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

日内进行检查,因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血清 效价降低。
③ 个别血清会出现前带现象,建议多做几个管,多
采用几个稀释度。
2.3 iELISA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ELISA)是另一种对布病 抗体敏感性较高的实验。大 概步骤如下,抗原包被在平 板上,血清或奶样中的特异 性抗体能够与抗原形成复合 物。通过洗液洗涤去除未结 合的抗体,当用酶标二抗孵 育显色以后,可以通过index 值来判断动物是否为阳性。
方。
(3)实验室外部质控 环比实验:外部的质量体系对实验室进行的能力 验证。 在环比实验中,实验室会收到15-20个盲样,这些 盲样的滴度都已经被测定,并且都通过了稳定性与 均一性实验。通过环比实验,可以评判各实验室在 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其不断改进。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人兽共患病监测室 在2015年11月29日进行了第一次环比实验,现结果 正在汇总分析当中。
通过以上标准对抗原进行质控至关重要。因为如
果没有良好质控的话,则实验中虎红抗原可能会过 于敏感(产生许多假阳性),或敏感性不够(产生 许多假阴性)。
当没有OIE标准血清时,需要使用国家标准血清
对抗原进行质控。国家标准血清符合OIE的要求, 应由国家参考实验室提供。
2.2 SAT
• 特异性抗体可与相应
2015年环比实验样品制备
谢谢大家!!!
(3)RBT抗原质控的方法
① 当新的一批抗原到来时,要对新的抗原进行质控。简述 ②
③
④
⑤
RBT抗原质控方法如下(以OIE标准血清为例): 抗原滴度(可检测性):将OIE ISS 标准血清用生理盐 水稀释为1:25, 1:40, 1:45, 1:55 和1:100。RBT实 验中当血清在1 :45稀释度时检测为阳性,1 :55为检测 阴性则此项合格。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则检测度不合格。 敏感性:取滴度略高于阴阳性临界值的阳性血清,并用 待检抗原检测,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时则此项合格 特异性:对阴性血清(通过未感然布鲁氏菌动物的血液 制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则此项合格。 纯度/无菌性
布鲁氏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流行。
布病给人造成了大量损失和痛苦。
近年由于布病的散发病例的增多,患者多无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因此其实验室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布氏菌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分三类:布氏菌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菌学检测周期长、阳性率低、感染风险高等特点,分子生物学对仪器、人员、技术的要求较高使得这两类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上不是很普遍,应用最多的还是布氏菌的血清学检测。
本文现就布氏菌的血清学的检测进行如下综述。
布氏菌血清学方法可以分为:凝集法、补体结合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荧光偏振法、胶体金层析法等。
其中凝集法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颗粒性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的血清学实验,现应用最多的为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管凝集实验、二巯基乙醇试管凝集实验、抗人球蛋白抗体实验等。
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A)其抗原系用抗原性良好的牛种布氏菌株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收获菌体, 经加热灭活, 离心后用虎红染料染色, 悬浮于乳酸缓冲液(PH3.6-3.7)制成。
它能抑制非特异性反应的IgM和增强特异性IgG 的活性, 其反应敏感稳定, 特异性优于试管凝集实验。
因此PBPA在很多国家推广使用, 是我国常规的诊断方法之一。
RBPA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精密的仪器,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和检测点应用。
因有很高的灵敏性且能在短时间内完成,RBPA常用于初筛实验。
其有很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当检测1:4稀释血清标本阳性时其诊断的特异性更高【1】。
但RBPA也有局限性,纤维蛋白原可与虎红染料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形成假阳性【2】,急性病人早期,体内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RBPA可能检测为阴性。
试管凝集实验(SAT)又称莱特试验是1897年由Wright发明,其方法简便,特异性强,可半定量检布鲁氏菌抗体滴度,因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至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我国布病诊断标准中当SAT滴度≥1:100可确诊是活动性布病。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检测方法布病,又称为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播给人类。
布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布病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布病检测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
1. 血清学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是目前常用的布病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含有鼠疫耶尔森菌的特异抗体,可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布病。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初步诊断。
但是,血清学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感染初期可能无法检测出抗体,容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2. 细菌培养检测方法。
细菌培养检测是通过将患者的组织样本或体液样本进行培养,观察是否能够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来进行诊断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获得病原体,对于确诊布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细菌培养检测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得出结果,且操作复杂、耗时。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组织样本或体液样本中的鼠疫耶尔森菌的DNA或RNA来进行诊断。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对于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4. 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患者的组织样本中是否含有鼠疫耶尔森菌的特异抗原来进行诊断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
