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泌尿系统笔记(一)

1.肾脏疾病的症状、检查、诊断及防治原则。
2.肾⼩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法、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肾脏疾病(Nephropathy/ Kidney Disease) ⼀、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以突起的⾎尿,蛋⽩尿,少尿,⾼⾎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尿为必备。
严重少尿,⾼⾎压、肾功能减退者可伴发充⾎性⼼⼒衰竭,浮肿,⽔钠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调及CNS症状。
如上述症状持续4-8周以上,病情不断恶化,可能为急进性肾⼩球肾炎。
2.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浮肿,⼤量蛋⽩尿(>3.5g/d),低蛋⽩⾎症(<30g/L),⽔肿及⾼脂⾎症等。
3.⾼⾎压可隐匿存在⾄肾衰才被发现,也可发⽣急性症状,包括头痛,视⼒模糊,抽搐,⼼衰等。
⾼⾎压严重程度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肾脏疾病致⾼⾎压有2⼤类: 1)肾⾎管病变所致,可发⽣单侧或双侧,主⼲或分⽀,⾎压常甚⾼。
主要因为狭窄肾动脉分泌过多肾素。
2)肾实质性⾼⾎压 4.⽆症状性尿异常持续性蛋⽩尿和(或)⾎尿,⽆⾼⾎压,⽔肿或氮质⾎症。
不少患者以后出现⾼⾎压,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指在相当长时间内肾⼩球滤过率已有下降,表现为贫⾎,夜尿,⾎肌酐,⾎尿素氮,⾎磷升⾼,⾎钙下降和双肾体积缩⼩等。
6.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可伴脓尿或菌尿等。
⼆、检查 常规检查⾮常重要,为诊断有⽆肾脏疾病的主要根据。
⽣理性见于 1.体位性(直⽴性)蛋⽩尿。
2.功能性蛋⽩尿。
病理性: I.蛋⽩尿正常⼈每⽇蛋⽩质排泄不超过100mg ,若⾼于150mg,则称蛋⽩尿。
(1)肾⼩球性蛋⽩尿多由于肾⼩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通透性改变及负电荷丧失。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笔记整理4

第五节:肾结核肾结核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结核,一只要是结核我们就该想到低热盗汗。
慢性膀胱刺激征+终末血尿二肾结核一、病理1.病理肾结核:有结核感染,没有症状,在尿中能查到结核杆菌。
2•临床肾结核:有结核感染,有症状,就是临床型的了。
3.肾自截:肾截断了,结核杆菌进不到膀胱了。
没有膀胱刺激征,但是肾里面还有结核杆菌。
全肾广泛钙化时,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肾自截,病灶内仍存有大量活的结核杆菌。
最大特点:有结核杆菌,没有膀胱刺激征。
4.膀胱挛缩:膀胱容量不足50ML就是膀胱挛缩。
二、临床表现:1.慢性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半年以上)是肾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尿频最早出现。
2.血尿:常为终末血尿。
3.脓尿:严重者尿如洗米水样,内含有干酪样碎屑或絮状物。
三、诊断1.尿液检查第五节:肾结核肾结核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结核,一只要是结核我们就该想到低热盗汗。
慢性膀胱刺激征+终末血尿二肾结核一•病理1•病理肾结核:有结核感染,没有症状,在尿中能查到结核杆菌。
2•临床肾结核:有结核感染,有症状,就是临床型的了。
3•肾自截:肾截断了,结核杆菌进不到膀胱了。
没有膀胱刺激征,但是肾里面还有结核杆菌。
全肾广泛钙化时,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肾自截,病灶内仍存有大量活的结核杆菌。
最大特点:有结核杆菌,没有膀胱刺激征。
4 •膀胱挛缩:膀胱容量不足50ML,就是膀胱挛缩。
二、临床表现:1•慢性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半年以上)是肾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尿频最早出现。
2•血尿:常为终末血尿。
3•脓尿:严重者尿如洗米水样,内含有干酪样碎屑或絮状物。
三、诊断1.尿液检查第五节:肾结核肾结核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结核,一只要是结核我们就该想到低热盗汗。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其中泌尿系统病学知识点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每位执业医师都需要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病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泌尿系统疾病分类泌尿系统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
