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开放性设计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开放性设计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开放性设计实验报告——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卢柔铃,张铃苗指导教师:梁勇摘要:采用直接酸溶法处理鸡蛋壳,并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鸡蛋壳中钙含。

38.47%。

量,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鸡蛋壳样品中的钙含量平均为38.47%关键词:鸡蛋壳,直接酸溶法,EDTA络合滴定法,钙含量的测定1. 引言人们已发现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铁、钾等元素, 主要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其余还有少量镁、钾和微量铁,蛋壳在生活中来源广泛易得,其中95%。

测定和95%。

测定蛋壳中钙镁的含量方法包括: 配位滴定93%和钙( CaCO3) 含量高达93%法、酸碱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原子吸收法等。

实验前对配位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了比较,其中(KMnO4)氧化-还原滴定法步骤繁琐,原子吸收法测定条件较高,不易于操作,而络合滴定法简便易行,原理简单。

因此各实验方法都各有优点和缺点,而在进行定量分析时,样品处理方法很关键,选择正确的样品处理方法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基本保证。

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干式灰化法(干法)、湿式消化法(湿法)、直接络合滴定法测定蛋壳EDTA络酸溶法等,本实验采用直接酸溶法处理蛋壳,配合EDTA中钙含量。

2. 实验原理2.1 EDTA配制及标定原理:乙二胺四乙酸是最常用的氨羧络合滴定剂EDTA,也可用H4Y表示)。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难溶于水,因此,常用EDTA二钠盐(Na2H2Y·2H2O)来配制标准溶液。

以金属锌及其化合物为基准物标定EDTA的条件是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为缓冲溶液的溶液中进行。

在此条件下,二甲酚橙呈黄色,它与Zn 2+络合物呈紫红色,因为EDTA 与锌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更稳定,当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锌离子达到sp 时,二甲酚橙被置换出,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华师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

华师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不同品质牛奶中钙含量(致亲爱的华师师弟师妹们,分析化学记得好好学哦)摘要:本实验采用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了不同品质牛奶中的钙含量。

结果表明: 伊利高钙奶钙含量最高(125.30mg/100ml), 晨光鲜牛奶钙含量最低(98.78 mg/100ml),另外有风行鲜牛奶钙含量为(117.98mg/100ml),伊利纯牛奶钙含量为(103.38mg mg/100ml),关键词:牛奶; 钙含量; EDTA络合滴定法1、前言:钙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总量超过1千克,有人体“生命元素”的美誉。

人体中的钙99%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促进其生长发育,维持其形态与硬度;l%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细胞中,发挥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而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补钙越来越被看重为人们,而喝牛奶是补钙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市场上出售的牛奶中钙含量大约在100-125mg/100ml。

测定牛奶中钙的含量含量方法包括:EDTA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法等。

其中高锰酸钾滴定法属于间接滴定法,步骤比较繁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法测定条件较高,不易于操作,而EDTA滴定法属直接滴定法,所用仪器普通易得, 成本低廉, 分析时间短, 操作简单, 条件要求不高。

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干式灰化法(干法)、湿式消化法(湿法)、直接酸溶法等。

故本实验将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牛奶中钙含量,并用干式灰化法处理牛奶。

2、试验原理: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具有广泛性, 生成的配合物稳定、颜色明显, 易判断滴定终点, 并且是1:1 配位, 没有分级现象。

