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A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8及血清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18及血清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 16/18及血清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50万新发病例。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 16和18型。

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的主要转移方式。

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是一种直接对应于鳞状细胞癌细胞数量的肿瘤标志物。

临床研究表明,SCCA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病情密切相关。

因此,血清SCCA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

二、研究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 16/18和血清SCCA检测结果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收集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和血清样本,其中淋巴结标本需在手术切除后即刻处理,以保证样本质量。

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期、分型等。

2. HPV 16/18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淋巴结标本进行HPV 16/18基因检测,以判断HPV感染情况。

3. SCCA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对血清样本中的SCCA 水平进行检测。

4. 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以探究淋巴结HPV 16/18和血清SCCA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四、研究预期成果1. 探究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 16/18的检测率和分布情况,并分析HPV感染情况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包括年龄、病期、分型等。

2. 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及其与淋巴结HPV 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期提高SCC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

3. 推广使用本研究的结果,从而提高宫颈癌诊断和治疗水平,为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中国癌症信息库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1.SCC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5ng/ml)对宫颈鳞癌、肺和头颈部鳞癌诊断和疗效监测,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

2.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0-13ug/L)在SCLC、神经母细胞瘤、APUD系统肿瘤均可增高。

3.TPA 组织多肽抗原(0-1ug/L)为角蛋白8、18、19片段,可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用于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肝胆肿瘤的辅助诊断。

4.TPS组织特异性多肽抗原(≤80u/L)为角蛋白18片段M3抗原决定簇,是反映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特异指标。

与反映肿瘤容量的标志物CA153、CA125、CA199、CEA、PSA等联用,既可反映肿瘤增殖活性,亦可反映瘤负荷大小,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肠道肿瘤均可增高。

5.Cyfra21-1 (0-6ng/L)为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对鳞癌敏感性76.5%,腺癌47.8%、小细胞肺癌(SCLC)42.1%。

在肺鳞癌:I、II、III、VI期分别为60%、88.8%、80%和100%。

在恶性胸水和间皮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

6.CA72-4 肿瘤相关糖蛋白(0-6 u/ml)是乳腺癌、胃肠道癌和卵巢癌的标志物。

在胃癌和卵巢癌敏感性45-50%,特异性几乎100%。

7.CA242 唾液酸化鞘糖脂抗原(0-20u/ml)对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诊断较CA199更具特异性。

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8.CA199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0-37u/ml)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与AFP、CEA联用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更有价值。

在卵巢癌、淋巴瘤、胃癌、肺癌、食道癌和乳腺癌阳性率约30%。

9.CA153 粘蛋白样大分子抗原(0-30u/ml)在非转移性乳腺癌有30-40%增高,而转移性乳腺癌有70-80%增高。

血清cea、cyfra21-1、nse、scca、progr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

血清cea、cyfra21-1、nse、scca、progr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

