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作品名称:花狮子,类别:农民画,作者:张芝兰。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这副图画着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只稚嫩可爱的小花狮子,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2.作品名称:蓝天,,类别:油画。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作品赏析: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基本属于热抽象,这幅画我觉得偏意象艺术当然也有抽象的成分,首先给人的感受是充满了童趣、童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

感觉。

3.作品名称:春如画,作者:吴冠中。作品赏析:这副作品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美

好感受。

4.作品名称:自画像,类别:油画,作者:徐悲鸿,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油画作品,虽然是人物头像,但动态明显,侧坐的身体、扭动的头部、回转的眼神,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年轻画家的淡定和自信。

5.作品名称:艰苦岁月,类别:雕像,作者:潘鹤,作品赏析:这件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出现过: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个满脸稚气的十ー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美

好的未来。

6.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铅笔淡彩)毕加索(西班牙)作品中毕加索用直线、曲线和交又线等丰富的线条画出了朵拉,并在衣服、头发等地方施以比较单纯的淡彩,人物周围是大面积的单纯的线条,使人物比较突出。座椅上运用了有秩序的交叉线,表现了座椅上的纹路。背景上布满了指向四面八方的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纵深感,给人以丰富的想

象空间。

7.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秧歌队形成的圆形,将毛主席和拜年的农民围绕在中间,洁净的画面自然地突显了毛主席的身姿。四周五颜六色的服装、花灯、锣鼓更加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8.百世多吉(中国画)齐白石。作品中表现了九个柿子,红喻老、,绿喻新,九则表示多的意思,意为与“百世”。画中借柿子与橘子的谐音,取意“百世多吉”,表达了画家愿祖国永远安康幸福的质补愿望和爱国情怀。

9.葵花园(油画)克里姆特(奥地利)作品既有印象派点彩的意味,又有希腊时期镶嵌画的趣味,点点跳动的色彩和不对称的排列组合形式构成画面独特的美感,使画面中

的花卉茂密、活泼而又有序。

10.铜奔马(雕塑)东汉

作品中的“天马”体形健美,昂首扬尾,三足腾起,一足悬踏“飞鸟”,既轻盈又重心平衡,充分显示出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11.浅塘渡牛图(中国画)李可染

这幅画用疏疏朗朗的点线面便交织出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情画意,老笔纵横,笔简意足。作品能抓住水牛的形象盘中特征及神态,借助中国画特有的晕染效果,将水牛以平面化方式展现得活灵活现。

12.和平鸽(中国画)齐白石

左侧是一瓶子,一朵盛开的荷花。在红花之下,站立着一只通体漆黑、红嘴红爪的和平鸽,双目圆睁,极显精神。鸽子虽是大写意画法,但结构造型精准。此画仅黑红二色,却营造了热烈而稳重的氛围。再来看题款。此画落有“和平鸽、九十二岁白石”,不仅点明主题,而且全画以“面”为主,衬之以“点、线”元素,作品更为简洁,明快而丰富。

13.《拾穗者》法国,米勒。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米勒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14.《天空与水》荷兰,埃舍尔。各个视觉元素之间形成的是重复一渐变的关系,重复的是黑与白的构成关系,渐变的是图与底的量化比例。而在画画面中飞鸟和鱼、天空和水是互为图底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图

底关系相互转换的变化。

15.《镜前的少女》西班牙,毕加索。也是耐人寻味的立体主义,但重在平面分解。女人的各个局部予以几何化,并规范成各种圆形:圆形有脸、镜子、乳房、臀部和圆形镜中的反映物,镜中镜外的圆形构成,成了富有装饰趣味的圆形图案。这幅画是毕加索以立体派描绘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一线条和色彩

自由组合的杰作。

16.《百老汇爵士乐》荷兰,蒙德里安。在纽约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

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它们由

小小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组成,分割和控制着画面。

16.《我和我的村庄》俄国,夏加尔。运用立体主义分解创作的一张油彩画,具有很强烈的浪漫抒情色彩的珍品,现在收藏在美国纽约的现代美术博物馆里。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充分发挥他的浪漫抒情色彩,构图颇有超现实主义特色。

17.《记忆的永恒》西班牙,达利,油画。画面描绘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被画成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个软表搭在怪物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

