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青虫的取食行为4

合集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罗湖、福田、龙华四区2021-2022学年-有答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罗湖、福田、龙华四区2021-2022学年-有答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校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罗湖、福田、龙华四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为了学习腔肠动物,同学们到小溪中采集水螅,几乎都没有采集到,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螅运动速度快,不易捕捉B.小溪受到污染,影响水螅生活C.学生没有仔细寻找D.水螅看到人来了,都藏到淤泥里2. 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C.身体有无分节D.体表有无外骨骼3. 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正确的是( )A.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B.环节动物——运动器官是刚毛C.软体动物——外套膜外面都有贝壳保护D.节肢动物——有骨骼4.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的目的是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B.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两者间的胶状物质构成C.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D.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6. 蚯蚓与蝗虫的共同特征是()A.身体分节B.体表有外骨骼C.有环带D.有足7. 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据此推测果蝇属于A.腔肠动物B.节肢动物C.扁形动物D.软体动物8. “大旱生蝗灾”,每逢旱情加重,往往伴随着蝗虫的肆虐。

蝗虫体表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A.外骨胳B.鳞片C.甲D.毛9. 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中,下列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是()A.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C.鸟类D.节肢动物10. 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胎生、哺乳B.体表被毛C.用肺呼吸D.有脊柱11. 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上下)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上下)

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玻璃缸、细线、木板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十字花科植物的叶、菜青虫(卵)、滤纸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小米、家鸡、木棍、绳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蚂蚁的通讯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蜜糖、鱼缸、纸片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酵母菌的芽体、练习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液、吸管、吸水纸、烧杯和试管、鲜酵母、蔗糖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观察霉菌实验目的:练习制作霉菌孢子和菌丝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认识霉菌的孢子生殖方式。

实验器材:生长霉菌的面包片、培养皿、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透明胶带、甘油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目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与检测实验器材: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制作孢子印实验目的:会制作孢子印方法实验器材:新鲜蘑菇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发酵现象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糖、酵母、温开水、杯子、透明瓶子、小气球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扦插材料的处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用茎繁殖成活率高的植物,如柳枝、玫瑰枝、葡萄枝、枳壳枝等一年生新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的形态结构与鸟类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实验器材:鸡卵、培养皿、解剖器、放大镜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大小花生各30粒,圆规,一把直尺,两个直角三角板,记录本和绘图纸(设计好统计表和绘图方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各种颜色的大彩纸,各种颜色的小彩纸片,黑色和白色磁钉各2个,磁性黑板、白板各1块。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A.取食行为、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迁徒行为C.防御行为取食行为D.迁徒行为繁殖行为2、去年,一群亚洲象在一头“迷糊”领头象的带领下,从西双版纳出发,集体一路向北迁徙,经过了长途跋涉,最终回归栖息地。

这种行为属于()A.领域行为B.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D.繁殖行为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4、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下列动物中属于其正鱼类的是()A.鲸鱼B.章鱼C.带鱼D.娃娃鱼5、自然界中,各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所不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鳄鱼用鳃呼吸,皮肤能辅助呼吸B.蝮蛇体温恒定,能适应陆地生活C.大熊猫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D.家鸽飞行时主要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6、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下图是人们喜欢吃的食品,这些食品的保存方法及原理不正确的是()A.古城纯牛奶——巴氏消毒法,加热杀灭细菌B.干香菇——腌制法,利用防腐剂杀灭细菌C.平遥牛肉——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D.带鱼——低温保存法,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7、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①飞蛾扑火;②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③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④蝴蝶破蛹后翩翩起舞;⑤黑猩猩用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⑥刚出生的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8、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胎生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C.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崽率9、利用摄像机记录苍鹭觅食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10、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惊弓之鸟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根据细菌的______特点,可将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新疆初二初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新疆初二初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新疆初二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地球上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多少种()A.40多万B.150多万C.100多万D.200多万2.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是()A.胸鳍的作用B.背鳍的作用C.腹鳍的作用D.躯干部和尾鳍共同的作用3.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把红墨水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的流动方向是()A.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B.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C.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由口流出D.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4.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A.海狮B.海象C.海豹D.海马5.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体节B.体带C.环节D.环带6.大雨过后会有大量蚯蚓钻出地面,其主要原因是()A.呼吸空气B.寻找食物C.繁殖后代D.洞中温度低7.家兔呼吸的器官是()A.体壁B.肺C.气管D.表膜8.下列几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扬子鳄B.蛇C.大熊猫D.蚯蚓9.蝗虫的体表有()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还能防止水分散失。

