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平板试验(PAT)
布鲁氏菌病鉴定方法

布鲁氏菌病鉴定方法
布鲁氏菌病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血常规检查:布鲁氏杆菌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通常会提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偏低,以及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的情况,还可能出现少数异型淋巴细胞。
2. 细菌培养:在对血液和骨髓进行细菌培养时,如果能从血液、骨髓中分离到布鲁氏杆菌,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3. 初期平板凝集试验:如果在初期平板凝集试验中,化验结果为阳性,可作为布鲁氏杆菌病初期筛选的依据。
4. 其他:若存在接触家畜、家禽的情况,或者为生活在疫区的居民,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肿痛、关节肿痛等症状,并且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等情况,应该高度怀疑布鲁氏杆菌病。
5. 标记抗体技术:包括间接ELISA、竞争性ELIS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试验、斑点ELISA、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
标记抗体技术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高的敏感性。
以上是布鲁氏菌病的鉴定方法,如果您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接触史和暴露史,以便医生更好地为您制定诊疗方案。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
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
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一、临床表现及分期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
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一)临床表现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
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
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
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
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
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二)临床分期1.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
2.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
二、实验室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2.血沉: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1.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
2.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者。
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 ++及以上。
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l∶400 ++及以上。
(三)病原学检查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培养分离到布鲁氏菌。
家畜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

l f u i d [ J ] - J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S c i ,2 0 0 5,6 ( 8 ) :7 8 7 — 7 9 2 . [ 4 】K a j i k a w a H,Va l d e s C,Hi l l ma n K,e t a 1 . Me t h a n e o x i d a t i o n a n d i t s c o u p l e d e l e c t r o n — s i n k r e a c t i o n s i n r u m i n a l l f u i d [ J ] . L e t t e r s i n a p p l i e d mi c r o b i o l o g y ,2 0 0 3 ,3 6( 6) :3 5 4 — 3 5 7 .
“
2 实验结果
通 过用 虎 红平 板凝 集试 验对 2 9 0 份 猪 、牛 、羊 血清 样 品进行 检
测 ,受检血清在4 m i n 液体均匀混浊,元凝集现象,全部为阴性。
3 讨论
( 1 )本次 检测 无 阳性 牲畜 ,为 本病 的 防治提 供 了依据 。但 随 着 市 场 流通 的 活跃 ,特别 是 种畜 的购入 频 繁 ,因 此 ,每 年都 要 检
布 鲁 氏 菌病 是 由布 鲁 氏菌 引起 的 人 、畜 共 患 传 染 病 。 在 家 畜 中 ,牛 、羊 、猪 最 常发 生 ,且 可 由牛 、羊 、猪传 染 人 和其 他 家 畜 。其 特 征 是雌 雄 动 物生 殖 器 官 和胎 膜发 炎 ,引起 流 产 、不 育 和 各 种 组 织 的局 部 病 灶 ,雄 性 动物 则 出 现睾 丸 肿胀 、睾 丸炎 。本 病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我 国目前在人 、畜 问仍有发生 ,给畜牧业 和人 类 的健康 带 来严 重危 害 。 近 年来 ,为 了 掌握 景 东 彝族 自 治 县现 阶 段畜 间布 鲁 氏菌 病 疫 源 和疫 病 流行 规 律 ,及 时发 现疫 情 隐 患 ,有 针对 性 地 开展 布 鲁 氏 菌 病 预 防控 制 工 作 。我 们 对 辖 区 内猪 、牛 、羊开 展 抽 样检 测 。其 中2 0 1 4 年从 全 县 1 3 个 乡镇 采 集血 清 2 9 0 份 ( 猪1 2 6 份 、牛6 5 份 、猪 9 9 份 )。监 测 时 间 猪 、羊 在5 月 龄 以上 ,牛在 8 月 龄 以 上 ,怀 孕母 畜则 在 第 1 胎 产后 半 个 月 至 1 个月 ;本 次用 布 鲁 氏 菌病 常用 的方 法 虎 红平 板 凝集 试 验进 行检 测 。 ( 7 )静置 3— 4 mi n ,再 拿起 玻 板 轻轻 转 动 ,按 下列 标 准记 录 反应 结果 : + + + + ” 出现 大 的 凝 集块 ,液 体 完 全清 亮 透 明 ,即 1 0 0 %凝 集; “ + + + ”有 明显凝 集 片和 颗粒 ,液 体几 乎完 全透 明 , ̄ 1 1 7 5 %凝 集; “ + + ”可 以看 见颗 粒 ,液体 不 甚透 明 ,1  ̄ p 5 o %凝集 ; “ + ”仅 仅 可 以看 到颗 粒 ,但 液 体 混 浊 ,  ̄ P 2 5 %凝集 ; 一液体 均 匀 混浊 , 无凝 集现 象 。 1 . 3 结 果判 定 受检 血清 在4 m i n 出现 肉眼可 以看 见凝 集现 象者判 为 阳性 。
