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正常新生儿颅脑超声及解剖科普小知识

正常新生儿颅脑超声及解剖科普小知识我们都知道,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是个完全封闭的小环境,出生后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出生后的婴儿需要有一个适应外界的过程,而新生儿颅脑在这个过程中就像一个温室一样,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
同时也会受到体内各种激素水平、代谢状态、营养状态、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新生儿颅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
所以在这个期间我们需要对新生儿颅脑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相应的干预。
新生儿颅脑超声无创、价廉、简便、易行,具有实用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项技术适用于新生儿及前囟未闭的小婴儿颅内病变的筛查及诊断。
对脑中心部位病变,如脑室系统出血有更特异的诊断价值。
可提示颅内病变的类型、程度、部位及发生时间,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一、诊断价值(1)脑发育异常:颅脑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脑发育异常。
通过观察脑室系统、脑实质、脑沟回等结构,评估脑部的发育情况,对脑发育不良、脑发育畸形等病变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
(2)脑积水:颅脑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脑积水。
通过观察脑室系统的大小和形态,评估脑脊液的分泌和循环情况,对脑积水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避免因脑积水引起的脑损伤。
(3)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脑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该病变主要是由于胎儿时期缺血缺氧引起,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脑室周围的异常回声,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颅内出血:颅脑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颅内出血。
通过观察硬膜下间隙、颅骨内表面等部位,发现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对颅内出血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避免因颅内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
(5)脑疝:颅脑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脑疝。
通过观察脑组织结构的位置和形态,发现是否存在脑组织移位,对脑疝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因脑疝引起的颅内高压和神经功能损伤。
(6)硬膜下血肿:颅脑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硬膜下血肿。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14
检查时间
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3天内,生后1周内的 检出率为90-95%,严重的酌情及时复查,一般为1月 后、3月后。
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3天内观察有无脑水肿,1周后 观察有无完全恢复,1月后复查有无存在遗留病变。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出生后3天内观察有无白质损伤, 1周后观察有无恢复,3-4周后观察有无白质软化,3-4 个月后观察有无软化灶消失及脑室扩张。
34
35
检查准备:患儿安静状态即可,取仰卧头正位, 检查者在小儿右侧或头顶侧,检查前手及探头 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皮肤交叉感染。先检查弱 小的早产儿,再检查足月儿。
13
适应症
可能发生颅内脑结构改变的新生儿、小婴儿的 筛查(如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小婴儿、低体重 儿、多胎儿、巨大儿等) 。
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应病史的新生儿(如缺氧、 窒息、宫内感染等)。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
1
新生儿颅脑检查的历史
我国的新生儿颅脑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北 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周丛乐教授1984年开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每年举办全国性新生儿颅脑 超声继续教育学习班。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颅脑超声已成为出生后3天 内新生儿的常规检查。
2
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
1.颅骨 2.脑膜 3. 脑 4.脑室系统 5.脑血管
15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冠状切 1---额叶层面 2---侧脑室前角层面 3---第三脑室层面 4---侧脑室中央及后角层面 5---枕叶层面
16
17
18
19
20
21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矢状切 6---正中矢状切层面 7---侧脑室前角层面 8---侧脑室中央部及后角层面 9---岛叶层面 10---颞叶层面
如何培养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思维——进修医师带教体会

如何培养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思维——进修医师带教体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经成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它具有无创、无放射性、灵敏度高等优点。
而对于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医师的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在我进修时,我有幸跟随一位专业的医师进行了近半年的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工作,我来总结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熟练掌握超声机操作熟练掌握超声机的操作是进行超声诊断的基础。
熟练操作超声机,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异常部位,从而更好地判断病变性质。
在进修期间,我先从学习基础操作开始,过了一段时间后加深练习,将其操作熟练掌握。
随着操作技巧的熟练,我的作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二、强化临床知识对于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临床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因为某些颅脑疾病的病灶表现并不明显,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就很难进行准确的诊断。
例如,新生儿的各种颅内出血灶,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等,需要医师具备系统的临床经验才能识别。
