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复习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复习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准备】☆知识准备1.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2.碱的化学性质:(1)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某些盐→新盐+新碱。

3.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活动体验】1.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实验步骤】(1)取两个点滴板分别滴加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2)向一个点滴板上的四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3)向另一个点滴板上的四种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1)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变红色,滴加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变蓝色。

(2)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不变色,滴加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变红色。

【实验结论】紫色的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的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2.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步骤】(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 mL稀盐酸,观察现象。

(2)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

(3)过一段时间将另一个铁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个铁钉。

【实验现象】(1)铁钉在稀盐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呈现黄色。

(2)除去铁锈后的铁钉在稀盐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

(3)两铁钉的表面都变得光亮。

【实验结论】酸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又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3.酸与碱的反应:【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约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2)另取一支试管,加入约1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实验活动六酸、碱的化学性质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实验活动六酸、碱的化学性质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课堂练习
1.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 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 1 ) 它 们 水 溶 液 的 pH都 < ( 填 “ > ” “ < ” 或 “ = ” ) 7 。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
1.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 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是 中和 反应。 (4)打开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
雾的是 浓盐酸 。
THANKS
酚酞溶液
【解析】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故选项错误。B、Mg稀2+、硫OH-酸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变在碱红性溶色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不错误变。C色、四(种离无子间色不能)结合成沉淀、
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H+、OH-能结合生成水,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
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分析相关的物理量是否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
石 蕊 溶 液 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D.可用无色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甲、丙、A的溶液
A.肯定有 、 ,无 、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同酸、碱的性质和分类,了解酸碱反应的产物及特征。

二、实验原理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的常见物质,酸碱反应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酸有酸味、酸性、腐蚀性,能与碱中和,具有与金属反应的特性。

碱具有碱味、苦味、具有碱性、腐蚀性,能与酸中和,具有与酸中和的特性。

酸碱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有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主要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乙酸等。

碱物质可分为强碱和弱碱,常见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弱碱有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实验一:酸与金属反应1.取一个皮革蓝瓶,将一根锌条放入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反应情况。

2.将一根铜条和硫酸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反应情况。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将盐酸、氢氧化钠分别稀释到一定浓度(使用试剂架上的药架样量瓶),然后取两个小杯,分别滴入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并记录滴入的滴数。

2.观察两个杯子里的溶液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3.将滴加的酸、碱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指示剂中,研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三:碳酸和盐酸反应1.将小苏打依次加入盛有少量硝酸、盐酸、海盐酸溶液的试管中,研究反应的变化。

2.将发泡的试管口用酚酞指示剂蘸一下瓶口,看是否变成红色。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一:酸与金属反应1.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锌溶解。

化学反应式:Zn + 2HCl → ZnCl2 + H2。

2.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化学反应式:Cu + 2H2SO4 → CuSO4 +2H2O + SO2。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反应式:HCl + NaOH → NaCl +H2O。

观察到杯子中物质从酸性逐渐转化为中性,且呈现无色的状态。

2.滴加的酸和碱分别与酚酞指示剂产生变化,盐酸滴入后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滴入后变成紫色,滴入的滴数相等,表示酸与碱完全中和。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2.掌握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1.酸的化学性质: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式盐反应生成普通盐和水。

2.碱的化学性质: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式盐反应生成普通盐和水。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实验设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滴管等。

2.实验试剂: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步骤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滴盐酸,观察产生的现象和气体。

2.碳酸氢铵和稀硫酸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碳酸氢铵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滴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通过试管口,倾斜试管观察产生的现象。

3.酸式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粒酸式盐,观察产生的现象。

4.酸和金属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盐酸的试管;b.将一块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产生的气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实验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并有气泡从试管口直接飘出。

b.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c.结果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

2.碳酸氢铵和稀硫酸的反应a.实验现象:碳酸氢铵与稀硫酸混合后,试管内产生了大量白色气体,并发出刺激性气味。

倾斜试管时,气体滴入湿润的白纸上,使白纸颜色发生变化。

b.化学方程式:NH4HCO3+H2SO4→(NH4)2SO4+CO2+H2Oc.结果分析:碳酸氢铵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

3.酸式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实验现象:酸式盐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变得中性,即颜色变淡。

b.化学方程式:NaOH+HClO_4→NaClO4+H2Oc.结果分析:酸式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氯酸钠)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3.碱的化学性质: (1)在试管中加入约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到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Na2SO4+Cu(OH)2;↓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u(OH)2+2HCl===CuCl2+2H2O 。 (2)向1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 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 mL放在蒸发皿中 加热至液体蒸干,观察到有 白色固体出现 。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 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 们完成实验报告。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乙,理由是 _______氢__氧__化__钠__固__体__溶__于__水__也__会__放__出__热__量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另有一位同学向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时,溶液变红色,可是红色即刻消失了,出现此意外情况的原因是 __B__(填字母)。 A.所用的酚酞溶液是变质的 B.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1.(湛江月考)下列关于常见的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
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
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
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柠檬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

