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阅读教学法

合集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是指采用整体阅读教学法,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以下是对高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一、整体阅读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整体阅读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阅读的方法,根据文章的形式结构和主题,从逻辑、语言、情感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内涵,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感悟。

其特点是注重全面、深度和开放性,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和思维品质。

二、整体阅读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1. 执行全面阅读全面阅读不仅仅只是一次读完而已,而更需要反复品味,挖掘文本中的信息。

通过多次阅读,让学生从不同维度理解文本,提升学生整体阅读水平。

2. 采用导读式学习方式导读式学习是对整体阅读教学的前置工作,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文章数据丰富的背景下懂得从各种角度去探究和挖掘文本信息。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图片主题等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和思考自己的观点。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

通过带领他们思考文本意义、提炼各自的观点、展开对话等形式,复合学生保持有效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5. 挖掘文本内涵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往往要通过多次挖掘引导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解析文本,从而理解和吸取文本所蕴含的有关人生和道德、感情和心理等方面的教益。

1. 文本按照逻辑关系划分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文本按照迭地逻辑关系进行划分,这种做法既是一种全面性的阅读模式,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整体阅读教学法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经常进行语法和词汇的纠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一、整体阅读法整体阅读法是通过输入一篇完整的文章进行阅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施整体阅读法的步骤如下:1.教师介绍文章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生共同朗读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3.教师根据文章结构进行课前导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4.学生阅读全文,尽量用自己的话解释文章的意思。

5.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和难句由教师进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6.学生课后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讨论文章的主题、结构和特点。

通过整体阅读法,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深层含义。

二、分层阅读法分层阅读法是指将一篇文章拆分成多个部分,分层次地进行阅读。

实施分层阅读法的步骤如下:1.教师首先介绍文章的结构,层层递进的关系,为学生建立起整体的认识。

2.教师将文章分成若干个段落或小节,每个段落或小节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逐段阅读文章,理解每个段落或小节的主题和要点。

4.学生对每个段落或小节进行归纳总结,提炼主题和要点。

5.学生将各个段落或小节的主题和要点整合起来,重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

通过分层阅读法,学生可以系统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三、主题阅读法主题阅读法是通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和推理能力。

实施主题阅读法的步骤如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标题和导语,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

2.学生根据猜测的主题,开始阅读文章,尽量找出和主题相关的信息。

4.学生通过推理和归纳,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生在阅读完全文后,回顾自己的概括,和他人进行讨论和对比。

四、合作阅读法合作阅读法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阅读,互相补充信息、分享理解,提高阅读效果。

实施合作阅读法的步骤如下: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阅读材料。

2.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和交流,在阅读过程中相互解释和邀请。

运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感知课文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运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感知课文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运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感知课文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整体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特别适用于培养学生感知课文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该方法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整体上,以捕捉文章的主要意思和信息。

下面将
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运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的感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重整体理解。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与学生一起
进行预测和推测,了解他们对课文主题的了解和相关的知识。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关
键词和短语的含义以及文章的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体框架。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
生来评估他们的整体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课文内
的信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的主要观点和信息。

这种互动式
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章的重要信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感知和提取信息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技巧。


过创造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如填空、选择题和摘要写作等,学生可以更好地训练他们的
感知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
他们的错误并改进他们的技能。

运用整体阅读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课文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注重整体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设计相关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和反馈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学生的整体阅读
能力将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引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整体阅读教学是一种注重整体性、语境性和交互性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的概念与特点整体阅读教学方法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完整的语篇为单位,通过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包括:注重语境性,强调语篇的整体性,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适用性分析整体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方法。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整体阅读培养他们的整体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他们更适合通过阅读整体文章来获取信息和理解内容。

整体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语境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1.选取适合学生的文章在实施整体阅读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需要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的文章。

这些文章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又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鲜明情节、生动形象的故事、富有想象力的诗歌等。

2.提前导入语境在进行整体阅读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图片、词语串联、情境创设等方式,为学生提前导入语境,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情节和背景有所了解。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整体阅读在进行整体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整篇文章,培养他们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可以通过朗读、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4.情感共鸣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中的情感、思想和形象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知美、品味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教师对于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体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受欢迎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整体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整体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整体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整体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一篇完整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

整体阅读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以文章为单位,关注整体的阅读体验。

整体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逐字逐句的阅读训练,而是将一篇完整的文章作为学习对象,让学生在整体的阅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情节、语言和情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 注重阅读策略的引导和培养。

整体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如推测、联想、概括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

3. 强调阅读态度和情感的培养。

整体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愉悦和认识,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二、整体阅读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1. 选取适合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选取适合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2. 设计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探索和发现,激发其阅读兴趣。

4. 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和任务。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阅读活动和任务,如文学表演、角色扮演、创作延展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三、整体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整体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整体的阅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情节、语言和情感,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整体性阅读的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整体性阅读的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整体性阅读的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整体性阅读指的是以整篇文章为单位来进行阅读教学。

它与传统的分段教学不同,它要求学生对整个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整体性阅读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选取合适的文章整体性阅读教学模式选取文章至关重要,因为选取的文章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

同时,文章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其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综合提升。

二、教授阅读策略整体性阅读要求学生全面地阅读文章,理解文本中的信息、主旨和结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章,应该教授一些阅读策略,如:预读、标记、理解生词、理解语境等,让学生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

三、理解词汇和句子结构学生在整体性阅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生词和句子结构不熟悉的问题,这时候需要老师及时解答。

可通过单词表、语法讲解等方式教授生词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

四、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整体性阅读的文章一般都是经过精心组织和安排的,学生应该认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挖掘段落之间的联系,以便掌握全文的思维脉络。