论㊀㊀著血清C E A㊁C Y F R A21G1㊁N S E㊁S C C A㊁P R O G R 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李素彦,王㊀飞(安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455000)㊀㊀[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 E A)㊁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G1(C Y F R A21G1)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 E)㊁鳞状细胞癌抗原(S C C A)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 R O G R P)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㊀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300例作为肺癌组,选取同期入院的肺良性疾病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2组血清C E A㊁C Y F R A21G1㊁N S E㊁S C C A㊁P R O G R P水平,对比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比较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效能的差异.结果㊀肺癌组患者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患者C E A水平较高,肺鳞癌患者C Y F R A21G1㊁S C C A水平均较高,肺小细胞肺癌组患者N S E㊁P R O G R P 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㊀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不同类型肺癌的灵敏度具有较大差异,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㊀肺肿瘤/诊断;㊀生物标记,肿瘤;㊀癌胚抗原;㊀实验室技术和方法D O I:10.3969/j.i s s n.1009G5519.2019.22.015中图法分类号:R734.2;R730.43文章编号:1009G5519(2019)22G3455G03文献标识码:A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c o m b i n e dd e t e c t i o no f s e r u mC E A,C Y F R A21G1,N S E,S C C Aa n dP R O G R PL IS u y a n,WA N GF e i(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A n y a n g P e o p l eᶄsH o s p i t a l,A n y a n g,H e n a n455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㊀O b j e c t i v e㊀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c o m b i n e d d e t e c t i o n o f c a r c i n o e m b r y o n i c a n t i g e n(C E A),c y t o k e r a t i n 19f r a g m e n t21G1(C Y F R A21G1),n e u r o nGs p e c i f i ce n o l a s e(N S E),s q u a m o u s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a n t i g e n(S C C A)a n d g a s t r i nGr e l e a s i n g p e p t i d e p r e c u r s o r(P R O G R P)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p a t h o l o g y o f l u n g c a n c e r.M e t h o d s㊀At o t a l o f120c a s e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d m i t t e d t o t h e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a n u a r y2015t o J u n e2018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l u n g c a n c e r g r o u p.At o t a l o f90p a t i e n t sw i t hb e n i g n l u n g d i s e a s e a d m i t t e d t oo u r h o s p i t a l d u r i n g t h e s a m e p e r i o dw e r e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S e r u m C E A,C Y F R A21G1,N S E,S C C Aa n d P R O G R P l e v e l s o f t h e t w o g r o u p sw e r em e a s u r e d.T h e l e v e l so f f i v e t u m o rm a r k e r s i nd i f f e r e n t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t y p e so f l u n g c a n c e r w e r e c o m p a r e d,a n d t h e t u m o rm a r k e r sw e r e c o m p a r e d.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d i a g n o s t i c e f f i c a c y b e t w e e n s i n g l e a n d c o m b i n e db i o p s y i n l u n g c a n c e r.R e s u l t s㊀T h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t h e f i v e t u m o rm a r k e r sb e t w e e nl u n g c a n c e r g r o u p a n d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0.05),w h i c h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C E A w a s h i g h e r i n 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g r o u p,C Y F R A21G1a n dS C C A w e r eh i g h e r i n l u n g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N S Ea n dP R O G R Pw e r eh i g h e r i n l u n g 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T h e s e n s iGt i v i t y,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 a c c u r a c y o f c o m b i n e dd e t e c t i o n o f s e r u mt u m o rm a r k e r s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s i n g l e d e t e c t i o n.C o n c l u s i o n ㊀T h e r e a r e s o m e l i m i t a t i o n s i n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s i n g l e t u m o rm a r k e r s.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l u n g c a n cGe r a r e q u i t e d i f f e r e n t.C o m b i n e dd e t e c t i o n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 a c c u r a c y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d e t e c t i o n.I t h a s i m p 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K e y w o r d s]㊀L u n g n e o p l a s m s/d i a g n o s i s;㊀B i o m a r k e r s,t u m o r;㊀C a r c i n o e m b r y o n i ca n t i g e n;㊀L a b o r a t o r y t e c h n i q u e sa n d p r o c e d u r e s㊀㊀由于吸烟㊁环境污染及雾霾,近年来,肺癌已是目前世界上尤其是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G2].肺癌患者早期几乎无症状,大部分被检查出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如能早期被发现,并进行组织分型和鉴别诊断,将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所以,早筛㊁早诊㊁早治是防治肺癌的必要措施.目前,确诊肺癌主要依据有创伤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不宜进行频繁筛查.而方便㊁灵敏度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易被患者接受,且标志物能帮助医生更好地筛查高危人群,辅助进行早期诊断㊁组织学鉴别诊断㊁监测疗效及复发等,改善对肺癌患者的管理.