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3.碱的化学性质 (1)在试管中加入1~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 察到产产生生蓝蓝色色沉沉淀淀,,溶溶液液由蓝色变由成蓝无色色变成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NNaaOOHH++CCuuSSOO44======NNaa22SO44++Cu(OH)C2u↓(OH)2↓;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 察到蓝蓝色色沉沉淀淀消消失失,,溶溶液液变为蓝色 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uu((OOHH))22++22HHCCll======CCuuCCl2+2H2O l2+2H2、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操作
稀盐酸
分别加入1~2滴 紫色石蕊溶液 红色红色
分别加入1~2滴 无色无色
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红红色色 蓝色蓝色
蓝色蓝色
无无色色 红色红色
红色红色
2.稀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 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 mL稀盐酸,可看到试 管中铁铁锈锈逐逐渐渐消消失失,,溶溶液液由由无无色色变变为为黄黄色色;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 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 管中有有气气泡泡产产生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2 ++HH22↑↑。
(1)实验一中的硝酸铵溶解后,溶液温度降降低 低(选填“升高”“降
低”或“不变”)。
(2)实验二所加试剂及用量如图,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全部加入试管后,
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由此得
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的结论,你不同意此结论,写出你的
理由:加加入入1100 mmLL水水后后试试管管中中的的部部分分空空气气被被排排出出,,也也会会使使UU形形管管中中液液面面左左

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探究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2.研究酸碱反应所产生的现象。

3.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材料:1.稀盐酸溶液2.稀硫酸溶液3.稀氢氧化钠溶液4.稀氨水溶液5.蓝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1.将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试管中。

2.向每个试管中加入蓝色石蕊试液1滴。

3.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在每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红茶水,观察颜色的变化。

5.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铜片和锌片,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1.盐酸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红,红茶水变浅。

2.硫酸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红,红茶水变浅。

3.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绿,红茶水变深。

4.氨水溶液:蓝色石蕊试液变绿,红茶水变深。

5.在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加入铜片,有气体放出。

6.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中加入铜片,无气体放出。

7.在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加入锌片,有气体放出。

8.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中加入锌片,无气体放出。

实验分析:1.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在与蓝色石蕊试液反应后变红,说明盐酸和硫酸是酸性物质。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在与蓝色石蕊试液反应后变绿,说明氢氧化钠和氨水是碱性物质。

3.盐酸和硫酸溶液与红茶水反应后颜色变浅,说明它们具有腐蚀性质,可以漂白物质。

4.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与红茶水反应后颜色变深,说明它们具有还原性质,可以加深色素的颜色。

5.盐酸和硫酸溶液与铜片和锌片反应时产生气体,说明它们与金属反应会产生气体。

6.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与铜片和锌片反应时没有产生气体,说明它们与金属反应不会产生气体。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酸具有腐蚀性质,可以漂白物质;碱具有还原性质,可以加深色素的颜色。

酸和碱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

此外,酸和碱在与蓝色石蕊试液反应后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可以通过这种颜色变化来识别酸碱溶液。

这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酸碱性物质判断和使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实验6:酸碱的化学性质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和比较酸碱溶液的颜色、气味、导电性和腐蚀性等性质,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中性溶液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酸碱的性质和应用。

关键词:酸碱、化学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腐蚀性引言:酸碱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化学性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酸碱溶液的性质,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酸碱溶液(包括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酸碱指示剂(苏丹红、甲基橙)、导电仪、腐蚀试验片。

实验步骤:1.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分别倒入4个试管中。

2.分别加入少量的苏丹红和甲基橙指示剂。

3.使用导电仪测试各个溶液的导电性。

4.使用腐蚀试验片观察各个溶液的腐蚀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颜色:盐酸和硫酸溶液呈现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呈现无色或淡粉红色,氢氧化铝溶液呈现淡黄色。

2.气味:盐酸和硫酸溶液具有酸味,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味,氢氧化铝溶液略带苦味。

3.导电性: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而氢氧化铝溶液不能导电。

4.腐蚀性:盐酸和硫酸溶液能够腐蚀金属,例如铁片;氢氧化钠溶液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氢氧化铝溶液则没有明显的腐蚀性。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酸性溶液具有酸味、无色或无明显颜色、导电性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2.碱性溶液具有苦味、无色或淡粉红色、导电性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中性溶液既无酸味也无碱味,无明显颜色,导电性较弱,腐蚀性较小。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比较,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的化学性质。

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中性溶液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教学模式:“1171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石棉网生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一瓶是碱)你将如何鉴别它们呢?
生答:·········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讲解胶头滴管:
1.先排空再吸液
2.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

3.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4.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
5.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除去铁锈,我们来亲自实验一次,
学生实验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Fe + 2HCl == FeCl2+H2↑
提问:能把铁钉长时间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么?
生答:
归纳结论:
刚才做了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分组情况:
第一、二、三、四组做: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第五、六组做: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八组做:实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原理
2NaOH+CuSO4==Na2SO4+Cu(OH)2↓
Cu(OH)2+2HCl==CuCl2+2H2O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
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向上述溶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步骤1中出现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步骤2中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中
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步骤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步骤3中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

交流共享: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
并与同学交流
讲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用品氢氧化钙粉末、蒸馏水、酚酞溶液、稀盐酸、试管2支、药匙实验原理Ca(OH)2 + 2HCl == CaCl2+ 2H2O
实验步骤1、向两支试管中和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加入1ml 水,振荡
2、向上述两支试管各滴入1~2滴酚酞,观察现象
3、继续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
4、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
实验现象步骤1中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液体
步骤2中白色浑浊液体变为红色
步骤3中试管中仍然是红色浑浊液体
步骤4中红色浑浊液体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不需要加指示剂也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五: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那些性质
点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非常小,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

巩固练习:
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你会怎么处理这些废水呢?
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找学生板演)
然后。

做学案上的学以致用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课堂感悟: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