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土石坝施工课程设计模板
作业4土石坝课程设计

作业4土石坝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土石坝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土石坝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坝高、坝长、坝体材料等。
3. 学生能了解土石坝建设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土石坝的初步设计。
2. 学生能够分析土石坝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学生通过学习土石坝设计,培养严谨、细致、创新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土石坝基本概念:介绍土石坝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
- 坝体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2. 土石坝设计原则及方法:讲解土石坝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关键参数,对应教材第三章。
- 坝高、坝长、坝型选择- 坝体材料力学性能分析3. 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土石坝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填筑、压实、排水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 填筑工艺及施工组织- 压实质量控制与检测4. 土石坝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探讨土石坝建设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应教材第五章。
- 环境影响分析- 生态保护与恢复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土石坝设计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

2014 级《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题 目: 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指导教师:
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017.12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 水库地理位置情况 ........................................1 1.2 水库水位库容情况 ........................................1 1.3 水库工程等级划分 ........................................1 1.4 坝体现状情况 ............................................1 1.5 坝体主要病害现象 ........................................2 1.6 水库效益与作用 ..........................................2 1.7 工程地质情况 ............................................2 2.坝顶高程复核.................................................. 4 2.1 计算公式 ................................................4 2.1.1 采用官厅公式进行复核 ..............................5 2.1.2 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进行复核 ........................8 3.坝体现状渗流稳定复核........................................ 12 3.1 渗流、稳定计算指标 .....................................12 3.2 渗流计算复核 ...........................................13 3.2.1 渗流计算原理 .....................................13 3.2.2 处理前的渗流计算结果 .............................14 3.2.3 渗流结果分析 .....................................23
土石坝毕业设计

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课程设计2016 年 1 月第一章基本资料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ZF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控制面积4990km2总库容5.05×108m3。
该工程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7.12万亩,远期可发展到10.4万亩。
灌溉区由一个引水流量为45m3/s的总干渠和四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0完千瓦时。
水库建成后,除为市区居民生活和工业提供给水外,还可使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
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
第二节、基本资料1、特征水位及流量挡水坝、溢洪道、输水洞的特征水位及流量见表2-1。
表2-1 ZF水库工程特征值2、气象气象资料见表2-2。