A.皮B.鳞C.甲D.外骨骼10.家鸽的主要运动方式为()A.爬行B.行走C.跳跃D.飞行11.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A.鸡B.蝙蝠C.鸭D.鹅12.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支点作用B.杠杆作用C.固定作用D.连结作用13.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蜘蛛织网B、红灯停绿灯行C、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迅速跑进教室 D、鹦鹉骑自行车14.学习行为高而复杂的是()A.蚯蚓B.猫C.蝗虫D.青蛙15.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找到食物B.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C.找到配偶D.逃避敌害16.下列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鸽子B.公牛C.蜜蜂D.田鼠17.俗话说:“人有人语,兽有兽语。

”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A.舞蹈B.声音C.气味D.表情18.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A.数量不改变B.种类不改变C.比例不改变D.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平衡19.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清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20.科学家利用动物作生物反应器,必须改造动物的()A.遗传基因B.心脏C.肝脏D.脾21.关于细菌的论述,错误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都是单细胞个体C.都对人有害D.一般不含有叶绿体22.真菌大都靠什么来繁殖后代?()A.菌褶B.菌丝C.孢子D.细胞分裂23.制作面包、馒头、馕等要用一种微生物,它是()A.酵母菌B.乳酸杆菌C.醋酸菌D.青霉菌24.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有可能感染了()A.寄生虫B.真菌C.细菌D.病毒25.苏云金杆菌是现代生物农药的代表,它能杀死很多的害虫,我们选择它做农药的主要原因是()A.它的毒性大B.它容易繁殖C.能够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D.它能迷惑害虫26.生物分类的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A.种B.纲C.科D.门27.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A.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B.叶子的形状C.被子植物茎杆的质地D.人类对其利用价值大小2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 )A.基因的多样性B.变异多样性C.物种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29.我国哪一类生物的种类在世界上的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 )A.鱼类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鸟类30.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A.眼镜蛇B.袋鼠C.北极熊D.大熊猫二、填空题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动物和动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2.2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测试与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2.2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测试与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2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步测试与解析2019-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2.2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并作了相应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试管编号1号2号3号等量馒头碎屑碎屑馒头块唾液或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A.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的液体不变蓝,3号试管内液体变蓝B. 此实验设计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和2号、1号和3号、2号和3号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D.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无关2.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观察法和实验法D. 统计法和推理法5.某同学自幼喜欢绘画,为画好牛的图案,有时站在自家牛棚里看牛的各种姿态,一站就是一两个钟头,这位美术爱好者研究牛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测量法6.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过程不正确的是()A. A对青菜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B. 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C. 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D. 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一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A. 测量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资料分析法8.在野外实习时,下列不应该做的一组活动是()①听蝉鸣、鸟叫②对昆虫进行拍照③捅马蜂窝、捕捉蛇④如实记录植物种类⑤爬悬崖、采野花、品尝野果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⑤D. ④和⑤9.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瓶号甲乙丙加入物50毫升灭菌牛50毫升灭菌牛50毫升灭菌牛质奶奶奶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 2组,温度、细菌B. 2组,温度、空气C. 2组,温度、消毒棉球D. 2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10.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需要对大小不同的花生果实进行取样,你认为取样方法最佳的是()A. 在大粒的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粒中取30粒较小的B. 在大粒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粒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C. 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粒D. 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二、填空题11.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那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 、制定计划、________ 、得出结论。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初二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十六章测试试卷]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选择题(广东)关于“小鼠跑迷宫”的探究实验,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b.