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名师优质课比赛教师招聘模拟讲课稿word版

合集下载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参加说课活动的课题是《皇帝的新装》,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皇帝的新装》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背后,是作者对于人性品质的思考,也透露出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两难境地。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童话”这一文体,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蕴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对于童话中的一些表现手法,理解的不到位,也就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要在短短的两个课时内教师无法涉及《皇帝的新装》的全部知识点,需要有所侧重,所以教学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本次说课中我将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对谎言有深刻认识,能诚信做人,深入体会成人世界的两难。

基于此,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1、速读全文,梳理文章情节。

2、品析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3、深入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两个板块。

板块一:课前学生将自主完成助学单,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同桌互相查阅完成预习任务。

板块二:课堂学习,这一部份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环节一、导入——童话入门上课之初以童话故事归类的游戏形式导入并辅以解说:著名作家张晓风曾说过: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她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她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读过安徒生,那么她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可见,安徒生的童话,常读常新。

今天我们一起读童话、做任务、学品质。

教师编面试部编教材初中语文试讲稿《皇帝的新装》

教师编面试部编教材初中语文试讲稿《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各位评委老师大家xx好,我是初中语文组x号考生,下面可以进行我的试讲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同学们,喜欢看新闻吧,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某人被骗,其实“诈骗案”早就发生过,今天,我们将化身为侦探跟随着丹麦作家安徒生去侦破一起“诈骗案”——《皇帝的新装》!出示学习目标(三维目标)检查预习: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对作者已经有所了解,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嗯,了解的非常全面。

那生字词你们掌握了吗?PPT上的词谁来读一读?(预设错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整体感知:好书不厌百回读,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节奏与情感的把握。

同时思考:《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案件?(皇帝被骗的诈骗案板书“骗”)现在速读课文,以“骗”为关键词,理清故事脉络: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品读课文:各位侦探们,我们了解了案情,找到了相关人物,接下来我们进行侦破案的第二步,聪明的皇帝居然被骗了,看来这个骗子非凡人,你们认为“诈骗案”中的骗子是个怎样的人?聪明、高明、不道德、狡猾小组合作:好,又该你们出手了,请你们分析皇帝、官员、百姓、小孩子围绕“骗”字进行了怎样的活动?他们形象是什么,找出来并有感情的朗读。

提示:可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别人对他的评价来分析。

大臣:虚伪(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皇帝:虚伪、昏庸(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注:为何结尾皇帝仍继续游行?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奇”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这恰恰暴露了他的虚伪和外强中干。

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这是最最愚蠢的行为。

)百姓:胆小、虚伪(语言描写)孩子:无私无畏(语言描写)教师总结:正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么多人物描写方法,才把人物塑造的如此栩栩如生。

骗子的谎言是一个语言陷阱,它利用了人们的弱点:虚伪。

人们不愿意落下一个傻子或不称职的名声,所以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全都迷失本性,开口说话。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1皇帝的新装》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1皇帝的新装》优质课教案_0
1、请同学把课本打开翻到这课。看一看这篇课文里有什么?
(作者、情节、人物、感情、写法等)
2、教师交待本节课学习的三个目标:了解作者作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
(一):介绍安徒生的相关知识
教师用大屏幕打出,学生齐读。
安徒生(1805—1875)简介。
写作背景简介。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多角度熟悉故事情节。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课题
皇帝的新装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教师
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的背景。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多角度熟悉故事情节。
3、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
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多角度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
难点
通过人物描写来突出作品主题的写法。
关键
浅文趣教,做到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以点带面
教师引用张晓风的一段话,(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
自然引出教学目标
简介作者及背景助读课文4分
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14分
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12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结课学习的主要内容3分
训练学生的想像力3分
布置作业1分
学生齐读回忆进入新课
了解学习目标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探究
学生了解掌握作者及写作背景为分析课文做准备
(爱)(织)(看)(穿)(议)(揭)
4、如果我要用一个字给这篇课文加个副标题,应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蠢、骗、伪、假、傻、装、新、心等字)(去伪法检验法比较法)
教师总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
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皇帝的新装》教案公开课

《皇帝的新装》教案公开课

《皇帝的新装》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的品质,增强对虚伪和愚昧的识别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介绍《皇帝的新装》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

1.2.2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皇帝、骗子、大臣等人物形象。

1.2.3 寓意分析:探讨故事的深层寓意,如虚伪、愚昧、勇敢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2.1.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故事的趣味。

