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关键词】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讨论结肠癌并发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结肠急症手术的85%。

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由于其临床特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的分歧较多,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

我院自2001至2007年共收治梗阻性左半结肠癌62例,现将其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病例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26~81 岁,其中60 岁以上42例,占全组的67.7%。

其中56例患者有便血及粘液便史(90.3%),27例患者体重明显减轻、消瘦(43.5%)。

19例在3个月内有误诊为痔疮的病史(30.6%),17例发生急性梗阻前有口服泻药病史(30.7%)。

1.2 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结肠脾曲11例(17.7%),降结肠29例(46.7%),乙状结肠22例(35.4%)。

按lukes分期:B期12例(19.3%),C期34例(54.8%),D期16例(25.8%)。

1.3 手术方法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术16例(25.8%);肿瘤切除+乙状结肠吻合+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10例(16.1%);单纯结肠造瘘,Ⅱ期肿瘤切除术9例(14.5%);单纯结肠造瘘7例(11.2%);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20例(32.2%)。

2 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9例患者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已发生扩散,无法行根治切除术;1例发生吻合口瘘;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中毒性休克1例,呼吸衰竭l例,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2.0%,切口感染率为5.0%。

平均住院日13 d随访34例,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96.0%、72.0%、35.0%。

3 讨论结肠癌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是危及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而左半结肠癌约占大肠癌发病率的54%左右[1]。

结肠癌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往往一般情况较差,常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及低蛋白症。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音乐教师个人自我鉴定尊敬的招聘委员会:大家好,我是申请音乐教师职位的候选人XXX。

首先,我要感谢您给我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相信,我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并对自己的音乐教学能力充满自信。

在接下来的____字中,我将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鉴定,以便您对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是一名热爱音乐的人。

音乐是我从小就喜欢并且专注于的领域。

我对音乐无限的热爱与追求,使我不断学习和探索。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始终秉持着热诚、耐心和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我相信,只有热爱音乐的人才能够真正引导学生发现并培养出他们内在的音乐天赋,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次,我拥有扎实的音乐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本科毕业于著名音乐学院,并在研究生阶段专注于音乐教育学习。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教学方法以及音乐现象学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也在一家知名音乐学校担任钢琴教师多年,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加强他们的技巧训练,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通过我的教学,很多学生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赢得了多项比赛和荣誉。

再次,我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学习方式。

作为音乐教师,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

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音乐水平和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尽力寻找最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

通过个性化教学,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此外,我还提供多元化的音乐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我会尽量多引入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的世界。

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音乐活动,如乐队演奏和合唱团参加等,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我相信,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并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音乐人。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腹症诊治中的有关问题,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9年3月24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腹症病人的外科处理。

24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其中19例进行了选择性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5例患者因一般情况不佳,行横结肠造瘘Ⅱ期手术。

观察术后疗效。

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4例),Ⅰ期吻合手术成功率94.5%(18例)。

结论左半结肠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对于合适的病员术中结肠减压灌洗、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手术处理方式。

恰当手术方式的选择,仔细简洁的手术操作,完善术中术后处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3~5位。

结肠癌伴梗阻一直以来是临床处理的一个难点。

对梗阻性右半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已形成业内共识。

对梗阻性左半结肠及直肠癌的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目前尚有一些争论,由于经验的不断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尤其是术中结肠减压及结肠灌洗的应用,在围手术期加强支持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使手术变得比较安全,多倾向于Ⅰ期手术。

本院2003至2009年收治左半结肠癌伴梗阻24例,其中19例行Ⅰ期吻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44~75岁(平均63.4岁)。

出现梗阻症状至就诊时间4h~10d。

18例均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证实为低位肠梗阻。

术前直肠指检,发现肿块8例,纤维结肠镜检查2例,钡灌肠12例,复方泛影葡胺灌肠造影9例。

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12例,直肠4例。

病理结果: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9例,黏液腺癌4例。

dukes分期: b期7例,c期15例,d期2例。

左半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50例手术治疗论文

左半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50例手术治疗论文

左半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50例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患有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相关治疗方法。

方法:本文选择了50例患有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都进行急诊一期吻合手术,在手术之中对肠道进行灌洗,缝合吻合口的两层。

结果:在这50例一期吻合手术患之中都没有出现吻合口漏的情况,并且全部康复出院,左半结肠切口愈合效果好。

结论:在左半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手术中,只要对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指征掌握的正确,这一手术就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中国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43-01在当今社会中,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饮食中增加了许多高脂肪、高蛋白的成分,导致了老年人患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情况不断增多,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发病率在7%-30%,而这种病症在老年人之中的发病的机率就更高了[1,2]。

