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标准检测规程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M2(以下简称AFT M1和AFT M2)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适用于乳、乳制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中AFT M1和AFT M2的测定。
本标准第二法为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乳、乳制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中AFT M1和AFT M2的测定。
本标准第三法为试纸条法,适用于生鲜乳中AFT M1的测定。
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 原理试样中的AFT M1和AFT M2用水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提取,上清液的浓缩液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去除脂肪、蛋白质、色素及碳水化合物等干扰物质。
净化液经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 乙腈(CH3CN):色谱纯。
3.1.2 甲醇(CH3OH):色谱纯。
3.1.3 醋酸铵(CH3COONH4)。
3.1.4 氯化钠(NaCl)。
3.1.5 磷酸氢二钠(Na2HPO4)。
3.1.6 磷酸二氢钾(KH2PO4)。
3.1.7 氯化钾(KCl)。
3.1.8 浓盐酸(HCl)。
3.1.9 氮气(N2):纯度≥ 99.9 %。
3.1.10 石油醚(C2H2n+2):沸程为30-60℃3.2 试剂配制3.2.1 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称取0.39 g醋酸铵,溶于1000 mL水中。
3.2.2 乙腈-水溶液(25+75):取250 mL乙腈加入750 mL水。
3.2.3 乙腈-甲醇溶液(50+50):取500 mL乙腈加入500 mL甲醇。
3.2.4 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下简称PBS):称取8.00 g氯化钠,1.20 g磷酸氢二钠(或2.92 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20 g磷酸二氢钾,0.20 g氯化钾,用900 mL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7.4,再加水至1000 mL。
黄曲霉毒素测定

产品号:#8030测试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Veratox○R黄曲霉毒素定量测试盒在2—8℃冷藏—不要冻结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且致癌的物质,它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A的某些菌株产生的。
黄曲霉毒素有四种类型:B1,B2,G1和G2。
黄曲霉毒素B1是毒性最大且最常有的。
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物质是谷物、花生、棉子、高梁和大多数的树果。
动物食入过量黄曲霉毒素的影响从慢性健康直到死亡,已经证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损坏或癌症、降低奶和蛋的产出、免疫抑制和干扰再生效率。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经规定了食品和饲料中最大黄曲霉毒素限量。
因此,准确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对于监测可能发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和饲料的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程序包括仔细的采样、化学提取、卫生学评价和定量分析。
预期范围本产品适用于如谷物、谷物粉、谷麦粉、谷物、大豆混合物、棉籽、棉籽粉、高梁、花生、爆花玉米、稻米、麦子、大豆粉和混合饲料等中黄曲霉毒素的定量检测。
预期用户本测试盒可供质量控制人员和其它需了解可能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的人员使用。
由于技术很重要,所以操作者应接受Neogen代表培训,或由已接受过Neogen培训的人进行培训。
方法原理本测试盒的测试原理是一种竞争性的直接酶联免疫吸附剂剂测试方法(ELISA),可准确检测出样品中ppb级的黄曲霉毒素。
样品和标准控制液中游离的黄曲霉毒素与轭合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竞争抗体结合位臵。
清洗后,加入底物,底物与轭合物反应出现兰色,兰色越深表明黄曲霉毒素越少。
将其臵于微型孔阅读器中可读出透光度,以控制标准液的透光度作标准曲线,将样品的透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准确浓度。
贮存要求本试剂盒存放在2~8℃时,可以一直使用到标签上注明的到期日期。
提供的材料1.48个包被了抗体的孔。
2.48个红色标记的混合孔。
3.4瓶1.5ml浓度为0、5、15、50ppb黄曲霉毒素控制标准液(黄色标签)(甲醇溶液的处理,见注意事项)。
黄曲霉素检测法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条件和详细分析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花生及其制品(花生酱、花生仁、花生米)、大米、小麦、植物油脂、酱油、食醋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限: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为1mg/kg;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测定酱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检出限为2.5mg/kg。
2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1 方法提要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
用水或吐温/PBS将免疫亲和柱上杂质除去,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层析柱洗脱,洗脱液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2.2 试剂和溶液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重蒸馏水。