肾脏疾病主要包括肾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而泌尿道疾病则包括膀胱炎、尿道感染、泌尿结石等。
二、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各异,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症状。
比如尿频、尿急、尿痛是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状;血尿可以出现在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中;疼痛性排尿障碍则是泌尿结石、膀胱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手段。
其中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液培养、肾功能检查、B 超、X射线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以进行肾脏穿刺、膀胱镜检查等其他进一步的检查。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选择。
对于泌尿道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泌尿结石,可以考虑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对于肾脏疾病,治疗方法涉及到减轻症状、控制原发病因等方面。
五、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预防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环节。
预防泌尿道感染可以通过多饮水、保持个人卫生等措施;预防泌尿结石则需要饮食注意和适当的运动。
对于一些容易导致肾脏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更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肾脏损害。
六、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比如针对肾脏疾病的研究,近年来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七、结语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是医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每位执业医师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文从泌尿系统疾病分类、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措施。
执业医师笔试手打笔记--泌尿

尿液检查1、蛋白尿2、管型尿3、血尿肾小球疾病1、概述原发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类发病机制2、本章所述疾病的分类3、三种肾小球肾炎的鉴别4、急性肾炎的诊断5、急性肾炎的治疗6、急进性肾炎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就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尿量突然减少,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时肾小囊内壁层上皮增生形成新月体7、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8、急进性肾炎的治疗血浆置换疗法---I、II型;2-4L/次,QD*10d甲泼尼龙冲击疗法:II、III型+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9、三种肾炎的治疗比较10、慢性肾炎的治疗11、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1、诊断标准:蛋白尿>3.5g/天,血浆蛋白<30g/L,水肿,高血脂2、病因:3、并发症4、治疗5、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起始足量---泼尼松1mg/Kg*d PO*8-12W缓慢减药—每2-3W(1-2W)减原量的10%,减至20 mg/d 长期维持—以最小剂量维持(10mg/d)维持半年左右激素敏感型—用药8-12W内肾病综合征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6、并发症的防治IgA肾病尿路感染1、概述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诊断尿感的最主要依据是真性细菌尿,而不是临床表现。
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是诊断尿感的金标准。
