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86464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原则3.9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原则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物比例;5、床位使用率95%;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10、完毕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汇报率100%;12、甲级病历90%;13、危重病人急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有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汇报;10、药物不良反应汇报。
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2.脊柱侧弯矫形术;3.带血管指(趾)再造术;4.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5.骶骨肿瘤根治术、半骨盆切除术(可选);6.断肢(指)再植术;7.脊弓根钉内固定术(可选);8.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可选)。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可选);2.断肢(指、趾)再植;3.先天性髋脱位旳治疗与手术;4.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5.骨、关节恶性肿瘤旳治疗;6.创伤性截瘫旳手术治疗。
骨科各班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70分
床边交接班规范、确保晨间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落实到位。并完成大交班本交接班签名。(7分)
病房环境嘈杂、床单位凌乱,不得分。交班本未交接签名的-2分。
热情接待新病人,及时完成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根据病情准确挂安全警示标牌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须知、探陪制度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做好出院指导及宣教工作,每天电话回访出院患者。(6分)
准确执行医嘱,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5分)
未落实查对制度-3分/次,出现差错不得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5分)
不符合-1分/次,情节严重不得分
每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时协调护患矛盾。(5分)
不符合-1分/次,受到表扬+1分/次,受到有效投诉-3分/次
不符合-1分/次,受到表扬+1分/次,受到有效投诉-3分/次
护理质量
70分
清点各用物、毒麻药品、抢救药械齐全,无过期物品,按规定保管并登记。(5分)
用物不齐-2分;有过期物品不得分;未登记-2分
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10分)
提问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3分,患者病情变化未发现不得分
推诿不参加-2分
指导、检查责任护士实施整体护理工作,定期评估效果。检查并修改本组护士病历书写的情况,及时整理出院病历并按时归档。(10分)
抽查3份护理病历,未按时完成护理病历的审阅和修改每例-2分,病历未按时归档-5分
规范、简化书写。实时记录,记录内容与病人病情相符,能体现重点观察项目及主要护理措施,交接班详细,无遗漏。(4分)
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会议、查房(3分)
无故缺席-1分/次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颈椎损
伤/颈椎
手术后
护理
29、颈部制动,轴线翻身,保持脊柱成一直线。
30、每24小时翻身叩背一次。
31、患者掌握深呼吸和咳嗽练习。
32、绝对卧床,禁止转动头颈部(非截瘫病人肩以下部位可以活动)枕头两侧用沙袋固定。备氧气、气切包、吸痰装置。
43、教会正确使用助行器。
检查者:—————检查日期:————年——月
断肢再、
植管理
2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22、再植侧肢体石膏托或夹板放置在功能位制动,静脉回流欠佳可抬高,动脉供血不足放平肢体。
23、保持室温24-28度。
24、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避免患肢受压。
25、禁烟、限制探视人员。饮食指导。
腓总神
经损伤、
护理
26、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包扎不宜过紧。
27、患者掌握足趾、踝泵、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保持又
效牵引
15、下肢牵引:抬高床尾15度-30度;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
16、颅骨牵引:去枕或根据医嘱颈背部垫薄枕,抬高床头15-20CM。
17、针眼处清洁,用碘伏换药,1次/天。
18、颅骨牵引:注意呼吸,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
19、患者掌握肢体功能锻炼方法。
20、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
广东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韶关医院、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素
完全
达到
3分
大部分达到2分
小部分达到1分
未达到0分
预防
足下垂
1、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并作自我介绍,以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
2.讲解并签署医患合约,明确双方权利和责任。
3.护送患者到病房,安置舒适体位,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4.介绍床位医生、护士长等相关人员,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的身份和职责。
5.病区环境介绍,包括物品放置、标本留置处等,让患者了解病区的设施和规定。
6.向患者介绍呼叫铃和床边护栏等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7.向患者讲解相关请假陪探制度,让患者了解就医期间的规定和限制。
8.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9.评估有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患者有警示标识并讲解相关安全知识,提高患者的安全保障。
术前护理1.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时评估并掌握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有相应措施,及时报告并记录危急值,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