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离多于蚯蚓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d.小鼠一旦学会跑迷宫,就不能忘掉在探究“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实验过程中,小明在2个分别有盐和糖的培养皿中各放入10只蚂蚁,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有()个.a.1b.2c.10d.20下列关于“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菜青虫必须从卵就已经开始隔绝圈养b.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应当同样大小c.实验变量是十字花科植物叶片d.对照实验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做在“探究菜青虫捕食犯罪行为”的实验中,不恰当的就是操作过程就是()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一样小d.最出色将其先馋一段时间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中,要从卵进行隔离饲养,是为了()a.确定后天自学因素影响b.证明就是后天自学构成的c.卵比较好取食d.卵有传染性菜青虫就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关键害虫,菜青虫讨厌捕食()a.白菜叶b.芹菜叶c.苦瓜叶d.莴笋叶以下以十字花科植物杂食的昆虫就是()a.棉铃虫b.蝗虫c.菜粉蝶d.七星瓢虫在探究菜青虫的捕食犯罪行为的实验中.以下哪项操作方式就是错误的()a.实验用的菜青虫是由虫卵孵化来的b.使用玉米的叶片最好c.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菜青虫总是啃食()的植物.a.十字花科b.蔷薇科c.菊科d.葫芦科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同学们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样就可以表明观测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犯罪行为究竟就是先天性犯罪行为,还是后天的自学犯罪行为b.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c.有助于给菜青虫提供更多安静的环境d.探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在有关神经调节的描述中,不恰当的就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激动传导时,往往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托付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掌控(广东)探究实验为避免误差,需要计算平均值,但个别例外.下列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的是()a.探究蚂蚁的通讯b.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益阳)对下表中探究动物的取道捕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恰当的就是()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自学能力最强大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层次越高“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太少(保定)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甲→乙d.甲→丁→丙→乙(益阳)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捕食犯罪行为必须从它的幼虫已经开始展开隔绝圈养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辨识气味去同时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交流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益阳)下面对有关实验和探究的描述不恰当的就是()a.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选择的实验动物越大越好b.观测蚯蚓时,维持其体表湿润有助于它的体壁体温c.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d.探究菜青虫的捕食犯罪行为需用其他叶片搞对照,例如芹菜叶、菠菜叶等(东莞)关于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蚯蚓的运动可以使用观察法b.估测农田的产量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c.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可以使用比较法d.探究公鸡的绕道取食可以采用模拟实验法(河北)表内就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科学探究过程中做出假设步骤的就是()a.步骤1b.步骤2c.步骤3d.步骤4(益阳)探究动物的取道捕食,以下几组动物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少的就是()a.小鸡、小鸭b.大鸡、大鸭c.小猫、小狗d.大猫、大狗下面关于探究“菜青虫的捕食犯罪行为”的作法或结论,错误的就是()a.实验中要对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b.涂白菜汁和万雅白菜汁的滤纸大小、颜色、形状必须一致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菜青虫数量要多,条数要一样d.菜青虫捕食十字花科植物就是自学犯罪行为看了初二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十六章测试试卷的人还看:1.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2.武汉市初中生物试题卷答案3.初中生物可以考试卷及答案4.生物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中考生物总复习中考冲刺专题卷-专题05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中考生物总复习中考冲刺专题卷-专题05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专题05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主要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A.翅膀、奔跑B.下肢、飞行C.翅膀、飞行D.下肢、奔跑2.在屈肘时,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A.同时收缩B.同时舒张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连接、动力C.保护、支点、动力D.动力、支点、杠杆4.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序号1、2、6B.结构2分泌的滑液,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C.结构1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D.结构6表面覆盖有光滑的结构4,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5.运动赛场上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6.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A.骨骼B.骨骼肌C.关节D.骨7.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下图是某同学利用一些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其中松紧带代表()A.骨B.骨骼肌C.关节D.肌腱8.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①蚂蚁觅食②蜘蛛结网③工蜂采蜜④老马识途⑤鹦鹉学舌⑥大象骑车A.①③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⑥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是如何寻找食物的,进行了以下实验。

