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临床用血供求矛盾的思考与对策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患者血液安全有关,属于医疗机构的重点。

通过总结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措施和对策,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关键词: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对策输血是治疗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输血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传播血源性疾病,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有必要加强血液和成分输血的临床治疗技术指导和管理[1]。

随着临床血液使用量的逐渐增加,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珍贵的血液资源,确保临床血液使用的安全,是每个医务人员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为此,作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与同事讨论。

1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责任和权利没有分离,缺乏输血风险控制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病原体如HIV,HBV,HCV存在于体内“窗口期”,此时献血者检测呈阴性,输血后仍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试剂灵敏度有时错过检测的问题难以避免,因此,可以说没有绝对安全的血液。

为了尽可能降低输血风险,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临床输血适应症作了严格规定,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输血[2]。

规定耗血机构必须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效能和质量评估,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然而,在实践中,无论对输血风险缺乏了解,临床医生都不会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正确选择血液成分。

为了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经常发生不适当的输血现象,例如“保险血”,“营养血”和“人血”。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履行职责少,监督管理不善。

由于缺乏权威监督机制,临床血液使用几乎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

1.2临床血液使用的宽松管理主要表现包括非标准临床血液使用,对成分输血的误解,无临床血液使用计划,无血液及其产品储存,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症的掌握不足,以及频繁的人体输血和舒适输血。

结果,医院留下了袋子-袋子-血液,血库必须根据要求被动地输送血液。

临床合理用血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临床合理用血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临床合理用血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血液移植技术及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给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彻底改变了病患者的命运。

然而,用血在临床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缺乏适宜的供血者。

由于健康问题、心理原因或政治原因,众多供血者未能成为可用供血者。

此外,用血知识的普及度也不高,也导致供血者人数不足。

因此,应当提高用血知识的普及度,以促进供血者的增加。

其次,一些供血者在捐血前未能接受妥善的安全检查,使病患者易受传染病及无效性血液的侵害。

因此,应该加强血液供应质量的监管,以确保捐血者健康,使其供血安全可靠。

第三,医院临床用血指南的落实程度不够,导致用血量过大或采用非标准的血液产品。

一方面,一些医院没有落实临床用血指南,医生没有采用明确的血液产品来解决病患的血液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医院采用的血液产品并不符合临床指南的规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以确保各项指南的落实。

第四,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付费用血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医患关系,而且也加剧患者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加强血液供应机构的管理,建立完备的血液供应系统,落实免费供血政策,并严格执行政策,杜绝有偿血液的存在。

此外,血液产品的运输温度要求也很高,易出现冷藏失败的情况,影响血液的质量,也增加了医院的运输成本。

因此,应当实施新型运输技术,采用有效的冷藏运输方式,加强血液产品的运输管理,以保障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血液检验技术的发展也受到重视。

广泛使用新技术,如免疫技术、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原位杂交等,可有效检测血液中的抗原,确保血液安全性。

综上所述,要有效解决合理用血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用血知识的普及度,以便增加供血者;加强血液供应质量的监管,以保证供血者的健康;加强临床用血指南的落实,以确保供血安全有效;建立完备的血液供应系统,落实免费供血政策;开发有效的冷藏运输技术,加强血液产品的运输管理;广泛使用新技术,如免疫技术、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原位杂交等,以确保血液安全性。

血液资源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和对策

血液资源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和对策

血液资源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和对策近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同时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也不断的增长。

但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临床用血的发展,如血液资源供应十分紧缺、政府在血液上的调控价格偏低等,导致了我国血液资源的供应量不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呈现为持续的紧张状态,从而出现血液供给满足不了临床需求的现状。

结合目前将面临全民医保及二孩政策的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临床用血供需失衡将加剧,医疗机构应抓住此契机,创新技术,努力发展。

标签:临床用血;血液资源供需失衡;对策[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he medical technology has rapidly developed,at the same time,the clinical blood use in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still increases,but the supply of blood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not greatly increased due to lack of blood resource supply and low regulation price of blood by the government,which shows a continuous nervous state,thus leading to the insufficient supply,and with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al health care and two child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medial health system reform policies,the 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of clinical blood use is increasing,and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take this opportunity,innovate the technology and struggle to develop.[Key words] Clinical blood use;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of blood resources;Strategy血液输注是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特别是失血性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是立竿见影的手段[1]。

