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研究论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税收征管效率低下、税收逃漏现象严重、信息化水平不足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成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问题1. 税收征管效率低下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税务机关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征管工作负担过重,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流程繁琐,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导致征管效率低下。
2. 税收逃漏现象严重个人所得税的逃漏问题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难点。
部分纳税人通过隐瞒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逃避纳税,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损失。
同时,一些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监管存在漏洞,使得其逃避纳税的可能性增大。
3. 信息化水平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应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然而,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水平不足,导致信息共享不畅、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征管工作的有效性。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成因分析1. 法律法规不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一些新的税收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部分法律法规的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导致税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
2. 税务机关管理不善税务机关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税务机关在开展工作时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影响了征管效率。
四、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加快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应加强税收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纳税人的法律意识。
2. 优化税务机关管理税务机关应加强内部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水平。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

期末考试后日记五篇篇一今天成绩发下来后,我的数学考得不错,沈老师也表扬了我,夸我有进步,还给我发了奖品。
但是我的语文考得很差,都怪我考试时不专心,在考试时玩,连看图写话都没写。
查老师也狠狠地惩罚了我,爸爸也狠狠地批评了我。
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做题,考出好成绩给十一班争光。
篇二今天下午发完卷子,当我看到我的分数时—— 49,5—1唉,没有考50。
要是能考50该多好呀,因为,我扣得分就是“渴望”的注音,而且,那是不小心才写成kewang的呀还有一个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寒,忘了写中间那一横。
这两个一共扣了0,5分。
书写分也被扣掉了1分,妈妈给我说:“书写是你这学期语文问题的一个。
”我以后要努力了。
篇三今天我们公布了期末考试的成绩,我的语文考、数学考的成绩还算理想,语文其实有2道题我不应该错,是我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的毛,写成了写老,还有一道让照着写,把写工整,我竟然扣了1分.这些题的我都不该错,我以后不能在马虎了,要认真仔细。
过两个星期就要去考了,争取区考考出好成绩。
篇四昨天是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今天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是:语文39、数学89、英语我忘了。
我觉得我没考好,因为:1、我考试当天生病了,有些发烧;2、知识掌握不牢靠,比如英语,错了四个单词,因为我平时动手太少,写的太少。
考试不理想,我很不开心。
我要更加练习,当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篇五今天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我原来觉得语文应该能全做对,可惜只得了49分,英语也是这么巧,也是49分,只有数学全对了。
妈妈说她收到老师的信息了,还说我考得不错,要继续努力。
唉,我觉得真可惜,语文和英语都差那么一点,我还是要更认真一点才行。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收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税收公平原则的实现。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个人所得税的合理征收和管理。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现状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税制设计不够完善,税率结构和级距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税收负担不均。
其次,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现代化税收征管的需求。
此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存在逃避税款的行为,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一)税制设计问题税制设计是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和级距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税收负担不均。
一方面,低收入者的税负相对较重,不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高收入者的税负相对较轻,容易导致社会财富的过度集中。
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基也存在问题,如一些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难以纳入税基,导致税收漏洞。
(二)征管手段问题征管手段是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一方面,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和缴款方式也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税收征管的需求。
此外,税务机关的执法力度和效率也存在问题,导致一些纳税人存在逃避税款的行为。
(三)纳税人纳税意识问题纳税人纳税意识是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相对薄弱,存在逃避税款的行为。
一方面,一些纳税人缺乏对税收法规的了解和认识,不知道如何正确申报和缴款;另一方面,一些纳税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通过逃避税款来获取不当利益。
浅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对策

浅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对策引言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其收入大小向国家支付的税款。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也是调节贫富差距、提高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开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浅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问题分析1. 起征点过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指个人年收入到达一定额度后才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起始点。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目前较低,导致许多低收入人群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负担。
2. 税率结构不合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是指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所需要缴纳的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相对简单,缺乏差异化的调节。
过高的税率会导致高收入人群的经济负担加重,不利于鼓励人们积极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
3. 缺乏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缺乏一些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比之下,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允许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费用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进行扣除,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这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完善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 提高起征点针对起征点过低的问题,政府可以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纳税压力。
同时,可以对低收入人群实行更加优惠的税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2. 调整税率结构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应更加合理和差异化,以鼓励人们更多地工作和创造财富。
鼓励富有创造力和高技能的人才积极工作和创业,可以采取较低的税率进行税收调节,同时对高收入人群加大税负,以实现税收公平。
3. 推行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吸引人才和促进社会公平,可以推行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例如,可以允许相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费用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进行扣除,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同时,加大对符合科技创新等方面政策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以鼓励科技创新。
论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论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个人所得税法是规范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管理的基本法律,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法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已成为当前税收改革的重要内容。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本文将从税制设计、税收政策、征收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完善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问题。
