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之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1.质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所含有的物质越多,它的质量就越大。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克(g)、毫克(mg)、顿(T)等, 1Kg=10³g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体积
因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³).
长度的常用单位是厘米(cm),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厘米(cm³).
因为:1m=10²cm,所以,体积的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为:
1m³=106cm³
3.液体体积
在日常生活中,液体体积单位常用升(L)或毫升(ml)计量.
例如,加油站加油,以升为单位计费.
升(L)跟体积常用单位立方分米(dm³)表示的体积数相同,也就是:
1升(L)=1立方分米(dm³)即:
1L=1dm³
实验室玻璃容器以及超市瓶装饮料等,一般都以毫升(ml)单位.
毫升(ml)跟体积常用单位立方厘米(cm³)表示的数相同,也就是: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³)即:
1ml=1cm³
升(L)与毫升(ml)的换算关系:因为:1L=1dm³,1ml=1cm³,
1dm³=10³cm³.
所以:1L=10³ml。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轻松搞定密度的计算-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轻松搞定密度的计算-沪粤版

课标定位一、考点突破1. 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及格式。

二、重难点提示密度的简单计算。

考点精讲密度计算公式:mVρ=;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就能够求出第三个。

(其中水的密度一般认为是已知的) 1. 鉴别物质测出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求出其密度,对照密度表就可判断出该物质是什么。

2. 求物体的质量测出体积V ,查出密度ρ,用m =ρV 可求出物体质量。

3. 求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质量,查出密度ρ,用ρm V =可求出物体体积。

4. 水结冰以后的变化实验探究:在家里用冰箱冻一个冰块,观察、比较结冰前水的体积和结成的冰的体积,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水结冰以后,冰胀到了盒沿上面,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了。

【方法指导】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明确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要把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

水结成冰或冰熔化成水的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在分析水和冰体积、密度的变化时,要立足质量不变这一关键,还要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相应分析才可判断。

【随堂练习】一块冰化成水后( )A. 密度不变,质量变小B. 密度变大,质量不变C. 密度变小,质量不变D. 密度变小,质量变大思路分析:密度和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们却有不同的意义。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描述“物体”性质的物理量。

一块冰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了,其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选项A 、D 可以排除。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描述“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冰的密度是0.9×103kg/m 3,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因此冰化成了水,密度是变大了,选项C 也可以排除。

答案:B典例精析例题1 (求密度)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kg/m3?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又为多少?思路分析和答案:解:(1)金属块的密度:ρ=mV=5420gcm=2.7g/cm3=2.7×103kg/m3;(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仍为2.7×103kg/m3.答:金属块的密度为2.7×103kg/m3,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2.7×103kg/m3。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1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状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确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1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上升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削减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改变吗?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2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10kg1kg=1010g1g=101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留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试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干脆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整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复原平衡。

八年级物理密度

八年级物理密度

八年级物理密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反映了物质内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通过学习密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的质量除以其体积。

在数学表达式中,密度(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本文 = m / V其中,m代表物质的质量,V代表物质的体积。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要得到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将物质的质量除以它的体积。

二、密度的性质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密度,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水的密度约为1×10³千克/米³,铁的密度约为7.8×10³千克/米³。

2、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无关。

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即使物质的体积增大或减小,只要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保持不变,它的密度就不会改变。

3、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物质的质量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其密度。

例如,无论是一块还是多块铁,只要它们都是铁,它们的密度就不会改变。

三、密度的计算要计算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它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使用秤或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测量,而体积可以使用尺子、量筒或其他工具进行测量。

然后,我们将质量除以体积,得出密度。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块铁块,其质量为1千克,体积为0.001立方米(1立方分米),那么它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本文 = m / V = 1千克 / 0.001立方米 = 1000千克/立方米 = 1×10³千克/米³因此,这块铁的密度为1×10³千克/米³。

四、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计算土壤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

