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清水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措施

清水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措施

清水混凝土技术及施工措施(一)清水混凝土的优点由于清水混凝土不做任何装饰,颜色均匀、光滑、美观、截面尺寸准确,线条顺畅、层间过渡自然。

从而具有如下优点:1、清水混凝土的观感质量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可取消抹灰层从而消除了抹灰层易空鼓、脱落和裂缝的质量通病,由于剪力墙、顶棚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而直接批腻子,涂面漆,在消除质量通病的基础上可增大房间开间、净高尺寸。

2、环境效益显著。

清水混凝土技术即取消抹灰又取消了湿作业,提高了现场文明施工程度,同时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另外,节约了大批人力和设备费用,社会效益显著。

(一)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标准1、轴线通直、尺寸准确、棱角方正、线条顺直;2、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3、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漏筋现象;4、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无需装饰粉刷或仅进行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高级抹灰的质量标准;5、模板按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上下楼层的连接面搭接平整;6、模板接缝与施工缝无挂浆、漏浆。

(三)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技术方案清水混凝土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清水混凝土颜色、表面气泡的数量、光洁度、密实度等观感效果以及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特征都比普通混凝土要求高,我公司将对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配合比的优化、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绑扎、模板拼缝、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实行有效控制,严把质量关,从而确保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

(四)具体施工技术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首先要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

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度的质量缺陷,原材料水泥、砂、石子、水、掺合料、高效减水剂、防冻剂等应选用同品牌、同规格、同颜色、同产地的产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入模温度、单方含碱量、氯离子含量、胶凝总量控制、砂率的控制及水胶比等严格控制,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质量缺陷。

2、钢筋与模板工程重点控制钢筋的定位、保护层的厚度、模板类型及脱模剂的优选。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时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失眠效果的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模板时按照清水混凝土要求进行设计加工的模板技术。

根据结构外形尺寸要求吉外观质量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可采用大钢模板、钢木模板、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吉聚氨酯内衬模板技术等。

清水饰面混凝土工程:是以混凝土本身的质感和精心设计安排的对拉螺栓孔、明缝、禅缝组合形成自然状态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程。

一、清水混凝土技术内容1、清水混凝土特点清水混凝土可分为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和装饰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浇筑、养护、表面处理、成品保护、质量验收方面都应按《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的相关规定处理。

2、清水混凝土模板特点1)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最终效果主要取决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节点细部处理。

2)由于对模板应有平整度、光洁度、拼缝、孔眼、线条与装饰图案的要求,根据清水混凝土的饰面要求和质量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更应重视模板选型、模板分块、面板分割、对拉螺栓的排列和模板表面平整度等技术指标。

3、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1)模板设计前应对清水混凝土工程进行全面深化设计,妥善解决好对饰面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问题,如:明缝、蝉缝、对拉螺栓孔眼、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的处理等。

禅缝:利用有规则的模板拼缝或面板拼缝在混凝土表面上留下的隐约可见、犹如蝉衣一样的印迹。

设计整齐匀称的蝉缝是混凝土表面的装饰效果之一。

当建筑施工图中有明确的图示要求时,可按图示要求进行配模设计与施工;当没有图示要求时,则按我司的配模设计进行施工,配模设计时考虑设置合理、均匀对称、长宽比例协调的原则,确定模板分块、面板分割尺寸。

详见图示:蝉缝工程应用效果图对拉螺栓孔眼:清水饰面混凝土工程精心设计编排,精心施工的用于混凝土表面起装饰作用的孔眼。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一、概述清水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采用清水进行搅拌和浇筑的混凝土。

该种混凝土无掺杂任何外加剂和杂质,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时,要求施工技术要更为严格和精细。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在施工清水混凝土之前,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准备。

需要有高质量的水泥、新鲜的砂子和骨料,以及洁净的清水。

尤其需要保证水泥的质量,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设备准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对于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