18.《农民的舞蹈》荷兰,勃鲁盖尔。(尼德兰)创作的幅风俗画,描绘的是一群农民在多村空地上跳着笨拙的舞蹈。人物形象天真、纯朴、憨厚,性格豪迈、乐观,是一群饱经风霜、受尽压迫的农民肖像画。人物装束富有鲜明民族性特征,画中环境有地方特色,不失为一幅写实的风景画。从农民们使用的生活用品可见静物写实之功力。

19.《向日葵》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诸,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20.《父亲》的作品,作者叫罗中立。这幅画的画画表现的是一位手捧大海碗,准备喝水的老农民的头像。

21.《井底之蛙》是华君武的一幅漫画,画着一只青蛙正往井里跳。此画警醒大家,不想做坐井观天的井蛙,就必须跳出井口去认识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

22.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爱科学》可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维。

23.本作品作者丰子恺《上行下效》画面中共有四人,夫妇两人換扶着老母亲。画面中人物的嘴巴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其乐融融,也能看出这必然是个敬老爱幼的家庭。

24.飞翔的心愿(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永久性纪念雕塑)这一雕塑外观如汉字“心”的志愿者标志,鲜艳的七色,寓意着志愿者的辛勤努力,似彩虹般,为世博会和城市增添了瑰丽的色彩;蓬勃欲飞的造型,代表着志愿者的激情,让世博会和城市充满飞扬的活力;排列有序的线条构成了无数孔格,隐寓着一个个志愿者沟通合作,将为城市天空构筑起一片文明的组织与网络。

25.回望詹建俊油画

詹建俊在《回望》一画中,把长城蜿蜒之势和重山的激越之势作了相当充分的描写。此画在色彩上用朱砂加以夸饰,使之与灰白的城墙相辉映,这种沈厚的基本色调,反映一种对旧时代和历史陈迹的感慨。

26.呐喊(油画)蒙克(挪威)

《吶喊》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他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一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表现了画家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

27.吴冠中《春如线》作品中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墨点,却不可思议地使整个画面充满流动的韵律。在色彩的使用上,吴冠中同样做到了既简约、又精确,画中色彩既少且淡,画中的几点红,与画面右下方的一方印章,巧妙地使整个画面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山头的淡绿,使画面充满生气。

100幅世界名画赏析

100幅世界名画赏析音乐:古诺--圣母颂

?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的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也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欣赏、了解一些世界名画。从名画中,我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为了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欣赏、了解世界名画,编者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最终选出100幅代表世界绘画最高成就的名画,辑录出本书。编者有机结合文字、图片、编写体例等要素,为读者打造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摘自《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一书

1./野牛图/洞窟岩画 ?画名:《野牛 图》 作者:马格德 林人(西班牙) 时间:距今约 1.5万年 类别:洞窟岩 画 尺幅:全长 195cm 收藏:西班牙, 阿尔塔米拉山 洞

2./捕禽图/陵墓壁画 ?名称:《捕禽 图》 出处:埃及底 比斯内巴蒙墓 出土 创作工夫:约 前1400 年 尺寸:高 81cm 类别:陵墓壁 画 收藏:英国, 伦敦,大英博 物馆 ?这幅壁画绘 制于古埃及新 王国时期一个 贵族——内巴 蒙的陵墓,描 画的是死去的 内巴蒙和妻子 儿女在河畔打 猎的情形。

3./渔夫/爱琴海地区壁画 ?名称:《渔夫》 创作时间:约前1500 年 类别:壁画 收藏:希腊,国立考古学 博物馆 ?一位年轻的捕鱼人手 里捏着捕获的海鱼。画面 表现方法朴实、简洁。当 时的爱琴海诸岛已与埃及、 两河流域有一定的交往, 因此在绘画上常常可见互 相间的影响。这幅作品中 人物的头和脚为侧面,人 体的上半身与眼睛却是正 面,无论人物的表情还是 身上的曲线,我们都会觉 得比严格遵守正面律的埃 及壁画优美得多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

《花鸟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方法,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情意: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写意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难点:笔墨的运用。学习材料: 课件、彩带、皱纹纸、彩纸、毛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音乐《百鸟朝凤》 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拿起手中的笔把刚才音乐中所听到的动物画下来吧。(用自己的测验纸画)展示学生作业(赞扬为主) (静)学生自学P.34上的内容。(课件8—书中作品)要求: ①了解本节表现了什么内容? ②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4分钟)

