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作法及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施工工艺

制措施和测量放线 、 钢筋工程、 模板 工程 、 混凝土工程等分项工程 的施 工方法 。 关键词 : 混凝土; 质量标准 ; 施工方法
1 分 项质 量控 制措 施 及施 工要 点
11 清 水 混 凝 土 表 面 缺 陷 的 修 补 .
由于 混 凝 土 所 具 有 的 泌 水 性 以及 模 板 漏 浆 和 混 凝 土 自身 含 气 量 的 影响, 混凝土表面会产 生一些小的气泡、 孔眼和砂 带等缺陷 。拆模后 , 应 清 除浮浆和松 动 的砂 子, 采用相 同品种 、 同强度等级 的水泥拌 制成水 相 泥浆体 , 复和 嵌实缺 陷部位 , 水泥浆体硬化后 , 修 待 用细砂 纸将整个构件 表面均匀地打磨光 洁, 保表 面无色差。 确 1 混凝 土 工 程 . 2 () 材 料 及 浇 注 技 术 允 许 的 条 件 下 , 采 用 较 低 的 坍 落 度 和 水 灰 1在 应 比, 以减 少 泌水 损 失 , 时 要 控 制 混 凝 土 含 气 量 ≯1 %, 凝 时 间 6 8 。 同 . 初 7 ~ h () 2 钢筋 隐蔽 、 模板支设经验 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混凝 土的浇注 。浇 注前 , 要进行 书面技术 交底 , 选择 有经验 的混 凝土工振捣 并加强对 监督 管 理 和 施 工 的指 导 。 () 部采用 商品泵送混 凝土 , 3全 由工 程技术人 员控制 混凝土 的配合 比和 坍 落度 。石 子 粒 径 5 25 ~ .mm, 续 级 配 ; 用 P04 . 泥 , 加 高 连 选 ..25水 掺 效 减 水 剂 和 粉 煤 灰 。 以确 保 混凝 土 有 良好 的和 易 性和 可 泵性 。 () 注 前 , 先 在 墙 底 部 浇 注 5 rm 的 同配 合 比 的 水 泥 砂 浆 , 即 4浇 要 0 a 随 分层泵入 混凝土 , 每层浇注 厚度 4 0 m, 0 m 确保振 捣密实并将气泡 引出, 直至表面不再下沉 、 泛泡为止 。 不 ()由于墙体混凝 土外表面光滑 , 易附着 水分, 5 不 宜涂刷养生液进 行 养 护。楼板混凝土应覆盖塑料薄膜及草袋后浇水养护 , 间《1d 时 4。 () 6 楼板混凝土采用 平板振捣器振捣 , 待混凝 土沉实后再复振一 次, 然 后将 表面搓平压光 。在 混凝土初凝后 、 终凝前 , 进行二次抹压 , 以防止 表 面收缩裂缝的产生 。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作法及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作法及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作法及验收标准清水混凝土已渐入人们的视野,这种古老而崭新的装饰方法正被愈来愈多的建筑师所采用。

通常人们想到的混凝土是那种粗糙的只能作结构并且最终被包裹起来的灰灰的建筑材料。

而在建筑师的眼中,混凝土的表现力丰富,魅力无穷。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

它浇筑的是高质量的混凝土,而且在拆除浇筑模板后,不再作任何外部抹灰等工程。

它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非常光滑,棱角分明,无任何外墙装饰,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这种清水混凝土建筑,以自身裸露的健康体魄为基调,以简约的装饰作点缀,以单一的材料与色彩、简洁的空间形式构造出诗意般的内外空间,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粗犷而厚实的墙体,给人们以安全感和稳定感;银灰色的清水混凝土饰面,勾起人们对未来的遐想,那是一种工业化、自动化、现代化和机器人时代的色彩。

其实,已有很多建筑师都在尝试着清水混凝土,在挖掘着它的各种表现方式,研究着它在脱模之后所能出现的微妙变化,就像安藤所说,它就像婴儿,拆开塑造它的模板之前,一直都是难以预料的,这是自然的诱惑,与生俱来、无法抗拒。

