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86464

合集下载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原则3.9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原则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物比例;5、床位使用率95%;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10、完毕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汇报率100%;12、甲级病历90%;13、危重病人急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有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汇报;10、药物不良反应汇报。

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2.脊柱侧弯矫形术;3.带血管指(趾)再造术;4.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5.骶骨肿瘤根治术、半骨盆切除术(可选);6.断肢(指)再植术;7.脊弓根钉内固定术(可选);8.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可选)。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可选);2.断肢(指、趾)再植;3.先天性髋脱位旳治疗与手术;4.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5.骨、关节恶性肿瘤旳治疗;6.创伤性截瘫旳手术治疗。

骨科各班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骨科各班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护理质量
70分
床边交接班规范、确保晨间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落实到位。并完成大交班本交接班签名。(7分)
病房环境嘈杂、床单位凌乱,不得分。交班本未交接签名的-2分。
热情接待新病人,及时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根据病情准确挂安全警示标牌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须知、探陪制度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做好出院指导及宣教工作,每天电话回访出院患者。(6分)
准确执行医嘱,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5分)
未落实查对制度-3分/次,出现差错不得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5分)
不符合-1分/次,情节严重不得分
每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时协调护患矛盾。(5分)
不符合-1分/次,受到表扬+1分/次,受到有效投诉-3分/次
不符合-1分/次,受到表扬+1分/次,受到有效投诉-3分/次
护理质量
70分
清点各用物、毒麻药品、抢救药械齐全,无过期物品,按规定保管并登记。(5分)
用物不齐-2分;有过期物品不得分;未登记-2分
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10分)
提问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3分,患者病情变化未发现不得分
推诿不参加-2分
指导、检查责任护士实施整体护理工作,定期评估效果。检查并修改本组护士病历书写的情况,及时整理出院病历并按时归档。(10分)
抽查3份护理病历,未按时完成护理病历的审阅和修改每例-2分,病历未按时归档-5分
规范、简化书写。实时记录,记录内容与病人病情相符,能体现重点观察项目及主要护理措施,交接班详细,无遗漏。(4分)
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会议、查房(3分)
无故缺席-1分/次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8、评估患者皮温、颜色,足趾A搏动情况,肢体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发现患肢足部不能背伸或乏力、肌麻痹等及时报告医生。
颈椎损
伤/颈椎
手术后
护理
29、颈部制动,轴线翻身,保持脊柱成一直线。
30、每24小时翻身叩背一次。
31、患者掌握深呼吸和咳嗽练习。
32、绝对卧床,禁止转动头颈部(非截瘫病人肩以下部位可以活动)枕头两侧用沙袋固定。备氧气、气切包、吸痰装置。
43、教会正确使用助行器。
检查者:—————检查日期:————年——月
断肢再、
植管理
2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22、再植侧肢体石膏托或夹板放置在功能位制动,静脉回流欠佳可抬高,动脉供血不足放平肢体。
23、保持室温24-28度。
24、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避免患肢受压。
25、禁烟、限制探视人员。饮食指导。
腓总神
经损伤、
护理
26、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包扎不宜过紧。
27、患者掌握足趾、踝泵、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保持又
效牵引
15、下肢牵引:抬高床尾15度-30度;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
16、颅骨牵引:去枕或根据医嘱颈背部垫薄枕,抬高床头15-20CM。
17、针眼处清洁,用碘伏换药,1次/天。
18、颅骨牵引:注意呼吸,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
19、患者掌握肢体功能锻炼方法。
20、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
广东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韶关医院、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素
完全
达到
3分
大部分达到2分
小部分达到1分
未达到0分
预防
足下垂
1、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并作自我介绍,以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

2.讲解并签署医患合约,明确双方权利和责任。

3.护送患者到病房,安置舒适体位,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4.介绍床位医生、护士长等相关人员,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的身份和职责。

5.病区环境介绍,包括物品放置、标本留置处等,让患者了解病区的设施和规定。

6.向患者介绍呼叫铃和床边护栏等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7.向患者讲解相关请假陪探制度,让患者了解就医期间的规定和限制。

8.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9.评估有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患者有警示标识并讲解相关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的安全保障。

术前护理1.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时评估并掌握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有相应措施,及时报告并记录危急值,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

2.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有相应的干预措施,让患者在手术前保持平静和放松。

3.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石膏和牵引固定体位正确、舒适,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的身体状况得到良好的保障。