羊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羊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羊布鲁氏菌病又被称为布病,它是由布鲁斯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热、流产、睾丸炎症、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种传染性疾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反刍动物,同时也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的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都需要做好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和疫情的检测筛查。
在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到等,不同的试验有着不同的操作标准,同时检测的精确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学生检测方法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效果,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2个规模化养殖场当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获取本次研究从流行过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两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采集新鲜血液200份,将其放置在4度的温箱当中进行保存。
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试剂为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羊布鲁氏杆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EILSA)、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抗原、布鲁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绵羊红细胞。
上述材料均从正规途径采集。
在试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仪器主要包括了生化培养箱、酶标仪、全自动酶标洗板机、单多道移液器等。
2、试验方法在试验操作过程中,首先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得到的血清进行编号处理。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的检测和判定按照布鲁氏杆菌诊断技术标准进行。
羊布鲁氏杆菌抗体检测试验,按照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相关说明进行严格的操作,并进行阳性阴性判断。
二、结果分析1、不同血清检测方法200份血清样品当中的阳性率在进行血清學检测过程中,根据布鲁斯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对于普通平板检测为阳性,但试管凝集检测为阴性的血清,应该在试验结束30天之后,再次采集该头患病羊的新鲜血液进行一次检测,如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再次为阳性,则可以判断该血清为阳性,否则判断为阴性。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8-2007〕1 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群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那么、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布鲁氏菌病诊断与报告。
2 诊断依据2.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疫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
其他流行病学参见附录A。
2.2 临床表现2.2.1 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2.2.2 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
具体临床表现参见附录B。
2.3 实验室检查〔操作方法见附录C)2.3.1 实验室初筛2.3.1.1平板凝集试验(PAT)(见C.1.1)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见C.1.2)结果为阳性或可疑。
2.3.1.2 皮肤过敏试验(见C.2)后24h、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Ocmn2以上)。
2.3.2 血清学检查2.3.2.1 试管凝集试验(SAT)(见C.1.3)滴度为1:l00++及以上,过2周-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2.3.2.2 补体结合试验(CFT)(见C.1.4))滴度1:lO++及以上。
2.3.2.3 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见C. 1.5)滴度l:400++及以上。
2.3.3 别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等任一种培养物中别离到布鲁氏菌。