然而,免疫组化检测方法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且操作复杂,不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
总结。
布病的及时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目前,血清学检测、细菌培养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是常用的布病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及评价

论与我们 的P R T 是有高度的一致性的。并且该方法的使用不仅对 于 早期 的抗体 产 生 高敏 感 ,对 于后 期 的 治疗 中也表 现 不俗 。特别 是 在 猪 布 病 的 试 验 检疫 时 ,R B P T 得 出 的结 论 是 与 S A T 有着 高 达 9 9 . 4 4 %的概 率 的 ,这说 明对于 R B P T 的使 用是  ̄ L S A T 更 优 秀的 检测
要 可分 为 三种 不 同 的试 验方 法 ,环 状 、絮状 以及 琼 脂扩 散试 验 ,
1 试 管凝 集试验
在1 8 9 6 年 我 们 的D u r h a m开 始对 于 细 菌凝 集 反 应 进 行 深 入 研 究 ,试 管 凝 集 试 验 随 着 多 年 的 积 累 被 多 次 的 研 究 和 检 测 布 鲁 氏 菌 病 的参 数 。试 管 凝集 试 验 的又 被 称 为 为S A T,是 被 大量 采 用 的 项 检 测 手 段 。 这 种 研 究 方 法 主要 是对 诊 断 布 病 的 一 种 试 验 方 式 。经 过 多年 的实 验 积 累 ,S A T 被 不断 的采 纳 ,因为 其 试验 的稳 定 性 ,也 是 一 种高 敏 感 的一 项 选 择 。它 通 过相 关 的 实验 可 以检 测 出我 们 血 清 中 的 存 在 的抗 布 鲁 氏菌 ,一 般 主 要 表 现 为 三 个 免 疫 球 蛋 白抗 体 ,这 三 种 包 括 I g G,I g M以及 I g A。通 过 检 测这 三 项 矿 体 ,我 们 的S A T 对I g M 表 现 出较 强 的 敏感 性 ,在 布鲁 氏菌 病 的早 期 诊 断 中 ,我们 一 般 在 用S A T 检 测 是会 进 行 多 次 的实 验 ,由 于检 测 次 数 的增 多 ,我们 可 以 发 现它 的凝 集 价 也会 急 剧 的上 升 ,这 对 于 我 们 精确 的诊 断有 着 很 大 的帮 助 ,这种 凝集 价 可 以保 持 在一 年 的 时 间 ,在 这之 后 它 会 有所 减 少 。在 S A T 检 测 中 ,对 于 家 畜和 人 的 检 测 是相 一 致 的 , 由于操 作 上 并 不 复杂 ,而 且 判 断结 果 也 比较 方 便 ,因 此 ,采 用 S A T 是有 较 高 的诊 断价 值 的体 现 的 ,当然 ,我 们
羊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羊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武水珍X u m u s h o u y i 羊布鲁氏菌病又被称为布病,它是由布鲁斯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热、流产、睾丸炎症、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种传染性疾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反刍动物,同时也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的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都需要做好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和疫情的检测筛查。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到等,不同的试验有着不同的操作标准,同时检测的精确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学生检测方法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效果,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2个规模化养殖场当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获取本次研究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两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将其放置在4度的温箱当中进行保存。
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试剂为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羊布鲁氏杆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EILSA )、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布鲁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绵羊红细胞。
上述材料均从正规途径采集。
在试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仪器主要包括了生化培养箱、酶标仪、全自动酶标洗板机、单多道移液器等。
2、试验方法在试验操作过程中,首先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得到的血清进行编号处理。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的检测和判定按照布鲁氏杆菌诊断技术标准进行。
羊布鲁氏杆菌抗体检测试验,按照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相关说明进行严格的操作,并进行阳性阴性判断。
二、结果分析1、不同血清检测方法200份血清样品当中的阳性率在进行血清学检测过程中,根据布鲁斯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对于普通平板检测为阳性,但试管凝集检测为阴性的血清,应该在试验结束30天之后,再次采集该头患病羊的新鲜血液进行一次检测,如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再次为阳性,则可以判断该血清为阳性,否则判断为阴性。
布病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布病检测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及时、准确地进行布病检测工作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布病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对于保护人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检测目标。
1. 确定疫情情况,通过对人畜进行检测,了解疫情的分布和传播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 保障食品安全,对从事畜牧业和相关行业的人员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食品安全,防止疾病通过食品传播。