表2-2 气象资料表3、地质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ZF水库的右岸较陡,坡度为30°左右,大部分基岩出露高程为770~810m。
主河槽在右岸,河宽月100米左右;左岸为堆积岸,左岸台地宽200m左右,山岭高程在775m 左右,岸坡较平缓,大都为土层覆盖。
水库枢纽处施工场地狭窄,枢纽建筑物全部布置在左岸,施工布置较为困难。
坝区为上二迭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紫灰色细砂岩,间夹同色砾岩及砂质页岩等岩层。
右岸全部为基岩,河床砂卵石层总厚度约50m,覆盖层厚度约5m。
高漫滩表层亚砂土厚5~15m,左岸728m高程以下为基岩。
基岩面向下游逐渐降低,土层增厚。
砂卵石层透水性不会很强,施工开挖排水作业估计不会很困难。
2、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上坝线方案溢洪道堰顶高程757m,沿建筑物轴线岩层倾向下游。
岩性主要为坚硬的细砂岩,其中软弱层多为透镜体,溢洪道各部分的抗滑稳定条件是好的。
下坝线溢洪道高程750m。
基础以下10m左右为砂质页岩及夹泥层,且单薄分水岭岩层风化严重,透水性大,对建筑安全不利。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 (1)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1 工程条件 (1)1.1施工条件 (1)1。
2自然条件 (2)2 施工导截流设计 (5)2.1施工导流 (5)2.2导流建筑物设计 (8)2.3导流工程施工 (9)2.4基坑排水 (9)2。
5截流 (10)2。
6下闸蓄水 (10)2。
7坝体拦洪高程的确定 (11)3 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11)3。
1料场的选择 (11)3。
2料场的开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3弃料场地的布置 .. (13)4主体工程施工 (13)4。
1概述 (13)4.2主体工程结构设计(粘土斜墙坝结构设计) (13)4。
3主体工程施工 (14)4。
4岸边溢洪道的施工 (19)4。
5导流隧洞构造及施工 (22)5施工交通运输 (23)5.1概述 (23)5.2场内交通规划 (23)5.3场外交通运输 (23)5.4本工程地区已有交通状况 (23)6施工辅助企业 (23)6.1概述 (23)6.2辅助企业 (24)6.3弃渣场地 (25)7 施工总布置 (25)7.1概述 (26)8施工总进度 (26)8。
1施工总进度编制 (26)8.2施工期劳动力强度计算 (27)8.3工程轮廓性进度计划 (28)9 主要技术供应 (29)9.1主要技术供应任务 (29)9。
2主要材料用量的估算 (29)9.3施工机械设备供应 (30)10设计概算 (31)10。
1概述 (31)10.2编制依据 (32)10。
3项目划分 (32)10.4施工组织概算编制 (33)10.5总投资 (35)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46)1施工导流 (46)1.1一期围堰高程计算 (46)1。
2一期围堰的确定 (47)1。
3二期导流计算 (48)1.4坝体拦洪度汛 (50)1。
土石坝课程设计最终稿

土石坝课程设计最终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土石坝的定义、结构及功能,掌握土石坝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土石坝的设计原则,了解影响土石坝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 学生了解我国土石坝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了解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石坝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2. 学生具备一定的土石坝设计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土石坝设计图绘制。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土石坝模型的制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提高对水利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通过学习土石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土石坝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土石坝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土石坝基本概念:土石坝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功能,重点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利工程概述,第三节 土石坝简介2. 土石坝设计原则:讲解土石坝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稳定性、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利工程设计,第四节 土石坝设计原则3. 影响土石坝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影响土石坝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坝体材料、坝基处理、水文地质条件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土石坝稳定性分析,第一节 影响因素4. 土石坝施工技术:介绍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土石坝施工,第一节 施工方法与工艺5. 土石坝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土石坝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08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黑河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

