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泌乳期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饲料因素.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 - 奶牛养殖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奶牛养殖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的品质一直是人们广泛学习的问题,并探索出许多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改善牛奶品质的措施。
在奶业产业链中,所有的食用奶和奶制品的正常加工,乃至所有以奶作为配料的其他食品加工都离不开优质原料奶的生产。
原料奶的奶量和质量,对整个奶业的健康发展,对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方法。
1、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品种、个体。
品种不好,再高的饲养水平,也不能实现高产奶量。
不同品种的奶牛,其产奶量、乳脂率也有不同,产奶量和乳脂率之间关系呈反比,即产奶量较高的品种,其乳脂率相应较低。
一定程度上,品种决定着奶牛产奶量的高低。
个体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产奶量的高低,相同品种的奶牛,即便处在相同的生理阶段,且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其产奶量和乳脂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品种改良方面,由于是技术人员人为方面的原因,在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存在着使用劣质冻精,或同一种牛的冻精反复使用,漏配、误配等情况,这些都会造成奶牛后代产奶量不高。
饲养因素。
日粮配制不合理对奶牛生长发育及产奶水平影响较大,营养物质含量过低会影响奶牛生长发育的速度,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又会造成乳腺分泌组织受损。
特别是处于泌乳期的奶牛,由于其产奶量不断增加,身体能量不断消耗,如果此时日粮的营养水平较低,就会使其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还会诱发各种产后疾病的发生。
日粮中干物质含量和粗饲料的种类也会对产奶量有影响,粗饲料中粗纤维量要占日粮干物质总量的17%最好,不能低于13%,而粗饲料中的干草和青贮的干物质比例最好是1:1,不宜相差太多,因为青贮摄入不足影响干物质的摄入量,而干草不足会使粗纤维摄入量不达标,都会导致产奶量降低。
另外,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补充不足,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管理因素。
奶牛的饲养环境、卫生状况、日常管理等都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影响。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饲养管理、营养摄入、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1.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对奶牛产奶量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舒适的住房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干净的饮水和饲料等都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2. 营养因素奶牛需要得到充分和平衡的营养供给才能产奶。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喂的方法等都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奶牛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其产奶的需要。
3. 疾病防治因素奶牛如果患有疾病,会对其产奶量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奶牛疾病如乳房炎、病毒感染等都会降低奶牛的产奶量。
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奶牛健康状况,对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4. 饲料供应因素饲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奶牛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饲料来维持其产奶的能力,如果饲料供应不足,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
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优质的饲料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5. 饮水管理因素充足的饮水对奶牛的产奶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奶牛每天需要喝水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饮水不足,奶牛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进而影响其产奶量。
保证奶牛的饮水需求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6. 泌乳期管理因素奶牛在泌乳期需要特别的管理和照顾。
泌乳期的管理包括了产犊后的调理期、干期的管理和泌乳高峰期的管理等。
合理的调理和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在产犊后合理安排奶牛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可以刺激奶牛的泌乳功能,提高产奶量。
浅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对策

