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思齐全文鉴赏

合集下载

左传诗书杂记「左传所引诗经解析」(七)

左传诗书杂记「左传所引诗经解析」(七)

左传诗书杂记「左传所引诗经解析」(七)左传诗书杂记(七)其七左传所引诗经解析左传中大量引用了《诗经》,这为我们审定和理解《诗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得以一窥春秋时期诗经的原貌。

当然,左传的写作年代目前还有争议,很可能是在周末,甚至汉初,但毕竟距离春秋时期较近,还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篇,王孙满的回答中有“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从这句可以看出,王孙满的答复是经过了作者的加工,而作者肯定看到了“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的结果,而杜撰成王的卜筮。

从成王定鼎于郏鄏,经三十世,七百年,就已经到了周末乃至秦汉了。

左传中所引的诗经中,提到诗的标题的有《采繁》《采蘋》《行苇》《泂酌》《硕人》《载驰》《清人》《河水》《六月》《鲁颂》《菁菁者莪》《嘉乐》《湛露》《彤弓》《黄鸟》《板》《四月》《采薇》《武》《韩奕》《绿衣》《肆夏》《文王》《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摽有梅》《角弓》《匏有苦叶》《巧言》《黍苗》《常棣》《鱼丽》《南山有台》《蓼萧》《缁衣》《辔之柔矣》《将仲子兮》《相鼠》《草虫》《鹑之贲贲》《隰桑》《野有蔓草》《蟋蟀》《桑扈》《既醉》《茅鸱》《小旻》《大明》《小宛》《瓠叶》《鹊巢》《野有死麇》《绵》《节》《甘棠》《吉日》《祈招》《羔裘》《褰裳》《风雨》《有女同车》《萚兮》《我将》《采叔》《新宫》《车辖》《无衣》《静女》《竿旄》《扬水》《圻父》。

从以上标题可以看出,在《左传》创作之时,诗经的诗就有了标题。

而以上有标题的诗中,《河水》、《肆夏》、《辔之柔矣》、《茅鸱》、《新宫》、《车辖》《圻父》诸篇不见于通行本诗经;《将仲子兮》、《鹑之贲贲》、《野有死麇》、《节》、《采叔》、《竿旄》、《扬水》、《车辖》《圻父》的篇目与通行本诗经篇目略有差异。

当然,《新宫》可能是《新台》的误抄,《节》推测为《节南山》。

而《肆夏》,诗经《时迈》中有“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但考虑到本句已经是诗的末句,而且左传中还引过,因而不宜认为《肆夏》是《时迈》的第二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原文及解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原文及解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原文及解释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摘自:《论语·里仁篇》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里仁篇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诗经思文原文和翻译

诗经思文原文和翻译

诗经思文原文和翻译诗经思文原文和翻译西周当时已经是君临天下的政权,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自然是这种权威的宣告,但又是秉承天命子育万民的一种怀柔。

昌盛的、向上的政权不会在立威的同时忘记立德,西周政权也保持着这种明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吧。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

陈常于时夏。

注释⑴文:文德,即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功德。

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

舜时为农官。

⑵克:能够。

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⑶立:通粒,米食。

此处用如动词,养育的意思。

烝民:众民。

⑷极:极至,此指无量功德。

⑸贻:遗留。

来:小麦。

牟:大麦。

⑹率:用。

⑺陈:遍布。

常:常规,此指农政。

时:此。

夏:中国。

译文追思先祖后稷的功德,丝毫无愧于配享上天。

养育了我们亿万民众,无比恩惠谁不铭刻心田?留给我们优良麦种,天命用以保证百族绵延。

农耕不必分彼此疆界,全国推广农政共建乐园。

鉴赏《维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过八句。

究其原因,便是周朝历代先王的丰功伟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须赘述。

就此篇而论,后稷的传奇性经历和诞降嘉种、是获是亩赐民百谷的无量功德,在同属《诗经》的《生民》中便有详尽的叙述与颂扬。

《生民》即使未能创作于《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内容则必然早就广泛流传于民间。

周颂(包括《思文》)都是西周早期的作品,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周代先王的颂扬尤为热烈。

