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心理学
1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1基础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这门神秘而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中基础心理学更是构建整个心理学大厦的基石。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基础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首先,咱们得说说“感觉”。
感觉就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道门,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比如说,眼睛看到美丽的风景,那是视觉在发挥作用;耳朵听到悦耳的音乐,这就是听觉在工作。
感觉让我们从外界获取各种信息,没有感觉,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一片漆黑和寂静。
与感觉紧密相连的是“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苹果,不仅能看到它的颜色、形状,还能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吃的苹果,这就是知觉的作用。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点。
接下来,聊聊“注意”。
注意就像是一个聚光灯,让我们的心理活动集中在特定的对象上。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这是注意的三种类型。
无意注意,比如说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吸引过去;有意注意呢,就像我们认真学习备考时,努力让自己专注于书本知识;而有意后注意,往往是在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后,能够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比如熟练的司机开车时的状态。
再来说说“记忆”。
记忆是我们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它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就像瞬间的快照,稍纵即逝;短时记忆能保持一会儿,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则像一个巨大的仓库,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而且保存时间相对长久。
遗忘也是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思维”也是基础心理学中的重要一环。
思维让我们能够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
解决问题、推理判断都离不开思维。
比如我们做数学题、规划旅行路线,都是思维在发挥作用。
然后是“情绪和情感”。
喜怒哀乐、恐惧、厌恶等等,这些都是情绪和情感的表现。
情绪一般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而情感则相对稳定和持久。
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一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大一基础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行为与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心理学知识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背后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基础心理学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入门心理学领域。
一、认知心理学1. 感知感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通道。
在大脑中,感知过程包括感知筛选、感知编码和感知组织等步骤。
通过感知,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世界,并对其做出反应。
2. 注意力注意力是心理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机制,它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时间内关注的事物。
注意力分为主动注意力和被动注意力,主动注意力是有意决定的,而被动注意力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
注意力的分配能力直接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
3. 记忆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和学习的经验进行储存和提取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主要用于临时存储信息,而长时记忆则是更为持久的记忆形式。
了解记忆的运作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应对考试。
4. 思维思维是产生创造性和逻辑性想法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概念形成、解决问题、判断推理和决策等方面。
了解思维过程的规律,可以使我们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更加有效和理性。
二、发展心理学1.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研究关注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的逐渐发展。
儿童发展阶段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中儿童期和青春期等阶段。
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和发展任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行为和亲子关系。
2. 青春期发展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关键的过渡阶段,涉及到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个体面临身份认同、自我评价、人际关系等重要问题。
了解青春期发展的特点和挑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支持和引导青少年的成长。
三、社会心理学1. 自我与身份自我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心理咨询师考试笔记整理

心理咨询师考试笔记整理一、基础心理学部分。
这基础心理学可重要啦。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这是整个心理咨询的基础呢。
人格这一块很有趣哦。
人格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小标签,有气质类型,像多血质的人就像小太阳一样,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对啥都好奇,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胆汁质的人那就是火爆小辣椒,精力旺盛,直率热情,但是有时候容易冲动。
黏液质呢,就像平静的湖水,稳稳当当的,安静稳重,反应慢但很踏实;抑郁质的人就比较细腻敏感啦,情感体验深刻,但是可能有点多愁善感。
记忆也很关键哦。
感觉记忆就像一闪而过的流星,短暂地在我们脑海里留下痕迹。
短时记忆呢,就像一个小篮子,能装的东西有限,而且要是不复习,很快就忘了。
长时记忆就像是个大仓库,可以装好多好多东西,不过把东西放进去也不容易,得经过好多加工呢。
二、社会心理学部分。
社会心理学讲的就是人和人之间那些事儿啦。
人际交往是个大学问。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有自己的人际距离。
就像和陌生人,那肯定是公共距离,离得远远的,互相保持礼貌。
和普通朋友呢,就是社交距离啦,能聊天能说笑。
和亲密的人,像家人或者恋人,那就是亲密距离,恨不得黏在一起呢。
社会角色也很有意思。
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说在学校里是学生,就得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在家里可能是孩子,要孝顺父母。
要是角色混乱了,就会出问题啦。
就像有的时候在公司里把在家里的任性拿出来,那就不太好啦。
三、发展心理学部分。
发展心理学就像是看一个人的成长纪录片一样。
婴儿期的宝宝可可爱爱。
他们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这个世界呢。
你看小宝宝拿到东西就往嘴里塞,那是他们在探索,用嘴巴来感受这个东西是啥。
童年期的孩子就开始上学啦,这个时候他们的认知能力在快速发展。
他们开始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说数学里的数字不仅仅是个符号,还代表着实际的数量。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的社交圈子也开始扩大,会有自己的小伙伴,会有小团体啦。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小刺猬一样,又敏感又叛逆。
1基础心理学单选题

自学基础心理学练习单选题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A )A.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基础学科B. 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C. 除动物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D. 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2、心理现象可以分为( B )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C.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3、心理过程包括( D )A.认知、情感和意志B. 能力、气质和性格C. 知、情、意和能力D. 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4、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C )阶段A. 感觉、知觉、思维三个B. 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C.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思维四个D.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五个5、心理反映的特点有(B )A. 能动性和主观性B. 客观性和反应性C. 形象性和抽象性D. 原则性和灵活性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 韦伯B. 冯特C. 费希纳D. 艾宾浩斯7、冯特和铁钦纳是(D )学派的创始人A. 格式塔B. 构造主义C. 机能主义D. 行为主义8、( A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A. 机能主义B. 精神分析C. 行为主义D. 人本主义9、( C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A. 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 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C. 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D. 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10、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C )A. 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B. 心理学的一个新方向C.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支D. 