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

合集下载

光面和预裂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

光面和预裂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

浅析光面和预裂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摘要:浅析光面爆破发展应用情况、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光面和预裂爆破的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巷道;光面;预裂;爆破;控制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煤矿巷道掘进使用的光面爆破应用技术,是五十年代从国外兴起的,六十年代初期在国内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

多年的实践,光面爆破在巷道挖掘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而预裂爆破则是由光面爆破演变而来的,它是光面爆破的其中一种,也有的称作预裂光面爆破。

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光面爆破的主爆破炮眼先于控制开挖轮廓面的光面炮眼起爆,而预裂爆破的主爆破炮眼在控制开挖轮廓面的预裂炮眼之后起爆。

光面、预裂爆破的应用,都是岩石工程爆破掘进和开挖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光面预裂爆破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工程中爆破参数选择和爆破控制技术。

因此,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对于完成预期的爆破质量至关重要。

一、合理选择爆破参数煤矿巷道掘进爆破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爆破的质量和效果,它是光面、预裂爆破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有利于提高光面爆破质量的因素,努力提高爆破质量。

对于光面及预裂爆破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公式计算法、直接试验法、经验类比法和模型试验法等。

现结合有关资料和实践经验,给出爆破参数的一些计算公式及其参考值。

1)炮眼直径。

炮眼直径(db)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和成本,应综合考虑岩石特性、现场机械设备及工程具体情况要求选择。

一般主要依据爆破的现场和钻工机具确定。

在小断面巷道实施光面预裂爆破时,孔径宜选35~45 mm。

2)炮眼间距。

光面、预裂爆破的实质是使炮眼之间产生贯通裂隙,以形成平整的断裂面。

因此,炮眼间距(a)对形成贯通裂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炸药的性质、不耦合系数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①对光面爆破有:a = 2ri+(pi/st)db,式中:ri=(bpb/st)arb,为每个炮眼产生的裂缝长度,st为岩石的抗拉强度,db为炮眼直径,pi为爆生气体充满炮眼时的静压,pb为孔壁压力,b为切向应力与径向应力比例系数,b=μ/(1-μ),μ—波松比。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要求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要求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要求1、光面爆破基本参数(1)光面爆破层厚度:即最小抵抗线的大小,一般为炮孔直径的10~20倍。

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眼距应小而抵抗线应大;坚硬、稳定的岩石上,眼距应大而抵抗线应小。

(2)孔距:一般为光面爆破层厚度的0.75~0.90倍,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取小值。

(3)钻孔直径及装药不偶合系数可参照预裂爆破选用。

明挖工程钻孔直径为70~165mm;不偶合系数指炮孔半径与药卷半径的比值,为防止炮孔壁的破坏,该值一般取2~5。

(4)线装药密度一般按照松动爆破药量计算公式确定,预裂爆破的线装药密度一般为200~500g/m,为克服岩石对孔底的夹制作用,孔底段应加大线装药密度到2~5倍。

2、光面爆破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小抵抗线,尽最大努力提高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为满足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4)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面。

(5)边孔直径小于等于50mm。

3、质量控制标准(1)开挖壁面岩石的完整性用岩壁上炮孔痕迹率来衡量,炮孔痕迹率也称半孔率,为开挖壁面上的炮孔痕迹总长与炮孔总长的百分比率。

对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一般应使炮孔痕迹率达到10%~50%;节理裂隙中等发育者应达50%~80%;节理裂隙不发育者应达80%以上,且岩壁面不应有明显的爆生裂隙。

(2)围岩壁面不平整度(又称起伏差)的允许值为±15cm。

(3)在临空面上,预裂缝宽度一般不宜小于1cm。

实践表明,对软岩预裂缝宽度可达2cm以上,而且只有达到2cm以上时,才能起到有效的隔震作用;但对坚硬岩石,预裂缝宽度难以达到1cm。

东江工程的花岗岩预裂缝宽仅6mm,仍可起到有效隔震作用。

预裂缝的宽度标准与岩性及工程部位有关,应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

光面爆破 参数的合理确定

光面爆破 参数的合理确定

光面爆破参数的合理确定摘要以光面爆破的不同破岩理论为依据,给出了计算周边眼炮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的方法。

通过与模型试验和现场经验公式的结果对比,可以确定出合理的爆破参数,为光面爆破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光面爆破炮眼间距最小抵抗线目前控制爆破(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于控制爆破中岩石破裂过程有3种不同的理论解释:①应力波波峰干扰理论;②爆生气体的膨胀作用理论;③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综合作用理论。