2.1.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1.3 表演法: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2 教学策略2.2.1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魅力。

2.2.3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用生动的语言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1.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魅力。

3.1.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3.1.4 表演展示:分组表演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1.5 总结寓意:引导学生探讨故事的深层寓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2 时间安排3.2.1 导入:5分钟3.2.2 朗读课文:10分钟3.2.3 讨论分析:15分钟3.2.4 表演展示:10分钟3.2.5 总结寓意:1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4.1.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范本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范本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范本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皇帝的新装》。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童话故事,也是一部经常被拿来作为启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教材。

今天,我将通过这个演讲来探讨这部童话的主要故事情节、主题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吧。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国王,他非常爱惜自己的衣着,对于时尚和各种新奇的服饰非常着迷,但他也很虚荣。

有两个骗子来到了他的国家,声称自己可以为国王制作一件奇特的新装,这件服装只有真正的高贵者才能看到。

国王被这个洞见式的借口所迷惑,他最终被骗走了所有的金子,得到了两个“空气”做成的衣服。

国王很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看不到这件衣服,所以他赤身露体地骑马进城,全城人都对他的新衣服赞不绝口,直到一个小孩子提醒大家,国王其实一丝不挂地走在路上,大家才明白被骗了。

通过这个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童话的主题是什么呢?其实,这个故事最核心的主题是愚蠢和虚荣。

国王过度地追求时尚和美观而忽略了现实;他太虚荣,让自己成为了被骗子的傀儡。

同时,这个故事还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性矛盾,我们经常习惯于将自己的理性和情感分离开来,而在这个故事中,逻辑思考和感受直接相关,洞见式的骗局正是在这一点上一举得手。

除此之外,《皇帝的新装》还蕴含着一些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它通过卡通人物和语言,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不是仅仅停留在道德的声明上,而是将其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形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欲望”是人类中最危险的东西之一,同时它也是人类中最常见的养分之一,一旦我们渴望所许巨大的“好处”,我们的知觉判断力就会被淹没,我们的评估和因此评价能力会被一系列心理影响所窒息。

总之,通过对《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和主题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这部童话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故事,它既能够启示孩子们的道德教育,也能够帮助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人性矛盾和认知难题。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请看吧,这是裤 子,这是袍子。
两个骗子
• 2“他居住旳那个大城市里,生活是轻松快乐旳, 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 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旳 最漂亮旳布。这种布不但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 ,而且缝出来旳衣还有一种奇怪旳特征,任何不称 职旳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旳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 ②一声不吭,生怕人家懂得自己有多么笨,多么 傻;像君臣一样,只相信骗子,不相信自己,怀 疑自己。
• ③像小孩子一样一针见血说出真相。
• ④先不敢说,后来渐渐接受小孩子旳意见,私下 传播小孩子旳话。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
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旳小型工业也全部破
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旳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
英国资产阶级旳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旳贫困生活,而封建统
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么旳社会现实,安徒生根
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旳新装》,把揭发旳锋芒直
• 他在骗子行骗旳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 起到助骗旳作用。
大臣、随员、骑士、内臣,他们是国家旳重 臣,朝廷旳栋梁,但是行为全都荒唐可笑, 他们有怎样旳共同点?
• 全都是愚蠢旳、不称职旳、不可救药旳;从不怀 疑骗子,只怀疑自己。
• 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全都没有勇气讲真话。 • 狡猾,明哲保身,自私心重。
学习能力与措施指导
批注式阅读流程: 1、一次批注:学生自我阅读,按照阅读批注旳九 点内容,独立完毕批注。(黑色笔) 2、二次批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知识旳补充和 交流。(红色笔) 3、三次批注:小组代表展示批注成果,教师点评 补充或进行延伸拓展。(彩色笔)
详细批注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说课稿《皇帝的新装》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说课稿《皇帝的新装》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说课稿《皇帝的新装》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来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6课。

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

这些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无论是作者扣人心弦的叙述,还是那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都将使学生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理想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好教材。

2、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2)能够复述、分角色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反动本质,启发同学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根据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夸张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二、说学情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7皇帝的新装》word教案 (4)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7皇帝的新装》word教案 (4)

《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 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 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 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 讨论法。

