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地下室计算书

合集下载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WQ1计算书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 ,浮容重γ` = 11kN/mm ,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地下水位设防高度为4400mm;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h1=800mm,地下室侧墙计算跨度Lo=34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地面堆载q=10kN/mm ,侧壁厚度d=285mm,截面有效高度ho=235mm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钢筋抗拉强度为fy=360N/mm ;挡土墙荷载工况示意图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 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q=0.50×10=5.00kN/mm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γ×h1=0.50×18×0.80=7.20kN/mm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γ`×(h2 + h3)=0.50×11×(1.00+3.40)=24.20kN/mm水压力q4=γw×(h2 + h3)=10×(1.00+3.40)=44.00kN/mm2、支座弯距计算,按单向板底端固定顶端简支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m1=q1×Lo /8=5.00×3.4 /8=7.23kN.mm2=q2×Lo /15=7.20×3.4 /15=5.55kN.mm3=q1×Lo /15=24.20×3.4 /15=18.65kN.mm4=q1×Lo /8=44.00×3.4 /15=33.91kN.m3、强度计算:土压力及水压力均按恒载考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按支座调幅0.8计算m=0.8×1.35×(m1+m2+m3+m4)=70.56kN.mξb=0.8÷{1+360÷[20000×(0.0033-<30-50>×0.00001)]}=0.5283 《砼》规公式7.1.4x=ho-√(ho -2×m/α1/fc/b)=235-√(235-2×70.559928×1000000/1/14.3/1000)=22.03mm<ξb×ho=124.15mmAs=α1×fc×b×x/fy=1×14.3×1000×22.03/360=875mm ,根部实配 12@75,As=1508,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01#地块改造工程一标段3#、11#、12#、14#楼房及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3112.5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7285平方米,地下室车库二层层高为 3.5米,地下室二层板厚120mm,地下室车库一层层高为3.75米,地下室一层顶板厚320、300mm,地下室线荷载超过15KN/m的梁截面有:500×1000,300×700,300×1000,300×800,500×800,300×600,250×600等,平面情况见下页插图(本计算方案在施工前须经专家论证)。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荷载选择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四、材料选择五、施工方法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内混凝土框架柱先浇筑,剪力墙板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为了统一地下室整体支架,地下二层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900*900,地下一层立杆间距统一750*75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1. 引言地下室外墙是建造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承担着保护建造物免受地下水侵蚀和提供结构稳定性等重要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地下室外墙计算书模板,以供参考和使用。

2. 基本信息在开始进行地下室外墙计算之前,需要先了解以下基本信息:- 建造物的总重和地下室外墙所需承受的荷载- 地下室墙的材料性质和尺寸- 相关地质勘察数据和地下水位信息3. 水压力计算地下室外墙面临的主要荷载是来自地下水的水压力。

水压力的计算可基于以下公式:P = γ × H × K × B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单位分量,H为有效水深,K为地下室墙面的系数,B为墙面宽度。

4. 土压力计算除了水压力外,地下室外墙还需要承受土压力。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墙体几何形状,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土压力计算,如库楔法、摩尔—库伦法等。

5. 配筋设计地下室外墙普通需要配置钢筋以增加其抗压和抗弯强度。

钢筋的选择和布置需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地下室外墙所需的抗风、抗震等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6. 梁柱设计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的梁柱连接处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来传递荷载和提供稳定性。

梁柱设计需要考虑弯矩、剪力等力学特性,并通过合适的尺寸和材料选择来满足设计要求。

7. 施工要求地下室外墙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要满足相关标准- 钢筋的质量和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考虑防水和防渗的措施- 墙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处需进行合理的处理8. 安全考虑在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人员需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施工现场需要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确保周边人员的安全- 进行必要的施工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建造物总重和地下室外墙荷载计算表- 地下室外墙水压力计算表和图示- 土压力计算表和图示- 配筋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梁柱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地下室外墙施工要求和检验记录表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造结构设计规范:国家建造标准,包括建造物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相关规范- 土木工程:用于解决土地和水的工程技术,包括建造物、桥梁、隧道等的设计和建造- 结构稳定性:结构反抗荷载时保持原有形状和性能的能力,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弯矩:产生于物体上的一个力对剪切力产生垂直的扭转力矩。