对于不同的装药结构、不同的岩石和炸药性能,上述3种理论各有其合理性。

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光面爆破,如何确定其合理的爆破参数,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爆破质量等,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1炮眼间距的确定1.1根据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综合作用确定炮眼间距炸药爆炸后,首先在岩体中产生爆炸应力波。

在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作用于孔壁上的初始应力峰值为(1)式中:ρ0为装药密度,kg/cm3;D为炸药爆速,m/s;rc,rb分别为药卷半径和炮孔半径,m;n为爆轰产物与孔壁碰撞时压力增大倍数,n=8~11。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径向压应力σr与切向拉应力σθ分别为式中:r为所需确定点距爆源的距离;α为应力波衰减系数,α=(2-μ)/(1-μ);μ为岩石泊松比。

孔壁围岩处于拉应力状态,因此岩石处于体积应力状态下。

在静力条件下,岩石破坏强度的经验公式为式中:σ1为岩石破坏时的最大主应力;σ3为作用于岩石上的最小主应力;m,S为常数,取决于岩石性质及原岩的破坏程度,对于完整岩石S=1,破损岩石S<1。

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岩石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增加而提高,大约比静力抗压强度提高约10倍,而动态抗拉强度随应变率增加约只提高1倍,因此,孔壁保护的条件为σr0≤10σ1。

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中传播,使孔壁处产生裂纹的条件为σθ=σ3(4)由式(2),(4)可确定出孔边裂纹的初始裂纹长度为由式(5)可以看出,孔边初始裂纹长度与岩石性质μ、炮孔半径rb、初始应力峰值σr0有关,σr0和rb愈大,a就愈大。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已被规定为在地下开挖工程中控制周边超挖的标准方法。

它不仅可以得到一个光滑的岩面,同时减少`了围岩中的裂隙,使随后的支护工程量得以减少。

这种方法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瑞典发展起来的,它不但适用于地下工程,也适用于露天开挖。

一.什么叫光面爆破:在主体岩石爆破后,沿设计轮廓线将爆破孔起爆的爆破方法称光面爆破。

二.光面爆破的基本作业方法:1.预留光爆层:预留设计的光爆层,隧道一般留60-80cm,露天一般留1.5-2.0m,它与孔径有关。

2.一次分段爆破法:主体石方爆破与光面爆破一起进行分段爆破,主爆孔先响,光爆孔后响。

它们的延迟时间一般选择为150-200ms。

三,光面爆破的优点、缺点:优点:1.减少超欠挖,节约工程成本。

2.开挖面完整,可以减少支护工作量,有利于后期作业。

3.露天光爆,环保效果好,对保留岩体破坏小。

缺点:钻孔工艺不当,要求钻孔水平高,钻孔量大,对钻孔人员素质要求高。

四.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区别:1.预裂孔先与主体石方起爆,而光面爆破是在主体石方爆破后起爆,所以预裂爆破的夹制作用大。

2.预裂爆破用药量大,光面爆破用药量小。

五.光面爆破适应条件:1.在坚硬岩石和整体性较好的软岩石中效果明显。

在不均匀岩体,构造发育的岩体中,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对减轻围岩的破坏、超欠挖作用很大。

2.爆破方法的适用性:(1)大于1.5米深(浅孔)范围。

(2)露天深孔爆破。

(3)隧道、导流洞及地下开挖工程,铁、公路、场平等露天开挖工程。

六.光面爆破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步骤:设计原理:光面爆破设计不仅要考虑周边孔,还必须同时严格控制靠近周边孔的主爆孔的装药。

设计原理:任何主爆孔产生的裂隙破坏区均不能超过周边孔的裂隙破坏区。

瑞典爆炸研究所利用的爆破振动速度计算经验公式:v=70Q0.7/R1.5V:振速,cm/s,Q:单孔药量,kg。

R:距离,m。

一般产生危险的振速范围是v=70-100cm/s。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开挖断面的大小,循环进尺,岩石种类,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标准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标准

