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分享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分享》

中班社会教案《分享》中班社会教案《分享》中班社会教案《分享》1活动目标:1、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2、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与同伴分享的,以及分享后的感受。
3、感受与他人分享物品与快乐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4、感受从分享物品到分享快乐。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好朋友》;2、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件最喜欢的小物品,玩具、图书、食品等;教师带一张和朋友在一起玩得最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
(1)你的好朋友都是谁?(2)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点评:选择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直接切入主题,层层递进,引向深入,大大调动了幼儿自由大胆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2、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好朋友》。
提问:故事中,这两个好朋友是谁?小兔子是怎样招待她的好朋友的?你的家里来了客人,你会怎样招待呢?(点评:生动形象的故事课件既能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又可以通过课件中小动物的具体行为帮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要分享的道理。
)3、幼儿共同分享物品,体验其中的愉悦。
(1)幼儿展示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物品,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物品,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玩法等。
中班社会教案《分享》2活动目标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玩具或者食物、图书等)或快乐的事情与小伙伴们共享。
2.能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并与同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验分享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提前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如一个玩具、一本书等布置“我喜欢的展示台”。
2.《一粒谷子》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收集幼儿在家中以及幼儿园和同伴分享的照片做成课件。
3.幼儿教学资源1第14-15页。
活动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所需要的。
中班社会教案12篇 社会中班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12篇社会中班教案下面是分享的中班社会教案12篇社会中班教案,供大家阅读。
中班社会教案1设计思路:春节刚过,孩子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在走亲访友中,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新年的祝福语,而这些内容也是我们中国春节的传统特色,代表了大家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因此在这个时机进行本次活动是比较适宜的。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回忆交流,幼儿说说对于祝福语的已有经验;第二、第三环节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引发幼儿观察想象不同物品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以及祝福语中数字的有趣现象,引发幼儿学说祝福语的兴趣;第四环节作为延伸环节,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幼儿尝试送出祝福。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物品特征、谐音和数量学说相对应的祝福语。
2、体验人们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回忆交流——说说自己春节里的祝福语1、春节里,看到亲戚长辈,你们有没有说过甜甜的话?你说的什么?2、小结:是呀,刚才你们说的都是祝福的话,这些甜甜的话会让听的人很开心。
二、观察想象——尝试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1、春节里除了说甜甜的话,还有很多好东西呢,我们来看看。
2、(出示图片)你看见过这些东西吗?这些也是春节里不能少的,每样东西可都有一句甜甜的话哦。
(灯笼—红红火火、糕—高高兴兴、汤圆—团团圆圆、糖果—甜甜蜜蜜、鱼—年年有余、甘蔗—节节高升)3、老师示范一个,可请幼儿来猜一猜4、小结:原来甜甜的话都藏在这里了啊,再来考考你们哦,老师点,幼儿说。
三、学学找找——尝试按1—6的数字学说相对应的祝福语1、这些也是甜甜话,你知道是什么吗?(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2、有人认识数字了,这些甜甜话里都藏着数字呢,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3、小结:甜甜话代表了美好的祝愿,让我们把这些祝福送给好朋友吧。
四、延伸——向大家拜年幼儿运用自己学会的甜甜话和老师、同伴拜年。
中班社会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感冒后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分享果果》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分享果果》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分享果果》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分享果果教学内容:社会性教育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爱与分享的品质;2. 培养幼儿合作与沟通能力;3. 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分享;2. 学会与他人合作;3. 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故事书《分享果果》;2. 多种水果;3. 分享礼物。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10分钟)1. 和幼儿一起回顾前几天学习的“朋友是什么”。
2. 出示一些水果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水果名称。
STEP 2:讲授故事(15分钟)1. 出示故事书《分享果果》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 逐页讲述故事,强调故事中主人公果果愿意与小朋友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STEP 3:分享活动(20分钟)1. 给每个幼儿一份水果,同时告诉他们可以选择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水果。
2. 观察幼儿的行为,引导他们互相分享。
STEP 4:合作游戏(1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如传递水果、堆积水果塔等。
2. 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分享工作。
STEP 5:分享礼物(10分钟)1. 准备一些小礼物,并告诉幼儿可以选择一个礼物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朋友。
2. 观察幼儿的选择,并让他们亲自送礼物给朋友。
STEP 6:总结讨论(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提问幼儿分享的好处。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一些关于友情和分享的绘画、手工制作活动。
2.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分享食物、玩具等。