本实验中调节 pH=9~10,滴定前向样品中加入指示剂铬蓝黑, 它先与 Ca2+生成红色络合物, 反应式为: Ca2++In2-─CaIn(红色)。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限制了学生的 自由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尝试 了开放式模式 , 并有针对性的确定了开放实验项 目。结果表 明, 该教 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 积极性 , 培养创新意识 , 提式 开放性
徐光宪 院士认 为 2l世纪 化 学 的 核心 任 务 已经 演变 为广义 的分子 合 成化 学 和广 义 的 分析 化 学 。分 析化学 已经成 为化学 学科 的两 大核心 任务之 一 , 已经 触及生命 科学 、 材料科 学等各 学科各行 业 。国际 国 内 经济 总量在一定 程度 上依赖 于分析检 验 , 而人 才 市场
验证 性 、 计性实 验 为 主 的教学 实 验模 式 的 同 时 , 设 又 尝试 着开展 开放式 实验教 学 , 并确定 了分 析化 学开 放 实验 项 目。该教学 模 式 的展 开激 发 了学生 的学 习 兴 趣, 提高 了学生 的 自学 能力 、 动手 能力 和创 新意 识 , 推 动 了分析化 学实验 改革 的进 程 , 得 了令人 满 意 的效 取
和创新 意识 , 有助 于学生运 用综合 知识和相 关技 能解
决 实际 问题 。
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 将验证性、 开放性等多种实验 教学模式结合 , 分阶段、 多层次的实施开放式教学。
Ⅱ 堑 堂塞验 堂 堡 盔查
的 问题
分 析化 学实验 课 程是 化 学 、 生命 科 学 、 料科 学 材
学科的渗透, 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 ; 分析的样品纯品 多, 实物 少 , 因而学生就 实验 而实验 , 识不 到分析 实 认
际样品 的价值 ; 学生 实 验 的数 据处 理 停 留在 手 写式 , 基本没有借助于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来处理数据 , 拟合 实 验结果 , 进行 误差分 析等 。而开放 性实验 的教学模

开放型实验项目实验报告(3篇)

开放型实验项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小麦、大豆、水稻等。

2. 实验装置:光照培养箱、气体分析仪、温度计、秒表等。

3. 实验试剂:二氧化碳、蒸馏水、无水乙醇、NaOH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小麦、大豆、水稻等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2. 设置实验装置:将植物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调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3. 实验分组:(1)对照组:设置正常光照、正常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温度。

(2)实验组1:降低光照强度,保持正常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温度。

(3)实验组2:保持正常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正常温度。

(4)实验组3:保持正常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温度。

4. 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光合作用产物。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光照强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2. 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光合作用产物增加。

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3. 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温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说明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六、实验结论1.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杨秀琼、罗欣怡学号:20082401129、20082401130专业:08化学2班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项目:牙膏中游离氟和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实验类型:设计实验指导老师曹立娟老师题目:牙膏中游离氟和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一、【摘要】:牙膏中添加氟是防龋的有效措施,但摄人过量的氟可导致慢性氟中毒。

氟在牙膏中是以可溶性氟和难溶性氟形式存在。

能起牙齿防龋和再矿化作用的是可溶性氟,而可溶性氟在牙膏储存过程中会与其他成分如Ca2+缓慢反应,转化为难溶性氟而失去对牙齿的保护作用。

由于牙膏的基体复杂,影响准确度的实验因素较多。

本实验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牙膏中游离氟和可溶性氟含量,通过改变缓冲液ph从而确定本次实验的最优条件。

二、【关键词】牙膏;游离氟;可溶性氟,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酸度,三、【引言】目前,测定游离氟的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茜素锆比色法。

仪器法虽灵敏,但不易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分光光度法虽设备简单,但样品需进行繁琐的化学分离,难以获得理想的重复性。

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牙膏游离氟不仅简单、快速,特别是对于牙膏这样有浑浊度、粘稠的样液可直接测定。

故本次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原理: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以氟化镧单晶片为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表示为:Ag,AgCl | [10-3mol/L NaF 10-1mol/L NaCl] | LaF3 | F—(试液) || KCl(饱和),Hg2Cl2 | HgE(电池)=E(SCE)—E(F)= E(SCE)—κ+RT/F lnα(F,外)=K+ RT/F lnα(F,外)=K+0.059 lnα(F,外)式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他符号具有通常意义。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是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参考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参考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络合滴定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A,B (A 为这篇报告的撰写者,B为合作者)指导教师:摘要: 通过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检测硫酸根离子法的改进,实现了可以同时消除钙、镁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碳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干扰的目的。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6.38%~99.69%,变异系数为 1.2%~1.49%,尤其适用于污染较为严重水体的分析。