周武王以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在牧野伐灭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尚书·牧誓》)的纣王,建立起西周王朝,救万民于水火。

王室为光宗耀祖,百姓为感激解放,这就造成了对新政权、自然也包括对新政权先王们热情讴歌的盛况。

或许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历代众多学者形成了《思文》为周公所作的强有力的共识。

诗篇是盛朝的颂歌,作者是盛朝的大圣人,这一共识的形成也极自然。

《诗经》中的多篇作者都归之于周公,此处不具论,而《思文》一篇却未必如是。

诗经《思齐》原文及赏析

诗经《思齐》原文及赏析

诗经《思齐》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思齐》原文及赏析【导语】:思齐大任①,敬慎庄重的大任, 文王之母。

诗经《思文》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思文》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思文》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思文》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思文后稷,追思先祖后稷的功德,克配彼天。

古代诗歌诗经欣赏10首

古代诗歌诗经欣赏10首

古代诗歌诗经欣赏10首古代诗歌诗经欣赏10首(篇1)[先秦] 诗经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古代诗歌诗经欣赏10首(篇2)[先秦] 诗经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昂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文王[先秦] 诗经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

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

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

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

四牡业业。

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古代诗歌诗经欣赏10首(篇3)[先秦] 诗经文王在上,於昭於天。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文王之什大雅诗经思齐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文王之什大雅诗经思齐
4
注音
sìchபைடு நூலகம்nɡrényǒudé,xiǎozǐyǒuzào。 肆成 人 有 德,小 子有 造 。 ɡǔzhīrénwúyì,yùmáosīshì。 古之 人 无斁,誉髦 斯士 。
5
题解
赞美文王善于修身、齐 家、治国,这同他祖母 和母亲的教育、妻子的 帮助是分不开的。
6
注释
1、齐(摘zhāi):肃敬。《毛传》:“齐,庄。” 2、周姜:《集传》:“媚,爱也。周姜,大王之妃大姜也。” 3、大姒(似sì ):《毛传》:“大姒,文王之妃也。” 《郑笺》:“徽,美也 。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令。” 4、惠:恭顺。《郑笺》:“惠,顺也。” 5、恫(同tóng):痛。《毛传》:“恫,痛也。” 6、寡妻:嫡妻。《毛传》:“刑,法也。寡妻,适(嫡dí )妻也。” 7、御:《玉篇o彳部》:“御,治也。” 《集疏》:“刑寡妻,至兄弟,以御 家邦,即身修、家齐、国治之道也。” 8、雍雍、肃肃:《集传》:“言文王在闺门之内则极其和,在宗庙之中则极其 敬。” 9、射:厌倦。《通释》:“临者,临视之义。保者,保守之义。” 10、肆:故。戎疾:灾难。不:语助。殄(舔tiǎn):绝。 11、烈假:瘟疫。瑕: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语词。不闻,闻也 ;不谏,谏也。式,用也。入,纳也。言善言则用之,进谏则纳之。” 12、斁(杜dù):败坏。《集传》:“古之人,指文王也。” 13、誉髦斯士:《毛传》:“古之人无厌于有名誉于之俊士。”
思齐
诗经 大雅 文王之什
Yunku
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诗经解读

诗经解读

劝学网小雅《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gǒng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jí,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yòu ,麀yōu 鹿攸伏。

麀鹿濯zhuó濯,白鸟翯hè翯。

王在灵沼,于wū牣rèn 鱼跃。

虡jù业维枞cōng ,贲fēn 鼓维镛yōng 。

于论鼓钟,于乐辟bì廱yōng 。

于论鼓钟,于乐辟廱yōng 。

鼍tuó鼓逢péng 逢,矇méng 瞍sǒu 奏公。

《灵台》题解:当政者,总喜欢用歌舞升平来掩盖民间疾苦、用歌功颂德来掩饰贪污腐败。

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才能算是太平盛世,这不是靠自己吹嘘,也不是靠吹捧,而是要百姓发自内心地拥护,所谓真正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德者,百姓自然爱戴,而个人就无须自称是什么“核心”了;相反,无德者,民怨沸腾,只能用武力镇压冠之以平乱,自然需要有人来歌颂。