表现材料自身的色彩是混凝土饰面的精神所在。

对于色彩,混凝土材料比其它材料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

混凝土饰面的色彩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彩色和灰色。

彩色类是在混凝土中加颜色添加剂,根据颜料色彩的不同可形成黄、绿、紫等各种彩色混凝土。

水泥则一般使用白水泥。

灰色类根据水泥的种类、骨料的种类和色调可调配出从浅到深的不同层次的灰色调。

层次丰富的灰色正是混凝土饰面的魅力所在。

从近似铝合金的银灰色到近似砖瓦的深灰色,加上丰富多彩的纹理和质感,使混凝土饰面能与其它材料相协调。

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清水混凝土对模板、混凝土的浇注要求更高,但清水混凝土可以达到“清水墙”的效果,只需简单粉饰甚至无须粉饰。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省掉了传统的抹灰、镶贴等粉饰工序,加上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原有普通混凝土要求的基础上,墙、板各增加1cm,梁、柱各增加1.5cm(日本JASS);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易性等进行了规定;模板要满足浇筑出来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的要求。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模板工程1、模板设计(1)模板分块设计应满足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的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墙模板分块宜以轴线或门窗口中线为对称中心线,内墙模板分块宜以墙中线为对称中心线;2)外墙模板上下接缝位置宜设于明缝处,明缝宜设置在楼层标高、窗台标高、窗过梁梁底标高、框架梁梁底标高、窗间墙边线或其他分格线位置:3)阴角模与大模板之间不宜留调节余量;当确需留置时,宜采用明缝方式处理。

(2)单块模板的面板分割设计应与蝉缝、明缝等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一致。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模板的分割应依据墙面的长度、高度、门窗洞口的尺寸、梁的位置和模板的配置高度、位置等确定,所形成的蝉缝、明缝水平方向应交圈,竖向应顺直有规律。

2)当模板接高时,拼缝不宜错缝排列,横缝应在同一标高位置。

3)群柱竖缝方向宜一致。

当矩形柱较大时,其竖缝宜设置在柱中心。

柱模板横缝宜从楼面标高开始向上作均匀布置,余数宜放在柱顶。

4)水平模板排列设计应均匀对称、横平竖直:对于弧形平面宜沿径向辐射布置。

5)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内衬模板的面板分割应保证装饰图案的连续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

(3)模板结构设计:1)模板结构应牢固稳定,拼缝应严密,规格尺寸应准确。

模板宜高出墙体浇筑高度50mm。

2)斜墙、斜柱等异形构件的模板应进行专项受力计算。

3)液压爬模、预制构件等工艺的清水混凝土模板,应进行专业设计和计算,且应满足饰面效果要求。

(4)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阴角部位应配置阴角模,角模面板之间宜斜口连接;2)阳角部位宜两面模板直接搭接;3)模板面板接缝宜设置在肋处,无肋接缝处应有防止漏浆措施;4)模板面板的钉眼、焊缝等部位的处理不应影响混凝土饰面效果;5)假眼宜采用同直径的堵头或锥形接头固定在模板面板上;6)门窗洞口模板宜采用木模板,支撑应稳固,周边应贴密封条,下口应设置排气孔,滴水线模板宜采用易于拆除的材料,门窗洞口的企口、斜坡宜一次成型;7)宜利用下层构件的对拉螺栓孔支承上层模板;8)宜将墙体端部模板面板内嵌固定;9)对拉螺栓应根据清水混凝土的饰面效果,且应按整齐、匀称的原则进行专项设计。

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总则 11. 1 合用范围合用于建造物、构筑物结构表面有清水混凝土装饰效果要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也可参考本标准。

1. 2 参考标准及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建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建造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民用建造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GB 50010-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CBJ 107-8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I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者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997)《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丁18736—2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 146-9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89)《建造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建造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JGJ74-20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工程建设监理规程》(DBJ 01-41-2002)(3) 装饰、安装工程等后续工序不得随意剔凿混凝土结构,如需开洞的,要制定处理方案,并报经设计允许,方可施工。

(4) 人员可以接触到的部位以及楼梯、预留洞口、柱、门边角,拆模后钉薄木条或者粘贴硬塑料条保护。

(5) 保持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清洁,不得做测量标记,禁止乱涂乱画。

(6) 加强教育,避免人为污染或者损坏。

8 安全保护清水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造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 5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造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外,尚应根据施工特点,编制具体的安全环保措施,并作好对操作人员的交底工作。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清水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制定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标准要求、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养护管理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标准要求1.1 标准依据: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50080-2002《通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75-2022《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标号》等。

