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阶段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测评4(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阶段综合测评(四)(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B.于反复不宜卤莽C.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D.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解析】C项,“宥”同“侑”。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叙:记叙,记录B.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也微:衰微C.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相:辅助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解析】A项,叙:排列次序。
【答案】 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B.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C.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解析】A项,教训:古义指教育训诫,动词;今义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名词。
B项,出身:古义是投入、献身;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C项,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相对于四周的少数民族国家“夷狄”来说;今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D项,会晤:会面,会见。
古今义同。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战者必然之势也。
B.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C.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
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解析】A项,判断句。
用助词“者”用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词“也”用在谓语后表判断。
B项,倒装句。
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
C项,倒装句。
介宾短语“以相坐之法”作“随”的状语,后置。
D项,倒装句。
“在官者”“司盗者”分别作“庶人”“役民”的定语,后置;“以行阵之节”“以击刺之术”分别作“教”“授”的状语,后置。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官职名称的一项是( )A.答司马谏议书B.上枢密韩太尉书C.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D.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称其为太史公【解析】A项,司马光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过关检测卷(三)及答案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过关检测卷(三)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勒.铭(lè)徇.私(xún)卓卓.(zhuó)滞拙.(zhuō)B.潜.遁(qián) 魁闳.(hónɡ) 畜.养(chù) 屯.蹶(tún)C.撰.写(zhuàn) 牵挛.(luán) 数帙.(zhì) 幢幢.(zhuànɡ)D.湓.江(pén) 槛.猿(jiàn) 瞥.然(piē) 提挈.(qiè)解析:A项,徇xùn;B项,畜xù,屯zhūn;C项,幢chuánɡ。
答案:D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速生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持续发酵,从养殖到肉鸡出栏屠宰,多个环节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虽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但某些监管部门对此却不以为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A.发酵 B.冰山一角 C.迫在眉睫 D.不以为然解析:A项,“发酵”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引申为“分解”;B项,“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
含贬义;C项,“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D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应用“不以为意”。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选出10个最成功的“大学生老板”,他们在上学期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将近10万美元以上,被视为未来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
B.“2019年12月21日是所谓‘世界末日’”的言论,国内外多名科学家及宗教界人士一致批驳,且事实证明谣言不攻自破。
唐宋散文单元抽考试卷

粤教版高二《唐宋散文》知识复习班级:姓名:一.语言基础:(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执拗.(niǜ)安谧.(mì)哀恸.(tòng)博闻强识.(shí)B.编纂.(zuǎn)通缉.(jī)自恃.(shì)为虎作伥.(chāng)C.炽.热(zhì)参与.(yù)憧.憬(chōng)沸.反盈天(fèi)D.龃.龉(jǔ)罹.难(lí)聒.噪(guō)呼天抢.地(qiǎ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B.斯诺的其他著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赤壁之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玉之言盖.有讽焉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此其所以..不传也..为快哉者也此世所以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愈以为诚有诚:真的B.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嘉:美好的C.是固劳而无用固:坚固D.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售:得到鉴赏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A.逾黄茅岭而下B.益奇而坚C.举目而.足D.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7.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自西山道口径北B.其一少北而东C.又怪其不为之中州D.是二者,予未信之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一西出,……其一少北而东又怪其.不为之中州B.其上为.睥睨、梁之形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又怪其不为之.中州D.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山殊.可过。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阶段综合测评3(含解析)《唐宋散文选读》