临床输血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床输血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成分输血 比率逐年 上升 , 临床不合理用血得 到有 效遏制 , 许多 医院临 床用血量出现稳 中有降的可喜局面。 2 0 1 2 年是我院 “ 三甲医院” 复审的关键年。为进一步贯彻相关法律
法规 , 树立全院医护人员依法 管血 , 依规用血 的职
输血科人员认真调查输血反应原因并记录 , 然后给 予正确 的反应评估报告 ; 对调查评估结果及采取的
7 5

经验交流 ・
临床输血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李 菲 闫 波
随着我国输血医学 的不断发展 , 输血工作已纳 入法治管理范畴 , 卫生部 先后 颁布和实施 了《 中华
记录输血过程 或记录不完整 、输血反应处理不及 时、 未填写输血反应 回报单等问题 。
1 . 3 血 后
血, 使临床用血更规范 , 更安全 。临床用血评价包括 前 中后三个阶段 , 用血后评估主要是对前一段临床
员送血样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这些不足之处如果没 有得到及时纠正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
1 . 2 输血 中
用血的总结 , 审视用血过程 , 评估临床用血 的合理
性, 是否达到输血 目的、 是否符合输血指征 、 是否要
4 改进 措施 与效 果
m, 真正符合急诊用血的只有 5 %一8 %。 大量的不符
合要求的急诊用血破坏了国家用血法规 的严肃性 , 扰乱了正常用血秩序 , 混淆 了急诊用血和平诊用血 的 r r , I  ̄ 1 。由于这样 的“ 安全输血 观念 , 导致不合理
上述问题 已成为我 院主要制约输血工作健康
码 。另外还要求能够识别输血反应 , 一旦发生 , 立即
采 取措施并在病历上记 录输 血反应情况 和填 写输

临床用血情况分析:国际用血经验交流

临床用血情况分析:国际用血经验交流

临床用血情况分析:国际用血经验交流一、引言血液作为生命之源,对临床救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用血需求不断攀升。

然而,血液资源紧张、血液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用血管理水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本文将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国际用血经验交流的意义。

二、临床用血现状1.血液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亿人次需要输血,而实际献血人数仅为8500万人次。

我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临床用血需求与献血人数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尤其是在节假日、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血液供应紧张的状况更加凸显。

2.血液安全风险血液安全是临床用血的核心问题。

输血传播疾病、血液制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虽然我国血液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献血者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献血者以年轻人为主,而中老年献血者比例较低。

这使得血液资源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

此外,无偿献血者占比不高,不利于血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际用血经验交流1.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血液使用国之一,其临床用血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完善的血液法规体系:美国建立了严格的血液法规体系,对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

(2)高效的血液管理机制:美国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血液进行实时追踪,确保血液安全。

(3)多元化的血液来源:美国鼓励无偿献血,同时开展家庭献血、社区献血等多种形式的献血活动,保障血液供应。

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全球献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临床用血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澳大利亚通过广告、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识和参与度。

(2)严格的血液检测标准:澳大利亚对血液进行严格的病原体检测,确保血液安全。

(3)创新的血液使用策略:澳大利亚在临床用血方面,推广血液保护、血液替代等新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血液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针对我市2023年1月~7月,血液供需失衡,血液库存持续偏低,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定制相应的处理措施。

方法:对2022年1月~7月采集量用血量及去白红悬出库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结果: 2022年1月~7月采集人次17187人次,2023年1月~7月16137人次,采血人次下降1050人次(1.06%)。

红悬出库量2022年1月~7月28841U,2023年1月~7月26869U,出库量下降1.07%。

结论:采血量下降必然导致红悬出库量下降,血液库存一直处于告急线及警戒线。

血站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和团体献血的招募,提高大规模团体献血时的服务水平,让献血者较好的献血体验。

医疗单位严格遵循《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把输血质量,细化评价公式,使临床用血更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临床输血、献血宣传、血液资源供需失衡血液输注是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特别是失血性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是立竿见影的手段。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不断增长,导致血液供需失衡,无法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我站针对血液库存紧张采取了相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对202年1月~7月及2023年1月~7月的血液采集量及红悬用量进行对比,血液采集量下降了1.06%(17187/16137)。