4.按护理常规和医嘱要求指导饮食,患者知晓,确保手术前的营养和饮食得到合理的安排。

5.练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咳痰、功能锻炼(根据病种指导),患者了解并掌握练目的和方法,帮助患者在手术后更快地康复。

6.按护理常规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术日晨准备(取下义齿、首饰、眼镜等,更换清洁病员服,排空膀胱),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

7.护士确认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核对病人、病历和腕带,送患者离开病房,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

术后护理1.按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情况、患肢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有动态观察记录,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及时的观察和记录。

2.各种管道通畅、标识清楚、妥善固定,引流量记录准确,确保患者的引流管得到妥善的护理。

(15)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5)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缓解或减轻脊髓损伤病人大便失禁的护理质量评
科室:
项目
检查者:
考核标准 分值
8 8 8 8 8 8 8

1、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饮食方面(规律性排便训练应於患者可开始正 常饮食後进行)。 2、观察病人大便的次数、量、性质,腹泻严重时报告医生及时做大便培 养,排除肠道感染导致的腹泻,如果是这方面的问题则不进行训练。 3、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大便失禁的危害及进行大便失禁护理的重要性(即 护理目标),取得患者及家属支持、配合 4、避免饮牛奶及食用引起大便松散的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辛辣、咖 啡因、酒精。 5、增加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和多饮水,每天2000~2500ml。 6、训练前清空肠道粪便。 7、训练前一晚口服促进肠糯动药,次日协助患者左侧卧位,用开塞露润 滑肠道,清除肠内大便,清除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 护理措施 洁干燥。 88分 8、次日上午病人早餐后行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20分钟,再用20ml注射 器抽开塞露10-20ml接普通吸痰管沿直肠壁插入约16-18cm注入;可同时 进行直肠刺激,即用手指导伸入直肠内顺时钟360度刺激肛门括约肌数 圈;观察半小时仍未排便,则嘱患者用力作排便动作,配合操作者按压 左下腹并手指挖出大便,直至大便挖清。(仍然是稀便遗出者训练完后 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再用肛袋贴紧肛门接大便)。 9、三天后进行隔日肠道训练(根据患者饮食量和习惯来定,也可进行每 日或隔日训练)。 10、观察大便成形松软后尝试停用开塞露,只用按摩下腹部,直肠刺激 及嘱患者用力作排便动作,配合按压左下腹解出大便。 11、病情许可时患者坐起,应教导患者自行施行上述计划,鼓励患者坐 起或厕所内自行腹部顺时钟按摩20分钟后带手套手指伸入肛门刺激括约 肌再用和排便。 1、熟悉病人姓名、年龄、诊断、饮食 评价12分 2、减少因失禁引发的并发症。 3、病人大便失禁缓解或减轻,逐渐形成规律性排便。

3.9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3.9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95%;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报告率100%;12、甲级病历90%;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医院重点专科】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2.脊柱侧弯矫形术3.带血管指(趾)再造术4.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5.骶骨肿瘤根治术、半骨盆切除术(可选)6.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7. 脊弓根钉内固定术(可选)8.经皮椎间盘镜切吸术(可选)【三级医院一般专科】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断肢(指、趾)再植3.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与手术4. 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5.骨、关节恶性肿瘤的治疗6.创伤性截瘫的手术治疗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质量控制指标1.实施手术前的评估和术前准备充分。

(15)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5)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科室:
项目
检查者:
考核标准 分值
5 5 5 5 5 5 5

1、评估发生DVT的高危人群,对DVT易感因素的患者入院时或手术后评估 一次,以后每周评估一次。对DVT高危组患者每天评估一次。 2、卧床休息。 3、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 4、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 5、严禁按摩及热敷,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6、指导踝泵锻炼,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护理措施 7、穿弹力袜。 70分
13、术后7天内,每小时测皮温一次,并与健侧对照。 14、发现动静脉危象时,及时报告医生。 1、熟悉病人姓名、年龄、诊断、饮食。 评价16分 2、掌握主要病情及手术情况。 3、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 4、按照《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患者。
6 6 4 4 4 4
正确摆放骨科病人肢体体位的护理质量评价
科室:
项目
检查者:
考核标准 分值

