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取样

合集下载

土壤采样方法

土壤采样方法

土壤采样方法土壤采样是土壤调查和土壤分析的基础工作,对于农业生产、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土壤采样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土壤的真实情况,为土壤养分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土壤采样方法。

一、采样工具准备。

1. 土壤钻,用于采集深层土壤样品,一般用于土壤剖面观测和土壤剖面采样。

2. 土壤钻头,根据采样深度和土壤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土壤钻头,一般有螺旋钻头、扁铲钻头和直刀钻头等。

3. 土壤钻杆,用于连接土壤钻头和土壤钻,长度根据采样深度而定。

4. 土壤铲,用于采集表层土壤样品,一般用于土壤肥力调查和土壤施肥试验。

5. 土壤桶,用于存放采集的土壤样品,保证采集的土壤样品不受外界污染。

二、采样点确定。

在进行土壤采样前,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情况确定采样点。

一般来说,采样点应选择代表性的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并且要避免受到人为干扰的区域。

三、采样深度确定。

1. 表层土壤采样,一般在0-20厘米的范围内进行采样,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植物生长的养分供应情况。

2. 深层土壤采样,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根系分布情况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在20-100厘米的范围内进行采样。

四、采样方法。

1. 表层土壤采样,使用土壤铲在采样点周围清除杂草和残留物,然后在采样点周围挖一个V字形的坑,从坑中取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土壤桶中。

2. 深层土壤采样,使用土壤钻和土壤钻杆进行采样,根据采样深度选择合适的土壤钻头,将土壤钻插入土壤中旋转取样,取出后装入土壤桶中。

五、采样注意事项。

1. 采样工具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土壤样品。

2. 采样过程中要避开根系和地下障碍物,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3. 采样后要及时封闭土壤桶,避免土壤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六、采样样品处理。

采样后的土壤样品要送至实验室进行土壤分析,分析结果将为土壤养分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土壤采样方法的介绍,正确的土壤采样方法对于土壤调查和土壤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检测取土方法

土壤检测取土方法

土壤检测取土方法土壤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实践,通过检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取土方法,以帮助农民正确、科学地进行土壤检测。

一、表层土壤取样法表层土壤取样法是一种常用的取土方法,适用于浅层土壤的检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和一只干净的塑料袋。

2.选择需要检测的农田,从不同的地点均匀采集土壤样品。

3.用铁锹先刨去表层杂质,然后将铲取的土壤放入塑料袋中。

4.将塑料袋紧密封口,标明采样地点和日期,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

二、剖面土壤取样法剖面土壤取样法适用于深层土壤的检测,可以了解土壤的垂直分布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一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根刻度尺。

2.选择需要检测的农田,找到一个典型剖面。

3.从不同深度处,用铁锹刨取土壤样品,每次取样深度约为10厘米。

4.将每个深度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紧密封口,并用刻度尺标明取样深度。

5.在塑料袋上标明采样地点和日期,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

三、网格土壤取样法网格土壤取样法适用于大面积土壤的检测,可以了解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一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张网格纸。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网格纸的大小和间距,将其铺在需要检测的农田上。

3.从每个格子的中心位置用铁锹刨取土壤样品,深度一致。

4.将每个格子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紧密封口,并在塑料袋上标明取样位置。

5.在塑料袋上标明采样地点和日期,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

四、分层土壤取样法分层土壤取样法适用于需要了解土壤不同层次的性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一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根刻度尺。

2.选择需要检测的农田,找到一个典型剖面。

3.根据需要检测的层数,从不同深度处用铁锹刨取土壤样品,每次取样深度约为10厘米。

4.将每个深度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紧密封口,并用刻度尺标明取样深度。

土壤取样方法(标准版)

土壤取样方法(标准版)

土壤取样方法要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土壤养分的含量情况,作到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就补多少。

这就需要土壤养分测试。

测试结果准确性如何,关键是所取的土样是否有代表性,取土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化验结果再准确,也反映不出土壤养分的真实情况,所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必须注意取土问题,要按正确的方法取土。