需要有搅拌车、搅拌机、输送泵等设备,以及各种规格的模板和支撑架等。

3. 现场准备在施工现场,需要清洁干净的施工地面,安装好模板和支撑架,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平整和规整。

三、搅拌和浇筑1. 搅拌工艺清水混凝土的配制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水泥搅拌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砂子和骨料的搅拌比例,保持比例的准确性。

(2)搅拌时间和速度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搅拌得均匀充分。

搅拌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速度也需要控制在适中的范围内,以避免过度搅拌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

2. 浇筑工艺(1)立即浇筑混凝土一旦搅拌完成,需要尽快进行浇筑,以防止水泥和砂子发生固化和结块。

(2)浇筑均匀浇筑过程中需要保持均匀的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和厚薄不一的情况。

(3)振实在浇筑之后需要用振动器进行振实处理,以去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使混凝土更加致密和坚固。

四、养护和保养1. 养护过程清水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需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和避免阳光直射。

2. 检查和保养在养护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裂缝和变形等情况。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准备和调配:-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存放在防潮室内,并且要定期检查其质量。

-砂、石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的干湿状况要合适,石子应清洁无尘。

-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并且要具有相关的检测报告。

2.配料和搅拌:-在配料及搅拌过程中,要按照设计比例,采用适当的配料比例。

-搅拌时间要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且不得少于规定时间。

-搅拌机的搅拌浓度均匀,且混凝土的浓度可调。

3.模板和支撑:-清水混凝土施工时,要选择适当的模板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和支撑。

模板的拆除要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且要避免对混凝土的影响。

-模板的表面要光洁平整,以确保混凝土的表面质量。

4.浇注和振捣:-浇注要分层进行,每层高度一般不宜超过1.5米,以防止混凝土塌落;-浇注时要适当控制浇注速度,防止冲刷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在振捣过程中,应采用机械振捣器,并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

5.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开裂或干燥不均等现象。

-养护期间,温度要适宜,避免高温、低温对混凝土的影响。

-养护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期限,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6.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参数进行质量控制,如水灰比、含水量、拌合时间等。

-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渗透性和密实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总结起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包括了材料准备和调配、配料和搅拌、模板和支撑、浇注和振捣、养护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严格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展顺利。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是指没有任何添加物、颜料或其他化学剂的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在需要外表美观、光滑的墙面、地面、梁柱等结构件中,其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美观程度。

下面介绍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配料原料清水混凝土可以使用普通混凝土原料,但要求选择质量好的原料。

水泥要求标号高,一般选用425#或以上的水泥。

砂子可以使用细砂或粗砂,但不能含杂质。

骨料可以使用碎石或者山石,但不能有太多泥土和粉尘。

水的用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要使用过多水分,以防影响强度。

二、施工前准备1、检查准备工作:检查现场预制件或模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平整,清扫现场积水、泥土、杂物等,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无妨碍施工的障碍物。

2、预处理基底:清洁基底表面垃圾、杂物、浮土、油污等杂质,对于极不平整、有坑洞的基底要进行修补处理。

3、混凝土模板: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制作,模板材料要求平整、光滑、无缺损。

三、施工工艺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流程:配料→ 运输→ 浇筑→ 处理表面→ 立面精修→ 养护保养。

根据设计要求,按比例配制清水混凝土。

连续车数越少,混凝土坍落度越低。

为了保证坍落度,现场搅拌机在每换一车时,应加水后空转,以加强攪拌缸内的湿润度,使下一车混凝土坍落度一致。

2、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保证运输的安全、准确、快速。

在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水泥罐、混凝土罐、搅拌筒等设备是否正常,以及混凝土湿度、坍落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浇筑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泵车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光滑性。

在浇筑之前,底板要进行松土处理,使之变得湿润,利于与混凝土的粘结。

浇筑时应从远到近,由底至顶、由低向高、由内向外依次震动打捞,控制好浇筑内容量和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牢固性和美观性。

4、表面处理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表面处理,以保持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是指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程。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清水混凝土模板特点1. 清水混凝土模板是按照清水混凝土要求进行设计加工的模板技术。

