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从合资走向外商独资

合集下载

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

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

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原动力和加速器作用,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探讨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

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一)宝洁的跨国过程从1837年P&G在美国创立以来,通过多种经营战略,不断的扩大企业的版图。

1837年宝洁开始在辛辛那提以外设厂,1915年,宝洁首次在加拿大建立生产设施,1930年,宝洁在英国购买了Thomas Hedley有限公司,建立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

1935年,宝洁购买了菲律宾制造公司,在远东地区建立第一个运作机构,向国际化大公司发展。

1948年,宝洁在墨西哥建立了在拉丁美洲的第一间公司。

1954年,宝洁在法国马赛租用了一个洗衣粉生产工厂,开始发展在欧洲大陆的生意。

1973年,宝洁收购了日本Nippon Sunhome公司,开始在日本制造并销售产品。

1987年,宝洁收购了欧洲的Blendax系列产品,包括Blend-a-med和Blendax牙膏,这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国际性收购行动。

1988年,宝洁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这是公司在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建立的第一间公司。

1991年,宝洁购买了Max Factor和Betrix,进一步扩展公司的化妆品和香水生意。

1998年,宝洁Olean新厂落成投产。

宝洁公司2005机构改革方案开始实施。

宝洁公司已经成为一家真真正正的跨国企业,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宝洁成立170周年,宝洁中国20周年。

(二)宝洁跨国经营的优势宝洁强调一致的国际化的广告策略,这与其他品牌相区别,不会因为进入新的市场而改变其原来的营销及广告策略。

同时,宝洁在产品方面坚持国际品牌的本土化。

宝洁根据不同国家人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对产品进行改良,在产品名称、广告模特等方面充分本土化扩大产品销路。

宝洁在品牌管理的理念上,形成每一个品牌的品牌个性,运用USP策略等。

宝洁在中国的20年

宝洁在中国的20年

宝洁在中国的20年(2009-05-06 11:45:42)转载▼分类:专业-市场研究标签:宝洁海飞丝玉兰油汰渍熊青云中国杂谈做为市场研究行业的南派代表/开山鼻祖。

有必要了解。

宝洁在日化用品的地位,好比在现代足球领域,现代足球发源地的英国,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

1988年10月的一天,一些日化品经销商守在广州肥皂厂的门口,他们提着麻袋,里面装满一叠叠崭新的十元钞票。

他们来买海飞丝—这种每瓶要卖将近20块钱的洗发水。

这让马福祥—这位50多岁的老国营肥皂厂厂长感到,一个不一样的时代来临了。

就在几天前,第一批海飞丝才被装进纸箱搬上了平板三轮车,广州越秀闹市区的一条小巷中,肥皂厂职工的自行车堵住了路,三轮车刚好勉强能通过,巷子外边,停靠在路旁的卡车正在等候。

海飞丝的成功似乎就是来得这么容易。

这种产品和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极度不符,可是当每个城市、每个村镇的每家店铺的显眼位置都挂起长长的海飞丝小包洗发水时,“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家喻户晓,事情就那么神秘地发生了。

宝洁要感谢吴凯(Berenike Ullmann),这位公司派往中国的第一名员工在1986年夏天结束后给辛辛那提总部带回了一个不那么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消费者从洗衣服上找不到乐趣,尽管他们对使用汰渍的感觉良好。

洗衣粉是宝洁利润最丰厚的产品,宝洁最初希望能利用它来打开中国市场,正如在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它令衣物洁白、色彩光鲜,具有强效的洗净力,可是这一切对中国人来说都不具有吸引力。

在那个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他们愿意承担不菲的价格“从头开始”。

从今天来看,宝洁十分幸运地在那个历史时刻选择了洗发水来开始在中国的事业,而不是像联合利华那样极力推荐力士香皂。

于是类似这样的故事成为许多人的记忆:“我记得我家的第一瓶海飞丝是我大姨从北京带回来的,那时候可真是当作奢侈品来用的。

每次洗完头都把它的盖子盖好,放在我家组合家具的橱窗里。

宝洁公司跨国经营制胜之术

宝洁公司跨国经营制胜之术

宝洁公司跨国经营制胜之术宝洁公司跨国经营制胜之术改革开放20年来,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依靠其品牌和名牌在中国展开国际激烈的竞争,美国宝洁公司(Proctor & Gamble Co.)是典型之一。

