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合集下载

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最新版)

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最新版)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最新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安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航道建设构想(最新版)安徽省提出“江河水运振兴工程”,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战略,在当前水运不景气情况下尤为重要。

本文就安徽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浅述发展水运,航道网建设构想。

丰富的水资源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基础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全省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00多条,总长约15000公里,发展水运条件优越。

至2000年底,全省内河通航总里程达5611公里(不包括长江皖境段401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其中三级航道294公里,四级航道7公里,五级航道1093公里,六级航道2459公里,七级航道1758公里,其中:——长江水系现有通航河流79条,通航里程达2624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46.8%。

其主要通航河流有秋浦河、青戈江、水阳江、裕溪河、滁河等,较大的湖泊有泊湖、菜子湖、黄澄湖等,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长江北岸。

——淮河水系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内河湖泊密布,支流众多,在安徽省境内现有通航河流41条,通航里程2892公里,占全省通航总里程的51.5%。

——新安江水系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中最小的一个,现有通航河流4条,通航里程96公里,占全省通航总里程的17%,以航运、发电、旅游观光为主的新安江正在逐步开发。

合理的经济结构布局是实施“江河水运振兴工程”的重要依托安徽省地处华东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过度地带,兼跨长江、淮河,是沿海地区和内地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建国后已初步形成以皖北能源带、沿江经济带和皖南旅游带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布局。

安徽内河航道实施方案

安徽内河航道实施方案

安徽内河航道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内河航道。

为了促进内河水运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安徽省制定了内河航道实施方案。

二、内河航道优势。

安徽省内河航道资源丰富,拥有长江、淮河及其支流,内河航道总长达数千公里。

内河航道具有运输成本低、环境友好、运输能力大的优势,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三、实施方案。

1. 加大投入,提升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内河航道的疏浚、修建和
维护,确保航道畅通。

2. 完善内河航道服务体系。

建设内河航道服务站,提供船舶加油、维修等服务,为内河航运提供便利条件。

3. 推动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

建设内河航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内河航运管理
效率,减少航运成本。

4. 加强内河航运安全管理。

加强内河航运安全监管,提升内河航运安全水平,
保障内河航运安全。

5. 拓展内河航运市场。

积极开发内河航运市场,拓展内河航运业务,提高内河
航运利用率。

四、内河航道发展前景。

实施内河航道方案将促进安徽省内河航运业的发展,提高内河航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内河航运将成为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五、结语。

安徽内河航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安徽省内河航运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内河航运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

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

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安徽是一个内河众多的省份,拥有中部最大的内河航道网。

近年来,随着河流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高品质的建设是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关键所在。

高品质建设首先体现在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上。

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合理规划和设计航道线路,确保通航安全和航道的自然保护。

在技术水平上,要采用先进的水文测量和岩石爆破技术,确保航道的通畅和流量的稳定。

在设计理念上,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利用自然力学的原理规划和设计航道,避免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

高品质建设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

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后,要加强对航道的管理和监测,确保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航道的平稳运营。

要加强对航道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航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高品质建设还要注重对航道沿线的保护和利用。

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要充分考虑航道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要尊重和保护沿线居民的合法权益,给予他们必要的补偿和安置,确保他们顺利过渡和安居乐业。

要发挥航道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

高品质建设还要注重宣传和教育。

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不仅是一项具体的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事业。

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只有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推动内河生态航道建设取得更大的进步。

高品质建设是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加强管理和监测、注重沿线保护和利用、和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方面的努力,才能确保安徽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

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

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航道运输的需求,我国各地纷纷进行航道的建设和改造。

而安徽省内的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浅谈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

一、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背景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项目,它不仅可以方便水运货物的运输,还可以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内河水运体系中,安徽省所占比例较大,内河生态航道建设对于提高水运运力、减少运输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品质建设安徽内河生态航道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1. 促进经济发展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设高品质的内河航道,可以提高水运的运力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大对水路运输的投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 改善环境内河生态航道建设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建设高品质的内河航道,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对于维护当地的水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3. 便利民生内河航道建设的同时也能够便利民生。

通过安全、便捷的航道运输,可以让更多的农产品、生活物资得以流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高品质的内河生态航道建设也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首先是资金问题,内河航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大部分地区的资金并不充裕,这就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来解决。

其次是技术问题,高品质的内河航道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而这些技术和设备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够轻易获取的。

最后是环境保护问题,内河生态航道建设必须兼顾环境保护的原则,不能因为建设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

首先是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来引导地方进行内河航道建设。

其次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政府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引进,降低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并鼓励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内河航道建设的技术水平。