(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从刚才的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呢?你本节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生答) (问)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说说为什么?(生答) (动)同学们,现在分小组(4人)讨论一下,说说中国传统花鸟画绘画有哪些特点。(40-50秒)二、欣赏中国花鸟画。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1)“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2)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教学意图: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三、教师示范让学生找一找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植物与小鸟的?(没骨法、勾染法,蘸墨、蘸色的方法可以重点讲一讲) 教学意图:学生观摩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四、欣赏书上范作P30与自然中的花鸟做比较 1.画植物枝、干时中锋用笔教多,墨色较干;画叶时侧锋用笔教多墨色较湿 2.画鸟时概括、简练,墨块运用教多,勾笔墨色较干些 3.石块的画法勾染较多 4.注意墨色深浅的控制与水分的多少有关五、学生临摹练习 教学意图: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 受水墨特性。

世界名画赏析

《世界名画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萨尔瓦多·达利的艺术成就及其启示 所在院系理学院物理系 专业班级材料物理11051302 姓名周刚 学号2013302847 成绩 任课教师于凤丽 提交日期2015.12.29 萨尔瓦多·达利的艺术成就及其启示 ——————走进达利的怪异梦境 周刚1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系,陕西西安) 摘要: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达利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础,采用理性的、有秩序的方法寻找和表现超现实主义的幻觉,探索人的潜意识与欲望,在真实与梦幻之间达到平衡。达利的作品在感官上给人以荒谬、怪诞的感觉,而这些感觉均来源于达利的主观构思而非其潜意识的流露。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弗洛伊德;潜意识 绪论 萨尔瓦多·达利于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赫罗纳附近的菲格拉斯市,他很小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天才,与此同时也形成一种桀傲不逊的叛逆性格。达利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大师,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因此,达利更乐于发现人的潜意识的心态,总是试图突破符合实际的现实观念,把自己的本能、潜意识和梦境相结合,以达到绝对的超现实主义。基于此,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读他的画,人们既看懂所有细节,从整体上,又感到荒谬可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景物,并非来自于潜意识的流露,而是来自于画家的精心构思和描绘。 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上,达利可以说是超越了他们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群体。我们无法以常规思维理解他的绘画,他为我们创造的是一种既晦涩、又难懂、异常的时髦艺术,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达利赞成人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像临床的妄想狂一样,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识,这些剩余意识使人处在静态之中。达利曾狂妄的说:“如果世界上有2000个毕加索、30个达利,50个爱因斯坦,这个世界将变得非常令人难忘。”达利的行动和言论让人出乎意料,有人认为达利是疯子,但他自己却说:“我和一个疯子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我没有疯。”在达利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里,做尽了让我们瞪目结舌的事。在那些怪事和怪诞言论里,给"巨匠们打分"已经成为达利的品牌。 在西班牙绘画史上,达利与委拉斯凯茨、戈雅、米罗、毕加索等绘画大师一同辉映着西班牙俊美的天空,传奇着西班牙的绘画史。达利那双目空一切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忧郁地注视着

世界名画欣赏500幅

世界名画欣赏500幅 第31 页【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花卉名画300幅欣赏7750×899世界精品名画欣赏700×1240《艺图_世界名画欣赏_第一辑_文艺复兴大师作650×921世界名画欣赏(二十二)_元令2013_新浪博客 550×454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 荐!)(1286×1848【品味经典】世界名画欣赏- 墨海雪浪的日志480×320高清晰世界名画图片欣赏750×526世界名画欣赏(38):女士肖像-佩鲁其诺_学习天地550×274世界名画欣赏-毕加索(欧版明信片)-se2146231211×314欣赏一下世界名画- 日志- 老陈画室- 雅昌博客651×381★世界名画荷兰艺术家梵高名画欣赏(四)★虔诚600×481【引用】世界名画欣赏(四) - 天边云(原夕阳红)600×790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荐!)(446×1000★世界名画:希施金-俄国风景画大师名画欣赏(二600×378欧洲古典名画欣赏(十一)690×534艺术欣赏-世界名画(1)_沈阳小站_新浪博客490×607【图片+介绍】世界名画欣赏_骷骨髑髅吧_百度470×690世界名画: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作品欣赏- 曦然600×334六一儿童节家长带幼儿欣赏气球上的世界名画525×382世界名画欣赏1 - 汕头四中- 汕头市第四中学419×500olivia的相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世界名画欣赏