生理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11、神经元是(C )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A. 感觉系统B. 运动系统C. 神经系统D. 内脏系统12、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 )A. 脑神经B. 神经元C. 大脑D. 小脑13、神经元具有( B )的功能A. 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B. 接受刺激、传入刺激、传出刺激C. 产生感觉、引起运动D. 传入刺激、产生感觉、引起运动14、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A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 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C. 脑神经和自主神经D. 脊神经和自主神经15、自主神经又叫( B )A. 感觉神经B. 运动神经C. 联合神经D. 植物神经16、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D )A. 小脑B. 大脑C. 丘脑D. 网状结构17、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位于(D )A. 脑干B. 小脑C. 丘脑D. 下丘脑18、以沟和裂为界限,大脑皮层可分为( A )A.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B.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C.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D. 额叶、顶叶、枕叶、旁叶19、中央后回是(B )A. 躯体感觉中枢B. 躯体运动中枢C. 视觉中枢D. 听觉中枢20、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A )A. 中央后回B. 中央前回C. 颞上回D. 枕极21、对于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B )A. 功能对称结构不对称B. 结构对称功能不对称C. 功能结构都对称D. 功能结构都不对称22、1860年( B )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A. 巴甫洛夫B. 罗杰斯佩里C. 布洛卡D. 杜威23、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神经生理学家是(B )A. 巴甫洛夫B. 艾宾浩斯C. 布洛卡D. 斯佩里24、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 A )A. 巴甫洛夫B. 艾宾浩斯C. 布洛卡D. 斯佩里25、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B )A. 条件反射B. 无条件反射C. 兴奋和抑制D. 静息和活动26、吃酸梅流口水属于(A )A. 条件反射B. 无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 第二信号系统活动27、一种神经过程进行并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叫(A )A. 神经过程的扩散B. 神经过程的泛化C. 相互诱导D. 动力定型2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B )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常数关系D. 对数关系29、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 感觉适应B. 感觉后象C. 感觉对比D. 联觉30、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蓝绿色的后像,叫( D )A. 正后象B. 负后象C. 明度对比D. 彩色对比31、科蒂式器官是(C )的感受器A. 听觉B. 嗅觉C. 味觉D. 振动觉32、生理零度是(D )A. 36.5℃B. 37℃C. 正常体温D. 皮肤表面温度33、内耳的前庭器官是(A )的感受器A. 平衡觉B. 运动觉C. 机体觉D. 触压觉34、痛觉感受器(D )A. 只存在于皮肤中B. 只存在于内脏器官中C. 只存在于感觉中D. 遍布全身所有组织35、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C )A. 空气的透视作用B. 双眼的调节作用C. 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D. 双眼视差36、( B )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doc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四者关系详见P2)(二)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需要以欲望、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四)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人格,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过程的动力;能力,说明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应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2、罗马.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
3、德国.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称为韦伯定律)4、德国.费希纳,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5、德国.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6、德国.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相继创办了《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杂志,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用内省实验的方法研究,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
冯特创建了内容心理学,他的学生铁纳继承并发展为构造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是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
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的阐述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
一、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就它的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知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和情感。
3.意志过程是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4.认知、情绪和意志三者间关系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而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就会对它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也就会采取相应的意志行动来巩固它或改变它。
情绪和意志是随同认知产生的,认知也受情绪和意志的影响。
二、个性个性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类型差异。
是在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这些心理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3.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关系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
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对外界事物的情绪,没有对现实事物积极改造的意志过程,个性是无法形成的;同时,已经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1.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互动过程当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和行为表现。
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①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②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生而产生的。
无机物、植物及没有神级系统的生物没有心理。
变形虫、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植物等属于趋利避害的感应性行为,不是心理现象。
(二)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2、人的心理是:①脑的机能;②客观现实的反映。
3、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①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②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③临床事实的证明;④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
2、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有健全的大脑→不具备人的心理。
3、心理反映的特点能动性和主观性。
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4、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①事物的形象;②概念;③体验;④活动。
5、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但心理和行为不能划等号,不能说“心理就是行为”,“行为就是心理”。
6、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7)(一)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辩证发展原则;心理现象1、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2、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理论目的,探索规律;2、实践任务,提供动力。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方法):观察法(最基本:参与式观察、非参与观察)、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量表)、个案法、实验法(最科学:控制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神经系统
脑 中枢神经系 统 脊髓
•脑干 •间脑 •小脑 •端脑
•中脑 •桥脑 •延脑 •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 底丘脑
•额叶 •顶叶 •颞叶 • 枕叶
脑神经 外周神经系 统 脊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
颈、胸、腰、骶、尾
4
第二单元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1)人的心理在劳动实践中产生;
(2)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GUDUHONGDOUXUE