三、系统学习颅脑超声图像表现学习超声诊断,重要的一步是要学习经验总结的超声图像表现。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书籍、参加短期培训课程、医学会议以及与导师的交流,尽可能地熟练掌握各种颅脑超声图像表现,了解不同疾病超声表现的特征,理解颅脑超声图像的解剖结构等知识。
四、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对于头颅疾病超声诊断,仔细观察超声图像并进行合理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超声图像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发现疾病的异常超声表现。
所以,医师们需要有耐心、细心的进行观察,并仔细分析超声图像中的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血流等信息。
五、多方位集体讨论除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多方位的集体讨论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讨论疑难病例,追踪病情变化,以及讨论诊断,定一致意见等等。
在进修期间,我经常参加多方位的讨论,发现自己能接触到很多其他医生的想法和经验,对提升诊断水平很有帮助。
六、学以致用,不断积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实践方法、技巧、经验和知识。
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

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目的:对超声诊断方法在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评估。
方法:研究人员对怀疑有颅内出血的71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和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并且对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超声检出新生儿脑室周围以及脑室内出血的患者为108例,CT检出职位75例。
可见,这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P<0.05。
超声的检出率相对较高。
所有的患儿都接受了高效地治疗,病情得到好转。
结论: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以及脑室内初血的病症,采用超声检查的形式会更加简便有效,而且这种检查方式几乎没有辐射,可以进行反复地检查。
在以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可以得到高效应用。
标签:脑出血;超声检查;脑室周围;新生儿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现颅内出血的现象时比较常见的,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炉内病变。
这种病症和产伤以及围产期的直窒息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颅内出血病症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会给新生儿的身体状况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死亡。
在具体的诊疗工作中,需要采取超声诊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具体的诊疗资料和结果等可以从以下的报告中获得: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的新生患儿共712例,其中受检者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中的一项:第一,存在着高危妊娠的分娩病史。
第二,早产的胎儿,其胎龄小于37周,地中低于2250g。
第三,患儿的凝血机制出现了严重地异常现象。
第四,患儿接受了呼吸机制等特殊的治疗方式。
第五,患者出生后就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
从所有的患儿中可以看出,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数量分别为386例和326例。
其年龄在1天到28天不等,胎龄为27周到42周不等。
患儿出现的体重低于4400g。
1.2检查方式第一,超声检查。
在采用超声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其探头为C8-5,新生儿颅脑的专用探头的频率为7MHz。
患儿处于仰卧状态,待其静息或者是睡眠的时候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检查。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技术ppt课件

检查与复查时间
1、颅内出血大多发生于3天内,生后一周检查。对 严重且不稳定的颅内出血,应酌情及时复查,直至 稳定。1—2个月复查可了解出血最终吸收情况。
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不同类型的脑损伤,应在发 病3天之内 了解脑水肿性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7—10天观察脑水肿是否 完全恢复,3—4周复查了 解脑内是否存在遗留改变。
超声表现
• 超声影像特点是强回声,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具有特 异的诊断价值。出血的严重合并症是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为 侧脑室呈进行性扩张,前角圆钝,呈球形;脑室宽度 占同侧脑半球宽度的比例增大,第三脑室增宽。 • 各级出血的典型超声表现如下: • I级 • 超声表现:尾状丘脑沟的前方探及一强回声团块,多呈卵圆 形,单侧或双侧发生,若无继续出血,强回声团块会逐渐缩小, 回声减低,最终常常形成一个边界清晰的室管膜下囊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病因:分娩前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所致 • 临床表现: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于生后6-12小时,72 小时达高峰,随后症状逐渐改善,严重者患儿可在此期死 亡。 • 超声表现: • 脑水肿阶段:1)脑实质回声增强,轻者局限于脑室周围 • 白质,重者高回声范围扩大,脑实质回声越强,提示神 经元损伤越重。2)脑室变窄 • 神经元广泛坏死阶段:1)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 不均匀,甚至形成散在分布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2) 脑室重现,恢复到正常大小
• 脑萎缩性改变: • 全脑性萎缩:1)脑容积缩小 2)脑裂、脑外间隙变宽 • 3)脑回密集,脑沟加深 • 中央性脑萎缩1)脑室轻—中度扩大 2)脑室不规则变 • 形 3)双侧不对称 • 囊腔性改变:双侧脑半球多灶不规则的分布的囊腔是典型 的脑损伤最严重的结局。 • 囊腔出现时间:多为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可逆的脑水肿 后3—4周
新生儿脑损伤的超声诊断与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 指脑实质周围深部脑白质的缺血 性凝固性坏死,并最终导致脑实 质容积减少、脑室扩张、髓鞘形 成减少、多囊脑软化甚至脑穿通 畸形。
PVL的超声分度
Ⅰ度:脑室周围强回声改变持续7天或以上 Ⅱ度:脑室周围强回声改变演变为局限于
额顶叶的小囊肿 Ⅲ度:脑室周围回声改变演变为顶枕部白
0.25±0.07
0.11±0.06
3月
0.50±0.09
0.41±0.14 1.54±0.30
5.26±0.34 0.29±0.05
0.42±0.11
0.38±0.38
6月 12月
0.57±0.11 0.62±0.16
0.45±0.13 0.49±0.12 1.67±0.30 1.80±0.32
5.45±0.37 5.88±0.36 0.31±0.05 0.31±0.05
• HIE常合并颅内出血。
• 较轻的HIE超声可表现为双侧矢 状旁带、侧脑室前角及三角区周 围可见片状致密回声增强区,其 回声强弱与自身脉络丛相比较, 来判定其局部水肿的严重程度。
• 有作者将回声增强区的回声强弱与 脉络丛的回声来作为对照进行分度, 低于脉络丛回声定为(PVE I度),等于 脉络丛回声定为(PVE II度),高于脉 络丛回声定为(PVE III度).