2.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有相应的干预措施,让患者在手术前保持平静和放松。
3.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石膏和牵引固定体位正确、舒适,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的身体状况得到良好的保障。
4.按护理常规和医嘱要求指导饮食,患者知晓,确保手术前的营养和饮食得到合理的安排。
5.练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咳痰、功能锻炼(根据病种指导),患者了解并掌握练目的和方法,帮助患者在手术后更快地康复。
6.按护理常规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术日晨准备(取下义齿、首饰、眼镜等,更换清洁病员服,排空膀胱),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
7.护士确认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核对病人、病历和腕带,送患者离开病房,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
术后护理1.按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情况、患肢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有动态观察记录,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及时的观察和记录。
2.各种管道通畅、标识清楚、妥善固定,引流量记录准确,确保患者的引流管得到妥善的护理。
(15)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缓解或减轻脊髓损伤病人大便失禁的护理质量评
科室:
项目
检查者:
考核标准 分值
8 8 8 8 8 8 8
年
1、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饮食方面(规律性排便训练应於患者可开始正 常饮食後进行)。 2、观察病人大便的次数、量、性质,腹泻严重时报告医生及时做大便培 养,排除肠道感染导致的腹泻,如果是这方面的问题则不进行训练。 3、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大便失禁的危害及进行大便失禁护理的重要性(即 护理目标),取得患者及家属支持、配合 4、避免饮牛奶及食用引起大便松散的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辛辣、咖 啡因、酒精。 5、增加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和多饮水,每天2000~2500ml。 6、训练前清空肠道粪便。 7、训练前一晚口服促进肠糯动药,次日协助患者左侧卧位,用开塞露润 滑肠道,清除肠内大便,清除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 护理措施 洁干燥。 88分 8、次日上午病人早餐后行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20分钟,再用20ml注射 器抽开塞露10-20ml接普通吸痰管沿直肠壁插入约16-18cm注入;可同时 进行直肠刺激,即用手指导伸入直肠内顺时钟360度刺激肛门括约肌数 圈;观察半小时仍未排便,则嘱患者用力作排便动作,配合操作者按压 左下腹并手指挖出大便,直至大便挖清。(仍然是稀便遗出者训练完后 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再用肛袋贴紧肛门接大便)。 9、三天后进行隔日肠道训练(根据患者饮食量和习惯来定,也可进行每 日或隔日训练)。 10、观察大便成形松软后尝试停用开塞露,只用按摩下腹部,直肠刺激 及嘱患者用力作排便动作,配合按压左下腹解出大便。 11、病情许可时患者坐起,应教导患者自行施行上述计划,鼓励患者坐 起或厕所内自行腹部顺时钟按摩20分钟后带手套手指伸入肛门刺激括约 肌再用和排便。 1、熟悉病人姓名、年龄、诊断、饮食 评价12分 2、减少因失禁引发的并发症。 3、病人大便失禁缓解或减轻,逐渐形成规律性排便。
3.9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95%;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报告率100%;12、甲级病历90%;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医院重点专科】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2.脊柱侧弯矫形术3.带血管指(趾)再造术4.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5.骶骨肿瘤根治术、半骨盆切除术(可选)6.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7. 脊弓根钉内固定术(可选)8.经皮椎间盘镜切吸术(可选)【三级医院一般专科】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断肢(指、趾)再植3.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与手术4. 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5.骨、关节恶性肿瘤的治疗6.创伤性截瘫的手术治疗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质量控制指标1.实施手术前的评估和术前准备充分。
(15)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科室:
项目
检查者:
考核标准 分值
5 5 5 5 5 5 5
年
1、评估发生DVT的高危人群,对DVT易感因素的患者入院时或手术后评估 一次,以后每周评估一次。对DVT高危组患者每天评估一次。 2、卧床休息。 3、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 4、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 5、严禁按摩及热敷,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6、指导踝泵锻炼,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护理措施 7、穿弹力袜。 70分
13、术后7天内,每小时测皮温一次,并与健侧对照。 14、发现动静脉危象时,及时报告医生。 1、熟悉病人姓名、年龄、诊断、饮食。 评价16分 2、掌握主要病情及手术情况。 3、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 4、按照《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患者。
6 6 4 4 4 4
正确摆放骨科病人肢体体位的护理质量评价
科室:
项目
检查者:
考核标准 分值
年