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阅读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进行思考和交流。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语言能力。

六、创设真实情境整体性阅读的效果与环境紧密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参观、实地采访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储备。

总之,整体性阅读的教学模式是英语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阅读英语文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选取合适的文章、教授阅读策略、理解词汇句子结构、理解文章结构和段落、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设真实情境等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感,同时也能够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选择适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

一、整体阅读法整体阅读法是一种以整体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先大致了解文本的内容,然后给学生朗读全文,以培养学生对整体的了解。

之后,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例如询问学生对于文中人物、事件的理解。

整体阅读法强调对整个文本的把握,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二、分段阅读法分段阅读法是一种逐段阅读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文本根据段落的逻辑关系划分为几个小节,然后引导学生逐段进行阅读。

在每个段落结束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梳理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再逐段解读文章的信息。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速读法速读法是一种通过快速阅读整体提取信息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一篇适合的文章或短文藏起其中一部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快速阅读并找出关键信息,再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拓展。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阅读能力,提高快速获取信息的技巧。

四、图文并茂法图文并茂法是一种结合图像和文字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插图或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挥,提出问题。

之后,再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想象力。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互动阅读法互动阅读法是一种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的文章,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并进行口头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法千变万化,以上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来选择适合的阅读教学方法。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1. 目标设定: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重点句子和词汇的理
解和运用,以及相关的阅读技巧培养等。

2. 预读导入:通过图片、问题、标题等方式导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思考,
建立学生的预读框架。

3. 整体阅读:让学生根据预读的框架进行整体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文本的
主要意思、段落结构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4. 师生互动:在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澄清和扩展。

5. 语言点讲解:对于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包括词义、句意和用法等
方面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
的理解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7. 任务分解:将整体阅读的过程分解成几个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完成相关的练习
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8. 反思总结:在整个单元整体阅读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回顾学习过程中
的困难和收获,分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出改进和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9. 评价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改进和提高。

10.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关的拓展和延伸活动,帮助学生
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通过以上的实施路径,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整体阅读的意义和特征
阅读整体教学的特征就是表现为始终为这三个目的服务。

这三个目的,概括起来,也就是素质教育理念的阅读课的两个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

1.语言素质方面:①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词汇、句法、功能、语篇、修辞等);②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技能)。

2.综合素质方面:①增进一般人文和科学知识与能力(思想道德、社会文化、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②发展学习能力(发问求解和创造思维能力、学习自理能力、合作能力等)。

有两点须指出:①发展语言素质应包括两方面,即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而前者是服务于后者的;②“综合素质”目标是与“语言素质”目标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在实施后者的过程中实现的。

例如,一堂注重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必然将较多的时间用于理解或表达实际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因而学生获得课文内、外的人文或科技信息的机会和数量就增多,对提高综合素质有利。

有的教师认为阅读整体教学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旧教材的课文作逐句、逐段式的讲解,因而不敢教授语法、词汇等语言基本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自然难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阅读整体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它包括识记、分析、判断、猜测、推理、综合、领悟和评价。

读的素质还有转化为其它听说写能力的潜能。

二、阅读整体教学的步骤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引入——实践——发展——检测或复习——引入——操练——实践——巩固”教学过程,来体现语言感知、理解。

课文教学中采用“信息整体输入——分层次理解课文——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实践学习语言结构——运用语言”。

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运用课文的心理特点和过程。

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A、阅读前(Pre-reading)
1.用英语向学生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文的兴趣。

2.先教一部分(而非全部)生词,可帮助学生加快阅读速度,还可向学生提供利用刚学的词去猜测更多生词词义的机会。

3.要求学生利用标题和所给的背景知识去猜测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未读课文前就能先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在阅读后才理解(Understanding Before Reading,Not Reading Before Understanding.)
B、阅读中(While-reading)
1.提出一些浅层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skimming)或听课文的录音。

如The Merchant of Venice可提下列问题:
①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play?
②Which do you like best? Why?
2.根据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的浅层理解程度,获得信息反馈。

3.老师用小黑板板书或用幻灯打出一些更详细的问题让学生到文中去找答案,如上文的问题可以是:
①What kind of a person was Antonio?
②Who was Antonio's best friend and what did he want to do?
③Where were Antonio's ships?
④What was the problem?
⑤What was the agreement between Antonio and shylock?
⑥What news did Antonio receive?
⑦)What did Portia decide to do?
⑧What's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4.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与上述问题有关的事实,验证自己的猜测。

5.学生分组讨论答案,给他们提供一个自我修正答案的机会。

6.老师和全班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7.对于有的文章可要学生复述课文。

在阅读中,一般要安排二至三次阅读(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和一次听录音,阅读活动有:true or false questions, questions and answers, pair work, group discussion, debate和fill in the charts。

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通过对人物的分析与讨论,学生也受到了用正义战胜邪恶、友爱征服贪婪的思想品德教育。

C、阅读后
在阅读的第二课时(并不一定要用整个课时),还可继续围绕主题做些深层的practice, wh-question和consolidation练习,并适当开展一些语言教学活动。

关于语文点,即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教学,应视作是传递和接收新的语言信息的交际活动,应注意结合语境进行。

语言点的教学可按以下步骤:
1.学习语言点:解析新的语言结构,分析难句,确定一些生词的含义(可适当采用中文)。

2.操练新的语言点:可采用Workbook exercises或自己设计口、笔头练习,操练一些特别的语法和词汇。

3.使用新的语言点:老师设置新的情境让学生使用新的语言点说话,或给予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作文,也可作homework用。

总之,在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启发、帮助、检测等方面,老师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处理信息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积极、进取、追求、探索、参与的精神,排除其心理障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