(Ⅱ)《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课程代码: 8512100 学时: 2周 学分: 2.0编写单位: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水电系 编 写 人: 张焕敏 系(部)主任: 分管院长: 批准时间: 年 月 日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本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1)、巩固和加深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训练学生计算、绘图等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2、课程设计组织形式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工程参数,每个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工程参数按时、按质、按量和独立完成设计。
3、课程设计步骤(1)、熟悉资料。
(2)、确定防浪墙顶高程和坝顶高程。
(3)、拟定上、下游坝坡坡率。
(4)、坝体横剖面各分区(包括坝体排水设备)的设计。
(5)、河床坝体横剖面浸润线的计算确定(只考虑稳定渗流期工况)。
(6)、坝体稳定计算。
(7)、防浪墙尺寸的初步拟定。
(8)、细部构造设计。
(9)、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0)、设计图纸的绘制。
(11)、成果整理,上交设计全部成果并答辩。
4、课程设计要点(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确定工程等级。
(2)、在已知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及地震设计烈度的前提下,确定坝顶高程和防浪墙顶高程。
(3)、上、下游坝坡坡率的拟定应参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资料进行。
(4)、各分区设计时尤其要注意粘土防渗体的尺寸及上下游坡率的选定。
(5)、浸润线的计算本次设计仅考虑正常蓄水位时相应的稳定渗流期工况,其他工况暂不考虑。
(6)、稳定计算软件可选用工程中常用的理正或EMU。
若不满足稳定要求,应修正剖面重新验算!(7)、防浪墙超出坝顶的高度应严格参照规范进行选定。
(8)、细部构造设计:参照规范、教材与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完成:1)护坡及马道设计;2)坝顶路面构造设计。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工程地处中国华东钱塘江的支流上, 为一发电为主兼顾灌溉, 防洪的水利枢纽工程。
在坝型比较阶段, 比较了砼重力坝和粘土心墙砂壳坝两个方案。
后者的枢纽布置如图1-1所示, 坝高81m, 坝顶长度370m, 设计正常高水位为100m, 校核洪水位为102m, 大坝典型断面见图II-II。
大坝属于二级建筑物。
溢洪道布置在坝址一公里的左岸凹口处( 图中未示) , 为开敞正槽式, 此顶高程为92m, 总宽度64m, 出口采用差动式鼻坎挑流效能。
引水式电站布置在右岸, 引水洞长525m, 直径7m, 厂房安装50MW机组两台。
二、施工条件( 一) 施工工期主体工程工期暂定为4年, 准备, 开工, 年底发电( 初始发电水位80m) 。
( 二) 坝址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坝址处流域面积2160Km2, 坝址以上河流全长104Km; 其中50Km为通航河道, 常年有载重5至10吨的木船和竹木筏过坝。
坝址两岸系高山, 山坡较陡。
坝址河谷宽度200m, 河底高程25m。
两岸覆盖层较薄, 基岩为石英砂岩( X级) ; 河床基岩较好, 两岸岩石节理发育, 风化教深。
河床砂砾覆盖厚度0-3m, 平均1.5m。
坝址上下游均为宽阔冲积台地, 在上下游3-7Km的台地和河滩上, 有满足筑坝要求的大量砂砾料( III类土) 。
采用水上砂砾平均运距5.5Km; 如就近采取水下砂砾, 平均运距3.5Km。
粘土料( III类土) 在左岸下游7Km的王家村, 高程40-50m, 储量丰富, 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 三) 气象水文该工程位于华东, 气温温和, 雨量充沛, 每年5-10月降雨较多, 属温带多雨气候, 按照水位规律分为枯水期和洪水期( 包括梅雨期和台风期) , 其界限不明显。
一般11月至次年4月底为枯水期, 5月至10月为洪水期, 其中5、 6月的降雨量最大, 占全年雨量的30%, 该河流量属山区性河流, 洪水暴涨暴落, 最大流量高达8290m3/s, 最小流量7-8m3/s, 相差上千倍。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石坝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组成部分;2. 使学生了解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3. 帮助学生了解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石坝工程案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土石坝结构图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土石坝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水利事业;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土石坝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强化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土石坝的基本概念- 土石坝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土石坝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 土石坝的结构与组成- 坝体、坝基、坝壳、排水系统等基本结构- 各组成部分的材料及性能要求3. 