1.2 强度等级:清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普通应符合设计要求,常见的有C15、C20、C25、C30等。

1.3 抗渗性能:清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二、原材料控制2.1 水泥:选用优质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控制其用量和品质。

2.2 骨料:选用优质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控制其粒径和含泥量。

2.3 水:选用清洁饮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控制其用量和水质。

三、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合理确定水灰比,控制水灰比的大小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3.2 骨料用量:合理确定骨料用量,控制骨料用量的多少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3 外加剂掺量: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适量添加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四、施工工艺4.1 搅拌:搅拌过程应均匀充分,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4.2 浇筑:浇筑过程应连续均匀,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脱水。

4.3 养护:养护过程应及时有效,控制养护时间和湿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养护管理5.1 养护期限: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养护条件,确定养护期限,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发挥。

5.2 养护环境:控制养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养护条件,避免混凝土的龟裂和强度降低。

5.3 养护措施: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2)钢筋混凝土梁、板的起拱: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3)预埋件、预留孔(洞):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各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4)模板安装的偏差: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各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清水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准确验收。

一、外观质量验收标准。

1. 清水混凝土的外观应该均匀、光滑,不得有明显的裂缝和孔洞,表面应该平整,无凹凸不平的现象。

2. 清水混凝土应该具有一定的坍落度,即在振捣后,混凝土表面应该呈现出均匀的平整状态,不得有分层、渗水等现象。

3. 清水混凝土的颜色应该均匀一致,不得有色差,符合设计要求。

二、强度验收标准。

1. 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28天龄期下,抗压强度应该达到设计要求的85%以上。

2. 清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也是需要进行验收的重要指标,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明显的裂缝和破损。

三、配合比验收标准。

1.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应该准确,不得有偏差。

2. 水灰比是影响清水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应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验收,不得超出允许范围。

3. 清水混凝土中各种添加剂的掺量也是需要进行验收的重要指标,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出允许范围。

四、成品混凝土验收标准。

1. 清水混凝土的成品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缺陷,应该保持均匀、光滑的外观。

2. 清水混凝土的成品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不得出现抗压、抗折强度不达标的情况。

3. 清水混凝土的成品应该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不得出现蜂窝、起砂等现象。

五、验收记录和报告。

1. 对于清水混凝土的验收过程应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的验收记录、配合比的验收记录、成品混凝土的验收记录等。

2. 验收报告应该真实准确地反映清水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情况,包括外观质量、强度、配合比等各项指标的验收情况。

3. 验收报告应该及时上报给相关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六、结语。

清水混凝土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验收标准清水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在施工完成后,对清水混凝土进行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清水混凝土验收的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外观验收。

首先,对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进行验收。

应检查其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起砂、无空鼓等情况。

同时,还需检查混凝土的色泽和均匀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二、尺寸验收。

其次,对清水混凝土的尺寸进行验收。

应测量其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三、强度验收。

清水混凝土的强度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验收时,需要进行取样检验,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四、配筋验收。

对于有配筋的清水混凝土,还需要进行配筋验收。

应检查配筋的位置、数量、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在工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其他验收。

除了上述内容外,清水混凝土的验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混凝土的拌合料、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情况;检查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养护情况等;检查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验收、尺寸验收、强度验收、配筋验收以及其他验收内容。

在进行验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验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进行验收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作法及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已渐入人们的视野,这种古老而崭新的装饰方法正被愈来愈多的建筑师所采用。

通常人们想到的混凝土是那种粗糙的只能作结构并且最终被包裹起来的灰灰的建筑材料。

而在建筑师的眼中,混凝土的表现力丰富,魅力无穷。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

它浇筑的是高质量的混凝土,而且在拆除浇筑模板后,不再作任何外部抹灰等工程。

它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非常光滑,棱角分明,无任何外墙装饰,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这种清水混凝土建筑,以自身裸露的健康体魄为基调,以简约的装饰作点缀,以单一的材料与色彩、简洁的空间形式构造出诗意般的内外空间,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粗犷而厚实的墙体,给人们以安全感和稳定感;银灰色的清水混凝土饰面,勾起人们对未来的遐想,那是一种工业化、自动化、现代化和机器人时代的色彩。

其实,已有很多建筑师都在尝试着清水混凝土,在挖掘着它的各种表现方式,研究着它在脱模之后所能出现的微妙变化,就像安藤所说,它就像婴儿,拆开塑造它的模板之前,一直都是难以预料的,这是自然的诱惑,与生俱来、无法抗
拒。