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的最主要依据是静脉肾盂造影,而不是临床表现,也不是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急性肾衰竭的最主要依据是血肌酐值,而不是临床表现4、尿感的定位诊断肾盂肾炎:38℃,明显肋脊角疼痛和叩击痛,血WBC上升上尿路感染—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尿NAG升高、尿β2-MG升高、尿渗透压降低下尿路感染—多有尿路刺激征,无全身症状,WBC不高,无肾区叩痛及尿白细胞管型5、尿路感染的治疗6、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1、概念2、临床表现3、肾前性和肾形ARF的鉴别4、急性肾功衰的治疗预防和治疗基础病因—首先要纠正可逆病因营养疗法—最好口服补充营养成分控制水钠摄入—24补液量=前24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前24尿量+500ml 处理水电解质紊乱预防和治疗感染---选择肾毒性小的药物透析治疗①高钾血症的治疗②透析的指证慢性肾功能衰竭1、概念慢性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60ml/min)>3月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2、慢性肾脏病分期3、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恶化诱因4、临床表现5、治疗泌尿系损伤1、各种损伤的比较2、尿道损伤肾结核肾结核的病变在肾---症状在膀胱髋关节结核的病变在髋关节---症状在膝关节病理肾结核的病变多为双侧性---临床肾结核的病变多为单侧性(90%)肾结核的血尿多为终末血尿---肾损伤为全程血尿早期肾结核—药物治疗一侧严重肾结核、对侧正常---肾切除双肾结核(一侧重、另侧轻)---先药物治疗、再切除病重侧双肾结核(一侧重、另侧肾积水)---先引流肾积水、再切除病重侧泌尿系梗阻1、病因2、病理生理梗阻以上部位—压力增高,尿路扩张积水梗阻如长时间不解除,终将导致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3、肾积水—诊断治疗4、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壁肥厚、隙室形成输尿管—代偿性扩张肾脏—积水、肾盂扩张、实质萎缩症状与前列腺大小不成比例,而取决于梗阻程度、病变发展速度、是否合并感染尿频—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排尿困难—最重要的症状5、急性尿潴留尿石症1、影响成石因素、成分及性质、病生肾脏肿瘤。
医学笔记-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35~37分)总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肾盂:输尿管与肾脏的交界的地方。
膀胱三角: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前列腺:后尿道与膀胱交界的地方。
24小时蛋白尿>3.5g= 肾病综合征。
24小时蛋白尿<3.5g = 肾炎。
无论是肾炎,还是肾病,检查最好的方法是肾活检;无论是肾炎,还是肾病,治疗最好的方法是血液透析。
尿液检查血尿(1~2分)一、分类:1.肉眼血尿:出血量超过1ml/L。
2.镜下血尿:在高倍显微镜下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二、原因:终末前后精、初道全膀上1.初始血尿:前尿道病变;2.终末血尿:前列腺、后尿道、精囊病变;3.全程血尿:膀胱以上(膀胱、输尿管、肾脏)的疾病。
三、根据血尿的来源分类:1.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经过肾小球滤过):红细胞多形性、形态、大小不一;2.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没有经过肾小球滤过):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
四、几种疾病血尿特点:无痛全程瘤、终末刺激核、疼痛血尿石。
1.泌尿系统肿瘤:无痛、全程血尿2.泌尿系统结核:终末血尿+ 膀胱刺激征(包括尿痛、尿急、尿频)3.泌尿系结石:疼痛+血尿蛋白尿(2分)正常人为阴性,范围:<150mg/d。
一、概念成人尿蛋白>150mg/d称为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3.5g称为大量蛋白尿。
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金标准。
(>3.5g/d为肾病;<3.5g/d为肾炎)二、分类在临床上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蛋白尿。
高蛋白饮食导致的蛋白尿为病理性蛋白尿。
1.生理性蛋白尿:无器质性病变,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分为功能性和体位性蛋白尿。
2.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