3. 防止疫情扩散,及时发现病例,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三、检测方法。
1. 人员检测,定期对从事畜牧业和相关行业的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
2. 动物检测,对家畜、野生动物等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3. 食品检测,对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的人员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四、检测流程。
1. 采样,对需要检测的人员、动物和食品进行采样,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检测,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样本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携带者。
4. 处理措施,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隔离治疗、淘汰携带者等。
五、检测管理。
1. 建立档案,对参与检测的人员、动物和食品建立档案,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2. 设立检测点,在重点地区设立检测点,方便对人员、动物和食品进行检测。
3. 宣传教育,加强对人员、动物饲养者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其对布病检测工作的重视和配合度。
六、检测评估。
1. 定期评估,对布病检测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数据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疫情的变化趋势,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七、总结。
布病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传播,保障人畜健康。
牛羊布病的检测技术

牛羊布病平板凝集试验一、试验原理:该试验又称为板式孟加拉红平板凝集试验,由于所用的抗原是酸性(PH3.6--3.9)带色的抗原,该抗原与被检血清作用时能抑制血清中的IgMl类抗体的凝集活性,检查出的抗体是IgG类,因此提高了该项反应的特异性。
血清的制备一、血清制备将血液采集与无抗凝的离心管中,温室静置30分钟,3000r/min l离心5--10min,吸出血清(切勿吸出红细胞成分),分装备用。
要保存的血清则分离后装入离心管与-- 2 0 ℃的冰箱内保存。
二、虎平平板凝集试验(RBPT)将玻璃板清洗干净,划成50个方格(横10x纵5),每格4cm X 4 c m.每一格下再划1cm宽的小格,各格标上被检血清号,每一横行做两份待检血清。
在各方格中加入相应的被检血清 3 0 ul,,然后再其旁加入30ul虎红平板凝集抗原,用牙签搅动被检血清和抗原使之均匀混合,形成直径约2cm的液区。
轻微摇动,置室温条件下(2 0 ℃),4min内观察结果,同时设阳性血清和阳性血清对照。
方法二、在载玻片上加抗原30UL,加入30UL被检测血清,混匀。
在5min内观察结果,轻摇载玻片,出现凝集颗粒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三、结果观察当阴性血清对照不出现凝集(—),阳性血清对照出现凝集(+),方可对代检血清进行判定。
待检血清在4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四、注意RBPT 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且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但特异性不高,易受试验温度和凝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易准确判定结果。
应用此法所得的阳性检出率为70%,较SAT(试管凝集试验)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低。
该方法主要用于初筛,对其阳性者,还必须经SAT检测为阳性后才能最终判定为阳性。
32.14.1-布病检测原始记录

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检测原始记录一、初筛方法: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1.1操作:在玻片上加0.03mL被检血清,然后加入虎红平板抗原0.03mL,摇匀或用牙签混匀,在5min内判定结果。
1.2结果判定:判定凝集程度(-至++++)同平板凝集反应亦可只分为(+)阳性,(-)阴性两类。
二、确证实验:试管凝集试验(SAT)2.1操作方法:被检血清的稀释:在一般情况下,每份血清用5支小试管(口径8~10mm),第一管加入2.3mL 石碳酸生理盐水,第二试管不加,第三、四、五管各加0.5mL,用1mL吸管吸取被检血清0.2mL,加入第一管中,混匀。
混匀后,以该吸管吸取第一管中血清加入第二管和第三管各0.5mL,再从第一管吸出0.5mL 丢弃,剩1mL。
以该吸管将第三管混匀,并吸取0.5mL加入第四管,混匀。
再从第四管吸取0.5mL,加入第五管,混匀,吸取0.5mL,弃去。
如此稀释后,从第二管到第五管血清稀释度分别为1∶12.5,1∶25,1∶50和1∶100。
加入抗原:先以0.5%石碳酸生理盐水将抗原原液作适当稀释(一般是作1∶10稀释)。
稀释后的抗原加入各稀释的血清管(第一管不加,作为血清对照),每管加0.5mL,混匀。
加入抗原后,每管总量1mL,血清稀释度从第二管至第五管分别为1∶25,1∶50,1∶100和1∶200。
对照:阴性血清对照,血清稀释后加抗原(与被检血清对照相似)。
阳性血清对照,其血清稀释到原有滴度,再加抗原,抗原对照,适当稀释的抗原加石碳酸盐水。
判定比浊管制备:每次试验须配制比浊管作为判定的依据。
配制方法是:取本次试验用的抗原稀释液5~10mL,加入等量的0.5%碳酸盐水作倍比稀释。
全部试验管,对照管及比浊管充分振荡后置37℃温箱中20~22h,取出后放室温2h,然后以比浊管为标准判定结果。
2.2记录结果:根据各管中上层液体的清亮度记录结果。
特别是50%清亮度(++)对判定结果关系较大,一定要与比浊管对比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也叫布鲁氏杆菌病,在临床上表现是反复发热,迁延不退,表现的热型是波状热。
病人常是以发热为主诉就诊,除了发热,其他可能会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但是症状不典型。
布鲁氏杆菌的检查比较难,需要行血液培养及骨髓穿刺。
如果是考虑布氏杆菌病,常规的医院和一般普通医院诊断有难度,需请疾控中心帮忙,一般地市级的疾控中心可以做布鲁氏杆菌的血培养培养,一般需要5-7天培养出来以后,基本可以确诊布鲁氏杆菌病,这个病是人畜共感染的疾病,大多数是与牛羊接触比较多的人群发病。
布病针对布鲁菌病原学方面的检查,临床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细菌培养,可以采集血、骨髓、脑脊液等体液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布鲁菌病在急性期,布鲁菌培养的阳性率相对来说比其他的细菌要高,所以怀疑布鲁菌病,常规应该做细菌的培养。
第二、血清的凝集试验,临床比较常用的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该方法一般是作为布鲁菌病的初筛试验。
还有试管凝集试验,相对来说准确性比虎红平板试验要高。
如果虎红平板试验阴性,可以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来
帮助诊断。
此外,血清学还包括补体结合试验,一般临床应用的相对会少。
第三、针对细菌的NGS检测,也就是针对血液或者其他体液进行细菌的二代测序检查,通过测序的方法来检测是否有布鲁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