隧道光⾯爆破参数的选⽤标准隧道光⾯爆破参数的选⽤1 前⾔在地下⼯程采⽤光⾯爆破技术进⾏施⼯时,要实现光爆质量标准的要求,就必须注意选取好有关的技术参数,依据光爆机理,必须使周边眼中的装药爆破后所产⽣的冲击压应⼒低于围岩的抗压强度,⽽由此衍⽣的切线⽅向的拉应⼒则应⼤于两个炮眼连线⽅向上围岩的抗拉强度,这样就能使围岩不受损伤⽽在炮眼连线⽅向上的岩⽯被拉断形成贯穿裂缝,使爆破后的围岩断⾯轮廓整齐,最⼤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尽可能的保持原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2 ⼯程概述秋千坪隧道位于翻坝⾼速公路宜昌秭归县境内,全长3542⽶,为上下分离式公路隧道,隧道围岩以晋宁其Ⅲ级花岗岩和砂岩为主。

3 光⾯爆破主要参数的确定光⾯爆破对围岩扰动⼩,⼜尽可能保存了围岩⾃⾝原有的承载能⼒,从⽽改善了衬砌结构的受⼒状况;由于围岩轮廓圆顺、壁⾯平整,减少了应⼒集中和局部落⽯、掉块现象。

确定合理的光⾯爆破参数,是获得良好光⾯爆破效果的重要保证。

光⾯爆破的主要参数有:周边眼间距(E)、周边眼密集系数(K)、最⼩抵抗线(W)、不耦合系数(D)和装药集中度(γ)。

3.1 炮眼深度炮眼深度受开挖⾯⼤⼩的影响,炮眼过深,周边岩⽯的夹制作⽤较⼤,故炮眼深度不宜过⼤,⼀般最⼤炮眼深度取断⾯宽度(或⾼度)的0.5~0.7倍。

L=0.5H=0.5×7.97=3.99m(H为隧道开挖轮廓的⾼度,H=7.97)钻孔采⽤YT-28风钻,炮眼孔径为φ42mm,为克服及减少岩⽯的夹制作⽤,除掏槽眼和底眼深度L=3.7⽶外,其余周边眼、辅助眼等炮孔深度L=3.5⽶。

3.2 光⾯爆破不耦合系数(D)及装药直径(d)炮眼直径d k与药卷直径d i之⽐称为不偶合系数,合适的周边眼不偶合系数应使爆炸后作⽤于炮眼壁的压⼒⼩于围岩抗压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当不偶合系数在1.5~2.0范围时,缓冲作⽤最佳,光爆效果最好D=d k/d i=(1-a)×{(ρ0/[δc])1/r+a}?式中D——不耦合系数;d k——炮眼直径(cm);d i——装药直径(cm);a——爆⽣⽓体分⼦余容系数,a=0.395;ρ0——爆⽣⽓体初始压⼒,ρ0=6997Pa;[δc]——岩⽯三轴抗压强度,对于中硬的花岗岩或者砂岩[δc]=800MPa;r——绝热指数,1/r=0.8299。

光面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光面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光⾯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法光⾯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法,达到爆后壁⾯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的⼀种控制爆破技术。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是应⽤光⾯爆破技术,对隧道实施全断⾯⼀次开挖的⼀种施⼯⽅法。

它与传统的爆破法相⽐,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从⽽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确保施⼯安全,同时,⼜能减少超、⽋挖,提⾼⼯程质量和进度。

⼀、光⾯爆破作⽤原理光⾯爆破的破岩机理是⼀个⼗分复杂的问题,⽬前仍在探索之中。

尽管在理论上还不甚成熟,但在定性分析⽅⾯已有共识。

⼀般认为,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两种效应;⼆是爆炸⽓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

光⾯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应⼒波的叠加,并产⽣切向拉⼒,拉⼒的最⼤值发⽣在相邻炮眼中⼼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于此拉⼒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的膨胀合裂缝进⼀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

⼆、光⾯爆破的技术要点要使光⾯爆破取得良好效果,⼀般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抵抗线,尽最⼤努⼒提⾼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

为满⾜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间隔装药。

4、采⽤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

(3)胶质炸药它是由硝化⽢油和硝酸铵(有时⽤硝酸钾或硝酸钠)的混合物,另加⼊⼀些⽊屑和稳定剂制成的。

它的爆炸威⼒⼤,不吸湿,有较⾼密度和可塑性,适⽤于⽔下和坚硬岩⽯爆破。

1.雷管雷管是常⽤的起爆材料。

按照引爆⽅式分为电雷管(分为即发、延期及毫秒雷管)和⽕雷管两种。

雷管外壳有纸、铜、铁等⼏种。

⼯业上依雷管内起爆药量多少分为10个号码,通常⽤6号~8号。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