主要见于急、慢性肾炎。
肾小球的滤过膜有两个屏障,分别为:①损伤电荷屏障出现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最常见的疾病是肾病综合症。
(记忆:选择皮肤白的美女放电)。
②损伤分子屏障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尿中以大分子蛋白为主;最常见的疾病是糖尿病肾炎。
3.肾小管性蛋白尿: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增高;最常见的疾病是间质性肾炎。
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资料尿路结石(疼痛血尿石)上尿路结石1.结石成分:①最常见:草酸钙结石,呈桑葚状;②最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梗阻:。
磷酸钙、磷酸镁结石。
结石呈鹿角状,可引起恶变,也叫鹿角结石③家族性结石:称为胱氨酸结石:蜡样结石,最少见。
卡托普利可预防。
(4)尿酸结石:X线不显影,治疗用别嘌呤醇。
酸性尿易形成。
2.临床表现:疼痛血尿石。
肾绞痛+活动后血尿=输尿管结石;活动后血尿+肾区、肋脊角叩击痛=肾结石3.实验室检查:①首选→B超(新);次选X线(老);确诊: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②能评价肾功能受损和恢复程度→放射性核素肾显像。
次选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
4.治疗:结石<0.6cm→保守治疗;结石0.6-2.0cm→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体外碎石ESWL(远端输尿管通畅);>0.6cm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首选输尿管镜取石;>2cm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皮肾镜取石。
膀胱结石1、年轻人:营养不良,低蛋白饮食;老年人:泌尿性梗阻,前列腺增生。
2、临床表现:排尿突然中断,变换体位恢复。
3、治疗:<3cm膀胱镜取石;>3cm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
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肾癌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
好发于50-70岁2.三大表现:血尿(最重要,无痛性肉眼血尿→表明肿瘤侵入肾盏、肾盂)、肿块、疼痛(腰痛)3.诊断:最可靠影像学、鉴别也是→CT(银);确诊→肾活检(金)4.治疗:根治性肾切除(切的范围是患肾、周围脂肪组织、区域淋巴结)肾盂癌1.来源:移行上皮细胞,好发40-50岁2.诊断:首选静脉尿路造影(IVU)→充盈缺损;膀胱镜→输尿管口喷血(最特异!)确诊:输尿管肾镜活检3.治疗:手术切除患肾及全长的输尿管(输尿管也属于移行上皮细胞)膀胱癌(泌尿系最常见肿瘤)1.来源:移行上皮细胞2.分期:浸润深度是临床或病理的主要分期依据:TNM分期:1固(侵润粘膜固有层)2肌(T2a浅肌层、T2b深肌层)3周(T3a显微镜可见,T3b肉眼可见侵润周围组织)4转(侵润其他器官)3.临表:最早出现→血尿4.实验室检查:首选→B超(膀胱充盈缺损)确诊→膀胱镜活检70%位于侧壁和后壁,看膀胱镜浸润深度看CT。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泌尿系统(用心记住考点_必定能过!)

第14章:泌尿系統(32分)大苗老師3月21日第25講:第一節:尿液檢查一、血尿(一)概念:1.鏡下血尿:在高倍顯微鏡下檢查紅細胞>3個/高倍視野2.肉眼血尿:出血量超過1ml/L(二)原因:初始血尿:前尿道病變終末血尿:膀胱三角區、後尿道、精囊、前列腺病變全程血尿:膀胱、輸尿管及腎臟的疾病。
記憶歌訣:終末前(前列腺)後(後尿道)精(精囊)初(初始)道(前尿道)全(全程)膀上(膀胱及膀胱以上)(三)根據來源分為:1、腎小球源性血尿:紅細胞經腎小球濾過而形成,紅細胞有變形性,即紅細胞形態不一,大小不一,全程無痛。
2、非腎小球源性血尿:沒有經過腎小球濾過所以形態大小一致。
注:腎小球源性血尿與非腎小球源性血尿的鑒別:看紅細胞有沒有變形性●幾種疾病血尿特點:(死死記住)腎腫瘤:無痛全程血尿腎結核:終末血尿+膀胱刺激征泌尿系結石:活動後腰背痛+血尿相繼出現二、蛋白尿(正常人為陰性,正常值:0-150mg/d)(一)概念:1.成人尿蛋白量>150mg/d稱為蛋白尿。
2.超過3.5g/d稱為大量蛋白尿(腎病綜合征)(二)分類在臨床上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統內無器質性病變,尿內暫時出現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高蛋白飲食導致的蛋白尿。
蛋白尿分類記憶歌訣:兩腎混合一分組1.腎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見的蛋白尿。
腎小球的濾過膜有兩個屏障,分別為:電荷屏障、分子屏障。
(1)損傷電荷屏障出現選擇性的蛋白尿,尿裡邊以白蛋白為主。
(2)損傷分子屏障(機械屏障)出現非選擇性的蛋白尿,尿裡邊以除了白蛋白以外的其他大分子蛋白(血漿蛋白)為主。
2.腎小管性蛋白尿:見於間質性腎炎,此類蛋白尿不會超過2克。