• 硬膜下出血表现为脑组织与颅骨之 间见新月形液暗区或 强回声。
• 株网膜下腔出血超声有一定的局限 性,常易漏诊,CT优于超声。
株网膜下腔出血
• 超声有一定的局限性,常易漏诊,CT优 于超声。
脑积水
(hydrocephalus)
• 脑积水 是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及
(或)蛛网膜下淤积并不断增加, 常伴有颅内压增高
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诊断

・
医学 影像 ・
新生儿 脑疾病超 诊断 颅 声
刘宇清 卢琼洁 贾 保 霞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 医院超声科 , 广东深圳 5 8 1 ) 1 16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 的早期诊断意义。方 法 回顾性分析 3 例颅脑超声异常患儿超声表现 , 8 分析二维超
【 y wo d 】Ne n tlban ds ae Uha o orp y Mide c rba re Ke r s o aa ri ies ; rsn ga h ; d l ee rlatr y
新生儿期常见 的颅脑疾患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期诊 断对 于减轻新生儿颅脑损伤 、 改善预后具 有重要意义 ; 目前新 生儿颅 脑彩超检查 已成为常规首选检查项 目[ 回顾 性分析本 院 3 1 1 。 8例 颅脑超声异常患儿 ,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 于颅脑损 伤 早期诊断 的价值 ,分析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对颅脑疾患早期诊 断及临床预后 的提示作用。
c mb nng ns c in f m idl e e r a r f th r mprv t e ry a n ss o e n tl r i die e. o i i i pe to o d e c r b a  ̄e l y ur e i o e he al dig o i t n l aa b an s a s
【 中图 分 类 号】 R 4 . 45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f 文章 编 号 】 17 — 7 12 1 )2 6 - 1 6 3 9 0 (0 10 — 9 0
Ul r s n g a hy i he Di g s s o Ne na a a n Di e s t a r i s a e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优势和适应症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优势和适应症脑部实时超声图像质量受颅骨影响很大。
迄今超声显像检查应用范围主要限于2岁以内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儿和新生儿,且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
我科己新开展新生儿颅脑超声的检查。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34周以下未成熟儿致死或致残的最主要原因。
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堪比X线CT,特别是对于室管膜下出血和脑室内出血。
对于脑室内出血出现可以伴有脑室扩张,随着血肿的吸收,脑室扩张可能会自发恢复、持续或加重。
脑室扩张的转归与血肿的部位有关。
超声随诊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脑室扩张的变化情况,以供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导致婴幼儿和儿童神经系统及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
室管膜下一脑室周围出血是早产儿中缺氧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未成熟发育的早产儿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表现还包括脑室旁白质白质软化(PVL)和脑室旁出血性梗死(PVHI)。
此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表现还包括脑水肿,皮质部梗塞等。
脑室旁白质白质软化(PVL)病X线CT诊断相当困难,超声表现很有特征性超声检查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非侵入性;2、非放射性;3、易于实施;4、价格便宜;5、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高;6、便于随诊观察。
超声检查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点:1、颅内出血;新生儿室管膜下一脑室周围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缺血缺氧性脑病。
3、脑积水(脑室扩张)及其他囊性疾病。
4、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5、颅内感染性疾病。
6、脑肿瘤等。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将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做为纵轴,时间做为横轴,这样把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并加以放大就是脑电图。
