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纸的发明》第一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纸的发明》第一课时PPT课件

后来
东汉 时代
研读课文,感受演变
时间
造纸术发明以 前
起先 后来 再后来
西汉
记录文字的物体
龟甲、兽骨和 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优点
不足
需要用刀刻, 笨重,阅读, 携带,保存不 便

轻便
价钱太贵,只有
少数人用得起
麻纸
便于携带 粗糙课《纸的 发明》PPT课件
第一课时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 的影响,你知道四大发明是哪四样吗?
lěi
累计
1
l éi 果 实 累

qiē
切菜
1
累 切
b i àn
的纸,促成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 展。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子 填写图表
在龟甲、兽骨、 青铜器、竹片、 木片上刻字,在 帛上面写字
用麻来造纸 粗糙,不便 书写
蔡伦改进造纸术, 用树皮、麻头、 稻草、破布等原 料造纸
造纸术传到 了全世界, 极大地促进 了文化的发 展
造纸术发明以 前
西汉 时期
方便
1
便捷
便
l èi 2 劳累
累死
qiè 2 一切
亲切
2 pián 便宜
xiān
鲜花
新鲜
1

2 xiǎn 鲜为人知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在( 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
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到了西汉时期,
人们造出了( 麻纸 ),但是这种纸比 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 东汉)时期, ( 蔡伦)制成了既( 轻便 )又( 好用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ppt课件

10 纸的发明
原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期,有个叫蔡 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 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 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 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
10 纸的发明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大量制造, 便宜轻便,满足需要,能够使更多人得 到使用。
10 纸的发明
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
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笨重, 不方便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哈哈,一般 人可看不起
书哦!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
写字了。
价钱太贵
少数人能用 不能普及。
10 纸的发明
讨论:体会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并选择一个造句。
中国人在船舶设计上, 创造了世界最多的船 舶图样。
10 纸的发明
铸刻:铸造雕刻。本文 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 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古人把文字铸刻在青铜 器上。
10 纸的发明
蚕茧
蚕吐丝结成的茧子, 可以织布。
欧洲
东半球西北部 的一个洲。
10 纸的发明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事情 发展 需要
字词听写
10 纸的发明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我国 的四大发明,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国 悠久的历史之中,一起去欣赏蔡伦造纸的 故事吧。
10 纸的发明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1.用“ ”画出祖先都用什么方法写字。 2.用“ ”标出这种方法的缺点。 3.课文都运用了哪些关联词,你能选择一 个造句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课件

记录 蚕茧 积累 促进 阿拉伯
一册 制作 经验 社会
第一自然段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我会写
shù 术
yuē 约
字词学习
wěi lù 伟录
yàn ā 验阿
cè bǎo cún 册保存
ōu zhōu shè 欧洲社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字词学习
算术 手术 伟大 伟人

一册 手册

录音 伟 记录
保护 保卫 保

保存 存钱

我来组词
字词学习
大约 约定 经验 实验

生字书写
shù

书写指导: 不要忘记最后一个点。
生字书写
wěi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
右边的两横不是一样长。
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注意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水”。
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右边比左边稍大,横要贯穿
两部分。
生字书写
bǎo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生字书写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造纸术出现前记录文字的方法西汉时期出现粗糙不好书写的麻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对全世界的深远影响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几千年前西汉时代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木片竹片上写在丝帛上用麻造纸东汉时代蔡伦造纸后来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开门见山强调造纸术伟大的历史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书写纸
家,知道缘由后悲痛欲绝,到院子里仰望夜空 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 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便派人摆上香 案,放上嫦娥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月宫里的 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 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祈求嫦娥吉祥平安。从此, 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三年级第10课的课文

三年级第10课的课文

三年级第10课的课文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咱(zán):咱们,表示包括说话者本人在内的若干人。

- 偷(tōu):偷窃,不经过别人同意拿走东西。

如“小偷”。

- 答(dā):答应,应声回答。

这里读“dā”,还有“dá”的读音,如“回答”。

- 应(yìng):回应,这里是“应答”的意思。

它还有“yīng”的读音,如“应该”。

- 骨(gū):骨碌,滚动的样子。

注意它还有“gǔ”的读音,如“骨头”。

- 碌(lù):骨碌,连用时表示很快地滚动。

- 几(jī):几乎,表示将近、差一点。

还有“jǐ”的读音,如“几个”。

- 眯(mī):眯眼,眼皮微微合拢。

- 为(wèi):因为,表示原因。

还有“wéi”的读音,如“作为”。

- 卷(juǎn):卷起来,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还有“juàn”的读音,如“试卷”。

- 嚼(jiáo):嚼东西,用牙齿咬碎食物。

它还有“jué”的读音,如“咀嚼”。

- 吞(tūn):吞下,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

- 悲(bēi):悲哀,伤心。

- 咽(yàn):咽下,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

它还有“y ān”(咽喉)、“yè”(呜咽)的读音。

- 泪(lèi):泪水,眼里流出的液体。

- 算(suàn):计算,核算数目。

2. 会写的字。

- 旅(lǚ):旅行,出行。

注意笔画顺序,右半部分的“方”字最后一笔是横折钩。

- 咱(zán):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 怜(lián):可怜,怜悯。

- 救(jiù):救命,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

- 命(mìng):生命,生物生存的基本能力。

- 拼(pīn):拼命,不顾一切地奋斗。

- 扫(sǎo):打扫,用扫帚、刷子清扫垃圾灰尘等。

这里读“sǎo”,还有“sào”的读音,如“扫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紙的發明》知識點一、四大發明四大發明是我們國家最偉大的文化成果。