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用隧道光面爆破是一种通过光学爆破技术来实现隧道开挖的工程方法。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破碎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在进行隧道光面爆破参数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岩石性质、材料爆炸参数、装药类型、装药布置等。

一、岩石性质岩石性质是选择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压强度、硬度和断裂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抗压强度较高的岩石适合选择较大的装药量和较高的爆炸能量,而抗压强度较低的岩石则适合选择较小的装药量和较低的爆炸能量。

二、材料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所使用的材料爆破参数主要包括爆破能量、装药密度和装药比例。

爆破能量是指单位体积爆炸材料的能量,它直接影响到破碎效果。

装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装药的质量,一般情况下,装药密度越大,能量传递越容易,爆破效果越好。

装药比例是指爆炸材料中炸药和引爆剂的比例,不同的装药比例对爆破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装药类型装药类型主要包括炸药、引爆剂和其他辅助爆破材料。

炸药是产生爆炸能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炸药具有不同的爆炸速度和能量释放特性,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引爆剂是引爆炸药的物质,一般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的引爆剂。

其他辅助爆破材料主要包括增塑剂和憎水剂等,它们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四、装药布置装药布置是指在岩体上进行装药的位置、形式和方式等。

合理的装药布置可以使爆破能量得到最有效地传递,提高爆破效果。

一般情况下,装药布置要遵循均匀分布、高能量集中、对称布置等原则,同时考虑岩石的断裂特性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岩石性质、材料爆破参数、装药类型和装药布置等因素。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参数,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

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

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光面爆破技术可以在隧道或巷道掘进施工中使用,并且在爆破后保证新避免的完整与平整,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这种爆破技术的特点,又将其称为轮廓爆破或周边爆破。

在隧道施工以及巷道掘进过程中,通过优化爆破参数以及施工组织等,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对于爆破参数的优化称为快速掘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面爆破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成本以及质量。

1 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进行光面爆破的过程中,爆破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着爆破的效果,对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可以提升爆破壁面的平整度,这样就能节约工程施工喷浆的用量,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同时平整的壁面有利于隧道或巷道的通风;另外,选着适当的爆破参数可以保证实施爆破不会产生爆破裂隙,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施工的安全。

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有很多,主要包括炮孔深度、不耦合系数、临近系数、炮眼间距、装药密集系数、最小抵抗线以及装药的结构的参数。

在上述参数中,炮孔的深度以及炮孔的直径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取值,剩下的爆破参数在选择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

具体的原则为:對于不耦合系数的选择,要坚持作用到炮孔孔壁的压力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但是必须低于其抗压强度。

根据实践证明,不耦合系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岩性差别以及所用炸药的种类不同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不耦合系数取值在1.5~2.5之间;邻近系数就是爆破炮孔的密集程度,对于这一系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一系数对爆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其取值的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爆破后形成的壁面留下岩梗或巨坑,通过实践证明,邻近系数的取值一般在0.8~1.0之间,并且根据岩性的不同区别选择,岩石如果较硬,则选择较大的邻近系数,反之则选择较小的邻近系数;对于炮孔的装药结构方面,常用的装药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单段空气柱式,另一种是分段空气间隔结构。

对于两种装药结构的选择,需要根据炮孔的深度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
摘要:在隧道施工以及巷道掘进中常常需要进行爆破,有的还需要保证爆破后的壁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所以就用到了光面爆破技术。

由于光面爆破技术可以保证新壁面平整且不会受到破坏,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巷道掘进以及隧道施工中关键的施工环节。

进行光面爆破中最重要的是对爆破参数的选择,只有选择合理的参数,才能确保爆破起到预期效果,并保证爆破的安全。

文章分析了光面爆破中参数选择的原则,并探讨对于爆破参数的优化工作。

关键词:光面爆破施工;爆破参数;选择与优化
光面爆破技术可以在隧道或巷道掘进施工中使用,并且在爆破后保证新避免的完整与平整,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这种爆破技术的特点,又将其称为轮廓爆破或周边爆破。

在隧道施工以及巷道掘进过程中,通过优化爆破参数以及施工组织等,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对于爆破参数的优化称为快速掘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面爆破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成本以及质量。

1 光面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的选择原则与优化
进行光面爆破的过程中,爆破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着爆破的效果,对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可以提升爆破壁面的平整度,这样就能节约工程施工喷浆的用量,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同时平整的壁面有利于隧道或巷道的通风;另外,选着适当的爆破参数可以保证实施爆破不会产生爆破裂隙,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施工的安全。