他们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选择两只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观察它们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糖较近的地方B.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着偶然性C.如果发现两只蚂蚁都找到了糖,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D.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食物的10.春天来了,两只小燕子从南方飞回到一户农家屋檐下,开始忙忙碌碌的衔泥筑巢,不几天,一个精致的燕窝就筑好了。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详细)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详细)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详细)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60分).1.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并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尾鳍的作用是( )A.保持鱼的身体平衡B.感知水流的变化C.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D.减少水流的阻力2.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很灵活但不牢固B.既灵活又牢固C.很牢固但不灵活D.起动力作用3.目前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要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我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人类需要改造动物的( )A.乳房B.遗传基因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4.家鸽等鸟类动物飞行时进行的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完全呼吸B.双重呼吸C.细胞核D.染色体5.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A.一只猫对另一只猫嘶嘶叫声B.雌蟋蟀被雄蟋蟀的唧唧声吸引C.工蜂看到同伴的舞蹈飞向蜜源D.敌害嗅到臭鼬的臭气逃走6.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A.空气缺氧B.水中缺氧C.缺乏饵料D.池塘缺水7.哺乳动物后代的存活率比其他动物要高,其主要原因是( )A.胎生哺乳B.体温恒定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8.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行走时,身上常被粘上一些带刺的“针”,动物在这一过程中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C.贮存了食物D.调节了生态平衡9.兔的心脏结构包括( )A.一心房一心室B.二心房一心室C.二心房二心室D.一心房二心室10.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气门B.气管D.鳃11.下列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D.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A.体节B.环节C.环带D.体带13.家兔具有( )A.门齿与犬齿B.犬齿和臼齿C.门齿和臼齿D.门齿、犬齿和臼齿14.下列哪一种是无脊椎动物?( )A.鱼B.蛇D.蜜蜂15.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海狮B.海象C.海马D.海豹16.蝗虫、蜘蛛、蜈蚣、虾等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体表有外骨骼B.足和触角分节C.都有单眼和复眼D.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17.蜜蜂和同伴交流信息,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是通过( )A.触觉B.声音C.气味D.舞蹈18.下列动物中大脑最发达的是( )B.水蛭C.海葵D.鲸19.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 )A.肺B.牙齿C.膈D.唾液腺20.下列一系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组的行为全为先天性行为( )①蜘蛛结网②晨鸡报晓③猫抓老鼠④蜜蜂舞蹈⑤婴儿吃奶⑥老马识途.A.①②⑥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21.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跳舞B.蜘蛛结网C.母鸡孵卵D.小狗算加法22.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23.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它们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和气囊B.气囊C.肺D.气管24.鲫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这是鱼的( )A.运动器官B.排泄器官C.感觉器官D.消化器官25.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关于青蛙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用肺呼吸B.用鳃呼吸C.只用皮肤呼吸D.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26.下列不属于甲壳动物的是( )A.水蚤B.虾C.河蚌D.梭子蟹27.在鱼类养殖中,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 )A.草鱼、鲤鱼、鲫鱼、青鱼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C.鳙鱼、鲫鱼、带鱼、草鱼D.鲤鱼、青鱼、带鱼、鲢鱼28.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脊髓B.大脑和小脑C.脑、脊髓和神经D.大脑、脊髓和神经29.科学家受到变色龙的启迪,设计了广泛应用于军事和野外活动的迷彩服,这一成果利用的是( )A.生物反应器B.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C.生物与环境的适应D.仿生学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蜂鸟摄食和消化的特点是( )A.食量小,消化能力差B.食量小,消化能力强C.食量大,消化能力差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31.观察鲫鱼时,我们看到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形,这种体形在它游泳时可以起到减小_________的作用.32.把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它的运动比较_________,用手指轻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说明有_________存在.3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_________和两端较细的_________.34.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起杠杆作用的_________、起支点作用的关节和起动力作用的_________组成.35.兔的主要运动形式是_________.(后腿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36.在练习立定跳远时,人的哪两个关节容易受伤_________和_________.37.关节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构成.38.“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这一谜语的谜底是_________,其中“外是骨”指_________,它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39.从行为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有一种蜜蜂的工蜂,它会掀开已死去的幼蜂的巢室的盖子,然后将死蜂取走,这种行为是_________,是由_________的.三、识图作答(每空1分,共8分)40.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一]头、[二]_________、[三]_________.(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____色,有利于蝗虫的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_________和支持体内柔软的器官.(4)蝗虫共有_____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3]_________.(5)蝗虫的翅共_________对.四、探究活动(共10分)4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_________,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胸部有很突出的龙骨突,有发达的_________,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2)消化系统把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随粪便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_________,利于飞行.(3)鸟呼吸时,除了肺这一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____.42.下面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①你的假设是_________.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_________,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_________,对照组叶是_________.(填甲或乙)⑤结论是_________.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60分).01.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并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尾鳍的作用是( )A.保持鱼的身体平衡B.感知水流的变化C.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D.减少水流的阻力【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分析】本题考查鱼鳍在与生活中起到的作用,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解答】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所以如果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剪去,鱼体将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故选:C【点评】对于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多结合生活的观察,应不难记忆.2.