2.2.1甲醇(CH3OH):色谱纯2.2.2甲醇-水(7+3):取70mL甲醇加30mL水2.2.3 甲醇-水(8+2):取80mL甲醇加20mL水2.2.4甲醇-水(45+55):取45mL甲醇加55mL水2.2.5 苯:色谱纯2.2.6乙腈:色谱纯2.2.7苯-乙腈(98+2):取2mL乙腈加98mL苯2.2.8氯化钠(NaCl)2.2.9磷酸氢二钠(Na2HPO4)2.2.10磷酸二氢钾(KH2PO4)GB/T 18979-20032.2.11氯化钾(KCl)2.2.12 PBS缓冲溶液:称取8.0g氯化钠,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钾,用990mL纯水溶解,然后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7.0,最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
2.2.13 吐温-20/PBS溶液(0.1%):取1mL吐温-20,加入PBS缓冲溶液并定容至1000mL。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实验六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薄层层析法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原理及步骤。
二、实验原理样品中AFT B1经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缩并经薄层色谱分离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根据其在薄层板上显示荧光的强度与标准品AFT B1最低检出量产生的荧光强度比较来测定样品中AFT B1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玻璃板:5×20cm;涂布器;色谱展开槽(25×6×4cm);紫外光灯: 100-125W,带有波长365nm滤光片;微量注射器:20uL,10uL各一支试剂:三氯甲烷(AR);正己烷(AR 沸程30-60)或石油醚(沸程60-90);甲醇(AR);苯(AR);乙腈(AR);无水乙醚(AR);丙酮(AR)。
(以上试剂应重蒸,并应经检验对薄层色谱测定无干扰)苯-乙腈(98:2)混合溶液;甲醇-水(55:45)混合溶液;三氟乙酸(AR);氯化钠(AR);无水硫酸钠(AR);硅胶G(薄层色谱用)。
5%次氯酸钠溶液:称取100g漂白精,加入500mL水,搅匀。
另将80g工业用碳酸钠(Na2CO3.10H2O)溶于500mL温水中,倒入上述溶液中,搅匀,澄清过滤后贮存于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用作消毒剂。
黄曲霉毒素B1标准贮备液:用百万分之一的微量分析天平精密称取1-1.2mgAFT B1标准品,先加入2mL乙腈溶解后,再用苯稀释至100mL,避光置于4℃冰箱中保存。
使用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再用苯-乙腈混合溶液调整其浓度为10ug/mL。
(在350nm测定AFT B1的苯-乙腈溶液的吸光度,其摩尔消光系数为19800,可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求出其浓度)。
黄曲霉毒素B1标准应用液I(1ug/mL):吸取1.0mL10ug/mL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贮备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苯-乙腈混合溶液定容。
黄曲霉毒素B1标准应用液II(0.2ug/mL):吸取1.0mL 1ug/mL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应用液I于5mL容量瓶中,加苯-乙腈混合溶液定容。
黄曲霉毒素的测定(精)

取20.00mL甲醇水溶液臵于另一125mL分液漏斗 中,加20mL三氯甲烷,振摇2min、静臵分层, 如出现乳化现象,可滴加甲醇促使分层。放出 三氯甲烷层,经盛有约10g预先用三氯甲烷湿 润的无水硫酸钠的定量慢速滤纸,过滤于 50mL蒸发皿中,再加5mL三氯甲烷于分液漏斗 中,重复振摇提取,三氯甲烷层一并滤于蒸发 皿中,最后用少量三氯甲烷洗过滤器,洗液并 于蒸发皿中。
再用双向展开法展开后,观察样液是否产生与AFTB1标准点重叠
的衍生物。观察时,可将第一板作为样液的衍生物空白板。若样 液AFTB1含量较高时,则将样液稀释后,按单向展开法中(4)做确 认试验 .
(5)稀释定量:
若样液中AFTBl含量较高,可按单向展开法中(5)稀释定量操作。 若AFTB1含量较低,稀释倍数小,在定量的纵向展开板上仍有杂质 干扰,影响结果判断,可将样液再做双向展开法测定,以确定含量。 3.2.3 结果计算
(2)展开:
a.横向展开:在展开槽内的长边臵一玻璃支架,加10mL无水 乙醇,将上述点好的薄层板靠标准点的长边,臵于展开槽内展开, 展至板端后,取出挥干。根据情况,需要时,可再重复l~2次。 b.纵向展开:挥干的薄层板以丙酮一三氯甲烷(8:92)展开至 10~12cm为止。丙酮与氯甲烷的比例,根据不同条件自行调节。
黄曲霉毒素属剧毒物质,其毒性比氰化 钾还高,也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 其中AFT 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帮其 在食品中允许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 AFT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 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被污染严 重。Biblioteka 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
食品品种 允许量标准(ppb或10-6) 玉米、花生、花生油 ≤20 玉米及花生制品 ≤20 大米、其他食用油 ≤10 裱花蛋糕、饼干、面包≤5 婴儿代乳食品 不得检出
黄曲霉毒素检验方法

一、目的规范实验室检验方法。
二、内容(一)试验准备1、标定荧光计。
(1)、将仪器后的电源开关打开。
(2)、按SELECTTEST键,直至显示出AflaTest,按ENTER。
(3)、荧光计显示:START CALBRATION…OPEN THE LIDINSERT RED VIAL打开仪器盖,将红色的真菌毒素标定管放入。
一定要确认标定管是否已放到了仪器的底部。
(4)、仪器显示:HIGHCAL 22PPB如果这个值正好是所选分析方法规定的设定值,请按ENTER键。
否则,从键盘上所规定的设定值,确认准确无误后,按ENTER键。
(5)、仪器显示:READING HIGH CAL…SA VING HIGH INENSTTYOPEN THE LIDINSERT GREEN VIAL打开仪器盖取出红色的标定管,插入绿色的真菌毒素标定管。
一定要确认标定管是否已充分插入仪器的底部。
(6)、仪器显示:LOW CAL 1.0PPB如果这个值正好是所选分析方法规定的设定值,请按ENTER键.否则,从键盘上所规定的设定值,确认准确无误后,按ENTER键。
(7)、仪器显示:READING LIW CAL…SA VING HIGH INTENSITJY 接着显示:OPEN THE LIDINSERT GREEN VIAL打开仪器盖取出绿色的标定管。