3.混合性蛋白尿:腎小球和腎小管同時損傷。
最常見的是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帳狼愛吃糖)4.溢出性蛋白尿:常見於多發性骨髓瘤;5.分泌性蛋白尿:分泌性IgA蛋白尿(分手是為了愛情);6.組織性蛋白尿:多為小分子量蛋白質。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笔记整理6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复习笔记整理6 第六节: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我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肾癌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一、临床表现早期没有症状。
肾癌的三大典型表现:血尿、疼痛和肿块;血尿是占主要的,呈间歇无痛肉眼血尿,说明肿瘤已侵入肾盏、肾盂。
二、诊断1.B超:是常用的无创伤性检查,需配合CT或肾动脉造影检查(早期最简单的方法)2.静脉尿路造影(IVU)可见肾盏肾盂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移位3.X线检查:泌尿系统平片(KUB)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
4.CT:是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方法。
5.确诊我们用活检,没有活检就选CT.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CT。
最可靠(最好、确诊)的方法:活检。
三、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治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切得多,除了肾还包括附近其他器官。
5年生存率:早期局限在肾内肿瘤可达60%-90%肾盂癌一、病理病理类型:起源于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也叫移行细胞癌)。
还有一个膀胱癌也是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
二、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这个不特异),三、诊断首选逆行肾盂造影1.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指占位性,造影剂打不进去)2.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一一对应(题眼):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肾盂癌一一对应(题眼):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肾盂内充盈缺损+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四、治疗手术切除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肾母细胞瘤小儿沁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一一对应(题眼):5岁以下的小孩+腹部包块=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是经腹行换肾切除术、配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膀胱肿瘤一、病理:来自于异性上皮细胞。
其中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他的TNM分期:这个很麻烦,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很简单的记忆方法:1固:T1期浸润粘膜固有层2肌:T2a期浸润浅肌层T2b期浸润深肌层3周:T3期浸润周围组织4全:T4期浸润到其它器官二、临床表现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总论:1、血尿>3/HP2、肾小球源性:RBC大小不一(变异RBC),>50%,肾小球基底膜断裂,常见于肾小球肾炎。
非肾小球源性:变异RBC <50%,3、血尿的重要特点:无痛全程瘤终末刺激核疼痛血尿石4、尿蛋白:正常人<150mg,分类:生理学:一过性,功能性,体位性(青春期)病理性:○1、肾小球性→a.电荷屏障:白蛋白→选择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b.分子屏障:大分子IgG→非选择行蛋白尿→糖尿病肾病○2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B2微球蛋白/B2MG 直接诊断)○3溢出性:小分子为主(本周蛋白)→多发性骨髓瘤5、管型:>5000个/12小时为正常A.透明管型:正常人可见 B.红细胞管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有炎症)C.白细胞:肾盂肾炎 D.