但单一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限,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00例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 E A)㊁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G1(C Y F R A21G1)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 E)㊁鳞状细胞癌抗原(S C C A)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 R O G R P)的检测结果,旨在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灵敏度高㊁特异性好及准确度高的血清肿5543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11月第35卷第22期㊀JM o dM e dH e a l t h,N o v e m b e r2019,V o l.35,N o.22作者简介:李素彦(1982-),硕士研究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研究.表1㊀㊀各组患者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xʃs,n g/m L)组别n C E A C Y F R A21G1N S E S C C A P R O G R P 对照组902.2ʃ1.22.0ʃ1.211.0ʃ4.81.1ʃ0.526.6ʃ5.6肺鳞癌组1184.6ʃ2.0a11.8ʃ4.0a b c14.2ʃ6.8a16.2ʃ2.6a b c68.8ʃ8.2a 肺腺癌组9681.0ʃ17.2a b c d8.0ʃ4.6a16.4ʃ7.2a2.5ʃ1.2a90.2ʃ7.6a 肺小细胞肺癌组868.5ʃ3.8a6.8ʃ4.0a48.6ʃ22a c d2.3ʃ1.2a390.6ʃ50.4a c d ㊀㊀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与肺小细胞肺癌组比较,b P<0.05;与肺腺癌组比较,c P<0.05;与肺鳞癌组比较,d P<0.05表2㊀㊀检测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灵敏度比较[n(%)]组别n C E A C Y F R A21G1N S E S C C A P R O G R P联合检测肺鳞癌组1181(0.8)80(67.8)8(6.8)86(72.9)2(1.7)118(100.0)肺腺癌组9680(83.3)50(52.1)8(8.3)2(2.1)2(2.1)96(100.0)肺小细胞肺癌组8620(23.3)16(18.6)60(69.8)3(3.5)78(90.7)86(100.0)瘤标志物组合检测的依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肺癌且未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00例,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龄40~75岁;鳞癌118例,腺癌96例,小细胞肺癌86例.选取同期入院的9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40~70岁;肝㊁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排除呼吸道疾病㊁肺部感染性疾病者.2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㊀方法1.2.1㊀检测方法㊀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m L,静置30m i n至1h后3000r/m i n离心10m i n,分离血清.采用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相应配套的试剂盒检测C E A㊁C Y F R A21G1㊁N S E㊁S C C A 和P R O G R P,所有室内质控数据均在控,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1.2.2㊀判定标准㊀参考值:C E A为0~5n g/m L, C Y F R A21G1为0~3.5n g/m L,N S E为0~16.3n g/m L,S C C A为0~1.5n g/m L,P R O G R P为0~50n g/m L.高于参考值上限判定为阳性,联合检测时若有1项及以上指标阳性则判定为阳性,否则判定为阴性.1.3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 P S 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2.1㊀2组患者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㊀肺癌组患者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患者C E A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组及肺小细胞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组患者C E A水平与肺小细胞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患者C Y F R A21G1水平,尤其是S C C A水平较高,与肺腺癌组及肺小细胞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小细胞肺癌组患者N S E㊁P R O G R P 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鳞癌组及肺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㊀检测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灵敏度比较㊀肺腺癌患者C E A阳性率高达83.3%,肺鳞癌患者S C C A阳性率达72.9%,肺小细胞肺癌组患者P R O G R P阳性率甚至达90.7%.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100.0%,高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见表2.3㊀讨㊀㊀论㊀㊀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初期诊断和治疗中已取得重大进步与发展,其便捷㊁无创㊁经济及准确性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与重视,已成为肺癌患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当前C T㊁纤维支气管镜㊁支气管造影等检查确诊肺癌患者中80.0%已属中晚期,乃至失去手术最佳时机.但获得早期诊断的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则高达80.0%.因此,加强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监测对肺癌患者的初期诊断㊁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常用的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C E A㊁C Y F R A21G1㊁N S E㊁癌抗原125㊁糖链抗原19G9㊁S C C A㊁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㊁P R O G R P等[3G4].检测单一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存在一定局限性,从而降低了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因此,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组合也呈多样化特点,最优的诊断肺癌的肿瘤标志物群仍存在很大争议.沈红良等[5]建议,应用人附睾蛋白4㊁C E A及6543 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11月第35卷第22期㊀JM o dM e dH e a l t h,N o v e m b e r2019,V o l.35,N o.22N S E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对肺癌的诊断.L I U等[6]提议,应用C E A㊁C Y F R A21G1㊁S C C A㊁N S E㊁P R O G R P 及癌抗原125联合检测可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加大肿瘤标志物群的数量虽能有效提高对肿瘤的检出率,但误诊率也随之升高,特异性会相应下降,且严重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应为临床医生诊断肺癌选择最合适的组合,建立能满足临床需求的肿瘤标志物群,以提高诊疗效率.C E A是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有研究表明,30.0%~70.0%的肺癌患者C E A 水平升高,其升高水平与肺癌的广泛程度㊁患者预后相关[7];还有研究表明,C E A水平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预测因素[8].本研究结果显示,肺腺癌患者血清C E A水平及灵敏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肺癌患者,与之前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但C E A特异性较差,肺癌患者早期其升高水平不明显,因此,不适于对肺癌的早期诊断.C Y F R A21G1是细胞角蛋白G19的可溶性片段,当肿瘤细胞发生溶解或坏死时大量释放入血,血清水平明显升高.据文献报道,其对各种类型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㊁肺鳞癌的诊断㊁病情监测㊁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10].本研究结果显示,肺鳞癌组患者血清C Y F R A21G1水平及灵敏度均显著高于肺腺癌组及肺小细胞肺癌组.N S E在神经细胞㊁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这些细胞所引发的肿瘤细胞中具有较高水平,而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已有研究表明,检测血清N S E诊断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作为诊断小细胞肺癌的监测指标,并能预示治疗后肿瘤发展与复发[11].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N S E水平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灵敏度高达69.8%.但由于红细胞可释放大量的N S E,溶血可致监测结果偏高,N S E也可从血小板中释放[12].