奶 牛 进 入 泌 乳 期 后 ,供 应 的 H粮
应是 优质 的豆科类 十草 及水 分量 大 的 青 玉 米 这 类 的 粗 料 ,同 时 搭 配 年 龄 与 胎
次 不断增 加情况 下 ,奶牛产 奶量 会 } “
浅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 因素 及对策
我 国北 部 是 奶 畜 资 源 的根 据 地 . 1 6 h的光 照 。而 噪 音 严 重 的 易 H { 现 早 产
在 3 0 m i n前 挤 奶 时 需 细 致 梳 刷 牛
体 , 栓 好 牛 尾 ,态 度 和 蔼 .用 水 温 为
5 0 ~ 5 5 ℃浸 湿 过 的 清 洁 毛 巾 .擦 洗 两 次 以 乳 房 为 主 及 周 边 范 围 区 域 , 且用 干
饲料 、饲 养 、疾 病 及挤 奶 4个 方 面 。 饲料 作 为奶 牛 基 本 的 能量 来 源 ,
其 品种 与 配 比不 同 都 会 直 接 影 响 产 奶 量 。粗 、精 、青 绿 及 特 殊 饲 料 需 科 学
保奶 牛每灭至少有 2 ~ 3 h运 动量 .增 加
其 抵 抗 疾 病 的 能 力 :每 天 提 供 卫 生 饮 水 3 ~ 4次 :及 时做 好 牛 圈 卫 生 .清 扫 粪 便 ,维 持 十 燥 环 境 : 每 天 刷 拭 牛 体 早 晚 各 一 次 , 并 在 春 秋 季 进 行 蹄 部 的 每 年 一 次 的修 整 : 正 常 情 况 下 .育 成 牛初配应存 l 8月 龄 .随 后 还 应 及 时 观
温 度 、 光 照 、噪 音 及 卫 生 ,奶 牛 整 年
察 其母 牛 的 发 情 情 况 ,做 好 配 种 T 作 ,
保证一 一年一 胎 的产 犊 间 隔 。
2 . 4 科 学挤 奶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与畜业技术丨资源育繁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禄小霞(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41306)摘要:牛奶富含钙质和蛋白质,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的需要量越来越多,促进了我国奶牛业的规模化发展。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很多,许多养殖户由于奶牛饲养管理经验不足,极易盲目追求产奶量而缩短奶牛的使用年限。
本文从遗传、生理、病理和环境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奶牛 产奶量的因素,为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奶牛产奶量; 遗传; 生理; 病理; 环境奶牛生产性能不仅与品种、奶牛年龄、日粮结构有关,疾 病、环境温湿度和挤奶方式都会影响产奶量。
笔者结合自己的 生产经验,将这些因素归类为遗传、生理、病理和环境4大因素, 其中遗传因素与奶牛选种配种有关, 生理、 病理和环境因 素都与奶牛饲养管理有重要联系。
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 重视奶牛选育, 优化奶牛饲养环境, 减少疾病的发生, 为奶牛生理生产提供一个安静、健康、舒适的条件。
1遗传因素1.1品种差异奶牛品种对泌乳量和乳脂率有重要影响, 奶用牛的主要用途为泌乳,其泌乳量明显高于乳肉兼用牛、肉用牛和役用牛。
目前国内奶牛主要品种有荷斯坦奶牛、更赛牛和娟珊牛等,其 中荷斯坦奶牛乳房发育好、泌乳量高。
1.2 个体差异奶牛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我国不同 区域荷斯坦奶牛一次产奶量(3000~12000kg)差异就很大,乳脂率的变化也在2.6~6.0kg 之间变化。
其次,产奶量和奶牛个 体体重有关, 奶牛体重越多, 相对产奶量越多, 荷斯坦奶牛体重在550~750kg 之间为适宜体重,在这区间内体重增加10kg, 产奶量也会相同提高100kg 左右,但奶牛膘情过肥也不利于泌乳性能。
2 生理因素2.1年龄和胎次一般初产奶牛的年龄为2岁,此时产奶量较低。
随着奶牛 年龄的增长和胎次的增加,在4~7岁(或第3~5胎)时为奶牛产奶高峰期。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其产奶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奶制品的质量。
了解和分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对于奶牛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环境、管理和遗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奶牛养殖业提供一些参考。
一、饲料饲料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首先要注意饲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的配饲。
在奶牛的泌乳期,应该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以满足奶牛生理上的需求。
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也非常重要,不良的饲料可能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健康问题。
在饲料的选购和储存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奶牛食用的饲料清洁卫生,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二、环境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高温、潮湿以及噪音等均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首先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确保奶牛饮水的同时充分地摄取水分,促进奶牛产奶。
要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清理粪便和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噪音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之一,要注意减少噪音的干扰,为奶牛创造一个宁静的生产环境。
