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与测试

合集下载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摩擦、汗水、水洗、日光、干洗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其颜色的牢固程度。

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皮革、涂料等行业常见的测试项目,对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标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1. 色牢度测试的意义。

色牢度测试是评定染料或颜料在特定条件下的牢固程度,它能够直观地反映产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有效地预测产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色牢度测试也是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2. 色牢度测试的内容。

色牢度测试通常包括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日光色牢度、干洗色牢度等项目。

每一项测试都有其特定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旨在模拟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检验其颜色的牢固程度。

例如,摩擦色牢度测试常采用擦拭布、擦拭器等工具进行测试,通过摩擦次数和颜色变化程度来评定产品的色牢度等级。

3. 制定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必要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统一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避免因地区、行业等因素导致的测试结果不一致;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 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过程。

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实验验证,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具体用途和环境条件,充分考虑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同时,还需要结合国际标准和行业实践,借鉴先进的测试技术和经验,确保制定的标准符合国际通行水平。

5. 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应用。

一旦制定完成,色牢度测试标准将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

生产企业可以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原料采购和工艺控制,确保产品的色牢度符合要求;质检部门可以依据标准进行产品抽检和监督检验,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标准评定产品的色牢度等级,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要求在纺织行业中,色牢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要求。

色牢度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的色彩牢度和稳定性。

对于纺织品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色牢度测试不仅关乎产品的品质,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一、色牢度测试的原理和方法色牢度测试是通过模拟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和洗涤过程,评估其色彩的牢度和稳定性。

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水洗、汗水、唾液、碱性污染物等。

测试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颜色变化评分、色牢度等级评估及色彩变化的图像分析等。

二、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纺织品颜色的褪色或变色会降低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纺织品产品中存在的色彩问题,确保产品的品质。

2. 提升市场竞争力:色彩是纺织品的重要卖点之一,优良的色牢度可以为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对于色牢度有较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专业的测试检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3. 保护消费者权益:色牢度测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如果纺织品色彩褪色或变色严重,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染料中含有有害物质的纺织品。

通过色牢度测试,可以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消费者健康和安全问题。

三、色牢度测试的标准要求为了统一色牢度测试的标准和方法,纺织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以国际标准ISO 105为例,该标准对纺织品的色牢度测试项目、设备、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测试项目主要包括: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汗水等。

每个测试项目都有相应的评定标准,根据颜色变化程度和色牢度等级进行评分、分类和判定。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的使用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纺织品制造商的责任和挑战对于纺织品制造商而言,保证产品色牢度至关重要,既是对消费者的实质承诺,也是维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的基础。

ISO 105 X18:2007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试验方法解析

ISO 105 X18:2007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试验方法解析

学物质; ) ( 酚黄变过程具有时温等效性, 2 可通过试验条件掌控试验 时间和 黄变程 度;) 力对结果影 响微弱 , (压 3 密封程度则影响明显, 测试
后试样短 时间放 置对评 级影响较小 . , 因此 在使用相同标物的前提下, 该标准方法试验准确程度主要把握温度 、 保温时间和密翔性.
Iw ig wa o e ie r m h a u a n i n e t b t fo t e c e ia u s a c s w ie y u e n t e m a o n s n td r d fo t e n t r I v r m n u r m h h m c l b t n e d l s d i h — v e o s
te . h o tn n f e c coso h tn adwee a a zd T ers l h we h t 1 p e oi y l i s T ec ne ta di l n ef tr f e sa d r l nu a t r n l e . h e u ss o dta: ) h n l e— y t ( c
d ge f el n o l b o t l db e t o dt n ;3 pe s r a teefc fte rs l a d s ai e reo lwi c ud ec nr l yts n io s( )rs ue h dlt f t h e u , n e lg y o g oe c i il e O t n
2 8卷第 1 期 1 月 第0 1 1 1 2 年 1

印 染 助 剂
V 1 8 No 1 o . . 2 l
NO . 011 V2
T T L AUXI AR ES EX I E U I

纺织行业染色牢度标准

纺织行业染色牢度标准

纺织行业染色牢度标准引言纺织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涉及到纺织品的生产与加工。

染色牢度是评估纺织品颜色是否能够持久保持的重要指标。

染色牢度标准是指对纺织品染色牢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纺织行业常见的染色牢度标准及其重要性。