一、税制设计方面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设计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税收的公平、效率和可行性。
当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需要调整。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级,较为复杂,并且税率较高,这导致了一些高收入者的逃税行为。
应该适度调低高收入者的税率,提高低收入者的税率,以实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
对于不同来源的个人所得应采取不同的税率。
目前我国对于工资、劳务报酬等收入采取同一税率,而对于财产性收入则采取不同的税率,这导致了一些高收入者通过转移收入来源进行逃税。
应该对不同来源的个人所得采取差别性税率,以减少高收入者的逃税行为。
应该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主要采取分类计税的方式,即对不同来源的个人所得采取不同的纳税政策。
这导致了税制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应该逐步建立综合计税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即对个人所有来源的收入加总后统一纳税,以提高税制的公平和效率。
二、税收政策方面应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较小,导致了高收入者的税负较低,这不利于税收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
应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提高其税负,以保障税收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
应该建立健全个人所得税政策的社会调节机制。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缺乏社会调节机制,导致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较差。
我国个人所得税完善研究

我国个人所得税完善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也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课题。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1980年开始实行至今,历经多次修订和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第二章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收。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根据税法规定的原则和方法,依据个人所得数额大小按不同的税率征收。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税率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分为7个级别,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但是这样的税率结构却无法科学地体现个人所得的实际状况,容易出现因税率差异而造成的收入不公现象。
2、税收体制不透明我国的税收制度还存在着某些税收征收费用不够透明的问题,可能会给纳税人造成一些困扰。
比如在退税方面,一些企业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收到退税,并且退税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
3、缺乏差别化的税收政策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政策上缺乏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不够普及和灵活。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民众的纳税意愿不高,甚至有一些纳税人会采取逃税、偷税等不当手段。
第三章个人所得税完善的建议为了解决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完善:1、调整税率结构应当根据民众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对我国的税率进行适当调整,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税率结构,实现税收制度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税负不公的情况。
2、推进税收透明化在征收和管理方面,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税收征管系统,通过数据化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使纳税人能够更加方便的参与税收的管理过程。
3、制定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应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纳税人,制定相应的差别化的税收政策。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对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环境的复杂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现状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税源分散、税收征收难度大、征管效率低下等。
税源分散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数量庞大,税收分布广泛;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征收难度日益增大,尤其在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收方面。
此外,现有的征管手段和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征管效率低下。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一)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部分条款模糊不清,给税收征管带来困难。
此外,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部分高收入行业的税收政策滞后。
(二)税务机关征管能力不足税务机关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尚存在不足,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落后等。
这些因素导致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三)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部分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存在逃税、避税等现象。
这既影响了税收公平,也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四、解决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的策略与措施(一)完善税收法律法规首先,应加强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各项条款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使税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
其次,应及时更新税收政策,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税务机关征管能力税务机关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同时,应引进先进的征管技术和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提高征管效率。
(三)加强纳税人教育通过开展税收宣传活动、普及税收知识等方式,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研究论文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税模式不合理3(二)个人所得税率形式存在问题3(三)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存在缺陷3(四)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4三、完善个人所得税法的建议 (5)(一)建立综合所得税制模式5(二)调整个人所得税率形式6(三)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6(四)优化社会政策配套体系的构筑7结束语 (8)注释 (8)参考文献 9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日益增多,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制中重要性也增强。
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并不完善,存在着分类课税有失公平和效率、税率设计不合理、费用扣除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税制改革,重新确定扣除标准,重新设计税率结构,尽早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The Research on Consumummate of Personal Income TaxSystem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increase of personal income, personal income taxpayers raise progreaively,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also enhanced. But the current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s not perfect, existing unfair tax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classification, the unreasonable rate design, less scientific way of deduct and other issu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reform the taxation system, to redefine the standard deduction, redesigned rate structure to improve our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s soonas possible.Key words:Personal income tax; Assessment model; Rate structure; Expense deduction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的税收额连年攀升,它在税收结构中的地位正日渐提高,目前已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2)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2)(一)基本概念 2(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3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3)(一)课税模式不合理3(二)个人所得税率形式存在问题3(三)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存在缺陷3(四)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4三、完善个人所得税法的建议 (5)(一)建立综合所得税制模式5(二)调整个人所得税率形式6(三)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6(四)优化社会政策配套体系的构筑7结束语 (8)注释 (8)参考文献 9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日益增多,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制中重要性也增强。