土石坝设计原理- 坝型选择、坝体稳定性分析- 坝体材料的选择与配合设计4. 土石坝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工艺-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5. 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 分析典型土石坝工程案例,了解工程实际应用- 评价土石坝工程的优缺点,探讨改进措施6. 土石坝结构图绘制- 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土石坝结构图- 学会标注、注释及图纸规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土石坝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第二周:土石坝结构与组成、材料性能要求第三周:土石坝设计原理、坝型选择第四周:土石坝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第五周: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评价第六周:土石坝结构图绘制、图纸规范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土石坝工程”章节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石坝施工课程设计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黑河引水工程粘土心墙堆石坝1.工程概况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利枢纽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黔江河干流峪口以上 1.5km 处, 东距西安市约86km, 北距周至县城约14km。
枢纽是一项以向西安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水库总库容为2亿m3, 有效库容1.774亿m3。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城市供水 3.05亿m3,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1.23亿m3, 灌溉农田37万亩。
电站装机容量20MW, 多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 • h。
枢纽属H等大(2)型工程,由粘土心墙砂砾石坝、左岸泄洪洞、右岸溢洪洞及引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 1 级建筑物。
枢纽设计洪水标准为 5 一遇, 相应洪峰流量为5100m3/s, 校核洪水标准为50 一遇, 相应洪峰流量7400m3/s, 保坝洪水为100 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8000m3/s。
枢纽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坝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
其工程特性见附表。
工程平面图见图1。
2.坝体设计1)大坝坝顶及坝坡设计大坝坝顶高程600m,顶宽11m,坝顶长440m。
设计坝基最低开挖咼程466m,设计最大坝咼134m。
实际开挖咼程472.5m,最大坝高127.5m。
坝顶上游侧设置1.2m高的混凝土防浪墙,墙顶高程601.2m, 防浪墙底部深入心墙大坝上游坝坡坡比为1: 2.2,高程在565m及515m各设一戗台,宽度分别为3m和5m,下游坝坡坡比为1: 1.8,高程在570m、540m 和510m各设一戗台,宽度依次分别为2m、3m、3m。
在下游坝坡设置贴坡式上坝道路, 道路宽12m, 贴坡比为1: 1.5。
上游高水围堰和下游低水围堰采用与坝体结合方式布置。
高水围堰堰顶高程527m,上游坡比为1: 2.5,高程在517m处,设15m宽的马道, 下游坡比为1: 2。
下游围堰兼作坝体排水棱体, 堰顶高程493.5m, 外坡比为1: 1.8, 内坡比为1: 1.2。
坝壳采用下游河床砂卵石填筑, 排水棱体采用堆石填筑。
大坝横剖面见图2。
2) 心墙设计心墙顶高程598m,顶宽7m。
河床段心墙坡比为1: 0.3,考虑到由于岸坡对心墙沉降的约束, 在纵向心墙也会出现拱效应现象, 给抗渗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岸坡段心墙的抗渗能力, 将两岸坡段坡比由1: 0.3变为1: 0.6。
为提高心墙在两岸坡适应变形的能力, 在心墙底部铺设厚2m 左右的高塑性土, 采用粘粒含量较高的土填筑, 填筑干密度为 1.66g/cm3,填筑含水量为20.2%〜23%。
3) 反滤层设计从坝料的级配过渡及变形模量过渡考虑, 在心墙上下游均设置两道反滤层,第一层为粒径小于5mm的砂反滤层,第二层为粒径小于80mm的混合砂砾料反滤层。
下游的砂反滤层水平宽度为2m, 混合料反滤层水平宽度为3m, 上游的砂反滤层水平面宽度为1m, 混合料反滤层水平宽度为2m。
4) 大坝填筑方量大坝总填筑方量为771.6万m3,其中心墙土料158万m3,反滤料29万m3, 坝壳砂卵石料584.6万m3。
3.坝址地形地质情况坝址位于金盆古河道出口至蔺家湾S 形河道腰部, 距峪口约1.5km。
坝址地形为不对称的V形谷。
右岸山体高程约823m,边坡为300〜500。
左岸是现代河谷与古河道间长约800m、正常水位处宽度为270m 的单薄山梁, 河道一侧山坡坡度在520左右。
坝址区内出露的基岩为前震旦系宽平群大镇沟组变质岩。