(1)取土工具:干净的编织袋、铁锨、小塑料袋、笔、标签。

(2)采样点的确定:采一个化验样,并不是到地里掘一锨土就算取了样,而是取多个点混合后的样品,这样才有较强的代表性。

取样点的多少可以由土地面积大小来确定,一般一亩左右可以取5个点,1~3亩取7个点,面积再大取样点数也随之增加。

取样点位的确定可以用S型,即在S型上布点,如图1。

方框代表地块,×位取样点。

(3)取样深度:采样的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铁锨斜出下切取一片土壤样品,深度为耕作层深度,一般20mm左右,取样的厚度为5~7mm,各点的深度、厚度应基本一致,如图2。

(4)土壤样品的数量:按以上采样方法,每个点的样品都装在编织袋内,所有的点取完后充分混合,然后把全部土倒在一个干净平整的地方,再混匀。

在混匀过程中,剔除石块和杂物后摊成厚度均一的圆形,从中间画十字,把土分成4份,再把对角的两份去掉,如果土很多,再一同样的方式处理,直到剩余量为0.5kg左右时为止。

见图3。

再装入小塑料袋内,写上两个标签,袋内放一个,扎在袋口一个。

1 2 3 33图3(5)注意问题:取样点数要达到应取的数量,不要在地头、堆过肥的地方取样。

(6)取土标签样本如下:采样地点:取样深度:20mm取样时间:年月日实验处理:采样人:种植作物:图1耕作层。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等。

一般每块地至少要取五个样点,地块大时可多取些,取样深度一般以耕层(0—20cm)为准,多点取到的样品应充分混合,按四分法弃去多余的部分,保留约半斤,拣去枯枝落叶、残根、石硕等杂质,如有土块应研碎,作为分析化验的待测样品。

一般土壤养分的快速测定以新鲜土样为宜。

土壤样品的采集注意事项
(1)采样点不宜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采样时要首先清除表层的枯枝落叶,有植物生长的点位要首先除去植物及其根系。

采样现场要剔除砾石等异物。

要注意及时清洁采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壤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

(3)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4)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取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竹片采取样品。

对于污染土壤的样品,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与人身体的直接接触。

(5)采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时,要防止待测物质挥发,注意样品满瓶不留空隙,低温运输和保存。

原土取样送检要求及数量

原土取样送检要求及数量

原土取样送检要求及数量1. 什么是原土取样?原土取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土壤弄一小撮,拿去检查一下,看看里面有什么“秘密”。

为了啥呢?为了建设更好的房子、道路,甚至是绿化带。

总之,土壤质量可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马虎!1.1 取样的目的首先,咱们得搞明白,取样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想知道土壤的成分、污染物含量以及它的承载能力。

这些信息就像是土壤的“身份证”,决定了后续建设能不能顺利进行。

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在一块“千年老土”上盖房子,结果却因为土壤质量问题,房子塌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是吧?1.2 取样的重要性而且,土壤的取样可不是随便抓一把就了事的。

取样的过程可讲究了,讲究得很!如果取样不规范,检测结果就像是买彩票,运气好的话或许能中个小奖,但运气不好,结果可就全军覆没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原土取样,别小看这一步。

2. 取样的要求说完了目的,咱们再来说说取样的要求。

听到这个,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无聊,但我跟你说,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2.1 取样数量首先,数量这个问题很重要。

取样的数量一般要根据现场的大小、地形以及土壤的均匀程度来决定。

比如说,像个大平原,土壤特均匀,可能取个几百克就够了;但要是碰上那种复杂的地形,像山坡啊、沟壑啊,那就得多取几处了,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可不想因为取样少了,而导致后续的麻烦。

2.2 取样时间再来就是取样的时间。

时间也是个讲究!一般来说,土壤的性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咱们最好选择在干燥季节进行取样,避免因为湿土导致检测不准确。