某工程结构地下室底板抗浮验算计算书

某工程结构地下室底板抗浮验算计算书
地下室抗浮计算:底板面标高为-5.700m,抗浮水头按5.7+0.4-1.1=5.0m(底板厚度400mm,抗浮水位对应的相对标高为-1.100m)计算地下一层底板水浮力(整体抗浮验算):(1) 向下荷载 f1) 底板自重:0.4x25=10kN/m ;23) 覆土重:0.8x20=16kN/m ;(已简化)222) 顶板自重:0.25x25=6.25kN/m ;所以:f =34.25kN/m向下向下2向上(2) 向上荷载 f =5.0x10=50kN/m(3) 水浮力 f =f -f =1.05x50-34.25=18.25kN/m向上向下浮地下室抗浮计算:24) 底板面层:0.1x20=2kN/m ;22单根锚杆抗拔摩擦力:(特征值)Rt=0.8x3.14xdxLxf (地基规范式8.6.3条)Rt=0.8x3.14x0.10x2.5x130=81.64kN单根锚筋(125面积490mm)提供的拉力设计值:0.8*fy*As=0.8x360x490/1000=141.12kN > 81.身无法满足抗浮要求,需采取措施抵抗水浮力,本设计中采取加设抗浮锚杆的抗浮措施。锚杆的抗拔承载力计算: 锚杆直径100mm,锚筋125,锚杆锚入层为强风化花岗岩5-1,进入强风化岩层锚固段长度2.5m。2锚杆的水平布置间距计算:(81.64/18.25) =2.115m1/2结论:锚杆水平间距不大于2.115m。

3.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3.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DWQl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000m f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85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850m,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钱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7.0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60.2kNm,正弯矩M3=∙73.0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31.1kNm,正弯矩M3=∙59.4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I60kNm,ho=275mm,X=44mm,ξ=0.161,配筋系数=1.00,配筋As=1760mm2,ps=0.64%,配筋d20@75(As=4187mm2)内侧弯矩M=73kNm,ho=275mm,X=19mm,ξ=0.070,配筋系数=1.00,配筋As=764mm2,ps=0.28%,配筋d20@150(As=2093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31.1kNm,deq=20mm,pte=0.028应力OSk=I31MPa,不均匀系数中=0.845,裂缝宽度wma×=0.172mm内侧弯矩Mk=59.4kNm,deq=20mm,pte=0.014应力OSk=Il9MPa,不均匀系数I=O.539,裂缝宽度wma×=0.137mmDWQ2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450m,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40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400m z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较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14.2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40.0kNm,正弯矩M3=∙65.7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14.6kNm,正弯矩M3=∙53.6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140kNm,ho=275mm,x=38mm zξ=0.139,配筋系数=1.00,配筋As=1520mm2,ps=0.55%,配筋dl8@75(As=3391mm2)内侧弯矩M=66kNm z ho=275mm,x=17mm,ξ=0.063,酉己筋系数=1.00,配筋As=685mm2,ps=0.25%,酉己筋dl8@150(As=1696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14.6kNm,deq=18mm,pte=0.023应力OSk=I41MPa,不均匀系数Ψ=0.809,裂缝宽度wma×=0.185mm内侧弯矩Mk=53.6kNm,deq=18mm,pte=0.011应力OSk=I32MPa,不均匀系数中=0.478,裂缝宽度wma×=0.143mm。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

地下室墙体配筋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的地下室,地下一层,层高 36m。

地下室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厚度为 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钢筋采用 HRB400 级。

地下室墙体主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地下室内部的使用荷载。

二、荷载计算1、土压力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室外墙所受土的重度为 18kN/m³,内摩擦角为 20°,粘聚力为 10kPa。