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钙质石英岩以及后期沿断层入侵的石英岩脉、云煌斑岩脉、斜长斑岩脉。
在地形较平缓的山坡、河谷阶地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岩性主要为碎块石、碎石质壤土、砂卵石等。
坝址位于西骆峪〜田峪背斜的南翼, 岩层走向近东西向, 倾向上游。
由于主要受南北向压应力作用, 东西向的构造断层裂隙发育。
在坝址区的断层构造有80多条, 主要为层间挤压的逆断层。
坝址区以近南北向的裂隙构造发育。
河床部位岩体全〜强风化带较薄一般厚5m左右。
两岸全〜强风化带较厚,一般厚5〜20m。
4.气候特征:1) 气温,多年实测资料分析,见表1,年平均气温9.6C。
表12)降水,多年实测资料分析见表2表21)心墙土料场。
在各设计阶段,对心墙土料的勘探试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完成了金盆、武家庄、永泉、毛家湾、田家沟等料场的勘探工作,根据勘探试验成果选定了金盆、武家庄、永泉三个料场,对选定的三个料场在初查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做了详查。
金盆料场位于黑河左岸上金盆古河道内,属水库淹没区,武家庄料场位于金盆东北边缘的山坡上,永泉料场位于金盆西北周城公路之西的山坡上。
三个料场土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天然含水量偏高,土料均需要翻晒后方可上坝。
初设阶段在考虑土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特别是土料的击实性能及天然含水量、储量等因素后,本着尽量少占用耕地、减少征地、增加库容的原则,确定心墙填筑以金盆料场为主料场,武家庄料场作为辅助料场,永泉料场为备用料场。
施工单位于截流前进行了金盆料场土料现场碾压试验。
在试验中发现翻晒时,土料结块难以粉碎,土块外干内湿,在碾压后的土层中,发现夹有碎土块,土层在碾压过程中发生剪切破坏。
经研究,决定将金盆料场转为备用料场,加紧对武家庄、永泉料场的复查和碾压试验工作,同时尽快寻找新的土料场。
在综合考虑了土料性质、储量、运距、天然含水量等因素后,选择养麦窝、猴子头、上黄池、钟楼山、武家庄料场I区、H区土料及金盆料场含砾土作为心墙土料,所选用的料场土料从颗分看,绝大部分为粉质粘土,少部分为重粉质壤土。
上述料场存在的问题为天然含水量偏高需翻晒,储量均较小场地面积小,土料翻晒强度低。
2) 土料的压实设计标准表3 土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土料现场碾压试验采用英格索兰17.6t自行式凸块振动碾和气胎碾进行,四个料场的试验结果见表4表4 土料现场碾压试验成果考虑到黑河大坝的坝高和重要性,以及土料压实性能的不均匀性和碾压机具压实功能较大,土料的设计干密度为 1.68g/cm3,同时,规定土料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9,这样能够避免压实性能好的土料得不到充分压实。
3) 砂卵石设计干密度坝壳砂卵石料采用黑河大桥下游0.5~ 6km范围内的河床砂卵石。
根据SDJ18-8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及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砂卵石水上部分的填筑相对密度为0.7,水下部分的填筑相对密度为0.8。
在考虑了料场砂卵石料含砾量的分布范围后,确定砂卵石的设计干密度为 2.33g/cm3, Dr=0.7,干密度为2.24g/cm3, Dr=0.8。
6. 开竣工要求:1998年10月开工,12月竣工。
说明:在本次设计中可不考虑基础开挖与处理事宜,但应考虑导流时段对坝体上升的要求(即拦洪渡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要求同学们初拟施工进度计划。
7. 水文资料可采用的水文资料如下:C v=0.63, C s=3; X p5o=3557.69m3s,X p1oo=4096.65m3s, X p2oo=4628.03m3s, X p2o=2846.66m3s。
8.设计分类要求为避免抄袭现象, 同学们设计时, 坝壳砂卵石料采用黑河大桥下游0.5~6km 范围内的河床砂卵石。
规定如下: 每个0.5km 作为一个同学的设计坝壳砂卵石料的距离, 即按学号, 每班的1 号同学选择0.5km, 2号同学选择1km,…,第12号同学选择6km。
第13号同学开始重复上述距离。
^逡丑^^^^強“馳^〉-加^比熾^痢商〉述果观涔wa ^®l 那圏J 黑河水利枢纽平面布置图工;一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羽WG耳asi養讯好热al设计任务及指导一、目的和要求:本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基本资料进行土石坝的施工组织设计。
经过本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计算及编写说明书等方面得到一定训练。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1、根据所给的基本资料, 分析施工工作日, 确定坝体填筑强度(粘土心墙、反滤料、坝壳材料)、开挖、运输强度。
2、根据场内交通及料场情况, 按综合机械化施工原则, 选择开挖, 运输方案(多个方案比较及最后选择)。
3、根据坝体填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选择压实机械的型号和数量。
4、绘出料场开采布置图, 坝区作业分区图及压实方法图。
三、设计成果:1、说明书。
2、设计图纸1 张。
四、设计说明书参考目录:第 1 章: 基本资料。
第 2 章: 施工组织设计。
(一)坝体填筑强度。
(二)开挖运输方案。
(三)填筑压实方案。
(四)机械配套计算五、参考资料:1、《水利工程施工》教材。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3、《土石坝施工》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魏璇主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第二卷土石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