃左右。
3min~5min内记录结果。
结果判定
++++:出现大的凝集块,液体完全清亮透明,即100%凝集。
+++:有明显的凝集片,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凝集。
++:有可见的凝集片,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液体混浊,有小的颗粒状物,即25%的凝集。
-:液体均匀混浊,即不凝集。
以出现++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该份血清的凝集价。
大动物(牛、马、骆驼等)以0.02ml出现凝集价判为布氏杆菌病血清阳性,0.04ml出现凝集价判为可疑。
中小动物(猪、山羊、绵羊等)以0.04ml出现凝集价判为该份血清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0.08ml出现凝集价判为可疑。
注意事项
1.每次试验必须以标准阳性血清和标准阴性血清进行对照。
2.加抗原前必须摇匀。
3.反应温度最好保证在30℃左右,3min~5min内判定。
如反应温度偏低,可适当延
长判读时间。
4.如用两个血清量作试验,任何一个血清量出现凝集反应时,则需要用四个血清量重检。
5.平板凝集反应最好是用于初筛,如出现阳性或可疑反应,再用试管凝集反应进行复检,以定性。
6.平板凝集反应与试管凝集反应的关系。
表平板凝集反应与试管凝集反应的关系
平板凝集反应
0.08
0.04
0.02
0.01
试管凝集反应
1︰25
1︰50
1︰10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