因此,单独检测N S E诊断肺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S C C A是K A T O[13]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中分离㊁提纯的一个糖蛋白片段,广泛存在于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其中以鳞癌最为显著,因此,可作为鳞癌的特异性检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肺鳞癌组患者血清S C C A阳性率较高(72.9%),明显高于肺小细胞肺癌组及肺腺癌组.N I S MA N等[14]发现,P R O G R P诊断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0%㊁96.3%.在欧洲和中国进行的E l e c s y s P R O G R P免疫检测的多中心评估研究结果显示,P R O G R P在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之间表现出良好的鉴别诊断能力,在非小细胞肺癌队列中灵敏度为78.3%,特异性为95.0%[15].但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P R O G R P水平也可升高.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鉴别诊断㊁病理分型㊁临床分期㊁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帮助临床医生明确未知来源转移肿瘤的原发肿瘤,同时,在术前诊断中还具有一定价值.肺癌组织具有显著异质性,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肺腺癌组患者C E A水平高于肺鳞癌组及非小细胞肺癌组,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也较高;肺鳞癌组患者C YGF R A21G1㊁S C C A水平均较高,诊断肺鳞癌的灵敏度较高;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N S E㊁P R O G R P水平及灵敏度均高于其他类型肺癌患者.5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较低,检测不同肿瘤标志物诊断各类肺癌的灵敏度差异较大,检测单一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不大,极易造成漏诊,难以满足临床的需求.因此,可联合检测C E A㊁C Y F R A21G1㊁N S E㊁S C C A㊁P R O G R P对肺癌进行诊断,提高灵敏度,可有效诊断肺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鉴别肺癌病理类型.综上所述,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 C E A㊁C Y F R A21G1㊁N S E㊁S C C A㊁P R O G R P水平1项或1项以上异常增高,联合检测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不仅能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疑似肺癌患者的诊断率,同时,对肺癌的病理分型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出现呼吸困难㊁胸痛㊁咯血及胸部肿块的高危人群,通过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更好地评估其疾病风险,指导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选择.参考文献[1]C H E N W,Z H E N G R,B A A D EP D,e t a l.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i nC h iGn a,2015[J].C AC a n c e r JC l i n,2016,66(2):115G132.[2]H I R S C H F R,S C A G L I O T T IG V,MU L S H I N E J L,e ta l.L u n gc a n c e r:c u r r e n t t h e r a p i e s a nd ne w t a r g e t e d t r e a t m e n t s[J].L a n c e t,2017,389(10066):299G311.[3]C HU X Y,H O U X B,S O N G WA,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so f S C C,C E A,C Y F R A21G1a n dN S E f o r l u n g c a n c e r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u s p iGc i o u s p u l m o n a r y m a s s e s:as i n g l ec e n t e ra n a l y s i s[J].C a n c e rB i o lT h e r,2011,11(12):995G1000.[4]L E EJ E,L E EJ H,H O N G M,e ta l.I n s t a b i l i t y o f p l a s m aa n ds e r u m p r o g a s t r i nGr e l e a s i n gp e p t i d e d u r i n g r e p e a t e d f r e e z i n g a n d t h a w i n g[J].O s o n g P u b l i cH e a l t hR e s P e r s p e c t,2016,7(6):351G355.[5]沈红良,李娜,肺癌患者血清H E4㊁C E A㊁N S E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09G112.[6]L I U L,T E N GJ,Z H A N GL,e t a l.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h e t u m o r m a r k e r s s u g g e s t s t h eh i s t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o f l u n g c a n c e r[J].B iGo m e dR e s I n t,2017,2017:2013989.[7]F A C C H I N E T T I F,A L D I G E R I R,A L O ER,e t a l.C E As e r u m l e v e l a se a r l y p r e d i c t i v em a r k e r of o u t c o m e d u r i ng E G F RG(下转第3461页)7543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11月第35卷第22期㊀JM o dM e dH e a l t h,N o v e m b e r2019,V o l.35,N o.22能成为影响结果的因素.本研究对象为行C C T A的住院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㊁高脂血症㊁代谢综合征等影响血管的因素可能较自然人群增多,多因素对血管共同作用加速了冠状动脉硬化,可能成为高血压组患者亚组分析中C A C Sȡ100组患者P P D明显大于C A C Sȡ0组的原因.此外,本研究存在部分局限性: (1)研究主体为住院期间行C C T A的患者,可能存在选择偏倚;(2)研究人群具有相关的民族和地理背景; (3)未涉及既往降脂治疗史和降压药物使用史.因此,尚需要一项大型多中心的研究人群进行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层.尽管P P D能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终点,P P D和心血管终点事件具有密切的流行病学联系,但将减小P P D作为一个治疗目标尚不成熟,尚需更多的证据证实.参考文献[1]B U D O F F M J,G U L KM.E x p e r tr e v i e w o nc o r o n a r y c a l c i u[J].V a s cH e a l t hR i s k M a n a g,2008,4(2):315G324.[2]K O P P A F,O HN E S O R G E B,B E C K E R C,e ta l.R e p r o d u c i b i l i t ya n d a c c u r a c y o f c o r o n a r y c a l c i u m m e a s u r e m e n t sw i t hm u l t iGd e t e cGt o r r o wv e r s u se l e c t r o nGb e a m C T[J].R a d i o l o g y,2002,225(1):113G119.[3]A L A D I N A I,A LR I F A IM,R A S O O LS H,e t a l.R e l a t i o n o f c o r o n a r ya r t e r y c a l c i u ma n d e x t r aGc o r o n a r y a o r t i c c a l c i u mt o i n c i d e n t h y p e r t e nGs i o n(f r o mt h eM u l t iGE t h n i c S t u d y o f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J].A mJC a rGd i o l,2018,121(2):210G216.[4]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等.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4):206G209.[5]D E B A RMO R E B,L I N F C,T U T T L E L A,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o fa m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v a r i a b i l i t y w i t h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c a l c iGu m[J].JC l i nH y p e r t e n s(G r e e n w i c h),2018,20(2):289G296.[6]B E N E T O S A,R U D N I C H IA,S A F A R M,e ta l.P u l s e p r e s s u r ea n d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 o r t a l i t y i n n o r m o t e n s i v ea n d h y p e r t e n s i v es u b j e c t s[J].H y p e r t e n s i o n,1998,32(3):560G564.