阶段综合测评(三)(第五单元)(教师用书独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其责人也详.(详细)怠者不能修.(进修)B.小挫益厉.(发奋自厉)故虽并.天下(兼并)C.能以兵尝.敌(试探)彼将强.与吾角(勉强)而不遂(弯曲,皱缩)D.则拳蹙..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超过)C [C项,强:偏偏,偏要]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为是者有本有原A.虽然..B.多才与艺人也..C.至于李唐,不可遍举..D.一静可以制百动..D [“可以”意义同现代汉语。
A、B、C三项是古今异义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此用长短之术也..A.尺棰.当猛虎B.详,故人难于为善.C.则谗谀者自远.矣D.内.以欺于心B [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A、D两项为名词作状语。
C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闻古之.人有舜者A.得吾说而存之.B.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C.有之.而不用D.辍耕之.垄上B [B项,助词,的。
A项,代词,它。
C项,代词,贤才.D项,动词,到,往。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不责人以细过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D.争道长乐坂下C [A、B、D三项均属状语后置句。
A项,正常语序为“不以细过责人”;B项,正常语序为“泰山于前崩而色不变";D项,正常语序为“(于)长乐坂下争道”.]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依托于听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测评3(含解析)《唐宋八大家散文》

阶段综合测评(三)(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偷.为一切之计偷:苟且B.次.为十卷次:编次C.授之柄.而处其下柄:把柄D.居民鲜.少鲜:少【解析】柄:权柄。
【答案】C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②伐去恶.木③然时无.贤愚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①哪里;②不好的。
③④均为“无论”。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而其才力之放纵..友也B.余之同年..C.霁云慷慨语曰..也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解析】A项,古义:奔放纵横/今义:纵容,不加约束。
B项,古义:科举考试中同科登第/今义:同一年.C项,古义:情绪激昂/今义:大方。
【答案】 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开门纳.巡②辄序.而藏之③出语已惊.其长老④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⑤宾主尽东南之美.⑥余既哭而铭.之⑦武夫前.呵⑧升高.而望远.A.①③/②⑥/④⑤⑧/⑦B.①③/②④⑥/⑤⑦⑧C.①⑦⑧/②⑤⑥/③④D.②③⑦/①⑤⑧/④⑥【解析】①③使动用法/②⑥名词用作动词/④⑤⑧形容词用作名词/⑦名词作状语。
【答案】A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B.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D.将何言哉【解析】D项,宾语前置;A、B、C三项均为定语后置。
【答案】D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
年十岁而孤,祖给事中冲,列为子行,荫将作监主簿,肄业西学,群试常第一。
冲戒之曰:“洛阳英隽所萃,汝年少,不宜多上人。
”自是不复试。
冲卒,丧除,复列为孙,换试衔,擢进士第,调襄城尉、宜城令,至太常博士。
粤教版高中高二语文《唐宋散文选读》期中综合检测 含解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宋散文选读》期中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
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2020学年高中语文阶段综合测评1(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最新整理)

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教师用书独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粤之太末B.其城之内外皆涂C.此矢所以志也D.虽下贫必丰其居D [A项,“粤”同“越”;B项,“涂”同“途”;C项,“志"同“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固.劳而无用固:本来,实在B.其流奔放肆大..肆大:水势开阔浩大而无阻挡C.渐.渍外典渐:浸、染D.方山子傥.见之与傥:偶然D [D项,傥:或许,大概。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又怪其不为之中州B.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C.杖击林木,手弄流水D.不听其语,强留之D [A项,“怪”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B项,“穷”为使动用法,使……尽享;C项,“杖”“手”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B.不能通知..二父志C.皆感激..为云泣下D.宜野人..乘蓄A [B项通知:古义为深知、深入了解,今义为①把事项告诉人知道②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C项感激:古义为感动、激动,今义为受人恩惠表示谢意。
D项野人:古义为隐士,今义为未开化之人。
]5.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六一者,何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方得意于五物也B.何为久读此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D.故特以相赠B [例句与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理解(40分)(2019·全国卷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2分)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最新高二唐宋散文月考试卷答案