想象一下,雨水冲刷过的土壤,跟干燥时的土壤可差得多呢,别等到出事了才后悔。

3. 取样的方法最后,咱们来聊聊取样的方法。

别以为这就简单了,方法多了去了,咱们得选个最合适的。

3.1 机械取样一种是机械取样,这种方法相对专业,适合那些大型工程。

用专门的取土机,把土壤打出来,快速又高效。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农民朋友如果想了解自己所耕种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施肥方案,可以自己采集土壤样品送到相关部门测定。

采集土壤样品时,一般每20亩(最多不能超过50亩)取一个混合样品。

采样集中在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一个典型地块上进行,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在采样地块中心位置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

(1)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

(2)采样点的数目:应根据地块面积大小和复杂程度来定,面积大、土壤复杂应多设点,反之应少些。

原则是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取15~20个采样点。

(3)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蔬菜地要在整地起垄前采集;果园要以树干为原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的2/3处采集,每株对角采2点,但一定要注意避开施肥沟。

(4)采样深度:采样点确定后,将表土刮去,用取土铲或筒钻采集土样。

大田采样深度为0~20厘米,果园采样一般在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

(5)采样方法:每个取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取土。

所有样品都应采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6)样品量:用于推荐施肥的采样地块为0.5千克,用于田间试验和耕地地力评价的采样地块为2千克以上,且需长期保存备用。

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将样品捏碎并混匀,铺成正方形或圆形,画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分别把对角的两份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方法一、土壤取样布点的要求1、50亩以上的连片基本烟田列入土样采集范围;2、平原、坝区(平坝)每200亩采1个样;3、丘陵区、缓坡地(坡度5-10度)每100-200亩采1个样;4、山地(坡度大于10度)每50亩-100亩采1个样。

二、土壤取样的方法1、取样(1)样品选择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集,地块面积占样点面积的5-10%。

(2)应根据具体采样地块的形状和大小,确定适当的采样路线和方法。

长方形地块多用“之”字形或“S”形,而近似矩形田块则多用对角线形或棋盘形等采样法,要求既保证样点分布均匀,又使所走距离最短。

采样严格掌握小样点的点数及其分布的均匀性。

(3)每个地块一般取10—15个小样点,制成一个混合样;而且每个小样点的采土部位、深度、数量应力求一致;采样时要避开沟渠、林带、田埂、路边、旧房基、粪堆底以及微地形高低不平等无代表性地段。

若取样田块为未翻耕的烟地,则每个取样点应在垄顶两株烟之间。

(4)采样部位和深度:一般只采耕作层土壤,采样深度为0-20cm 左右。

(5)具体取样方法将土壤充分混匀,挑出根系、秸杆、石块(应统计重量)、虫体等杂物以后,在田间用四分法弃去多余部分,最后保留公斤,然后装入20×25cm清洁棉布袋,放入和挂好内外标签,标签上应注明采样地点、地块编号、采样时间、采样人。

土样编号为烟区代码+年份(2位)+编号(4位),例如十堰郧西2014年第1号土样的编号为SYYX140001。

如在野外来不及彻底清理,也应在室内资料整理送验前进行处理。

每个小样点土条的长、宽、高和取土量力求完全一致(或者采用原来的编号规则)。

2、样点信息的采集每一取样地块都要建立地块档案,在田间访问群众及时填写。

地块档案的表格形式,主要项目应包括:GPS信息(经纬度信息、海拔高度)、地块编号、地块名称、土壤类型(精确到土属)、当地土名(群众俗名)、地形、坡度、灌排条件等。

土样样点信息表。

土壤肥力调查取样标准

土壤肥力调查取样标准

土壤肥力调查取样标准
1. 取样时间:在作物生长期内,按各作物生育期或约定生长期,尽可能在无施肥、无灌溉、无雨水浸润情况下进行取样。

2. 取样地点: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类型、土层厚度、施肥、灌溉等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点位进行采样,每个点位采10~20个样品。

3. 取样方法:采用多点取样法,按照立体取样原则,选取深度相同的若干点,分别在0~20cm、20~40cm、40~60cm等层
位取样,在相应深度范围内等量混合,批量化为总样品。