1. AATCC染色牢度标准AAT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是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料师协会,制定了一系列与纺织染色相关的标准。

以下是AATCC常见的染色牢度标准:•AATCC 61:色牢度测试及颜色变化的评估 - 答案•AATCC 123:抗颜色迁移性检测2. ISO染色牢度标准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各行业相关的标准,包括纺织行业。

以下是ISO常见的染色牢度标准:•ISO 105:纺织品评价中的颜色牢度 - 核心标准和测试方法•ISO 157:纺织品染色牢度的颜色变异度量•ISO 105-J:01:染色牢度试验方法 - 颜色迁移与接触测试3. GB/T染色牢度标准GB/T是中国的国家标准,对各个行业都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以下是GB/T常见的染色牢度标准:•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方法•GB/T 5712:纺织品着色牢度试验方法4. 染色牢度测试方法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是根据标准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干擦法:采用干擦布与纺织品接触,评估染料的耐擦拭性能。

•湿擦法:采用湿擦布与纺织品接触,评估染料的耐水擦拭性能。

•色牢度迁移法:将着色物体与其他纺织品接触,评估染料的迁移性能。

•光照法:将纺织品暴露在光照条件下,评估染料的耐光性能。

•汗液法:将纺织品与人体模拟的汗液接触,评估染料的耐汗性能。

5. 染色牢度标准的重要性染色牢度标准对纺织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保证产品品质:染色牢度标准确保纺织品颜色能够持久、不褪色,提高产品的品质。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及操作说明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及操作说明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及操作说明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及说明安姆特检测/doc/ae4742212.html,纺织品色牢度测试项目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水洗牢度Color fastness to rubbing 摩擦牢度Colo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汗渍牢度Color fastness to water/ sea 水/海水牢度Color fastness to chlorine water 氯水牢度水洗牢度常见纺织品水洗牢度测试标准包括: GB/T 3921-1997ISO 105 C06ISO 105 C10 (Replace ISO 105 C01-5)AATCC 61-2003(1A~5A)Nike/ Adidas standard水洗牢度◆ Machine 设备耐洗色牢度实验机◆ ContainerAATCC 61,1A-5AISO105 C10,etc 550ml1200ml水洗牢度实验室常用皂粉Standard Soap For ISO 105 C10 and GB/T testECE (B)<含磷>For ISO 105 C06 testWOB For AATCC testIEC<含荧光>For Nike test水洗牢度◆GB/T 3921.3-1997Composite Specimen Procedure T est Solution (preheated ±2℃) Specimen Multifi ber Temp Time Soap Steel Balls Na2CO3L.R.4cm×10cm 4cm×10cmDW/TV60℃30min5g/l --- 2g/l 50:1水洗牢度贴衬织物要求:由多纤或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组成。

单纤维的选择:1)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规定纤维制成;2)如果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

(2)湿摩擦 ①称量调湿后的摩擦布,将其完全浸入蒸 馏水中,取出,使用轧液辊挤压(或其他 适宜装置调节摩擦布的含水率)后,再称 重,计算含水量,以确保摩擦布的含水率 达到95%~100%。 ②重复上述干摩擦布的操作。 ③湿摩擦结束后,将湿摩擦布在室温下自 然晾干后评级。
4.试验结果评定 (1)评定时,在每个被评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 层摩擦布。 (2)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级数。 5.注意事项 (1)如有染色纤维被带出留在摩擦布上 , 必须用 毛刷把它除掉。 (2)试验前应仔细检查摩擦头的摩擦面是否平 滑。 (3)耐摩擦色牢度检测时,一般没特殊说明或 要求者,均在试样正面进行。
项目五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
1 了解纺织品色牢度的相关知识。 2.能熟练地检测纺织品的耐摩擦、耐洗、耐汗渍及耐光 色牢度。 3.熟悉其他纺织品色牢度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 4.能对测试结果进行正确表达和评价。 5.具有分析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的能力。
一、纺织品色牢度的相关知识
1. 定义:色牢度即染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
灰色样卡在使用时主要应注意两点: 一是保持整洁。 二是保存时应避光、防潮。 评定:评级可采用晴天且光线稳定的北窗光线或标准光源,样卡置于 评定者左方,试样在右方,布与样卡应放在同一平面上,眼睛离布面 距离保持30~40厘米。光源的照明垂直于试样表面,观察方向与试 样表面成45°角(如图5-1),表示为0/45;或光源的照明与试样表 面成45°角,观察方向垂直于试样表面(如图5-2),表示为45/0。
2.试样准备
(1)试样准备:当被测试样是织物或地毯时,需 准备两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分别用 于干摩擦试验和湿摩擦试验。每组各两块试样, 其中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或纵向), 另一块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向(或横向)。 若被测试样是纱线,将纱线编结成织物,试样尺 寸不小于50mm×140mm。或沿纸板的长度方向 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并 使纱线在纸板上均匀地铺成一薄层。 当测试有多种颜色的纺织品时,应细心选择试样 的位置,使所有颜色都被摩擦到