[7]E R B E LR,MÖH L E N K AM PS,MO E B U SS,e t a l.C o r o n a r y r i s k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a n d r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m p r o v e m e n t b a s e do n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s u b c l i n i c a l c o r o n a r y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t h eH e i n zN i x d o r fR e c a l l s t u d y[J].JA m C o l lC a r d i o l,2010,56(17):1397G1406.[8]E R B E LR,L E HM A N N N,M O H L E N K A M PS,e t a l.S u b c l i n i c a l c o rGo n a r y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p r e d i c t s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 i nd i f f e r e n t s t a g e s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r e s u l t o f t h eH e i n zN i x d o r fR e c a l l S t u d y[J].H y p e r t e nGs i o n,2012,59(1):44G53.[9]WA S S MA N NS,BÄUM E R A T,S T R E H L OW K,e t a l.E n d o t h eGl i a l d y s f u n c t i o na n d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d u r i n g e s t r o g e nd e f i c i e n c y i n s p o n t a n e o u s l y h y p e r t e n s i v er a t s[J].C i r c u l a t i o n,2001,103(3):435G441.[10]S C H I F F R I NE L,P A R KJ B,I N T E N G A N H D,e t a l.C o r r e c t i o n o fa r t e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a n de n d o t h e l i a l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h u m a ne s s e n t i a lh y p e r t e n s i o nb y t h e a n g i o t e n s i nr e c e p t o r a n t a g o n i s t l o s a r t a n[J].C i r c u l a t i o n,2000,101(14):1653G1659.[11]田国卫,夏豪,刘浙波,等.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23(2):129G132.[12]陈新胜,柯植泉.脉压差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36(3):206G207.[13]汪莉,汪海娅.脉压/平均动脉压比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2):1120G1123.[14]MA L L I K E T H IGR E D D YS,R U B E N F I R E M,J A C K S O N L A,e ta l.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c a l c i u mi nh y p e r t e n s i o n:ar e v i e w[J].J A mS o cH y p e r t e n s,2015,9(12):993G1000.[15]王议,吴新华,杨瑛,等.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与脉压差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6):428G431.[16]WUX,G E N GY J,C H E NZ,e t a l.P u l s e p r e s s u r e c o r r e l a t e s w i t h c o r oGn a r y a r t e r y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r i s k f o r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a s t u d y o fe l d e r l y i n d i v i d u a l s i n t h e r u r a l r e g i o no fS o u t h w e s tC h i n a[J].C o r o nA r t e r y D i s,2019,30(4):297G302.(收稿日期:2019G07G07㊀修回日期:2019G08G26)(上接第3457页)㊀㊀T K I t h e r a p y i n a d v a n c e d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J].T u m o u r B i o l,2015,36(8):5943G5951.[8]T A K A H A S H IY,H O R I O H,H A T O T,e t a l.P r e d i c t o r s o f p o s tGr e c u r r e n c e s u r v i v a l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n o nGs m a l lG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i n iGt i a l l y c o m p l e t e l y r e s e c t e d[J].I n t e r a c tC a r d i o v a s cT h o r a cS u r g,2015,21(1):14G20.[9]Y A N GX,W A N G D,Y A N GZ,e t a l.C E A i s a n i n d e p e n d e n t p r o g n o sGt i c i n d i c a t o r t h a t 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r e d u c e d s u r v i v a l a n d l i v e rm e t a s t aGs e s i nS C L C[J].C e l l B i o c h e mB i o p h y s,2011,59(2):113G119.[10]Y UZ,Z H A N G G,Y A N G M,e t a l.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o fC Y F R A 21G1a sa p r o g n o s t i c i n d i c a t o ra n d i t s p r e d i c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i nN o nG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am eGt aGa n a l y s i s[J].O n c o t a r g e t,2017,8(3):4043G4050.[11]F I A L AO,P E S E K M,F I N E KJ,e t a l.T h e r o l e o f n e u r o nGs p e c i f i c e n oGl a s e(N S E)a n d t h y m i d i n ek i n a s e(T K)l e v e l s i n p r e d i c t i o no f e f f i c a c y o f E G F RGT K I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Gs t a g eN S C L C[J].A n t i c a nGc e rR e s,2014,34(9):5193G5198.[12]R A M O N TL,T H O A N N E SH,V O L O N D A T A,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h eGm o l y s i s a n d s t o r a g e c o n d i t i o n o nn e u r o nGs p e c i f i c e n o l a s e(N S E)i n c eG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a n ds e r u m:i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J].C l i nC h e mL a bM e d,2005,43:1215G1217.[13]K A T O H.E x p r e s s i o na n df u n c t i o no fs q u a m o u sc e l lc a r c i n o m aa n t i g e n[J].A n t i c a n c e rR e s,1996,16(4B):2149G2153.[14]N I S M A N B,N E C H U S H T A N H,B I R A N H,e ta l.N e w A R C H IGT E C T p l a s m a p r oGg a s t r i nGr e l e a s i n gp e p t i d ea s s a y f o rd i a g n o s i n g 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s m a l lG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J].B r JC a n c e r,2016,114(4):469G476.[15]K O R S EC M,HO L D E N R I E D E RS,Z H IX Y,e t a l.M u l t i c e n t e r eGv a l u a t i o no f an e w p r o g a s t r i nGr e l e a s i n gp e p t i d e(P r o G R P)i mm uGn o a s s a y a c r o s sE u r o p e a n dC h i n a[J].C l i nC h i m A c t a,2015,438:388G395.(收稿日期:2019G04G03㊀修回日期:2019G08G11)1643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11月第35卷第22期㊀JM o dM e dH e a l t h,N o v e m b e r2019,V o l.35,N o.22。