勿采带肥、带肥距离1~2m以内的样品。

4. 取样工具:应选用无锈钢铁锨、铁桶等工具,避免使用有刚性的取样钻。

5. 取样数量:每个点位取样量应不少于500g,样品数量为36
个以内,以尽量减小取样误差。

6. 标记样品:在取样时,对每个点位采集的样品进行编号,做好样品来源及其他有关信息记录,标记牢固可靠,不会掉落或混淆。

避免样品混杂、污染,由于箱体及其包装,以保证样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取样
(一)田间取样的原则
尽可能使所采样品能最大限度地反应其所代表区域Ⅲ块的实际状况。

否则,所取得的数据就失去了其应用价值。

因此,田间取样要充分考虑。

1.取样的时间。

土壤成土过程会造成土壤性状在时间上的变异。

比如分析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适宜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2.取样的选点与布点。

土壤的不均一性特点,诸如地形变化、侵蚀状况、施肥措施以及人为活动对土壤产生的影响,是造成采样误差的最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高得多.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前耍进行现场勘察和有火资料的收集根据,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还要保证有足够多的采样点,使之能充分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研究范围的大小,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

3.采集土样的工具与方法。

要有效控制采样带来的各种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要选择标准核实的采样工具,比如采集测定金属含量的土样.就不能选择金属制采样工具和样品存储袋;采集上样的方法须使在一个复杂的区内的任何一点上,均能取得所需深度的均一的、等体积的土壤样品。

(二)取样的具体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对分析结果和土壤评价至关重要。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也有所区别。

1.表层混合样采集。

(1)采样方法。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一般采集混合土样,即在一个采样区或工作块,把多点采集的土样混合成一个混合样,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分析量,另一方面可以把田间微量不均一性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路线,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对角线采样法、蛇形采样法、棋盘形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等。

(2)采样点数同的确定。

要确定在一个采样区要采多少点才能达到精度的要求,决定于所要研究的性状的变异程度和要达到的精度。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采样区内的采样点可在20—30个范围内。

田块在0.5hm2以下时,可采10个样点即可。

(3)采样深度。

对一般土地采样深度15—30em即可。

对根深作物可取至50era的深度。

(4)采样量。

l一2kg土量。

2.剖面土样的采集。

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状,除了研究表土外.还要研究表土以下的各层土壤,这种削面士样的采集,一般可在丰要削面观察和记载后进行,在发生学层次不明显的土壤剖面采样中,为了减少人为判断剖面深度的误差,按照剖面深度(0—10em、10—20cm,20~40em,40-60era,60~lOOem)采样。

当发生学层次明显时,土壤采集按发生
学层次,自下而卜分层采取,以免采取上层样品是对下层的土壤造成混杂污染。

此外。

为了使样品能明显地反映各层的特点,通常是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这样可克服层次间的过渡现象,从而增加样晶的典犁性或代表性。

(三)取土样后的处理。

即可装袋,并在袋内外各放一个标签,上面用铅笔写明编号、采集地点、地形、土壤名称、时间、深度、采集人等,采完后将采样坑或钻眼填平。

从野外采回的上样,经登记编号后,一般都需经过一个处理过程:风干、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但有些只能在水分饱和状态测定的项目,则必须在水分饱和时测定,是不能风干的,另外有些成分如低价铁、氨态氮、硝态氮等在风干过程中会起很大的变化,这些成分的分析一般均用新鲜样品,所以要Ⅸ别对待。

新鲜样品一般不宜贮存,如需暂时贮存时,可将新鲜样品装人塑料袋,扎进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进行速冻处理。

在处理样品的每个过程中都要特别注意防止酸、碱、气体、灰尘的污染,以及接触金属器而引起的样品污染。

样品制备好后。

瓶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样品径、采样日期、采样人及制样时间、制样人等项目,制备好的样品要妥善贮存,在全部分析工作结束,分析数据核实无误后,试样一般还要保存3个月至半年,以备查询,少数有价值需要长期保存的样品,须保存于广口瓶中,用蜡封好瓶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