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

二、人物介紹蔡倫,字敬仲,桂陽郡宋陽(今湖南宋陽)人,生於東漢永平四年(西元61年),卒於建光元年(西元121年)。

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聰明伶俐,討人喜歡。

永樂十八年(西元75年)蔡倫被選入宮,時約15歲。

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西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

中國曆宦官干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

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等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由他監製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有著巨大貢獻,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

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自盡而亡。

三、生字組詞術shù(算術、術語、武術)偉wěi(偉大、雄偉、偉人)錄lù(錄取、錄音、錄用)冊cè(上冊、史冊、紀念冊)保bǎo(保護、保存、保證)存cún(存心、存在、存錢)約yuē(約會、大約、節約)驗yàn(驗算、驗血、經驗)阿ā(阿姨、阿爸、阿婆)歐ōu(歐洲、姓歐、歐元)洲zhōu(亞洲、非洲、大洋洲)社shè(社會、報社、社團)四、破音字累:lèi(累壞)lěi(積累)léi(果實累累)鮮:xiān(鮮花)xiǎn(朝鮮)重:zhòng(重量)chóng(重複)五、近義詞笨重—沉重輕便—簡便粗糙—粗陋吸收—吸取改進—改善促進—推動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六、反義詞文明—野蠻貢獻—索取笨重—輕巧粗糙—光滑促進—阻止七、理解詞語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大。

普及:普遍推廣,使大眾化。

粗糙:不精細;不光滑。

傳承:傳授和繼承。

促進:促使前進;推動使發展。

八、詞語積累(形容知識淵博的詞語)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博覽群書博古通今九、概括段落意思第1自然段:總說造紙術的意義;第2自然段:早在幾千年造紙方法發明以前人們將文字先是刻在龜甲獸骨上,後來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後來寫在帛上;第3自然段:西漢時代懂得用麻造紙;第4自然段:東漢時代,蔡倫改進造紙術;第5自然段:後來造紙術傳到了全世界,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的發展。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金子》精品课件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金子》精品课件

10
金子
互动课堂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 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
说明来的人很多。
10
金子
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
希望找到金子。
10
金子
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 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 只好扫兴离去。 结果却令人失望。
10
金子
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 特有什么异同?
10
金子
课堂演练 一、判断对错。 河畔 bàn( × ) 彼此 pí( × ) 茸毛róng ( √ )
淘金táo( √ ) 若有所悟wù ( √ )
10
金子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一无所获——( 满载而归 )
肥沃——( 贫瘠 ) 成功——( 失败 )
字词听写
10
金子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彼 得的梦想是找到金子。那么,他的梦 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让我们来一起 走进课文。
10
金子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 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 的鲜花。
在彼得的辛苦努力下,这里长满了鲜花。
10
金子
10
金子
你认为彼得的找到“真金”是什么? (理解表达第二题) 他是如何找到的? “真金”指发财致富的办法。彼得是 在想到了正确的方法加上辛勤的劳动之 后找到的。
10
金子
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 吃苦耐劳。
10
金子
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 了整块土地。
正是因为彼得把这里的土地几乎翻遍 了,所以在一场大雨之后才长出一层绿茸 茸的小草。正是因为彼得付出了劳动,这 块没人要的土地才会给彼得带来回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第10课《纸的发明》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第10课《纸的发明》
教法
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
365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音乐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标注笔、典中点,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口号是:学好语文!我最棒!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5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记录:有四个意思①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②记录下来的材料; ③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 ④记录的人。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携带:随身带着。
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
经验: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传承:传授和继承。
六、当堂检测
作业
《典中点》第十课
板书
造纸方法发明之前—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后来
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懂得用麻造纸—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


反 思
(三)画出文中描写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具体生产过程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串珠问题3)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学情分析
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教案

10纸的发明【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10 纸的发明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竹片:笨重帛:轻便、太贵不能普及麻纸:粗糙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生字词读音准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洪亮,答案
准确的小组可获得一颗星。
精讲点拨一:
引导学生探讨: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
么?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
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精讲点拨二: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
惊弓之鸟
第一课时
自学引导:
播放《惊弓之鸟》中“课文朗读”部分。
自主探究: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 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 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 系上下文理解。
自主探究:
ɡēnɡ wèi
更羸
魏国
郊外 疑惑
cǎn
jiā o
yí huò
拉弦 嘣的一声 悲惨
y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ɡū
xiá n bēnɡ
愈合 孤单失群
自主探究:
更羸 魏国 郊外 疑惑
拉弦 嘣的一声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精彩展示:
任务: 1、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 学帮助解释。 3、理解重点词语。 流程:自读--互读--组读,小组内部讨论,推优汇报。
________,还在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_______,就拼命
________。它一_______,伤口_______,就
________。
当堂反思:
☆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的不足之处 是?
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 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 什么?
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
“叫”? 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精练达标:
更赢说:“它飞得____,叫的声音很
______。飞得_______,因为它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