(言简意赅,只介绍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什么测定,取得怎样的结果)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滴定法,硫酸根离子,分析1. 引言硫酸盐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水中少量SO42-对动物及人体无害,但硫酸镁、硫酸钠含量较高时有致泻作用。

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硫酸盐的测定,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中介绍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法[1,2]较为方便。

对于工业废水中硫酸盐的测定,由于废水的颜色及干扰物的存在,不能采用文献[1]中的EDTA滴定法、铬酸钡光度法及铬酸钡间接原子吸收法,只能采用重量法, 但重量法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可行性差。

我们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对EDTA滴定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可用于工业废水中硫酸盐的测定。

(或是维生素C是一种对人体重要的物质。

人体严重缺乏维生素C将引起坏血病。

中国药典1995年版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碘量法1,需标定滴定液碘,麻烦费时,基准物毒性大。

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很多2~6。

本文研究发现,维生素C的吸收体系中,加入染料甲基紫,体系的吸收峰有明显的降低,用该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做这项测定的意义;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优缺点是什么;本文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参照有关文献的写法,但不能大篇幅拷贝)2. 实验原理(简单写明实验原理)3. 仪器和试剂3.1 仪器:50 ml滴定管,250 ml锥形瓶,20 ml移液管,200 ml容量瓶,加热及过滤装置等。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性质和组成的科学,通过实验手段对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进行样品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了解和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3.进行样品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仪器和试剂:1.天平;2.电子天平;3.容量瓶;4.烧杯;5.醇灯;6.高压锅;7.pH计;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滴定管;10.酒精灯;11.实验室常用试剂。

实验操作:1.样品的准备:准备待测样品,并确保样品足够纯净;2.样品的处理:根据分析方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操作,如溶解、稀释等;3.定性鉴定:采用不同的试剂和指示剂,进行样品的定性鉴定,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的性质,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4.定量分析: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进行样品的定量分析,如滴定法、比色法等;5.结果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样品的含量或浓度;6.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样品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结论;7.误差分析: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数据和结果:根据实验过程和正常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包括定性实验的观察结果和产物性质,定量实验的测定值和计算结果。

讨论与分析: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样品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结论,并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列出实验中使用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

附录:包括实验原始数据、计算公式、实验步骤的详细记录等。

总结:通过本次分析化学实验,我们掌握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了样品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对分析化学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篇: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介绍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集十年“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确定了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具体运行模式,利用自编讨论式实验教学电子课件、“设计性实验”教师参考资料库等开展实验教学。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大学化学、化工、应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在将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化学工作者的过程中起到了承启起后的作用。

分析化学实验课应致力于在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知识与能力之间为学生搭建一个桥梁,使之成为一个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科学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载体。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设计性实验”,正是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国内多所高校在分析化学实验中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设计性实验”,近年出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几乎都可以看到设计实验的内容。

2000年始,我们分析化学教研组开始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2004年,我们将这一教学形式写进教学大纲,在全校所有开设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专业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十几年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并使其逐步完善。

现将我们的工作介绍给大家并愿意与同行们商榷。

逐步完善“设计性实验”课程运行模式按照最初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完成了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训练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进入“设计性实验”阶段。

我们精选了115个实验题目并按其难度分为三级,设计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3步走”的实施模式。

以化学专业为例:第1步,学生在一级实验题目(共10个)中选择一个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提出所需试剂和备品,由实验室负责备齐,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

一级实验题目难度不大,一般为单一组分的实际样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报告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不同品质牛奶中钙含量
(致亲爱的华师师弟师妹们,分析化学记得好好学哦)
摘要:本实验采用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了不同品质牛奶中的钙含量。