600×262第32 页世界名画欣赏_达·芬奇- 〖娱乐灌水区〗- MA426×480【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梵高向日葵名画欣赏_世界名画梵高向日葵_梵610×455世界名画: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欣赏- 曦然的346×800世界名画,名画欣赏,世界著名油画,凡高油画图片192×279昭君 出塞图名画欣赏,名画欣赏,世界名画欣赏 1859×25001920×1200桌面(世界名画) - 『数码影像』- 凉1920×1200世界精品名画欣赏640×675世界名画欣赏| 视觉中国180×291世界名画鉴赏】梵高精选名画欣赏-摄影俱乐部960×1314【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名画欣赏(111):纺纱女-委拉士贵支_学习天640×424【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荐!)(1200×1600★世界名画荷兰艺术家梵高名画欣赏(二)★虔诚500×386世界名画欣赏(转载)|人文纪实篇- 深圳市振兴会546×731【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法国卢浮宫名画欣赏》- 中国名画欣赏- 外国400×266走进油画的世界欣赏世界名画-书画鉴赏专区壹328×600【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第33 页世界名画壁纸第二辑图片专题,世界名画壁纸第1024×640世界传世名画欣赏(1) - 蓉的日志- 网易博客389×520星夜设计图_高清世界名画_绘画书法_文化艺术1024×862世界名画欣赏(105):情书-维米尔_学习天地_

范文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doc

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 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 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晚钟 米勒 1850年 55.5×66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 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

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作品名称:花狮子,类别:农民画,作者:张芝兰。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这副图画着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只稚嫩可爱的小花狮子,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2.作品名称:蓝天,,类别:油画。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作品赏析: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基本属于热抽象,这幅画我觉得偏意象艺术当然也有抽象的成分,首先给人的感受是充满了童趣、童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 感觉。 3.作品名称:春如画,作者:吴冠中。作品赏析:这副作品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美 好感受。 4.作品名称:自画像,类别:油画,作者:徐悲鸿,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油画作品,虽然是人物头像,但动态明显,侧坐的身体、扭动的头部、回转的眼神,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年轻画家的淡定和自信。 5.作品名称:艰苦岁月,类别:雕像,作者:潘鹤,作品赏析:这件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出现过: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个满脸稚气的十ー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美 好的未来。 6.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铅笔淡彩)毕加索(西班牙)作品中毕加索用直线、曲线和交又线等丰富的线条画出了朵拉,并在衣服、头发等地方施以比较单纯的淡彩,人物周围是大面积的单纯的线条,使人物比较突出。座椅上运用了有秩序的交叉线,表现了座椅上的纹路。背景上布满了指向四面八方的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纵深感,给人以丰富的想 象空间。 7.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秧歌队形成的圆形,将毛主席和拜年的农民围绕在中间,洁净的画面自然地突显了毛主席的身姿。四周五颜六色的服装、花灯、锣鼓更加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8.百世多吉(中国画)齐白石。作品中表现了九个柿子,红喻老、,绿喻新,九则表示多的意思,意为与“百世”。画中借柿子与橘子的谐音,取意“百世多吉”,表达了画家愿祖国永远安康幸福的质补愿望和爱国情怀。

世界名画赏析三

《帕里斯的评判》 在17世纪的法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它的重要人物,几乎都在意大利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的艺术与意大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这些人都要离开祖国到意大利去呢? 对于17、18世纪的每一位艺术家来说,意大利、尤其是罗马,都是至关重要的形象,当时最高贵豪华的建筑就是按照古罗马的柱式建立的,那是一个值得模仿的世界,就寄托了所有理想的圣坛一样。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认识,成为画家一生经历的关键,他们想要寻找古典艺术的源头也可以去希腊,但当时,希腊正处在土耳其的占领下,与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世界相隔离,因此,不光是法国,全欧洲的人都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去一趟时尚又容易到达的罗马。