1.2方法根据本市的全年用血量制定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告急线、紧急告急线、预警线、最高库存警戒线。

采集全血200ml制备出的悬浮红细胞1单位,单位用(U)表示。

见表1我市红悬库存量警戒动态记录表(U) 表1结果根据供血科登记的《常规血液制剂库存量警戒动态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2023年1月~7月去白红悬除AB型库存保持平稳供应外,A型、B型、O型较长时期处于处于预警及告急阶段。

出现库存最高警戒线时均为高校大学生大规模团体献血后,库存补充充足10天后去白红悬库存又回到库存预警及告急阶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 卫 生事 、 世 管理 ̄ 2 0 1 5年 第 2期 ( 第 2 6器
总第 1 4 4期
晰 。有些 法规 、 制度 、 技术 规范 等未 能及 时更新 。如
系统过 于 简单 , 不 能及 时升 级更 新 , 无 法正 常使 用 。
疗 机构 临床用 血管 理办法 》 于2 0 1 2年 8月 1日起 施 行, 其法 律地 位 较 之 废 止 的卫 生 部 规 范 性 文 件 《 医
有8 5 % 医院建 立 了一 整套 输 血 管 理 方 面 的规 章 制 度, 有 了基本 的文 件 框 架 ; 有6 0 % 的 医 院基 本 落 实
现状 和趋 势 , 积极 做好 区域 内科学 合理 用血 的宣传 、
临床 用血 调配 、 业务指 导培训 工作 , 在各 医疗 机构 和 市 中心血 站临床 用血业 务 中起到 了较好 的承上启 下
的作 用 。
用, 对 临床 用血 行为 的检查 指导 还很不 够 , 导致 临床 输血 指征 掌握不 严 , 血 浆 滥用 及 成 分 血 不合 理 混 合
输注 的现象 屡 见不鲜 。
2 . 2 临床 用血 管理 制 度 不健 全 培 训 执行 不到 位
1 . 2 医疗机构 切 实 落 实管理 要 求 大部 分 医疗 机
①扬州市卫生局 扬州市 2 2 5 0 0 0
大 部分 医 院虽然建 立 了一整套 基本 的 临床用 血管 理规 章制 度 , 有 了基本 的文件框 架 , 但 仍不 够完 整清
疗机 构 临床用 血管理 工作 水 平 , 2 0 1 4年 4月 下 旬扬
州市 组织 对全 市 2 3家 二 级 以上 医疗 机构 开 展 了 临
展 了临床科 学合 理用 血 的教 育 与 培训 工 作 ; 六 是 三 级综 合 医院正逐 步 加 强血 液 管 理 信 息 系统 建 设 , 努

我国临床用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临床用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用甘油做冷冻保护剂于低温保存
使用前解冻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以脱甘油
去甘油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作悬浮液
该制品主要用于: * 稀有血型病人输血
*
*
自身血长期保存
一般认为输2或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
10g/L(洗脱甘油时损失红细胞较多)
24



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12
大力提倡成分输血
四、全血的缺点
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含量低,有些已丧 失功能,疗效差 全血是宝贵的社会资源,盲目输注全血是资源 浪费
13
14
1990-1996年美国血库协会统计资料

7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很多医院的输血流程不规范,配血报告 单陈旧(项目不全) 手术科室不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 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规定输血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组织但缺少活动,医院制定的输血规 章制度缺少培训,未使医、护、技三方 人人皆知 Rh(D)阴性及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普遍缺少 应急用血措施
术前血液检验:Hb 117g/L,Hct 0.35
术中失血:500ml
术前术中输血:悬浮红细胞 8U 病程记录输血理由:术中出血 术后血液检验:Hb 140g/L,Hct 0.42 红细胞输注是否符合指征?
27

血浆制品
新鲜冰冻血浆(FFP)

经隔离延迟复检并发放的FFP(放置至少90天, 直到供者下次献血做复检) S/D方法灭活病毒的混合血浆(以500~2500人 份混合,灭活病毒后经无菌过滤分装于200ml 袋内冰冻),亚甲蓝光照灭活病毒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临床用血供求矛盾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网络对于全国各地血液短缺的现象报道多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血液的供应紧张情况在我国局部地方仍然难以得到缓解,无偿献血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因此,有必要对临床用血供求矛盾的背后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用血供求成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314-01
近年来,“血荒”这个话题频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当中,“血荒”在部分大中城市成为常发事件,公众的献血意愿下降。