SCCA和CYFRA21-1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SCCA和CYFRA21-1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SCCA和CYFRA21-1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何清;张正云【摘要】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19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50例CKD患者测定血清SCCA 和CYFRA21-1的数值,同时检测血肌酐(Cr)、白蛋白(AlB)浓度,根据血肌酐值再分为高肌酐组和正常肌酐组,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ALB 结果分为ALB>35g/L组,ALB25~35g/L组, ALB<25g/L 组。

结果高肌酐组患者血 SCCA 和 CYFRA21-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肌酐组,正常肌酐组患者血 SCCA 和CYFRA21-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患者中不同ALB组间血清SCCA和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SCCA和CYFRA21-1浓度升高,而肾功能异常或低蛋白血症升高更明显,因此肿瘤标志物在辅助诊断肿瘤时,一定要排除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指标升高,避免误诊。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80-81)【关键词】肾脏疾病;鳞状细胞癌抗原;19细胞角蛋白片段;白蛋白;肌酐【作者】何清;张正云【作者单位】丰县中医医院检验科,江苏丰县 221700;丰县博爱医院检验科,江苏丰县 22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R446.62;R692.3中国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发的国家,而高血压、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均会引起肾损害[1],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中SCCA和CYFRA21-1存在异常升高的现象。

为了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这两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变化情况,本文对SCCA和CYFRA21-1与CKD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5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均来自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肾病科病人,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16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6~78岁,所有患者均排除肿瘤、肝病、皮肤病、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