(8)、仪器显示:VICAM V1.3 READY按SELECT TEST键,仪器显示: AFLATEST, 按ENTER键。
(9)、仪器显示:START RUN TEST OPEN THE LID (10)、插入黄色的真菌毒素标定管,其读数应该在分析方法的测定范围内。
(11)、荧光屏计标定工作完毕,可经进行样品分析了。
荧光计每周需要标定一次。
如果需要重新标定,请按STOP键,再按OPIONS 键,直至仪器显示:CALIBRATE TEST然后按ENTER键,仪器显示:AFLATEST如果不是这样,按SELECT TEST键,直至仪器显示:AFLATEST,按ENTER键。
黄曲霉素检测法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条件和详细分析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花生及其制品(花生酱、花生仁、花生米)、大米、小麦、植物油脂、酱油、食醋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限: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为1mg/kg;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测定酱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检出限为2.5mg/kg。
2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1 方法提要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
用水或吐温/PBS将免疫亲和柱上杂质除去,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层析柱洗脱,洗脱液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2.2 试剂和溶液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重蒸馏水。
2.2.1甲醇(CH3OH):色谱纯2.2.2甲醇-水(7+3):取70mL甲醇加30mL水2.2.3 甲醇-水(8+2):取80mL甲醇加20mL水2.2.4甲醇-水(45+55):取45mL甲醇加55mL水2.2.5 苯:色谱纯2.2.6乙腈:色谱纯2.2.7苯-乙腈(98+2):取2mL乙腈加98mL苯2.2.8氯化钠(NaCl)2.2.9磷酸氢二钠(Na2HPO4)2.2.10磷酸二氢钾(KH2PO4)GB/T 18979-20032.2.11氯化钾(KCl)2.2.12 PBS缓冲溶液:称取8.0g氯化钠,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钾,用990mL纯水溶解,然后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7.0,最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
2.2.13 吐温-20/PBS溶液(0.1%):取1mL吐温-20,加入PBS缓冲溶液并定容至1000mL。
黄曲霉素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B1检测卡产地:湖南长沙简介: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由一组真菌(黄曲霉、曲霉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
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
黄曲霉毒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
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
M1、M2分别是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
M1和M2 主要存在于牛奶中。
B1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它被证明对人和动物的肝脏、肾脏等组织和器官具有很大的危害。
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霉菌(如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遍及世界各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可以发生在植物的生长、收获和加工、贮藏、运输等过程中。
及时发现污染源是最好的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
检测原理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卡是应用免疫竞争法分析原理,结合胶体金标记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设计的一种快速检测卡。
具有简单、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在农场、饲料混合车间等实地进行测定。
结果准确,灵敏度度为5ppb,准确率大于95%。
适用于粮食、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发酵产品、加工食品、中药原料和中成药等样本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试剂盒组成:40次/盒。
1、检测卡:40人份。
2、样品抽提液:40瓶×2ml。
3、样品稀释液:40瓶×0.8ml。
4、说明书:1份。
操作步骤1、检测试卡袋中取出所需的试卡,在夹上做好标准。
向样品槽中缓慢加入100微升处理后的样品。
2、静置10分钟后,观察测定结果。
20分钟后的结果无效。
结果A、阴性B、阳性C、无效A:阴性:对照线(C)和测试线(T)同时出现,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小于5ng/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曲霉毒素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规范亲和柱净化样本中黄曲霉毒素的操作流程,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饲料、中药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
3、检出限和定量限
项目
岛津安捷伦
样本检出限
(µg/kg)
样本定量限
(µg/kg)
样本检出限
(µg/kg)
样本定量限
(µg/kg)
AFG10.12 0.4 0.9 3.0
AFG20.08 0.2 0.3 0.86
AFB10.08 0.2 0.6 1.97
AFB20.04 0.12 0.2 0.63 4、职责
部门名称部门职责
质量管理部1、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2、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执行。
5、程序
5.1 原理