3 诊断原那么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开展和转归比拟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一种病症来确定诊断。
对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是综合性的。
即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 诊断4.1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2.1.2.2和2.3.l中任一项者。
4.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2.3.2或2.3.3中任何一项者。
畜间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2021年第1期 吉林畜牧兽医·经验交流·JingYan JiaoLiu畜间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白 翠1,马晓媛1,王 楠1,曹东阳1,胡泽宇1,李海燕2,郑 聪3,刁鹏翔41.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2.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兽医总站,吉林通化 134000;3.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畜牧兽医站,吉林吉林市 132000;4.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两家子乡畜牧兽医站,吉林吉林市 132000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原体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
人感染布病主要是与职业、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由于布鲁氏菌感染一周后可出现特异性血清抗体,因此,国内外均用血清学试验检测该病。
方法主要有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操作简单,价格便宜,但有时会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适合大量样品的初筛。
1.1 材料准备1.1.1 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标准的阳性和阴性血清,按说明书使用。
1.1.2 被检血清应新鲜,无明显蛋白凝块,无溶血和无腐败气味。
1.1.3 洁净的玻璃板,其上划分成4 cm2 的方格。
1.2 操作方法1.2.1 试验前,将血清和抗原在室温恢复30 min。
1.2.2 在玻璃板上加入25 µL的被检血清。
1.2.3 被检血清旁加入等量的抗原。
1.2.4 用牙签类小棒混合均匀,在4 min内观察结果。
1.3 结果判定1.3.1 在阴阳对照成立的条件下,试验成立。
1.3.2 被检血清在4 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为阳性(+), 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为阴性(-)。
2 试管凝集试验操作时间比虎红凝集试验长,比较繁琐,但特异性较好,实用性也比较强,多用于复核。
2.1 操作过程2.1.1 血清的稀释牛、马、骆驼一般从1:50开始,稀释4个滴度;猪、狗和羊从1:25开始稀释,同样是4个稀释度。
牛血样中布氏杆菌菌病的血清学试验-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

牛血样中布氏杆菌菌病的血清学试验-畜牧兽医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布鲁氏杆菌病,起初叫法不统一,有许多的名称:有按学者名称叫的。
如布鲁氏杆菌病,斑格氏病,有按地区起名叫的,如马尔他热,地中海热,地中海弛张热:有按临床表现命名的,如波张热,波浪热,浪热病,懒汉病;有按兽名叫的,如羊儿病,山羊热;还有的按病原学叫的,如布氏杆菌病。
实际上这些名称都不够合适,因为本病不是地中海的地方病。
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具有典型波浪热的患者只占20%,不仅山羊的病,绵羊同样也能患病,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芽胞,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胞的细菌相近。
1%来苏尔或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均可杀死。
直射阳光0.5-4 小时杀死。
在干燥的土壤内37 天,在冷暗处、胎儿体内可活6 个月,在粪水中的存活力很强。
布氏菌是1886年英国医生布鲁氏在马尔他岛死于地中海热的尸体脾脏标本上用显微镜观察到大量的微小菌体。
1887 年布鲁氏首先成功的分离到病原体的的纯培养,命名为马尔他球菌,即羊种布氏菌,自此时带来了对该病的系统研究。
布病是有布氏杆菌属所引起的一种人蓄共患产染病,呈急性经过,易于过渡到慢性,临以发热,骨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脏器的损害与经常复发为特征。
传染源: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在家畜中,牛、羊、猪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
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重要通过消化道,经皮肤,结膜,交配等感染传播。
混虫也可以传播本病。
病畜及带菌者。
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分娩和流产时将大量的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
此外,布鲁氏菌也可以通过精液,乳汁,尿液感染。
人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一般不由人传染给人。
流行特点:在我国,人感染严重的地区是羊布氏杆菌病多发的地区。
一般牧区人的感染率要高于农区,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只要与患病动物的毛,皮,乳肉,血液等接触频繁的人员发病率要高的多。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诊断和疫区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卫生防疫机构。