宝洁公司创始于1837年,由普洛克特(Proctor)和盖博(Gamble)开始制作、销售肥皂和蜡烛。

1879年,宝洁公司发展了可与高质量进口白皂媲美的廉价香皂“象牙皂”,在随后的时代中,宝洁公司不断创出新的产品和品牌。

1999年宝洁公司在《财富》杂志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61位,是500强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跨国公司,是一家名符其实的“百年老店”,其营业收入达371.54亿美元,利润37.8亿美元,总资产达309.66亿美元,雇佣人数11万人。

宝洁公司在日用化学品市场上知名度相当高,至今已开发出的品牌涉及洗涤和清洁用品、纸品、美容美发、保健用品、食品饮料,共计300多种。

跨国公司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升级,进一步树立产品品牌和名牌形象。

高科技和技术创新已成为跨国公司产品领先世界潮流的主动力。

宝洁公司早在1890年即在象牙谷工厂设立产品分析中心,以对肥皂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和改进。

宝洁公司产品分析中心是美国工业史上最早的产品研究机构之一。

目前,宝洁公司在全世界共建立了18个技术开发中心,拥有8300多名科研人员,每年研究与开发的费用达到15亿美元,平均每年申请专利2万次。

早在50年代,宝洁公司推出汰渍洗衣粉,其高效的洗涤效果和合理的价格使之成为50年代洗涤用品的首选。

佳洁士牙膏、海飞丝洗发液、帮宝适一次性纸尿裤等都是宝洁公司的创新产品。

因为宝洁公司在发明、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了亿万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所作出的突出成就,1995年10月18日,美国克林顿首次在白宫主持仪式,授予宝洁公司“美国国家技术成就奖”。

宝洁公司为推销产品,非常注重研究市场。

早在1924年,宝洁公司成立市场研究部门,研究顾客的消费偏好和购买习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这种机构。

外商合资企业为何纷纷转向独资

外商合资企业为何纷纷转向独资

外商合资企业为何纷纷转向独资?宝洁、迅达、西门子:个案,还是趋势?2001年1月16日,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发布减资公告称,“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系1980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目前注册资本868618100元,北京鑫三维科贸公司持股35%。

经公司董事会决议一致同意北京鑫三维科贸公司(或其股份受让方)退股,注销其股权,公司注册资本亦作减少以便向退股方支付现金和其他资产。

”这家于1980年7月4日组成的合资企业,合资的三方分别是: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瑞士迅达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怡和迅达(远东)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的股权比例分别是:中方占合资公司75%的股份,瑞士迅达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怡和迅达(远东)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合资公司股份的15%和10%,合资期限为20年。

1995年12月13日,在距离双方合资期满还有5年的时候,合资双方再度签署协议――外方增加9000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6.5亿元的股本金,其股权比例由25 %提高到65%,双方合资期限则由20年增至50年。

而今天,这则简短的减资公告事实上宣告了这家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的解体。

2000年9月10日,北京日化二厂向外界正式宣布:已经与宝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商标的使用合同,收回合资使用已届6年的“熊猫”品牌。

而在此之前的2000年6月,这家拥有“熊猫”品牌50年使用权的跨国公司已经提前终止了与北京日化二厂的合资合作――一家合资企业变成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事实上,类似的变动早在悄然进行。

比如,在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目前中方仅象征性地保留这家合资企业1%的股份,据说,就是这最后1%的股份,还是中方再三央求的结果。

其实,与北京和广州的合资只是“宝洁系”的经典缩影。

从1988年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投资建立第一家合资企业以来,宝洁先后斥资3亿美元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广泛布点,全盛时期的"宝洁系"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苏州等地拥有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