由于左半结肠口径非常小、弹性很差、肠壁又非常薄,肠内容物也很干燥,并且癌肿再多数情况下是浸润性生长的,这就导致了肿瘤到达左半结肠形成肠梗阻,据相关文献显示,左半结肠梗阻在整个结肠癌梗阻的2/3[3]。

而解除这种结肠癌梗阻的有效方法就是手术,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取代手术来对这种梗阻进行治疗[4]。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将肿瘤切除,从而达到将梗阻解除的效果,而手术治疗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案就是一期切除吻合。

本文就是要研究老年患者患有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相关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收录了50例患有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5-87岁,病程3天到6个月。

1、2方法:经过检查,确认了肿瘤的位置以及范围,之后对所选择的患者采用左半结肠切除的一期吻合手术。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本文是一篇关于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的研究。

原标题
为《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摘要。

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
性肠梗阻的患者,纳入本研究。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三种:直肠癌手术、结肠癌手术和全系膀胱切除术。

观察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症状、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
等指标。

结果:所有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23例为直肠癌,6例为结肠癌,1例为全系膀胱切除术。

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恢复顺利,患者无腹痛、厌食、恶心等症状。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的病灶均为左半结肠癌。

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
切除病灶,可以缓解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同时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良好,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加强观察,以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急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的原因有肿瘤、炎症、扭转等。

左半结肠癌是导致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手术治疗是治疗左半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的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经验。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为45岁至75岁,平均年龄58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行CT检查确诊为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并且无肝、肺等远处转移。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指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力状况较好,并无严重合并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150分钟。

术中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左半结肠及其邻近淋巴结。

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认所有患者为左半结肠癌,其中有51例为分化度高的腺癌,20例为分化度中的腺癌,29例为分化度低的腺癌。

随访期为3个月至5年。

随访期间,共有18例患者出现癌症复发或转移,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

其中有5例患者死亡,死因均为癌症复发导致的全身性转移。

其余82例患者生存期良好,生活质量较高。

无长期并发症发生。

讨论:手术治疗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有效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根治性切除可以有效阻止肿瘤的进一步生长和转移。

对于肿瘤分化度较高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可能包括感染、出血、局部复发等。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的随访也非常重要,可以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及时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与二期疗效分析论文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与二期疗效分析论文

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与二期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方法将我院84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二期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期吻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即术中结肠灌洗加肿瘤根治切除一期吻合术,手术时应将近端结肠内大便尽量挤向梗阻部位,然后根据解剖关系采用纱条结扎拟切除肠管的近端部位行远端切断,并用无菌手套将断端结扎后放置于肠断端的近侧位置,由近处向远处挤压肠管,将肠管内大便排除后再行阑尾切除,置管将肠腔冲洗干净,再行一期吻合术[1]合术,即一期将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关闭,二期行造口还纳术。

84例患者术前均给予胃肠减压、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水紊乱,预防性应用光谱抗生素;术后持续性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支持及应用光谱抗生素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2] 5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6.0数据处理,组间差异采用组间t检验,x2检验在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手术情况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分别t=6.0199、14.9597、9.8692,均p<0.01),见表1。

2.2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3269,p<0.05),见表2。

2.3 术后生活质量及5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优良率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比较差异显著(分别x2=4.41.0、4.8054,均p<0.05),见表3。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论文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论文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手术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应用。

方法:所有入选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病例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观察组,对照两组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可作为左半结肠癌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74-01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

肠梗阻是结肠癌常见症状之一,常导致患者腹痛、代谢紊乱等症状。

左侧结肠癌由于乙状结肠腔最狭小,而且左半结肠的粪便已成固体,因此左侧结肠癌更易发生肠梗阻[2]。

临床常用多选择ⅰ期肿瘤切除结肠造瘘,ⅱ期肠吻合,但该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大,我院采用ⅰ期肠切除吻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患者,共187例,年龄57-88岁,平均67.13±11.72岁,男112例,女75例,所有患者均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肠梗阻症状,均经ct、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位于结肠脾曲88 例,降结肠20 例,乙状结肠48 例,直肠上段31例。

按照duke s分期: b 期78例,c 期43例,d期66例。

其中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患者81例(病案资料),为对照组。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患者共106例,为观察组。

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dukes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诊断与手术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愈14例,好转8例,有效率达88%。

死亡3例,其中死于呼吸衰竭2例,心功能衰竭1例。

切口甲级愈合率23例,切口感染率2例。

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选择手术方式,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治疗
【中国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23-01
结肠癌并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结肠急症手术的85%。

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由于其临床特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的分歧较多,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右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期行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已得到公认,实践证明该术式安全可靠而对于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者却仍有争论。

我院自2005年10月~2010年9月共收治梗阻性左半结肠癌25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