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有很多,主要包括炮孔深度、不耦合系数、临近系数、炮眼间距、装药密集系数、最小抵抗线以及装药的结构的参数。

在上述参数中,炮孔的深度以及炮孔的直径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取值,剩下的爆破参数在选择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

具体的原则为:
对于不耦合系数的选择,要坚持作用到炮孔孔壁的压力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但是必须低于其抗压强度。

根据实践证明,不耦合系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岩性差别以及所用炸药的种类不同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不耦合系数取值在 1.5~2.5之间;邻近系数就是爆破炮孔的密集程度,对于这一系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一系数对爆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其取值的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爆破后形成的壁面留下岩梗或巨坑,通过实践证明,邻近系数的取值一般在0.8~1.0之间,并且根据岩性的不同区别选择,岩石如果较硬,则选择较大的邻近系数,反之则选择较小的邻近系数;对于炮孔的装药结构方面,常用的装药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单段空气柱式,另一种是分段空气间隔结构。

对于两种装药结构的选择,需要根据炮孔的深度进行选择。

如果炮孔深度在1.5~2.0 m之间,一般使用单段空气柱装药结构,这种结构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很容易掌握装药流程,对于炮孔深度在2.0 m以上的,需要用空气间隔分段装药结构,就是用两包炸药放置于炮孔中,但是两者之间的间隔要控制在殉爆距离以外,可以在两包炸药间放一些间隔物,防止药包发生串动现象。

最小抵抗线是进行光面爆破的光面
层厚度,其参数的选择也对爆破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最小抵抗线系数选择不合理,就容易对与周边的炮孔间裂缝造成影响,也会降低光面开挖围岩的稳定性。

经实践证明,最小抵抗线的选择与岩性以及地质特征有关,跨度大的隧道爆破,其参数一般选在700~800 mm范围内,跨度小的可以选择600~700 mm。

对于炮眼的角度系数选择方面,如果利用凿岩台车进行施工,让其紧贴隧道壁,其角度选择一般为4~5 ?觷(角度为凿岩机向外的偏离角度)。

对于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优化方面,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利用相关的原始数据以及理论,通过科学的对比验证。

建立一个爆破参数对爆破效果影响的关系图,然后根据各个爆破参数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进行适当的优化工作。

进行爆破参数的优化,可以将爆破参数更加的科学、严谨,使其更加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能够达到更好的爆破效果。

另外,对爆破参数的优化,可以缩短施工的工期,降低投资成本,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光面爆破的质量标准
我国对光面爆破技术的时间还比较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工程施工的类型以及岩性、地质结构特点等,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

①在光面爆破后壁面平整度方面,欠挖控制在50 mm以内,另外对于隧道或巷道等的开挖尺寸要符合工程施工设计的相关要求。

②对于不同岩性的壁面,提出了不同的保留半眼孔痕率,一般来说,要保证坚硬的岩石壁面半眼孔痕率在80%以上;中等强度的岩石壁面半眼孔痕率要在65%以上,而岩性较软或属于节理发育的岩石来说,其壁面半眼孔痕率要控制在50%以上。

这样有利于在工程施工中喷浆过程中,节约对材料的利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稳定性。

③要确保在爆破完成后,对保留岩石的破坏程度不会影响工程的施工,也不会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要保证炮眼壁面上没有较大的爆破裂缝,也没有危岩、浮岩等。

④对于隧道施工工程来说,在光面炮眼排与排之间的衔接处相差高度要求在100~150 mm。

在爆破实施前,有专业的炮工将炸药卷有间隔的串联在导爆索上,并用胶带进行绑扎,这样可以有效的少装药的时间。

爆破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爆破工作的安全。

3 结语
光面爆破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隧道施工以及巷道掘进作业中,是这类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环节,这主要是由于通过光面爆破技术,可以保证新壁面的平
整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其中,对于爆破参数的选择与优化是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必须根据一定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爆破效果,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郑康亮,刘世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的优化[J].西部探矿工程,2007,(12).
[2] 刘峰吉,舒顺龙,王仕文.巷道整改中光面爆破参数的优化及应用[J].现代矿业,2013,(3).
[3] 顾一磊,李晓红,杜云贵,等.隧道光面爆破合理爆破参数的确定[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4] 闻全,杨立云,矫伟刚,等.光面爆破在快速掘进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8,(2).
[5] 张成良,李新平,米健,等.损伤光面爆破参数确定及数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