宝洁独资化所引起的思考及启示

宝洁独资化所引起的思考及启示

%, 在进入中国的初期,也就是中国刚刚开放不
久, 那时我们国家曾明文规定, 合资企业必须中方控 这样就限 股, 外资 在 合 资 企 业 的 股 份 不 得 超 过 "&) , 制了外商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对于那些想要进入中 国的跨国公司来说,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 中国未来的收益无疑将是十分巨大的,这对于跨国 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诱惑。但同时, 他们也对 中国当时的对外经济政策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对中 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持怀疑态度。加之
%( 市场细分
对市场进行细分, 全力致力于某个细分 的 市 场 。 对于跨国公司无暇顾及的某个细分市场,可以 采 取 目标集中的策略,将企业有限资源用到最有优 势 的 项目上, 也就是军事策略里的“ 兵力集中” 原则。消费 的总趋势日趋多样化、 个性化, 虽然不能在正面和跨 国公司全面抗衡,但先在某个细分的市场上占 有 一 席之地, 站稳脚跟然后逐步扩大战果, 也不失为一种 策略。 改善管理 !( 产品技术创新, 实际上,在生活日用品这样的产 品 上 应 该 没 有 多少技术秘密可言,所涉及的生产技术与现代 的 计 算机、 航天等发展前沿相比, 都是一些成熟技术。中 国企业之所以在竞争当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 与跨国公司强大的资金支持、 先进的内部管理、 巨大 的广告投入、 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这与 科技前沿技术上的落后是不同的,这种落后我 们 是 可以克服的。毕竟已经改革开放已经很多年了, 我们 的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 相 当 大的进步,与宝洁这样已经牢牢控制了市场领 先 地 位的跨国大公司竞争就不得不在技术创新、改 善 管 理方面下苦功。面对日用消费品市场上跨国公 司 的 重重围剿, 与其把希望寄托于消费者的民族情感上, 不如在改善管理、 产品创新上多下工夫, 只有如此, 有一天才能真正看到我们的民族品牌在与跨国 公 司 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宝洁公司的跨国管理之路

宝洁公司的跨国管理之路

摘要 (2)Abstract (3)概述 (4)1 公司简介 (4)2 宝洁公司发展经历回顾 (4)3 宝洁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 (6)3.1 注重人才,以人为本 (6)3.2 不断创新的意识 (7)4 宝洁公司的经营战略 (7)4.1 绿地投资 (7)4.2 并购 (7)4.3 战略联盟 (8)4.4本地化战略 (8)4.5 多品牌战略 (9)4.6广告战略 (9)5 战略运用的成效 (9)6 对中国跨国企业的启发 (10)参考文献 (12)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渗入到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今天,工业品和服务跨越边境,充斥着我们周边。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载体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

跨国公司的建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

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使跨国公司的到长足的发展,经营战略是关键。

宝洁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它的成功可以在很多方面指导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宝洁公司Abstract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orked into the most of us in the life of today's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cross the border, are we. the world around beyond borders, the foreign trade and capital flow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providing service and interdependence, were related to the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the four vehicles trade liberalization, production globalization,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globalization are linked to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corpo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iolent competition. if you want to make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crucial. the 50-year-old businessman is one of the world famou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ts success can in many ways to guide ou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Keyword: Multinationals, strategy, Procter & Gamble概述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宝洁公司从合资到独资的原因是什么

宝洁公司从合资到独资的原因是什么

宝洁公司从合资到独资的原因是什么 ⼴州市最⼤的利税户,中外合资⼴州宝洁有限公司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宝洁公司从合资到独资经历了什么事情?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宝洁公司从合资到独资的原因,⼀起来看看。

宝洁公司合资到独资的原因 话还得从头说起。

1988年以前,世界⽼⼤级⽇⽤消费品⽣产商和销售商美国P&G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希望能够在中国⼤陆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为了能尽快达到这⼀⽬的,P&G公司策划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战役,第⼀⼤战役即是在中国⼤陆寻找合适的合伙⼈。

据⾏内⼈⼠分析,当时P&G认为,在中国⼤陆做⽣意,如果不⾸先取得中⽅的⽀持,外资企业往往举步艰难。

于是,P&G公司先与⾹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携⼿,并经过⼴泛的调查,慎重地选中了⼴州肥皂⼚。

在当时来说,拥有60多年历史的⼴州肥皂⼚有着许多优势:位于珠江三⾓洲,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对外通讯及外商往来都很⽅便。