这就是儒家所讲的王道,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

周朝之所以有八百年天下,是因为从古公至季历、文王,历代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政思想,这才有“天下人士皆往之”的结果,才有“不战已胜、一战而成”的国力。

本诗讲文王实行仁政之后,受到百姓的拥护。

百姓受文王之恩而无以为报,一听说文王想要建一亭台水池,于是奔走呼告,大家一起自觉地来设计、建造文王的楼台、园子和水池,并恭敬地称之为“灵台”、“灵囿”和“灵沼”。

《毛诗》云:“灵台,民始附也。

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 由此可见,本诗主要是讲文王有德而众望所归。

该诗共分5章,每章四句。

本诗所涉及之“三灵”,并非西安长安区,而是宝鸡岐山县一带。

因文王当时只是诸侯而不是天子,所以部分学者认为灵台是祭天之说不当。

学习这一首诗,并不是在自家楼台上写一块匾“经始灵台”来装点门面,而是要明白国家还不富裕时就建什么国家大剧院,这是乱用民脂民膏,而今年开始提倡节俭、春晚也适可而止,这就是关注民主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之思齐全文鉴赏
导读: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注释
(1)思:发语词,无义。

齐(zhāi):通“斋”,端庄貌。

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2)媚:美好。

周姜:即太姜。

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3)京室:王室。

(4)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

嗣:继承,继续。

徽音:美誉。

(5)百斯男:众多男儿。

百,虚指,泛言其多。

斯,语助词,无义。

(6)惠:孝敬。

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7)神:此处指祖先之神。

罔:无。

时:所。

(8)恫(tōnɡ):哀痛。

(9)刑:同“型”,典型,典范。

寡妻:嫡妻。

(10)御:治理。

(11)雝(yōnɡ)雝:和洽貌。

宫:家。

(12)肃肃:恭敬貌。

庙:宗庙。

(13)不显:不明,幽隐之处。

临:临视。

(14)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

“射”为古“斁”字。

保:保持。

(15)肆:所以。

戎疾:西戎之患。

殄:残害,灭绝。

(1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

瑕,与“殄”义同。

(17)式:适合。

(18)入:接受,采纳。

(19)小子:儿童。

造:造就,培育。

(20)古之人:指文王。

无斁(yì):无厌,无倦。

(21)誉:美名,声誉。

髦:俊,优秀。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

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

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

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

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

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
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

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鉴赏《思齐》全
二十四句,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

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

相比较而言,毛传的划分更为合理,故后代大多从之。

首章六句,赞美了三位女性,即“周室三母”:文王祖母周姜(太姜)、文王生母大任(太任)和文王妻子大姒(太姒)。

但其叙述顺序却并非按世系进行,而是先母亲,再祖母,后妻子。

孙鑛对此分析道:“本重在太姒,却从太任发端,又逆推上及太姜,然后以‘嗣徽音’实之,极有波折。

若顺下,便味短。

”(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说此章“重在太姒”似可商榷,但言其“极有波折”尚可一听。

马瑞辰对此亦曰:“按‘思齐’四句平列。

首二句言大任,次二句言大姜。

末二句‘大姒嗣徽音’,乃言大姒兼嗣大姜大任之德耳。

古人行文自有错综,不必以思媚周姜为大任思爱大姜配大王之礼也。

”(《毛诗传笺通释》)
《毛诗序》谓此诗主旨是“文王所以圣也”,孔颖达疏曰:“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

文王自天性当圣,圣亦由母大贤,故歌咏其母,言文王之圣有所以而然也。

”欧阳修亦曰:“文王所以圣者,世有贤妃之助。

”(《诗本义》)按此之意,文王
是由于得到其母其妻之助而圣,所以此诗赞美“文王所以圣”即是赞美周室三母。

但整首诗只有首章言及周室三母,其余四章片言未提,正如严粲所云:“谓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