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年纪?60岁,对,再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这一生中最喜欢、最难忘的故事是哪一个?——《皇帝的新装》。

因为这个故事写得实在太有趣,太好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这篇课文,一起来分享它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受吧。

二、初步感知1.请一个同学说说有关作者的情况。

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

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给大家2分钟找出角色)叙述者,皇帝,老部长,诚实的官员,典礼官,小孩,爸爸,其余全体随员,骑士,大家,街上和窗子里的人均由不当角色的同学齐读。

4.补充纠正字音:称职chèn 随声附和hè滑稽jī骇人听闻hài三、精细研读1.研读情节。

先请大家找出文章的线索,然后请同学按线索复述故事并评价。

明线: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暗线:先用一个字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骗。

骗子骗人—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假设这个故事就是某人在进行一次钓鱼活动,那么是谁在钓鱼?他在哪里钓鱼?他的鱼饵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明确:是骗子在钓鱼,在宫廷和大街上钓,鱼饵是新装,他钓到皇帝、大臣、百姓的赏赐或吹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师招聘/公开课优质课/名师模拟讲课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本稿按照15分钟设计,共3700字,参加10分钟比赛,请适当删减。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现在,我开始模拟讲课。

一、激活思维,兴趣导入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每个人都喜欢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有一件新衣虽然花费了许多金钱,大家都称赞它美丽无比,但是你和我都不想穿。

这是一件怎样的衣服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认识这件奇怪的衣服。

(板书: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二、知识竞赛,夯实基础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现在我们比赛一下吧。

我们看第一题问本文的体裁,对,本文是一篇童话。

真棒!我们开火车朗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请你先读,嗯,炫(xuàn)耀称(chèn)职。

这位同学们很细心,注意到称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chèn)。

请你继续读,嗯,妥(tuǒ)当滑稽(jī)头衔(xián)……。

下一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我们一般用……人……做……事,结果……的形式概括。

请你说,嗯,文章写的是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

看来你大致理解了故事内容,真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我们先小试牛刀,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一段,找出关键词语是哪几个。

请你说,嗯,“皇帝”,这个词语表明了人物,“喜欢”“新衣服”,这两个词语点明了事件,找的非常好。

大家按照这种方法用7分钟的时间读完全文,一边读一遍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思路。

同学们,在这则童话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请你说,对,童话中出现了皇帝(板书:皇帝)、两个骗子(板书:骗子)、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随员、骑士、典礼官、托后裙的内臣(板书:官员)、百姓(板书:百姓)、孩子(板书:孩子)。

那么,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呢?请你说,哦,你认为故事是围绕“骗子”展开的,大家想一想“骗子”是这个故事的线索吗?故事的开头和结局有骗子出现吗?请你说,哦,你认为线索应该是“新装”(板书:新装)。

为什么呢?哦,这个童话围绕“新装”分别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家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孩子揭示新装骗局。

(板书:爱、做、看、穿、揭)分析的有道理。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家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孩子揭示新装骗局。

四、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同学们,这个故事围绕“新装”展开情节,演出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现在,请每个小组合作探究骗子为什么行骗成功?皇帝为什么受骗,大臣们和老百姓为什么不说真话,而小孩却会揭示骗局?(板书:骗)同学们,合作探究的非常热烈,你肯定有许多收获,展示你的阅读成果吧。

来,请你们组展示。

哦,你们认为两个骗子非常会骗,很狡猾,所以行骗成功。

为什么呢?嗯,他们抓住了人们虚荣的心理编造了谎言,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结果虚荣的人们为了表明自己不愚蠢和称职,都说并不存在的新装很美丽。

请你来补充,哦,两个骗子的狡猾还表现在很善于表演,从哪里看出来?嗯,“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你找的真仔细。

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狡猾和诡计多端。

来,请你们组展示。

哦,你们认为皇帝受骗是因为他非常虚伪,从哪里看出来?嗯,当皇帝看布料时,虽然没有看到,但是仍然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还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勋章。

最后还穿上并不存在的新装参加了游行大典。

说的真好。

哦,你们组有不同的意见,请说。

嗯,你们认为皇帝被骗还因为他虚荣,你们的见解很新颖,具体说一说。

哦,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因为他如此虚荣,所以当听两个骗子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时,他立即心动了,让两个骗子的骗局得逞。