表现材料自身的色彩是混凝土饰面的精神所在。

对于色彩,混凝土材料比其它材料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

混凝土饰面的色彩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彩色和灰色。

彩色类是在混凝土中加颜色添加剂,根据颜料色彩的不同可形成黄、绿、紫等各种彩色混凝土。

水泥则一般使用白水泥。

灰色类根据水泥的种类、骨料的种类和色调可调配出从浅到深的不同层次的灰色调。

层次丰富的灰色正是混凝土饰面的魅力所在。

从近似铝合金的银灰色到近似砖瓦的深灰色,加上丰富多彩的纹理和质感,使混凝土饰面能与其它材料相协调。

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清水混凝土对模板、混凝土的浇注要求更高,但清水混凝土可以达到“清水墙”的效果,只需简单粉饰甚至无须粉饰。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省掉了传统的抹灰、镶贴等粉饰工序,加上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原有普通混凝土要求的基础上,墙、板各增加1cm,梁、柱各增加1.5cm(日本JASS);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易性等进行了规定;模板要满足浇筑出来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的要求。

由于省掉了粉饰增加了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相应增大,而自重较普通粉饰后的混凝土并没有明显增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

由于保护层厚度的增加,混凝土构件的耐久、耐火性能明显增强;由于没有
粉饰层,也就无须担心抹灰层、镶贴面层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结构病害的发现、检查更为直接方便;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应用同样适用和广泛。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浩大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使用;现浇混凝土工程量较少的大量的砖混结构房屋中,现浇混凝土梁板、楼梯等同样适用。

可以这样认为,在没有特殊装饰要求的情况下,清水混凝土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混凝土。

由于装饰工程多为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使用清水混凝土既减少了施工工序,又减轻了劳动强度,管理成本间接下降。

一可减少脚手架使用和搭拆,更方便;二可减少施工工序,有利于缩短工期,更便捷;三可以减少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更经济,更安全;并且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和技术进步。

作为建筑的主体,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是混凝土透明保护最为有效的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清水混凝土墙面的装饰效果,据业内人士讲,最终效果60% 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40% 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

混凝土饰面的表情有很强的未知性,犹如婴儿的诞生,在拆模之前谁也不知道它的模样,在拆模的时候大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

失败是不允许的。

对于清水混凝土饰面来说,无论多么高明的修补,都将是很难治愈的伤疾,甚至影响建筑设计的成败。

因此,做为一个设计者必须了解混凝土材料本身—混凝土的调配顺序—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混混凝土饰面
是一种内涵丰富,极具魅力的表现手法,在不同的建筑师里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作为设计者,也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混凝土的各种特性之后,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

清水混凝土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六十年代的日本,成功应用始于八十年代后期,以后逐渐出现在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从而成为了一种新的建筑流派。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一建筑形式的国家,采用这种设计方案的第一个建筑是日本奥林匹克体育场,引起了建筑界的轰动。

但是,由于当时尚未出现防止混凝土潮湿变色的工艺和相对应的耐久性很好的涂料,而且当时的施工工艺是将涂料的成分掺入混凝土内,混凝土表面象被雨淋湿一样的变黑,并且当时市面上只有丙烯酸树脂及聚胺酯树脂涂料,其耐久性有限,经过几年后混凝土表面变黄,因此这种设计的流行时间很短。

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东京的一座建筑上率先挑战和创造这一新的建筑形式,并一举获得成功,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安藤先生的许多作品多以崇尚自然,追求质朴无华,返朴归真的理念,清水混凝土是其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追求自然与人和谐的形式)。

之后,日本许多建筑师纷纷效仿,从而引发了素混凝土设计和应用的第二次高潮,清水混凝土风格在日本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被人们推崇、接受。

为什么八十年代后期的应用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开发了防止潮湿变色的AC涂料新
品种,并且采用了常温固化型氟碳树脂涂料,从而使清水混凝土建筑可以维持10年至20年不被破坏。

采用清水混凝土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模板的选用
不可选用造成墙体染色,或影响混凝土的均匀凝固而造成墙体颜色不一,或拆板时木质纤维容易粘在墙体的模板。