蜡样管型:肾衰,慢性肾炎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慢性肾炎、隐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为免疫介导炎症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又叫: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炎、急性肾炎)上感+血尿+水肿+高血压+c3补体↓→急性肾炎 100%病人有血尿,80%水肿(水钠潴留)高血压一过性治疗:休息+对症(只要上感出现血尿为急性肾炎,只要在急性肾炎的基础上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就是急进型肾炎)急进型肾炎分型:Ⅰ型:抗基底膜型:原位免疫复合型,抗GDM,可见线条样沉积Ⅱ型:循环免疫复合型颗粒状沉积Ⅲ型:无免疫复合物,安卡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型抗膜线条样,Ⅱ型复合颗粒状,Ⅲ型安卡无免疫,好帕血浆13来)诊断:大量壁层细胞增生(新月体)治疗:1、3血浆置换,2型→大剂量激素慢性肾炎15%由急性而来,85%没有急性感染1、水肿、血尿、少尿1年以上2、蛋白尿1~3g治疗:低蛋白饮食,原则:挽救肾功能为主要目标AECI,血压:血尿>1 →125/75 <1g →138/80(大2575 小38)不用激素肾病综合征标准:尿蛋白>3.5g 血浆白蛋白<30g病历分型:儿童<18岁→微小病变型非甾体药物可致该病成人(18-40岁)→细(喜)膜(膜)增生型中老年→膜型肾病并发症:上感低钠血症肾V栓塞(肾病综合征突然腰痛、血尿就是肾V栓塞)治疗:激素原则:起量足、时间长、患减药、长维持起量:1mg/kg 8-12周(期间不甲减量)减量:8-12周后每2周减量10%维持量:10mg/日,维持半年①肾病综合征无须预防使用抗生素,②白蛋白<20g,必须预防抗凝(低分子肝素)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IgA肾病→只有血尿,无其他症状无论肾源性还是肾病性,检查的最佳方法是肾活检无论肾源性还是肾病性,治疗的最佳方法是透析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有白细胞管型)下尿路感染:膀胱炎(无白细胞管型)所有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常见:大肠杆菌治疗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亚硝酸盐阳性,强烈提示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有管型急性肾盂肾炎都有膀胱刺激征,尿频最先出现,肾盂肾炎有发热,腰痛疗程:肾盂肾炎2周,膀胱炎3天慢性肾盂肾炎6月以上,三大表现:①確診靠V肾盂造影:肾盂变形,变窄。
②B超:肾外形凹凸不平,大小不等。
③持续肾小管功能损害:尿比重↓,渗透压↓治疗:敏感抗生素分组轮流使用泌尿系统有感染,但无症状→无症状细菌尿学龄期儿童,妊娠期妇女无症状细菌尿必须治疗,其它的不必治疗前列腺炎病菌为大肠杆菌前列腺炎:上行感染发热+膀胱刺激征会阴部肿痛附睾炎:发热+膀胱刺激征阴囊肿痛膀胱刺激征+发热+女=肾盂肾炎膀胱刺激征+发热 =膀胱炎治疗都用喹诺酮类药物肾结核表现:滴白①终末血尿+刺激性。
②来源于肺结核,→肾→附睾。
③肾自截:肾有结核杆菌,但结核杆菌的下排刺激输尿管,长期作用导致输尿管梗阻,而无膀胱刺激征。
实验室:金标准→尿查结核杆菌,银标准:V尿路造影,(但作为治疗的主要标志)治疗:①用药抗结核6-9月,②手术: A.一侧肾严重,另一侧正常→切病肾B.一侧肾严重,另一侧轻→先用药后再切C.两侧重→先早瘘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下尿路结石:膀胱、尿道上尿路结石:最常见的结石→草酸钙结石(桑葚状),最容易引起狭窄,感染、尿毒症的是硫酸钙磷酸酶结石(鹿角样结石)。
胱氨酸结石(蜡样结石)。
X线不显影:尿酸盐结石,别嘌呤可治疗(不用手术)临床表现:疼痛血尿石。
疼痛特点→○1肾脏肾区疼痛,肋脊角叩痛。
○2输尿管肾绞痛血尿特点:活动后血尿。
实验室:尿路结石首选B超,次选X线,确诊:腹平片+V尿路路造影(KVP)。
评价尿路结石肾功能首选放射性核素肾显下,次选KVB(腹平片)+IVP。
治疗:<0.6cm保守治疗 0.6~2cm:○1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碎石(前提是输尿管通畅,无狭窄)。
○20.6~2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取石。
○3>2cm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皮肾镜取石。
膀胱结石特点:小儿多见,排尿突然中断,变换体位后恢复。
金标准:膀胱镜。
泌尿系统肿瘤特点:无痛性全程血尿肾癌、肾盂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肾母细胞瘤。
肾癌:1、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2、主要是透明细胞癌(好发50-70岁),3、三大表现:血尿(侵犯到肾盂、肾盏),肿块,腰部疼痛,4、实验室: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是CT,鉴别诊断是CT。