在医学领域,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诊断疾病和监测病人的生理状态。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的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的基本属性,即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下是关于密度的详细讲解:
1. 定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希腊字母ρ(读作rho)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固
有属性,不会因位置、形状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 计算公式: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即ρ = m/V。

这个
公式是计算密度的基本公式,适用于任何物质。

3. 单位: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此外,还有常见的单位如克每立方厘米(g/cm^3)。

4. 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这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

例如,水的密度为1千克每立方米,而铜的密度为千克每立方米。

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铜的质量要比水重得多。

5. 测量: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利用量筒或排液法等手段测量物体的体积。

最后,将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6. 应用: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工业生产、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测量某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为纯物质
或混合物;在航海和航空领域,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

总之,初二物理的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掌握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特性和测量方法等基本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第2节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一、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公式:vm=ρ密度(ρ)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质量(m )的单位:千克(kg )体积(V )的单位:立方米(m 3)3、密度的另一个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 3],它与前面一个单位的换算如下:1g/cm 3=1.0×103kg/m 3。

4、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备注:(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21V V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m m =2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V V =12ρρ。

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3、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4、判断空心、实心。

5、理解密度公式vm =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6-2密度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6-2密度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6.2密度1.某种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物体的密度。

2.密度是物体的特征。

油比水轻,说的是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油漂浮在水上。

3.密度公式是:Vm=ρ。

4.不同物质,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不同物质,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5.国际单位制中,密度单位是kg/m 3,常用单位还有:g/cm 3(ml ),1g/cm 3=103kg/m 3。

6.平时我们所见的瓶装液体体积经常用毫升(ml )表示,1ml =1cm 3。

1m 3=103l(升)。

水的密度33/10m kg =水ρ(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 3的水,质量为1.0×103kg ,也就是1t )。

7.不同物质,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ρ甲>ρ乙,当甲、乙都是m 时,V 甲<V 乙)。

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

8.不同物质,体积相等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ρ甲>ρ乙,当甲乙两物质体积都是V 时,m 甲>m 乙)。

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

9.气体有充满空间的特点,比如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小一半,体积不变,则密度减小一半。

1.密度密度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

本节知识点有:密度的概念、密度的物质属性、密度的计算,至于密度的测量待下节详解。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有时和质量结合在一起出现。

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测量上。

对密度概念的考查角度较多的是:物质密度的特性、物体密度的计算、密度与物质的关系。

纵观历年中考,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2-3分左右。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本节考题出现的概率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和密度计算。

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密度的概念和有关密度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
密度是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

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密度,因此,掌握密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计算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密度现象有很多。

例如,我们将一块金属块放在手中,会感到它比同样体积的木块重,这就是因为金属的密度比木头大。

再比如,我们游泳时,会发现人在水中的浮力与水的密度有关,水的密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中,密度的学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密度的定义:密度等于物质的质量除以体积。

2、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常用单位是克/立方厘米。

3、密度的计算:密度可以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得出。

在学习密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以及如何正确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

密度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经
常利用密度来鉴别原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的密度来评估其生长状况。

此外,密度还与物体的运动、声波传播等物理现象密切相关。

总之,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的密度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本质属性,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深入探究密度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 度 (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

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高清课堂《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

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Vm=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21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21m m =2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物理意义:铝的密度为2.7×103kg /m 3,,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为2.7×103kg 。

要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 由密度公式V m =ρ变形可得m=ρV 和V=ρm两个公式。

这三个公式代表密度知识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计算物体的质量对于不便于直接测质量的物体,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就可通过查密度表,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想办法测算出它的体积,根据公式m =ρV ,就能算出该物体的质量。

如:要测算一块大理石碑的质量,大理石的密度可以查表得到,大理石的长、宽、高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算出大理石的体积,应用公式m=ρV ,就可算出大理石的质量;(2)计算物体的体积对于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如形状不规则的铁制螺钉,可以用天平测量出螺钉的质量,铁的密度可以从密度表中查出,根据公式V=ρm,就可算出螺钉的体积;(3)鉴别物质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出它的密度,再查阅密度表,看测得的密度值与何种物质的密度相近。