结果表明: 伊利高钙奶钙含量最高(125.30mg/100ml), 晨光鲜牛奶钙含量最低(98.78 mg/100ml),另外有风行鲜牛奶钙含量为(117.98mg/100ml),伊利纯牛奶钙含量为(103.38mg mg/100ml),
关键词:牛奶; 钙含量; EDTA络合滴定法
1、前言:
钙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总量超过1千克,有人体“生命元素”的美誉。

人体中的钙99%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促进其生长发育,维持其形态与硬度;l%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细胞中,发挥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而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补钙越来越被看重为人们,而喝牛奶是补钙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市场上出售的牛奶中钙含量大约在100-125mg/100ml。

测定牛奶中钙的含量含量方法包括:EDTA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法等。

其中高锰酸钾滴定法属于间接滴定法,步骤比较繁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法测定条件较高,不易于操作,而EDTA滴定法属直接滴定法,所用仪器普通易得, 成本低廉, 分析时间短, 操作简单, 条件要求不高。

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干式灰化法(干法)、湿式消化法(湿法)、直接酸溶法等。

故本实验将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牛奶中钙含量,并用干式灰化法处理牛奶。

2、试验原理:
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具有广泛性, 生成的配合物稳定、颜色明显, 易判断滴定终点, 并且是1:1 配位, 没有分级现象。

本实验中调节 pH=9~10,滴定前向样品中加入指示剂铬蓝黑, 它先与 Ca2+生成红色络合物, 反应式为: Ca2++In2-─CaIn(红色)。

当在样品中滴入 EDTA 溶液时, EDTA 首先与溶液中未络合的 Ca2+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物, 其反应式为:Ca2++Y2-→CaY(无色)。

因为钙与指示剂形成的络合物不如钙与 EDTA 形成的络合物稳定, 所以过量的滴定
液便能夺取红色络合物中的 Ca2+而使钙指示剂游离还原为原来的形态, 于是溶液中红
色又变为蓝色, 即达到终点。

其反应式为: CaIn+Y2-→CaY+In2-, 其中 In2---代表指示剂: Y2---代表 EDTA 二钠。

干式灰化法处理牛奶中的钙,高温蒸发牛奶中的水分至溶液浓稠,采用电
炉炭化以及马弗炉灰化除去样品的所有有机物,剩下钙与少量其它不参与滴定
反应的无机盐。

3、仪器与试剂:
3.1仪器:分析天平、马弗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烧杯(100 mL)、表面皿、量筒(10ml)、容量瓶(200ml和100ml)、可调式电炉、坩埚、漏斗与滤纸、锥形瓶(250ml)、台式天平、移液管(20ml)、棕色瓶、聚乙烯瓶、酒精灯。

3.2试剂:
1, Zn 标准溶液: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0.1328 g 的纯金属锌于 100 mL 烧杯中, 盖上
表面皿, 同时用量筒量取 5 mL 蒸馏水和 5 mL HCl(6 mol / L)配制成 10 mL(1+1)HCl 溶液, 将其慢慢加入放有纯金属锌的烧杯中, 待完全溶解后, 用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内壁, 将溶液转入 200 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2,2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称取 20 g 六次甲基四胺固体粉末于烧杯中, 加适量蒸馏水微热溶解, 冷却后将其转入100 mL 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3,二甲酚橙指示剂: 在分析天平上称取 0.500 0 g 二甲酚橙, 溶于100 mL 水中, 将其转入棕色瓶中, 加盖, 摇匀;
4,铬蓝黑指示剂: 分析天平上称取 0.1000 g 铬蓝黑溶于 5mL 浓氨水, 再加 20 mL 无
水乙醇, 将其转入棕色瓶中, 加盖, 摇匀;
5,EDTA溶液:台式天平上称取 1.86g左右 EDTA二钠盐,加水,温热溶解,冷却后加入聚乙烯瓶中。

6,饱和醋酸铵溶液
7,HCl溶液(2mol/L)
8,四种牛奶(市售):盒装晨光鲜牛奶、盒装伊利高钙奶、盒装伊利纯牛奶、盒装风行鲜牛奶
4、操作步骤
4.1、EDTA 溶液浓度的标定:
将洁净碱式滴定管用 EDTA 润洗 2 ~3 次, 将EDTA 溶液加入滴定管中, 记下读数。