纺织品的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的色牢度的检测

纺织品的色牢度的检测1. 引言纺织品的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抵御颜色褪色或者迁移的能力。

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纺织品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极为重要。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色牢度满足相关标准,必须进行色牢度的检测。

2. 色牢度的分类通常将纺织品的色牢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1 湿擦色牢度湿擦色牢度试验是评价纺织品在湿润状态下颜色迁移或者褪色的能力。

这个试验可以模拟日常生活中纺织品可能受到的湿润环境,比如洗涤或者汗水。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标准化的湿擦试样布料与白布,经过一定的摩擦后观察颜色是否迁移。

2.2 干摩擦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干燥条件下颜色迁移或者褪色的能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试验,因为纺织品通常会接触到其他物体表面,如家具或者人体的皮肤。

试验时,标准化的试样布料与白布经过一定次数的干摩擦,然后观察颜色是否有迁移。

2.3 汗水色牢度汗水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受汗水影响下的色牢度能力。

这个试验通常使用模拟汗液配制的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试样浸泡在溶液中,然后观察颜色是否褪色或者有迁移。

2.4 光照色牢度光照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阳光或人工光照射下的色牢度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为暴露试验,将试样暴露在标准光源下一定时间,然后使用灰度比较仪测定颜色的变化。

2.5 水洗色牢度水洗色牢度试验是评估纺织品在水洗条件下的色牢度能力。

试验中,试样布料经过一定的水洗程序,然后观察颜色是否褪色或者有迁移。

3. 色牢度的标准各种纺织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有相应的色牢度标准。

比如,国际纺织品检验协会(ISO)制定了一系列的色牢度标准,如ISO 105系列。

此外,欧洲和美国也有各自的色牢度标准。

4. 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为了评估纺织品的色牢度,有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供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4.1 磨损法磨损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纺织品与其他物体表面接触来评估干摩擦色牢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与测试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与测试The Standard and Testing Method for Textile Yellow Stain文/ 虞学锋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纺织领域常见的两种黄变色牢度的类型,分别阐述了光黄变和酚黄变的测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该项目的测试方法以及标准的现状,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

关键词:纺织品;黄变;测试;标准1 前言黄变,又称“黄化”,是指白色或浅色物质在外界条件如光、化学药品等作用下,表面泛黄的现象,常见于塑料、鞋材、纸张等产品质量的考核中[1]。

在纺织品上,国内尚无具体考核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标准。

但近年来,一方面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 & Spencer、Adidas等纷纷将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另一方面,纺织品在贮存、运输、穿着等过程中产生黄变而导致经济损失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国内外面料的生产商和采购商也开始重视起这一指标。

同时,检验及科研单位也开始致力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本文对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2 标准与测试一般来说,纺织品中常见的黄变主要有光黄变和酚黄变两种。

前者是指由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而引起的纺织品表面颜色泛黄;后者是指由氧化氮或酚类化合物所引起的纺织品表面泛黄。