脑电图是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脑电图对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故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而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检查或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超声科一、检查方法 ? 1、经前囟检查:
先做冠状切面,然后,探头旋转 90 度,获得矢状切面和其他旁正中切面。
? 2、经颞窗检查:
获得横切面上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颅内的血流分布。
? 3、通过后囟侧方的声窗观察后颅窝影像(也叫做乳突囟)。
很少使用二、探头的选择 ? 经前囟检查时,足月儿通常选 5MHZ 的探头 ? 早产儿选 7.5MHZ 探头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频或低频高穿透力的探头三、常见切面:
6 冠状切+5 矢状切+1 后颅窝池切面一般情况下我们留取6 个或更多的典型冠状切面。
第一个切面常常是通过侧脑室前角前方的额叶切面,第六个切面是侧脑室三角形后角后方的枕叶切面。
至少获取 5 个矢状切面。
第一个矢状切面是正中切面。
理想的正中矢状切面需要清晰地显示小脑蚓部和胼胝体。
然后,向左或向右逐渐偏转探头获得每侧 2 个或 3 个旁正中矢状切面,从尾状核头一直到 Sylvian裂。
通过乳突囟门单独获得左侧和右侧经后颅窝切面。
1/ 4
在这一切面上,正常可以看到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以及小脑延髓池。
对于颅内血管系统的显示多是经过前囟和颞窗(前外侧囟,蝶囟)。
需要观察血流的显著程度以及阻力信息。
常规测量指标包括:
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阻力指数。
冠状切面 1 ? 大脑间裂(IF) ? 额叶(FL) ? 眼眶(OC) 冠状切面 3 ? 脑膜结构(PM) ? 胼胝体(CC) ? FM Monro 孔 ? 脑桥 (P) ? 颞叶(TL) ? 尾状核(C) ? 丘脑(T)冠状切面 4 ? 四叠体(Q) ? 小脑半球(CB) ? 小脑延髓(CM)侧脑室脉络丛(CP) ? 丘脑(T) ? 小脑幕(圆点标冠状切面 5 ? 侧脑室(LV) ? 脉络丛(CP)冠切面 6 ? 大脑半球裂(IF) ? 枕叶(OL)正中矢状切面 ? 胼胝体膝部(G) ? 体部(B) ? 压部(S) ? 嘴部(R) ? 高回声的扣带回(CS) ? 脑桥(P) ? 高回声弯曲的豆状核(CM) ? 枕骨(O) ? 低回声的中脑(MB) ? 圆点标示的是第三、四脑室矢状旁切面(左右各一) ? ? 尾状核(C) ? 丘脑(T) ? 颞叶(TL) ? 圆点标示的是逗号形的脑室内脉络丛。
旁矢状切面(声束经过侧脑室,左右各 1 ) ? 脉络丛(CP) ? Sylvian 裂(SF) ? 额叶(FL) ? 颞叶
---------------------------------------------------------------最新资料推荐------------------------------------------------------ (TL) ? 顶叶(PL)旁矢状切面超声显像:
声束经过侧脑室的外侧,显示大脑脑回 ? 丘脑(T) ? 颞叶(TL)正常新生儿后颅窝超声显像:
声束穿经乳突囟门 ? 小脑半球(CB) ? 小脑延髓池(CM) ? 小脑蚓部(V)正常结构的彩色和频谱多普勒 ? 大脑前动脉(ACA) ? 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 ? 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 ? 右侧颈内动脉(RICA) ? 左侧颈内动脉(LICA 正常结构的彩色和频谱多普勒 2 收缩期动脉频谱的上升支陡峭,而舒张期频谱的降支缓慢,整个心动周期内血流方向均在基线以上。
RI 正常为 0.55-0.75 左右,RI0.72-0.75 或RI0.55 提示存在HIE。
新生儿正常颅脑超声表现 ? 脑表面有三层膜,由外向里依次为:
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 1、脑实质如大脑皮质、丘脑、尾状核、大脑脚等呈均匀一致的中低回声。
? 2、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大脑半球可略有差异,脑中线并非完全居中,可偏移 2-3mm,两侧为对称性结构。
? 3、正常新生儿侧脑室显示不清货呈裂隙状,约有 15%新生儿侧脑室可不显示。
3/ 4
新生儿侧脑室的测量 ? 测量标准:
我院统一以侧脑室体部宽度为标准 ? 测量方法:
矢状面尾状核丘脑沟与侧脑室内壁切线交点向对侧的垂直距离 ? 正常值:
新生儿 1-3mm,gt;3mm 为增宽 ? 轻度扩张 4-6mm ? 中度扩张 7-10mm ? 重度扩张gt;10mm 侧脑室测量的标准切面图脑室扩张与脑积水的界定 ? 脑室扩张:侧脑室体部宽度 3-15mm ? 脑积水:
侧脑室体部宽度gt;15mm 常用的正常值范围 ? 小脑延水池宽度:
3-8mm ? 脉络丛宽度:
12mm ? 顶部蛛网膜下腔宽度:
lt;0.25mm ? 半球裂隙宽度:
lt;0.30mm ? 顶部中央沟宽度:
lt;0.20mm ? 第三脑室宽度:
正常 1-2mm,gt;3.0mm 为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