1、外固定病人肢体功能位摆放:肩关节保持外展45度,前屈30度,内旋 15度;肘关节保持屈曲90度;腕关节保持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髋 关节保持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膝关节保持屈曲515度;踝关节保持背屈90度。 2、四肢骨折内固定后或骨折未行外固定的病人摆放的体位建议取休息 位:上肢-曲肩90度,屈肘90度,前臂旋前30度;下肢-曲髋屈膝15-20 度,髋外展15度。目的是使韧带及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3、颈椎骨折:屈曲型颈部后仰过伸位,伸直型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肩关 节外展大于90度。 4、胸腰椎骨折: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避免屈髋大于90度。 5、锁骨骨折:患者取卧位时,注意使用薄枕或不使用枕头,保持肩部的 后伸外展,避免骨折移位。患者取坐位或站立时,使用颈腕 固定患 肢,避免患侧负重。 6、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平卧位时,可适当抬高床头30-45度,利于肢体 肿胀的消退;在患肢侧垫—软枕,避免肢体前屈或后伸。 7、肱骨干骨折:注意保持患肢的曲肘90度,前臂中立位,掌心贴腹放置 。 护理措施 8、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骨折病人,患肢屈肘90度,颈腕吊带固定于胸 91分 前;针对屈曲型骨折病人,患肢屈肘40-60度,吊带悬吊于胸前。患者取 卧位时,患肢下垫软枕,注意保持患肢的屈曲位置。
骨科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5分
5分
出
院
护
理
(20分)
1.床位护士根据医生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
2.意识指导及时有效
3.教会患者导管自我护理方法
4.指导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如卧位、休息、安全、自我护理与防护)
5.指导患者填写出院征求意见表
6.向患者讲解办理出院手续及地点
7.协助整理用物
8.整理护理用具(雾化吸入装置、氧气装置等)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
分值
入
院
护
理
(20分)
1.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并做自我介绍
2.讲解并签署医患告知书及入院告知书
3.护送患者到病房,安置合适卧位
4.介绍床位医生、管床护士、护士长等相关人员
病区环境介绍(物品放置、标本留置处等)
5.根据病情及医嘱安排相关饮食并进行重点指导
6.向患者介绍发生紧急状况时呼叫设备及使用方法
7.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相关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8.向患者讲解病区规章制度、相关请假探陪制度
9.入院评估有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者有警示标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围手术期 Nhomakorabea护
理
(60分)
1.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者正确,及时报告并记录危急值,准确及时评估并掌握患者诊断、症状、阳性体征、饮食、睡眠、心理、康复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要点
9.准确及时清洁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工作
10.告知随访时间及电话回访相关事宜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区床号姓名日期得分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
标准分
扣分原因
得分
入
院
护
理
20分
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并作自我介绍。
2.讲解并签署医患合约。
3.护送患者到病房,安置舒适体位。
4.介绍床位医生、护士长等相关人员。
5.病区环境介绍(物品放置、标本留置处等)。
6.向患者介绍呼叫铃和床边护栏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3.向患者讲解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
4.告知患者随访时间和电话回访的相关事宜。
5.及时处理床单元,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2
6
5
5
2
备注:检查者
7.向患者讲解相关请假陪探制度。
8.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
9.评估有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患者有警示标识并讲解相关安全知识。
2
22222 Nhomakorabea2
2
4
住
院
期
间
护
理
60分
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及时正确,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时评估并掌握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有相应措施,及时报告并记录危急值。
2.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有相应的干预措施。
8.预防并发症护理:患者能知晓长期卧床的相关并发症(压疮、肺部、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9.外出检查、转运:患者能得到相应检查的指导,病情危重、特殊病情的病人有医护人员陪送。
4
2
4
2
4
4
2
5
5
5
2
2
5
5
5
4
出
院
护
理
20分
1.床位护士根据医嘱通知患者和家属。
2.制定出院后功能锻炼计划,有效可行,患者能掌握。
3.休息和体位: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石膏和牵引固定体位正确、舒适。
4.营养与饮食护理:按护理常规和医嘱要求指导饮食,患者知晓。
5.手术前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咳痰、功能锻炼(根据病种指导),患者了解并掌握练习目的和方法。
6.手术前准备:按护理常规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术日晨准备(取下义齿、首饰、眼镜等,更换清洁病员服,排空膀胱)。
4.体位护理:患者体位舒适,符合疾病要求,能掌握活动的注意事项,无活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5.营养和饮食护理:同术前。
6.用药护理:按医嘱用药,患者能知晓药物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脱水剂等),药物过敏者有明显标识(病名一览表、床边卡、病历牌)。
7.功能锻炼:患者知晓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掌握方法,按计划进行并有反馈、评价。
7.术前当日准备:护士确认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核对病人、病历和腕带,送患者离开病房。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按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情况、患肢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有动态观察记录。
2.引流管护理:各种管道通畅、标识清楚、妥善固定,引流量记录准确。
3.疼痛护理:了解疼痛的原因,有相应的无创性缓解疼痛的方法(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等),及时采取止痛措施并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