肿瘤标志物SCCA指标解读

肿瘤标志物SCCA指标解读

一、宫颈癌背景在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且发病年龄又不断提前的趋势。

据统计,2011年死于宫颈癌的女性人数达30万左右。

宫颈癌初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发现时通常已处于浸润期,预后效果很差。

因此,宫颈癌死亡率的降低有赖于早期的筛查诊治。

有研究指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可将5 年生存率提高至92%。

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指标意义SCCA是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5×104。

其编码基因位于18号染色体上的q2区域,由两个相连的基因、SCCA-1 和SCCA-2 组成。

SCCA-1和SCCA-2主要存在于鳞状细胞的胞浆中。

在正常人体内,SCCA的含量极微。

而在恶性病变的鳞状细胞中,SCCA的合成量增大。

鳞状细胞癌病人细胞中的SCCA 的被动释放到外周血中,导致异常的血清SCCA水平。

因此,SCCA是宫颈癌尤其是宫颈鳞癌特异性很好的肿瘤标志物,与CYFRA21 -1相比,其对宫颈癌的灵敏度更高。

三、SCCA的临床应用1. 用于宫颈癌辅助诊断Duffy等研究表明,SCCA 是宫颈鳞癌的首选标志物,治疗前对宫颈鳞癌的检出率可达87.7%,且术前SCCA高值者的复发概率增加3 倍。

张东矗等发现,宫颈癌患者治疗前检出率为41.3%。

甘玉杰等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结果,血清SCCA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为50.0%,但在腺癌中也发现18.8%的阳性率。

血清SCCA 虽是宫颈癌检测的首选标志物,但单独使用尚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灵敏度要求,通过与CA199、CA125等其他指标搭配联检,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效率。

2.用于宫颈癌的预后及分期SCCA尤其在宫颈癌的预后评估和疗效检测等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据报道,46%-92%的复发病人, 在(2-8)个月之前即可检测到SCC水平的升高。

有研究者指出, SCC没有预测价值;另有一些学者认为SCC可以作为宫颈鳞癌的独立预测指标。

原发性肝癌中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中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中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

由于早期肝癌通常无特定症状,因此患者在诊断时常已处于中晚期,甚至已过治疗黄金期。

因此,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人类胚胎抗原(H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细胞角蛋白19分段(Cyfra21-1)等。

下面,将对这些标志物及其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AFP是最早被用于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

AFP检测对于肝癌的敏感性不高,但对于有AFP值异常的患者进行肝癌的筛查具有价值,同时有助于预测肝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HEA是胚胎发育期特异性抗原,可在胚胎和母体的部分组织中检测到。

在成人中健康个体HEA水平极低,而在肝癌患者中,HEA水平显著升高。

因此,HEA作为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其特异性高,敏感性相对较低。

SCCA是表皮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对于鳞状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具有特异性。

肝癌中,SCCA和AFP一样,敏感性不高,但是对于识别AFP阴性肝癌病例中的早期肝癌尤其有帮助。

CA199是一种血清糖蛋白物质,其升高可能预示着肝癌、胰腺癌和肝囊肿等疾病。

CA199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单纯检测CA199的肝癌诊断价值有限。

临床上可以结合AFP等其他肝癌标志物的检测来进行综合分析。

Cyfra21-1是角蛋白19的片段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也可出现升高。

与AFP、HEA等其他标志物相比,Cyfra21-1对肝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早期肝癌检测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一般将多项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未来,随着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更多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将会被发现,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瑞典康乃格诊断公司全国免费产品支持专线: 800 810 1531内容提要SCCA结构功能SCCA临床意义康乃格SCC ELISA试剂介绍SCCA概述1. 肿瘤相关抗原TA-4是由子宫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

SCC是它的提纯成分,具有较强的抗原表达能力,简称为SCC抗原或SCCA。

2. SCCA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正常组织(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

3. 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A:¾游离SCCA1,¾游离SCCA2,¾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的复合物。