2 术语皮肤过敏试验:受布氏菌感染后,再受到布氏菌过敏原刺激,皮肤出现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布病疫区:凡有新病人发生,或有疫畜检出的自然村(屯)或畜牧场(队)均视为布病疫区。
检疫:用特异性的血清学,皮肤试验,分离细菌等方法对人畜布病的检查。
淘汰:对查出的阳性畜进行屠宰处理。
3 布病诊断布病是一种严重地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和畜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3.1 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
3.2 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3.3 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上标始)2(上标终)以上)。
3.4 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3.5 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疑似病例:具备3.1、3.2和3.3者。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4或3.5中任何一种方法阳性者。
4 疫区处理原则4.1 核实诊断:对确诊的病人应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核实诊断。
4.2 检疫和淘汰处理疫畜:对疫区内全部羊,牛和猪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疫,检疫后1个月再检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平板试验(PAT)
一、应备有下列材料:
1.受检血清:受检血清必须新鲜,无溶血现象、腐败现象、气味。
2.在实验前血清必须置于温室中,使其达到20℃左右。
3.抗原:由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供应。
本抗原由加热杀死的布鲁氏菌菌体经染色制备而成的淡蓝色悬浮液。
抗原本身出现凝集者应废弃。
使用前应充分振荡,并使其温度达到20℃左右。
4.阴、阳性血清:由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供应,本方法所用的阴、阳性血清与试管凝集试验法相同。
二、操作方法:
1.备一方形洁净的玻璃板:划成25个方格,横数5格,纵数5格,每格四平方公分,第一列各格写下血清号码。
2.用0.2毫升灭菌吸管按下列剂量加受检血清于任何一行(横格)的各格中:第一格0.08毫升,第二格0.04毫升,第三格0.02毫升,第四格0.01毫升。
(如下表)
血清号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
血清量(毫升)
1 0.08 0.04 0.0
2 0.01
2 0.08 0.04 0.02 0.01
3 0.08 0.0
4 0.02 0.01
4 0.08 0.04 0.02 0.01
由于本试验所需血清量较少,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求严格,应尽可能减少误差,最好滴出血清前用滤纸片擦去吸管表面沾附的血清。
3.加平板反应抗原原液0.03毫升于上述各血清量中,并用牙签或细铁丝混匀,使抗原和血清推开,面积直径约2—3公分的圆形。
由血清量最少的一格(即第四格)混起,每份血清用一根牙签,用过的牙签要放固定容器中,工作完毕后集中烧毁。
若用细铁丝作混合,每份血清混匀后应用酒精棉花擦净,然后再作另一份血清的混合。
4.混合完毕,将玻璃板置于酒精灯火焰或凝集反应箱上,均匀加温,使达到30℃左右,并轻轻摇动玻板,使血清与抗原混合液呈缓慢的旋转运动,以保证充分混合。
5—8分钟内记录反应结果。
5.每次试验用1—2份已知阴性血清和1—2份阳性血清作平板凝集反应,以资对照。
6.按下列标准用加号记录反应强度
“#”出现大的凝集片或小的颗粒物,液体完全透明,即100%凝集。
“+++”有明显的凝集片,液体几乎全部透明,即75%凝集。
“++”有可见的凝集片,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液体混浊,有仅仅可以看出的粒状物,即25%凝集。
“—”液体均匀混浊。
7.平板凝集反应与试管凝集反应的关系:用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平板抗原作平板凝集试验时,0.08毫升血清的反应相当于试管法中1:25血清稀释液的反应,0.04毫升的反应相当于1:50,0.02毫升的反应相当于1:100,0.01毫升的反应相当于1:200。
三、结果判定
在我国,牛、马和骆驼于0.02毫升的血清量,猪、山羊、绵羊和狗于0.04毫升的血清量,出现两个加号以上凝集现象时,被检血清判为阳性反应。
牛、马和骆驼于0.04毫升血清量,猪、山羊、绵羊和狗于0.08毫升的血清量,出现两个加号以上凝集现象时,被检血清判为可疑反应。
可疑反应的牲畜,经3—4周,须重新采血检验。
牛和羊,如果重检时仍为可疑,可以判定为阳性,猪和马重检时,如果凝集价仍然保持可疑反应水平,而农场中的牲畜没有布病临床症状和没有大批阳性反应的患畜出现,该畜血清判定为阴性。
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1.虎红平板试验的特点
布鲁氏菌虎红抗原是酸性和具有缓冲作用的染色抗原,虎红平板试验能揭露猪、牛、羊、鹿布鲁氏菌病患病机体血清中的特异性IgG1亚类抗体。
但也有人提出对IgG2和IgM抗体敏感性较高,椐国外资料报导,该试验与常规试管凝集反应试验相比,能较早地检出患病动物,目前为止,国内和国外的资料证明,虎红平板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该试验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并且能迅速获得结果,适用于田间试验和筛选诊断之用。
虎红平板试验判定方便,具有阳性结果的样品须进一步作补体结合试验或其它辅助试验。
这样做既可节省劳力又可节省时间和得出较为正确的诊断结果。
2.在进行虎红平板试验前,应将抗原和受检血清放置室温30—60分
钟。
准备一块洁净的玻璃板,用蜡笔划成四平方厘米的方格,每格中滴一份受检血清0.03毫升。
吸取抗原(抗原在吸取前应反复倒转抗原瓶并摇动,使抗原均匀悬浮)。
在每一方格的血清样品旁滴0.03毫升,每份血清用一根牙签搅动使血清和抗原均匀混合,使抗原和血清摊开成呈圆形直径约2—3厘米。
于4分钟内判定结果。
出现凝集现象就判为阳性反应,否则判为阴性。
吸取抗原和血清最好采用0.2毫升吸管,或选择每滴正好0.03毫升的毛细滴管。
如果吸管数量有限,用过的吸管应至少连续通过三个盛有生理盐水的杯子冲洗。
虎红抗原应置于4—15℃冰箱中或冷暗处保存,不可结冻,从生产日期起有效期为一年。
每次试验均须设有已知阴、阳性血清对照,只有在对照血清结果成立的前提下,受检血清的检验方可认为是可靠的。
供稿人:淄博市临淄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