评估方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愿意分享和合作、个人和团队表现等。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分享果果》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奇妙的商店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商店的基本概念,并能将所见所闻进行简单的描述。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能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29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29篇】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一、教学理念:分享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可以让幼儿学会分享和体验分享后的快乐,为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孩子,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比较突出,喜欢独享玩具、食物……且不能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常为一个玩具而争吵,这不利于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针对幼儿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分享食物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大方、豁达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二、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乐意与朋友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各种好吃的食物若干(三)活动过程1、心理前测:让幼儿自由品尝食物。
2、第一次心理辅导:与幼儿讨论:没有吃到东西的小朋友会怎么样?怎么办?3、第一次行为练习: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4、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第二次心理辅导:请幼儿说说分享食物的感受。
5、第二次行为练习: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6、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第三次心理辅导:幼儿自由和同伴说说你和谁分糖果?你高兴吗?7、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8、告诉幼儿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与他人分享。
教学反思:由于我们小朋友是今年刚入园的新生,所以我们选择了社会里的自我认识教育的活动《好听的名字》。
让幼儿在介绍自己的名字的同时也知道每个人都有个好听的名字。
不仅有大名还有自己独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义。
为了增加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我们设计了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
让老师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进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
鼓励幼儿在这个环节中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在认识名字的内容上,我们感到内容比较简单,于是我们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义和良好习惯的结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在看看、试试中发现到达一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并能比较路的远近。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0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够知道帮助他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愿意给他人带来快乐。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故事"微笑"ppt、哭和笑的表情图、白色圆形纸片、彩笔活动过程:一、观察表情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
1、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他后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你喜欢哪-一张表情?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看到图片后想到的事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2、请幼儿说出为什么喜欢这些表情,或是为什么不喜欢这些表情。
一一可以针对"微笑"的表情请幼儿进行充分的表达。
二、出示故事ppt 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了解故事内容。
一一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很着急呢?1、小鸟、大象和小兔子他们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2、想一下小蜗牛能为朋友做哪些事情呢?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并说出来。
E、欣赏故事,感知微笑也是可以帮助他人的。
一一教师利用ppt 进行故事的欣赏。
1、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想把微笑送给朋友?3、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小朋友们喜欢微笑吗?4、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呢?三、支持幼儿谈论对小蜗牛的看法,启发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一你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建议: 教师在提问中要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如: 因为小蜗牛笑的甜,两一个微笑的表情。
因为小蜗牛愿意帮助人,画一只手表示。
四、微笑快递,愿意给他人带来快乐。
一一引导幼儿把自己微笑画在纸上,制作两张,一张留给自己一张用快递游戏的方式邮寄个他人,把微笑传递给他人。
活动延伸:艺术区: 引导幼儿制作班级的标志或小组标记。
图书区: 制作微笑大书,把大家画好的笑容都进行装订,进行翻看和讲述。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篇二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目标预设】产生爱惜图书的情感,愿意与图书交朋友。
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易皱、易湿、易坏,尝试学习修补破损的图书的方法。
爱护图书,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重点:爱护图书,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产生爱惜图书的情感。
难点:学习修补破损的图书的方法。
【设计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本次活动紧扣着我园的"读书节"进行开展的,让孩子们在读书节里不仅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还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在书香园地里幸福成长。
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幼儿提供观察认知、讨论分享和动手实践的环境,教师以引导者、倾听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引导幼儿真心地与图书交上朋友,爱护图书,有效支持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欣赏图书——激发幼儿与图书交朋友的愿望;第二环节是图书哭了——产生爱惜图书的情感;第三环节是图书笑了——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第四环节我爱朋友——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活动过程】一、欣赏图书——激发幼儿与图书交朋友的愿望——"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客人,这些小客人想与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出示不同种类的图书:有折叠式的、逐页翻阅的,有点读发声的等等。
