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格式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浅说旧体诗分为诗、词、曲三类。
其中的诗,是指与词、曲并列的诗歌。
狭义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指唐代以前形成的诗,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诗。
近体诗有两种: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则有严格的格律。
但古体诗也要押韵,也讲节奏,也要用文言词语。
古体诗一般也不能平仄通押,要么只押平声韵,要么只押仄声韵。
一、格律诗的格律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平平仄仄平平仄南清清江万里桥。
平仄平平仄仄平海内风尘诸弟隔,仄仄平平平仄仄天涯涕泪一身遥。
平平仄仄仄平平惟将迟暮供多病,平平仄仄平平仄未有涓埃答圣朝。
仄仄平平平仄平跨马出郊时极目,仄仄仄平仄仄仄不堪人事日萧条。
仄平平仄仄平平说明:白、隔、一、迟、时、出、极,古读入声。
(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每句的第一、三、五个字不是节拍字,故可平仄自由。
第二、四、六个字是节拍字,故平仄须遵守格律。
每句最末一个字,偶数句须押韵,故用平声。
奇数句末字原则上用仄声。
如果第一个句就入韵,则此句末字也须用平声,如不入韵,则须用仄声。
(二)格律原则:(1)平仄交错指一句中相邻的节拍字(即第二、四、六字)须平仄交错。
(2)平仄对立指每一联中的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节拍字平仄相对。
(3)平仄相粘指上一联的第二句与下一联的第一句中的节拍字平仄相同。
(4)律诗的颔联、颈联须对仗(即两组意义相关的对偶句)。
(三)绝句是可以看作是律诗的前一半或后一半。
格律与律诗一样。
只是不要求对仗。
但有些古绝句则可押仄声韵,此时,奇数句的末字须为仄声。
(四)五言格律诗也遵守上述原则。
二、词律(一)词的格律比诗更复杂,更严格,绝不是更自由。
(二)一首词总共有多少句,是固定的;每句有多少字,也是固定的;每句中哪个字是平声,哪个字是仄声,哪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没有关系,也是固定的。
(三)一首词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途换韵,换几次韵,是平声韵,还是仄声韵,也是固定的。
(四)有的词有两种或三种格式,也是固定的。
格律诗格式要求

格律诗格式要求
格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律创作的诗歌形式,其格式要求如下:
1. 韵律:格律诗必须有韵律,即每句诗的末尾必须有押韵的字眼。
韵律的形式可以是平仄、押韵、声调等。
2. 音节:格律诗的每一句必须按照一定的音节来进行排列,一般要求每句的音节数目相等。
3. 字数:格律诗的每一句必须按照一定的字数来进行排列,一般要求每句的字数相等。
4. 篇幅:格律诗的篇幅一般比较短,通常只有四句或八句。
5. 词汇:格律诗的词汇必须符合古代文学的规范,使用的词汇必须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
6. 表现形式:格律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抒情、描写、议论等,但必须符合格律诗的格式要求。
格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其格式要求十分严格,需要诗人具备
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技巧。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

以是平,其他奇数句末字都必须是仄。
⑤ 类推……
15
作业
例如:平起仄收,画的步骤如下:
①—
丨,
② — — 丨丨— —丨,
③ — — 丨丨— —丨, 丨丨 — —丨丨—。注意第二句和第三句平仄不是完全相同。 丨丨 — — —丨丨,多观察变化的规律,死记也要记住。 — — 丨丨丨— —。 — — 丨丨— — 丨, 丨丨— —丨丨—。 丨丨— — —丨丨, — —丨丨丨— —。
14
作业
1,上面都是只有四句的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你把 后面四句的平仄补充出来,变成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学会自己画平仄表格。平用—,仄用丨表示。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 ② 补齐第一句。 ③ 按照相反的规律画第二句,并且注意偶句的末字是平(韵
“平”——孤平。孤仄是可以的。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对,
一三五的平仄无所谓,但是要检查有没有犯“孤平”和 “三平”的错误。 • 出现错误可以补救,叫做“拗救”,由于比较复杂,所以 不讲了,因为尽力就可以不犯错误,所以不需要拗救。除 非有好字不想更改。(其实“平平仄仄平平仄”变成“仄 平平仄平平仄”就属于拗救了。)等你对诗熟悉了,想了 解拗救再了解吧。
16
把第五个字“仄”改为“平”就可以了。“仄仄仄平平仄平”就不是孤平了。第一句和第四
句是同样的句型,但是第一句是正确的例子,三和五同时改掉,还是两个平。
13
写诗要点
• 偶数句末字必须押韵,并且是平声韵。 • 首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看你写的哪种格式。 • 句末不可以三个平收尾。句中可以。 • 除了最后一个字,其他位置不能出现孤零零的一个
律诗的基本平仄格式示例详解