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并不完善,存在着分类课税有失公平和效率、税率设计不合理、费用扣除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税制改革,重新确定扣除标准,重新设计税率结构,尽早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The Research on Consumummate of Personal Income TaxSystem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increase of personal income, personal income taxpayers raise progreaively,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also enhanced. But the current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s not perfect, existing unfair tax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classification, the unreasonable rate design, less scientific way of deduct and other issu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reform the taxation system, to redefine the standard deduction, redesigned rate structure to improve our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ssoon as possible.Key words:Personal income tax; Assessment model; Rate structure; Expensededuction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的税收额连年攀升,它在税收结构中的地位正日渐提高,目前已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
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聚拢更多的财政收入的同时,个人所得税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着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想从个人所得税制度本身出发,揭示制度设置上的漏洞,阐明个人所得税完善的必要性。
个税的改革无论是对于纳税人还是政府都是有力的,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期达到增强公平提高效率的目的。
那么要想完善税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实现成功改革是本论文想要研究的。
笔者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近三十多年历程进行回顾,对现阶段个人所得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归纳出了我国个税存在的问题,并对改革的方向和着手点提出了建议。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一)基本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所得税是一国税制结构中的主题税种之一,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当代税制优化理论始终把个人所得税作为重要研究对象。
1.个人所得税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①。
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通过税收杠杠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引导和调整,同时还起到筹集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开征,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重要税种,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
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税种,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制体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
2.个人所得税制度概念税收制度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规定的各项税收法律、条例、征收管理办法和税收管理体制的总称②。
税收制度的法律形式是税法,而税法是由若干基本要素课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等构成。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个税种,也是由以上要素构成的。
3.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是对中国公民、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应税所得和非中国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三种类型。
我国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就是将个人各项所得分成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不同的计征方法以及不同的费用扣除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基本上分为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类。
当今多数国家使用累进税率,而我国采用的是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分别适用九级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于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适用税率为20%的比例税率;在费用扣除方面我国采用的是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扣除额为2000元,外籍人员每月扣除额为4000元。
对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减除800元的费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我国个人所得税最早始于20世纪初,历史要晚于西方国家。
早在晚清时,一些人学习介绍西方文化,引进所得税,清政府曾草拟《所得税章程》。
中华民国成立后于1914年初公布了《所得税条例》,但由于当时社会大背景的动荡不安,使得《所得税条例》未真正得以实行,直到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后,我国才真正开征了个人所得税。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法》,其中也包括了个人所得税内容,这些都为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所得税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旧的个人所得税制遭废弃。
由此时直至1980年的30年时间里,中国并没有建立独立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直到l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了解决来华工作的外国人的所得税问题,国家财税部门开始研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并于同年开始实施。
随后1994年l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
此新条例对原来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原来按照纳税人的类型分别设立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并从纳税人、征税项目、免税项目、费用扣除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成为一部比较统一完整的个人所得税法。
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一)课税模式不合理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开征之初一直沿用分类所得税制模式,这在建国之初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那时我国个人收入偏低,收入来源单一化,税务机关的征管手段比较落后,也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因此采取分类所得税制,主要采取源泉扣缴的征收方式也是符合我国当时国情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来源多元化,其内在的弊端也开始突现出来:(1)该模式是按税法列举的各项收入课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收入来源愈来愈广泛,税法对多项应税收入不可能一一列举。
(2)该模式缺乏公平性,难以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的原则,无法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也难以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
(3) 分类所得税模式采用按月或次计征,对不同来源的所得采用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方法,年终不汇算清缴,容易引发偷税和避税行为。
它会刺激纳税人通过分解收入、转移等手段达到多扣除、减少应税所得、降低税率或获得减免的目的。
(4)该模式不利于对费用扣除额实行指数化管理。
在分类所得税模式中,指数化管理将难以实现。
因为在物价水平波动的情况下,无法对费用扣除标准进行及时准确地调整,使税负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二)税率级次多级差少和边际税率过高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税率的设计上同时有两种税率,即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目前主要存在着税率级次过多、级差过小和边际税率过高的问题。
我国的九级税率设计过于复杂,管理成本过高,应适当考虑减少级数。
因为实际上只有前四个税率档次使用较为普遍,后五个税率档次只是为不足10%的高收入者设置的,基本上形同虚设,只是起象征性作用。
同时,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高税率、多档次税率难以实现其既定调节目标。
税率越高,被征税对象偷逃税的动机就越强,他们总是变化手段绕开如此高的税率,在现实中能运用这么高的税率的实例也非常罕见。
因此,为实现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在负担政策选择上也要遵循低税率,宽税基的思路。
在全球减税大趋势背景下,中国也应降低最高税率。
这样,在加强高收入者调控力度的基础上,遵循比以往低的税率,使纳税人不感到“损失”太大,从而避免纳税人对收入的隐匿。
我国个人所得税不同税率间级距狭窄,以工薪所得税率为例,最低级距之间为500元,最高级距为2万元,而我国由于最高边际税率形同虚设,所以此最高级距运用范围有限。
倒是低税率涉及的500元、1500元以及3000元的低级距运用广泛。
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物价指数不断提高,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税负的级距低,实际是使本来应该享受低税负的人群执行了较高的税负。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最高边际税率为45%,过高的边际税率会降低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对纳税人的行为带来扭曲。
因此,边际税率过高容易引起人才、资金外流,也不容易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
(三)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存在缺陷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分类税制模式决定我国的扣除是分项差别扣除,对以不同来源取得的收入的费用扣除基本上都是实行定额(或定率)综合扣除的方法。
具体为对工薪所得实行统一的定额2000元(涉外人员为4000元)的扣除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按成本、费用及损失扣除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工薪税率的按照工薪的扣除标准,适用个体工商户税率的按个体工商户的扣除标准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按800元的定额或20%的定率扣除财产转让所得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