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视频观后感

合集下载

艾滋病视频观后感

艾滋病视频观后感

艾滋病视频观后感《艾滋病》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纪录片,观看后让我对艾滋病这一全球性的流行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展示艾滋病疫情的现状和影响,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真实故事,这部纪录片给予了我关于这一话题的更多认识和启示。

首先,我被纪录片中提供的数据和事实所震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其中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这个病毒。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艾滋病而死亡,尤其是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这些数字让我意识到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紧迫的挑战。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并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纪录片中的医务人员通过他们的实际工作展示了如何提供预防、治疗和支持艾滋病患者的服务。

其次,纪录片通过让患者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挣扎,展示了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我被这些勇敢的人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所打动。

他们不仅要应对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还要面对社会的歧视和偏见。

尽管他们经历了巨大的困难,但他们展示了人类的坚强和无尽的希望。

纪录片中还展示了一些艾滋病治疗和预防的进展。

通过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艾滋病患者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同时,宣传教育和普及预防知识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免受艾滋病的侵害。

这些进展使我相信,在全球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艾滋病疫情。

此外,纪录片还呼吁社会各界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支持。

在纪录片中,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各种机构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给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

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回应艾滋病带来的挑战。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意识到,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医学、社会和伦理等方面。

它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纪录片也唤起了我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促使我思考自己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些什么。

艾滋病观后感600字

艾滋病观后感600字

艾滋病观后感600字《艾滋病》是一部关于艾滋病患者的纪录片,通过展示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患者的真实故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疾病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深感震撼和触动,同时也对艾滋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首先,这部纪录片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展现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现状。

从一个个病患者的个人经历和生活困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例如,很多患者因艾滋病被社会孤立,失去了工作和家庭的支持。

他们的生活变得困难而艰辛,甚至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种苦境让人不禁感到心痛,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社会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思考。

其次,这部纪录片还深入探讨了社会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

通过访问各国的患者和医生,我们不仅了解到艾滋病的医学知识,也看到了艾滋病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有些国家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治手段相对较为先进,但也有些国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对待方法存在着差异。

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个社会对待这个疾病的态度和行动,是如何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心态的。

最后,这部纪录片给予了我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敬佩和支持。

面对这个可怕的疾病,他们不屈不挠地与之抗争,坚持着自己的生活和尊严。

他们不但战胜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还努力传递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为其他人带来希望和勇气。

他们的坚强和勇敢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关爱艾滋病患者,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通过观看《艾滋病》,我对这个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艾滋病患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社会对待这个疾病的态度和行动,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心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艾滋病的关注,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和医疗照顾。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1我校法语系分团委学生会为增长我系同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在12月8号的晚上6点开展了一次关于如何预防艾滋、了解艾滋、认识艾滋的讲座。

我系全体大一新生带着自己的困惑和极高的热情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的形式是由来自大一的二位同学采用了开放式的讲课方式,结合防艾视频宣传和互动小游戏,为同学们更牢固的掌握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游戏的过程不仅让同学们理解了艾滋病毒的定义,并且调动了在座同学的参与积极性,活跃了整场的气氛。

讲座中,主持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艾滋病的致病原理、发病状况、传播途径、防治措施。

用生动的事例、大量的数据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同学们深刻的了解了艾滋病的危害,了解了有效防治艾滋病的具体措施及大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主持人的鼓动下,同学们踊跃的发言,提出了诸多想法和问题。

最后,在一片掌声中讲座进入了尾声。

通过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大家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积极性以及自我防护的意识,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生活中如何预防艾滋病,发生艾滋病感染高危行为后怎么办等问题有了全面、科学的认识。

在消除了恐惧心理的同时,掌握了预防艾滋的基本方法,真正认识到文明、健康有序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表示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洁身自好,做预防艾滋病的坚强捍卫者。

艾滋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保护自己不被艾滋病伤害的前提下,对于艾滋病患者也要一视同仁,反对歧视,和他们一起努力,共同迈向零艾滋。

看艾滋病讲座以后的心得体会2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

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

艾滋病的电影观后感

艾滋病的电影观后感

艾滋病的电影观后感艾滋病的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艾滋病的电影观后感篇1费城故事是一个关于爱滋病人遭遇歧视的电影,看来让我感受颇深。

