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苦吟诗人代表
韩孟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韩孟指的是哪两位诗人1.模板一“韩孟”指的是韩愈和孟郊。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代表人物还有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等人。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退之,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也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代表作有《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进学解》、《杂说》等。
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工诗。
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
孟郊的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劝学》等。
2.模板二“韩孟诗派”中的“韩孟”指的是韩愈、孟郊。
遭时多难,贫病交迫,一生坎坷,有志难伸,这是韩孟诗派成员共同的身世与遭遇。
韩愈自幼失去双亲,跟随兄嫂迁徙南北;兄死之后,曾四试于礼部、三黜于吏部;为官之后,又屡遭贬黜,韩愈的一生,是在坎坷、郁郁寡欢之中度过的。
孟郊家道赤贫,长年羁旅在外;三试于礼部之后,也曾有过“春风得意”的喜悦,但的道德溧阳尉,也仅得其半俸;接踵而来,唯有饥寒困愁、贫老病死而已。
3.模板三韩孟诗派中的“韩孟”指的是韩愈、孟郊。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韩孟诗派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苦吟诗人指的是谁

苦吟诗人指的是谁
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
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
代表人物是以“苦吟”著名的孟郊、贾岛和姚合。
贾岛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的主要原因是推敲的故事。
相传贾岛曾作诗:“僧推月下门”,后觉不妥,想改为“敲”。
但发现两个词各有千秋,在马上捉摸不定,不慎撞入了做大官同时也是诗人的韩愈的车队里,大失礼节。
最后在韩愈的点拨下,确定改为“僧敲月下门”。
他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典故,指的是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的经历。
他较为擅长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评。
【诗人大全】诗囚孟郊简介

【诗人大全】诗囚孟郊简介孟郊简介孟郊,唐代诗人,汉族。
现存诗歌500余首,多为五言短诗。
代表作是《游子吟》。
它有“诗囚”之称,与夹道齐名。
它被称为“郊区冷岛”。
元和九年,他在文乡(今河南灵宝)病逝。
张吉死后的私人头衔是振耀先生。
【生平】孟觉的祖籍是平昌(现山东临沂东北)。
他的祖先住在洛阳(现在的河南)。
父亲廷芬被任命为昆山县卫时出生在郊区。
孟郊早年生活贫困,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他哪儿也没遇到,而且屡次失败。
张剑锋在镇远中守徐州时,曾到郊外视察。
46岁(45岁)时,他开始成为一名学者。
有一首诗《成才后》:“过去,光吹嘘是不够的,但现在,放荡的思想没有尽头;当他快乐的时候,他可以在一天内看到长安的所有花朵。
”。
然后返回东部,前往汴州(现河南开封)和岳州(现浙江绍兴)。
镇远十七年(801),任江南溧阳中尉。
他的代表作《游子颂》是在溧阳写成的。
在办公室里,他经常以诗歌为乐。
如果他不会写诗,他就不会出去。
因此,他被称为“诗歌囚徒”。
他不为曹武工作,被罚款一半工资。
元朝初年,河南尹正玉清邹在河南从事水陆交通,尝试谢鲁郎,定居洛阳。
60岁时,他死于母亲。
郑玉清守卫着兴元,扮演参谋,试图判断事情。
焦被邀请到文乡(现在的河南灵宝),并在元和九年死于暴病。
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召集了100管埋葬孟郊,郑玉卿派了300管“永远依靠寡妇”。
【评价】唐人认为孟诗是一种“元和体”,认为“元和在后”,认为“孟教迫学”。
唐朝末年,张炜写了一幅诗人的主客体画,认为他是一个“离奇而遥远的受难者”。
宋代诗人梅尧臣、谢敖、清代诗人胡天佑、蒋尧、徐成尧在创作中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继韩愈、李观之后,又有关修、黄庭坚、费公、潘德玉、刘熙载、陈岩、钱真等对孟子诗歌夏景观等持积极评价态度;那些持贬义观点的人包括苏轼、魏泰、严羽、袁浩文和王?他和贾刀都以苦涩的吟诵和许多苦涩的话语而闻名。
苏轼称之为“城郊瘦岛”(“祭柳玉器”),后来的评论员称孟郊和嘉岛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游子孟郊课件ppt