三、管理良好的管理也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要保证奶牛的定时、定量饲料,确保奶牛充足的营养摄入。
应该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奶牛的健康。
对奶牛的繁殖管理也非常重要,定期进行配种和妊娠检查,合理安排产犊和断奶时间,以确保奶牛的生产性能。
所有这些管理举措都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四、遗传奶牛的遗传背景也是影响其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优良的遗传背景可以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因此在选种的过程中要根据奶牛的遗传背景和生产性能进行合理选配。
选取产奶量高的母牛和优良基因的种公牛交配,可以产生更具生产力的后代,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合理的遗传改良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牛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牛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奶牛的产奶量也成为了养殖户关注的重点。
奶牛的产奶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信息。
1. 饲料质量奶牛的产奶量与其饲料质量息息相关。
优质的饲料可以提供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奶牛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产奶量。
一般来说,奶牛需要的饲料种类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粗饲料主要是青贮饲料、干草和青草,而浓缩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饼、饲料面等。
粗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比较大,而浓缩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也会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2. 饲料管理除了饲料质量外,饲料的管理也对奶牛的产奶量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饲料管理可以使奶牛充分摄入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其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产奶量。
饲料的管理包括饲料的配比、投喂方式、间隔时间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减少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奶牛的产奶量。
3. 饮水条件水是奶牛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饮水的条件对奶牛的产奶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合适的饮水温度和水质可以促进奶牛的饮水量,提高其产奶量。
对饮水设施的清洁和卫生也会影响奶牛的饮水情况,因此饮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4. 疾病控制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乳房炎、胃肠病、代谢性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对奶牛的产奶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5. 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对于奶牛的产奶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奶牛的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从而增加产奶量。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也对奶牛的产奶量有影响,因此合理的日照管理也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6. 个体因素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对于产奶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

懂 技 术 、有 经 验 的人 帮助 选 择 。 22 选 种 选 配 ,科 学繁 育 . 科 学 的 选 种 选 配 。 能 繁 育 优 良 的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
奶 牛 产 奶 量 的 高 低 。 首先 取 决 于 遗传 ,它是影 响产奶 量 的 内在 因素 。
奶 牛 高 产 稳 产 的 基 础 ,应 该 高 度 重 视 , 科 学 管 理 。 初 生 犊 牛要 在 初 生 后 几 小 时 内 喂 给 初 乳 ,喂 奶 讲究 定 时 、定 量 、
定 温 。 1周龄 犊 牛 即可 训 练 开食 ,促 进
其 产 奶 量 也 不 同 。 品 种 、血 统 、个 体 之 间 产 奶 量 的差 异 与 遗 传 有 关 ,通 常
富 的 食 品 . 日益 受 到 人 们 的 喜 爱 .其
消 费量 在 我 国显 现 出迅 速 增 长 的趋 势 ,
与 之 相 应 的奶 牛 养 殖 也 m 现 良好 的 发
由来 食 ,但 最 少 也应 保 证 每 天 4g 另 k。 外 还 应 保 证 奶 牛 饮 用 水 的 供 应 ,让 牛
不 同 品 种 奶 牛 的 产 奶 量 差 异 很 大 ,一 般 乳用 牛 的产 奶量 高 于乳 肉兼 用 牛 .
个 体 ,保 证 后 代 高 产 性 能 。要 有 计 划
杂 交 改 良 母 牛 .逐 步 培 育 产 奶 性 能 较
遗传因 主 成宝华 素一 要 有 品 种 和 个 体 的 差医局 . 地0 一 畜 禽 场 引 进 优 良 公 牛 冻 精 , 甘肃 省秦 安县畜牧兽 异 。 7 从 良种 0
高 的个 体 。