尤其是这家⼯⼚⾃1980年以来,发展的“洁花”系列洗护肤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定的影响和信誉,并建⽴了很好的销售渠道,合资以后可以沿⽤这个渠道使产品顺利地进⼊市场。

1988年8⽉,美国P&G公司、⾹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与⼴州肥皂⼚和⼴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出⼝贸易总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了中国的第⼀家合资企业————中美港合资⼴州宝洁有限公司。

中美港各⽅合作初期达成协议,第⼀期投资为1000万美元。

美国P&G公司为“宝洁”提供管理与技术援助,⼴州肥皂⼚(拥有20%股权)提供劳动⼒和当地市场经验,⼴州技术开发区(拥有5%)股权,提供新建⼚房,⾹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协助产品出⼝创汇。

事实证明,P&G公司的选择是正确的。

⾃宝洁公司成⽴后,仅⽤了⼀年多时间,先后⽣产出“海飞丝”、“⽟兰油”、“飘柔”等国际名牌产品,⾏销中国⼤陆20多个省市、出⼝⾹港、东南亚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州宝洁有限公司的初战告捷,为P&G公司进⼊中国市场打开了⼤门,同时,也为该公司在中国公众中树⽴起企业形象奠定了基础。

宝洁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战略演变历程的启示_黄雅慧

宝洁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战略演变历程的启示_黄雅慧
!"#" 年第 $$ 期
%&
%&’’ 年 ’ 月 %’ 日 ! 一个在中国
人眼里大吉大利的日子 ! 宝洁公司与 广州肥皂厂 # 香港和记黄埔 $ 中国 % 有 限公司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进出口贸易公司在中国广州组建成 立 了 第 一 家 合 资 企 业& && 广 州 宝 洁 有限公司 " 这是宝洁公司在中国成立 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 借此成功登陆中
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 从跨国公司 经营的进程来看" 这是一种必然的 趋势 !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 跨国公 司不愿与中方企业分享利益! 在这 个过程中" 国内企业不仅丧失了市 场分额" 多年培育起来的品牌也被 侵蚀掉! 既然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 的" 那么我们应该注意的就是在这 个过程中如何保护自身的利益! 在 以后跟跨国公司 的合资过程中 "国 内 企 业 一 方 面 "要 保 持 自 身 优 势 "注 意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注重自 身权益的保护! 而在这个过程中尤 其应该注意的是要增强国内企业自 身对于品牌的保护意识! 品牌的价 值是无形的" 只有保住了自身特有 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 地! 另一方" 面要合理选择独资对 象 ! 此外 " 更应该注意自身管理方法 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提高" 努力学 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 法 "同 时 注 重 创 新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只有完成独资的时候" 跨国公司才 会将其最新的技术# 最新的管理与 经验拿到中国市场分享" 才会将其 更高端的产品与生产制 造技 术 转 移 过 来 " 并 采 取 全球统一的知识产权保 护措 施 对 技 术 进 行 保 护 ! 这就更加凸显了我国国 内企业自主研发的重要 性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保 护的 重 要 性 " 这 样 才 能 在 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 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洁从合资走向外商独资
广州市最大的利税户————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即将成为外商独资企业,目前中外双方的合资结构已变成外方持股99%,而中方仅剩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出口贸易公司持股1%,另一中方持股大户广州轻工集团属下的广州肥皂厂已经逐步转让了所持的20%的全部股份。

据去年11月份的有关媒体报道,广州市政府当时已原则同意转让该公司中方所有的69%股份据说,这最后的1%的股份是中外双方几轮谈判下来的协商
结果。

同时,据《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度中期报告》内容,广州轻工集团属下子公司广州浪奇实业股份公司已于1999年12月份将所持有的广州宝洁属下子公司广州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12%的股权和360万美元的债权全部转让给P&G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7800万元人民币,并已于1999年3月29日到账。

至此,广州轻工集
团彻底与广州宝洁界限。

从中方持股20%+5%到6%再到1%,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的中外合资之路走得颇为曲折。

套句市场经济的行话,就是随着“宝洁”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与地位的日益牢固,中方的股份被一步步地“蚕食”了。