SCCA研究历史¾1977年自宫颈癌细胞组织分离出肿瘤相关抗原TA-4¾1984年电泳分离成功( > 10 种蛋白质)酸性: 等电点5.9-6.2中性: 等电点6.3-6.6¾1991年获得SCCA cDNA¾1995年染色体定位于18q21.3SCCA 基因结构18q21.3PI8 Bomapin PAI2 SCCA1 SCCA2 Headpin Maspin SCCA:存在2种不同的基因产物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一起,位于18q21.3染色体上,2个基因前后纵向排列;SCCA基因包括8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8 含有作用点(Reactive Site Loop,RSL), 此环状结构决定了不同丝氨酸蛋白酶的特异性。

SCCA生物学特征¾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家族--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¾SCCA1 与SCCA2的目标靶位RSL不同SCCA1抑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L, S,KSCCA2抑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以及肥大细胞的凝乳蛋白酶(chymase)¾SCC参与细胞凋亡调控:SCCA表达的增加可以使癌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而对机体的几种细胞自杀机制产生抵抗性。

喉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

喉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
维普资讯
壁堂 查
生笙 i 鲞
』l t f
f I l
!i 』

91 一
对于及早 、 准确 的治疗呼 吸困难 , 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
衰的 比率 进行 比较 , 经过 检验 ,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 差 2.9 , 55 7 P<0 0 ) 结果见表 2 .1 , 。
断心源性呼吸 困难抑或非心源性呼吸 困难 , 为及早 给予准确
的治疗赢得 了时间 。所 以血浆 B P的检 测在 呼吸 困难 的鉴 N
别 诊断 中是 重要的检测项 目。
 ̄ :msn—Wai 检 验 的 =2 . 1 P< . 1 K kl ls l 76 3, o 0 表 2 发 生 左 心 功 能不 全 与 B P间 的 关 系 N
1 资料和 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 0 . 0 6年 1月 ~20 0 6年 1 因呼吸 困难 在 2月 我院呼吸内科住 院的患者 1 3例( 16 女 5 ) 9 男 3 , 7 。平均 年龄
7 3岁 ( 5~ 2 岁 。最终诊断单纯 肺疾 病组 6 1 9) 2例 , 肺疾病并 发左 心功能不全组 7 , 7例 肺疾 病并发 高血压病 组 5 。主 4例 要症状和体征有 : 喘、 气 咳嗽 、 咳痰 、 坐 呼吸 、 静脉怒 张、 端 颈
13 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试剂 .
仪。 14 统计学处理 .
( 06± 3 ) gmlP< .1 。与其他 变量相 比 , C F的 17 1 8 p/ ( 0 0 ) 在 H
患者 中 B P是 一个 显著 而独 立的预 测 因素。本文 中, N 单纯 肺疾 病患者组 血浆 B P浓度 ( 7 4 N 8 .3±1. 7 p/ , 15 ) gml肺疾病 并发左心功 能不全组血浆 B P浓度 ( 6 .0±6 .8 p/ l N 378 18 ) gm , 经过 K ukl rsa —wa 检验 , ms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 . 1 , 7 6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临床意义
一.SCCA简介
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是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型,是一种糖蛋白。

二.临床意义
1. SCCA与宫颈癌
宫颈癌在妇女的肿瘤病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已位居第二位,而且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一大杀手。

SCCA 是目前诊断宫颈癌最为有用的肿瘤标志物:
•诊断
•原发性宫颈鳞癌敏感性为 44%-69%
•复发癌敏感性为 67%-100% ,特异性 90%-96%
•病情随访
•其血清水平与肿瘤发展、侵犯程度及有否转移有关
•疗效跟踪
•在宫颈癌根治术后 SCCA 显著下降
•早期发现复发
•在死于宫颈鳞癌复发的患者中, 50%患者的 SCCA 浓度升高先于临床诊断复发2~5个月,另有 25%患者 SCCA 的升高与临床诊断复发同时发生
•研究表明,在宫颈癌中, SCCA血清学浓度水平,与肿瘤发展阶段、肿瘤大小和治疗后残余肿瘤细胞密切相关。

•研究还发现,治疗前 SCCA浓度水平升高,预示存活较差, SCCA可以作为独立风险因子加以应用。

2. SCCA与肺癌
•阳性率为 26-57%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良性疾病组
•阳性率与分期有关,在进展期达到61%
•升高主要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组
•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性
•与 CEA 联合检测用于肺腺癌
•与 NSE 联合检测用于小细胞肺癌
•与 CYFRA21-1 联合检测用于肺鳞癌
3. SCCA与食管癌
阳性率为63.5%,而CEA仅为3.9%,SCCA阳性率由II期的25%上升到IV期的85.7%。

可见阳性率随病情发展而上升,有利于病情预测,但不适合早期诊断。

良性妇科疾病与正常人数值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