每个人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公平生存的权利,爱滋病人也就应一样,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它的可传染性而受到个方面的歧视,用工歧视,等等一些方面的歧视。

我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加强对爱滋病的宣传,让大家都来了解爱滋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魔鬼来看待,对爱滋病人敬而远之。

只有我们对爱滋病有了了解,才会消除心中的恐惧,才会从心底来真正的接纳这些特殊群体。

很高兴的是,爱滋病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在世界上,设置了世界爱滋病日,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到了我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些群体,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增多,相信不久爱滋病将会被攻破。

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少一些安得鲁,爱滋病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和遗忘,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艾滋病的电影观后感篇2大二的第一节听力课,师让我们去看一部电影,老实说,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

但是,对于这位冷美人的出牌,我相信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理解得了滴。

但是,对于费城故事这部电影呢?我看未必会全部人都能理解得了。

让我来看,整部片子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是相当的前卫,里面的主题——同性恋、艾滋病,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依然让人觉得很难以去理解。

更何况这部影片是在1993年放映。

片子是由一场官司贯穿其始终,但是,别忘了它但是叫做费城故事。

一场官司就是关系到整个城市。

它掀开这个城市的一层布,一个被刻意隐藏了的群体在这场官司中浮出了水面,他们因为性取向的不一样,或因为身患世纪绝症AIDS,所以而要受到这座城市的歧视。

并且,影片的一开头,就用略过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的状态。

但是,他们脸上的欢笑却掩盖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辛酸。

所以,这部影片公映时必定引起了一系列轰动。

由于,受于时光的限制,我并没有看完了整部影片,直到离开那时,已经接近尾声了。

校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教育视频观后感(汇总5篇)

校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教育视频观后感(汇总5篇)

校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教育视频观后感(汇总5篇)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每次看完一部作品后,都会深深被演员的演技所折服。

观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是指看过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

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教育视频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校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教育视频观后感(汇总5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校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教育视频观后感(篇一)你,如同一粒尘土,悄悄地侵临在不幸者的身上;你,如同一个恶魔,凶恶地使不幸者悲痛绝望;你,如同一位死神,无情地剥夺了绝望者的灵魂。

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

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都称它为“魔鬼”。

那么,艾滋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魔鬼”?通俗的讲,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1998年全世界有超过300万的儿童和青年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包括59万15岁以下的儿童和250万15-24岁的青年人。

据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约有一半的人在15-24岁期间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而且12-19岁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在不断地上升。

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

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而且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和性的萌动,而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愿望。

正是青少年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并尝试各种想法、观念和行为,其中也包括一些与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行为,如性行为和吸毒等。

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青少年不仅仅只是一个易感人群,他们更是一种资源和力量,他们不仅是世界的未来,他们还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预防艾滋病观后感

预防艾滋病观后感

《预防艾滋病观后感》
观看了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视频后,我对艾滋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我们应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避免高风险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

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等。

此外,对于已经感染艾滋病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不歧视、不排斥他们。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防艾视频观后感(通用7篇)

防艾视频观后感(通用7篇)

防艾视频观后感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艾视频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艾视频观后感篇1看了此次艾滋病宣传视频后,本人对艾滋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认识到了艾滋病的危险,但更多的是心痛,下面本人来谈谈对此的深刻感受。

首先来谈谈本人在网上搜到的艾滋病患者,那是一个令本人心灵震撼的照片。

那是一张只有后背的照片,却让本人的心一阵阵地痛了起来。

黝黑的脊背仿佛只剩下了骨头,皮肤皱的好似一个被水洗后干了的纸。

想想这个被艾滋病么缠身的少年,本该是背着书包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纪啊!可是艾滋病么却夺走了他的一切。

接下来再讲一个身患艾滋病的孕妇,那是一个观察记录视频。

孕妇在镜头前一天天憔悴,一百多天过去了,镜头前的孕妇身形都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肚子也在逐渐消瘦。