相比于耐水、耐汗渍等常规色牢度测试,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起步较晚。

2.1 测试标准2.1.1国外目前,AATCC、EN等尚无黄变色牢度测试的相关标准,现有的是一些大公司在采购、验货时所用的试验方法,如Caurtaulds公司的Caurtaulds method(酚醛黄变测试),这也是普遍为各实验室所接受的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耐黄变性能的评估。

随着黄变色牢度指标所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7年发布了ISO 105-X18:2007《纺织材料色牢度试验第X18部分:材料苯酚发黄可能性评估》,该标准所介绍的测试方法与Caurtaulds meth od基本一致,采用将试样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后置于试验箱中一定时间,最后评定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的测试方法[2],但光黄变色牢度评价的明确标准还没有制定。

2.1.2 国内在国内,受行业发展所限,纺织品的黄变色牢度一致未受重视。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均无这项考核内容。

近年来,应部分出口企业的需求,国内实验室也开始进行该方面的测试。

由于没有相应依据,测试时只能分别参照HG/T 3689-2001《鞋类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和Caurtaulds met hod进行。

2.2 测试方法2.2.1 光黄变测试本单位在纺织品的光黄变测试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所采用的方法与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基本类似,仅使用的光源不同。

基本测试原理是将一块长方形纺织品用遮光片遮住头尾部分,然后置于专用的试验箱内,在一定温湿度下,用太阳灯管或紫外线灯管对纺织品进行规定时间的照射,并观测试样光照部位颜色的变化情况,按GB 250灰色样卡评定样品的变色程度,从而判定纺织品耐光黄变的能力。

测试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试样遮光片图1 纺织品光黄变测试示意图2.2.2 酚黄变测试按照Caurtaulds method和ISO 105-X18:2007,酚黄变测试的试验装置与常用的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仪器基本一致。

将被测试样与一块用于控制时间的织物分别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之后夹在玻璃板之间,形成组合试样,施加一定压力后用聚乙烯薄膜裹紧置于规定温度的烘箱中,一段时间后移出,冷却后拆开聚乙烯薄膜,取出控制织物和试样立即用GB 251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沾色等级。

如果控制织物的沾色达到预定值,则试样的沾色级别即为测试值,否则重新进行试验,测试示意图如图2所示。

1 玻璃板2 试样3 控制织物4 测试纸4321图2 纺织品酚黄变测试示意图2.3 分析与讨论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纺织品光黄变色牢度主要是指纺织品在一定的相对湿度、温度环境下,经紫外光或紫外/可见光照射后发生变色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会和纺织品的耐光色牢度等同,但实际上两种概念有本质的不同:耐光色牢度测试的主要是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光照后的退色程度;而光黄变评估的是纺织品因其加工中添加漂白剂等化学药品而导致的光照黄变。

目前,测试纺织品光黄变所参照的标准HG/T 3689-2001《鞋类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主要是应用于白色或浅色鞋材光黄变的评估,在纺织品上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纺织品的酚黄变现象主要是由于纺织品在包装、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包装材料中含有酚类抗氧化剂(BHF)与空气中的氮的氧化物(NOX)反应而导致纺织品发生黄变或者色变。

Caurtaulds method和ISO 105-X18:2007的测试方法都是模拟纺织品在包装、储运过程可能接触的酚类物质环境,对纺织品酚黄变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标准。

2.4 结论本文针对以上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建议:(1)国内外纺织品的光黄变测试尚无相关标准,参照鞋材标准的测试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必要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研究。

(2)酚黄变的测试在国外一直在进行,ISO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这一项目已引起国内外同行业的重视,我国在这一方面急需跟进。

(3)与酚黄变的测试相比,纺织品光黄变测试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的标准制定及方法研究中应在目前所使用的鞋材测试标准的基础上更多的结合纺织品自身的特点,对测试的温湿度、光照时间等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以更真实的反映纺织品光黄变的性能。

在毛织品、丝绸、人造纤维、皮革等白色或浅色产品中,经过漂白的纺织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黄变现象,有的发生在工艺加工中,有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哪一种都对产品的外观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但目前为止,国内该类测试与考核主要还限于出口产品,由于标准、方法的缺失,国内大部分企业尚无相关考核,因此,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测试有必要引起相关纺织品生产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以更好的提高产品总体质量水平。