用 Zn 标准液润洗后的移液管, 平行移取 20.00 mL Zn 标准液于 3个锥形瓶中, 并分别在锥形瓶内加入 1 ~2 滴二甲酚橙指示剂。

滴加 20%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至溶液呈现稳定的紫红色后, 再多加 5 mL 。

用EDTA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

平行滴定3次,取平均值,计算溶液的准确浓度。

4.2、样品钙含量分析
4.2.1样品中钙的处理:
取 4个干燥烧杯, 编号后称重m a、m b、m c、m d。

将 4份样品分别移取 100 mL 于4个烧杯内, 记录样品名称与对应编号,并称重、记录。

将样品置于酒精灯上蒸发至粘稠状, 停止加热, 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 a1、m b1、m c1、m d1。

转移包叠好约1/4样品的滤纸到对应编号的坩埚中, 再次称量烧杯的质量m a2、m b2 、m c2、m d2.将样品放于电热恒温干燥箱烘干, 然后在可调式电炉上先小火炭化至无烟, 再移入马弗炉 550 ℃ ~ 600 ℃灰化1 ~ 2 h, 灼烧为固体粉末。

4.2.2滴定样品中钙的含量:
将灼烧后的样品转移到烧杯中, 用蒸馏水洗涤坩埚 3 ~~ 4 次, 将洗液一并转移入烧杯中, 再加入 2 mol/L HCl 溶液, 使其完全溶解,调节溶液pH≈4。

向烧杯中加入过量饱和(NH4)2C2O4溶液, 约 10mL, 充分搅拌后过滤。

用 2mol / L HCl 溶液洗涤漏斗中的沉淀及滤纸 4~~6 次, 并将洗液转移入250mL 锥形瓶中, 加适量水, 滴加 2 mol /L NH3·H2O溶液, 调节溶液 pH = 9 ~ 10再滴加 4 ~~ 5
滴铬蓝黑指示剂, 用 0.02 mol/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恰变为蓝色, 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 3 次,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计算出被滴定的钙的含量及每100ml牛奶中钙的含量
5、数据处理
5.1 基准物质锌粒的称量
C Zn2+=(0.1368G÷65.39g/mol)/0.1L=0.02092mol/L
5.2 EDTA溶液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Zn)
C EDT A=( C z n﹒v zn) / v EDT A
5.3 牛奶中钙含量的分析
5.3.1、伊利高钙奶粘稠液的总质量:23.9g
5.3.2、伊利纯牛奶粘稠液的总质量:22.7g
5.3.3、风行鲜牛奶粘稠液的总质量:21.6g
5.3.4、晨光鲜牛奶粘稠液的总质量:19.8g
四种品种牛奶中的钙含量
相对偏差为: 0.0734% ~ 0.103%, 方法准确可靠。

在实验中应注意:
A,把牛奶蒸发至浓稠过程中,必须不断搅拌溶液,避免样品部分烧焦粘着杯底,浓稠程度必须适中均匀,不能成块,转移过程中必须小心。

样品是否能处理得好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

B,pH 值控制是 EDTA 滴定时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调节pH,使其落在可以准确滴定钙离子的指定范围内。

7、结论:
不同品牌、不同品质的牛奶中含钙量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进行合理补钙。

8、参考文献:
[1]分析化学实验/汤又文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2:53-54,57-60.
[2]现代分析化学实验/姚思童,张进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46-50,52-53.
[3] 王喜明, 刘玉欣, 常凤启, 等. 滴定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钙[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16(6): 754 - 755.
[4]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 食品中钙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5]杨润泉, 杨学芬, 曾波. EDTA 容量法测定饲料级磷酸三钙中的钙含量[J]. 云南化工, 2004, 31(1): 30 - 31.
[6]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 食品中钙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