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因此在模板设计、加工、安装和节点细部处理方面需要严格要求。

2. 清水混凝土模板要求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光洁度、拼缝、孔眼、线条与装饰图案等指标。

这些要求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呈现出理想的质感效果。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1. 配合比设计: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等参数。

2. 制备与运输:清水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无分层、无泌水。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分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3. 浇筑:清水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避免出现冷缝。

同时,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泌水等现象。

4. 养护:清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表面质量至关重要。

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5. 表面处理:清水混凝土表面处理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饰,以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处理内容包括对拉螺栓孔、明缝、禅缝等进行精心设计安排,使混凝土表面呈现出自然状态。

6. 成品保护:成品保护是确保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养护、表面处理等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表面的损害。

三、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高效施工: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将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提高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不添加表面处理材料的一种施工技术,它的表面不需要经过特殊处理,直接使用施工后的混凝土表面作为建筑物的外观。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技术,它对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碎石、水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确保其质量合格。

2. 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根据工程需要和混凝土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需要考虑到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满足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 混凝土搅拌:将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的要求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确保混凝土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4. 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迅速倒入模板中进行浇筑。

浇筑要均匀、连续,避免出现空隙和夹杂物。

在浇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过早脱水。

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持施工后的混凝土表面质量。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温度变化,以保持其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6. 清洗和修复: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和修复。

清洗主要是为了去除混凝土表面的尘土和杂质,修复则是为了修复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破损、空洞等。

7. 表面处理:清水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打磨、喷涂、喷砂等,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

以上就是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简要介绍。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外观质量和施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步骤的操作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最终的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一、施工前准备1. 原材料准备: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

在施工前需提前准备好这些原材料,并合理存放,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2. 设备准备:清水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需要使用搅拌机、输送泵、模具等设备。

在施工前将这些设备检查一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 模具准备:清水混凝土施工时需要用到模具,根据工程需求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模具,并提前准备好。

4. 现场清理:施工现场应该保持整洁,清除杂物和污垢,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5. 施工方案: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应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等内容,确保施工有条不紊。

二、清水混凝土搅拌与浇筑1. 搅拌:搅拌是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受到搅拌的影响。

搅拌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2. 输送:搅拌好的清水混凝土需要通过输送泵输送至模具中。

在输送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或漏浆现象。

3. 浇筑:清水混凝土在模具中浇筑成型后,需要振实和养护。

振实浇筑好的混凝土可以提高其密实度和抗压强度,养护则是混凝土保持湿润和温度适宜,有利于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的发展。

三、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骨料和水是清水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原材料的标准和规范。

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不同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进行调整和控制。

3. 浇筑质量控制:在清水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的均匀性、密实度和振实度,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同时要及时处理浇筑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03-27T03:53:02.245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3期作者:杜静静[导读] 西起南阳路立交西侧、东至中州大道东侧龙湖外环路,全长约 7.872公里。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以中州大道互通立交为例,对清水混凝土施工特点进行了总体阐述,简单介绍清水混凝土定义、特点、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前言
郑州北三环快速化工程,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北部,西起南阳路立交西侧、东至中州大道东侧龙湖外环路,全长约 7.872公里。

中州大道与北环立交桥东西长1.46km,南北长1.9km,桥孔布置基本以25~35m中等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主,共包括210个墩柱和58联连续箱梁。

根据设计要求墩柱及箱梁施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该工艺提高了整体桥梁的美观,美化了城市环境,同时减少了外观装修程序,节约了工期。

2清水混凝土的定义、特点
清水混凝土是指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不作其它外装饰的混凝土工程。

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

清水混泥土的特点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成品外观质量,使其达到清水混凝土免装饰标准要求。

