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重点病历随访

合集下载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放射科管理制度一、放射科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衣帽整洁,挂牌服务,遵守劳动纪律,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服务。

3、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随到随检,老弱病残患者优先。

各种特殊影像检查和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4、各岗位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5、重要的摄片由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摄影完后,待观察影像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去。

6、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须经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做检查。

7、在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并实行双签审核制度。

进修和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8、坚持每日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科内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9、影像资料由专人管理、归档、借阅。

10、重视安全工作,严禁在科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11、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12、爱护设备,定期保养,出现故障立刻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

13、X线摄影T提供24小时×7的急诊检查服务。

二、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

下设诊断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两个二级管理小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督促。

2、建立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3、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医疗缺陷、差错,杜绝责任事故。

4、诊断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诊断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5、技术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投照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放射科影像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放射科影像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放射科影像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一、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均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书写相关的诊疗报告,并提交上级一时审核。

二、签发报告的医生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上岗资质。

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以上的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严禁未经上级医师审核出具相关的诊疗报告.
三、审查报告时要审查:申请单的申请内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等基本信息,与医学影像图像、报告上的基本信息是否符合,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检查资料及相应影像表现提出合理的意见或者相关建议,审查报告时要认真仔细,不得遗漏。

四、每天在科主任领导下和总住院医师指导下集体阅片,由当班医师统计并阅片,经常研究影像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五、工作人员应将每位患者的申请单进行扫描并保存。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1、经手术行病理检查的疑难病例,均列为诊断随访对象。

2、每月派专人到临床科室进行追踪随访。

3、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4、随访的目的主要作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依据;其次作为积累经验,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5、每月定期将追踪病例集中,由CT、普放组共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6、年终将追踪的病例汇总,由专人保管,作为医学资料存档.
7、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因此,科室工作制度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

首先,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保持整洁的衣着和规范的服务态度,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次,所有影像检查都必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将优先检查,老弱病残患者也将得到优先考虑。

对于特殊影像检查和造影检查,必须提前预约。

在检查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和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对于重要的摄片,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必须共同确定,并等待观察影像合格后才可以让病人离开。

对于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对于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必须经过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进行检查。

在规定的时限内,执业医师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并实行双签审核制度。

进修和实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科室每日都要进行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并定期组织专业知识研究和讨论,以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影像资料必须由专人管理、归档、借阅,并重视安全工作,严禁在科室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以及在工作场所吸烟。

同时,必须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对于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必须定期进行,并在出现故障时立即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放射科还提供24小时×7的急诊检查服务。

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放射科建立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制定了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督促,并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以减少医疗缺陷、差错,杜绝责任事故。

诊断质量控制小组和技术质量控制小组分别负责诊断质量和投照质量的日常检查,并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2019年11月8日急诊演练反馈情况
1、患者第一时间到达急诊室,当班医生比较紧张没有听诊,只是看了一下瞳孔。

2、患者一直说胸痛,问家属来了吗,“回答没有”,医生没有医嘱说开通“绿色通道”。

3、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没有第一时间下“病危通知”,气管插管应该要说一下,插入多少厘米,气管插入以后要没有听诊是否插入气管,也许插入食管。

这是出现室颤立即除颤,没有说电压是多少,直接除颤,除颤位置不很准确。

无快速血糖检测。

4、心肺复苏按压频率不够,频率过慢,按压中间出现停顿一下。

5、患者恢复心脏起搏,医生还在按压,只是心率慢一点,这是血压已经达到154/95mmHg.
6、再次出现室颤继续除颤,没有做心电图,第二次出现室颤,才导尿,这是才建立第二路输液通道,也没做停诊检查。

7、化验结果都没出现,是否能用碳酸氢钠、氯化钾。

8、第二次除颤恢复后,该患者还是一直胸痛,就是没有用止痛药。

9、抢救过程中家属一直在看抢救过程,没有说家属在外面等待,当家属在无理取闹的时候要再次通知总值班处理。

患者已恢复生命体征是,要通知家属签字转运风险。

10、总指挥没有。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二、衣帽整洁,挂牌服务,遵守劳动纪律,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服务。

三、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随到随检,老弱病残患者优先。

各种特殊影像检查和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四、各岗位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五、重要的摄片由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摄影完后, 待观察影像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去。

六、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须经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做检查。