孟郊的诗歌情感真挚,表达了 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 ,以及对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
孟郊的影响和地位
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之一,他 的诗歌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孟郊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 位,他的诗歌作品被选入多种诗歌选 集和教材,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对 象。
孟郊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上的一颗明 珠”,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对后世的诗人和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03
孟郊的代表作《游子吟》来自《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孟郊早年漂泊无依, 生活艰辛,饱受离别 之苦。
唐代社会风气推崇母 爱,为诗歌创作提供 了文化背景。
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 关爱,成为孟郊创作 《游子吟》的灵感来 源。
《游子吟》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
歌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情感
细腻、真挚、深沉,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出对母亲深 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后世的诗人从孟郊的诗歌中汲取灵感,继承了他的创作理念 和技巧,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和创新。孟郊的诗歌成为了 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一,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现代诗歌的影响
孟郊的诗歌对现代诗歌也产生了影响。现代诗人从孟郊的 诗歌中汲取灵感,继承了他的创作理念和技巧,推动了中 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创新。
孟郊的诗歌中所表达的人性和情感,以及他的创作理念和 技巧,对现代诗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的诗歌成为了 现代诗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5
总结
孟郊的诗歌成就和影响
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 的诗歌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简
练而著称,被誉为“诗囚”。
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的主题, 包括游子之情、离别之苦、人生 感悟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唐朝诗人孟郊生平简介

唐朝诗人孟郊生平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
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后隐居嵩山。
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人孟郊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孟郊生平简介早年生活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
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
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
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
《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
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
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
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
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
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
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
”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
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2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他们大都出生于唐贞观年间,四人创作个性不同,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
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因此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四杰”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2,上官体:以贞观后期出现的重要诗人上官仪的名字而命名的一种诗风。
唐初五十年间多应诏奉和之作,内容不外是艳情咏物之类,仍承陈隋风流靡相,其中宫廷诗人上官仪是初唐前期最为著名的诗人。
上官体“绮错婉媚”,体现出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
上官体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敷衍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是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
不过,在当时已经是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是人们模仿取法的新诗体。
在唐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元白诗派:中唐元和时期诗歌流派。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
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与韩孟诗派是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在诗歌内容上,他们打起衰时济世的旗帜,着力揭露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弊端,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力求用诗歌干预社会现实,因而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艺术上,他们力求平易、通俗、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
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张、王、元、白等人还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写下了不少颇具民歌风味的诗歌。
这一诗派的创作在当时与后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及、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李斯《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是(A)A罗列铺陈B运用寓言C文风质朴D行文古奥2.祢衡《鹦鹉赋》的创作特点是(B)A激烈抨击时政,直抒胸臆B表现士人困厄,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D借古抒情3.《史记》中“书”载录的是(B)A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文化、经济、制度C王侯各国状况D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4.寓言“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出自(A)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5.汉代散文作家晁错生活的时代是(A)A西汉初期B西汉中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6.吴歌《华山畿》所写的主要内容是(A)A坚贞不渝的爱情B雄浑苍茫的景观C游牧尚武的生活D 思乡怀人的愁绪7.南朝乐府民歌大多辑入郭茂倩《乐府诗集》的(D)A杂曲歌辞B杂歌谣辞C横吹曲辞D清商曲辞8.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风气的作家是(A)A曹操B曹丕C曹植D刘桢9.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字是(B)A孟德B子建C子恒D仲宣10.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是(A)A平淡自然B幽僻清奇C清刚劲健D幽深拗峭11.王昌龄擅长的诗体是(D)A五律B七律C五绝D七绝12.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C)A宗经尚简B文以载道C批判性强D幽默诙谐13.《国语》的整体风貌是(D)A铺张辨丽B夸饰恣肆C.明切犀利D质朴平实14.诗句“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出自(C)A曹操《短歌行》B王粲《从军行》C阮籍巜咏怀》D嵇康《赠兄秀才入军》15.《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者是(B)A老子B孔子C荀子D孟子16.汉代乐府民歌《上山釆蘼芜》的主题是(D)A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倦B表现人生哲理C倾诉生活艰难困顿D反映爱情婚姻17.以记游的方式详尽描绘山中景物因而为后世山水游记之祖的山水赋是(C)A庾阐《海赋》B郭璞《江赋》C孙绰《游天台山赋》D 顾恺之《观涛赋》18.鲍照《芜城赋》中的“芜城”指的是(C)A江陵B洛阳C广陵D建业19.“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评价的是(D)A谢灵运B傳玄C陆机D陶渊明20.刘歆的《遂初赋》属于(A)A纪行赋B咏物赋C大赋D骈赋21.鲍照乐府诗的艺术特点是(A)A抒情浓烈,气势流畅B经营惨淡,钩深索隐C清水芙蓉,自然可爱,D铺锦列绣,典丽华赡22.原始歌谣“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D)A《弹歌》B《诗经》C《周易》D《蜡辞》23.屈原《九歌》的基本风格是(C)A平实朴素B铺张扬厉C清新幽渺D直抒胸臆24.薛道衡诗《昔昔盐》的艺术特点是(D)A.笔力苍劲B.词气宏抜C.朴实爽俊D.辞清句丽2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A)A边塞诗B山水诗C田园诗D唱和诗26.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创作特点是(B)A抒情言志B极度铺排C语言平易D釆用骚体27.曹丕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A纤丽清新B辞釆华茂C悲凉沉雄D深切沉痛28.《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表现方式主要是(B)A 赋B比C兴D赋与比29.传奇小说《任氏传》属于(B)A灵异故事B爱情故事C梦幻故事D游侠故事30.杨恽《报孙会宗书》的创作特点(C)A极力铺陈B气度宏伟C情真意切D理直气壮二、多选题1.东汉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的创作特点有(CD)A叙写个人情事B讥刺世俗浇薄C排偶铺陈D情感愤切E谈说虚妄2.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AE)A孙绰B郭璞C殷仲文D谢混E许询3.宋玉的作品有(ABCDE)A《风赋》B《高唐赋》C《神女赋》D《对楚王问》E《九辩》4.顾况诗歌的特点包括(ABC)A受民歌影响B通俗明快C有怪奇风格D高雅闲淡E以七绝见长5.晚唐讽剌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有(CDE)A杜牧B孙樵C皮日休D陆龟蒙E罗隐三、名词解释1.《论语》《论语》:是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每一篇标题取自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主题,今本《论语》共20篇。
《登科后孟郊》课件