23 加 强后 备 牛 培 育 .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摘要: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人们对牛乳成分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提高产乳量并改善牛乳的成分已显得非常重要。
影响年乳品质的因素有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
本文综述了影响产乳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素,为奶牛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牛乳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它是由水分。
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磷脂、维生素、酶类、免疫体、色素及一些其他微量成分构成的复杂的胶体系。
牛乳品质的优劣,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
营养物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日粮,对于开发奶牛最大生产潜力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影响产奶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
1 采食量使奶牛采食量最大的关键在于使奶牛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最小化。
奶牛进入能量正平衡,体重增加,体况损失最小,奶牛产出正常乳脂与乳蛋白的奶。
采食量的增加可提高乳蛋白率0.2%~0.3%,这可能是采食量增加,平衡能量的摄入量也增加的原因。
2 碳水化合物2.1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果胶。
NFC=100-(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脂肪+矿物质)。
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应占日粮干物质的20%~45%。
对于精粗比为6O:4O甚至粗料更少的日粮,40%~45%的NFC最为合适。
由大量高质量的牧草与少量的谷物组成的日粮,NFC可能会缺乏。
饲喂适当水平的NFC既能提高乳脂率又能提高乳蛋白率。
而过度饲喂,则会降低乳脂率0.l%,甚至更多,乳蛋白率降低0.2%~0.3%。
每次饲喂谷物应限制不能超过3kg,以避免瘤胃酸中毒。
食欲不良及乳脂率降低的问题。
能使乳蛋白与乳脂产量最大化的谷物饲喂量见表1、表2表1 荷斯坦与瑞士褐牛的谷物饲喂量乳水平(kg/d)谷物水平<181/4产奶量18~301/3产奶量>301/2.5产奶量表2 高乳汁固形物品种牛的谷物饲喂量乳水平(kg/d)谷物水平<1313~27>271/3产奶量1/2.5产奶量1/2产奶量谷物加工同样影响乳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泌乳期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饲料因素
高产奶牛午产奶量在7000kg以上,其特点是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采食量大,饲料转化率高。
目前,要想使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就必须提供给奶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充足的日粮,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都是能量不足影响奶牛的生长、限制生产。
1 存在的问题
奶牛在泌乳期,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需要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是能量需要在泌乳初期容易出现负平衡,却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谷物饲料来满足,这主要由于饲料中淀粉和籽实过多,使得粗纤维量相对不足,影响瘤胃正常的发酵机能,使丙酸比例增加,乙酸比例减少,瘤胃pH值降低,微生物区系改变,维生素消化率降低,结果会导致低乳脂综合症,奶牛酸中毒及其他代谢障碍。
如果不增加精料比例,奶牛会由于干物质的进食量不足,处于能量负平衡,使它不得不动用体脂来供给能量,于是体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可进一步氧化供能。
而体脂的分解,将会导致奶牛体重下降,限制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产奶量下降,无法达到泌乳高峰,代谢机能紊乱,还有可能导致发生奶牛酮病和脂肪肝。
2 解决方法
2.1 提高饲料适口性,增进食欲
可以利用一些香味剂增进奶牛食欲。
由于奶牛对甜味反应敏感,可饲喂些甜味剂,制糖副产品糖蜜是较好的甜味剂之一,它的价格比较低廉,而市售的一些食品用甜味剂则一般价格较高,另外也可喂些甜菜丝。
同时,町坚持少食多喂的原则,增加每天饲喂次数,每天可喂4~6次。
2.2 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日粮消化率
粗饲料品质越差,则消化率越低,在胃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越长,必然影响采食量。
据报道日粮中不可消化干物质是影响奶牛饲料进食量的主要因素,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干物质进食量随日粮消化率的上升而增加,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线性的递增。
当干物质消化率在52%~68%之间时,干物质进食量随干物质消化率而增加,当消化率超过68%时,采食量与牛的能量需要量相关,而牛的能量需要量又由产奶水平决定。
因此,日粮组成品种应多样化,多品种搭配,注意采食量与消化率的协调性,尽量在产奶前期提供一些优质的粗饲料。
一般在分娩后40~50天要给牛多喂一些易消化、营养浓度高的饲料,特别是过瘤胃的一些营养物质,例如蒸煮、烘焙的蛋白质精料。
2.3 使用适当的添加刑,稳定瘤胃的pH值