昔日“洁花”
今安在只闻市上“飘柔”声
话还得从头说起。

1988年以前,世界老大级日用消费品生产商和销售商美国P&G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希望能够在中国大陆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为了能尽快达到这一目的,P&G公司策划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几大战役,第一大战役即是在中国大陆寻找合适的合伙人。

据行内人士分析,当时P&G认为,在中国大陆做生意,如果不首先取得中方的支持,外资企业往往举步艰难。

于是,P&G公司先与香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携手,并经过广泛的调查,慎重地选中了广州肥皂厂。

在当时来说,拥有60多年历史的广州肥皂厂有着许多优势:位于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对外通讯及外商往来都很方便。

尤其是这家工厂自1980年以来,发展的“洁花”系列洗护肤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和信誉,并建立了很好的销售渠道,合资以后可以沿用这个渠道使
产品顺利地进入市场。

1988年8月,美国P&G公司、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与广州肥皂厂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出口贸易总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中美港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

中美港各方合作初期达成协议,第一期投资为1000万美元。

美国P&G公司为“宝洁”提供管理与技术援助,广州肥皂厂(拥有20%股权)提供劳动力和当地市场经验,广州技术开发区(拥有5%)股权,提供新建厂房,香港和记黄埔(中国)
有限公司协助产品出口创汇。

事实证明,P&G公司的选择是正确的。

自宝洁公司成立后,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先后生产出“海飞丝”、“玉兰油”、“飘柔”等国际名牌产品,行销中国大陆20多个省市、出口香港、东南亚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的初战告捷,为P&G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大门,同时,也
为该公司在中国公众中树立起企业形象奠定了基础。

十几年来,宝洁公司已陆续在广州、北京、成都、天津、韶关等地设有11家合资、独资企业。

自1993年起,宝洁公司连续六年成为全国轻工行业向国家上缴税额最高的企业。

利税大户要离去?中方无奈降股份!
然而,就在广州宝洁日益壮大的时候,中方所持的股份却在慢慢地缩水了。

据广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透露,随着宝洁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外方要求中方追加资本金,而中方在没有钱追加的情况下,就只有转股的份儿了。

至于中方25%的股份是怎样缩至1999年底的6%的,该负责人说这个过程扑朔迷离,连市国资局的人也不清楚。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内人士则有不同的看法。

据他透露,中方的让股其实是极不情愿的,因为如若不转让股份,宝洁公司就会把在中国的主要精力由广州转移到天津去。

广州市政府当然舍不得放弃这个每年上缴利税过10亿的利税大户,于是只好“委屈求全”。

据说美方给了广州肥皂厂及
广州开发区一大笔转让费。

据说广州宝洁的“离去之心”始于1998年底,当时外经贸部已正式批准广州宝洁投资3000万元生产婴儿纸尿片的项目。

现今持股1%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出口贸易公司,主要给宝洁生产制品、护肤品、舒肤佳、佳洁士、护舒宝等六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

宝洁在中国的第三次
投资已经正式开始了。

外商在华独资化倾向的原因:
一是宏观因素.从宏观关系看,近年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开放,投资领域扩大等投资环境显著改善,降低了外商投资的外部风险,增强了外商投资的信心,拓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空间,使许多外商逐步放弃合资与合作模式,采取独资的经营方式.
二是微观因素.从微观层面看,外商在我国投资的肚子化倾向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因素的变化和企业制度等方面的考虑.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所作的适应习惯调整与安排.
外商在华独自化倾向带来的影响:
机遇: 1.有利于扩大在华投资,提升理应外资的质量
2.独资公司的本土化策略为我国相关配套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3.有利于提高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经济效益
挑战: 1.可能在某些行业形成跨国公司垄断的倾向
2.合资企业转变为外商控股,独资企业使中方利益受损
3.操纵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加大了我国对其监管和控制的难度
4.技术外溢效应逐渐降低,逆向技术扩散问题显著
面对外商在华独资化倾向国内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合资企业的内部冲突
2.国内中小企业应注重市场的细分,找到自身发展壮大的空间
3.组建内资企业战略联盟,优化企业产业链
4.国内企业应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有实力的国内企业要尽快实现跨国经营,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S双向发展的国
内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6.加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外资并购的监管
7.尽快制定并有效运用<反垄断法>,奠定公平竞争的基石
8.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策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