幼儿分组观察,引导幼儿轻轻翻阅,与图书朋友做轻轻动作。
集中交流:你在图书朋友那看到了什么?教师随意讲述一本绘本的故事,激发了幼儿对图书的喜爱。
小结:我们的图书朋友有不同类型的,通过这些朋友我们会获得很多的知识,讲故事、说儿歌等等。
(通过欣赏几种不同类型的新崭崭的图书,使幼儿了解图书的不同功能,图书会给我们带来知识与乐趣,从而产生想看这些图书、愿意与这些图书交朋友的愿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汇编8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汇编8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幼儿知道一些生活常用的礼貌用语,知道礼待他人。
2、幼儿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3、幼儿能体验礼貌用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图片,多媒体,铅笔,剪刀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和将这些语言用于实践。
所以此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知道生活用语并能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难点是幼儿将礼貌用语实践在生活中,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小朋友在早上来幼儿园时见到老师什么都没说,小朋友知道早上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吗?(幼儿答)哪下午的时候又要说什么呢?(幼儿答)小朋友都很聪明,哪小朋友们知道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语言吗?(幼儿讨论回答)所以我们将这些语言叫做礼貌用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礼貌用语,你们知道哪一些并且说说在什么时候用?(幼儿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幼儿的回答)2、活动环节:(1)(怎么说)宝贝们回答的都不错,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礼貌用语,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请小朋友说说你都听到了那些礼貌用语?(视频是到朋友家去做客还有吃饭的场景)刚才你们说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于他人见面时要说什么呀?(幼儿答)对了,当我们与他人见面时要问好,哪与他人分开时要说什么?(幼儿答)宝贝们真聪明,小朋友发现没有,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是我们该说什么?(幼儿答)你们到那些家里去做过客?有用到这些语言吗?(幼儿答)嗯,宝贝们说的都很好,现在呀我想来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去朋友家做客。
(情景表演)(2)(怎么做)宝贝们有没有注意到视频中当大人给小朋友东西是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呀?(幼儿回答)小朋友真厉害,当大人给我们东西时我们不仅要说谢谢而且还要双手接过来。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9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9篇)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怀、帮忙别人。
2、运用情景表演,把握帮忙他人的方法。
3、感知体验关怀他人和被人关怀的心理体验,有主动关怀他人的意识。
活动预备:1、报纸若干2、大象图片3、娃娃家玩具,图书4、老花眼镜一副活动过程:一、出示大象图片,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说说大象身体各局部的名称。
2、最近,大象不快乐,他为什么不快乐呢?3、听教师叙述故事,初步了解动物们是怎样关怀大象的。
4、提问:森林里的动物喜爱什么天气?谁不喜爱下雨天呢?为什么大象不喜爱下雨天?后来小动物是怎样帮忙大象的?你喜爱森林里的这群小动物吗?为什么?二、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进展争论和表演,感受雨天被人帮忙和帮忙别人的愉悦心情。
1、出示报纸。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什么?(雨伞)假如你有一把这样的雨伞,别人没有雨伞,你看到了会怎么做?2、请两位幼儿表演,学说:某某你要淋湿的,快来躲躲雨吧。
3、讲评她们的表演状况,教师查找她们表演精彩的地方加以表扬,如:学会说关怀别人的话、声音洪亮等。
4、一半幼儿拿报纸当做伞。
一半幼儿没有,请她们表演两两关怀别人的情景三、拓展幼儿思索: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什么困难?谁帮忙你的?他是怎么帮忙你的?你的心情怎样?四、请小朋友依据教师说的事情表演怎样关怀,帮忙别人。
1、小朋友,当你看到一位小朋友跌倒了,该怎么办?(请两位幼儿表演)2、一个小朋友不会玩嬉戏,而你会玩,你该怎么样?(请幼儿进入教师预备好的娃娃家表演)3、奶奶走路不便利,她想拿桌上的书,你该怎么做?4、你帮忙了别人,心情怎样?5、小朋友,以后我们比比谁做的关怀别人的好事最多,好吗?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心情温度计篇二活动目标:1.对心情有初步的熟悉,知道人的心情会变化,会用心情温度计记录自己的心情。
2.懂得保持良好的心情对身体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分享教案
中班社会分享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与同伴分享的,以及分享后的感受,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分享教案吧。
教材分析: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识,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
这样,对于形成幼儿的分享行为,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创设自发的分享行为的情境,让幼儿了解分享行为的具体做法,从分享物品到分享快乐,从具体到抽象,充分体验给予和被给予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以及感受同伴之间的温暖和关爱,从而规范行为,愉悦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2、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与同伴分享的,以及分享后的感受。
3、感受与他人分享物品与快乐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幼
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好朋友》;
2、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件最喜欢的小物品,玩具、图书、食品等;教师带一张和朋友在一起玩得最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你的好朋友都是谁?
(2)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点评:选择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直接切入主题,层层递进,引向深入,大大调动了幼儿自由大胆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2、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好朋友》。
提问:故事中,这两个好朋友是谁?
小兔子是怎样招待她的好朋友的?
你的家里来了客人,你会怎样招待呢?
(点评:生动形象的故事课件既能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又可以通过课件中小动物的具体行为帮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
要分享的道理。
)
3、幼儿共同分享物品,体验其中的愉悦。
(1)幼儿展示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物品,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物品,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