5、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患肾+周围脂肪组织+区域淋巴结)。
肾盂癌:1、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
2、实验室,V尿路造影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膀胱镜可见输尿管口喷血(直接诊断)。
3、治疗:患肾+同侧全程输尿管。
肾母细胞瘤:5岁以下,腹部包块(直接诊断),复发率高。
膀胱癌:1、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2、来源于移行上皮细胞,3、侵润深度是临床和病理分度的主要依据,4、TMN分期:1固2肌3周4转T1:固有层分化好,个体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2肌层:浅肌:T2a,深肌:T2bT3:周围组织:显微镜:T3a 肉眼:T3bT4:转移确诊:膀胱镜活检治疗:T4化疗。
○1所有T1、T2分化好,肿瘤小,经尿道肿瘤切除术,○2T2分化不好,个体大,T3分化好,肿瘤小膀胱部分切除,○3T3分化不好,膀胱全切。
前列腺癌:1、好发于远离尿道的外周带,临床表现不明显。
2、PSA抗原,3、确诊:前列腺穿刺活检,4、分期:1小2包3周4转治疗:1期保守,2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3,、4期只要有侵犯,绝不手术,选择去势(睾丸切除、大量雌激素治疗)睾丸肿瘤:来源于精原细胞瘤,婴幼儿常见卵黄囊肿瘤(内胚窦瘤)AFP增高。
泌尿系统梗阻机械性(结构,异物),动力性(N系统)前列腺增生:结构:外周带,中央带,易行带。
典型临床表现:进行性排尿困难,最早出现尿频,充盈性尿失禁,只要看到饮酒后排尿困难直接诊断实验室:首选检查:直肠指检首先影像学:B超,确诊:前列腺穿刺检查治疗:药物:一代:æ受体阻滞剂(**咗嗪),二代:5-æ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手术:残余尿量>50ml或有尿储留选择手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UP)。
泌尿系统损伤肾损伤:肾挫伤:最轻,表现镜下血尿无需治疗肾部分损伤:明肉眼血尿绝对卧床休息肾全程损伤:肉眼血尿+(肾水肿、尿外渗、休克任何一个)手术肾蒂损伤:最严重,常死于现场。
首先CT检查。
尿道损伤:○1前骑球:前尿道-球部损伤-骑跨伤血尿特点:尿道溢血尿外渗:会阴,阴囊前尿道损伤会阴、阴囊不肿大,治疗:必须要做尿道端吻合术○2后坐盆:后尿道-膜部损伤-骨盆骨折尿外渗:耻骨后、膀胱后最容易发生休克治疗:耻骨下膀胱造瘘泌尿系统畸形隐睾:80%在腹股沟管,临床表现:阴囊空虚。
<1岁:观察(有下降的可能)。
≥1岁:HCG500U/周,10次,无效睾丸下降固定术,>2岁尝试下降术,不行睾丸切除。
鞘膜积液:1、都有透光试验阳性,2.分类:○1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睾丸摸不到、摸不清,○2精索鞘膜积液:睾丸可以摸到○3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阴囊大,平卧消失一般的鞘膜积液可以自行吸收,无需手术,对于体积较大的鞘膜积液,影响生活、行走,首选鞘膜翻转术。
急性肾衰(急性肾损伤)分类:肾前性:和血容量有关肾后性:和泌尿系统梗阻有关肾性:和毒性药品有关(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
临床表现:1、起始期:2、少尿期:<400,高钾、磷、镁,钙钠低,高钾是主要死亡原因3、多尿期:4、恢复期:治疗:1、纠正病因。
2、维持体液平衡(补液量:前一日尿量+500)。
3能量:35kJ/日,蛋白质0.8。
4、高钾治疗:○1,保护心脏,首选葡萄糖酸钙,○2纠酸,首选碳酸氢钠,○3促进钾离子细胞内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葡萄糖+胰岛素。
血钾>6.5必须透析。
慢性肾衰>3月,国外来源于糖尿病肾病,我国来源于慢性肾炎:国外CKD分期:○1.≥90 ○2.80-89 ○330-59 ○415-29 ○515我国肌酐分期(CR):代偿期: 133-177 不全代偿177,不全失常442,肾衰肌酐707,707以上尿毒症(氮质血症期)失代偿期:177-442 只要血肌酐>442必须透析肾衰竭: 442-707尿毒症期:>707临床表现:1.高血压(水钠储溜)-高钾-代酸。
2.最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只要慢性肾炎病人出现任何消化系统症状就是进入了慢性肾衰。
3.慢性肾衰死亡原因:心脑血管疾病。
4肾性贫血: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5.N系统:当一个肾衰病人出现昏迷,惊厥就是出现了尿毒症脑病。
6.肾性骨病:最重要原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VD3减少。
治疗:1.低蛋白。
2.高钾的治疗。
3.控制血压,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ACEI。
4.最佳方法:肾移植,次选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