GUDUHONGDOUXU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1)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罗杰斯(Rogers) 和马斯洛(Maslow)为代 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 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2)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把人看 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即从信 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 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3)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 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 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的种族和职业。”
GUDUHONGDOUXUE
11
(4)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 1880-1943)、 柯勒(Wolfgang Kohler, 1887-1967)和考夫卡 (Kurt Koffka,1886-194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个案法(case-study method) 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其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 以及别人对其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 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GUDUHONGDOUXUE
2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调查法
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 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GUDUHONGDOUXUE
20
观察法的主要缺陷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 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 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因此,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 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不能 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 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 能的影响。 22
(3)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华生(John Watson, 1878-1958)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做过一个模拟恐怖实验。他在原来很喜欢动物的 幼儿伸手去玩弄可爱的小白鼠时,在幼儿前后击锣发出声响,引 起恐惧反应。反复数次后,在小白鼠与巨响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 于是,一当动物出现时,幼儿就表现得恐惧、哭闹、不安。进一 步发现,儿童的这种反应还发生了泛化,只要一接近别的白色的 有毛动物,或类似的刺激物时,都会变得恐惧。 华生认为,我们无论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并且是必然的结果。另外,我们学得的任何东西,也可以通过学 习而设法摆脱掉。
5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P
7
(1)古希腊时期
(2)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3)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GUDUHONGDOUXUE
6
1811年,英国人贝尔(C.Bell,1774-1842)和 法国人马戎弟(Magendie,1783-1855)首次发 现了脊髓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区别。 1840年德国人雷蒙德(Raymond)发现了神经 冲动的电现象。 1850年,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姆霍茨 (Helmholtz,1821-1894)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 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 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Paul Broca,18241880)从尸检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 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区 (布洛卡区)的位置。 1869年,英国神经学家杰克逊(H.Jackson)提 出了大脑皮层的基本机能界线:中央沟前负责运 动,中央沟后负责感觉。
第四单元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辩证发展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GUDUHONGDOUXUE
17
守恒实验(conservation experiment)
守恒1 两杯等量的水
守恒2 一杯转入高杯
守恒3 哪一杯水更多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 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 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 或自然观察法。
GUDUHONGDOUXUE
33
以外侧裂、 中央沟为界线, 可把大脑分为额 叶、顶叶、颞叶 和枕叶四部分。
[额叶最大,占半球表面的1/3]
GUDUHONGDOUXUE
34
•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
•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 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 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 中枢; • 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 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 中枢。
8
二、学派之争
(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铁钦纳(E.B.Titchener, 1867-1927) 。心 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 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 是知觉的元素,意像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 情绪的元素。主张内省法(introspection)。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机 能主义也研究人的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 看作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河 流-意识流。如果说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成 分,那么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脑干包括 中脑、脑桥和延 脑三部分。
GUDUHONGDOUXUE
31
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间脑由丘脑、 上丘脑、下丘脑 和底丘脑四部分 构成。
GUDUHONGDOUXUE
32
丘脑是皮层 下除嗅觉外较高 级的感觉中枢。 下间脑是内 脏系统活动的调 节中枢,即它是 调节自主神经系 统活动的中枢。
GUDUHONGDOUXUE
29
颈8
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包括12 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 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 。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
GUDUHONGDOUXUE
胸 12
腰5
骶5
尾1
30
包括脊髓 和脑,脑又由脑 干、间脑、小脑 和端脑构成。
弗洛伊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家波林(boring),在其巨著《实验心理学》一书中曾这 样写道:“谁想在今后3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 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他的工作从最初默默无闻,中经为人诟谇,声名狼藉,后复由于追随者不断增 多,他的批评者又勉强接受了他的某些特殊论点,才逐渐地、一点一滴地重新得到 了支持。他的观念日益扩展,直至他的有关人类动物的全部思想普及于心理学家们 和普通人之间,在他们看来,弗洛伊德这一词几乎与达尔文同样耳熟了。”
…………
教 育 心 理 学
发 展 心 理 学
社 会 心 理 学
管 理 心 理 学
咨 询 心 理 学
广 告 心 理 学
犯 罪 心 理 学
消 费 心 理 学
环 境 心 理 学
普通心理学
GUDUHONGDOUXUE
2
第一节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syche 灵魂 Psychology Psychologist
图中的公共汽车面向你的一面没有车门, 因此根据美国的交通规则——靠右行驶, 车门总是在车头的右手方向,推断出公共 汽车驶往A方向。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5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P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叫神经元。 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 单位。
GUDUHONGDOUXUE
27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 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 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三种。
GUDUHONGDOUXUE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借助专门的实验设 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 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又称现场实验,在 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 的情境中进行。
23
GUDUHONGDOUXUE
GUDUHONGDOUXUE
“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心理学并建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就像一个流浪儿,一会 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直到1879年, 它才确立了自己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栖息地和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墨菲(Mur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