模板必须质量好,适用于优质混凝土的浇筑,这是选择模板的最基本原则。

1)涂膜胶合板模板
a 表面涂有聚氨脂等涂料的胶合板模板,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方便,不易被雨水渗透而变形;
b 使用涂膜胶合板模板浇灌的混凝土表面平整而坚硬;
c 模板使用次数多了,表面就会变得粗糙,因此使用次数越少越好。

2)条状模板(丝柏、衫木)
对混凝土墙体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时使用,施工需要足够的工期和技术。

2、精心浇灌
1)要掌握好震捣时间,以免造成混凝土发生分离。

特别是出入口和接缝,窗口周围等容易出现蜂窝的地方要精心震捣,从而防止蜂窝的集中形成。

2)对混凝土墙体来说,冷接缝的形成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为了防止冷接缝的形成,每层墙体必须要认真、连续地进行浇筑作业,这是防止冷接缝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3)浇筑施工中模板出现歪斜、窟窿等变形时,必须在拆板后立即修复,不能等到全部作业结束后进行。

3、表面保护层的选材:
1)按照涂装效果可分为:完全透明涂装工法及着色透明涂装工法。

2)按照涂料材质可分为:水性氟碳树脂涂料及油性(溶剂型)氟碳树脂涂料。

3)选材原则:混凝土浇筑质量很高,墙面整体均匀且无色差的基层,可选择完全透明涂装工法,水性或油性均可;混凝土浇筑质量一般,墙面大体均匀但存在色差的基层,应选择着色透明涂装工法,水性或油性均可;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墙面不太均匀,存在较大色差的基层,应选择着色透明涂装工法,且必须采用油性涂料;这是因为只有油性涂料可以加入3%—10%以内的混凝土色颜料,从而才能弥补较大的缺陷和色差,达到满意效果。

4、施工工艺流程(以水性氟碳树脂透明涂料为例)。

1)清理墙面:砂纸,刮刀,切割机,砂轮机等去除附在混凝土表面的物质(浮土、位固化的水泥,水泥流淌印记等);切割并磨平凸起的混凝土,切割凸出的钢筋;清理浮物;去除墨迹等。

2)高压水清洗墙面:高压水枪冲洗墙面,用酸性洗涤剂或中性洗涤剂清除油污等,直至完全干净。

3)墙面部分修补:防水型灰浆料、胶水、水泥配合好的灰浆料颜色须与墙面接近,填补较大的裂缝及缺陷,不可全面覆盖修补。

4)墙面清理:用砂纸磨平,干抹布擦净。

5)保护或遮盖:用塑料布、胶带等保护无需喷涂的其它部位,如窗、门、玻璃等。

6)面层涂料:用喷枪/ 滚子/刷子全面喷涂水性氟碳树脂透明底漆、中间漆及面漆,覆盖墙面,无遗漏。

7)清洁现场保证整洁、干净。

5、其它注意事项
a)为了使墙体颜色统一,喷涂涂料颜色出现不均匀的地方不太显眼,可以事先在墙面设计好接缝或利用对拉螺栓孔整齐排列来达到装饰性效果。

b)为了防止墙面粘上颜色,接缝条应该用树脂加工的,或塑料加工的。

c)涂层表面胶条胶液不易擦掉,因此不使用胶条为好。

d)色卡上选择的透明或着色透明颜色,涂装到墙面后,可能发生细微的变化。

因此,应事先在墙体上做小样,用以决定颜色为好。

6、质量标准:由于目前尚无中国国家标准,暂以行业经验作为质量标准。

1)基层处理:
达到墙面平整,颜色大致均一,无大于5mm 以上等孔洞,无大于0.5mm以上的裂缝,错模部位高度差小于3mm,无明显的修补痕迹,混凝土表面原有机理依稀可见,颜色从整体看大致均匀;
2)底涂:喷涂均匀,无遗漏,达到喷涂后墙体颜色稍稍加深,通过墙体表面防水测试达到不渗水;
3)中间涂层:喷涂均匀,无遗漏,喷涂后墙体颜色较上个程序更为加深;
4)透明罩面涂层:喷涂均匀,无遗漏,喷涂后墙体表面装饰效果明显,形成稳定均匀的保护膜,整体上观察墙面平整,洁净,颜色均匀,无色差,并隐约保持混凝土原有的表
面机理效果,通过墙体表面防水测试达到不渗水,用水泼到墙面,颜色无任何变化,不变深,不变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