参考资料[1] ASTM D 1148a-200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ubber Deterioration-Discoloration fro m Ultraviolet (UV) and Heat Exposure of Light-Colored Surfaces[S].[2] ISO 105-X18:2007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to phenolic yellowing of materials[S].(作者单位: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The Standard and Testing Method for Textile Yellow Stain文/ 虞学锋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纺织领域常见的两种黄变色牢度的类型,分别阐述了光黄变和酚黄变的测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该项目的测试方法以及标准的现状,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

关键词:纺织品;黄变;测试;标准1 前言黄变,又称“黄化”,是指白色或浅色物质在外界条件如光、化学药品等作用下,表面泛黄的现象,常见于塑料、鞋材、纸张等产品质量的考核中[1]。

在纺织品上,国内尚无具体考核要求及相关的测试标准。

但近年来,一方面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 & Spencer、Adidas等纷纷将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另一方面,纺织品在贮存、运输、穿着等过程中产生黄变而导致经济损失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国内外面料的生产商和采购商也开始重视起这一指标。

同时,检验及科研单位也开始致力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本文对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2 标准与测试一般来说,纺织品中常见的黄变主要有光黄变和酚黄变两种。

前者是指由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而引起的纺织品表面颜色泛黄;后者是指由氧化氮或酚类化合物所引起的纺织品表面泛黄。

相比于耐水、耐汗渍等常规色牢度测试,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和测试起步较晚。

2.1 测试标准2.1.1国外目前,AATCC、EN等尚无黄变色牢度测试的相关标准,现有的是一些大公司在采购、验货时所用的试验方法,如Caurtaulds公司的Caurtaulds method(酚醛黄变测试),这也是普遍为各实验室所接受的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耐黄变性能的评估。

随着黄变色牢度指标所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7年发布了ISO 105-X18:2007《纺织材料色牢度试验第X18部分:材料苯酚发黄可能性评估》,该标准所介绍的测试方法与Caurtaulds meth od基本一致,采用将试样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后置于试验箱中一定时间,最后评定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的测试方法[2],但光黄变色牢度评价的明确标准还没有制定。

2.1.2 国内在国内,受行业发展所限,纺织品的黄变色牢度一致未受重视。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均无这项考核内容。

近年来,应部分出口企业的需求,国内实验室也开始进行该方面的测试。

由于没有相应依据,测试时只能分别参照HG/T 3689-2001《鞋类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和Caurtaulds met hod进行。

2.2 测试方法2.2.1 光黄变测试本单位在纺织品的光黄变测试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所采用的方法与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基本类似,仅使用的光源不同。

基本测试原理是将一块长方形纺织品用遮光片遮住头尾部分,然后置于专用的试验箱内,在一定温湿度下,用太阳灯管或紫外线灯管对纺织品进行规定时间的照射,并观测试样光照部位颜色的变化情况,按GB 250灰色样卡评定样品的变色程度,从而判定纺织品耐光黄变的能力。

测试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试样遮光片图1 纺织品光黄变测试示意图2.2.2 酚黄变测试按照Caurtaulds method和ISO 105-X18:2007,酚黄变测试的试验装置与常用的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仪器基本一致。

将被测试样与一块用于控制时间的织物分别用含有苯酚的测试纸包裹之后夹在玻璃板之间,形成组合试样,施加一定压力后用聚乙烯薄膜裹紧置于规定温度的烘箱中,一段时间后移出,冷却后拆开聚乙烯薄膜,取出控制织物和试样立即用GB 251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沾色等级。

如果控制织物的沾色达到预定值,则试样的沾色级别即为测试值,否则重新进行试验,测试示意图如图2所示。

1 玻璃板2 试样3 控制织物4 测试纸4321图2 纺织品酚黄变测试示意图2.3 分析与讨论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纺织品光黄变色牢度主要是指纺织品在一定的相对湿度、温度环境下,经紫外光或紫外/可见光照射后发生变色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会和纺织品的耐光色牢度等同,但实际上两种概念有本质的不同:耐光色牢度测试的主要是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光照后的退色程度;而光黄变评估的是纺织品因其加工中添加漂白剂等化学药品而导致的光照黄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