安徽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

安徽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二〇一七年四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现状及评价 (2)第一节“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2)第二节发展经验及存在问题 (7)第二章发展形势及发展需求 (11)第一节发展形势 (11)第二节发展需求 (14)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6)第一节指导思想 (26)第二节基本原则 (26)第三节发展目标 (27)第四章主要任务 (30)第一节全面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 (30)第二节扎实推动港口转型升级 (31)第三节着力增强运输组织能力 (34)第四节提升行业管理和航运服务水平 (36)第五节切实增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38)第六节深入开展水运文化建设 (40)第五章保障措施 (41)第一节建立健全水运规划体系 (41)第二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 (41)第三节出台水运发展政策 (42)第四节加强衔接与协调 (43)附表:附表1 “十三五”航道重点项目库附表2 “十三五”港口重点项目库附表3 “十三五”集疏运重点项目库附表4 “十三五”支持保障重点项目库附图:附图1 安徽省“十三五”航道重点项目示意图附图2 安徽省“十三五”港口重点项目示意图附图3 安徽省“十三五”支持保障重点项目示意图附图4 安徽省三大航运枢纽与产业布局关系图前言安徽省内河水运资源十分丰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内河船舶运力、货运量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以来,在《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指导下,安徽内河水运快速发展,港航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水平、水上安全保障显著提升,内河水运在促进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物资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我国将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布局,这对内河水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安徽充分利用内河水运资源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了历史机遇;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合肥经济圈、沿淮城市群等省内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内河水运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引江济淮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工程,为完善安徽省高等级航道体系带来了新的契机。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5.19•【字号】皖政办[2006]37号•【施行日期】2006.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的通知(皖政办〔2006〕3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已经省政府商交通部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五月十九日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为科学指导我省内河航运发展,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全面提升我省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编制《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其要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要求,调整布局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航和港口条件,推进水资源、岸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全面提升内河航运的运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水运现代化,为我省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交通保障。

二、发展目标(一)运输需求预测1.内河运输量预测预计到2010年,全省内河客运量、内河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200万人次、21000万吨和777亿吨公里;到2020年,全省内河客运量、内河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300万人次、39500万吨和1580亿吨公里。

2.港口吞吐量预测预计到2010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8亿吨和32万标箱;到2020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4.9亿吨和260万标箱。

(二)航运发展目标按照水运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运输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航道等级、改善港口设施、推广标准船型、完善保障措施、加强行业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发展主要航道,突出发展重点港口,形成干支联网、港站完善、船舶先进、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安徽航运体系。

加快高邮湖航道升级,力促运西船闸改建

加快高邮湖航道升级,力促运西船闸改建

加快高邮湖航道升级,力促运西船闸改建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整治苏北大运河,新建高邮运西船闸,沟通了大运河与高邮湖航运,并对湖区航道进行了疏浚,由此形成了由高邮通往安徽天长市的航道,天长市辖区内白塔河、铜龙河、秦菱河均汇入高邮湖,构成高邮湖航道网,高邮湖航道成为安徽天长矿石及农副产品水路外运的唯一通道,湖区航道里程36公里,其中苏皖各18公里,后经两省共同投资配布18座航标,改善航道通行条件。

运西船闸为80年代所建,标准低,随着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目前运西船闸已成为高邮湖航线水运瓶颈,提升高邮湖航道等级,促进运西船闸改建迫在眉睫。

关键词:航道升级船闸改建一、高邮湖水系水运现状高邮湖又称珠湖、璧瓦湖,属浅水型湖泊,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高邮湖属于淮河流域,湖区航道36公里(安徽、江苏各18公里)航道淤积严重,据当时实测,高邮湖水深比新白塔河水深少1米,这就造成船舶在湖区不能正常航行或减载航行。

遇枯水季节,100吨级以下船舶都无法航行,给天长市水运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

天长市境内,围绕高邮湖,主要通航河流有:白塔河、铜龙河、秦菱河,均经过高邮湖航道,通过高邮运西船闸进入大运河,是沟通江苏中部与安徽东部的重要水上通道。

高邮运西船闸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投资建造的,是大运河建设配套工程,其建设规模为六级通航船闸,通航100吨级船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上运输发生了根本变化,船舶结构由八十年代的100吨级以下水泥质、木质船发展到现在500吨级以上钢质运输船,运西船闸原建的六级规模小而且设施落后,运行不正常,维修难度大,已不能满足过往船舶的通行需要,成为高邮湖水系经济水道的最大瓶颈,急需运西船闸升级改造。

近年来,滁州市积极推进高邮湖航道水系维护升级工作。

2002 年安徽省航道部门与江苏省航道部门联合在高邮湖区36 km航道上设置了17座航标,2012年安徽省港航管理局将老标拆除,按照一类配布12座航标(含铜龙河口、秦菱河口各一座),对湖区航道的稳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使用,正常水深均能达到3米以上。