如测算出某物质的密度是2.6×103kg /m 3,通过查密度表,知道这种物质是花岗岩。

(4)密度计算一般要做到“四有”: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公式、有运算过程、有单位。

密度计算的一般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并统一各物理量的单位; ②分析未知量所对应的条件; ③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类型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 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2) 比较1、2(2与3、1与3)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3) 比较1、4(2与5、3与6)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答案】 (1)2.7 2.7 7.9 7.9(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解析】 根据1、2、3或4、5、6可看出,同种物质的体积增大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几倍,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并且进一步看出不同物质(铝与铁)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总结升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这表明物质有一个特性,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个比值就是密度。

举一反三:【变式】(2015•宜州市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答案】A类型二、密度的概念2、(高清课堂《质量体积密度》356649例4)(多选)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A.密度减为原来一半 B.密度增为原来2倍C.密度不变 D.体积减为原来一半【思路点拨】公式mVρ=是密度的定义式和计算式,并不是密度的决定式。

密度的大小不会随着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种物质,质量减少一半,体积也减少一半,但是密度不变。

【答案】CD【解析】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后物体的质量、体积发生变化,即含油少了,但作为物质的特性——密度只跟物质种类有关,与m、V无关,因为物质没变,故密度不变。

【总结升华】质量是物体属性,密度是物质特性。

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举一反三:【变式】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答案】B3、(2015•峄城区校级模拟)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C.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思路点拨】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答案】D【解析】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枳无关,故A错误;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例如,水结冰后,密度变小,故B错误;C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例如,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C 错误;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 正确。

故选D 。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清楚的是:气体密度受温度和气压影响明显,是变化的。

举一反三:【变式】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答案】C类型三、密度的应用4、某金属板长1m ,宽50cm ,厚8mm ,测得其质量是35.6kg ,问这可能是什么金属?【答案与解析】V=1m×0.5m×0.008m=0.004m 3m=35.6kg∴经查密度表与铜的密度相同,所以此金属可能是铜。

【总结升华】判断是什么金属,可以先求出它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对照,便可知是什么金属。

举一反三:【变式】 “霸王举鼎”是宿迁市的标志性雕塑之一。

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荧屏。

剧中大鼎的道具最适合用下列哪种材料制作( )A 、石头B 、铁C 、铜D 、泡沫塑料 【答案】D5、有一捆质量8.9kg ,横截面积为2×10-5m 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

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 ,质量为0.178kg 。

求:(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 ;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采用比例法求金属丝的总长。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11V m V m;又因为这捆金属丝与选取的金属丝规格相同,即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即:1111L m mL L L m m =⇒=;(2)根据第(1)问中求出的总长和横截面积可以算出这捆金属丝的体积V sL =,然后用根据公式mvρ=算出密度。

【答案】答:(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是50m(2)此金属丝的密度是8.9×103kg/m 3【解析】(1)根据题意可采用比例法求金属丝的总长。

因为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又因为这捆金属丝与选取的金属丝规格相同,即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2)根据第(1)问中求出的总长和横截面积可以算出这捆金属丝的体积,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算出密度。

【总结升华】密度公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公式Vm =ρ理解清楚,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变式】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

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 、2kg ,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 。

(石头吸水不计,g 取10N/kg )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答案与解析】43333343(0.562) 2.360.20.22101.010/0.56 2.810/210m kg kg kg kg m kgV V m kg mm kg kg m V mρρρ--=+-=====⨯⨯===⨯⨯=排排石排水石石石(1)排出水的质量为:石块完全浸没(2)石头的密度:(3)由于石头吸水,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根据可知,石头的密度偏大。

;;;mV答:(1)石头的体积为2×10-4m 3;(2)石头的密度为2.8×103kg/m 3;(3)偏大,由于石块吸水,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根据Vm=ρ可知,石头的密度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