克劳德.洛兰亦名克劳德.热莱(1600-1682)就是一位长期在意大利的法国艺术家。他和普桑是同胞,其法国身份可以多他的名字中看出来,“洛兰”是法国一个偏僻村庄的名字,那是是画家的出生地。大约1613年,13岁的洛兰随着商船来到意大利,在这个艺术之都,少年的心沉醉了,他向往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散发的令人着迷的气质,于是毅然离开商船,独自留在罗马。他得到机会拜当地一个着名画家为师,开始学习绘画,同时,他还对古典艺术庄重和谐的底蕴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潜心研究这里的历史文化。从这一点上看,他也颇像普桑。不过,如果说普桑是通过他的理性带领观众认识了这个古典世界,那么洛兰将亦真亦幻的想象融入这人处处带有神话色彩的国度里。 《帕里斯的评判》的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希腊神话故事: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奥林匹斯山上的许多神仙都应邀而来了。嫉妒女神由于没有受到邀请怀恨不已,她把一个金苹果扔在桌子上,上面刻着一行字;“给最美丽的女神”。女神们都想得到金苹果,于是坐视的首领宙斯请正在在牧羊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做评判。为了得到金苹果,女神们都给帕里斯以最美好的许诺;天后赫拉答应使他成为一个国王;智慧女神雅典娜保证使他成为一个最聪明的神,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发誓让他取到全希腊最美丽的女子做妻子。帕里斯最终把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在她的帮助下,帕里斯得

世界名画鉴赏介绍

名称:马拉之死 时期:1793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 达维德法国 规格:162cm×1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曰,被当时的右翼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名称:1879年8月23曰,维苏威火山爆发 时期:1881年 创作者:路易斯 埃克托尔 勒鲁法国 规格:190cm×30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第戎美术馆藏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远处是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这幅作品运用古典的手法,刻画了女人们的表情与神态,体现出古典式的理性与严谨。

名称:荷拉斯兄弟之誓 时期:1784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 达维德法国 规格:330cm×4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巴黎卢浮宫藏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达维德表现的正是个人感情服从国家利益的场面--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

名画欣赏的大班级美术教案

大班名画欣赏活动:睡莲 活动名称:《睡莲》 所带来的意境美。2.尝试用点画的方法表现睡莲的意境美,体验作画的趣味。 二、活动准备: 1.ppt:莫奈的睡莲图片及范画、睡莲的照片; 2.背景音乐:可尼的蝴蝶; 3.盘子及水粉作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实体睡莲实物的画面美 1.出示睡莲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简单描述画面。 师:你看到过睡莲吗?它像在做什么?它躺在静静的湖面上,做着美美的梦,让我们也静静地躺下来做个美美的梦吧! 2.播放音乐,幼儿双手交叉做睡觉状。 (二)欣赏名画《睡莲》,感受作品疏密、远近以及色彩的美 1.色彩感知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名画睡莲图,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美 (1)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 (2)这么多的绿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深深浅浅的绿色给人凉凉的,宁静的感觉。 2.线条感知 提问: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睡莲的花朵,它们有什么特征呢?他们好像在干什么?小结:是啊,看似随意的线条却很柔美,眼前的睡莲像一个个美女在小河里随着微风跳舞呢。 3.布局感知 提问:小河里的睡莲多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些睡莲生长有什么特点? 小结:有的生长的睡莲有很多,有的地方没有生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在很远的地方,有的离我们很近。 (三)欣赏其他几幅睡莲图,理解画家——莫奈 (1)那么这么美的画是谁画的呢?我们来理解一下,他叫莫奈,住在遥远的法国,

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他擅长画自然景物,他能迅速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完美的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师: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美丽的睡莲图,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提问:你喜欢这些睡莲图吗?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 (2)师:这几幅《睡莲》色彩丰富、线条柔美、有密有疏,真是太美了。(四)幼儿感谢作画 1.教师示范:既然莫奈的画这么美,那么请小朋友也把心中的睡莲也画下来,笔头点一点,然后拖一拖,一片两片三四片,睡莲花瓣就出现。 2.交代操作要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抹布,还有圆盘,你们能够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实行绘画,但是一种颜色用完了笔还是要放回同种颜色的杯子里哦。这是我心中的睡莲,你们赶紧去画自己的睡莲吧。 (五)幼儿绘画,整合作品 (1)教师出示睡莲的风景图,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欲望睡莲总喜欢聚在一起,来展示它的美丽与独特 师:我们也能够尝试着把这些睡莲摆设起来,是不是也能变得如画面中这般美丽。(2)请幼儿把睡莲放到支架上。 (3)师:眼前的睡莲像一个个美女在小池塘中洗澡、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舞蹈。