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内,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过提取、过滤、稀释,然后缓慢的通过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在免疫亲和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
用甲醇洗脱黄曲霉毒素B1,然后注入到分析仪器中用于检测。
5.2 溶液配制
5.2.1 70%甲醇-水溶液:取700mL甲醇,加入300ml去离子水混匀即可。
5.2.2 80%乙腈-水溶液:取800m乙腈,加入200ml去离子混匀即可。
5.2.3 1% 吐温-水溶液:取1ml 吐温-20,加入去离子水并定容至100ml。
5.2.4 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工作液:用色谱级甲醇将储备工作液分别稀释到50 ng/ml、
20 ng/ml、10 ng/ml、5 ng/ml、1 ng/ml、0.5 ng/ml。
5.3 样品前处理
5.3 1 适用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花生及其制品,坚果、玉米油、花生油、饲料等
样品
----25g±0.01g 样品(固体样品需粉碎,并过2mm 分样筛),加入5g 氯化钠与125mL 70% 甲醇-水溶液混匀;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取10mL 滤液加入20mL 蒸馏水稀释,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15mL 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1
5.3.2 适用于辣椒、花椒、黄豆酱等调料,面粉、麦芯粉、芝麻油及其它植物油、谷草
等样品
----25g±0.01g 样品(固体样品需粉碎,并过2mm 分样筛)加入125mL 80%乙腈-水溶液混匀;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取10mL 滤液加入40mL 蒸馏水稀释,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5mL 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1
5.3.3 适用于中药(2015 版药典规定的19 味中药等)
----15g±0.01g 样品(固体样品需粉碎,并过2mm 分样筛)加入75mL 80%乙腈-水溶液混匀;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取10mL 滤液加入40mL 1% 吐温-水溶液,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5mL 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1
5.3.4 适用茶叶样品:
----10g±0.01g 加入2g 氯化钠,加入纯甲醇溶液100mL,混匀;
----高速均质(≥10,000r/min)均质1min,或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取10mL 滤液加入40mL 蒸馏水稀释,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5mL 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2
5.4 净化
----取出免疫亲和柱,将上方塞子取出斜剪断,再插回亲和柱上;(3mL 的免疫亲和柱去掉上方塞子,安装上转接头,将转接头另一端与注射器固定后使用)
----将柱子与气控操作架上的注射器连接固定,取适量处理后的溶液上样;
----去掉亲和柱下方堵头,调节开关,使液体以1~2滴/秒的速度流出;
----待液体排干后,用10mL去离子水洗涤2次,流速2~3滴/秒;对于颜色附着比较深的样品,先用1% Tween-20 水溶液洗涤10mL,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10mL 流速2~3滴/秒;
----待液体排干后,上样1mL 甲醇,流速1 滴/秒,收集洗脱液并定容至1mL;
----洗脱液用0.22μm 微孔滤器过滤后转移至样品瓶用于HPLC分析。
* 每次上样前都要将上次液体完全排干。
5.5 液相测定
5.5.1 液相色谱条件
C18柱:250mm(长)×4.6mm(直径),填料粒径5μm;
流动相:55%甲醇(AFB1);53%甲醇(AFT)
流速:0.8mL/min;
柱温:40℃;
进样体积:20µL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0nm;
发射波长:440nm;
5.5.2 色谱定量
分别取相同体积样液和标准工作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试样的响应值(峰高或峰面积),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将未知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 1、B 2、G 1、G 2的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得到试样中黄曲霉毒素B 1、B 2、G 1、G 2的浓度,标准品色谱图参考下图:
数据文件名:AFT-B1-10ppb.lcd
样品名:AFT-B1-10ppb
0.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min
0510152025mV
检测器A Ex:360nm,Em:440nm A F G 2
A F G 1
A F
B 2
A F
B 1
5.6 注意事项
----使用前,免疫亲和柱需回至室温(22~25℃)。
----亲和柱2~8℃储存,不得冻存。
----不要使用过了有效日期的免疫亲和柱。
----取样量: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取样量,注意提取液量要相应改变。
----柱容量:300ng ,当样本中待检毒素的含量除以稀释倍数高于柱容量时,需要适当降
低上样液的体积,重新检测。
----pH :亲和柱的上样溶液pH 需在6~8 之间,若偏离此范围需要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
节pH 。
----上机检测时的溶剂与流动相保持一致可以消除溶剂效应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B 1 可致癌,应戴手套操作。
----使用过的容器及黄曲霉毒素B 1 溶液最好用次氯酸钠溶液(5%V/V )浸泡过夜。
6、
相关文件
《免疫亲和柱检验标准》 《免疫亲和柱检验操作规程》 《岛津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7、
相关记录 N/A
8、附件
N/A
9、修改历史记录
编号变更类型修改条款及主要内容修改人修改日期
01 A N/A 魏丹丹2016.2.24
变更类型:A –新起草M -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