说的有道理,我们鼓励掌声一下。

你要补充,请说。

嗯,这个皇帝因为太愚蠢,太昏庸,所以被骗。

体现在哪里呢?嗯,他竟然相信骗子的谎言“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还有,即便是真的有衣服看不到,用身体也应该能感觉到啊。

但是,皇帝不相信自己的所见所感,竟然完全相信骗子的话,真是太愚蠢,太昏庸了。

这位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请说,哦,因为骗子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所以并不是皇帝太愚蠢,而是骗子太狡猾了。

此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哦,你认为骗子说的任何谎言,皇帝都深信不疑,还是皇帝太愚蠢,太昏庸了。

你们组对于这个问题也有新的看法,请说。

嗯,皇帝之所以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还因为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其他随员和骑士们的欺骗,让皇帝认为其他人都能看得见衣服,所以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同学们,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愚蠢昏庸的皇帝遇到两个狡猾、诡计多端的骗子,和一群虚伪自私的官员,皇帝就稀里糊涂的上当了。

来,请你们组展示。

哦,你们认为老大臣和那位诚实的官员之所以不说真话,是因为他们也是愚蠢的。

他们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怀疑布料的存在和骗子的谎言,而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非常正确。

请你说,哦,你认为老大臣和那位诚实的官员自私自利,所以不敢说真话。

为什么这样说?嗯,通过这两句话看出来:“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同学们,他们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看不见布料?对,他们恐怕被免职,失去现在的利益。

所以他们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自欺欺人,阿谀奉承,推动了骗局的进行。

来,请你们组展示。

哦,你们认为老百姓之所以不说真话,是因为他们也是虚伪的。

从哪里看出来?嗯,他们“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哦,你有不同的见解,请说。

嗯,你认为老百姓除了虚伪,还迫于皇帝的严酷统治不敢说真话,如果说了真话,皇帝不高兴,可能会被杀头。

为什么这么说?哦,你从皇帝不关心军队,花费大量金钱做衣服,老百姓不敢反对看出来。

有道理。

从各位大臣、官员、骑士、典礼官等人不敢说真话,也可以看出来皇帝实行严酷的统治,所以老百姓更不敢说真话了。

你的见解既新颖,又合情合理。

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来,请你们组展示。

哦,你们认为孩子之所以敢于揭示骗局,是因为孩子天真无邪,不虚伪,他们无知所以无畏。

说的真好。

请你说,哦,孩子还没有受到大人自私自利、虚伪的熏染,所以天真可爱,说出了真话。

同学们,可以看出童真是多么的可贵啊!五、深入思考,理解主题同学们,皇帝的新装如同一个讽刺的笑话,皇帝的游行如同一场可笑的闹剧,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那么,安徒生想要借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好,请你展示。

哦,你是从反面思考,认为本文无情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陋,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和愚蠢,以及自欺欺人的丑行。

不错,分析的很深入。

请你说,哦,你从正面得出一个道理,认为作者要让我们拥有一颗诚实而正直的心。

哦,你有新的见解,请说,哦,作者告诉我们做事要认真思考,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

请你具体说一说,嗯,如果皇帝、大臣等人,面对骗子的骗局认真思考,实事求是的说话,就不会上当闹出笑话了。

分析的有道理。

你有不同见解,请说,嗯,因为皇帝、大臣等人虚伪,自私自利,所以才不敢承认自己看不到新衣,所以告诫我们做人不能虚伪、自私自利。

你们的见解很独特,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他们。

同学们,在这篇童话中,作者为了讲清人生道理,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童话中这样的人呢?请你说,嗯,生活中有愚蠢的人,也有虚伪的人,但是没有童话中的人物那么愚蠢,那么虚伪。

其实,这是作者在使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突出要表现的主题。

另外,这件事是真实的吗?对,不是。

是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来的。

其实呢,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两个主要特征。

希望我们阅读更多的童话去感受丰富的想象世界。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装,是一个狡猾的谎言,是一件虚伪的外衣,是一面照出愚蠢的镜子,是一块检验诚信的试金石,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中弥漫的虚伪、自私的不良风气,也看到了这种不良风气带来的严重后果。

希望我们保持纯洁的心灵,诚实的对待这个世界,让我们的世界更和谐美好。

七、布置作业同学们,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以后会发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续写这个故事,看谁续写的最生动、最有趣。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下课,同学们再见!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我的模拟讲课到此结束,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板书设计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皇帝百姓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