为了满足奶牛泌乳期能量需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高干物质的采食量,加大精粗比(60∶40,但过分地增加精料,会带来许多副作用,一般在增加精料的同时,需向饲料中添加缓
冲剂、异位酸或酵母培养物。
缓冲剂有小苏打、食用碱、氧化镁、膨润土、草木灰等,一般选用碳酸氢钠和氧化镁2∶1的混合物。
添加缓冲剂的好处是可以维持瘤胃的pH值在6.0以上,有利于纤维分解菌的生长,使纤维消化率升高;可以减少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提高蛋白利用率;可以提高淀粉酶活性,促进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可以促进乳腺对乳脂前提物的吸收,提高乳脂率。
其用量为干物质的0.6%~0.8%。
异位酸主要包括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等脂肪酸,添加异位酸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含量,增加纤维素的消化率,增进食欲,提高血糖浓度,增加产奶量,纠正能量负平衡。
有报道指出,给奶牛每日添加85g异位酸,可以提高产奶量2.7kg。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lum,YC是包括活酵母细胞和用于培养酵母的培养基在内的棍合物。
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是目前国内外制备酵母培养物的常用菌种。
YC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维持稳定的瘤胃pH值,刺激瘤胃消化纤维,提高挥发酸的产量和改变挥发酸比例;YC还导致瘤胃乳酸浓度下降,有利于进食量提高。
在泌乳初期饲喂酵母培养物对于稳定瘤胃环境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这期间奶牛要经历从干奶牛饲粮到
高能量饲粮的转换。
研究表明,在产奶初期每日每头添加15~115g,有助于防止进食量的下降和提高产奶量。
2.4 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
通常奶牛日粮中脂肪含量大约为3%,这对于泌乳期的高产奶牛来说,是不够的,因此,可以考虑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提高饲料能量浓度的办法,来缓解泌乳初期的能量不足。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对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进行了研究,大量的研究证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有效改善奶牛的能量供应,提高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改善奶牛健康状况。
其添加方式有直接添加脂肪、添加过瘤胃保护脂肪和添加脂肪酸合成物等。
可用于直接添加的脂肪,主要有植物油类、动物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
优点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缺点是直接添加对瘤胃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抑制瘤胃微生物的活动,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
2.5 提供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在提高饲料能量浓度的同时,电需要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使乳蛋白顺利合成。
一般建议,高产奶牛在泌乳前期,蛋白含量应恒定在17%,中后期日粮中蛋白含量应保持在13%~ 15%,因为在泌乳前期,奶牛体重损失严重,而高蛋白对体况恢复效果明显。
另外,乳蛋白合成所需的氨基酸,虽然大多数由微生物蛋白提供,但仍有30%左右是由非降解蛋白提供,而且随产奶量的提高,对非降解蛋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所以饲粮中应适当添加保护性蛋白质或氨基酸。
蛋白质过瘤胃保护技术,包括加热处理、甲醛处理、包被处理、单宁保护处理、乙醇处理及锌盐处理等方法,还有瘤胃外排速度的调控(根据日粮结构、颗粒大小及密度促进瘤胃外排速度、利用食管沟反射(如把饲料制成悬浮液、脱氨基酶抑制物、生物学调控及真胃或十二指肠灌注技术等。
但是单靠添加过瘤胃保护性蛋白质,并不一定能提高产奶量,这是因为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不容易消化或过瘤胃蛋
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因此添加过瘤胃氨基酸效果更好。
过瘤胃氨基酸有两大类,第一大类包括氨基酸类似物(MHA、氨基酸金属螯
合物、氨基酸聚合物,第二大类是包被氨基酸,选择对pH值敏感的材料(如脂肪、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苯乙烯等,对蛋氨酸及赖氨酸进行包被处理,其在瘤胃中稳定(PH 5.4左右,在真胃(pH2.4左右内可以释放出来,到小肠后被吸收。
也可采用十二指肠灌注氨基酸技术。
2.6 供应足量的纤维素
为了使补充能量添加剂的效果更佳,日粮中要有优质的干草,以提供充足的纤维量,使瘤胃产生的乙酸量增多,乙酸的生成和吸收使乳腺组织合成足量的短链脂肪酸。
研究表明,奶牛日粮中干物质粗纤维应在17%的水平,粗纤维中的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必须含有35%~40%,对保证瘤胃环境和促使微生物的正常发酵会有好处。
2.7 及时补充矿物质
高产奶牛每天从牛奶中排出大量的矿物质,如日泌乳30千克的奶牛,每天从牛奶中排出钙35.7克、磷25.2克、钠21.6克、氯41.1克,一般饲料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必须专门供给,适当添加。
一般认为添加脂肪后,钙、镁的添加量应分别提高到饲草干物质采食量的0.9%~1.0%和 0.2%~0.3%;适当添加碘,可显著提高产奶性能,一般认为碘化钾在日粮中添加量以10mg/头?日为宜,碘添加量过高时产奶量反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饲料中添加锌盐时,牛奶的含锌量随之增加,试验还表明饲料中添加蛋白锌比氧化锌更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