世界名画观后感

世界名画观后感 >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2.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芬奇,

名画欣赏

一年级上学期 1.《粉色的音调》、 2《圆圈》康定斯基(俄罗斯) 3.《棋盘》蒙德里安(法国) 4.《三角形、圆和方块》马列维奇(俄罗斯) 5.《红色太阳》阿道夫.特利布(美) 6.《黄色的枇杷》胡公寿(中国) 一年级下学期 7.《红黄蓝》蒙德里安(法国) 8.《水彩》亨利.马蒂斯(法国) 9.《两只手》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10.《三个牛仔》涅.康.怀斯(美国) 11. 《镜前的少女》毕加索(西班牙) 二年级上学期 12.《七只杯子》凯尔希纳(德国) 13.《十个苹果》凡高(荷兰) 14.《十一个干杯的人》彼得.克多耶(挪威) 15.《春讯》列维坦(俄罗斯) 16.《夏天周日的下午》乔治.修拉(法国) 17.《秋林》蓝瑛(中国) 18. 《版画》欣赏(中国) 二年级下学期 19. 《六只虾》齐白石(中国) 20.《伙伴》华金.阿格拉索拉—胡安(西班牙) 21.《日落》诺尔曼.罗克威尔(美国) 22.《踢足球》卢梭(法国) 23.《一家子》毕加索(西班牙) 24.《绿秋千》福克斯(澳大利亚) 25.《水彩》亨利.马蒂斯(法国) 三年级上学期 26.《埃菲尔铁塔》乔治.修拉(法国) 27《向日葵》凡高(荷兰) 28《星月夜》凡高(荷兰)

29《麦田上的群鸦》凡高(荷兰) 30《大碗岛的星期天》修拉(法国) 31《安尔涅浴场》修拉(法国) 32《梦》毕加索(西班牙) 三年级下学期 33《三个音乐家》毕加索(西班牙) 34《哭泣的女人》毕加索(西班牙) 35《雪中狩猎》勃鲁盖尔(荷兰) 36《抱鸽子的孩子》毕加索(西班牙) 37《红黄蓝构成》蒙德里安(荷兰) 38《落霞孤鹜图》唐寅 39《友松图》唐寅(明) 四年级上学期 40《雪村访友图》周臣(明) 41《静物》塞尚 42《蒙娜丽莎》达芬奇 43《小镇》柯罗 44《夏天的景色》列宾 45《伏尔加纤夫》列宾俄国 46《卢梭作品》卢梭 47《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法国 48《拾穗》米勒法国 49《吹肥皂泡的少年》夏尔丹 四年级下学期 50《散步,撑洋伞的女人》克洛德·莫奈法国 51《凡高自画像》 52 《春季垂钓》 53《塞纳河上的大杰特桥》 54《有云雀的麦田》文森特·凡高最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55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 56《花篮图》宋李嵩 57 《洛神赋图》宋顾恺之 58 《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59《湖山晴霭》现代黄宾虹

世界名画赏析

世界名画赏析 名称: 缠毛线 年代: 1878年 创作者: 洛德·莱顿英国 规格: 100.3cm×161.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 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名称:马拉之死 时期:1793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 规格:162cm×1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日,被当时的右翼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名称:1879年8月23日,维苏威火山爆发 时期:1881年 创作者: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法国 规格:190cm×30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第戎美术馆藏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远处是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这幅作品运用古典的手法,刻画了女人们的表情与神态,体现出古典式的理性与严谨。

幼儿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

名画欣赏六:《大碗岛的星期天》 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准备: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美术

《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

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 年 6 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 年 4 月8 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 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五、学生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3.教师巡辅。

优秀的大班美术活动名画欣赏《梦》

大班美术活动:名画欣赏《梦》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

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三、启发幼儿作画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五、评价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活动反思一、设计思路封面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图片一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