孕妇不应该是一天天变胖吗?可艾滋病孕妇却在不断的被吞噬。

以上的两个艾滋病事例让本人十分惊恐,艾滋病太可怕了,本人要避而远之。

可是看了此次视频后,让本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艾滋病是很可怕,它无药可救,得了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

但是,艾滋病不会像其它病毒一样随便传染,艾滋病只会通过血液乳液和性液传染,唾液和平常的生活起居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的,只要做好自本人保护措施,艾滋病是不会滥传于你。

相对于其它病毒,艾滋病是相对稳定的。

最后,本人希望大家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患者是需要关怀的,请大家多关爱艾滋病患者。

防艾视频观后感篇2《费城故事》是一个关于艾滋病人遭遇歧视的电影,看来让本人感受颇深。

每个人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公平生存的权利,艾滋病人也应该一样,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它的可传染性而受到个方面的歧视,用工歧视,等等一些方面的歧视。

本人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让大家都来了解艾滋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魔鬼来看待,对艾滋病人敬而远之。

只有我们对艾滋病有了了解,才会消除心中的恐惧,才会从心底来真正的接纳这些特殊群体。

艾滋病观后感

艾滋病观后感

艾滋病观后感《艾滋病》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纪录片,观后让我有很深的触动和思考。

影片通过展现不同国家的艾滋病患者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困境和挑战,深入地揭示了艾滋病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体现出艾滋病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社会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让我痛心和心痛,同时也让我思考起自己对艾滋病患者和疾病认知的局限性。

首先,影片中让我深感震撼的是艾滋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和精神打击。

看到那些患者艰难而无助的生活状态,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艾滋病患者,他们原本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未来却受到了夭折的威胁。

他们不得不忍受病痛的折磨,接受各种药物的治疗,同时还要面对社会上的歧视和偏见。

他们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很多人面临着贫困、孤独和自尊心的折磨。

看到这些情景,我不禁感到一种无力和同情之情,也让我反思了生活中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关心不够。

其次,影片中展现的社会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歧视也让我深感震惊。

许多患者因为艾滋病的身份而受到社会的排斥和隔离,他们失去了工作和家庭的支持,被迫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尽管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但对于艾滋病的认知和了解却仍然十分有限。

许多人对艾滋病仍然存在着误解和恐惧,从而导致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他们的孤立和边缘化使得他们更加困难地融入社会,也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心理负担。

通过影片展示的这些真实情景,让我对于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观念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最后,影片中反映的艾滋病的普遍性和全球性问题也让我深感担忧。

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个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问题。

许多患者因为医疗资源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病情。

艾滋病的传播也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差异,贫困地区和性工作者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群体。

这也让我想到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艾滋病预防和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要关注这些群体,加强宣传与教育,共同努力为艾滋病的防控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艾主题班会心得
通过这次的防艾主题班会,让我们对艾滋病以及防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

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

通俗地讲,艾滋病病毒是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和机体抵抗能力,而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目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我们通常所指的艾滋病分两种人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两者是有区别的。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简单说就是机体受到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但不马上发病,潜伏在身体内,缓慢地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毁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艾滋病病人简单说是指患者已受到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并显现出明显的症状,例如发烧、腹泻、消瘦、口腔黏膜感染等。

其实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机会性感染。

在对艾滋病谈虎色变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共同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

病人不是罪人,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成为艾滋病患者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孤立他们。

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错误态度,才使得他们拒绝承认患病,甚至拒绝接受治疗,许多有过危险行为的人也不愿接受检查。

普通健康人的每一个极端的表现,都深深地刺伤他们脆弱的内心和自尊,让他们独自一人承担着度日如年地煎熬。

这些使他们害怕现身于公众面前,担心打破了好不容易的宁静。

在各个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政府官员及公众人物身体力行地表达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他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攻克的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艾滋病病人。

目前的医疗科学尚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但我们也不要把它想得太恐怖,产生畏惧。

防治艾滋病的同时,社会的理解和关爱更是尤为重要。

虽然每年只有一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但是每一天都应该是艾滋病的防治日和关爱日,用我们的善良和乐观感动艾滋病者,不要让我们的爱只停留在这一天,让艾滋病人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铁信14T2 郭俊文
2015年10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