律诗的基本平仄格式示例详解格律诗有四种基本格式。
“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而格律诗分为从字数上来说分为五言、七言,律诗则相应分为五律、七律。
两种格式对应四种平仄关系,就成为八种平仄格式。
我们举一种平仄关系为例子,看看五言和七言有什么不同,其他的大家就可以自行推断,学习使用。
就用第一种格式吧:“仄起仄收”。
我们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都是从一首诗的首句开始,而首句首字是平仄不论的,所以我们这里说的“仄起”实际上是指首联首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
而“仄收”是指首句的最后一个字以仄声收尾,因为格律诗的韵脚都是平声字,所以“仄收”实际上就是首句不押韵的写法。
我们来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首句“渡远荆门外”,远、外都是仄声字,首句平仄为“仄仄平平仄”,这就是典型的“仄起仄收”五律格式。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一旦得出了首句的平仄关系,就可以利用格律诗平仄“相对”、“相黏”的原则推导出整首诗的格式。
首句为“仄仄平平仄”,相对的第二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我们看第二句:“来从楚国游”,“国”字为入声字,在平水韵中为仄声,所以,这是合律的。
再根据二三句相黏的原则,得出第三句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山随平野尽”。
第四句对句与这联的出句相对,所以第四句为“仄仄仄平平”,“江入大荒流”。
合律。
后面四句重复前面四句的推导,格式和前四句一样。
这就是五律“仄起仄收”的基本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我们可以对应看李白的这首五律,除了在第七句“人怜故乡水”使用了三四字平仄互换的“鲤鱼翻波”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平平仄平仄”之外,其他的字词都是严合格律的。
所以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
而七律由于字数的变化,在平仄关系上有一些变化,我们同样来看“仄起仄收”格式,看看七律和五律有什么不同。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平仄,这是律诗中最基础的。
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
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五律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1] 。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五律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平仄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试看下面的对照表:(1)平仄脚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脚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脚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脚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五言格律诗格式

五言格律诗格式
五言格律诗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每行五个字,共八行,采用平仄相间的韵律,具有严谨的格律要求。
其格式如下:
1. 每行五个字,共八行。
2. 每句的字数为五个,以平仄相间的韵律排列。
3. 每句的韵脚(即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或仄声,且不能重复。
4. 第一、二句的韵脚必须是仄声,第三、四句的韵脚必须是平声,第五、六句的韵脚可以是平声或仄声,第七、八句的韵脚必须是仄声。
5. 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的韵脚可以相同,但不能与第五、六句的韵脚相同。
6. 第一、二句和第五、六句的韵脚必须是同一个韵母,第三、四句和第七、八句的韵脚也必须是同一个韵母。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五言格律诗示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03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格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2008年11月1日)一、五言(七言)都有四种基本平仄格式五言七言①○仄仄○平平仄①(○平平)○仄仄○平平仄②平平○仄仄平②(○仄仄)平平○仄仄平③○平平○平仄仄③(○仄仄)○平平○平仄仄④○仄仄仄平平④(○平平)○仄仄仄平平说明:第三种“平平平仄仄”,第一和第三字不能同时变仄声,第三字变则第一字应保留平声。
四种平仄格式的来源:五言的四种句式也可以看作是“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这两种四言式增加一字而形成,构成的办法是“前加相同後加相反”。
即(平)平平仄仄——前面加一个平仄相同的字:平(仄)仄仄平平——前面加一个平仄相同的字:仄或者: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在后面加就要加一个平仄相反的字二、在什么地方加圈?有无规律可循?上面列出的加圈位置的字所表示的是可平也可仄的地方,这种做法实际上有限地放宽了平仄限制。
前人用不太准确的口诀来总结这种做法,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在五言的一、三或七言的一、三、五字的位置上有时允许灵活变通,可平可仄。
但二、四、六字则一般不能通融,该平就必平,该仄就要仄。
但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是不完全准确的。
它固然指出了格律诗的一三(五)字位置允许平仄灵活,但未强调不得出现“三平调”和不许犯“孤平”这两个问题。
当然,作为口诀,往往要求越简单越好,就不可能照顾到那么全面。
三、什么是“三平调”?诗中句末三字如果为“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就都叫做拗句。
前三种可以有条件地出现在律诗中,而最后一种(末位三个字全是平声字)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这种句子就是三平调。
在古风中诗人往往故意多出现这种句子。
例如:岁晏行杜甫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诗词格律一览表

诗词格律一览表一、诗的格律。
1. 古体诗。
- 定义: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它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等。
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
2. 近体诗(格律诗)- 分类。
- 绝句。
-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它的格律有四种基本格式,以平起平收式为例,格律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以仄起平收式为例,格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律诗。
-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例如平起仄收式的格律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同样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以仄起平收式为例,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平仄规则。
- 基本概念: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在现代汉语中大致相当于一声和二声),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大致相当于三声、四声,而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一些方言如粤语、吴语等中还存在)。
- 作用:平仄相间可以让诗句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就像走路,一脚高(平)一脚低(仄),这样走起来才有节奏感。
比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样交替出现,读起来就不会平淡无奇。
- 押韵规则。
- 对仗规则(律诗中间两联)- 要求: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而且结构也要相对。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名词相对),“鸣”对“上”(动词相对),“翠柳”对“青天”(名词相对)。
- 意义:对仗让诗歌更加工整、美观,就像给诗歌穿上了一身精致的套装,同时也能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把相似或者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诗人的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例: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咏菊
千针穿水线,
一柱顶天梁。
只见群芳尽,
东篱独放张。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咏菊
孤身傲立秋,
润色敬坟头。
自得名花誉,
倾心悦目留。
律诗格式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