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底板以下 15m 处。

主动土压力系数:Ka = tan²(45° 20°/2) = 049静止土压力系数:K0 = 1 sin20°= 084地下室外墙顶部的土压力为 0,底部的土压力为:q1 =K0 × γ × h = 084 × 18 × 36 = 5443kN/m²考虑地下水的影响,水压力为:q2 =γw × hw = 10 × 15 = 15kN/m²2、地下室内部使用荷载地下室内部使用荷载按 5kN/m²考虑。

三、内力计算1、计算简图将地下室墙体视为下端固定、上端铰支的竖向悬臂构件。

2、弯矩计算根据荷载分布情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墙体的弯矩。

最大弯矩位于墙体底部,其值为:Mmax = 1/2 × q1 × h²+ 1/2 × q2 × h²+ 1/2 × 5 × h²= 1/2 × 5443 × 36²+ 1/2 × 15 × 36²+ 1/2 × 5 × 36²= 35167kN·m3、剪力计算墙体底部的剪力为:V = q1 × h + q2 × h + 5 × h= 5443 × 36 + 15 × 36 + 5 × 36= 25275kN四、配筋计算1、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x/h0,其中 x 为受压区高度,h0 为有效高度。

(完整版)地下室抗浮计算书

(完整版)地下室抗浮计算书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图一地下室剖面示意图图二计算平面一、条件:取跨度最大的区域进行计算,选择如图二所示计算区域。

地面标高H1=0.000m,顶板标高H2=-0.650m,底板标高H3=-4.850m,设计水位标高Hw=-1.550m;顶板厚度d1=250mm,考虑梁高,折算厚度取d1=300mm,底板厚度d2=400mm,挡土墙墙厚度d3=300,地下室层高h=4200mm。

底板建筑垫层厚d4=100mm,覆土容重γ`=20kN/m;二、计算:1、水浮力F w=|h3+d2-h w|×10=|-4.850+0.4+1.550|×10=37.00 kN/m2、抗浮力:(1)、顶板自重:G1=d1×25=300×0.001×25=7.5 kN/m(2)、底板自重:G2=d2×25=400×0.001×25=10.0 kN/m(3)、覆土重量:G o=d o×γ=0.650×18=11.70 kN/m抗浮力G=∑(G o+G1+G2+G3+G4+G5+G6)=∑(7.50+10+11.7)=29.2kN/m3、抗拔桩需承担浮力:nR>F w-G/K=37-29.2/1.05=9.2 kN/m图二所示中间桩,桩径1000,桩长取6m,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2009版)基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k=T ua+G=∑λi q sik u i l i=0.75*45*3.14*1*2+0.7*35*3.14*1*4=520kN其中抗拔系数λ在残积粉质粘土层取0.75,圆砾层取0.7,桩位于残积粉质粘土层桩长取2m,圆砾层取4m。