造成此现象有诸多原因引起,破解“血荒”难题也需要多方协力,综合应对。

1临床血液供求矛盾难以缓解的主要成因
1.1临床血液供应量增长水平低于血液需求的快速增长。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血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然而,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临床用血需求逐年大幅增长,在血液供应量以年均12%的速度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对手术禁区的不断突破,加之,医疗保险范围扩大,使临床业务量不断攀升,促使临床用血量的大幅增加;二是部分医疗机构不能对临床用血进行合理的运用,对输血的指征
掌握的太宽,自体输血工作管理较为薄弱。

1.2公众献血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基础薄弱,人口献血率只有8.7‰,与世界献血率最高国家——丹麦(67‰)相差58.3‰,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的平均水平相差36.7‰,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1.3‰的差距。

而且,近年来,部分地区采血量有下降趋势,据报道,2011年北京、浙江两地的采血量半年以来持续下降,献血人次比2010年同期分别下降5.59%和1.63%。

血液供求矛盾日渐突出。

1.3无偿献血基础薄弱,献血工作已进入瓶颈期。

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很多献血站的无偿献血者的来源均来自于大学生,献血者的队伍结构过于简单,这种情形下,在学生放假阶段容易导致季节性血荒的发生;二是血站基本分布在一些大中小城市,对农村的覆盖面积有限,是献血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三是卫生部门在协调无偿献血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采供血机构上门办事、动员团体献血,经常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该找谁,甚至有时连门都进不了,这些都给无偿献血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

1.4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力度不大,公众无偿献血意愿不高。

据走访调查了解,一些公众主要担心会因为献血而感染疾病或伤害身体,还有一部分公众对《献血法》以及血液的使用政策缺乏了解。

同时,公众受到网络和各大新闻媒体曝光的血液黑市交易和“卖血村”出现的负面影响,对血站及献血制度出现信任危机、加重了对无偿献血容易导致各类传染病的疑虑,增加了对这种公益性事业公
益性的怀疑,导致公众无偿献血意愿下降。

1.5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推动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一些地区的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无偿献血工作管理领导和组织推动工作不够
得力,缺乏长远眼光和和创新精神,人力、财力、物力也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献血法》的第七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区,国家的公务员在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占有很小的比例,这不仅仅没有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甚至有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

此外,一些地区血站的采血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率和公众献血热情也是不可忽视的。

2对策建议
2.1加大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推动力度,将无偿献血率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内容。

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需要。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献血法》履行相关责任,发挥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作用,科学谋划,使政策发挥出应有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为此,建议将无偿献血率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内容,以此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发展。

2.2加大无偿献血经费投入。

目前,我国的采供血机构多数还是差额、定额补助单位。

采供血工作的大部分成本、运转开支都依靠单位自筹解决,采供血机构一直以来都背负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为此,建议国家财政加大对无偿献血经费的投入,保证血站的积极有效运转,大力建设位于农村的采血点,扩大血站在农村的覆盖面积。

也可组织社会公益团体建立多种无偿献血公益基金,用于补助无偿献血范围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扩大覆盖。

2.3探索建立无偿献血保险制度,提高献血者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献血保险作为满足人们回避风险,抵御意外事故损害的一种社会救助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接受和认可。

这种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出于对献血者考虑,在他们受到意外伤害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解决一些突出的困难,让献血者感受到献血时无忧,获保时温暖,这对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可激发献血者更关注,更关心,更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真正让献血者感受到“我献血,我快乐”的人文精神。

保险业参与无偿献血保险能增强献血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推动无偿献血队伍的发展,拉近了献血管理机构和献血者的距离。

3结束语
从管理角度分析,破解“血荒”难题还必须建立长效科学的管理机制。

其中,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将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作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科普知识进行普及宣传,要广泛的利用各种媒体传播渠道将无偿献血进行强化和普及,消除民众心中对于无偿献血的恐惧感,使民众积极的投身到无偿献血的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周建秋.血荒产生原因初探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2(3)
[2]朱兴德,钟发德,庄立,宁波市无偿献血保险制度的实践与
体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09
[3]中国人大,将无偿献血纳入文明城市考核,2012年,1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