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施工艺流程见图1所示。

图1 清水混凝土施工艺流程
3清水混凝土施工要点及建议
3.1材料准备
清水混凝土材料直接决定了其施工后效果,因此清水混凝土采用材料要符合以下要求:
⑴原材料。

为控制清水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均匀,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清水混凝土的水泥应为同一厂家(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同一品种、同强度等级,且采用同一熟料磨制,颜色均匀;粗骨料连续级配良好,颜色均匀、洁净,其它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细骨料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其相关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且在同一工程中使用的骨料应为同一生产厂家;掺合料必须对混凝土和钢材无害,且在同一工程中使用的掺合料应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外加剂要求与水泥品种相适应,并具有显著的减水效果,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拌和用水和养护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和物用水标准》。

⑵模板选用。

为保证结构物的外观质量,清水混凝土模板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或高强度覆膜竹胶板,模板及模板拼缝超前进行策划,以符合清水砼质量目标。

清水混凝土所选用模板要轮廓线条清晰,尺寸准确,线条平顺,圆弧、曲线部位过度平缓、顺滑,保证美观;模板支承牢固。

⑶钢筋工程。

钢筋原材料、加工尺寸偏差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影响保护层的箍筋尺寸必须准确,以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冷拉钢筋应随拉随用,避免因钢筋浮锈污染模板,影响清水混凝土表面效果;墩柱垫块宜选用与混凝土颜色一致的塑料卡环,梁板垫块选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制作。

3.2其它准备工作
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后,通过试验件或样板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模板体系、施工工艺等进行验证,积累相关经验后进行详细的技能培训和技术交底。

⑵制定混凝土搅拌流程及控制要求,确定砼运输路线,以充分保证混凝土连续稳定供应。

⑶做好清水混凝土技术交底,使每名施工人员都熟悉操作规程和职责,并严格遵守。

⑷所有物资、机具、人员都准备完毕,现场具备清水混凝土施工条件。

⑸测量放线,建立精确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

3.3清水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再次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先用与所浇筑的砼配比相同的砂浆冲管,冲出的砂浆要均匀地撒布在仓号根部,多余的砂浆排出模板外,禁止堆积在模板内。

箱梁砼施工,则要随铺砂浆随浇混凝土,砂浆投放点与混凝土浇筑点距离控制在3m左右为宜。

砼浇筑应分层进行,其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每放一层料时先将料摊平再开始振捣,防止振捣时出现崩模。

振捣砼应先振捣倒角处,混凝土振点应从边缘向中间分布,且布棒均匀,遍布浇筑的各个部位,避免漏振;振捣器与模板应保持5~10厘米,移动距离控制在30~35cm范围内,要垂直插入先浇混凝土内5~10cm,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能良好的结合。

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左右,避免过振发生离析。

砼振捣应达到其不再沉落,表面不出现气泡,呈现出浮浆为度:
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均匀的梅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捣均匀。

砼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或振动流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整个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检查指导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3.4清水混凝土缺陷修复
⑴气泡修复。

对于不严重影响清水混凝土观感的气泡,原则上不修复;需修复时,首先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用与混凝土同厂家、同强度的黑、白水泥调制成水泥浆,首先在样板墩上试配试验,保证水泥浆硬化后颜色与清水混凝土颜色一致。

修复缺陷部位,待水泥浆体硬化后,用细砂纸将整个构件面均匀打磨光洁,并用水冲洗洁净,确保表面无色差。

⑵墩根漏浆部位修复。

首先清理表面浮灰,刮去表面松动砂子,用50%的界面剂稀释液调配成与混凝土表面颜色基本相同的水泥腻子,用刮刀抹于需修复部位。

待腻子终凝后用砂纸磨平,再刮至表面平整,阴阳角顺直,洒水覆盖养护。

混凝土墩柱表面修复完成后,要求达到平整,颜色均匀,无明显修复痕迹,距离5m处观察,肉眼看不到缺陷。

4 结语
清水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等化工产品;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

本工程通过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保护了城市环境,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

同时该技术的应用也消除了如开裂、空鼓等诸多质
量通病。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的施工情况采用措施,优化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有利保障,也为城市发展提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清水混凝土施工指导手册。

郑州市市政建设中心 20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