七、在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并实行双签审核制度。

进修和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八、坚持每日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科内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九、影像资料由专人管理、归档、借阅.十、重视安全工作,严禁在科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十一、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十二、爱护设备,定期保养,出现故障立刻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

十三、X线摄影、CT提供24小时×7的急诊检查服务.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

下设诊断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两个二级管理小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督促。

二、建立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三、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医疗缺陷、差错,杜绝责任事故.四、诊断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诊断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五、技术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投照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六、建立质量管理资料档案。

七、建立质量缺陷控制检查与改进措施记录本。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一、放射科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衣帽整洁,挂牌效劳,遵守劳动纪律,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效劳。

3、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随到随检,老弱病残患者优先。

各种特殊影像检查和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4、各岗位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5、重要的摄片由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摄影完后,待观察影像合格前方嘱病人离去。

6、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须经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做检查。

7、在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标准书写诊断报告,并实行双签审核制度。

进修和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展工作。

8、坚持每日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科内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9、影像资料由专人管理、归档、借阅。

10、重视平安工作,严禁在科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11、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12、保护设备,定期保养,出现故障立刻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

13、*线摄影T提供24小时×7的急诊检查效劳。

二、放射科质量平安管理制度1、建立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

下设诊断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两个二级管理小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催促。

2、建立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3、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医疗缺陷、过失,杜绝责任事故。

4、诊断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诊断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展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5、技术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投照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展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6、建立质量管理资料档案。

7、建立质量缺陷控制检查与改良措施记录本。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随访与复查策略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随访与复查策略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随访与复查策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放射学的发展,放射科在体检、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放射科常见病例的随访与复查策略,不仅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范,还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和复查方案。

一、随访策略随访是对患者术后及时查证效果、评估转归、预测复发或转移的重要手段。

对于放射科常见病例,随访策略主要包括日常常规随访和定期复查。

1. 日常常规随访日常常规随访是指在患者术后密切关注其近期病情变化,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术后辅助检查等方式,了解其康复情况。

例如,在胸部放射病例中,可以通过X光胸透或CT检查等形成对疾病恢复与变化的直观了解。

2.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是指在特定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评估疾病状况和治疗效果。

根据放射科常见病例的特点和医学指南建议,可以确定不同疾病的复查周期和项目。

例如,在乳腺癌病例中,术后定期行乳腺超声检查、乳腺摄影和乳房MRI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的变化。

二、复查策略复查是指在定期随访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复查策略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临床需求来制定。

1. 影像学复查影像学复查是放射科常见病例复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手段,如CT、MRI、超声等,可以对患者的病变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例如,在肺结节病例中,可以通过CT增强扫描、PET-CT等影像学手段来评估结节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

2. 生物标志物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查可以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特定物质或某些分子的改变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甲状腺癌病例中,可以通过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测定,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疾病转归。

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病灶进行活检或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学分析来进一步明确病情和作出治疗决策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肝癌病例中,需要进行肝脏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进行肝癌的组织学检查,以确定病理类型和分级,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科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

Ⅰ 制度一、在院长、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专业组(包括普通X 线诊断、CT、MRI)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科主任一般由学科带头人或高年资医师担任。

二、科主任下设副主任或专业组长协助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研究,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使之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主任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的财产、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和优质服务;负责安排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各级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培养。

五、科室的管理和决策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Ⅰ 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Ⅰ 附件无放射科工作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

Ⅰ 制度一、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急诊患者随到随检。

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二、重要检查,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检查,待诊断医师认定检查合格后方嘱患者离开。

三、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患者应到床旁检查。

四、影像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五、影像资料,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影像资料都应由放射科存储保管。

保存时间5年以上。

六、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检查方案,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八、注意用电安全,严防不良事件。

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九、800mA以上X线机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一、随访后尽量记录全面,包括影像学诊断(X线、超声、CT、MR等)、手术记录、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最后诊断。

二、每位医师均应随访一定数目的病例,随访范围包括住院手术病人,通过治疗观察好转病人、穿刺细胞学病人,其它通过辅助检查证实诊断的。

三、随访前要认真准备病例,随访后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高诊断水平。

四、随访完成后,应当仔细分析随访病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随访病例的各种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结果、综合形成相关文献资料,必要时形成课件保存。

五、定期将追踪病例集中,共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