图二所示,中间桩需承担抗浮面积为:s=14.4*14.2/4=51m2(取周边面积的四分之一)单桩需抵抗浮力为R=51*9.2=469.2kN< R tk=520kN满足要求正截面受拉承载力验算:N=1.35*469.2=634kN≤f y A s=300*3016=905kN满足要求。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一:设计要求1.1 墙体高度:5米1.2 墙体长度:20米1.3 墙体厚度:0.5米1.4 墙体材料:砖混结构二:风载荷计算2.1 风压标准值:0.8kN/m²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852.3 风荷载计算公式:F = 0.5 × C × P × A其中,F为风荷载,C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为风压标准值,A为墙体面积三:水压力计算3.1 地下水位高度:2.5米3.2 地下水压力计算公式:P = γ × H × A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密度,H为水位高度,A为墙体面积四:自重计算4.1 砖的单位体积重量:20kN/m³4.2 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25kN/m³4.3 墙体自重计算公式:G = A × [(t1 × γ1) + (t2 × γ2)]其中,G为墙体自重,A为墙体面积,t1、t2分别为砖和混凝土的厚度,γ1、γ2分别为砖和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附录:计算表格、技术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风载荷:指风力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力量2. 风压标准值:根据地区气象条件和建筑物高度确定的一定值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考虑建筑物风压分布随高度变化的系数4. 水压力:指地下水对建筑物墙体施加的力量5. 砖混结构:指由砖和混凝土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6. 自重:指建筑物结构本身所产生的重力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一:设计要求1.1 墙体高度:4米1.2 墙体长度:15米1.3 墙体厚度:0.4米1.4 墙体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二:风载荷计算2.1 风压标准值:1.2kN/m²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92.3 风荷载计算公式:F = 0.5 × C × P × A其中,F为风荷载,C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为风压标准值,A为墙体面积三:水压力计算3.1 地下水位高度:3.5米3.2 地下水压力计算公式:P = γ × H × A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密度,H为水位高度,A为墙体面积四:自重计算4.1 钢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24kN/m³4.2 墙体自重计算公式:G = A × t × γ其中,G为墙体自重,A为墙体面积,t为墙体厚度,γ为钢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附录:计算表格、技术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风载荷:指风力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力量2. 风压标准值:根据地区气象条件和建筑物高度确定的一定值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考虑建筑物风压分布随高度变化的系数4. 水压力:指地下水对建筑物墙体施加的力量5. 钢筋混凝土结构:指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6. 自重:指建筑物结构本身所产生的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计算书
工程编号:Hxxxx
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xxxxxxx
子项名称:地下室
专业:结构
第 1 册:(共1 册)
1.PKPM总体信息及荷载统计
2.PKPM梁板配筋
3.基础设计概况
4.抗浮计算
5.底板计算
6.基础计算
7.挡土墙计算
8.沉降计算
9.其他计算
计算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地下室计算书目录
1 PKPM总信息及荷载统计 (1)
2 PKPM梁板配筋 (1)
3 基础设计概况 (1)
4 抗浮计算 (1)
5 底板计算 (2)
6 基础计算 (3)
7 挡土墙计算 (3)
8 沉降计算 (4)
9 其他计算 (4)
附录1 抗拔桩计算表............................................................................................................. 附录2 底板无梁楼盖计算表................................................................................................. 附录3 基础计算表................................................................................................................. 附录4 挡土墙计算表............................................................................................................. 附录5 沉降计算表.................................................................................................................
1PKPM总信息及荷载统计
PKPM总信息,详见PKPM输出文件WMASS.OUT。

荷载统计,详见“荷载统计”表。

2PKPM梁板计算
梁板计算,详见PKPM输出文件。

计算板配筋时,对于板跨不小于6mx6m的双向板楼盖,消防车的荷载按20KN/m2考虑。

计算梁配筋时,对于板跨不小于6mx6m的双向板楼盖,消防车的荷载乘以0.8的系数折减。

消防车的荷载仅布置在消防车道范围内。

3基础设计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主要使用功能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纯地下室顶板覆土作为种植屋面,塔楼范围内地下室顶板覆土后为住宅。

地下室尺寸长x宽约185mx160m,主楼范围层高4.5m,纯地下室层高4.05m,室内外高差0.75m。

本工程33层塔楼部分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1层纯地下室部分主要采用管桩基础。

基础底板型式为,高层部分采用承台+构造防水底板;纯地下室部分采用柱下独立承台+构造防水板。

33层塔楼及商业不考虑抗浮,纯地下室拟采用预应力管桩PHC-AB400-95作为抗拔桩。

4抗浮计算:
4.1抗浮荷载统计
4.2计算水头
1)纯地下室构造防水板板面标高-5.10m;基础底板按0.4m计;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取室外标高-0.750m;则纯地下室底板处的水头高度为(m):
5.1+0.4-0.3=4.75
2)塔楼地下室构造防水板板面标高-5.10m;基础底板按0.3m计;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取室外标高-0.750m处;则纯地下室底板处的水头高度为(m):
5.1+0.3-0.3=4.65
4.3抗浮验算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4.3条
抗浮验算公式:G/ S≥K
G——结构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包括活荷载;
S——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标准值;
K——地下结构抗浮安全系数,一般取1.05。

本工程(20.1+14.5)/(4.75x10)=0.73<1.05,不满足要求,故需要设置抗拔桩(或抗拔锚杆)来平衡水浮力。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第7.1.5条
nR≥S -G/K
R——单根桩(或锚杆)抗浮承载力特征值;
n——抗拔桩(或抗拔锚杆)的数量。