变化多样
孟郊的诗歌节奏与韵律变化多样 ,不同的诗歌有着不同的节奏和 韵律,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
丰富和多彩。
05
《登科后》的影响与评价
后人对《登科后》的评价
高度赞扬
后人对孟郊的《登科后》评价极高,认为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是唐诗中的佳作。
文学价值
人们普遍认为《登科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唐诗的发展和传 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地位
在文学史上,《登科后》被视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其地位与杜甫 、白居易等大诗人的作品相提并论。
《登科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里程碑
在文学史上,《登科后》被视为唐诗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标志着唐诗在形式和 内容上已经达到了巅峰。
传承与创新
《登科后》不仅传承了唐诗的传统,还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为后来的诗 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登科后》对后世的影响
启发灵感
后世许多诗人受到《登科后》的启发,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不少优秀的诗歌作 品。
推动唐诗发展
《登科后》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唐诗的繁荣和传承作出了重 要的贡献。
06
结语
《登科后》的总结
1 2 3
孟郊的诗歌风格
以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被誉为唐代诗歌中的“苦吟诗人”。
他出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早年生活困苦,曾多次赴考进士,直 到46岁才中进士。
孟郊的文学成就
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诗歌以内容深刻、语言简练著称。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韩愈等文人的推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有深远影响。
孟郊的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其中《游子吟》是一首描绘母爱的经 典之作,而《登科后》则表现了诗人高中进士后的喜悦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郊--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介绍
本名:孟郊
别称:贞曜先生、诗囚
字号:字东野
主要成就:苦吟诗人代表,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参考资料:《孟郊简介:孟郊祖籍平昌》《新唐书》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
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
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
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
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
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
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
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