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图片三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图片四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图片五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图片六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图片 七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图片八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

封底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二、教学活动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

五年级美术《同一幅画》教案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休验成功的快乐,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排笔、,调色盘,小水杯、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认识画家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2.赏析作品 学生欣赏后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 (作家所要表达的是欢快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一种心

态。) 3.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师归纳后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调颜色; ②能利用颜色画一幅有层次的画。 二、探究思考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学生观察与识色,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 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 三、尝试体验 活动一: 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教师演示重点小结: 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活动二: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演示小结: 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 活动三: 欣赏一棵秋天的树,说出哪些地方运用了我们刚才所学的颜色?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画一棵秋天的树。 教师边讲边示范画法。 学生绘画巩固探究所得知识。 要求: 1、用所学的大红、柠檬黄、白色、黑色画一棵秋天的树。 2、要求要画得有明暗层次。 四、课堂小结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 五、安排下节课要带的东西 下节课继续带这节课的工具及颜料来,我们继续探究怎样把今天所学方法运用于其他颜色,来画其它的景物。 板书设计:

大班艺术教案世界名画欣赏

大班艺术教案:世界名画欣赏 “六一”时我们班级开展了“花香画语”艺术展,展出了孩子的绘画作品及插花作品。展出后,幼儿园里立刻沸腾了起来,家长、老师们为孩子们超乎寻常的想象而惊叹:这么美的画出自一群5、6岁的孩子手中!是的,我们也欣喜地感受到了从我们开展班级主题《亲近艺术大师》,让孩子进行名画欣赏后收到的效果!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许多…… 主题的生成 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仍是当今幼儿园教育中的“死角”,一直未被深入挖掘。虽然《纲要》中有提出,但是真正将名画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在目前还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名画与幼儿欣赏能力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理解,无法取得共鸣,也有的认为最棘手的是如何选材……其实,关键是缺乏指导的方法。由此造成名画欣赏活动逐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销声匿迹。我们在选择《亲近艺术大师》这一主题活动时也曾经有不少的疑惑:开展名画欣赏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特点?这一主题定位在哪?应如何开展?它的意义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名画欣赏活动,我们的主题活动《亲近艺术大师》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能够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主题的实施: 认识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 1、认识印象派画家凡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 2、认识印象派画家修拉及其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安尔涅浴场》。 3、认识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梦》、《三个音乐家》、《哭泣的女人》、《镜前的少女》、《格尔尼卡》。 4、认识抽象派画家米罗及其代表作《绘画》、《托儿所的装饰画》。 5、认识蒙德里安及其代表作《红黄蓝构成》。:临摹画家风格。临摹创作:《向日葵》、凡高《星月夜》、凡高《麦田上的群鸦》、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抱鸽子的孩子》、毕加索《梦》、《三个音乐家》、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静物水粉写生《盆栽与水果》、水粉色彩练习《我的第一幅作品》、水粉《我的星期天》。:制作画家知识剪报。搜集各种关于画家凡高、修拉、毕加索米罗、蒙德里安、达·芬奇的资料,将文字、图片和自己的话、作品剪贴成成一张报纸。 前期准备 布置与主题相联系的主墙饰,使幼儿能置身于美的环境,感受艺术的熏陶。与孩子、家长共同搜集打印有关凡高、修拉、米罗、毕加索、蒙得里安等画家的详细介绍及画家的画像。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画家代表作并彩喷成大图片。在班级里布置“班级情报站”,方便与家长交流主题的开展工作。在班级中布置“艺术博物馆”、“艺术创作馆”两个区域,展出画家图片及幼儿临摹、创作的作品。在图书角中投放美术欣赏书籍,让幼儿平时可以欣赏、阅读。 家长工作 这个主题开展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作为主题实施的一部分。在班级中布置了版块“班级情报站”,其中包括关于最近认识的画家的介绍、代表作等制作成的剪报、孩子的优秀作品等。使每个家长能了解我们主题的内容,开展的程度,孩子学习的情况,才能更好地配合我们主题开展的工作。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有的家长帮我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的画家的资料、图片,并打印,有的熟悉电脑的家长,为我们提供

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演示教学

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

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 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 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晚钟 米勒 1850年 55.5×66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 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