每平方米的不平衡水浮力为(kN):
4.75x10-(20.1+14.5)/1.05=12.9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PHC-AB400-95(或抗拔锚杆)做为抗拔桩,桩端持力层为(5-1)强风化泥岩层,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R=300KN,桩直径d=400mm。

故每根抗拔桩可以抵抗的水浮力面积为(m2):
300/12.9=23.3
1)对于8.4x8.4的板跨区格,需要抗拔桩的个数为:
8.4x8.4/23.3=3,取3根。

2)对于8.4x6的板跨区格,需要抗拔桩的个数为:
8.4x6/23.3=2.2,取3根。

预应力管桩(或抗拔锚杆)做为抗拔桩,其桩基承载力计算详见附录1;
5底板计算:
5.1构造防水底板板底净反力标准值的确定
独立承台+构造防水板区域,考虑抗浮极限平衡状态,水浮力=顶板恒载+底板恒载+抗拔力,故净反力为:水浮力—底板恒载—抗拔力=顶板恒载
底板中间区格每平米的净反力为:12.9 kN/m2,设计取13kN/m2
5.2纯地下室底板配筋计算
1)对8.4mx6.0m无梁楼盖底板,计算采用经验系数法,柱帽取1.2x1.2;计算结果见附录2.1;
2)对8.4mx8.4m有柱下承台的无梁楼盖底板,计算采用经验系数法,柱帽取1.2x1.2;
计算结果见附录2.1;
5.3塔楼地下室部分
按DB42/242第11.4.10条文说明(p267),防水板反力取值如下:
基底土承载力较差;桩基的端部持力层为(3-3)细砂层,沉降较小。

综合以上取5%上部结构竖向荷载作为板底土对底板的反力。

上部结构按13.5kN/㎡每层计,33层,总的竖向荷载为(kN/㎡):
13.5x34=459
地下水浮力(kN/㎡):
4.65x10=47
板底净反力=上部竖向荷载反力+水浮力-底板恒载,即
(459-47)x0.05+(47-14.5)=53.1 kN/㎡,取53 kN/㎡由于塔楼内板跨不规则,取最大跨4.2mx6m无梁楼盖底板,计算采用经验系数法,柱帽取1.7x1.7;计算结果见附录2.1;
5.4底板冲切计算
对底板进行冲切计算时,分别验算柱子对独立基础的冲切、独立基础对防水板的冲切。

底板底面的保护层厚度取40mm。

计算结果见附录2.2;
5.5底板裂缝计算
对底板进行裂缝计算时,底板底面的保护层厚度取40mm,最大裂缝宽度按0.2mm 控制。

计算结果见附录2.3;
6基础计算
计算纯地下室部分的基础时,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墙柱的最大轴力标准值,详见pkpm 输出文件。

塔楼(或纯地下室)的桩基及承台计算结果详附录3.1;
7挡土墙计算
挡土墙承受的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土压力系数Ka=0.5。

室外地坪活荷载取5 kN/㎡,土的容重为18 kN/m3,土的浮容重取11 kN/m3,水的容重为10 kN/ m3。

土压力及水压力按恒荷载考虑,依据《荷载规范》,荷载组合系数取γG=1.35, γQ=1.40,ΨC=0.7。

挡土墙的计算模型为1m宽的墙单元按上铰下固的梁计算。

对于楼梯洞口边的挡土墙,按上端自由,下端固支,两侧简支的双向板计算。

地下室挡土墙计算配筋时,地下水位取室外地面;计算裂缝时,地下水位取室外地面以下0.5m。

计算过程详见附录4。

8沉降计算
塔楼桩基础沉降计算,详见附录5.1。

塔楼和纯地下室沉降差比较如下:
塔楼和纯地下室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在塔楼结构封顶后封闭,这个时候可完成50%的沉降量。

故塔楼和地下室的沉降差为:
△S=(45-15)x0.5=15mm.
塔楼与纯地下室的跨度为8.4m,根据《地基规范》5.3.4条,允许的沉降差为:
[S]=0.002x8400=16mm>△S,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