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

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

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5.05.04•【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施行日期】1995.05.0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已经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省人民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回良玉一九九五年五月四日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航道管理,改善通航条件,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充分发挥水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管理的已经通航和规划通航的航道、航道设施以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应统筹安排航道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四条航道管理、养护和建设,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国家、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航道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省交通厅主管全省航道事业。

省水利、渔业、电力、城建、环境保护、土地等主管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协同省交通部门做好航道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

第二章航道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省交通部门设置的省航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航道及航道设施的管理、养护和建设工作。

有航道管理任务的地、市、县,设置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航道管理工作。

淮河干线等航道由省航道管理机构直接管理。

专用航道及航道设施由专用部门负责管理,业务上应接受航道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航道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执行与航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有关航道政策和技术标准;(二)组织编制航道发展规划和航道维护、建设工程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拟订航道技术等级,审批与通航有关的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四)负责航道管理、养护和建设方面的工作,对航道养护和建设工作实行质量监督;(五)负责航道养护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六)组织开展航道科学研究、先进技术交流和对航道职工进行技术业务培训;(七)负责航道及航道设施的保护,依法对违反航道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八)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与通航有关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与通航有关的事宜;(九)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十三五”期是安徽省构建“一纵两横”航道主骨架的关键期,也是安徽省水运加快发展的机遇期。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航道发展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十三五”期安徽省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关键词:安徽;高等级航道网;一纵两横
中图分类号:u6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5-0012-02
1.安徽省航道发展现状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航道和通航里程分居全国第七、第八位,长江干线从中部横穿而过,两岸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城市依水而立,淮河干流横贯皖北,沙颍河、涡河、浍河等重要支流依次排列,深入煤炭矿区,安徽省航道资源丰富,具备较好的开发条件。

截止2014年底,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6613公里,通航里程5729公里,长江流域占53%,淮河流域占44%。

2005年以来,安徽省以国家加大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为契机,转变投融资体制,出台了水运发展扶持政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陆续建成合裕线、沙颍河、芜申运河主体工程、淮河蚌埠复线船闸、合裕线巢湖、裕溪复线船闸、沙颍河耿楼、阜阳、颍上船闸、沱浍河蕲县、固镇船闸等重大项目。

“十二五”末,全省“两干三支”水运主骨架初具规模,航道带动内河运输蓬勃发展,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安徽省航道仍存在航道等级总体偏低,明显滞后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等问题。

境内长江、淮河等干流航道通航条件较好,但支流航道普遍开发不足,干支衔接不畅,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沟通仍未实现,航道布局有待完善,通达性和连通性仍需要加强。

沙颍河、涡河等部分航道的瓶颈问题突出,经常发生长时间待闸滞航现象。

2.运输需求
“十三五”期,安徽省将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全省经济社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步伐,内河水运需求必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全省内河货运量(省内运量)2020年可达5.7亿吨、年均递增7.8%,2030年可达8.15亿吨、年均递增3.6%,其中集装箱、液体散货等新兴货类运输需求增速较快。

随着安徽省水运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江淮运河的建成,煤炭水运量增长将快于货运总量;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促使集装箱运输长期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矿建材料、水泥运量也将大幅增长。

长江、淮河干流是安徽省城市和产业布局的主要依托,航道货运量将持续增长。

长江、淮河众多支流航道延伸至矿石、煤炭等产地,沿线也分布有诸多中小城市及工业园区,随着支流航道的开发建设,沿线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壮大,支流航道货运量将有较快增长。

3.“十三五”航道建设思路
“十三五”期是安徽省高等级航道加快建设的攻坚时期,应以“一纵两横”为核心,并按照“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原则,全面推进其他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实施航道整治、船闸建设和净高5米以下的桥梁改造工程,使大部分干线基本贯通或初步达到规划标准,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体系,实现“干支初步贯通、瓶颈基本消除、等级明显提升、江淮水系沟通”,高等级航道60%里程初步达到规划等级。

3.1进一步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治理工程
长江黄金水道是安徽省全面融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十三五”期,继续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合作,共建皖江深水航道。

基本实现10.5米(争取12.5米)维护水深常年到芜湖,8米维护水深常年到吉阳矶;开通安庆小港航道为公用航道;开展马鞍山牛屯河边滩综合治理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河势,保障郑蒲港区的发展。

3.2提升淮河干流通过能力
加强与江苏、河南、水利、铁路等有关省份和部门的合作,加快提升淮河干流通过能力。

全面提升航道等级,淮河安徽段临淮岗以下河段航道等级提高到二级,以上河段提高到三级;开工建设临淮岗复线船闸工程,改善淮河干线上游通航条件;推动蚌埠津浦老铁路桥改造工程。