年龄32~82岁,平均59.5岁。

其中60岁以上14例占全组的56%。

单纯腹痛4例,有大便习惯改变(含粘液血便)14例,腹部触及包块17例,有肠梗阻表现者21例。

均于术前确诊为结肠癌,其中x线钡肠确诊10例,
纤维结肠镜确诊11例,b超与ct确诊4例。

按dukes分期:b期4例,c期15例,d期6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腹x线平片示升结肠及横结肠明显扩张并有气液平。

2.方法
2.1手术方法: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二期消化道重建术8例(32.0%);肿瘤切除+结肠、乙状结肠吻合+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6例(24.0%);单纯结肠造瘘,二期肿瘤切除术7例(28.0%);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端吻合术4
例(16.0%)。

2.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各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检验。

3.结果
3.1肿瘤部位:结肠脾曲4例,降结肠12例(45.9%),乙状结肠9例。

3.2 临床疗效: 治愈14例,好转8例,有效率达88%。

死亡3例,其中死于呼吸衰竭2例,心功能衰竭1例。

切口甲级愈合率23例,切口感染率2例。

4.讨论
结肠癌在我国男、女性患者的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三位,是危及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结肠癌的诊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再辅以x线钡灌肠或纤维镜检查等,术前确诊结肠癌并不困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使部分患者者不能在术前明确诊断。

左半结肠癌约占大肠癌发病率的54%左右,由于左半结肠肠腔较细,肿瘤性质多是浸润型,容易在肠腔内形成环形狭窄,且大便经过左半结肠时多已成型,不易排出。

结肠癌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无梗阻或梗阻轻者,手术的成功率都比较高,很少有并发症。

而合并有明显肠梗阻的病人,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

手术的时机与方式,目前的意见尚不一致。

对于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病人,多主张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

对于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传统的做法为分期手术,先造瘘解除梗阻,二期切除吻合。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报道用术中肠减压及结肠灌洗等方法,一期根治切除癌肿,手术较为成功。

常规采用的术式有: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二期消化道重建术;肿瘤切除+结肠、乙状结肠吻合+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单纯结肠造瘘,二期肿瘤切除术等。

手术适应证为:梗阻严重,肠管高度扩张,肠壁高度水肿,年老体弱,并存病多以及梗阻肠段内较多固态大便,无法较好净除者。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多为急诊,传统手术方式为二期甚至三期手术,分期手术虽然比较安全,但有以下缺点:①在分期手术间隔期间,癌肿可能发展,对长期预后不利;
②大肠癌并发梗阻老年人居多,常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短时间内再次手术对患者侵袭较大,容易发生多种手术并发症,如造口并发症、肠粘连、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
住院费用。

由于左半结肠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发生并发症时可导致严重后果:结肠癌致梗阻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常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左半结肠血供差,侧枝血管相对较少,易发生肠缺血;常为闭袢性肠梗阻,梗阻近端肠管扩张严重,肠壁水肿,不易愈合;结肠内较多粪便及气体,术后易发生腹胀,如果吻合口愈合不良,将导致严重的腹膜炎。

近年来随着术中胃肠道灌洗技术的应用,手术技术的改进,抗生素的正确应用,营养支持措施的加强,使结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一期切除吻合术被愈来愈多的应用在临床工作中。

在选择一定适应证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端吻合术。

我们选择一期手术的适应证:患者年龄较轻,无严重并存病,能耐受较长的手术时间;梗阻时间较短,肠壁水肿较轻,色泽及血供良好;术中肠道灌洗能除去固体粪便,细菌清除较彻底者;腹腔内渗液少,无严重污染者。

本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患者情况差,不能耐受一期切除吻合者,选用先造口,后根治或一期根治造口,再二期手术的方法。

患者情况较好者,采用术中大量盐水灌洗,一期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也达到了清除结肠内细菌的目的,且顺行冲洗避免了瘤细胞种植,减轻了肠管的张力,改善了肠壁血供,减轻了肠壁水,免去二期手术的痛苦吗,降低费用,缺点是偶有吻合口瘘发生。

总之,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方案的选择可以遵循:右半结肠癌尽量行1期切除吻合;整体情况较好的左半结肠癌可行1期切除吻合;整体情况欠佳的左半结肠癌尽量行1期切除2期吻合,若医生技术、医院条件以及医疗环境欠佳,即使对整体情况尚可的左半结肠癌患者,也提倡在1期切除肿瘤基础上适当放宽2期吻合指征。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认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寿命。

参考文献
[1]史光华,戴佳文,邱杰,等.老年结直肠癌伴肠梗阻62例诊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3):100.
[2]李小军.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882-884.
[3]翁立新,汤黎明,王杰.高龄患者左半结肠癌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5):656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