1、外固定病人肢体功能位摆放:肩关节保持外展45度,前屈30度,内旋 15度;肘关节保持屈曲90度;腕关节保持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髋 关节保持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膝关节保持屈曲515度;踝关节保持背屈90度。 2、四肢骨折内固定后或骨折未行外固定的病人摆放的体位建议取休息 位:上肢-曲肩90度,屈肘90度,前臂旋前30度;下肢-曲髋屈膝15-20 度,髋外展15度。目的是使韧带及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3、颈椎骨折:屈曲型颈部后仰过伸位,伸直型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肩关 节外展大于90度。 4、胸腰椎骨折: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避免屈髋大于90度。 5、锁骨骨折:患者取卧位时,注意使用薄枕或不使用枕头,保持肩部的 后伸外展,避免骨折移位。患者取坐位或站立时,使用颈腕 固定患 肢,避免患侧负重。 6、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平卧位时,可适当抬高床头30-45度,利于肢体 肿胀的消退;在患肢侧垫—软枕,避免肢体前屈或后伸。 7、肱骨干骨折:注意保持患肢的曲肘90度,前臂中立位,掌心贴腹放置 。 护理措施 8、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骨折病人,患肢屈肘90度,颈腕吊带固定于胸 91分 前;针对屈曲型骨折病人,患肢屈肘40-60度,吊带悬吊于胸前。患者取 卧位时,患肢下垫软枕,注意保持患肢的屈曲位置。

骨科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骨科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7分
5分
5分




(20分)
1.床位护士根据医生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
2.意识指导及时有效
3.教会患者导管自我护理方法
4.指导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如卧位、休息、安全、自我护理与防护)
5.指导患者填写出院征求意见表
6.向患者讲解办理出院手续及地点
7.协助整理用物
8.整理护理用具(雾化吸入装置、氧气装置等)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
分值




(20分)
1.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并做自我介绍
2.讲解并签署医患告知书及入院告知书
3.护送患者到病房,安置合适卧位
4.介绍床位医生、管床护士、护士长等相关人员
病区环境介绍(物品放置、标本留置处等)
5.根据病情及医嘱安排相关饮食并进行重点指导
6.向患者介绍发生紧急状况时呼叫设备及使用方法
7.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相关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8.向患者讲解病区规章制度、相关请假探陪制度
9.入院评估有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者有警示标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围手术期 Nhomakorabea护

(60分)
1.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者正确,及时报告并记录危急值,准确及时评估并掌握患者诊断、症状、阳性体征、饮食、睡眠、心理、康复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要点
9.准确及时清洁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工作
10.告知随访时间及电话回访相关事宜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床号姓名日期得分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
标准分
扣分原因
得分




20分
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并作自我介绍。
2.讲解并签署医患合约。
3.护送患者到病房,安置舒适体位。
4.介绍床位医生、护士长等相关人员。
5.病区环境介绍(物品放置、标本留置处等)。
6.向患者介绍呼叫铃和床边护栏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3.向患者讲解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
4.告知患者随访时间和电话回访的相关事宜。
5.及时处理床单元,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2
6
5
5
2
备注:检查者
7.向患者讲解相关请假陪探制度。
8.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
9.评估有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患者有警示标识并讲解相关安全知识。
2
22222 Nhomakorabea2
2
4






60分
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及时正确,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时评估并掌握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有相应措施,及时报告并记录危急值。
2.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有相应的干预措施。
8.预防并发症护理:患者能知晓长期卧床的相关并发症(压疮、肺部、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9.外出检查、转运:患者能得到相应检查的指导,病情危重、特殊病情的病人有医护人员陪送。
4
2
4
2
4
4
2
5
5
5
2
2
5
5
5
4




20分
1.床位护士根据医嘱通知患者和家属。
2.制定出院后功能锻炼计划,有效可行,患者能掌握。
3.休息和体位: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石膏和牵引固定体位正确、舒适。
4.营养与饮食护理:按护理常规和医嘱要求指导饮食,患者知晓。
5.手术前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咳痰、功能锻炼(根据病种指导),患者了解并掌握练习目的和方法。
6.手术前准备:按护理常规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术日晨准备(取下义齿、首饰、眼镜等,更换清洁病员服,排空膀胱)。
4.体位护理:患者体位舒适,符合疾病要求,能掌握活动的注意事项,无活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5.营养和饮食护理:同术前。
6.用药护理:按医嘱用药,患者能知晓药物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脱水剂等),药物过敏者有明显标识(病名一览表、床边卡、病历牌)。
7.功能锻炼:患者知晓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掌握方法,按计划进行并有反馈、评价。
7.术前当日准备:护士确认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核对病人、病历和腕带,送患者离开病房。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按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情况、患肢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有动态观察记录。
2.引流管护理:各种管道通畅、标识清楚、妥善固定,引流量记录准确。
3.疼痛护理:了解疼痛的原因,有相应的无创性缓解疼痛的方法(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等),及时采取止痛措施并观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