”(《诗缉》)毛传和郑笺是将首章之意作为全诗之旨了。

其实此诗赞美的对象还是文王,赞美的是“文王之圣”,而非“文王之所以圣”。

首章只是全诗的引子,全诗的发端,重心还在以下四章。

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

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

后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则于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那样为德所化;然后又作表率于兄弟,使兄弟也为德所化;最后再推及到家族邦国中去。

这三句颇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味。

毛传将此章第四句“刑于寡妻”的“刑”训作“法”,郑玄笺曰:“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至于宗族。

”除此诗外,“刑”在《诗经》中还出现五次,共有两种解释:一为名词的“法”,一为动词的“效法”。

此诗的“刑”是动词,所以还是解释“效法”为好,况且郑玄所说的“礼法”是后起的概念,恐非文王时就有。

“刑于寡妻”即“效法于寡妻”,也就是“被寡妻所效法”,所以“刑”逐渐又引申为“型”,即典型、模范,此诗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第三章开始,每章由六句转为四句。

第三章的前两句承上章的`后三句而来,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后两句“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进一步深化主题。

“不显”一词在《诗经》中还有十一见,其中十处作“丕显”(即很显明)
解,唯有《大雅·抑》“无日不显,莫予云觏”作“昏暗、不明亮”解,意即:莫说因为这里光线昏暗而无人能看见我。

朱熹《诗集传》释曰:“无日此非显明之处,而莫予见也。

当知鬼神之妙,无物不体,其至于是,有不可得而测者。

”此诗的“不显”亦是这个意思。

《诗集传》释此句曰:“不显,幽隐之处也……(文王)虽居幽隐,亦常若有临之者。

”也就是说此句意谓:文王即使身处幽隐之处,亦是小心翼翼,而不为所欲为,因为他觉得再幽隐的地方也有神灵的眼睛在注视着。

此处甚有后代“慎独”的意味。

第四句的“无射”在《诗经》中凡三见,其他二处均作“无斁”解,此处恐亦不例外。

“无斁”是无厌不倦之意。

“无射亦保”的“保”即《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保”,全句谓文王孜孜不倦地保持美好的节操。

如果说第三章言文王“修身”的话,那么最后两章就是“治国”了,所以方玉润说:“末二章承上‘家邦’推广言之。

”(《诗经原始》)第四章的前两句“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谓文王好善修德,所以天下太平,外无西戎之患,内无病灾之忧。

诸家有关“瑕”、“殄”二字的解释五花八门,繁不胜繁。

其实这二字意义相近,《尚书·康诰》有“不汝瑕殄”,“瑕”“殄”并称,孔安国传曰:“我不汝罪过,不绝亡汝。

”可见二字均有伤害、灭绝之义。

第四章后两句“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各家的解释亦是五花八门,越说越糊涂,还是《诗集传》说得最简单明了:“虽事之无所前闻者,而亦无不合于法度。

虽无谏诤之者,而亦未尝不入于善。


最后一章不难理解,主要讲文王勤于培养人才,只是最后一句“誉髦斯士”,稍有争议。

高亨《诗经今注》说:“‘誉髦斯士’,当作‘誉斯髦士’,‘斯髦’二字传写误倒。

《小雅·甫田》:‘燕我髦士。

’《大雅·棫朴》:‘髦士攸宜。

’都是髦士连文,可证。

”其实不必这样推断。

“誉”是好的意思,“髦”是俊的意思,在此均用作动词,“誉髦斯士”就是“以斯士为誉髦”。

薛瑄说:“《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

”(见《传说汇纂》)确实,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满体现。

【关于诗经之思齐全文鉴赏】
1.诗经《思齐》
2.诗经:思齐
3.诗经《大雅思齐》原文翻译鉴赏赏析
4.诗经《大雅·思齐》原文翻译鉴赏
5.诗经鸳鸯全文及鉴赏
6.诗经《小雅·北山》全文鉴赏
7.诗经《小雅·大东》全文鉴赏
8.诗经《小雅·小明》全文鉴赏
上文是关于诗经之思齐全文鉴赏,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