3.3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工程
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加快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实现江淮航道沟通,并与沙颍河、合裕线等航道形成省内南北向水运大通道。

“十三五”期,江淮沟通段按ⅱ级标准、引江济巢段按ⅲ级标准建设,力争全线完工。

3.4改善支流通航条件
积极推进支流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提高支流航道等级,形成干支连通的航道网络。

在“十二五”航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过能力,推进沙颍河、合裕线沿线船闸升级扩能工程;实施浍河、涡河、水阳江等航道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南坪船闸、五河复线船闸、蒙城复线船闸和涡阳复线船闸等工程建设;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稳步改善或提升青山河、驷马山干渠、青通河、漳河、滁河、姑溪河、泉河、窑河、秋浦河、顺安河、西淝河、茨淮新河、新安江等航道通航条件及通航能力。

4.省港投集团“十三五”航道建设任务
港投集团作为安徽省航道建设的主力军,“十三五”期必将继续加大航道建设力度。

“十三五”期,港投集团将自觉践行“六大发展理念”,围绕“‘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内河水运投资企业”发展愿景,着力加快交通建设投资、做优做强主要业务板块、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服务和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力争在投资总额、资产规模、经营收入和利润等主要指标上实现“四个翻番”,努力成为“全省水运行业‘龙头’企业”,为全省水运交通网“贯通”、安徽交通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十三五”期,港投集团重点整治淮河干流航道、涡河、浍河、水阳江干线航道,扩能合裕线、沙颍河航道,并参与重要支线航道建设。

4.1合裕线
合裕线沟通巢湖与长江,为国家高等级航道,是安徽省高等级航道“一纵两横”布局中“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和开发腹地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托,承担腹地集装箱、矿建材料等运输任务,也是全省运输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十三五”期,合裕线将全面建成为二级航道,重点按2000吨级标准建设裕溪口、巢湖老船闸改造扩能工程,更好地满足2000吨级集装箱船通行至合肥港综合码头要求。

4.2淮河干流
淮河干流是国家高等级航道,在安徽境内沟通了蚌埠、淮南等重要城市,并通过主要支流航道辐射整个皖北地区和豫东南地区,是承担腹地煤炭、矿建、矿石及工业产成品等大宗物资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水运通道,为打造沿淮城市群,发展沿河产业带提供重要支撑。

“十三五”期,淮河干流安徽境内三河尖至临淮岗枢纽73公里按三级、临淮岗枢纽至红山头305公里按二级航道标准整治,并配套建设临淮岗复线船闸,进一步提高淮河干流航道的通过能力。

4.3沙颍河
沙颍河为淮河北岸最大的支流,沙颍河航道是国家高等级航道,纵贯河南东南部和安徽西北部地区,沟通了河南平顶山、漯河、周口以及安徽阜阳等地市,沿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化工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是腹地通江达海的重要水运通道。

2020年以前,完成沙颍河航道四级整治工程,并完成颍上、阜阳、耿楼干吨级复线船闸工程,提高航道通过能力。

4.4浍河
浍河是淮河北岸较大的支流,安徽段浍河航道分别连接淮北、宿州、蚌埠三市,沿线分布有淮北煤田以及大型煤化工基地和经济开发区,上游经沱河沟通河南省永城、商丘地区。

浍河航道是豫东和皖北煤炭外运的又一重要水运通道,是腹地发展沿河产业带的重要依托。

“十三五”期,按四级标准实施浍河航道整治,建成五河复线、固镇复线、南坪船闸。

4.5涡河
涡河为淮河北岸第二大支流,纵贯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地区,沟通河南周口、商丘和安徽毫州、蚌埠等市县,承担了沿线煤炭、粮食和矿建材料等大宗物质运输,是沿河市县打造涡河经济带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期,按照四级航道标准进行航道整治,建设蒙城、涡阳复线船闸。

4.6水阳江
水阳江沿线布局有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工业园以及大型化肥厂、火电厂、水泥厂等企业,分布有丰富的黄砂以及方解石等非金属矿石矿产资源。

水阳江航道是沟通宣城地区与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

“十三五”期,重点继续加快推进实施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和1000吨级水阳船闸建设。

5.结语
“十三五”期是安徽省构建“一纵两横”航道主骨架的关键期,也是安徽省水运加快发展的机遇期。

港投集团作为安徽省航道建设的主力军,“十三五”期必将继续加大航道建设力度,重点整治淮河干流航道、涡河、浍河、水阳江干线航道,扩能合裕线、沙颍河航道,并参与重要支线航道建设,为全省水运交通网“贯通”、安徽交通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