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很灵活但不牢固B.既灵活又牢固C.很牢固但不灵活D.起动力作用【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解答】解:关节的组成: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有少许滑液使运动更加灵活;关节囊里有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所以关节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的特点,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故选:B【点评】关节在运动中一方面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起支点作用.3.目前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要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我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人类需要改造动物的( )A.乳房B.遗传基因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专题】归纳推理;现代生物技术.【分析】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解答】解:乳房生物反应器是指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费用,可以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乳房生物反应器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因此,“要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我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人类需要改造动物的遗传基因故选:B.【点评】基因控制性状,要使这些动物的乳房产生和分泌出原来只有人体才能产生的物质,必须改变动物的遗传基因.4.家鸽等鸟类动物飞行时进行的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完全呼吸B.双重呼吸C.细胞核D.染色体【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需氧量大,需要较多的能量来支持飞行生活,为双重呼吸,据此作答.【解答】解: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明确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掌握双重呼吸的概念以及意义.结合题意答题.5.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A.一只猫对另一只猫嘶嘶叫声B.雌蟋蟀被雄蟋蟀的唧唧声吸引C.工蜂看到同伴的舞蹈飞向蜜源D.敌害嗅到臭鼬的臭气逃走【考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语言.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动物语言是同种动物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而产生的.敌害嗅到臭鼬的臭气逃走是被臭气熏走,不属于动物语言.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语言.6.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A.空气缺氧B.水中缺氧C.缺乏饵料D.池塘缺水【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分析】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池塘里的鱼在黎明时刻出现浮头现象,是鱼类与藻类植物在黎明时竞争水中氧气、导致水中缺氧而引起的.【解答】解:白天,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不会出现浮头现象;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到了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为了呼吸,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因此鱼出现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缺氧,这种情况严重时可导致鱼群大量死亡.故选:B【点评】池塘考查了鱼类的呼吸作用.7.哺乳动物后代的存活率比其他动物要高,其主要原因是( )A.胎生哺乳B.体温恒定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此题考查对胎生哺乳的认识.胎生是指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解答】解:胎生哺乳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胎生是指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胎生可使胚胎受母体保护,从母体中获得营养;哺乳有利于婴儿健康发育,因为母乳中含有必需营养成分和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因此,哺乳动物后代的存活率比其他动物要高.故选:A【点评】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这样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8.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行走时,身上常被粘上一些带刺的“针”,动物在这一过程中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C.贮存了食物D.调节了生态平衡【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多样性.【分析】(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2)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必须借助动物、风等来传播种子: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实际上是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种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的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故选:B.【点评】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传播途径多,它们的形态结构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9.兔的心脏结构包括( )A.一心房一心室B.二心房一心室C.二心房二心室D.一心房二心室【考点】心脏的结构.【分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结合哺乳动物的心脏示意图进行掌握,分析作答.【解答】解: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其心脏分为四腔,有二心室和二心房,两条循环路线,即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氧气的能力比较强,为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提供充足的氧,有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故选:C【点评】关键知道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心脏有二心室和二心房,两条循环路线.10.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气门B.气管C.肺D.鳃【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热点问题;生态学思想;生物的分类.【分析】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适于在陆地生活.【解答】解: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所以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故选:B【点评】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不是气门,更不要写成器官.11.下列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D.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思考解答.【解答】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制订计划:到十字花科植物中去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可以到未施过农药的菜地,也可以在菜市场寻找。

找到后要将菜青虫卵做隔离饲养。

等卵孵出幼虫后就可以做实验了。

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部分汁液并将汁液涂在一小块滤纸上。

用未涂菜汁的滤纸作对照。

也可以用其他种类的植物叶片作对照,如芹菜叶、菠菜叶、莴笋叶等。

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去哪里取食。

讨论和完善计划:
①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②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

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

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

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

③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

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

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④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应该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⑤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一样,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⑥最好是将菜青虫先饿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

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

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

⑦对照实验和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

实施计划: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