语文试卷答案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76分)一、古诗文鉴赏1.补写出下列横线上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①物华天宝,徐孺下陈蕃之榻。
②烟光凝而暮山紫。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④疾雷破柱而不惊;(《六一居士传》)⑤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淋铃》)⑥金就砺则利。
(《劝学》)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2.答题指导第(1)题要用名词作答,不可直接用“柳花”等词作答。
答案(1)自堕落花,老柳,过时的樱桃。
(2分)(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
(亦可答出“回文”手法。
我思君处君思我。
)(3分)(3)“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2分)二.文言文(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21分)。
3.[答案] C[解析] “谢”应解释为“推托”4.[答案] B[解析] A项均是介词“用”的意思;C项均是“才” 的意思;D项均是介词“替”的意思;B项前“因”是“于是”之意,后“因”是“经、由”的意思5.[答案] A[解析] B、C、D全是正常语序;A是介词宾语前置6.[答案] B[解析] “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错四、(21分)7.(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3)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21分)。
8.【答案】A【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判断能力,四个选项实词均为单音节词语。
A“苟”在文中是“如果”的意思;其余三项均符合语境义。
9.【答案】D【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得意义和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一二单元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睥睨(ní)逆遁(dùn)亳(bó)宋戛(jiá)然B.卷帙(zhì)惊寤(wù)骸(hái)骨濯(zhuó)江流C.砧(zhān)板讥诮(xiāo)溯(suò)流而上曩(rǎng)者D.须髯(rǎn)矍(jué)然瓮牖(yǒu)飒(sà)然2、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B、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C、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D、以色列军人训练严格,效率极高,表面的冷酷无情与内心的忠诚可靠,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如虎添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C、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D、“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
二、课内文段阅读(一)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4、选出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自西山道口径北:一直B、其疏数偃仰:倒卧C、愈以为诚有:前进D、而列是夷狄:放置5、选出虚词“而”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逾黄茅岭而下B、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土断而川分C、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不是客观描摹自然风景,而是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
B、他慨叹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
C、由所见,作者想到了自己才能被埋没、遭不公正打击的处境。
D、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节跌宕,反映了作者心潮起伏。
(二)黄州快哉亭记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水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何往而非病.:忧愁,怨恨B、穷耳目之胜.以自适:胜景,景观C、将何适.而非快:安适D、王披襟当.之:对着,迎着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与海相若./若.上前为寿B、东西一舍./退避三舍.C、以.览观江流之胜/聊以.志吾之乐尔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泄气,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
B、文章辞采精美,排比、对偶的运用,使文章婉约含蓄,表现作者“不以物伤性”的乐观情绪。
C、文章紧扣题目,七次说及“快”字,借景抒情,巧妙道出人生哲理:心中坦然,无所不快。
D、全文围绕“快哉”二字立意,从写景、叙事中引出议论,景、事、情、理四者互为交融。
10、翻译划线句子(8分)(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三)《张中丞传》后叙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
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又降霁云。
云未应。
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开门纳.巡:接纳B、具.食于乐:准备C、竟.与巡俱守死:竟然D、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谋划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阳狂垢污 B、其老人往往C、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13、找出下列句中“虽”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虽避之他处何益B、云虽欲独食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D、虽欲去必不达14、翻译划线句子:(5分)(1)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2)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三、课外文段阅读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
吴起至於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
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
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
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
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错谮之于.魏武侯/精悍之色,犹现于.眉间B、今去西河而.泣,何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西河之.为秦取……/吾固知名之.不可逃D、西河之为.秦取……/是为.五一尔,奈何16、断句:(3分)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
17、翻译划线句子:(3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
三、名句默写(25分)(见答题卷)四、语言实际运用:(6+6分)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
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
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标题:2、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6分)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高二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一二单元考试试题答卷班级姓名座号10、翻译划线句子(4+4=8分)(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14、翻译划线句子:(6+4=10分)(1)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2)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16、断句:(3分)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
17、翻译划线句子:(3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
三、名句默写(25分)1、故木受绳则直,,,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是而已。
——《师说》3、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4、,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5、长桥卧波,?复道行空,?——《阿房宫赋》6、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7、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